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不知道看什么电影,就在网站上随便翻,看到了这部《不老奇事》,再来豆瓣上看到电影评分6.2,很低,就当主演王传君还听说过,就当消遣看吧!
结果越看越入迷,虽然介绍里面说这是爱情片,但个人感觉影片里面讲爱情的部分很少很少,主角和两个女生之间更不是爱情,反而在爱情之外的关于衰老永生的讨论更吸引了我。
1,剧情梗概
故事的开始 故事先从一九六八年的青岛说起,男主郭小鲁(简称郭)和女主苏凌芳(简称苏)八九岁,初次认识后双方家里便发生了重大变故,郭的父亲因实验室意外去世,母亲消失了一段时间伤残后又回来了。
苏的父母消失之后再没出现过,后随六姑在农村生活。
在这期间男女主之间互相陪伴,互相照顾,可以说是初恋,但我感觉两小无猜的两个人更像是友情,到了亲情程度的友情,苏跟六姑走后两人分别,郭大学考到了北京的医学院,苏拒绝六姑安排的相亲后也去到北京,游走于声色场所,靠唱歌为生,机缘巧合两人再次见面。
去往北京的列车在北京之后,两人继续相互扶持着过日子,关于未来两人走了完全不同的路线。
郭靠自己的一些天赋和努力在医学方面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并认识了业界大牛丁教授,成为了得意门生,期间郭的母亲去世。
苏靠各种关系上位,借着自己年轻的姿色和勤奋也在演艺圈有了一点起色,并嫁到了一个还算有名气的导演,开始演电影。
郭在丁教授的推荐下来到布拉格做也许能够让人长生的干细胞研究,并认识了丁教授的女儿丁萌。
苏演了一部关于农村的电影在布拉格展映,机缘巧合下两人再次见面。
男主看到女主在布拉格的电影海报 郭在布拉格继续做着干细胞研究,期间丁教授去世,实验室的外国女教授去世,丁萌在研究干细胞过程中取得一定进展,因受不了亲人离世的悲伤和对死亡的恐惧盲目在自己身上进行干细胞实验后得癌症去世,但留下了能够克隆自己的受精卵。
郭在研究取得进一步进展后也在自己身上做实验,注射了二十次干细胞后开始去全世界游荡,见证了各种矛盾冲突和生死瞬间。
苏和自己的导演丈夫貌合神离,过着假面夫妻的生活,演艺事业原地踏步,在鲁去全世界游荡时和他失去了联系。
再次在北京相会 郭回到北京后再次遇见了苏,时间已经来到二零一二年,此时苏已经是一个四五十岁的大龄妇女,郭看起来还是那个三十来岁的翩翩少年。
之后郭在青岛去北京的途中发生了严重车祸成了植物人,苏离婚放弃事业照顾郭,并去布拉格植入了丁萌的受精卵,生下了一个女儿,当时苏以为这是郭的孩子。
时间再次来到未来,苏成为了一个老太婆,郭依然是那个三十来岁的翩翩少年......
不老奇事,男主的不老神话2,关于剧里面的爱情线 男主郭在影片里面一共遇到了两位女士,一个是女主苏,两人幼时相识,并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上不断交叉相遇,与其说是青梅竹马的恋人,倒不如说是共患难的异姓兄妹。
影片中对两人关系的描叙非常克制,郭在北京上大学期间和苏同床依然是两小无猜,完全没有恋人重逢之后的激情,像是弟弟对姐姐的依赖迷恋,后来又发现姐姐不是自己想象中那样的失望,但依然把它作为自己最亲的人,就算是苏以为自己怀了郭的孩子,但那是采取试管婴儿的方式,连人工授精都算不上,更没有儿女之情。
大概意思就是女方把男方当初恋男友,男方把女方当姐姐。
成年之后两小无猜的男女主角 另一位女生是丁萌,郭恩师丁教授的女儿,两人一块在布拉格做干细胞研究。
丁萌在影片中非常直白的表示了对郭的性趣,郭表现得却像是柳下惠一样坐怀不乱,后来丁萌沉迷于在自己身上做实验,郭在苏得癌症之后万分照顾,并合成了的丁萌的受精卵,也是想完成丁萌的心愿吧。
总结一下意思就是丁萌把郭当作适合当对象的暖男,郭把丁萌当作需要照顾的妹妹。
面对女色不为所动的男主 影片里面苏的结婚对象渣男导演便是对男生的刻板描写,喜欢年轻貌美的女演员,在自己变老之后不断寻找更年轻的演员,对女生控制欲比较强,目前来说有些典型的大男子主义。
苏和他之间我觉得刚开始也是有感情在的,不然也不会想要结婚留住这个男的,这里面也牵扯到了各种交易,完美的婚姻范例。
奇妙的画面 影片还塑造了一个男配角,本事不大,野心也不大,喜欢色情杂志,喜欢扎在女生堆里,人不坏,但肠子花。
丁教授的家庭是典型的父权社会,他取媳妇可能就是做家务和生孩子用的(说的有些重了),片中说过一句好男儿何患无妻。
3,影片中离世的那些人 电影开头男主郭的父亲便在一场意外中离世了,这算是一些人死去的方式, 猝不及防,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糊里糊涂的便走完了这一遭,留下一堆事情麻烦后人也好,让后人怀念也好,总之本人没有一丝防备。
郭父亲去世 郭的父亲发生意外后苏的父母都去外地工作,从此之后他们就没再出现过,对于苏来说父母就相当于死了,自己没人要了。
郭的母亲在郭上大学期间也走了,她算是操劳了一辈子吧,又面对了很多变故,不得不去扛,有一个小孩不得不去照顾,眼睛被一个冰雹砸不得不面对别人的嘲笑,丈夫早逝一留下大家子不得不去扛。
此时郭想到了丁教授的一句话:父母是挡在我们和生死之间的一堵墙,在这个世界上生命终将终结,时间也是有限的。
再后来去世的是丁教授,丁教授想要长生,但也明白目前自己不能长生,目前的技术根本做不到长生,他想要自己的得意门生去研究干细胞,寻一个方法,他希望看到自己孙子八千岁的时候。
但丁教授也坦然接受死亡,勇敢面对死亡,生前便留好了遗书,要把自己的尸体捐给学校,供学生上课用,自己一旦病危绝不进ICU,不上呼吸机,不许抢救,放弃医疗支持,家属坚持就剥夺家属的继承权。
丁教授想安详的走了。
弥留之际感受不到时间,感受不到疼痛,没有恐惧,没有欲望。
他将自己一生的本事交给了学生,传承是生命的意义吗?
