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2日你妹啊最後一集親來親去是搞毛線啊。
再減一星好嗎。
看完第九集之后我还是把五星改成四星了,剧情开始拖沓,而编剧其实也已经有点儿为虐李大仁而虐李大仁的意思了。
程又青发现了自己潜意识里把自己当做世界中心。
因为家庭背景,李大仁这个从小到大都甘当公主背后的男人的大好人简直是程又青命中注定的那颗绿豆,只是怎么还看不对眼儿啊简直是急死了我等看客。
丁立威这位隐性DV男(第八集扔包那块儿太明显了好吗。。
就是女人帮小组常爆的JP嘛……最早出现的时候还蛮可怕的啊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在你的生活里,好像一直在监视你一样。。
我是不会感动我只会毛骨悚然啊 = = 而且一向觉得满嘴抹了蜜一样的男生靠不住。
而且这位仁兄还有劈腿的前科,这样的回头草还是别吃了吧。
我总觉得信任这个东西一旦被破坏了就很难再修筑起来。
你心里难道没有阴影吗?
好啦只是我看完第九集之后的一些牢骚而已。。
还好这剧也要结束了。
如果到了第十二集才有峰回路转的意思那我真是看不下去了。
2011年11月15日你是不是像我一样,很想要一个李大仁。
有这样一个竹马,随时听候你的召唤差遣,甚至愿意贴钱帮你家亲戚把机位升等。
你约他吃饭临时有事走不开放了他的鸽子他也不会夺命连环CALL催你。
餐厅都打烊了他还把满桌一筷子都没动过的东西打包了去找你。
他了解你的一切你的过往你的弱点甚至是你喜欢吃的冰激凌口味。
你受了一个称不上是失恋的打击,半夜打电话给他。
他就可以开将近两个小时的车去找你喝酒聊天最后还把胳膊给你当枕头。
他以为你生气了,不断打电话发短信给你担心你真的不再理他了。
你们之间光靠一个眼神就可以交流甚至不用讲太多的话。
他会帮你狠揍背叛过你的前男友。
他就这样,默默守护着你,一转眼就过了十几年。
每一个电脑屏幕前心怀美好梦想的少女都在想,唉,如果李大仁是我的就好了。
可是你是程又青吗……?
看到第五集的时候突然觉得我还是不要碰到李大仁比较好。
毕竟我又不是程又青。
纵使条件好如麦基心机深如麦基都无法撼动青梅在竹马心中的地位。
程又青也说过,男人都是这样,骑驴找马,有总比没有好。
长相不差条件不差所以即使没有特别喜欢也可以试着交往看看。
但是女生就不一样了。
至少大部分如我这样心怀美好梦想的女生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凑合的。
可是当你我心动了准备行动了而且也成功拿下了之后却突然发现……咦,怎么他还有个青梅啊?
所以你看李大仁烦不烦。
在对待感情的时候,磨磨唧唧黏黏糊糊就像山药。
程又青的前男友讲的太好了,李大仁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
小心翼翼地怀揣着一份感情十几年。
可是一直都不敢诚实面对。
一直讲着游离于友情和爱情边缘的话。
什么叫……我【可能】 不会爱你。
穿着大仁哥的鞋的人可能会说,你看,李大仁讲了啊,拥有就是失去。
可是他连开口问问的勇气都没有,潜意识里害怕被拒绝,总觉得啊,一开口就连朋友都做不成了。
想什么就梦到什么,梦里好不容易鼓足勇气还被程又青打了枪。
李大仁有一颗少女心啊。
当年我暗恋别人的时候也这么犹豫不决了好久。
说出来还是很爽的,不然真的会憋到内伤。
至于还能不能再继续做朋友,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
哪儿有那么多1234567啊。
难道要一直瞻前顾后到她成了别人的新娘吗。
我是没希望成为谁的程又青了,眼看着大学走向终点,读了十几年的书,学问没什么长进,最后连个李大仁都没成功拐到。
只希望以后的日子里,不要碰到谁的李大仁。
也希望所有的程又青和李大仁都可以看清自己的心。
如果当真是彼此相爱的那就不要再磨叽了,麻溜儿地领证办酒席生娃过日子。
如果就是有缘无分那就趁早退到朋友该站的位置去,人活着就是很麻烦的,总有很多条条框框是你不得不进去的。
站在那条线后面,彼此相安无事踏实地过一生也没什么不好的。
要知道,暧昧伤神啊。
与题目无关的一些话:不喜欢麦基同学的最大一个原因就是她不懂尊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安全距离,麦基作为一个突然闯进别人圈子里的陌生人,仗着自己长得萌身材好声音嗲就咋咋呼呼地到处越界,实在是不能不让我讨厌啊(感叹号若干果然我还是喜欢有汉子心的萌妹子啊。
在小媳妇的一再勾引下,俺终于还是沦陷了,用了两天时间很过瘾的偷瞄了小乖跟了两个多月的剧《我可能不会爱你》。
和女性朋友们看这部影片的角度不同,由于性别和性格差异,我本人属于半感性半理性的看了这部剧,当然现在正在期待下下周的结局。
我的观点看本剧结构。
李大仁篇。
李大仁就好像是程又青心底的一个倒影,剧里面一个形容词真的很到位,镜子先生。
他能看清楚又青最真实的一面,最需要的帮助,给予最适当的鼓励和支持。
就像每次你生活中或思想上遇到很多挫折或者不满,我们身边需要一个及其了解自己的人,给予我们精神寄托和动力。
很多情况下扮演这个角色的是我们自己,但是这样就相当于一次内伤,内伤即使痊愈也会影响功力。
当然,由于剧情需要,大仁被塑造的非常完美。
好我们先来看看大仁最令人期待的“功能”。
1,“聊一聊”,有些最普通的事情很多时候没法说出口。
作为一个男性,很多时候遇到很多问题会想到哥们。
但是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哥们毕竟是哥们,大家都是大老爷们,有的心底很细腻的东西真的难以启齿,这并不因为感情深厚而变化,这之间存在一个很微妙的东西,你性格里会有自己看不到或者不想看到的一块,并不想展示给一部分人看,即使这个时候你需要他们的鼓励。
