看了第1-3、6、8集,两倍速看的,两倍速我都嫌慢。
以下评论只针对这几集。
奥特曼在我印象中就是子供向的打怪兽,本来对这种剧情没有任何兴趣,可是听了铥铥有被安利到一点,不幸的是这个剧坐实了我这种刻板印象……每集都是打怪兽打怪兽,打不同的丑得千奇百怪的怪兽。
二号机甲也丑的无法直视。
一号眼神丧丧的其实还有点萌。
奥特曼我觉得也都设计得挺丑的。
打斗部分特别长特别无聊。
每集还一定要把变身戏份演完,变身加OP、ED估计都得有五分钟了吧【白眼】为什么这么高科技外星人了还特么要肉搏【白眼】研究员(好像叫结花?
)就是一条线的痴迷于科研的形象,每集都是每集都是,我都能猜到她接下来要干嘛了,形象毫无立体感可言。
叠技能buff就是往枪里放小圆塑料片,合着谁卡槽多谁就赢呗?
【白眼】可能有人觉得28集的剧我看了5集就敢大放厥词不太合适,可是真是看不下去了,不想强迫自己。
sorry我真get不到为啥分这么高,难道一定要先看过其它的奥特曼才会喜欢这部?
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
泽塔最终章一,大主题:核武器首先我本人的立场是 核弹是用来保护自己的 最好是全部人都没有核弹 很显然这里映射的是美国拥有核弹,以及美苏冷战的时候,这个时候拥有核弹的性质已经变了,这个时候是用来进攻了。
虽然一开始拥有核弹确实有作用。
如果不是有核弹,真的不一定十年内打得赢日本。
所以我认为一开始拥有核武器,自卫是必要的。
现实中是没有奥特曼的。
而本剧的现实是:确实有外敌侵略的情况,也就是说本剧不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而是在战争年代。
其实在战争年代,放弃拥有核弹的人,是理想主义者。
他们没有想到过,如果没有泽塔奥特曼的话,应该如何面对怪兽?
事实上确实证明,没有泽塔奥特曼的话,人类是打不过的怪兽的。
那些反对拥有核武器的人,是站在泽塔奥特曼的肩膀上思考问题,站着说话不腰疼。
其实完全映射美国的话也不一定正确,因为剧中是没有经过试验的,但是还乱用,这是绝对错误的。
美国已经试验过了。
所以相对来看,防卫军的行为是很蠢的。
无论任何技术都是需要实验过才能使用。
主要想讽刺的是女长官这些 痴迷于武器本身而不是自卫 这个时候就有问题了 过度沉迷于力量就像当时美苏的原子弹加起来可以毁灭地球36次一样 会发现他们已经过度沉迷于力量本身 背离了自卫的初衷 赛雷布洛映射的:人类未来发展的一种可能 是人类未曾察觉到的坏的结果的可能人类为了自保而制造出来的武器,终将会反过来毁灭自己。
二,主题二:伽古拉奥特曼不干涉人类的选择。
贯彻自己的正义,却被“光之战士”否认了。
所以想证明自己的正义是正确的,光之战士的是错误的。
让人类意识到自己所谓的正义是多么的危险这个时候再补救。
这种教育方式真的好。
可是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自己的人性,在关键时刻动情了,导致自己计划失败。
还有一点,伽古拉终于遇到正常的队友了。