不想在病床上当植物人一样照顾,走的时候也要体体面面,带上自己的假发。
丁教授的师妹,那个外国女教授也驾鹤西去了,她希望丁教授的女儿丁萌继续干细胞的研究,改变人类的命运。
这些事情对丁萌打击很大,她没日没夜的工作,希望找到一种病毒能逆转细胞注定的凋亡,并在取得初步进展之后就在自己身上做实验,希望自己不会死,但她体内的细胞没有凋零也没有永生,而是朝着癌细胞方向发展,最终也死于癌症。
死于自己实验的丁萌4,总结 郭在研究取得一定进展后,也在自己身上做实验,再也没有变老,也没有死去。
在非洲隔壁免于遇难
发生严重车祸成了植物人之后也能再次苏醒
男主和女主的最后会面 男主身体没有变老,记忆也没有衰退,也许他是想留住周围的美好的,但最后留下的只有自己。
不老奇事,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来之前知道是部有“不老”元素的电影,担心拍成奇幻片,所以原本期待值没有很高。
但看完整部电影之后觉得比预期好太多了,主题鲜明,推荐带着家人朋友观看!
电影节奏紧凑,由一个个小事件连贯而成,有很多短镜头。
女二丁萌萌承包了我的泪点,而且电影里真正令我惊讶的两个反转也都是在她身上,演员本人爆发力和表现力也很出色。
另外说一个关于“科研”的我个人在观影中的想法,郭小鲁的父亲、苏凌芳的父母、丁萌萌本人,都在影片里承担了为科研丧生的角色,让我在影片前半段都有一种太突然的感受,但直到后来看到郭小鲁的结局我才明白编剧这么构思的用意,算是很巧妙了。
总之电影还不错,值得一看!
不老奇事 (2021)6.22021 / 中国大陆 / 剧情 爱情 / 徐超 / 王传君 王珞丹
片子看了三分之一,我的第一印象:这不是中国版哦不对,青岛版阿甘吗?
两小无猜到劳燕分飞,男主的后天特技,之后的偶遇以及念念不忘的暧昧。
再看三分之一,嗯?
怎么找到点青岛版入殓师的感觉。
感觉中间这部分对生死的立意很新颖,也很透彻,和女二的生离死别也很感人。
最后三分之一又仿佛变成传统韩剧的不老男主和熟女女主的羁绊。
其实,每种口味深挖都还挺不错,做成拼盘就有点串味了。
但我觉得四星没毛病,虽然人设太狗血,女二是真二,男主女主是真较劲
也许这就是王朔眼里各种各样的死亡。
从一开始男女主角的父母亲的死亡,到后来老师、老师女儿的死亡,到后来男主变成了植物人为止。
从一开始,男主认识的老师儿子住在太平间附近就有了隐喻的意思,到后来男主和老师以及和女二的对话对于生命延续的意义,其实有了很明确的指向。
影片一开始车祸之前到最后出了车祸,时间这么的长,但是男主一直以旁观者的角度参与自己的生活,还有旁白音,这就是瞬间永恒的意思,其实都是男主在临死前头脑里的回忆,影片最后说记得的都是美好的,也说明了这点。
本以为是个爱情片、是个奇幻片,没有想这么悲惨、这么灰暗,看完我都抑郁了。
说点杂想:①向老一辈科学家致敬!
他们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回到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奉献出自己的生命,甚至是下一代的幸福。
今天中国能这般繁荣、强大,是他们生命换来的,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②日久生情,千万别和一个人在一起呆太长时间。
郭小鲁和丁萌萌本来是一点感情都没有的,可在一起时间长了,居然产生感情了。
郭小鲁刚出国时,和丁萌萌住在一个屋檐下,我就知道导演是在搞事情,最后果然…………真不明白,郭小鲁和苏凌芳都深爱着对方,为什么郭小鲁却要在大好年华去国外呆上十年!
有人说是苏凌芳酒醉后说的话让郭小鲁死心了。
其实说穿了不就是导演搞事吗:让他俩产生矛盾一别十年,再给两个人都安排上情人。
反正就是虐恋,就不让他俩好好呆在一起!