李大仁,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好的吐槽机。
作为一个可以无所不谈的异性,给予你最切中要害的安慰和鼓励。
2,“怎么办”,遇到问题很多时候你不只是需要诉说还需要建议,自己迷茫徘徊的时候需要一个了解自己但是不那么主观武断的自己来帮自己做一个决定,因为自己做的决定很少会把自己很多隐性的缺陷考虑进去,这时候需要一个镜子,一个看到完整自己的透析镜精准的剖析这个决定应该怎么做。
这个条件倒是不一定需要一个异性,一个真正的“好朋友”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以上我觉得就是李大仁最重要的两个闪光点。
这两个闪光点之所以闪光首先是因为多年的了解,默契合拍的生活节奏,这一定是时间和用心积累的结果。
形成这样一个李大仁原因很多。
1,家庭背景,李大仁的老妈和妹妹都是程又青相近的性格,高傲,不可侵犯,决不轻易妥协,因此培养出李大仁这个男人非常难得非常令人钦佩的绅士得过分的绅士风度。
这点本片多次出现李大仁安慰母亲和妹妹的镜头作为铺垫。
2,时间,对一个人的了解永远不可能“怦然”一下一蹴而就,了解一个人必须是家庭,性格等多方面的,这点本片给予大仁和Maggie回李大仁家见大仁母亲的那个段做了很明白的阐述,也很多次出现李大仁和程又青双方家人对彼此的认同和熟悉说明了这一点。
3,最重要的是用心。
也就是爱。
还是爱,要达到这样的理解程度,你不用心是不可能的,你对一般好朋友那样的用心也是不可能的。
你必须投入对爱人一样的用心才可以那么理解一个人。
从本片看很明显的是大仁爱又青,所以大仁对又青的关注可以说无微不至,正是这种长年累月对生活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细心的观察才造成李大仁对程又青如此的了解,以至于比又青自己还了解。
同时本片有另外一个讯息那就是程又青主观意识并没有把李大仁当成一个潜在爱慕对象,所以程又青很习惯很自然的享受这一切,以至于其实程又青对李大仁的了解完全没有大仁了解又青深刻。
这个对比很鲜明的阐述了还是爱情促成了这样的“朋友”。
程又青篇。
程又青,典型的狮子座事业女性。
当然不论是不是狮子座,事业型女性应该都是这样的性格。
干练,好强,做不了配角,不轻易妥协,最关键容易受自己打击。
狮子座最容易被击垮的时候应该就是处在自信低谷,迷失自我的时候。
但是大仁总能在这样关键的时间点给又青补充好能量重新出发,唯一一次失败是在程又青遇到丁立威的时候,程又青作为女人的一面战胜了她作为女强人的一面,并没有成为大仁和她自己期望的那样一个“武功高强”的人。
李大仁毕竟是一个男的,对于女性的感情问题还是无法给予最直截了当的帮助,所以造成了程又青招架不住,直接沦陷。
感情上,从程又青和Nic那段可以看出,又青还是处在一个渴望被爱的心理状态。
这部片的线索就是程又青30岁熟龄女青年特质。
也反映了其在本片里暴露得最多的问题,当然也并不是问题,作为一个女人,如何忍受孤独寂寞。
正如以上陈述,又青主观并没有认为大仁可能会爱上他,她认为这不是个问题,因此她拥有了一个最宝贵的资源,但她并不觉得那是爱,那是呵护。
所以她还在不停寻求爱和呵护的港湾。
从Nic到丁立威,程又青的感情方面并没有直接的变化,关键在于自己的主观暗示。
性格上,程又青十分好强,完全不服输的性格让她很难做到妥协,这点被很多人认为是臭脾气。
但就是这样的偏执让她与众不同,散发出独一无二的魅力,以至于大仁十多年不悔,Nic说如果爱女人,必是程又青,而丁立威更是用五年的成熟历程来换对程又青的爱情。
其实社会很矛盾,一个让你与众不同的特质会让你很受欢迎,但同时也让你很艰难,没错,程又青就是那方头狮子,与大众为敌,被大众刮目相看。
丁立威篇偶像剧必备炮灰,万年主胎。
当然在剧里面主胎肯定是要爆掉的,要被备胎取代的。
丁立威是生活中很多男人的缩影,编剧巧妙的融合了生活中很多男人的优点和缺点让丁立威这个角色非常生动(可惜演员实在没挑好,有点偏邪了)。
由于剧情长度限制,本片有个弱点(当然作为偶像剧也就不是弱点了)在于丁立威和程又青之前那段感情的描述太过破碎,不像大仁和又青那么明显。
如果能够更具体的表现出Will和又青5年前的刻骨铭心,我想这个剧所要营造的两难会更加生动。
好的,回来正题。
明显的缺点:自私,大男子主义。
他失败就失败在缺乏理解和沟通,盲目的散发自己的男性魅力和深沉的爱意,很多时候适得其反。
丁立威之所以走上这条越来越偏激的路最大的原因当然是李大仁。
和李大仁过于巨大的差距让他甚至打不起精神来了解程又青,他觉得这个方面肯定比不过那个男人,于是他很明显的在逃避这个问题,但是这样充满爱情的爱情是不能走向婚姻的,我想本剧最终肯定会证明这样的道理。
优点:当然是爱又青,另外就是坏。
和其他偶像剧不一样,本片比较倾向于写实,有了很多现实含义,比如其他偶像剧里面肯定大仁要炮灰,而丁立威要最终上位。
但我们看到这部剧比较失败的渲染了程又青和丁立威直接的爱情,至少我本人甚至连爱都没感受到,直到丁立威飞机出事那一集。
当然还是要假设丁和程式相爱的,不能因为影片表现上的失败干扰客观的分析。
丁数次尝试用充满浪漫的爱把程绑在身边,刚好程追求“怦然”,追求moment,于是Will在又青心里有很重要的地位,用大仁的话说,他是”个中高手“。
情感关系篇:忽略掉一些偶像剧必备元素,我们来看看这部片中几个非常重要的情感关系线索。
程又青和李大仁之间不明不白但是历久弥坚的“友情“,程又青和丁立威的香槟式的爱情,还有其他一些例如Maggie,Nic也会提到。
”友情“部分:为什么友情打上引号我想大家都是清楚的。
首先我在大仁那段分析过这样的友情形成的经过,以及一些历程。
下面我来阐述下我的一些看法。
1,梦幻性质。
生活中不太容易有那种”不用开口,你就知道我在想什么“的心灵默契,但是这样的期待可能会存在与大多数的女孩子心里(男生应该会好一点)。
