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山,我觉得路怒的明明是女主,气急败坏地冲前车按喇叭还恶语相向,她儿子在后面一直规劝她,急得直跳脚,怎奈这个熊家长就是不听劝,最后引火上身。
可是电影的矛头却指向了男主,属实有点不公平,一码归一码,男主杀人放火的确不对,但是却遵守交通规则,在经受人生变故的重大打击之下仍然保持冷静想跟女主好好沟通,却换来女主一顿破口大骂,换了谁都受不了,当一个人has nonthing to lose的时候,做出什么事情都不足为奇。
女主的路怒行为在平时可能就引发一次小口角,但是对于一个精神濒临崩溃的人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所以女主只能自认倒霉。
受疫情影响,2020的电影太少了,好电影更少了,明星们都躲在家里,只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18线演员还在拍电影,少有大制作了。
这部电影显然是去年拍好得的,今年迟迟才上映,有金球奖影帝坐镇,让人在看到预告的时候就期待满满,果然正片不负众望,紧张刺激,一点不拖泥带水,作为男主的第一部恐怖片,值得一看。
看了一半心里面就堵得慌,全程是收缩着小心脏在看,如何面对人生危机,处理公路上遇到的麻烦、路怒,我看女主需要从以下小事做起:1、下车加油,一定要带上手机并锁车,钱包不要放车顶;2、手机一定要有固定的随身放置位置,不要随处乱放;3、车内物品一定要摆放整齐,心中有数,在哪个位置闭着眼能拿到,不要像女主一样翻天找地找空气;4、手机一定要设置密码,不要嫌麻烦,多级密码,现在手机越来越重要,支付通信,一定要实施技防人防,防的就是你疏忽的那一次'万一';5、 拿到陌生人在车内留下的电话,第一件事就是丢掉,不然从接电话开始,你就会深陷不断的麻烦;6、遇事不要慌,先拍个照片是有道理的,拍人、车牌号,第一时间告诉警察,信息有没有用警察会知道;7、与警察打交道,不要太友好,必要时直接截停求助,事后警察叔叔也不会怪你的,不然你犹犹豫豫的,不仅保不了你的小命,有时候连警察的小命也要丢;8、遇到路怒纠缠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旁边的人也纠缠进来,不然别人都会隔岸观火,毕竟对付路怒最好的办法是明哲保身,当别人路怒撞你的时候,最好办法就是撞前车,如果你一个人死扛,结果就是第一时间旁边的车全跑了;9、遇到麻烦之后,自己一定要远离亲人,把亲人安置在安全的地方,不要把亲人牵扯进来,不然将变成筹码;10、不要招惹开车犯迷糊、犯错的司机,你不知道他是什么人,他在经历什么,他是不是精神病、垃圾人,不然他将有机会在你身上犯错,被狗咬的大多是逗狗的,被狗惹了,你咬回去你也赢不了;11、要像片尾时女主一样,看见路口就刹车,看见绿灯也刹车,让喇叭落灰、油门踏板生锈。
不然影片中的素材就将真实上演。
毫无疑问,肥壮的罗素克劳演这种变态真是入木三分,分分秒秒的演技都透着战栗,几次不敢直视。
而值得一提的还有编剧,曾写过新版魔山及红眼航班的剧本,此片情节的编排与红眼一样短小精悍,算不上多出彩,但绝对不冷场。
按照《防变态指南》来看女主从头到尾的一言一行,无不大错特错,咱就此来浅浅地分析一番。
编剧一开始先给女主施加各种生活压力,促成她长按喇叭的焦躁及之后更躁的态度。
可惜编剧给她安排的对手不是一个普通的怒路族,而是前夜刚痛杀过妻子(不知道是不是前妻和她现任丈夫)及情夫的心理变态。
女主未能及早地识别其是变态,我行我素,不假思索,导致了之后一系列的灾祸。
指南首先是教人如何在现实中便捷地识别面对之人是否变态。
但凡了解过一点犯罪心理学的人,听过李玫瑾老师的演讲的人,在网上做过一些变态测试题的人,都知道非常基本的一个事实:变态的思维逻辑与常人截然不同。
在常人而言是鸡毛蒜皮,无所谓的小事,变态却纠缠不休,无法释怀。
所以识别变态的一个捷径,就是看对方是否有过度偏执的倾向。
而且态度也异常。