真够了!!
③有个影评说故事的最后一段都是郭小鲁的幻想,其实郭小鲁给自己打上实验针后也死了,什么去非洲、出车祸、苏凌芳离婚照顾他、有了女儿等等都是他死前的幻想。
分析的头头是道,有理有据。
我承认,分析的很有道理。
但我不接受,这个影片本来就已经很伤感了,再这么一分析,感觉整个世界一片灰暗…… 我坚信:最后他们俩在一起了,郭小鲁的病好了,他们在一起,有个女儿,一家三口过着幸福的生活。。。。。
另:看了一篇影评,写到我心里去了: …………后半段丁萌萌的出现,让人觉得感情戏很割裂,前面还跟苏揪心不已,后面就又与丁患难情深。
《本杰明巴顿奇事》跟《阿甘正传》都是单女主,男主也是一往情深,领悟人生之余真情永不变。
太可怕了,这电影不像中国人的电影,直插内心,触及灵魂,一部好的电影就是看完之后只剩下沉默……说看不懂的是不是都是小孩儿?
每一部电影都会有一部分真正面对的人,这电影太可怕了,看过《遗愿清单》的朋友可能会觉得很有深意很让人思考的,而这个就是让你沉默,最好脑袋都不要动,就这么,呆着,离别才是永恒,这句话涵盖了多少思念,多少无奈,多少绝望
苏: 你好,这已经是写给你的第89封信了,不知道你一切还好吗?
今天我们这里下来好大的雪,漫天的雪花把世界全部都遮蔽了,甚至大气中都夹杂着细碎的雪绒花。
今天早上没有出门,告诉你一个秘密,前些天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特别像你的人,连走路的姿态的一模一样,我几乎都确信是你回来了,可是那个人却说我认错人了,我不知道最近是不是出现了幻觉,是不是也把梦和现实混淆了。
容颜不老其实一点都不好玩,现在身边一个朋友都没有了,只有回忆陪着我。
要是我们永远都不长大该多好啊!
坐在窗外我又翻开了小时候你写给我的信,我想你写给我第一封信的时候,心里一定很孤独吧?
你说那时的六姑家的冬天格外冷,晚上也没有电,早上起来得咬牙。
如果那个时候我收到你的信,我一定会开心的要死。
对了一直没告诉你,其实你的那件蓝色外套不是我故意藏起来的,是你忘记在我家的衣柜底下的,这些年我一直也忘了问你是不是你故意放在那的。
后来我给你的信也问过两次,当然也没收到回音。
我比对了那时候我的日记,那个时候给你写信时提到过如果有一天你出了车祸不幸坐上轮椅的话,我会照顾你一辈子。
没想到这些玩笑话后来竟然成了真,只是后来是你来照顾我。
在医院里躺着的那些年,我其实什么都知道,只是不能说。
看着你在身旁,可就像我们生死相隔。
你可能猜不到现在有一种软件可以模拟我们几十年后的容貌,虽然我还不习惯用智能手机,但是试过了一次,还挺符合细胞分化演变的。
但是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不懂得爱,以为永生、容颜不老就会获得无限的人生,他们其实好蠢。
我们其实都该该好好对待我们的人生,等他们也到了我这个年纪时,就会想明白了吧。
人生中许多美好或残酷的回忆,对我们都是一种不枉来人世的欣愉。
原谅我没有听你的话,放下你再去重新爱另一个人,其实你还不明白吗?
爱情的本质就是连绵不断的疼痛,治愈它的解药就是一直爱,足够爱。
离开你那么久,我终于学会了如何驾驭这种内心的痛,我以前不懂,总是逃,总是躲避,错过了那么多本该属于我们的时光,现在总算用漫长的等待懂得了爱的真谛。
长生不老,长相厮守不过是爱情欺骗世人的障眼法,爱情最珍贵的就是就让每一刻不再回首的瞬间变成现实,即使如飞蛾扑火般短暂,哪怕那样的结局会是一起去赴死,我也会义无反顾的飞奔而去,因为我早已厌倦了尘世冰冷的一切,为了那一瞬间的美好我愿放弃一切,只因为有你的存在,让我不再感到孤独,有你的存在我才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麦克阿瑟回忆录》中一句话:“回忆是奇美的,因为有微笑的抚慰,也有泪水的滋润”。
外面的天快黑了,雪还在下,我在雪落下的瞬间,捕捉到了漫天的沙画,是你的笑容的模样,那是你的回应吗?