并不是因为没有朋友,而是没有那种”我懂的“的默契,和精准到位的治疗效果。
而很多事情不想和恋人诉说并不是单纯因为”他不懂“,而是因为”我不想“。
比如又青和丁立威谈论一个互相尊重的问题时,丁立威会直接妥协我什么都听你的。
这就是问题关键,恋人之间的这种桥梁和照顾阻隔了一些应有的交流。
最关键的一点,正如前面所说,这样的角色同性很难担负。
这点才是梦幻的开始,详细分析下为什么同性很难担当。
首先,这样的角色要有潜在暧昧可能性,能让你心灵上受到被抚慰的效果,而很多时候这种效果需要在爱情的滋润下产生,其实真正对比起友情和爱情不免会发现,他们占据的真的是心脏不同区域。
而这种跨界的友谊能让你整个心感到舒服,也有可能会有一部分荷尔蒙的原因。
游离态的情感总会让人思想兴奋,这也是很多出轨的由来。
其次,这样的角色要能站在不同的立场分析问题,要有一颗异性的心,才能更加精准的定位你受伤的点。
为什么,其实很简单,女生很难了解一个男生到底怎么想的,反过来也是。
那么一个男性如果他脑子里建立的一个女性的思维模型,他就能很迅速的定位出这种问题的根本。
同时他能发挥出他男性的思维优势,让你困在女性思维模型里百思不解的问题迎刃而解。
这就是”哥们“。
再次,他拥有男人的体魄,可以担纲很多事情,同时在精力上和体力上能提供相对应的帮助,比如剧中李大仁瞬间飙车赶到台中,以及各种飞奔给程又青解围。
这看上去是一个滑稽的点,但是他的存在性毋庸置疑。
最后,这样的角色的数目在你生活中通常小于等于一个。
他的特殊性让你的姐妹们不会互相比拼友谊的等级等,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我们会不经意的评估你自己对他人的重要性,而这种潜意识的存在,让异性”姐妹“的存在可以把权限提升到一个root级别。
你可以倾诉任何事情,而由于这件事情可能具备特殊性,你的姐妹不会介意你去找那个人谈。
然后隐患就是接下来要提到的。
2,危险性质。
剧情的展开首先迎来了Maggie,然后引发出对于伴侣能否接受”最好的朋友的思考“。
从Maggie本身来看她对又青是存在敌意和怀疑的,这种怀疑当然最后被证实为是正确的,但是Maggie表面上会承诺不会在意又青。
另外从丁立威的出场那一拳和丁立威一再反复对于又青和大仁关系的态度就可以看出。
设身处地的想,很明白的,你站在一个恋人的角度的确很难忍受会有另一个男人比自己和你女朋友更亲,女朋友有事不像你诉说,转而向那个哥们去诉说。
这样的角色存在不能鉴别感情的深浅程度,而是直接的谋杀。
丁立威深爱又青,但是他无法不去顾及到大仁的存在,他尝试了,承诺了很多次。
其实即使没有知道大仁爱着又青(当然,这很容易猜到),他也不会放下心来忍受大仁。
单纯的因为人心是肉长的,不是每个人都是圣人。
可能一件事不足以让他爆发,但是这必定会是一个爆点,这足以让一个拥有意识很大众化的男人抓狂,不用说某些拥有意识很强烈的。
所以并不能说他爱你就要接受你和你的一切,甚至是大仁。
他爱你,所以没法接受你和大仁这才是正常的思维。
即使他知道没法给你最好的心灵呵护。
3,缺陷。
这样的关系并不是男女之间的完美关系。
从本剧出发,本剧深刻的描写了程又青的寂寞,很明白的表示了爱情无可被取代,身为单身贵族,即使在高尚的友情,他们彼此还是会产生恋爱的需要,不仅仅是生理上的问题,心里也会需要。
具体原因可能就是因为心脏是分心房的。
朋友始终无法填补你的感情缺口,如果他填补了你个感情缺口,那么你就失去了那个朋友,这便是拥有即失去的另一个方面。
爱情部分:下面探讨下本剧提供的两个爱情观,香槟主义和婚姻主义。
首先出现的是Maggie和她的婚姻主义,找一个好人结婚,细水长流,这些概念被提出后不得不说这就是中国古代婚姻的典型模型。
父母帮你找一个好人结婚,然后你们婚后慢慢培养感情,培养的出来的是亲情还是爱情就看你们造化了。
这样的爱情应该不能称之为爱情,而是婚姻的前戏,他的出现在剧里很有依据,剧里列举了很多夫妇无法靠爱维持下去而最终婚姻破裂。
因此找一个好人结婚,慢慢培养长久的感情似乎成为了一种比较理智的做法。
但是我觉得这应该是四五十岁的人的想法,产生在年轻人心中不免有所畸形,毕竟年轻时候会很难忍受一段没有爱的情感。
如果说从包办婚姻到自由婚姻是一种进步,那么这样的相亲式婚姻应该还是处于一种无奈之举,一种人类行为学上的倒退的行为。
然后出现了丁立威和他的香槟爱情。
爱的轰轰烈烈,是很多少女的梦甚至熟女内心深处的反映,即便你不承认,你也不能否认心中存在这样的幻想。
但是这种年轻的爱情又能持续多久呢。
长远的看,我们仅假设下结局(虽然肯定是)是又青最终在激情和改变还有一堆情形的交织下放弃了香槟。
选择了白开水。
其实生活中那些闪婚闪离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只是说明这样单纯”怦然“的爱情走下去如果没有后继力量,没有一个人甘愿担当配角这个职位,很难,在一个变化的心态里寻找到永恒。
人都在变,不同的是有的人愿意跟你保持变化的步调节奏和方向,于是你们的距离不会改变,甚至会拉近,但是不受控制的改变会让人之间的关系往未知的方向上发展。
大仁原意跟随又青的步调,随之调整人生节奏的快慢,让整个人,从认知上和习惯上都保持和又青一个变化频率,所以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没有太大改变。
而丁立威五年前因为”怦然“和又青在一起,却在五年后终于在一个变化的局面中和又青近了那么一点点,但是他们终究不会有一方刻意克制自己的变化方向,又青在努力了,但是结果非常不明显。
所以最终他们还是无法走到一起,原因就是缺乏配角。
总结无。
没演完,我干么要总结。。。
欢迎各位拍砖
大仁哥,我嚴重懷疑你真的會提高所有看過這戲的女生的擇偶標準。
或者是說徹底改變吧。
連最後那一集都要嚴重的賣萌賣感動賣深情。
說實在,這部戲真的有太多太多的催淚點。
讓我看到“全劇.....終?
