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追这部剧的时候我的宝宝15个月正在追这部剧的时候同事问我,姐,你说要小孩真的有必要吗?
我想了想,决定用相爱十年来讲给她听肖然和韩灵有爱情,没孩子最后因为第三者的一个孩子,让两个人的关系彻底决裂爱情还在,家丢了,悲剧陈启明和黄莹莹没爱情,有孩子最后陈启明想儿子,回到了媳妇身边,过起了小日子没有爱情,家还在,人间喜剧也许30岁的我们还能说我们在靠爱情维系家庭到了40岁我们一定是亲情维系家庭,而孩子更是最强烈的纽带妈妈说男人可以在外面乱搞,但是一定不要让他有孩子有了孩子,心就收不回来了换个角度如果韩灵有孩子,她就不会放大当年肖然让她堕胎的痛苦她也不会每天在家无事可干,除了等待和抱怨她俩之间的共同话题会更多一点要求在一起的理由会更充分一点如果韩灵有孩子,肖然也就会不那么肆无忌惮的花钱他也会更眷恋家一点,至少除了抱怨还有孩子的欢笑诚然,生孩子、养孩子都很辛苦但对女人来说,这份辛苦是值得的孩子至少让你现在的生活很充实(很累)孩子带给你的欢笑和快乐,更是老公无法比拟的所以,如果你是女人就趁着年轻赶快生个孩子吧他真的是你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很久很久,没有用这样长的时间这样用心的看一部剧了。
一开始,我和小伙伴一直在吐槽,几乎每一集每一个细节都在挑刺,比如邓超第一次去韩灵家找她她就陪他去了宾馆,那还是在大年三十啊有木有,韩灵就不顾单亲妈妈了?
再比如那个年代(92年)一个小破旅店竟然要100元一夜。。。
但是慢慢看下来才发现可以吐槽的情节在逐渐变少,所以开始怀疑这是否是导演为了吸引观众故意使用的伎俩,当然,看到后来,穿帮与吐槽、故意与无意都已变得不再重要。
因为在故事的最后几集,我基本上是连着哭下来的,投入的不行。
好吧,导演你成功的让我调入了你的陷阱。
故事有几条线,比如一年又一年的春晚,象征着匆匆流逝的时光;比如一直在马路边上讲演深圳是遍地黄金的激情男人,不知道是一种预言还是讽刺;比如那首一遍又一遍的《爱的箴言》,我觉得这首歌就是写给他们的,歌词一点点都没差。
“我将青春付给了你,将悲伤留给我自己,爱是没有人能了解的东西,爱是永恒的旋律。
”音乐一响,我眼泪就哗哗的开始掉,完全失控。
我也说不清我为什么喜欢这部剧,也许是因为作为东北人的我也曾在南方呆过几年吧,对那种异乡生存的压力、无奈与彷徨的感同身受;也许是我也曾拥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从学生时代到毕业到异地恋,对那种心动、那种深刻、那种失望、那种甜蜜的熟悉。
对,爱是没有人能了解的东西,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的经历与爱都不同,若彼此懂得,心灵相通,爱便深刻而美好。
不可避免的,这部剧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个哥哥和嫂子,在广州的这几年,和他们接触很多,也受到了他们很多的照顾。
1997年两个人一起大学毕业,先是我哥孤身一人到广州打拼,无亲无故,大概半年之后把已在东北找好一份稳定工作的嫂子接过去一起生活,我一直无法想象他们究竟在当年吃了多少苦,才一点点积累起家业在广州买了车买了房有了自己的公司,但看到邓超、高虎和韩灵的时候我大概明白了一些,虽然戏不一定演的全面,因为生活一定比戏还要苦,且戏演完了就谢幕了,而生活是要一点点过的,苦难是要一点点熬下去的。
后来,我哥也有了一点资本,开始和一些上流的人士交往,后来,他开始回家很晚,陪家人很少,开始,嫂子还会和哥有争吵,后来,嫂子也开始沉默,她将更多的爱给了孩子。
我问嫂子,当初你为什么要嫁给我哥?