这种异常,极可能是异常的礼貌甚至谦卑。
比如本片那个变态一本正经地看似温和地先向女主道歉,然后依旧很温和地要求女主向他道歉。
俗话说,暴风雨前夕总是最平静的,所以当一个人超乎寻常地礼貌时,你就要警觉起来了。
偏执狂不一定都是危及他人生命的变态,但变态十有八九都有偏执狂的表现。
变态的偏执就是在一些很无所谓的小事上耿耿于怀,苦苦纠缠。
比如本片的变态偏执于女主的长按喇叭,现实中这样的偏执其实很多,因此杀人的事件比比皆是,甚至有的就因为踩了一下脚。
现在社会浮躁,每个人都容易焦虑,情绪化,然而这样的社会里,变态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我们常人在学会便捷地识别变态的可能性的同时,也要尽量在外克制情绪。
监狱风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里面梁家辉在洗衣车间看见大咪的手下偷了周润发的剪刀,非常直地指出来说。
在片中,梁家辉自认占理而直言的情节很多,最终都连累了发哥。
发哥还说过他:干嘛说话那么直。
现实中也是,总有人叫我们说话不要太直,不要太冲。
人心隔肚皮,你不知道你面对的陌生人肚子里是不是有一个魔鬼。
现在的不少年轻人就是得理不饶人的性格,感觉自己是正确的,说话就非常直,非常冲,这是很幼稚的表现。
毕竟现实不是小说电影,不是你对了你就有主角光环。
做人不能愚善,占理也不能愚直。
现实中如果在外遇见一个陌生人因为非常小的事情对你纠缠不放,有明显的偏执狂表现,你就应该就此识别出那人十有八九是变态。
变态不是常人,你和常人针锋相对,最多是打一架,和变态得理不饶人,你自己就后果自负了。
退一步海阔天空,谦卑一点道个歉啥的,没什么面子不面子的问题。
至少可以保命。
何况那种人也没必要和他扯个是非黑白来。
毕竟我们都知道,变态的思维是和常人完全不同的,他们也根本不理解常人心目中的道德。
当然我们不知道片中女主如果一开始也温和地道歉后,那变态会不会就此罢休?
但我们至少知道不道歉还焦躁地和那种人杠起,大多还是自己吃亏。
片中女主付出的代价很大了,虽然至亲都活着。
而现实中,因为一点鸡毛蒜皮就付出生命代价的事件不少,值得我们警惕。
这个社会,竞争大,压力大,常人都心累,经常烦躁,何况是那些变态。
指南里最重要的,就是教我们识别,只要识别出对方有变态的倾向,就别死磕对错了。
你自己再对,也没必要杠,故作礼貌,甚至谦卑地认真道歉,退一步,尽量不要惹到他们,先远离再说。
我看见一个长评下有人就在那里扯什么对错,希望他现实中别那样憨直。
生活很美好,值得我们奋斗,照顾好自己,下回长评见。
女主离婚,生活落魄,本来就嫉世愤俗,加上早上没定时,路上又遇堵车,客户还因为她迟到解除了生意,所以心情很不好,于是就用喇叭按了前面老是不走的车子,骂了一句后超车而去。
不想遇到了一个不依不饶的主,追上前来,要求女主为刚才的不礼貌道歉,女主不从。
男主就一直尾随她来到加油站,偷了她的手机,一路追杀她的朋友亲属。
最后女主发现男主是在用藏在她座位下的电脑定位她,在儿子的帮助下,扔掉了定位她的手机。
跑进了女主和儿子熟悉得外婆家,利用男主对此处不熟悉的优势与男主周旋,最后击杀男主的故事。
女主为自己的冲动付出了代价,她也在影片的最后放下了冲动,选择了忍让。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是真正做到需要很强的修为和克制,很多人常常放任自己的脾气做不到,因而引发纠纷,甚至造成血案。
在浮躁的现实世界,大家还是克制一些,退让一步,可能就可以化解很多不必要的纠葛,让自己独善其身。
当然男主绝对是个亡命之徒,为了一口气不管不顾,大杀四方,什么人都不放过,内心真是太黑暗了,几乎是个变态杀人狂,这样的人,就算女主不按他,他也会找个由头大开杀戒,绝不收手,毕竟他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感叹国外的治安真的好乱,没有几分钟包围圈,路上都撞成一锅粥了,就不能设卡抓人嘛?
