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年的片子我现在才看,如果还说没被爽到自然没什么说服力,毕竟经过这近十年被多少基于此学徒大师级别的其他悬疑片的洗礼后思维方式也逐渐形成了某种固定模式。
但确实坑爹感强烈到不吐槽一下不爽。
首先看片前忌讳的几件事情除了看剧透以外差不多都做了:1) 知道结局有意外2) 被很多人推荐3) 相信豆瓣评分从以上几点不由自主的就对此片形成了,“可能会有惊喜但估计希望不大,毕竟片子老,血腥情节肯定很多得跳着看”这样的观前感。
不得不说变态工作室里面的场景设计,小模型什么的,做工真是太精致太赞了,向死而生的境界果然不是随便说说的。
观影者有一个非常不理想的限制就是知道片长,可以根据时间来推断结局。
但即使这样,前面的几个小高潮也实在是伪造的太假了。
1)最开始就出现脸的猥琐看护,一看就不是boss,眼神和状态不具备统筹全局,心理变态的气质;另外,猥琐看护的照片出现在袋子里了,一个优秀的变态罪犯会把自己照片暴露给别人看么?
猥琐看护是通过装置简易像素极低的摄像头观察被害人情况,他又是boss,这件事会合理么?
2) 戈登医生砍脚这件事估计自认为是个小高潮,由于处于奔溃边缘,又急于拿到手机就割脚这件事实在是欠妥,毕竟前面更加艰难的情况下都拿到放音机了,手机根本不远啊ok。
其次,锯子这件事出现在电影名字和海报上了,而且一开始戈登就说:这是用来割脚的。
3)其实割脚这个情节发生在门被打开后还更加妥当一点。
4) 戈登终于把脚给卸了,但是看到这不禁大呼上当,尼玛关锯子毛事啊这片。
但是编剧为了让你看到真正高潮,不禁找了个跟主题没关系的名字来转移视线。
5) 卸了脚的戈登更加肆无忌惮了,拿起枪就杀人,可惜已经过了6点你挣扎也没用了孩子,此时“企图让大家相信是boss”的猥琐看护出现了,摄影师又装死,这里导演也企图给大家一个小高潮,可是拜托前面用过的梗可不可以不要用,‘狼来了的故事’基本是全球幼儿普及了的好吧。
6) 于是猥琐看护死了,大家又开始猜测到底谁是boss,到底是谁呢是谁呢,还有不到5分钟的时间,放弃猜测吧,让电影来让你爽。
结果呢,爽到没?
8) 遗漏的线索“喜欢近距离观察被害者”。
但是知道了这个人是凶手又怎么样呢,一点不爽嘛,动机很扯淡,也没有什么真的高潮,凶手跟大家也不太熟。
下面来说下动机,一个病危病人看不惯不珍惜生命的人自己又闲的蛋疼想玩真人密室逃脱秀。
1)猥琐看护不是密室,不具备统一性不和谐,破功。
2)就算猥琐看护这货不好好珍惜生命了,在他体内弄点毒,就让他绑架母女以及执行死亡,你对那对母女以及摄影师和医生的生命负责任了吗。
3)极端手法帮助那姑娘戒毒看透生命的价值,却死了一个不明所以的人,没交代那个人的情况。
4)从几个受害者的情况总结所谓“不珍惜生命”的人的特点,基本包括世界上大部分人,所以根本算不上一个好动机!
5)所以根本就是大boss躺在床上看到医生和女学徒眉来眼去心生嫉妒好么。
6)总体来说大boss真是一个好游戏设计师。
此外一些没处理好的小细节真的很让一部片子减分:1)那么大的一个在黑暗中的“x”,一开始两个人都没看到,并且医生已经醒了很久了,在黑暗中你第一眼就会看到的东西,等到影片放了一半才看到这合理么?
2)开始的一个受害者,墙壁上有个大洞他会没注意到?