她说:那时候他对我特别好,特别会照顾我的感受,不然,我也不会嫁给她。
可是我看得出,她也希望能和我哥回到从前,就像韩灵说的:我不要你的钱,我只希望你能多陪陪我,虽然她自己都知道很难很难。
我问她:为什么你不选择离开?
她说:因为爱。
有些感情,我们外人不方便去干涉,当然,也干涉不了,因为爱,是两个人的事情,是没有人能了解的东西。
很多演员的演技不错,比如王大治演小坏蛋的时候真的让人觉得恨铁不成钢;高虎那种傻傻愣愣的感觉也让人感觉有时心疼有时可爱;贱贱的邓超这次依然酷酷的,赚足了女粉丝的眼球;我要特别说一下的是董洁,其实她跟很多大牌的明星导演都有合作过,但始终不温不火,有传言说她是因为不接受圈中的潜规则,当然这无从考证,在这里就说韩灵这个人物吧,我在脑中迅速的搜索了一圈,还真只能让董洁来演,为什么?
有谁能既演出青春时的青春懵懂又演出成年时的沉静与淡然?
那种味道拿捏的恰当好处,多一份不多,少一分不少,正正好好。
这份爱在她和邓超的演绎下,不浓不烈却深入人心,仿佛就是铭记在心上,刻在骨头里,真真是触动我心底的那根弦了。
此生有这样一场爱,死而无憾,虽然邓超最后的结局有些遗憾,但只有悲剧才能让人铭记,也最发人深省。
希望每个人的一生,都能拥有这样一份只有彼此才能读懂的爱。
挺好看的。
以前看过这个导演的另一部慕容雪村的作品,觉得一般,因此对这部也不抱很大期待。
没想到看了几集,倒是出乎意料的好看。
这才是真实的中国校园爱情故事,真实的中国式奋斗。
校园的自习的小树林和石凳,老旧的电影院,拥挤、陈旧的寝室,寒暑假为了见一面n个小时的绿皮火车,还有为了奖学金和毕业分配的明争暗斗、告密,那些单纯、纠结的友情、爱情。
把记忆翻开来,不忍心看,但又忍不住不看。
还有刚到深圳时,天桥上卖打口碟那段,都能回想很多东西。
作为女人,觉得电视剧比原著更能让人接受一些,原著太残酷了。
电视剧要美好、温情一些。
喜欢电视里增加的那些校园的戏份。
校园的感觉很真实。
导演的手法貌似比较保守,没有特出彩的地方,有点文艺,但也夹杂着浓厚的泥土气息。
拍的有点土土的感觉,但很实在,不做作,不装逼,有情怀;有过类似经历的话,很容产生代入感。
片尾曲陈楚生的《有没有人告诉你》,好应景。
芒果独播,好像收视一般。
喜欢韩剧和偶像剧的同学,大概不会太喜欢这样的风格和故事。
有些演员不是很喜欢,不过演的都不错。
校园戏普遍年龄偏大,尤其是董洁,女人真是要人疼的,经历和状态都写在脸上,不过好在气质还比较纯。
演员老点还好,幸亏没有最让人反感的那种,就是一堆风尘气特重的女人们和流里流气的男人们,然后自称自己是某大学的学生,然后各种做作各种现。
邓超很适合这种优质凤凰男,觉得比《合伙人》里面那个世家出身的优等生,更加真实、自然。
身材、气质、长相,真的太好,再看下去,也许我也会爱上他。
高虎也是出乎意料的好。
本来他的虚竹挺让人反胃的。
特爱看他和邓超的对手戏,尤其是两人去深圳后,太有意思了。
本来给的四星。
但想想这两年好像还没有这么让我感动的电视剧,出于私人感情,给了五星。
刚开始看这个电视剧,天天追,简直可以看一整天,晚上也看,这段时间过去了,发现韩灵真是比较傻的女人,连生个孩子都要怯怯的问老公,第一次老公还让他打掉,造成她终生不育。
这样的男人,自私,这样的女人,愚蠢。
女人,找的老公,不一定非常优秀,但是一定要死心塌地对自己好。
这才是幸福的人生!