这在中国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作为中国人还是感慨很幸福的。
对于女主,还想告诫一句,有危险,还是第一时间求助警察,比如把车来到警察局什么的,还是比较安全的。
如果你有天心血来潮想坐下来看部恐怖电影,你会想看什么?
或者说你第一个闪过脑海里的会是什么画面?
是血肉模糊的肢体肢解,阴森可怖,晃荡在耳膜中里的音效,还是神出鬼没,面目狰狞要索你命去的妖魔。
这些电影大多是可期的,或者说我还没去看但就知道整个故事的轮廓,心里已经有了被突然来到的血腥场面兀地闪出做了准备。
比如电锯惊魂,比如死神来了。
这种准备是我们会被惊吓,就像去鬼屋一样,会害怕但心里知道这不是真的。
跟常常挂在口中说的那样:这你怎么也相信,拜托,这些不过是电影。
这些都是电影啦,现实里是不会发生的。
和大部分恐怖,惊悚电影相似的是,现实里大概率不会发生电影里类似千里追杀的情节。
但起由的路怒,确是每天都在发生的。
就我自己的日常,市区的出行不管是以前上班要开车还是自己下班平常骑电动车都是非常不痛快的体验。
变道不打灯,打灯过了几分钟不变道,龟速打电话我见过,甚至玩手机也见过,更过分还有20码最左道舔冰淇淋的我也见过。
我相信绝大多人不会将之认知成危险的事,高速快车道开80也理所当然成听妈妈的话,要慢点开。
开小车的说骑车的没素质逆行乱窜,骑车骂开车的没教养,远光狗,动不动嘀嘀嘀,嘀你妈啊,前面不走,你嘀什么??
总之要成为一个路怒症能找到无数个理由。
而这部电影的出彩点就是把这个东西,给弄成一部电影。
常常在发生,但常常被无视的东西。
至少是在我的生活环境下。
而它给我感觉不出彩的点,就是作为一部电影,它是没有内核的。
面上是个变态杀人狂因为被女主嘀了两下,于是触发了路怒技能。
但其实他只是个变态杀手,尽管他一路杀,可我看不出和路怒症有半点关系。
电影开头和背景电视不断在说着现代生活下人们的内心不断焦躁,女主也是因为不耐烦地长长嘀了两下而惹怒男主,我不知道电影是想说到底哪个才是路怒症。
因为你看不出这是不是他们平时的常态。
男主是个落寞失意而又暴躁的杀人狂,女主是个没时间观念,爱找借口甚至喜欢推卸责任的在离异的少妇,但还是看不出有半点路怒症的东西.电影借了这个话题,可并没有挖掘出太多的东西。
所有的逻辑,只情节的发展也看不出太多的细节。
你把它套在林中小屋里是你走进了那个小房,放在死神来了,人家死神都来了,杀你还要啥理由。
所以他是离电锯惊魂,或者闪灵,七宗罪这样不同类型但值得推敲的片子,少了太多很细的东西。
在我看来。
人人都习以为常的陋习,无时无刻是堆积了每个人生活的负面情绪,其实比起魑魅魍魉,血腥追杀,对我们来说是要恐怖的多的。
毕竟这些都是电影啦,现实里是不会发生的。
急躁的翠花狂按喇叭,恨不得想要有一万只草泥马踏过前面的小皮卡,眼看着绿灯变成黄灯,翠花急打方向盘,一脚油门,超了上去,还不忘冲着小皮卡比了一个国际手势。
可还没等翠花走几步呢,又遇到了大堵车,她也只能无可奈何的接受周一的早上,可是,刚刚的小皮卡已经缓缓的跟了上来,翠花瞥见了面露凶相的皮卡司机丧彪,立刻神情紧张起来,丧彪示意翠花的儿子小帅摇下车窗,同样害怕的小帅赶紧按下按钮,丧彪向小帅展示了如何礼貌的按喇叭,并质问翠花刚才为何那么粗暴的问候他全家,翠花根本不想跟他纠缠下去,示意小帅关闭车窗,可车窗偏偏在此时被卡住了,翠花暴躁的大叫着说,刚刚明明是绿灯,你为何不走,丧彪说刚才可能一时走神了,并真诚的向她道了歉,但作为回礼,丧彪也要求翠花为她刚刚的行为道歉。
可是,暴躁的翠花哪里有心情跟他道歉,直接把丧彪怼了回去,并再次问候了他全家,被整懵逼的丧彪彻底愤怒,威胁翠花说,要让她知道糟糕的一天到底是怎样度过的。