3)医生老婆拿枪对着猥琐看护的时候,半天没开枪还打电话,最烦这种情节。
4)过度放大一些不必要情节,比如绑架小女孩那段,锯腿,导演企图包揽恐怖和悬疑又两者都没处理好,对于悬疑片而言太多冗余情节,而又没人会拿他当纯恐怖片看。
最后,其实真心诚意抱着想看一部好片的心态来看此片的,又不出意外地失望了,非常希望能看到一些更加靠谱点的,让人可以对此片顿生敬意的分析。
“拍摄成本之少,用时之短,票房之高”无疑是这个系列最大的特点~看之前听人说多多吓人,我本身是属于胆子大的,对于肢解,血腥之类的东西没有不良什么反应(胆子小的说真的别看了)看多了美剧,套路什么的都可以说很清楚了,但是这部片子是个例外了,这也正是吸引我的地方,结尾地上的人站起来这处情结可以说多老的司机都猜不到了。
还有一个亮点就是人物心理的刻画非常到位,一开始淡定的医生,一步一步走向崩溃的过程,演员的演技很过关,包括后几部,人物绝望的处境与心理处理的十分到位!!
变态杀人狂的故事在后面的系列交代,每一部的设置不同,但一样的是你总猜不到他怎么演😂😂胆子大的肥肠推荐!
,!
,!
照理说一个系列片能拍到第七部的话,至少第一部应该不至于差的。
不过《电锯惊魂》还是突破了下限,我一直跟着影片的叙事节奏追寻悬念,看到最后哑然失笑——原来这是一部中二电影啊!
中二病患者病态的自我意识在片中一览无余,“你们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只有我是对的!
”、“你们这些肮脏的大人!
”、“病的不是我!
是这个世界!
”……还有在心里自鸣得意的“看我的机关!
哼哼!
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这些岛国国中生身上的病态自我意识被集中起来,嫁接到大洋彼岸一个垂死老人的身上居然毫无违和感,不得不称赞编导们的鬼斧神工。
而且连粉丝们都这么认为,打开一页豆瓣评论看到“……大boss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告诉人们学会生活,珍惜身边的所拥有的幸福,教育那些无所事事的背叛家庭朋友的人,例如那个吸毒的女人学会珍惜生命,比教改所管用多了。
另外可能因为boss本身也快over了。
其实是一部难得的教育片。
为什么要禁呢 尽放些没营养没思考的商业大烂片……”然后楼下回帖是:“完全认同楼主的看法,我看完的第一感觉也是这个。
我觉得现在的人都麻木了,如果不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教育,别人只觉得你在说教,更本就不会有人在乎。
”我还以为是进了《死亡笔记》的论坛。
小朋友中二有萌点,老大爷也未必不可以,但一来这是在三次元,二来血腥的画面拍摄手法太过写实了,我不由得悄悄问了自己一句,若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又当如何?
假如我是Adam,啥事都没做错就被关在一个臭气熏天的房间里等死,做何感想?
我会这么想暴露了我不够中二的本质。
中二病患者心中自己永远正确,自然也不可能成为被制裁的对象。
他们不觉得自己的名字会被夜神月写到,当然也不相信自己的身体会被SAW绑到。
当然这部电影也不是一无是处,情节的紧凑,节奏的掌控,演员的表现等等都是优点。
更不用提天才创意的两人对峙场景成为后世编剧们模仿的对象。
网友评论说“恐怖片有这样的创意已经很不错了”哦我差点忘了,我们是在恐怖片这个范畴里讨论问题。
这是一个通常只靠做些假面具假器官吓唬吓唬小孩子的领域,能把悬念保持到最后已经很好了,干嘛要去计较SAW躺的那摊血有没有毒这件事呢。
不过作为喜欢亲临现场观看受害者遭受折磨的SAW而言,现在这个位置趴着看戏也太不舒服了。
这也要怪导演早拍了几年,没看到几年后大洋彼岸一位叫宁浩的导演在《黄金大劫案》里的绝妙创意——干脆直接上十字架装耶稣好了。
这派头这视角唯我君临天下的优越感生杀大权在握的神圣感这才算是唤醒世人珍惜生命的人上人嘛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些可怜虫被本大人充满智慧的人皮道具玩得团团转,这才是中二病看恐怖片的至高享受嘛
到了最后一刻被愚弄了。
昨晚上看得,气得半夜没睡着,这连环杀手什么逻辑,别人不珍惜你珍惜的东西是别人的事情啊,你瞎搅和什么,整个一纳粹,自己重病在身,还不惜趴在冷冰冰的地板上一动不动大半天,这样损人不利己的事,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很伟大,从事着上帝的职业还是什么的,在我看来,你比那些被你折磨的人更可悲,把你放在那个位置你怎么选择?