”忍不住又想要重新再從頭看一遍。
其實我看過兩次的有敗犬女王。
但是今天看完之後我唯一確定的是,這真的是一部我至今為止最愛的台灣偶像劇。
沒有之一。
那天我跟朋友討論。
在最後程又青跟丁立威plan結婚的事情,兩個人性格不合的缺陷家庭之間的不同頓時被放大到極點。
這是多平常的事情,卻足以致命。
我喜歡簡單的婚紗簡單的生活,他喜歡華麗的婚紗奢華的生活。
我說過我不想要那麼趕時間,他說我們就快點搞定好了反正可以plan。
我家人明明走平和路線,他家人就是要一家之長決定好所有事。
等等等等。
不要懷疑,如果這個時候你們吵架的點都是如此致命的話,那你們可以考慮不要結了。
因為程媽說了,面子不重要,重要的是,一輩子的幸福。
你想好了嗎?
是為面子結婚為那個長相不錯身家不錯的條件結婚?
還是爲了你想跟那個人一輩子的心情結婚?
冠青跟大嫂鬧過大概十萬次離婚了吧。
我又想起我的父母我的婆婆公公。
我突然懂得了他們的愛情。
生活是平凡無聊折磨又真實的。
我想起了The Notebook裏面Noah說過,Nothing will be easy。
明明剛剛還是好的,我們還好好的,下個moment我們就恨不得吵個翻天,把對方推開,不想在一起過了,但我們糾結過後還是不想離開對方。
還是不想。
就算吵一輩子,也要過下去。
大雨的晚上,白叔急急忙忙地敲門,急急忙忙地說話,急急忙忙地像個小孩說著要哭,哭著又說,我好害怕小苑我好害怕小苑,我好害怕你要走。
我哭死了。
老公主和白叔的愛情是這部戲最經常戳中我淚點的戲碼。
那天老公主裝作很不在乎的說,他有女朋友了。
然後白叔又偷偷埋伏在門外,裝作路過的模樣。
走進房間跟老公主說,我們和好好不好。
我又哭了。
我開始相信愛情了,我真的相信了。
真的會有這樣的愛情的,無論我遇不遇得到。
我一想到,在這個歲數的他們,其實還會有那種純情的十六七歲的愛情,我就感動得快要哭了。
真的。
就算我會不會擁有,我還是很開心這世界會有如此地愛情。
程媽住院的那段日子,程爸的日子開始手忙腳亂。
程爸的os是,噯明明平常看庸婦做很簡單啊為啥我做起來就那麼難。
一堆菜,做到像打架似的,卻還是食之無味。
我呀要聽著你媽如雷的鼾聲才能睡著,程爸剛剛偷偷弄程媽的頭髮之後說。
親愛的瞿維尼導演,我剛剛才知道你原來還導過惡作劇之吻系列,但我真心想說,你太過分了,你把台灣偶像劇的level提高了你知道么。
因為我一直相信最有共鳴的故事往往就是那些生活中稀鬆平常的然後我們以為我們忽略了然後當我們看電影電視劇的時候才被提醒之後恍然大悟地說,噢,噢這就是我的生活啊!!
所以桃姐那部電影才會未播先紅,才播了個預告就把一堆人感動得眼淚花花恨不得都給滿分。
你太過分了,以後那些狗血的有錢公子哥和窮苦平凡的醜小鴨的偶像劇還有市場嘛?
沒有了我告訴你真沒有了!!
因為我們都頓然發現,生活大於一切!!
我們不要那些狗血的暴力的有錢公子了,我們要平凡的跟我們說我們接下來的人生會很平凡的但是真實的,李大仁。
(雖然這level好像更高了!!
真的跟雷劈一樣高!
)當然的最後,我想說說李大仁和程又青的友情,愛情,親情。
我很想知道會不會有人看完之後想說,噯,不如今天就在旁邊培養一個李大仁好了。
在之前我看過一個評論說,程又青常有李大仁不常有。
說實在我不同意,因為像程又青這樣的,好看的心地善良的但是不庸俗有點小資有點聰明又有原則的又善解人意的很喜歡幫人而且專一的不會花心的女生,我是沒遇過幾個(說實在我現在內心名單是零個)。
看這部劇的時候我在想,李大仁如此的死心塌地不是沒道理的。
我遇過很多很多為自己人生歎氣的或者從來不充實自己的也不腳踏實地的女生,或者爲了愛情浪費人生的女生(曾經的自己)。
單無雙有點太強勢,程又青剛剛好。
會主動為自己人生吸收養分,一本書一部電影一次旅行;會為自己事業拼搏,丁立威的gallery我不要那不是我的事業;會為自己家人付出很多(送衣服給大嫂幫忙照顧姐姐的孩子);刀子嘴豆腐心而且愛出主意,要不朋友有難怎麼會總愛找她?
這麼美好的女生是不是太讓人覺得高攀不起,真正欣賞她的除了Gay Nic,幸好還有李大仁。
幸好。
幸好李大仁也是那麼剛好的互補。
有時候,那些期盼“李大仁”的女孩們,其實你們是“程又青”么?
是十分之一的“程又青”么?
還是萬分之一?
不過到那一天,上帝預備給我們醒悟的那一天,我們會重生,我們會突然明白,其實愛情,不是生活的全部。
因為這世界上還有友情和親情。
而李大仁和程又青,便是那最美好的集合,他們之間,有彼此荷爾蒙吸引的愛情,有無話不談的友情,還有那密不可分的親情。
“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我只想確定那時候我是和你在一起的。
”— 大仁哥。
年轻的时候,向往的都是砰然。
大了以后才会知道,有很多话可以聊、可以坦诚面对的人才是最珍贵。
有些事情,和很多人做都会很开心,比如吃喝玩乐;有些心事,却只有少数人才有耐心听才会很好回应,比如自己的小心眼和大纠结。
不是每个人都会遇见李大仁,但其实很多人都遇见过一段时间的不同面貌的李大仁。
只不过他的好要经历过一些事才会懂。
懂的时候,已经没有李大仁,或者有个部分的李大仁——因为你们的No.1已经在位了。
大家都是从女一的角度出发,当然觉得这是部完美剧了。
和姐姐一起追剧,看到后来实在是接受无能。
但周围的人都哭得稀里哗啦。
签名也改成,,好想要个李大仁。
那如果,你不是程又青,是maggie呢?