道路畅通后不久,丧彪驾驶皮卡疯狂的追了上来,一个紧急变道超过翠花,紧接着又来了一个急刹,幸亏翠花反应灵敏,死死踩住刹车,翠花被吓出一身冷汗,差五毫米就撞上去了,丧彪鄙夷的嘴角上扬,一脚油门扬长而去,心有余悸的翠花母子,只能慢慢的跟丧彪后面,准备抄小路避开这个有毛病的人,可就在快到下一个路口的时候,丧彪突然快速发动方向盘,急踩刹车,皮卡直接横在了路中央,恶狠狠的给翠花来了两分钟的死亡凝视,之后又再次帅气的扬长而去。
被吓尿的翠花找准时机赶紧拐进旁边的小路,母子俩回头张望没有看到丧彪追过来,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但是,翠花根本不知道的是,被她激怒的丧彪,就在昨晚的雨夜,因为老婆出轨离婚律师,而愤怒的杀了她全家,刚才的一幕仅仅是她恐怖一天的开胃小菜。
精神错乱 (2020)6.22020 / 美国 / 惊悚 / 德瑞克·伯特 / 罗素·克劳 凯伦·皮斯托里斯
由罗素·克劳主演的《精神错乱》在美国上映时,正当新冠疫情肆虐,全美院线几乎停业,但影片依然席卷了超过了200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
能够激起观众热情的无非是影片的惊悚主题——“路怒症”。
不仅在美国,在中国、在全世界这个蛮横无理的恐怖行为都已成为了社会性问题。
早上开车时,瑞秋因为些许不耐烦的焦躁被拖入地狱某天早上,美容师瑞秋开车赶赴工作,故事由此开始。
因为睡过头+高速公路堵车,无法准时赶赴会面地点的瑞秋被客户投诉并解雇。
她的心情低落到极点,从高速驶下后,看到信号灯由红转绿也丝毫不动的前方皮卡,她焦躁不堪地猛按喇叭,见对方毫无反应,她超车通过并朝对方摆出嘲讽的手势。
没想到,驾驶皮卡的男司机紧追而上,要求她道歉,但她拒绝了,自此便陷入被皮卡司机穷追不舍的地狱。
随着剧情推进,皮卡司机的“路怒驾驶”逐渐升级,瑞秋周围的人也暴露在危险之中。
只是按了几下喇叭…从而引爆“路怒驾驶”的恐怖惊险故事影片从路怒者视点描绘了路怒驾驶的恐怖。
皮卡司机追杀场面充满了紧迫感,即便顺利逃脱,安心感也稍纵即逝,恐惧随时都会在下个拐角卷土重来。
在开车的过程中,稍许焦躁都有可能被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这种近在每个人生活中的惊悚恐怖,成为许多电影津津乐道的题材。
在看《精神错乱》的过程中,我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终于想起印象中最经典的路怒追车电影《决斗》(又名《飞轮喋血》),其也是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长篇处女作。
决斗 (1971)7.91971 / 美国 / 悬疑 惊悚 /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 丹尼斯·韦弗 埃迪·费尔斯通
说起路怒追车电影的鼻祖,当要数斯皮尔伯格的《决斗》在高速驾车途中,主角超车了前方行驶的大型挂车,结果被大挂车一路追杀,而挂车司机的始终未露出真面目……影片用极少的登场人物+两辆车就出色刻画了完美的恐怖气氛,其手法在之后被很多电影引用。
例如2001年保罗·沃克主演的《致命玩笑》,也是路怒追杀标配电影。
致命玩笑 (2001)6.92001 / 美国 / 惊悚 犯罪 / 约翰·达尔 / 保罗·沃克 史蒂夫·扎恩
保罗·沃克主演的《致命玩笑》也不乏看到《决斗》的影子虽然都是千篇一律的公路追杀,但稍微变化描述方法就能创作出完全不同的惊悚作品。