求生是生物的本能,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升华了,不属于这一范畴了?
人性是自私的,人很多时候不知道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对,你看不惯,可是逼着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也高尚不到哪儿去,别人不知道生命的宝贵就把他夺走,别人不知道亲情的宝贵就让他家破人亡,在你看来是不是貌似很合理的逻辑啊。
要知道“人只有失去之后才知道珍惜”之所以得到这么多共鸣是因为人真的只有失去之后才知道珍惜,而不是看了这句话就知道珍惜了。
但是谁赋予你的这种权利?
导演还有才地安排了一个被你整得精神崩溃的人对你说了句发自肺腑的感激的话,你是不是感觉快飘飘欲仙了。
在你犯病之前是不是也没有现在那么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是不是也该有个人把以前的你五花大绑弄过来做做试验什么的。
懒得理你。
把saw翻译成《电锯惊魂》是有问题的,但是也很难找到更好的译法。
saw一语双关,既有锯子、手锯的意思,又是see(看)的过去式。
如果看过saw0.5就会发现,其实导演的本意只是取了saw的第二种意思,窥视,偷窥。
恰好saw1里手锯成为了重要道具,于是顺其自然取了saw这个名字。
jigsaw同样是一语双关,既有线锯的意思,又有拼图的意思。
这就给汉语翻译翻译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对于英语观众来说,jigsaw puzzle killer是拼图杀人狂(因为jigsaw杀人之后总会留下一块拼图),但jigsaw这个词本身又能让他们联想到锯子,就增加了jigsaw的恐怖气氛,他们可以直接把老头叫作jigsaw。
而汉语翻译成拼图,叫老头”拼图”总觉得太平易近人,翻译成竖锯,又完全丢失了”拼图”的原意。
所以才出现了”拼图杀人狂”(jigsaw puzzle killer)和”竖锯”(jigsaw)两种叫法。
而saw翻译成电锯惊魂就更来历不明。
因为saw1-7一次都没有出现过电锯(那叫electric saw或chainsaw),只出现过手锯和圆形锯,而且saw的杀人手法花样百出,锯子只是其中很普通的一种(反而出镜最高的是那个爆头头盔)。
所以saw这个词的核心绝不在于”锯子”,而更多是”看”的意思,第一部里老头暗中观察密室里的求生者,后面几部老头更像审判者窥视着芸芸众生,颇有”头上三尺有神明”的意味。
但若翻译成《窥》,原意有了,汉语观众对”锯子”的联想能力又没有了,大幅降低了电影的血腥感。
于是权衡优劣,只能舍”窥”取”锯子”之意。
而《电锯惊魂》中电锯属无中生有,故港台《夺魂锯》最为贴合英文标题。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舍弃英文名另拟。
像《盗梦空间》,就比inception(全面启动,开局)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结合saw的具体情节和立意,兼顾血腥悬疑,或许可翻译为《审判者》《虐杀审判》《生刑》《神明在上》
同屋的小S推荐看《电锯惊魂》,说该片是那种意料之外的结局,貌似符合我的调调。
于是昨天夜里宅在屋里看了《saw》,伴着同屋的娜娜看的粤语版《珠光宝气》,一时间室内氛围煞是诡异。
咋说呢。
该片我只打1颗星。
不是说导演不会讲故事,或者演员不够卖力。
而是本片的立意让我看不到任何值得探讨的东西。
人性本恶?
to be or not to be? 生存的选择?
胡扯,全是胡扯。
一个病入膏肓的变态杀人狂导演了整个故事,但是一连串的死亡故事并没有合理的逻辑解释,只是手法看上去恐怖而曲折,貌似高智商的折磨人游戏只是让人恶心而已。
用惩罚他人的手法来宣泄对世界的留念以及将要离世的愤怒,这种病态的世界观给人的感觉就是压抑。
求生意识是本能的,怕疼更是人体本该具有的生理特征,用酷刑去考量非正常环境中的人性,结果本身已经失去了实际意义,是谁都会选择生的,我们没理由去鄙视杀人逃生者。
这里我想到《蝴蝶效应》,那才是经典的天才编剧。
一样是压抑的片片,但是格调和立意的高度使其突破了悬疑的本体,上升到人性赞歌,为我们所爱的人牺牲小我,这些都是人性中至美的东西。
再说逻辑。
且不谈那般封闭的环境怎么找得到,还能设置先进的摄像头搞视频同步,以及控制生锈的下水道水管导电。
那个在屋里装死人的人在不少于6个小时的时间里就能完全一动不动麽,即使是服下休眠药物也是会呼吸的,被困者是外科医生耶,怎么会察觉不出?