为什么李大仁和程又青经历这么多,才发现彼此是自己最重要的人?
在我看来,李大仁是喜欢程又青的,喜欢所以怕失去,很喜欢却不想承认,好比你一觉醒来,梦里是那个从没料想的人。
而程又青,她真的喜欢李大仁么?
若不是剧情需要,她对李大仁不是爱,而是依赖。
兜兜转转这么久,李大仁胜过其他男的优势在于,永远是垃圾桶,永远是蝙蝠侠,永远是坚定的站在她那边,永远可以忍受她所有。
然而其他男生不能,其他男生在程又青的世界是主导者。
所以打动程又青的,只是李大仁的执着,无比强烈的爱与跟随。
如此看来,李大仁不是另一个maggie么?
作为曾经是maggie这个位置的我而言,是极其不公平的。
男友心里装着“重要的朋友”她的存在意义远高于你,你不公,你隐忍,换来的却是黯然神伤。
你哭,你闹,却被他一句不懂事斥责。
你和“重要的朋友”不是左心房与右心房,绝对是影子和太阳的关系。
maggie说,李大仁,你是想用我对你的爱,来证明你对程又青的爱,你很自私。
超级赞同这句话。
如果不是和maggie恋爱。
李大仁会诚实面对自己内心么?
接下来喷下程又青。
现实生活中,我身边要是有这样的姑娘,我绝对会崩溃。
并且我周围看过此片的男孩都说,这姑娘,是本翻开了就不想再读的书。
她的好强,有恐怖的意味。
靠着“你死我活”的信念,就是要看你死,看你惹了我之后的下场。
永远是一副刺拉拉的模样。
开始就看不惯maggie,到最后maggie介绍表哥(那男人是很挫)她拂袖而去。
最后对李大仁发火。
就是那刻我彻底毛了。
这女人有病么。
公主病啊!
接着还喷maggie。
影射她居心不良。
那刻我就知道maggie完了。
果然回家后李大仁就说分手。
天知道那刻我多想拍死他俩。
程又青若没有李大仁,绝对是个只会争强只会滥发脾气的人。
因为一次次失意后李大仁的开导,才成就她所谓聪敏过人,情商出众。
我很不待见这姑娘,家庭也算是和睦,怎么就生来一副刺猬的模样,逆我者亡的教条。
动不动就和EX争。
让助手来充当男友,摆出所谓我很好,你不行的样子。
这样活着不累么。
这样胸怀和气度的姑娘,怎么会人见人爱呢?
放不下自己,又怎么能以导师的姿态,指导他人?
---如果李大仁和程又青没在一起,那么,程又青会活得很好。
李大仁依然自娱自乐,充当救火勇士。
但程又青的老公无端背绿帽子(不过没关系,他在与程又青中还会是主导地位)但李大仁的老婆比较惨,程又青不理李大仁啊,程又青今天和老公蜜月啦。
程又青生双胞胎啦。。
李大仁的老婆是一切暧昧的最终清理者。
当之无愧的垃圾桶。
并且还不能有怨言。
嘛其实如果换个结局,就是现代版笑傲江湖了。
李大仁=令狐冲程又青=女强人版岳灵珊。
maggie=稚龄版任盈盈。
我可能不会爱你!
一句可以温柔到无穷,也可以心伤到无穷的话。
如果不看剧情,单单看见这个名字,便会觉得其中肯定有无数虐点。
可是,不是的,随着剧情深入,你会发现有一种淡淡的温馨萦绕在其中。
一对“好朋友”,熟悉到只有彼此知道彼此。
可是却一直没有将之上升为爱情,或许是初见时的定位,或许是害怕失去,总之戳中无数泪点。
然而,蹉跎了十多年的两人,终究还是不能舍弃彼此,兜兜转转还是最初的遇见。
我想,能让他们无论如何无法抛弃彼此的,绝对不是一时的“怦然心动”或者“让人心醉神迷的香槟”,而是无声无息相处了十多年的时光。
程又青的爸爸说的很好,人呀,总以为让你神魂颠倒的才是爱,可你妈比神魂颠倒更厉害。
她先是把日子弄得吱吱喳喳,让你害怕安静,接着成天晃来晃去,让你的视线里永远有个大背景;然后用食物把你的嘴巴变刁,再慢慢让你行为失能,最后你突然发现,你再也离不开好了,所以只好死心塌地的。
其实,那个女人要的并不多,有时候只是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她常常要我陪她看电视,要我陪她哭,陪她笑,其实她只是希望,我陪在她身边,她最喜欢下雨天要我陪她散步,然后故意拿一把小伞,希望我靠她紧一点,最烂的一招是,她喜欢骑车载我,然后骑地飞快,目的是希望我抱她抱紧一点,这个女人要的真的不多,有时候男人是很吝啬的,可是她还是一样爱我。
我自己与异性之间的关系,仿佛被诅咒了。
没有一段不是不欢而散的。
我丝毫不怀疑假如有一天我离婚了,与丈夫必定也老死不相往来。
要么是分手后一方再也不想见到另一方。
要么是被拒绝的一方突然人间蒸发。
一度相信过的异性友谊,最后证明只是个假象。
我至今不明白为什么虽然我没能接受对方可是原来对方早有备胎然后突然就跟我绝交了。
喂,好像不爽的应该是我吧,一开始我都没有怪你哎。
当然后来越想越不爽。
老死不相往来是结束一段关系最简单的方式。
所以我充分理解为什么李大仁憋了十五年也没办法去告白。
不被拒绝的最好方式,就是先拒绝别人。
悲催的大仁同学明明一见钟情,结果跑上来就说我是绝对不会爱上你这种女生的。
祸从口出就是这么回事。
然后被记仇了十五年。
有两句话在好朋友之间万万不能随便说。
一句是我爱你,另一句是我不爱你。
不是变成有情人终成眷属好基友攻受和睦,就是变成相忘于江湖老死不再往来。
越是想得到,越是怕失去。
小S在康熙常常问:“那你之后要怎么收场?
”说了什么煽情的话,做了什么煽情的举动,之后要怎么收场?
人生不是电视剧,高潮过后不会戛然而止尽在不言中,人生充满了尴尬的面面相觑。
朋友不似情侣夫妻亲戚,真正的朋友或许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关系。
情侣之间有性的吸引,夫妻之间有法律的约束,亲戚之间更有血缘的连结。
唯独朋友,由各种微妙的情绪来平衡,并随着时间而历久弥新。
作为可以随随便便轻易结束的关系,异性之间的友谊像受到了诅咒。
爱情如同一道是非题。
爱,或不爱。
可如果友情中存在着爱情,那就变成一道不定项选择题。
那两个人同时做这道题,要多幸运才可能达成一致?