伽古拉吧 明明可以 却天意不能 虽然自暴自弃 沉浸于黑暗 但内心其实有光 在泽塔里 暗的正义反而拯救了地球 光的正义是救不了的 “争气的方式有很多种。
不像某些人随随便便就否认掉别人的生活方式”既然成为不了光 那我就坚信自己暗的正义吧 暗的正义也是正义 而且是更高级的正义光的正义只是一味冲,保护暗的正义是让人类明白自己所谓的正义是多么虚伪开始自己的正义被否定,现在证明了自己的正义的正确性姚辉和他相互救赎 他不知道光之战士的作战方式 姚辉告诉了他 就是去守护最后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时候仿佛在说:我不需要向光明证明什么,更不需要变成光。
我只需要看着我爱的人快乐开心。
新生代奥特曼的代表 新的正义 遇到了正常的队友了 原生之初的时候做了事没人表扬 爱的人也死 真正救人不留名 不被光选择很可怜凯有爱 伽古拉没有 所以赢了后还是空虚主题三:集平成三杰之大成大地的意志泽塔的成功离不开主角的演技,我觉得是所有奥特曼里演技最好的主角了。
看细节,看情绪,才能看得出区别。
4.和中间章的联系中间章就有了人类活捉怪兽的例子。
还有吉欧雷电的驾驶员和洋子的关系还有雷德王的蛋新生代二十五集的长度锁住了新生代质量的上限,这也是新生代观感一直无法达到旧平成标准线的原因之一。
如果迪迦和盖亚仅仅只有前二十五集,那也没有今天的成就。
文明灭亡游戏。
唯一的缺点是太短了,所以没有优秀的单元回。
人类在面都有怪兽,没有奥特曼的时候,确实是没有能力自保的。
这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说实话我从一开始就觉得开发D4没什么问题,这是迫切的需要,想要奥的力量来控制扩散也没错,但对巨大的毁伤灭绝能力竟然很满足就不对劲了,掌握力量和被力量控制是两回事,剧中给人的感觉就是被力量冲昏了头脑,被力量的美妙控制了。
总的来说卡列卡列哒的演技非常惊人,也超乎导演想象小哥是全剧最认真的人,却是最搞笑最有喜感的人建议大家去看花絮,非常搞笑比如艾斯那集在下面跑路的那几个人,居然是几个导演
泽塔在新生代奥特曼中,把tv硬水平提到了一个高度,很多集数都以为在看剧场版,制作非常精美,这是无可置疑的。
但是我还是一直期待能看到一部能撑起一个令和时代的奥特曼。
现在的奥特曼形态多,道具多都可以理解,毕竟卖周边嘛。
但过去的奥特曼和过去的怪兽出现比例过大,确实让它难以开创一个时代。
想当年迪迦三个形态,技能数量其实很少,就那几个技能反复用,但是通过精心打磨的剧本,非低龄化的演员表演,让每一集都很完整精彩,也开创了新纪元。
迪迦只在四十多集中让初代登场,其他集数所有东西基本都是原创的。
如果想要做到令和的开山之作,我觉得很需要这种点到为止的致敬方式。
泽塔算是近年来很优秀的特摄剧,但还是没逃过用到处借力来吸引关注度的方式。
希望以后的奥特曼和怪兽不要一直走这种力量融合大杂烩的路线,再多花点心思用原创来开拓新时代,期待一部更独立的奥特曼。
这个开头太高潮了,第一集我害怕遥辉找不到勋章,第三集担心他没有安全完成工作。
他和小梦有点像,都是本身实力加上奥特曼一起作战,别的不说,看到伽玛未来,太爆了!