煽情与笑料并存,灰暗和辉煌交替,上一秒天堂,下一秒地狱,你永远猜不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关于爱情,梦想与奇迹,关于肖然和韩灵的十年相守。
这是一个励志的故事,这是一首奋斗的史诗,这又是一部让人唏嘘不已的悲剧。
当周围的一切都变好了的时候,原来最牢固的东西却消失了。
相爱十年,真的有十年吗?
假如没有韩灵,肖然会成为这样的肖然吗?
电视剧里的爱情讲的很少,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三个男人的成长,他们的步伐惊人地一致,一起倒霉,一起发达,一起有外遇,一起悔悟,一起浪子回头,有时是刘元起头,有时是陈启明起头,总之每一个人生转折点,他们都是一起经历的,每个人经历的内容又各有不同。
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情理之中。
总归是你帮我我帮你你坑我我坑你,三个人的成长史,至于韩灵,黄芸芸,程露,还有电台女主持卫媛,大学暗恋对象孙玉梅,日企女翻译,六个女人,三个男人,家里家外的,正牌非正牌的,喜欢的和玩儿的,都是以这三个男人为中心的,三个男人又是以肖然为核心的。
肖然无疑是最成功的,可结局也是最悲惨的。
正应了那句签语:傲骨心雄一生,瞬间灰飞烟灭。
在肖然最后终于想通了,终于可以与韩灵重新在一起了,终于不再那么的“傲骨心雄”的时候,生命戛然而止。
也许上天注定了他必须是一个傲骨心雄的人,一边享受着这种性格带来的成功和快乐,一边忍受着这种性格附加的痛苦和孤独,当他终于意识到这样不对企图改变的时候,老天爷就不会让他再活着了——不要企图改变出厂设置,否则会自动报废。
就像肖然说的,你信命吗?
这种东西,信则灵,不信则不灵。
肖然信了,所以他的命就被那支签文注定了。
他好像安排好了一切后事,好像事先知道了自己的结局。
说实话,他死也合乎情理。
但作为他精神支柱的韩灵,就没有一点错吗?
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一个人身上,心甘情愿,就要愿赌服输。
这就是韩灵的命运。
肖然出轨了,她输了,肖然死了,她输得一塌糊涂。
她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把一生过成肖然的依附,虽然她对于肖然来说,很重要,非常重要,但她仍然排在第二,在肖然心里,自己永远排第一。
只有保证了自己的一切,才能给韩灵分一些。
否则,一切免谈。
电视剧里贯穿始终的还有一句话——靠自己,做什么事都要靠自己。
肖然一直贯彻着,所以他成功了,刘元被师哥坑了之后幡然醒悟,也爬到了高位,只是仍然摆脱不了对上层的依赖,陈启明一直都没有靠自己,所以他做什么败什么。
韩灵呢,不管是前期落魄还是后期富贵的时候,都没有自己的事情可以做,将一切都放在肖然身上,所以一旦肖然忙一点,忽略一点,偏差一点,她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她也曾告诉自己,要体谅,要理解,可是呆在家里没事干真的会疯的!
除了肖然,人生还是有很多可能的嘛,而且做其他的事也不妨碍你爱他啊,为什么你什么都不做,偏偏只等他呢?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总是依靠一个人,总有靠不住的一天。
哪怕有件事能让你分分心,能让你靠的那个人喘口气,你们两个都不会走到这一步!
相爱十年,两个相爱却不会爱的人,他们只是相守了十年而已。
——记在《相爱十年》完结时深圳,深圳!
“这是鹏鸟的故乡,梦想之都、欲望之渊。
爱无能的城市,沦陷的乌托邦、失去信仰的耶路撒冷。
”跟《相爱十年》中的肖然、韩灵、刘元、陈启明一样。
时光往复、迎来送往,大批的年轻人争先恐后的涌入这座城市,把自己的青春、梦想、爱与恨献给了它。
刘元曾不无戏谑的说:“在深圳你如果不挤着,根本就出不了门!