李大仁和程又青花了十五年。
而平凡如我和你,就只能各自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做着普通朋友的朋友罢了。
追这部戏快一个月了。
前面4集一口气看完的,后面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地跟。
目前为止,总的来说,是相当精致的一部台剧。
剧情值得推敲,时不时有好台词惊艳。
里面那种小清新,小文艺,又小庸常的氛围营造,让人跟着一步步走到剧情里面去,又可以保持距离地观看。
实在是一种享受。
其实,对于我这个戏剧的外行来说,一个戏好不好,最主要的因素莫过于它的剧情可不可以打动我了。
这部戏里面有很多个人都很对我的胃,这部戏里言的情让我觉得很真很动人。
本人是一个很不像狮子座的狮子座。
或者说一个不敢按自己的本心率性而活的狮子座。
嗯,所以,程又青这个女一简直就是在荧幕上投射了一个本真的我自己。
我平时好脾气,爱和平,避免跟人起冲突,有委屈自己憋在肚子里面气上老半天。
我不说没人会知道我是个狮子座。
但是天知道我活得是多么不开心。
所以我看到程又青直截了当地去告诉lala她不是因为henry的原因才杯葛她的设计的时候,当我看到程又青在厕所门口等着背后嚼舌头的同事出来直接让她们尴尬的时候,我不知道有多痛快。
这都是我想做而不敢,或者说苦苦压抑自己不去做的事。
也许是因为我清楚,这样的女孩太强势,这样的女孩没人敢爱,所以平时才收敛自己的脾气,做出一付小女生的样子。
又或者说,我是一个不够自信强大的狮子,没有底气来伸张自己的那份霸气。
然后,这部电视剧就出现了,给了我一个做梦的机会,给了自己一个真实的自己也会有人保护和宠爱的幻觉。
让我觉得十分享受。
不用说,我是喜欢李大仁这一类的男人的。
他总是能在你需要的时候送来一碗热汤的关怀。
你的一切优于他的世界所有其他事情。
他默默守护你,给你所有你需要的支持。
你哥哥的岳母要来台湾,他帮忙搞定机票;你家电脑坏了,他搞定;你失恋,他把西服拿来给你当纸巾;你谈恋爱,他就一副不打扰是我的温柔的小受样。
没错,就像最红的那篇剧评里说的一样,这样的男人简直是我现阶段的苍井空!
更何况他还是当年那个“张世豪”的长大版!
本人对这种优质温柔默默付出的大叔最没有抵抗力了。
ORZ。
但是这部戏最让人欲罢不能的还不在于此,而在于它还有一个比男一号还更让人难以抗拒的男二号。
没错,身为女人,我觉得大多数人都清楚只有李大仁那样的男人才有真正的安全感,才是真正的“爱”你。
但是,试问,又有几个人可以抗拒得了丁立威的诱惑呢?
当一个丁立威活生生地站在你面前,高大,帅气,霸道,温柔,帮你解决一切你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时刻刻让你觉得生活在“香槟”的陶醉中。
没错,难道程又青们不知道这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快乐么?
难道她们不知道这样的浪漫刺激的感情最终就会褪色得像放太久的可乐一样难以入口吗?
然而女人们还是乐此不彼。
就好比在大海上行船,明明知道轮船更稳更安全,但是还是忍不住会贪恋冲浪帆板的刺激浪漫。
反过来,这个李大仁呢?
简直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一个男人怎么会这么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真爱呢?
一个男人他怎么可以这么优柔寡断这么弱呢?
跟他相伴都可以想象那种左手牵右手,温吞水一般的家常生活。
我,知,道。
基本上没有男人会同时属于以上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
但是,过去,现在,未来,还是有人会抛开李大仁这个舒适的“温床”,前赴后继地投向丁立威那株“罂粟”。
这是女人的本性。
又或者说,对于每一个女人来说,她生命中的真爱必须同时是她的“李大仁”和“丁立威”。
在她撒娇任性的时候可以像丁立威那样给她浪漫刺激的陶醉感,在她失意落魄的时候又要像李大仁一样不离不弃,不论世界变成什么样,“你”永远最重要。
所以,这种对每个女人来说极其个性化的“定制版”男人要遇到的几率,貌似有人说过,只有28万分之一——遇到真爱的几率。
这样一想就觉得电视剧只能是电视剧。
但是人生有时貌似就是这样,你只有那么小的一份几率有可能最潇洒最灿烂地做自己,并且得到这个世界的鼓掌。
但是不能因为这个几率约等于零,你就放弃让自己盛开绽放的机会。
就好比很多年前那场竞赛中,那次你有几亿个对手,而最终还是成就了这亿万分之一的你。
要去相信那种最完美的可能,才会慢慢地朝完美无限接近。
忘记是从哪里看到了这篇文,只是觉得它重重的撞了一下我的心.so 谢谢原作者1.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我粗略地数了一下,通知我即将举办婚礼的幸福可人儿们一共有八对,收到请柬三张,其中异国恋异地恋爱情长跑超过四年的有两对。
我有很多朋友在跟我描述她或他的另一半时是这么说的:“嗯,他家就是本地人哎”“个头也不错”“工作很稳定,在国企朝九晚五”或者“性格还好,去看电影吃个饭也有共同话题”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觉得“没有什么大波澜,这样下去的话就是这个人一起结婚也不错。
”2.我前段时间在看《我可能不会爱你》,完全是出于陈柏霖恋恋不断的花痴和少女时期集他于一身的幻想,印象最深的有两个片段。
一个是李大仁那位骄傲的朋克妹妹跟他说:“以后要是有那么一个人跟我在一起只是因为觉得我还不错,而不是爱我,我一定会扇他两个大耳光...”一个是李大仁对痛哭流涕不想放手的maggie说:“那你喜欢的究竟是我这个人,还是因为我这个人恰好符合你所罗列的条件?
”我由此记得我曾经问过一个我喜欢也喜欢我的小伙一个问题,想必每一个姑娘都会问过——“那么为什么喜欢我?