很精彩,剧情紧凑极了,我喜欢这种科技感,我很喜欢遥辉的犹豫和泽塔德对话。
14集,卡内贡的温情,吹爆15集,四次元,让我想到小梦里的那只怪兽。
不过小梦里是让大家产生错觉,这里是,15集,走了明日之战的套路。
17集,致敬麦克斯的叶腐。
幼稚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用平铺直述的方式来展现对科技的研究,但是这里很容易忽视专业性,而刻板印象造成对剧情简单化的认知,但是盖亚赢在哪里呢,答案就是,盖亚里的怪兽打法分析用的更合理,而且用的是物理知识来调和,这里用奥特曼本身的技能,即突出卡片玩具的重要性,这才是导致子供向的原因,简而言之,用玩具来作为卖点,直接导致了剧情简单化,当然也更符合现在对孩子的要求,迪迦的被禁无疑会对圆古造成影响,这样看来,剧情的玩具化反而有助于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简单的打怪兽技能,也不会让家长产生过大的反感,所以科技的进步,特效的增加,真的对奥特曼的发展影响巨大,同时,单线叙事,也很难达到以前的辉煌。
19集,这里的音乐增添诡异感,和迪迦里的意大利歌剧和影子怪兽处理很相似,艾克斯里艾克斯和喵喵的那个故事,用一人一喵的故事穿插,走出了韩式的温情,但是为什么幼稚,因为奥特曼本身设定就是如此。
那么长久下去必然失去看点,所以圆古在技能上不断挖掘老前辈的技能,不能再说一代不如一代了,因为,用前辈的技能,说明前辈是不可或缺的,技能也是新生代很难学会的。
从梦比优斯到现在的泽塔,很难说初心还有多少。。。
怎么说呢 看其他奥特曼都特无聊 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的 总看进度条 但是看泽塔不会 甚至看的还有点入迷 果然新生代迪迦名不虚传 我觉得特利迦没有别人评价的那么烂 就是剧情太混乱了 结名的颜值还是可以的 除了泽塔外 其他的奥特曼我看着都差不多 都挺无聊的 特利迦奥特曼我打6分 如果剧情在通俗易懂 演员演技不要太夸张会过8分的
继X和O之后,田口在Z里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前有泰迦,后有特利迦,显得泽塔更好看了(。
剧情方面,单元剧节奏快不拖沓,主线剧情层层推进,到结局时揭晓所有伏笔,一气呵成,十分畅快。
之前只听说高开高走,没想到Z高开神走,中后期开始剧情一路起飞,《四次元狂想曲》可以说是绝了!
前辈客串回也不错,和X里差不多,不过除了小奈我果然还是更喜欢新生代啦,感谢泽塔贡献了最喜欢的捷德银河初升形态!
角色方面,O和Z一起成就了伽古拉,伽迦估计比很多主角塑造的都丰富立体了吧?
没有人会不喜欢亦正亦邪(借东西不还)的伽古拉奥特曼!
军械库的人物塑造也很到位,最后几集大家一起夺回军械库,我也热血沸腾,二十多集看下来,仿佛自己也已经是军械库的一员。
泽塔和遥辉,不,欧斯超人和他的特空机Z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憨憨,最后逃婚了可还行?
镝木小哥是真的帅,我愿称之为新生代最帅反派,最后和结花一起出现抓赛雷布洛,这对高颜值cp我先磕了。
叶虎先生也好帅,我是洋子我也喜欢!
第一次看的时候我就在感慨泽塔的特效也太好了吧,皮套设计和战斗设计都很用心。
尤其是伽马未来,法师真的了不起!
布鲁顿那集斗法完全刷新对奥特曼战斗的印象。
紧接着格力扎出场,压迫感还是和X里一样强,是难得的没有被大削的boss了。
最后的大boss本身不算特别有压迫感,主要是和格鲁吉欧雷电的关系让人细思极恐,还有D4比较恐怖。
最后,赛文加真的太可爱了!
《泽塔奥特曼》8分,太好看了,花了三天看完了28集(27集是大结局,28集是回顾整部片的特别篇)!