郭小鲁 2021/11/7冬至
刚看完电影的时候,我忽然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部爱情电影,它还呈现了关于生死以及人生的命题。
我个人觉得这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
影片展开的主线是一段爱情,从王传君饰演的主角郭小鲁的回忆展开。
演员的演技很好,王传君的演技让我看不出来他是在演的,他不是那个角色,他就是那个人,其他演员的演技也没有拖后腿,王珞丹的演绎也很到位,有一些动作和表情上的微小变化非常细腻。
影片中同样出彩的一个点是服装场景的设计,生动地呈现了那一个年代,也就更好地传达出了影片中关于时间,关于人生而想要探讨的主题。
人物的对白和语言也很地道,特征呈现得很明显。
人物塑造也都很饱满和立体,且在许多细节处都有体现,这些细节和影片的主题一样很打动我。
同时也贯穿了影片始末,呼应了影片的内核之一。
影片中有些地方也会让人发笑,比如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歌舞厅,但贯穿电影始末的,是一种面对生死与变故的无奈,还有两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影片的节奏变化并不激烈,随着郭小鲁所述说的是他的一生,有一些抓观众注意力的点,也是影片中的重要事件,但要说节奏不断笑点不停的话是没有的。
其中的爱情也不甜蜜,或者完满。
没有很煽情,没有强行抒情的音乐和撕心裂肺的哭戏,没有很狗血的剧情,剧情逻辑上没有硬伤,人物动机也不生硬。
看的感觉和我看《入殓师》的时候有一些相似,其中小提琴的使用也有类似的地方。
不过我觉得《入殓师》在主题上更加凝练一些,《入殓师》的主题也是我不知应当如何去说的,《入殓师》也是最近电影中相当推荐的作品,作为重映的电影质量无需言说,不过可能比较需要静下心来慢慢看,如果喜欢看的话,这部电影可能也会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都有涉及到一些相似的主题,关于生死,关于人生。
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与其说是奇事,不如看作人生。
看着他是不老,其实更重要的是,有些东西,刻骨铭心。
不太好的点也有,讲的东西有些多了,太泛了,虽然都围绕着人生,生死的内核,但一些信息交代得过快,在后段有一些信息量太大了,可能让人不知所云了,也许是导演的一个表现手法,有些超现实的表现,我结合自己的猜想还可以理解,但在观感上还是打了一些折扣的。
海报后的内容涉及剧透, 建议观影以后再阅。
电影海报首先先说两个缺点,前段小演员的表演有点太端着了,有些生硬的感觉,我对他们之间的感情感受不是很深。
另外一个是特效,那场爆炸和飞机起落的特效做得有些差,很没有真实感。
影片中最开始进入回忆的长镜头有些生硬,空中,穿过钟楼,到幼年的郭小鲁上,穿过钟楼可能意味着穿过了时间,但感觉不是很惊艳,同样的问题是特效做得一般,也许是记忆模糊的呈现?
如果要呈现进入过去的记忆之中,也许有更好的画面表达,可以更加有创意一些。
好的镜头也有不少,相当不错,比如郭小鲁和苏凌芳在房间被架子隔开,分别立在两边,表现他们之间有的隔阂。
郭小鲁开柜子时从柜子里看出来的镜头,时间和人的变化一下子就出来了。
还有片尾的一个长镜头,这个长镜头反而将时间和人物的关系变得迷离,像一个循环,不知是未来还是回到过去,,还有一些郭小鲁去战场的画面也呈现得很好,疏离,荒凉,无力的感觉。
优点分别在立意和叙事这两个点上。
这部电影的立意并不局限于爱情,叙事前段相对明了,这相对于全片,因为其所要呈现的内容较多。
影片中也不仅仅有着爱情,不同于以往的国产青春爱情电影,其中展现了人的一生,有着更多的人们的生离死别。
苏凌芳和郭小鲁的见面,分离,到再相见,再分离。
人变了,拉琴的手也生了,时间把一切都变了,小时候的承诺显得格外地苍白,但有些东西一直没变,也就涉及到了影片的主题,发人深省。
影片一开始由郭小鲁的回忆和旁白展开,从六十年代的童年开始。
原本他和苏凌芳在一起有很美好的时光,从一块高粱饴开始,一起摸鱼,弹琴,而她父母去到大兴安岭,苏凌芳被带到了农村,再见时他们已经成了两块墓碑。
她的亲戚拿钱时承诺得很好,实际上顾着数钱。
她没有读上书,被叫去放羊,穿洗破了的衣服,这让她没有可能再考上医学院了。
她反对她亲戚做的媒,选择去漂泊。
这些是她再见到郭小鲁时告诉他的,在恍惚间,在没有联系的日子里,她已经经历了那么多。
她写给郭小鲁的信也因为被郭小鲁的母亲藏了起来,一封也没收到,一开始看到这我是有些难以理解的,那么多封信,直到郭小鲁离家了以后他母亲才把信塞进了他的背包,再想又只能无奈地接受,郭小鲁和苏凌芳曾经偷偷坐上火车,准备跑到大兴安岭找她父母,他们在火车上三天三夜,和致命的化学品待在一起,最后郭小鲁也差点没能醒来,醒来后大脑也变得异常。
不过这让他看东西的反应更快,但手跟不上,所以他不能跑,会摔倒,但也让他成了做手术的一把好手,这一点在电影中多处有所表现,也呼应了电影的主题,虽然他看东西,那些东西在他眼里变慢了,但时间还是没有变,还是留不住地流逝。
郭小鲁的母亲这么做,也不是不能理解了,谁又能保证他不会再偷偷跑去找她呢?