”得到的答案诚恳明了又现实简洁——“因为觉得没什么不喜欢的地方。
”在当下的我觉得这个回答听了极不舒服又不好发作,因为回想起那些影视片段,觉得自己确确实实被放在了一个“还不错”的选择面上。
3.在这一年里断断续续被老妈在对象问题上念叨了几次,由于家庭的氛围和传统,长辈们觉得早结婚不会是一件坏事,并且在听到和见到的众多长久婚恋关系中,多数人是年少时期就登记办证了。
于是时不时就会从老妈口中知道了诸如 “同事家画画很棒的儿子” “初中时语文老师的侄子” “牌友的澳洲留学回来的儿子”和 “大学时同学家的儿子已经快升副机长”等等之类的青年小伙们。
长辈们帮你挑对象的条件总会现实很多,不过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是总会出现一些转折。
“他在央美学建筑,但是跟你一样高。
”或者“他工作稳定收入不错,但是不在南京。
”或者“他个性老实老爸以前是xxx局长,但是比你大9岁。
”再比如“他前途光明人也靠谱,但是总是飞来飞去工作繁忙。
”经过长辈们的谆谆教诲,在有一段时间里我被慢慢洗脑,甚至也在心底仔细考虑面前的各位相亲对象。
于是我犹记得在一个繁忙的工作日晚上,终于答应姨妈去见一见其中一位飞来飞去快成副机长的小伙。
由于当天加班第二天又要匆匆上班,我不施粉黛穿着格子衬衫耷拉着人字拖坐在陶然居里,面对着这位刚下飞机西装革履炯炯有神的小伙,觉得自己苍老得就像一盘烧了一半的蚊香。
所以我唯一的自救办法就是头也不抬默默无闻地吃着菜,一边听着那位副机长与姨妈从小学叙旧到目前工作。
而在终于需要正面交流时,还没等我张口,对方就字正腔圆地用播音腔开始发问:“那么——,您平常有什么爱好吗?
”“您——,会关注最近的时事热点吗?
”“您做记者的话也是会经常不在南京吗?
”“您平常喜欢听歌剧吗?
”我默默看着对方写满恩正的脸,盯着笔挺的衬衫领上方滚动的喉结,心里却在惦记着左边肩膀上已经滑了一半的胸罩肩带。
我甚至还走神到从前在北广做培训时流传的一个,关于用播音腔跟食堂大叔说“师傅,请给我二两米饭”的段子。
而在整个事件的最后,姨妈直白又坦诚地挡着我面问小伙他的感觉怎么样时,小伙拿餐巾擦了擦嘴慢条斯理地蹦出“ 还不错。
”三个字。
于是当时一股邪火从我心里腾出,直接说出了觉得还是不合适之类的话,让之后的饭局不了了之,姨妈也自此再也没给我介绍过任何对象。
4.是呀,有的时候我是生气的。
我觉得我也算大好青年不缺胳膊少腿儿,普通文艺又2B,我有光明未来我何苦被人只放在一个“还不错”的位置上。
我曾经也抱着李大仁妹妹的想法风风火火过了二十几年,喜欢过优秀的靠谱的或者幼稚的花心的小伙同时也被温柔地执着地喜欢过,为什么到了结尾还要坐在一个难以下咽的餐馆里受着相亲对象的评价与指点。
可是生活偏偏在很多经历之后出现转折。
因为在之后的一些日子里,再想起曾经说我“还不错”的对象们时,自己却确确实实动摇了,只因为觉得对方也“还不错”,这样开始一段“还不错”的恋爱也是可以的,接下来去过一种“还不错”的生活也是可以的。
嗯,个子不高也是可以的因为工作不错。
嗯,工作一般也是可以的因为个性积极是潜力股。
嗯,性格很闷也是可以的因为家庭条件优越。
嗯,家庭条件尚可也是可以的因为忠厚老实。
5.我一直打心眼里佩服一些人。
这些人对某一种爱好或者生活里某一项事物有种热衷的执着的不会随着岁月消逝的喜爱的热情。
比如曦和里对于话剧和表演背着台词吃着盒饭却津津有味的孩子们。
比如早已毕业多年却每次话剧专场都风雨无阻回来观看的朋友们。
比如做着薪水微薄但却乐此不疲努力工作的人们。
或者对于一盆栀子花养了几十年如一日的姥爷。
演话剧没有酬劳没有加分,但是我喜欢。
看话剧需要时间需要熬夜,但是我喜欢。
做的工作工资不高房租紧迫,但是我喜欢。
养花草需要耐心需要细心,但是我喜欢。
由此而来的异国异地恋距离太远不在一个空间,但是我喜欢。
他性格不好家庭条件不好,但是我喜欢。
她蓬头垢面不修边幅插科打诨抠鼻放屁,但是我喜欢。
未来不确定还需要打拼,但是我喜欢。
并且我一直想,这里的“我喜欢”,不是这个也可以那个也行的喜欢,不是配合心情一不开心就放下的喜欢。
是除了这个就不行的喜欢,是换了他谁都不可以的喜欢,并且这个喜欢不会因为岁月的磨砺而消融,不会因为生活的改变而变淡。
我喜欢扛个机器就跋山涉水跑新闻做采访,而不是喝着茶水翻着报纸闲坐办公室的还不错。
我喜欢跷二郎腿啃鸭脖在家抱着DVD看电影,而不是精心妆扮坐在电影院吃着爆米花还不能很大声的还不错。
我喜欢热气腾腾的总参干休所的涮羊肉,而不是细心精致吃顿饭饿半死的新街口港式甜品般的还不错。
我喜欢聊豆瓣聊电影聊王小波打字时时不时会出现“好的嘛亲”或者“= =”符号的短信,而不是喜欢歌剧还是大提琴或者“祝你工作顺利:)”的还不错。
6.在一年前的今天,冬天刚刚来到南京的时候我就说“爱之于我,不是一蔬一饭,不是肌肤之亲,是疲惫生活的英雄梦想。
”我还说希望一年以后的自己再回头看时觉得自己成长了许多。
我不知道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准里面会不会也加上类似如何选择“还不错”和“我喜欢”之类的话。
从前我们在校园里,在课堂上,我们有充分的时光和热情去接纳经历一个“我喜欢”的感情。
抱着这份“我喜欢”去选择,去等待,去相信,去感受甜蜜或者暗尝心酸。
可是如今走走停停就站在了又一个车水马龙的路口,每个人都在急匆匆走着生怕一个懈怠就掉了队。