前面六集觉得中规中矩,第七集是一个分水岭,三个奥特曼一起打怪兽超级燃,这集的拍摄手法、剧情、特效立马达到巅峰,甚至有电影一样快速、大场面调度的运镜。
第七集后的集数还有很多新颖奇特的视角,如旋转视角、以人类角度看奥特曼、近景、空战,让人耳目一新。
还有些集数的打斗,像请了武术指导,咏春、佛山无影脚、巴西柔术、浪客剑心般的刀剑对决等等,把特摄片拍得像动作片一样。
剧情也脱离简单打怪兽的套路,第十二集探讨怪兽与人类社会,怪兽也有家人;第十五集玩转时空,遥辉重见去世的父亲很感人;第十七集以结花的视角看奥特曼和怪兽;第二十六集,致敬贞子恐怖片,洋子展现高超演技和颜艺;第二十七集大结局,致敬迪迦,还不按套路出牌,感动中带着欢乐;以及其他集数,泽塔奥特曼日常被打败,需要亦正亦邪的伽古拉外星人来相助的桥段......内容很成人向,不只是给小孩子看,就连第十一集、第十四集、第二十一集这三集“迂回集数”制作组自己吐槽自己,有种《银魂》的感觉。
特摄剧的道具制作十分精致,看得出很用心,有诺兰不用CG而采用实物拍电影的感觉了;特效越来越好,十分炫酷,比国产电视剧五毛钱特效好太多了;还有很多机器人的场景,怀疑是导演在偷偷拍“真人EVA”,一部剧里能看到奥特曼,还能看低配版的EVA,简直是双厨狂喜。
这部剧对于角色塑造很好,伽古拉/蛇仓、遥辉、结花、叶虎、洋子等等人物颜值耐看,演技不错,中二而不尴尬,看得很舒服,让人觉得角色很鲜活,很希望能有原班人马的续集或者电影版。
相互理解始终是种奢求文 / 易碎前段时间短视频平台出现了一类视频,大概内容是这样:问:“怎样轻松毁掉一个男生?
”答:“告诉他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奥特曼。
”然后配以一位男性歇斯底里的痛苦表情,嘴里念叨着“为什么你们不相信光”之类的话,然后从裤裆里掏出变身器变成奥特曼,再剪辑一点奥特曼的原片,配上一点土味音乐,齐活。
用心一点的还会加上特效这类视频看起来当然很蠢,毕竟,成年人不会探讨“世界上有没有奥特曼”这个问题,我相信现在找到一位5岁以上的小朋友,也不会对这个问题产生疑惑。
这个问题也不会妨碍人们享受《奥特曼》和其他的特摄作品。
真正让人不适的是,这类梗本质上是在表达“奥特曼就是小男孩看的,如果成年男性还看奥特曼就是幼稚、孩子气”这样一个刻板印象。
特摄文化在大众眼中就是这样,只要是和“奥特曼”、“假面骑士”相关的话题,都会自动与“幼稚”、“小孩儿看的”挂钩。
这类问题太常见了面对这种情况,特摄厨们会作何感想?
正巧在上周六,特摄圈内今年最大的话题作品《泽塔奥特曼》完结了,趁着这个时间点,我们来说道说道。
先搞清楚什么是“特摄”广义上的特撮(とくさつ),即“特殊摄影”,是一个日本名词和电影类型,也是日本最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技术与产品之一。
特摄原义为特殊技术,即使用特殊效果、银幕合成等特殊技术来制作出现实中本不存在的或不可能存在的事物,例如对海啸、地震、地陷等各类灾难场景都是用现实素材配合微缩模型还原拍摄而成的。
制作城镇的模型来拍摄巨型怪兽侵略都市的场面在上面那张图的左下角,你可以看到两个人名,“本多猪四郎”和“圆谷英二”,前者导演了《哥斯拉》一举成为世界大导演,导演了无数怪兽影片;后者则被成为“特摄之神”,《哥斯拉》、《奥特曼》特摄视效的创造者,也是今天制作《奥特曼》系列作品的公司“圆谷株式会社”的成立者。
特摄还只是一种摄影技术的上世纪40年代,圆谷英二善于拍摄虚构画面的才能被日本军方看中,负责了《夏威夷大海战》等战争电影,在完全没有电脑特技的年代,圆谷英二和他的团队模拟出了逼真的战争场景,包括战舰、飞机、假山和房屋。
这张照片可以帮助你理解“特摄”作为影像技术的状态1954年,圆谷英二以“特技监督”的身份和本多猪四郎导演合作了日本第一部怪兽特摄电影《哥斯拉》。