《精神错乱》在公路追杀的基础上配合“路怒症”这一社会常见问题,一下子变成了现代的、贴近生活的恐怖。
被追赶的瑞秋所处的境遇,也提高了影片的真实感。
几近崩溃的瑞秋另外,能够将本作的惊悚场面无限放大的,当属饰演皮卡司机的罗素·克劳的精湛演技。
别看他胖得都快像个球了,发疯起来却异常凶狠,即使被枪打中也丝毫不动,这一特殊的角色性格,被罗素·克劳用疯狂演绎表现得淋漓尽致。
所以,生活中不要被表象所迷惑,有时候越是温厚的人越可怕。
越是温厚的人越可怕…罗素·克劳的演技依然令人战栗
皮卡司机的路怒驾驶,不久也危害了瑞秋周围的人说到罗素·克劳,他在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的《角斗士》(2000年)中饰演了最强的角斗士,第二年在《美丽心灵》(2001年)中饰演了深受精神分裂症折磨的天才数学家。
从《悲惨世界》(2021年)这样的音乐剧再到《耐撕侦探 》(2016年)一样的喜剧,其演技之高已不必再赘述了吧。
到目前为止,罗素·克劳扮演过多种多样的角色,总的来说,他给人的印象都是正面角色,但在本片中,他所表现出的是与以往任何角色都不同的、蛮不讲理的恶人形象。
虽然他的演艺事业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但这次也可以说是开拓了职业生涯的新境界。
无论多少次都打不死的……疯狂反派形象许多“疯狂公路追逐”的作品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那就是复仇。
但是在《精神错乱》中,为什么皮卡司机有必要做到那种程度,最开始完全看不到其真意,从微不足道的小事开始执拗地对瑞秋穷追不舍,开车将介入调解的无关人员撞飞,甚至还加害于瑞秋周围的人……直到影片里电视新闻报道其是一个受重工伤后被无良公司解雇,辗转找不到工作的社会边缘人时我们才明白,这些都是对冷漠社会的报复,进而演变成对普通人的无差别攻击,说到底仍是复仇。
借此,影片的主题也得到了小小的升华。
瑞秋的路怒点燃了皮卡司机的路怒,他不断升级的疯狂和执念逐渐将瑞秋攻击性的一面也带了出来。
为了保护深爱的家人,瑞秋决定一决胜负,和反派头脑战,与儿子的里外配合(说真的她儿子实在是太弱鸡了),成为她与疯狂反派对峙时唯一的办法,而非一味逃跑。
但说到底无论如何,真正的好办法,乃是大家开车上路时都要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吧。
安全驾驶,从我做起
以开车按喇叭开始争吵,再到追逐,拿到女主手机开始杀虐,结局是恶人被杀。
全程开车追逐。
有一个疑问,因为没去过美帝,难道美帝的警察真的是出警慢,办事效率低吗?
感觉全程都是在黑美帝警察部门。
另外女主全程最紧张时不会说话了,瞬间哑巴。
最后女主威猛,打不死的小强一把把壮的跟头牛的影帝一把干翻。
导演收尾简直是急着去赴宴啊。
本片值得一看的就是开车追逐但不算亮点因为就没亮点
美国警察行动也是够缓慢的,当街杀人,线路啥的都有,连个嫌疑犯都找不到?
况且还有女主的电话可以定位。
女主的一系列操作也是神了,前面的一系列就不说了,单说最后部分,在那么有利的条件下,选择的是把对方的车撞翻,你怎么不等对方下车后装上去效果会更好?
还有,被对方打到在地,竟然脑残的去找儿子,结果引狼入室,这操作也是没谁了,不是说好了,占据有利地形,让敌人迷糊吗?
3星,片子短小精悍,上来就开干。
男主变态残忍,女主又蠢又坏,反正是你不仁我不义。
都是精神错乱,活该你倒霉。
片子没有说教内容,但道理大家能自己悟出来!