于是我们选择了一份“还不错”的职业,选择一个“还不错”的恋人,过今后“还不错”的人生。
我们对事物有了新的认知,有了事业,有了新的同事朋友,唯独最缺的就是时间。
我们有时间坐在电脑前刷半天的微博却没时间好好了解一个人,就仅仅一个“还不错”就把陌生的对方搬到对象的位置上衡量。
我记得很久以前喜欢的一篇文章里这样说“天下女子或是男子若求的只是一个玩伴,一个恋人,那尽管敷衍。
按年龄身高体重月薪星座去寻,容易得狠。
你若是求得是风雨同舟,求得是心心相印,求得是秉烛夜谈,求得是夫唱妇随,求得是恩爱夫妻共白首,就不要以为爱是一见钟情门当户对就可以天长地久的事情。
”我也一直相信“好事多磨”和“来日方长”这样的词比“一见钟情”和“拎包入住”来得靠谱得多。
我也一直庆幸自己还算幸运, 做着一份“我喜欢”的工作,身边有一群“我喜欢”的密友。
那么在文章最后,我依旧要写下,希望明年的自己,希望以后好多年后经历千回百转跋山涉水的自己,带着一个“我喜欢”的英雄梦想,面朝着一个“我喜欢”的不再事与愿违的未来走下去。
如果非要加上一个,那就在别人或好或坏地关心你的生活怎样时,淡淡回答一句:“还不错”。
:)
初老症狀一:越近的事情越容易忘記 越久以前的事情反而越是記得初老症狀第二條:一堆人喊你某某姊某某哥 而你很想叫他們-SHUT UP初老症狀第三條:朋友們離婚的速度 開始超越結婚的初老症狀第四條:越來越不想改變 已經習慣的習慣初老症狀第五條:覺得自己快要被一對密碼淹沒了初老症狀第六條:總是把重要的東西放在重要的地方 然後把那個重要的地方徹底忘記初老症狀第七條:開始關心商品成份 製造商以及賞味期限初老症狀第八條:懶得交新朋友的原因 是因為懶得從頭交代自己的人生初老症狀第九條:終於認清 老天爺真的很忙初老症狀第十條:對詐騙集團開始產生周旋的戰鬥力!
初老症狀第十一條:以前可以唱KTV到天亮 現在只要熬夜一天,就會累一個禮拜!
初老症狀第十二條:如果不喃喃自語,腦子就會打結初老症狀第十三條:對完美起疑,對不完美深信不疑熟女準則一:終於學會朝邪惡漂亮揮拳 一如我們漂亮的踩著高跟鞋熟女準則第二條:只相信自己的眼光 不再被禮物收買熟女魅力第三條:擁有一個會為你地傷心而傷心地朋友熟女魅力第四條:笑,可以讓你戰勝敵人與自己熟女魅力第五條:不再是別人的書籤 而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書熟女魅力第六條:讓你發光的不是鑽石 而是你曾經哭過的眼睛熟女魅力第七條:帶著你的根本 不管哪裡.都可以再次花開熟女魅力第八條:多喝水.淨化生命.淨化愛情 淨化蒙蔽的真相熟女魅力第九條:勇敢地告訴自己 這不是我的!
熟女魅力第十條:再也沒有人,可以規定我們頭髮的長度熟女魅力第十一條:永遠都有新一代的美少女戰士 站在你仰望的角度熟女魅力第十二條:至少要有兩本存摺 一本儲蓄財富,一本儲蓄老朋友熟女魅力第十三條:拥有热爱的工作 拥有心爱的家,拥有他。
林依晨真是烦
1集就弃了 和普通偶像剧一个调调啊!分还这么高真是费解!
陪某人忍痛看完的東西,為什麼傳遞這麼多保守傳統思想的戲劇能拿金鐘獎始終不明白,繞來繞去還是把婚姻當做歸宿,看似在幫女性說話,但仍跳脫不了女強人的刻版印象,什麼初老症狀不過是個逼婚笑話,人類能活到百歲的年代,三十歲就硬要說人老。公視的隨便一個小品內涵與深度都遠遠強過它了。
剧情真jb扯啊,大段幼稚的说教,关键女主角一点也不可爱好吗!这种刺头谁会愿意跟她做朋友啊?!别提恋人了!男主就是被虐狂!到底是什么样公主病爱幻想的人才爱看这种东西啊??
可能时间倒回5年我还有兴趣吧。
25岁时一集看弃,活到剧中男女主人公当时同龄的年纪才再拾起。又青在机场答应丁立威的求婚,转过身去的大仁绞痛得连天空都要枯萎,那一刻友谊地久天长。偶像剧最后硬要让又青和大仁在一起,拥有爱情的那一刻,也就是失去的开始。我更想看到是两个好朋友,从始至终的故事。
感觉不到爱,只有虚伪和拧巴
比韩剧还墨迹……
比一般偶像剧 能多点思考 轻熟女的一些思想,有点价值!
看第一集就觉得很作,我真不适合看台剧啊。
雖然還是沒看全 但唯一的淚點卻是丁立威劫後餘生出現在機場那一幕 結尾果然又犯台劇老毛病拖沓了 從前的我會喜歡維尼導演的這劇的 樟宜機場真心美啊啊啊
相比恶作剧之吻,这部戏差太多了。心里戏太粗糙。模仿美剧的痕迹很明显。
五年修得一个王小贱,十年修得一个柯景腾,千年修得一个李大仁。。。。生活中希望有个李大仁,不管遇到什么困难第一时间来陪你。可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
绿茶男女爱情故事。男主在有女友的情况下,和女主单独旅游。男主女友跟过来,女主把男主正牌女友一顿冷嘲热讽。这么毁三观的剧价值琼瑶遗风。
最后一次看台湾偶像剧还是大一那会儿在网吧看的恶作剧之吻,隔了这么多年,没想到看的又是林依晨主演的片子,演技就不说了,基本进步不大,陈柏霖的演技怎么感觉也退步了呢?但是剧本很多心境的描写不错~至于主仆恋什么的,就太少女系了。
是不是每个三十岁的女人杀气都那么重?很同情这种矫情关系各自的男女朋友。我喜欢的小正太是个GAY。好吧。金士杰是大惊喜。
我可能不会爱你
只有前五集能看
都说很好看。。我是边整理衣服,边看完的。大概剩女会很有共鸣?还是怎样?林依晨的衣服都很好看!OL示范装!还有。。王阳明你可以再帅点嘛!!
这货不是偶像剧,这货是文艺小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