圆谷老师期望拍出的是“特殊摄影技术本身就能成为亮点的电影”,除了从战争电影中继承下来的微缩模型拍摄技法,为了呈现超自然怪兽和巨大宇宙人,圆谷英二老师创造了能让演员穿在身上的特殊皮套。
哥斯拉系列的第一部电影,皮套就已经采用橡胶材料进行制作,由于皮套过重,剧组把第一件皮套从中间分割成上下两个部分使用,如果要拍摄哥斯拉踩踏街道的场景,就使用只有下半身的皮套;如果要拍摄哥斯拉浮在水面上的场景,就使用只有上半身的皮套;如果要拍摄哥斯拉露出全身的场景,就使用第二件更轻的皮套。
1963年,圆谷英二离开东宝,成立圆谷株式会社。
1966年圆谷株式会社制作的特摄剧《奥特Q》播出,受到日本观众的强烈反响,并成功地掀起“怪兽风潮”。
基于《奥特Q》的成功,圆谷公司决定再接再厉、拍摄全新作品,《奥特曼》由此诞生。
特摄圈内一般称第一位奥特曼为“初代”,关于初代我觉得没什么好介绍的,形象过于深入人心《奥特曼》和《假面骑士》、《超级战队》等长寿特摄系列一起构成了当下我们常用的特摄概念,即“日式特技英雄影片”。
从摄影技术,到特定影片类型,再到一类亚文化的发展,特摄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影像技术的部分因CGI技术的冲击而显得落后而低效,但关于特摄作品的执念仍然留存了下来。
《奥特曼》这个IP已经走过54年,54年来,影像技术的发展是巨大的,CGI技术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呈现出虚构画面,但是《奥特曼》和特摄从未真正死去。
为什么人们依然喜爱这皮套和模型构成的影视作品?
单纯是因为它们足够“幼稚”,能够满足一代又一代的儿童观众吗?
奥特曼幼稚吗?
关于奥特曼是否幼稚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向来解答。
第一种质疑来自本源性。
在最初圆谷英二制作《奥特曼》时,老爷子的期望就是创造“能给予孩子们希望的英雄”,《奥特曼》在观看受众的分层上因此具有一定程度的“子供向”色彩,即“不会对三观未成熟人群造成影响”的受众。
请注意,即使是最“子供向”的作品,其受众群体都是“全年龄”而非单指“儿童”,指的是可以面对全部年龄段的观众,不仅仅是儿童观众。
需要说明的是,制作《奥特曼》的圆谷公司可能是特摄业内最擅长“阴阳怪气”的一家公司了,原因就在于他们可以在任何顶着“子供向”标签的作品里加入现实讽刺元素。
这里我们举一个圆谷比较露骨的讥讽剧集举例好了:初代奥特曼TV版第23集——《我的故乡是地球》。
故事的背景是东京要召开世界和平大会,但是前来参加会议的各国的飞机都撞在“一堵看不见的墙”上失事了。
主角团科学特搜队调查事故的原因,发现这都是一个宇宙怪物捣的鬼。
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前来协助的国际代表向特搜队队员坦白:这个叫做加米拉的宇宙怪物,其实是一个人类宇航员。
太空竞赛时期加米拉被派去了太空,但是却发生了意外无法返回地球。
去救他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日本的官员决定掩盖事实,让加米拉自生自灭。
加米拉最终流落到一颗星球上,接触到宇宙辐射,变异成了一个巨大怪物。
复仇欲望驱使加米拉回到地球阻挠和平大会的召开。
科学特搜队因加米拉的真实身份产生了动摇,但高层命令特搜队把加米拉当成外星怪兽消灭。
最终,为了人类的和平,初代奥特曼还是将加米拉杀死了。
最终国际和平会议成功召开,人们在加米拉的墓碑上这样写到:“为了人类的科学和梦想而献身的战士英魂长眠于此。
”
结尾,特搜队队员说:对牺牲者总是这样,专挑些赞美之词说说罢了。
本集很明显地讽刺了美苏争霸时期的太空竞赛,而怪兽加米拉的名字(Jamila)取自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期间的女性独立运动者Djamila Boupacha,1960年她在法国被捕,法国警方借助酷刑和强奸获得了她的供词。