美国的MD很难读的哟,难道编剧是想以此来抨击学术腐败?
哈哈然后是两位殉道的警察。
此等连环谋杀大案居然只出动2名警察在跟进,手法像个没受过任何特训的不上道的小警卫(这样的案子该FBI管的吧,负责调查的至少也是个special agent啊),遇到那般手中拿枪的变态悍匪还去搞肉搏,人家都开枪了,还喊着“freez”胡乱反击,枪法之烂看得人对FBI的执行力大失所望——有没有常识啊,太没水准了吧。
难到这里又是在隐射美国的国家机器不能有效执行社会监管职责才是导致罪犯猖獗的原因?
显然此片不是《教父》啊。
其他的不通之处还有很多。
懒得写了,我不是尖酸刻薄的人,但是本片确实不该在豆瓣上评为5星。
恐怖的恐怖片而已嘛,哪里算是完美。
个人意见,欢迎探讨。
这个系列一直以来就留着,想等到有心理准备的时候再看,没想到却这么生气!
一星给电影,结局加一星,看到笨拙的警察和慌张的受害者我就生气,我要是警察或者受害者最起码会给罪犯腿上来一枪,这不是装逼,枪在自己手里的时候会莫名其妙的继续让别人威胁自己的生命么?
出于人的本能,任何人都会开枪的。
我反倒觉得越惊慌失措越容易开枪。
那个人去杀医生的时候也没有对那个倒地的警察采取什么措施,就任凭他追着自己?
而且他还跛脚跑不快。
我觉得他应该会不顾一切射杀阻挡他杀人的人,因为他必须去杀掉医生。
这里说不通,按照正常人的逻辑,在警察尚在的情况下在人家眼皮子底下杀个人有多不容易。
一个警察竟然连一个跛脚的人都追不上也抓不住,最后竟然还被杀了,两个警察面对一个罪犯竟然被罪犯牵制杀死一个,杀残一个。
美国的警察就特么这么水啊?
我天朝的城管也不至于这么水啊?
看过很多这种所谓高智商的片子后,我渐渐开始讨厌这种所有人的傻逼只为衬托一个人的牛逼的片子,在片中是除了罪犯都是傻逼,在现实中除了编剧都是傻逼。
我觉得这样很不好,起码你不能太愚弄观众的智商,我相信现实中有这么高智商的人,也有这么变态的人,但是这个故事发生的概率为零。
而且,这个片子真正的意义在哪里,这种所谓的人性云云已经被拍烂了,七宗罪之所以成为经典因为它不单有杀戮而且有它的宗教含义,守法公民我觉得好看是因为它讲得是一个复仇的故事,心慌方的高度也不是电锯惊魂这种破片子能比肩的,战略特勤组也让我感到智商没有被愚弄的震撼。
PS:对于很多人说的罪犯一直趴在那不动又没被发现,我倒认为,剧情需要,这个还是说的过去的。
不然嘞?
编剧不就是靠这个吃饭么?
只是我要是这么牛逼的罪犯,我不会傻逼到自己在那趴着好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就为了看看自己的成果,我会安个摄像头躺在沙发上吃着薯片喝着水果茶舒舒服服的看。
其实一开始有个细节就透露了那个趴着的人没死,就是主角从“死人”手里拿走录音机的时候,那个死人的手指是软的,可我一开始以为那是个bug,没想到果然是个活人。
劳伦斯是帮约翰(那个老头)做手术的医生,约翰患有癌症,已经临近晚期,他尝试过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被救了,之后他觉得自己获得了新生,他觉得自己领悟到生命的意义,于是他认为自己有必要作些什么让那些轻视生命的人知道如何反省和珍视自己的生命(在我看来都是胡话,他给的那些选择,除了阿曼达那个可以活下来,其他的哪有什么可以让人继续生存的测验,就算活下来,也是一个以自己生命为中心的人,何况任何人也没有权力玩弄别人的生命,但是赞同他的人也很多,把他作为一种传教士看待)。
影片的开始是劳伦斯和亚当被关在一个密室里,两个人的脚都被粗硬的铁链锁了起来,地上有一个死人,他们得到了录音带的提示说这个人在毒液漫布全身的情况下唯一能作的就是向自己开枪(减少痛苦地自杀)。
劳伦斯得到了提示,提示要他在6点前杀死亚当他就能逃脱,这里是一个考验,究竟是要以他人的生命来挽救自己还是为了他人无视自己的生命?