郭小鲁的母亲在自己的丈夫意外死亡,自己被带走,眼睛被冰雹砸瞎之后,也没办法放心得下。
郭小鲁在拿到信后去到乡下后,却被赶了出来,他们间的联系又一次断了。
信是写给别人的,可能也是写给自己的,应对着她的孤独,无力,寄出去的还是期待,虽然我落空了,但那份感情,那一沓厚厚的信,具象化地表现出了那份童年情感的深厚和可贵,打下了后文情感延续的基础。
而再见面时却因为意外的巧合,两人原本要错过,所幸终究是认了出来,他还在拉着小提琴,成了大学学生,她在台上假唱,卖唱,追求摇滚,居无定所,已经不会拉小提琴了。
相遇后又草率地分别了,郭小鲁的生活还在继续,后来再见,在雨夜里,苏凌芳和他都不得不承认,他们的世界都已经变了,只能不断地向前了。
不断的变故袭来,郭小鲁的手意外受伤,不再做手术,去往布拉格做研究,苏凌芳也和郭小鲁从小一起认识的王青伟一起,现在是他的演员,郭小鲁的遭遇在采访中变成了王青伟的,王青伟成了她的青梅竹马。
他们终究是分离了,天各一方。
郭小鲁和丁教授的女儿又一次再见,一起做实验,研究干细胞,追逐着时间。
两人在布拉格再见已是多年以后,苏凌芳出演了一部关于农村的电影,但苏凌芳已经和王青伟结婚了,他再见王青伟时也没了以前的感情。
苏凌芳留了电话,郭小鲁最终还是没有打过去。
电话忽然响了,丁教授病危了。
电话的设计和信一样巧妙,打的人等待着,却又害怕,不知道会发生什么,郭小鲁在听见王青伟的声音后挂掉了电话,结婚时她打给郭小鲁的电话,他没能接到。
而在丁家的时候,可以看出丁教授和她妻子期待着丁萌萌的电话,可惜不是,而当丁萌萌接到来自家里的电话时,已经是丁教授病危的消息了。
丁教授的去世让人难过,他在临死前慢慢地失掉尊严,屎尿都得别人帮忙清理,只能眨眼睛,这里他和郭小鲁的讨论,或者说是郭小鲁的梦,有着郭小鲁心里的迷茫,也点出了其追求的意义。
如果说手术只能走在病人后面,那做研究就是想做在病人前面,让人不得病,走在后面是无可奈何的,走在前面却能有所改变。
于此也奠定了他们继续科研实验和丁萌萌用自己做实验的情感动机。
同时苏凌芳的演员生涯不断上升,却也在忍受着不断的酒局,丁萌萌渴望得到郭小鲁的爱,而郭小鲁始终放不下苏凌芳,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是浅浅地联系在一起,郭小鲁一直留着苏凌芳给他的大衣。
而丁萌萌在她父亲丁教授死后努力地进行干细胞实验,追求永生,甚至拿自己做实验,最终死于癌症。
郭小鲁努力地跑,不断地摔倒,为了给丁萌萌买一颗糖,一九九九年的除夕夜悄然落幕,烟花炸响,二零零零年了,丁萌萌也走了。
苏凌芳演戏,化妆,掩盖自己老去的痕迹,郭小鲁做研究,想办法不让人变老,衰退。
妆终究是盖不住的,研究成功了,记忆如果衰退或者只是再克隆出来一个自己,那还是自己吗?
郭小鲁也在自己身上做了实验,他被丁萌萌想要的孩子启发了灵感,于是再次做了实验,展现了科研探究精神的伟大,虽然我觉得灵感的出现表现得生硬了些,不过郭小鲁去经历了丁萌萌经历过的事情,还是让我感到一些震动。
他后来离开了实验室,他没有患上癌症,还去战区当了医生,人们以为他死了,一晃就是十年,苏凌芳寄往布拉格的信再次落空。
郭小鲁在的地方离死亡很近,在这里人的卑微与伟大共存,这里其实有叙事上的一点问题,我觉得导演所呈现的太泛了一些,虽然和主题也有相关,旁白和画面的阐述也很到位,包括后段的部分。
但信息量有点大了,可能一下子接受不过来,可能在这里生死离别司空见惯,让郭小鲁明白并接受了人生中这些经历的无奈。
郭小鲁没有死,再见到那些人的时候他还是和以前一样的年轻,别人却都已经老了,苏凌芳也是,虽然我觉得影片里的表现还不够,但感情和地位的变化非常明显,王老不再欠人钱了,还成了富翁。
苏凌芳和王青伟成了名义上的夫妻。
他这一次和苏凌芳告别,走了。
他的确不老了,但他也没办法让苏凌芳回到以前的岁月,什么时候打干细胞就维持着什么时候的样子,记忆也无法不衰退,有些东西依旧得不到,留不住。
回到他回忆时的片段,他在开车,去找苏凌芳,雾很大,高速封路,他撞车了,成了植物人,这里的剧情我觉得稍差了些,原本他是脑子受了伤的,在他拿自己做实验的时候有交代一下,到实验的后期他的眼睛看得见了,不过说得很快,这个信息点不太明显,这样可能就会让观众疑惑他这样可以开车吗?