毕加索为Djamila Boupacha绘制的肖像可以说昭和时期圆谷就是“阴阳怪气滴神”,像《我的故乡是地球》这类的剧集数不胜数,《赛文奥特曼》第6话《黑暗地带》里,人类毁灭了对人类没有恶意的佩盖萨星人的宇宙都市;第42话《农马尔特的使者》直接成了“三大问题作”之一,讲述了人类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开始侵占在水下居住的地球原住民农马尔特人反击的故事;《杰克奥特曼》第11话《毒气怪兽出现》中对日本帝国时代侵略战争和毒气实验的反思......在考虑子供向受众的前提下,编剧在这些单元剧集中加入了大量现实讽刺情节,并且没有影响到儿童群体的观看——儿童观众更关注奥特曼如何击败怪兽,更成熟的观众也能从文戏里看到更多东西。
圆谷对文戏质量的追求曾经一度因商业考量下滑了许多,但今年的《泽塔奥特曼》通过三个“整活回”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主角遥辉的父亲为了拯救怪兽袭击中的市民而牺牲,但当他成为奥特曼对战两只暴走的怪兽时,才发现怪兽只是希望保护自己的幼崽,然而自己已经对其中一只下了杀手,巨大的伦理矛盾迅速击垮了遥辉,陷入了对战斗意义的迷失。
泽塔的故事中也不止一次地提到“人类过渡开发导致怪兽出没”的环保情节,虽然仍然无法上升到昭和时期辛辣的编剧风格,但仍然可以告诉观众一件事:这不是一部图一乐的儿童读物。
第二种质疑出于制作水准。
昭和时期的奥特曼由于年代久远,当时的制作水平放在今天难免会让人感到粗糙,诞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诸多昭和奥,在影像上的表现还是比较落后的,因此会让人产生幼稚的感觉。
很多人对《奥特曼》的印象都是这样:穿着漏拉链皮套的演员在泥地里打太极关于这个问题,拿几十年历史的昭和奥来说事儿实在不公平,我们就以刚刚完结的2020年话题特摄《泽塔奥特曼》的制作举例子好了。
首先当然是特效使用,虽然主体依旧是特摄,但如今的《奥特曼》已经加入了大量特效来提升观感:
再来是分镜,对于战斗场面的表现,《奥特曼》早已经不拘泥于“定镜头打太极”的程度,如同过山车一般的“裆下视角”,为了展现巨大机器人在城市中整备而采用的“手机拍摄第一人称”,回旋一镜到底的浮空战...怎么花怎么来。
今年的《泽塔奥特曼》带来了令人惊艳的制作水准和不错的文戏,在Niconico上斩获最高99.2%的好评率和零差评的纪录,更是一度冲上B站热搜第二,在淘宝发布的年度十大商品名单中,“奥特曼”全年的搜索量超过了两亿次。
虽然这条评论里还是有对特摄迷的不理解,但左边的配图已经采用了泽塔而非人们更熟悉的迪迦,证明泽塔有足够多的关注度《泽塔奥特曼》的大火证明了一件事情,在精心的制作下,特摄剧虽然未必能脱离“幼稚”的固有印象,但是也可以一点点撼动普通观众的接受程度,和动画番剧、院线电影一样为人们所接受,让人们去讨论。
这样的作品还能称之为“幼稚”吗?
结语:奥特曼真的存在吗?
我不相信真的有正常人会问出“奥特曼存不存在”这样的话,这可能也是它成为一个“梗”的一个原因,因为它足够荒谬。
就我个人所知,现在的特摄迷,大部分都在围绕作品的剧情、配乐、特效、打斗场景、造型设计等内容进行讨论,在B站特摄区你能看到大量科普、研究相关的深度视频,把特摄观众归结成“纠结奥特曼存不存在”的一群人,这本身就是对特摄观众的一种歧视。
对于特摄迷,以及更多的观看过《奥特曼》作品的人来说,《奥特曼》系列牵挂着每个人独特的童年回忆和怀旧情结,今天你在相关视频的弹幕里总能找到对某部冷门《奥特曼》情有独钟的观众,可能他们的情有独钟只是源于儿时某个下午,父母从音像店里租来的某张光盘。
那些作品固然冷门,却是童年记忆里微妙的一部分。
我时常会看到这样的讨论:“既然奥特曼只能在地球待三分钟,为什么每一集不直接放奥特曼打怪兽,还要拍那么多文戏和地球防卫军摔飞机呢?