这年头的人们已经没有了耐心,发起火来了就是疯狂报复社会。
这片子唯一的一点教育意义就是。
万一哪天你着急时碰到一个比你更急脾气的,直接给你来个同归于尽,也不算啥稀罕事。
所以呢,各自珍重,保持冷静,别“精神错乱”。
众望所归的无脑爽片
岁月是把杀猪刀,愣是把肌肉男罗素克劳大叔养的是肥肥胖胖的,竟然还出演了本片第一大反派,上来就拿了两杀,然后巧遇倒霉女主,红灯不走外加摁喇叭互相道个歉也就拉到了,连孩子都让自己老妈别再跟别人杠了,愣是不听,孩子的面子都不给,结果搭进去一朝阳群众外加一警察。亲戚好友更不用说了。死的比谁都惨。就叫它路怒族引发的血案吧。女主智商堪忧,遇见这事儿还不报警,还不去警局,抱着自己的破烂红车强行超反派的车这都是啥脑子?
如果您有路怒症,建议看看本片,这可能是路怒能造成的最大惨剧了
又低于预期了,不过这片子短小精悍,没有拖沓的对白,不废话直接就是爽利的追逃,而且节奏把控的不错,下手也生猛凶残,电影也不尽然是怒路症的议题,只是因为公路上双方驾车的不规范引发的恩怨,男主本身就是重度心理变态的杀人犯,被女主无意间触发怒火,才招致了这个故事的诞生,前半段决绝猛烈,强烈的怒气炙热了整部电影的凌厉风格,无论从讲故事手法还是节奏营造上,紧张浓烈的喘不过气,后半段开始泄劲,惊悚片的通病一一出来,逻辑反应和身手敏捷度都打了折扣,警察都是饭桶没的说,男主三两下就被女主回击反杀就有点说不过去了,高开低走后剧本也被带俗套,充其量就是个三流杀戮片的成色,不过因为自身原因牵连家人和朋友,剧本还是道出了逞能的自食恶果,虽然生活中处处有傻哔,但还是谨言慎行为妙,约束自己总好过与莽夫斡旋。★★☆
奥斯卡影帝罗素·克劳自毁形象出演本片一定是有野心的。颇有些让人联想到《女魔头》。影片也就不到90分钟,但非常紧凑连贯,没有尿点。情节紧张,感同身受。真是短小精悍。罗素扮演的卡车司机是一名精神病患者。所以发生的一切故事,很显然不能简单用路怒来解释。不过听书看戏劝人方。淡定一点没毛病。
罗素的发挥可圈可点,可惜的是,本子弱了。
所以不要朝开皮卡的摁喇叭
没什么太大意思的暴力片
大型文明驾车宣传教育片,路怒是个好题材,自己也没少路怒,有时候同车的人会劝"别争了,万一对方是个神经病呢",得,这回真碰到个神经病。。。
各种开车的镜头,看着心里确实着急,总是不好好看路,但是女主的逻辑和选择真的很想让人翻白眼,害死这么多人
情节紧凑而紧张,主题有意义。可惜的是,对男主的内心叙述和刻画太少了,对他这样对社会充满了怨念,有严重被剥夺感、被羞辱感,选择通过极端报复比他幸运一些的民众(也只能抽刀砍向弱者)来“唤醒、纠正社会体系”的边缘群体来说,描述力降了好几级。但这确实是如今全世界都面临的非常重大的现实困境。
前提太薄弱了,全片唯一的情感便是愤怒,罗素克劳完全不适合这个角色
确实吓到我了,怒不可遏的可怕
从抖音爬过来的
bug比较多,情节倒是流畅!
速通
这开的是擎天柱吧...女主不错,童颜巨乳。剧场型支配犯罪,表达了现代人最深层次的两种恐惧:路遇变态和丢失手机。
罗素克劳摇身一变从角斗士变成路怒杀人狂,这个故事告诉你不要肥胖,否则你只能演反角让奥斯卡小金人溜走
这部电影告诉大家:做人要准时、有礼貌、好好开车,你让你朋友免费帮你做本应是他用来赚钱的事是会害死朋友的 就冲这种正面的道德观我能给及格分
毫无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