还有开车撞车这个套路我觉得太俗套了一些。
如果与他母亲抬头看冰雹被砸到眼睛的事情呼应一下我觉得会好一些。
不过这个转折还是相对可以的,立住了回忆的点,也展现了影片的爱情在物是人非,身不由己的变化中的可贵与不变。
郭小鲁成了植物人,苏凌芳到他身边照顾他,还为他生了小孩,用之前丁萌萌和郭小鲁存下来的受精卵。
时间不停,郭小鲁依旧不老,他们的女儿长大了,在长镜头中跑了出去,跑到了六十年代,好像变成了郭小鲁母亲的模样,好像是一个循环。
最后的画面里,有人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身旁,老人剥开了一颗高粱饴,是郭小鲁,他和他说话,她的记忆可能已经模糊,但她陪伴着他。
而现在郭小鲁说了她的名字,他醒了,他还在,他记得。
我对片尾的结局还有另外一个理解,便是郭小鲁并没有醒,那是在他的想象之中,他也许快要死了,他不愿忘了她,也许从注射干细胞的时候他就死了,也许是在沙漠里的时候,或者成为了植物人,于是有了他的墓碑。
所以苏凌芳的手上还能握着上个世纪的高粱饴。
出现的他不像是经历了许多事情以后回来的人,他的出现不合常理,所以别人看着王老表现出了惊疑。
郭小鲁想象着,他没死,他的死是个误会,他还和苏凌芳告了别。
为了解释自己即将的死亡,告诉了自己一个虚假的现实,所以在后段别人都老了的时候他没有老,他想借苏凌芳的老去让自己放下,结果是放不下。
他还是想着,于是有了回忆。
他在临死时想象着再见到苏凌芳的样子,想象着苏凌芳也许会离婚,回来陪他,为自己编造了出车祸的事故,亦如编造出的,他的大脑没事了,可以拿驾照了,也就有了片尾的长镜头,一切还在继续,超现实的表现,时间不可能倒流或者循环,只能是他的想象,或是对记忆的另一种回顾。
但他也在临死前确定了他对苏凌芳的感情,不管如何,不管过去多久,他们的感情,记忆,依旧还在,虽然离别了,但有着最好的记忆。
虽然人终要离去,但奋斗过了,有了传承,像孩子,像科研项目,像留给别人的美好回忆,也就不枉此生了。
我想的这个结局也只是我的猜测,配合着不太清楚的对电影的回忆,已经是昨天看的电影了,不过这一层的用意我想导演可能也有放在电影之中,故在此写下,可能有些牵强或者错漏了。
但无论如何,他们之间这种跨越时间和物是人非的情感,切切实实地存在于他们的内心之中。
苏凌芳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没想到到最后农村的那一部戏演得最好。
”农村对于她来说是不幸的时光,孤独,疲劳,却反而是最好的,她的经历反而造就了她的表演,在那时她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无法选择,无法逃离,但在身不由己的命运变化和时代潮流中,他们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和可以依托人生的美好回忆。
可以继续走下去,或者不留遗憾的告别。
可以安心地问自己,“人生,可以走多远?
”就像最后响起的主题曲,《一生有多远?
》
整本电影的主线其实是郭小鲁不断失去他最爱的人,先是他爸爸死于实验室意外,等他成为一个年轻有为的外科医生,是他的妈妈走了,没能看到自己儿子出息的这一幕。
然后是一手栽培他的丁教授,甚至临死都要戴着假发走,却走的如此没有尊严,以至于郭小鲁最后让主治医生放弃抢救,并割开了丁教授的气管(后面遗体捐献解剖有细节镜头),从这里开始进入了高潮,丁萌萌回到捷克的干细胞实验室,不想像她爸一样晚年没有尊严的等死,跳过动物实验,直接拿自己实验,结果加速细胞衰退乃至癌变,于是又一个郭小鲁的爱人走了,导致郭小鲁最终拿自己做实验。
实验成功后,郭小鲁在非洲战乱之地,终于明白活着,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比不老不死都有意义,所以回到国内。
苏凌芳陪郭小鲁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或者说不老的他陪苏凌芳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这才是生命的意义!
由王朔编剧、徐超导演的电影《不老奇事》,我想一定有不少观众看完会蒙圈。
如果认为它是爱情片,那么郭小鲁与苏凌芳的爱情不急不慢,可有可无,苦隐若现,欲言又止,爱而不得,得而不腻,似乎总缺少了在一起的向往和激情,彼此也未曾直接表达过“爱”,更像是一种儿时美好的情感。
其实,郭小鲁从儿时起一直寻找苏凌芳,长大后,又在北京医学院求学期间屡次与苏相遇,当郭小鲁在北京第三次遇见苏凌芳,并且送醉酒的苏回家后,雨中奔跑的郭小鲁,说完“苏的味道变了,已不是下雨天的草腥味了…”,郭小鲁的内心,显然已经发生了变化。
而郭小鲁与丁萌萌之间,由于丁萌萌父亲丁教授的缘故结识,在丁萌萌柬尾炎手术时近距离交集,以及一起在捷克安格拉干细胞研究所做研究,长期居住一屋,郭小鲁始终恪守着对丁萌萌兄妹之间的情谊,并不涉及爱情。
直到最后,丁萌萌由于注射了转录的干细胞倒致基因突变,全身致癌,濒临死亡之际,两人才产生了生死离别的爱情,淡淡的,似乎是对生命的回馈。
所以,如果把《不老奇事》仅当作爱情片,显然是苍白的,观众一定很失望。
我认为,《不老奇事》显然是一部讲述有关死亡的伦理片,死亡贯穿了整个影片。
从头到尾,影片涉及了太多人的死亡。