”这实际上和《奥特曼》传达的精神有关,在《奥特曼》的价值观里,人类不能过分依赖奥特曼强大的力量,只有在人类竭尽全力却依旧无法得到胜利的时候,奥特曼就会以Deus Ex Machina——“机械降神”的方式出现挽救局面,鼓励人类不放弃希望和斗争,所以奥特曼的名字才来自“Ultraman”,超越极限之人。
机械降神原意是希腊古典戏剧中剧情陷入胶着,编剧无法为故事收尾时,利用机关讲下扮演神的演员,逆转剧情的低下手法,原意在现代语境下有贬义,这里我们只取它的字面意思可能对于那些在现实中挣扎而不放弃的人来说,奥特曼就是以一种精神存在的。
所以现在,如果再有人在你耳边说什么“奥特曼根本不存在”之类的烂梗,这里我引用一下隔壁《假面骑士01》里的一句话好了:A jump to the sky turns to a rider kick.“我飞起来就给你一脚。
”
我是陪侄子看的,看了几集。
我在看的过程觉得有些怪兽很可爱,我就笑出来了,然后侄子一直叫我不要笑,觉得我不严肃对待他喜欢的东西吧,哈哈哈,我单纯觉得很搞笑而已啦。
喔,还有特立迦奥特曼,这个奥特曼的口头禅是“微笑吧,微笑吧”啊哈哈哈哈,真的很好玩。
他说要够140个字才发,那我就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继承平成三杰的旗帜,再上层楼。
根本谈不上有完成度。反派塑造相当失败,结局五部曲毫无逻辑可言。单元剧里质量不错的屈指可数。女二号到后面越来越疯。伽古拉这角色,去掉他会导致Z更无聊,加上他不知道在剧本里有啥用,作为占据大量戏份的男二号没有人物弧光可言,每次登场都一股溜粉感。
这次的主题立得并不好,人类最求强大武器必然招来灭亡,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最后的几集有明显的赶工痕迹。
看完才知道奥特曼是儿童剧
这男主表情好像戴了兰德里的折磨
故事性不强
幼稚,低龄,完全没有深度,9分是怎么来的?
吹得太过了吧,主线剧情这么拉,只是个别几集出彩而已
1、节奏快到飞起,集数又少,还各种装备和借前辈力量,确实适应了当代快餐文化的流行。2、后来没有一部奥特曼的人文关怀比得过迪迦,这部也一样剧情低幼3、本剧最大亮点应该是拍摄手法的创新,很多镜头都让人眼前一亮,还有就是别人用原装皮刷日常怪、用进化皮打最终回的怪,这家伙倒反过来了。特效也挺出色的
还是以前的经典
昭和味也太浓了,别说什么玩具不玩具的,工资你发啊,圆谷至少在用心做东西,泽塔都看出来用心程度,让01爬吧
为什么?感觉剧情都差不多啊。。。
女主看到怪兽还高兴的大笑真的恶心到我了
也还是只是一个垃圾商业电视剧,好好看看以前的奥特曼除了剧情有意思之外还有很多对人性的反映,现在的只是单纯无脑爽片,人物性格跟狗屎一样,主角第一集为了救一只狗不惜玩命,最后一栋楼因此塌了,这不叫珍爱生命,这叫制杖,要真的这么真爱生命打怪兽的时候怎么没有心理负担?怪兽不是生命?
我与奥特曼20年后的重聚
对男主挺无语的
都2020年了...怎么还能拍的这么呆...
分明很普通,欢乐向。
....
简直是新生代巅峰、回忆杀致敬、特效水平、道具的真实度、甚至有拿着苹果手机拍摄的路人视角.剧情也比较紧凑.圆谷上乘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