(其实这个所谓考验也很令人发指,难道真要像约翰说的杀死亚当劳伦斯就是赢了?
就是珍惜生命了?
)期间可以知道,劳伦斯在一家医院工作,有着看似美满的家庭,但是因为他在外偷情所以导致家庭失和,这是约翰认为他不珍惜生命的原因,而亚当是私人侦探,以拍摄别人隐私赚取钱财,这也是约翰认为他要加入到这游戏中的原因。
一开始影片中同一个房间的两个人看似没有任何瓜葛,直到后来我们才知道亚当是原来被黑人警官派去监视拍摄劳伦斯的人…
首先得承认这部片子的情节设计和场景确实不错。
但我不喜欢这种强加的变态道德观念,看到后面几部,一见到戴面具的人出场说那什么不珍惜生命的话我就觉得恶心,如果影片去掉这些道德审判,我会认为是个好片子
这电影能吸引很多人,但是除了我
不懂好看的点在哪
这个还好,几部续集就是满清十大酷刑,无聊又无趣。
影片的出现注定要改变恐怖电影史
Glorified student project
高中时候一男生在班里热播,对这个系列的几个镜头颇有印象。现在完整地看完第一部,只感觉到恶心的压抑绝望,导演的技法很低端廉价又够药力,到底这个游戏是否具备判官的社会道德惩戒功能,还真是考验人的问题啊。那个大BOSS的出场真出我大大的意料,没剧透就是好啊。
蓝光重刷。《电锯惊魂》系列的头开的并不好,这一部的竖锯还未展示出教主特色,他的痛苦游戏并不具有什么引导性,基本是他作为绝症患者,嫉妒别人有命活所以无端端的整治别人,或是逼迫别人行凶,戈登医生的妻女做错了什么?私家侦探为什么还是被关到死?竖锯在这一部的所作所为,毫无疑问是个杂碎。既然反派可恨,那本片警方和受害者们笨拙的动作表现就令人生气了——拿着枪总是瞎比划,也不知先打腿什么的。细节设计也有问题,它主干算是个密室逃生题材,在交代厕所之外的戏码时,那些俩人为何被关厕所里的戏其实没提供任何线索,本质上是废戏,黑人警察死盯着戈登医生其实也没有理由,还有些快放镜头显得制作很廉价。值得称道的还是它作为系列电影的大局观——阿曼达作为幸存者这时已经出镜了,可她杀了个人就不担责吗?有两首配乐能听
看看有那么多人赞同拼图杀人狂的做法就知道我为什么只打来那个星了,这是一部好看的电影,剧情精密张力十足,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它让观众产生对作恶的向往,这很可怕,而事实上,残害别人生命自己作为道德评判的上帝的做法本身就是反人类的,可惜,导演站到了撒旦的那一头。
不会看第二部了。额。。。恐怖惊悚我不怕,就是这锯腿啊什么的太恶了。
有些疑问。医生为什么不用电锯把手机勾回来。。。而是选择锯腿。。。他老婆一直在打电话,但是为什么后来密室里的电话不再响了?
最后五分钟前我并不知道这么高分的原因,这个反转可以的。
只想说主角很瓜
完全没有讲述犯罪的动机,也没有多少人性揭露,仅仅依靠稍显精妙的手段和并不完美的设局,戏里的大部分角色都非常愚蠢,哪来的8.6分。
和黑镜 夏洛克一样不是我口味
原来之前就看过这个,但不知道叫电锯惊魂。不喜欢。
原来“电”和“锯”是毫无关系的两件事儿……
不落巢窠
不喜欢 折磨人你们爱看?
珍惜
凶手先生,一个密室关卡设置迷恋者,以及社会实验爱好者,但感觉到主线剧情里,他最精妙的密室点子和对人性的考验已经用完了。虽然障眼法和对各种媒介手段的利用倒是蛮妙的,但最后凶手先生的诈尸大概只是想说明,看社会实验也还是要看现场啊!通过电子屏幕看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