开篇不久,郭小鲁的父亲就因为化学实验室的爆炸而当场死亡,郭小鲁也因此受伤,留下了“慢速视觉”的后遗症。
接着,又是苏凌芳父亲为国捐躯,在风雨飘摇的年代,在遥远的大兴安岭,从归国著名的无机化学家,早早地变成了俩墓碑,悄然无声。
上了北京医学院的郭小鲁,在太平间里,看到了许多或主动或被动死亡的陌生人,捐献遗体的前辈们还有许许多多被疾病夺走生命的人。
正因为看见了太多的死亡,郭小鲁于是开始怀疑自己手术的价值,发出“再好的手术也是走在疾病后面”的喟叹。
当郭小鲁正在医学上取得成绩之际,他的母亲却溘然长逝。
丁教授常说,“父母是挡在我们和生死之间的一堵墙。
”,当父母都已逝去,郭小鲁的这堵墙终于倒了。
他知道了,这个世界上,生命终将终结。
远赴捷克求学的郭小鲁,在苦苦追求人生不老的路上,又先后遭遇了丁教授老去和丁萌萌因为为医学献身而提早谢世。
尔后,郭小鲁在非洲战场上,目睹了因为战争和疾病的死亡,死亡在那个特殊的地方,属于习空见惯。
郭小鲁遭遇了一场严重的车祸,与死神擦肩而过。
他说,只有经历了地狱,才会真正懂得天堂。
整个影片,浓郁地书写和演绎了死亡这一主题,作为渺小的人类,无力逃脱死亡、回避死亡,郭小鲁一生都在与死亡并行。
从影片的创作角度出发,以郭小鲁与苏凌芳之间的感情发展作为一种逻辑关系、铺设关系,让郭小鲁不断地面对死亡,思考死亡,以及如何走上追求人类永生的探索之旅,成为一种合理的选择。
但影片里医学知识点很多,干货很多,特别是医学干细胞研究方面的,把人类到目前为止在干细胞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通过影片的故事、讲述、对话,很充分地传递给了观众。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老奇事》更像是一部生物意义上的医学电影,具体细节我不作赘述,但电影的繁杂也正因为如此,浓妆重彩地表达了医学意义上的不老。
丁学农教授,充满期待地向郭小鲁描绘了干细胞带给人类美好的未来,“干细胞,将改变医学;癌症将得到根治;瘫痪的人,能够站起来,人,永远年轻地活着;除了自杀,没人会死,孙子八千多岁…”;出国前的郭小鲁,也对害怕衰老的苏凌芳说,“如果干细胞研究成功的话,你真的可以一辈子不会变老,也不会长皱纹…”;而康妮卡特教授,临终时也对干细胞充满憧憬,“我没有时间了,去不了新的世界,但你们可以,一旦试验成功,就改写了整个人类的命运。
”;丁萌萌更不用说,“我且活,我活千秋万代”,她对于干细胞的斗志日渐高昂,像虔诚的信徒一样,笃信干细胞万能,可以让人类永生不死。
”……
如果编剧和导演,想通过影片讲述干细胞技术可以让人类不老、永生的话,那无疑是肤浅的、失败的。
事实上,影片没有止步于此,在已有目前已有的科学面前,对于死亡和永生的话题,必然需要仰仗宗教,也只有宗教意义上的死亡,才能让观众看完电影后有所收获:了悟和体悟。
不老奇事,“不老”是表面的,奇事只是为了让故事可以合理发生、演绎。
丁萌萌和康妮卡特教授是干细胞的信徒,科学的信徒,而丁学农教授和郭小鲁,在探索医学的路上,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意识和意义的思考,他们之间有一段关于天堂的对话,正是说明了一切。
“医生也是渡人,不能和尚知道菩萨不知道”,当郭小鲁坐在丁老床前,就像在公共汽车站,等待末班车,丁老已经坐上了车,但郭小鲁显然还在等下一班车,“虽然我还有力量,但是,心里却是拔凉拔凉的……”。
他们来到白茫茫的世界,郭小鲁在问,“丁老,这是什么地方?
”“我也不知道,不过在这个地方,没有疾病,也感受不到时间;没有恐惧,也没有欲望……”,这应该就是天堂的模样吧,而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肉体的永生,而是精神的传承。
影片最后,郭小鲁自述中说到,“我一直认为,在我的世界里,时间很长,画画可以慢放,但是我忘了,那所谓的时光,不过是一眨眼工夫。
”“以前我总在想,到底怎样才能和他们永远在一起,离别才是真正的永远,就算容颜不变,身体不老,记忆也无法永存,他们终究无法永远留在我们生命的记忆里……”
我想,影片的这些对话和独白,才是真正的精华,体现了影片的价值所在,无论医学如何发展,无论干细胞技术如何让人年轻不老,死亡和永生的意义不在于肉体,而在于我们的意识,从而让永生上升到了信仰的层面,我认为这是一部追求生命终极意义的灵性电影。
最后,由于这部影片知识点很多,“慢性视觉”;伏笔也很多,高粱饴、小提琴;梗也很多,太平天团乐队,作者电影;幽默风趣的语言,郭小鲁妈妈眼睛受伤,“不知为什么,她抬头望了一眼天,一个雹子正中她的右眼,从此,她吃着碗面看着锅里”,六姑给苏凌芳介绍的对象“天庭饱满、地阔天圆”,丁教授的假发和诙谐,丁萌萌的调皮可爱,王小莫调侃太平间,玩世不恭,康妮教授的笑话,苏凌芳钟情于声色犬马,等等。
编剧和导演为了让观众面对死亡的话题时,可以更加轻松,甚至于有意淡化和稀释了爱情方面的着墨,蜻蜓点水,影影绰绰,语焉不详,以牺牲了爱情的深入表达换起观众对生死的关注。
同时,影片也通过对高梁饴细节的描述和对仗,对于异型珍珠的点缀等等,试图通过更多文艺的表现方式呈现出与商业影片不同的风格,打上“作者电影”的烙印。
但我认为,该影片硬伤不少,表现手法略显牵强和生硬,主次不分明,在一部电影中塞入了太多的东西不一定是好事,铺设太满必外溢,试问,层层叠叠的褶皱,又有几个观众有能力俯瞰呢?
我认为,灵性电影一定要流畅、简洁,因为灵魂之美乃是宇宙之大美,正如王小莫给郭小鲁立的墓碑,无题先生提写的“不受福德,向死而生”,这才是真正的永生。
2021年12月18日
我给四星吧,是因为这部电影的评分太低了,它的价值应该在七分以上。虽有奇幻,但它对人生的探讨和解读真的值得二刷,虚虚实实,我并未看得太明白,时间线拉的挺长,内容也比较多,需要慢慢消化。
看得出主创试图借由科幻符号诠释哲学爱情命题,奈何功力有限完全没撑起来。前后叙事风格严重割裂,故事走向自男主出国后就整个跑偏,后半小时混乱的剪辑、糟糕的节奏以及语焉不详的情节编排实在太减分。大段丰富的内心自白又处处透着文艺片常见的疼痛矫情味儿,偏偏还拍了两个半小时怎教人不如坐针毡。其实单看前半部分的青梅竹马聚散离合还是很抓人的,起码算得上是气韵悠长的合格年代爱情片。
京味儿太浓了,时间跨度很大,王传君撑起了这个角色,痴情又闷骚。没想到我能看进去,而且是很享受的一次观影体验。笑点不少,泪点氛围烘托也是到位,喜欢这部文艺调调十足的电影
前面挺文艺的,倒叙手法来讲故事还有错过,挺有年代特色,但也很老套。到后半段,长生不老这个主题出来,捷克实验室里丁萌萌癌变开始,剧情就开始奇幻走向。而最神奇的是郭一鲁从始至终对苏的执念,就像刻在骨子里一样,真的有人可以一辈子一心一意只想着一个人吗?说到最怕的是没有关于对方的记忆,挺残酷,人越老记忆会消失得越快,到最后就是你最怕的样子。王传君的戏和旁白都很好,词很戳我,但整个故事元素太多,情节太离奇了,以致于最后有点四不像。
朔爷作为我大学时代的重要精神导师,无论写什么我都会再看一看。看这部就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再次聊天。贫嘴,纯爱,亲情,死亡这几个老话题全在,但我觉得写成小说更好。
一个艺术片,说了很多内容,表达的东西有很多可惜呢,艺术是不被大众所理解的,所以这是一部失败的商业片
干细胞相关的戏过于重了,喧宾夺主,而且让片名里面「奇」的意境被消解掉了,王朔风格强烈的对白给影片加分不少,前半部分还是不错的。ps,真没看出那是王啸坤!这角色真好,会让人期待出场的那种好
挂着爱情片的名头讲生死、离别、人生和哲理,后劲有点大,喜欢~
别的不说了 丁老对他老婆像使唤佣人 死之前还要他老婆理解他 从草腥到白酒那里郭小鲁明显越来越看不起芳了 芳最后还给他生了个别人的孩子? 导演是男癌晚期吧??(ps.代孕还能过审?
看不下去,什么魔幻故事啊这是
实质是一部探讨死亡跟人生意义的片子 丁萌萌跟王老这两个角色真出彩啊
总有种想做《阿甘正传》的感觉,但……
心底一人,羁绊一生。
看前半段以为是部纯爱片丁萌萌死之后突然超现实了起来。就还是什么都想说,什么都说了一点,又好像两小时也没说明白什么,这里面最王朔的大概就是隔壁老王了吧。
文不对题的电影,故事很吸引我,虽然有些部分过于drama。王珞丹好适合这类角色,加一星给她!
第一次发现这几个王姓演员都这么老了……李婷婷看上去真是青春活力呀。至于电影,很复古的感觉,不是时代复古,而是在叙事上。2022再看到这种电影,有种穿越时光的感觉。
本是不打算看的,为了王珞丹还是看了,出乎意料的惊喜,单从故事来讲像600页的小说,像是韩松会写出来的软科幻,挺复古的故事,也有些过时,但还挺感人的,从电影角度两颗星吧,杂乱无序,乱成一锅粥,但有些不一样的特质,主要是表演基调上,不过没能维持住,越到后期越放飞自我,还有捷克的环节,感情实验室就两个中国人在搞实验似的,真不能细品。还是想推荐啊,为了爱情,这份爱情立住了,电影这里把永生与灵魂的探讨变成了永生与爱情的探讨,愿爱永生!
也想回到童年,充满了爱和希望的人生阶段
拍得火急火燎 看得莫名其妙
好奇怪呀,啊这……看完我就这种感觉,看完思绪乱得很,但不是因为情节本身有多烧脑,而且还做了一晚上噩梦。。。嗯,看这个电影后就像是人喝了假酒,词不达意,乱像丛生,你可以说他啥玩意也不是,但是包装一下总能说成是行为艺术。总之我还是不太能接受这种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