”听到这话我不由的会心一笑。
相信有北上广深经历的人一定会对“挤”这个字有着同样深刻的体味。
《相爱十年》的剧情流畅而真实的铺展着,看着剧中人的脸。
仿佛看到的就是自己,就是某个人的影子。
曾经不止一次的有人跟我说:“我喜欢深圳,深圳真好。
”我看着他们怀念深圳时那样迷醉的眼神,我看着他们离开深圳时那样失落的眼神。
然后我想起,在多年以前,离毕业还有一年便跑到广州找机会实习的我。
那时我刚经历完人生中第一次面试。
是一家网络公司的销售工作。
那一批面试的人包括我在内总共有6个应届毕业生,参加的是集体面试,因为是个很缺人手底薪很低很苦逼的销售工作。
基本上个个都被通知明天过来复试。
回去的路上,大家交流明天是不是要过来参加复试,这时突然有个身材高挑的漂亮女孩笑着说:我下午要去深圳了。
她脸上洋溢着激动、骄傲、幸福还有隐隐的不安。
说完就朝着马路对面走去。
我看着她的背影,长发飘飘的样子。
阳光很强照着我的眼。
那一刻,我听着“深圳”这个名字。
我觉得它很美,就像梦一样让人充满期望。
那时刚到广州,对周边的环境毫无概念。
深圳就这样成了我最初的印象。
之后不断的会听到一些关于深圳的故事,其实深圳跟广州离得又有多远呢?
深圳的故事跟广州的又能差得了多少呢?
直到我终于去了一次深圳,看见南山区的科技公司大楼,看见神一样存在的腾讯大厦、联想,在中兴通讯总部的食堂里吃了一顿午饭。
那时我已经成为中兴通讯广州分公司的一名员工。
我记得那儿的街道很干净,空气湿润有着海的味道,整座城市都是年轻的。
它不像广州,有着那么多“老广”的烙印。
深圳就是一座异乡人的城市,它没有自己真正的主人。
有的只是有些人在那儿发了,有些人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那儿……肖然最终车祸身亡,命运没有给他一次重头来过的机会。
在故事的结尾,编剧别有用心的打上了一段字幕:生活原本有无数种可能。
但现实是,那些在深圳的异乡人,他们用着刘元的世故、陈启明的软弱、肖然的残酷,在生存的路上拼搏,他们已经和这座城市相处的很好,深圳从目眩神迷的梦便成了日复一日的平淡。
在这儿有爱过有恨过,不只是韩灵,深圳也已然成了肖然们生命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如果人生还有一次选择,他们还是一定会义无反顾的选择来到深圳。
“ wine ,woman and war 男人永远的最爱欲望的门已开梦的草原没有尽头梦里忧郁的花香漂浮在风中 ”跟慕容雪村略显凌乱的原著相比,电视剧要深刻有血有肉的多。
原著里处处渣男怨女,赤裸裸的残酷,让人不由的有些抽离。
电视剧中对人物细节的刻画及故事的铺展方面做的非常自然真挚动人。
虽然该剧有着各种与时代不符乱入的穿帮镜头,但着实是一部能抓住人心的作品。
剧中那个激昂又带着伪装、生硬的演讲声再一次响起:“这个圈就在各位的脚下,大家都知道这里是特区,那也是我们全国唯一一个能遍地找到黄金的地方!”这就是你我的声音,真实的令人心疼。
最后,肖然还是没有和韩灵在一起。
肖然车祸之时偏偏是两人决定复婚之时。
韩灵和肖然的十年夹杂着爱和痛。
他们之间从生活到情感的变化非常真实地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男女的内心。
韩灵从大学开始就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一无所有的肖然,她是真的爱肖然,她对爱情的期待就只是希望和爱的人永远在一起,她需要的是陪伴,韩灵从来没有嫌弃过肖然没有钱不成功,她在温馨蓝园的时光其实才是最开心的日子,哪怕日子很清贫。
而肖然是不断地想要改变生活让韩灵过得好,后来他如愿地成了肖总,喝酒应酬不断,而韩灵却觉得肖然离他越来越远。
过生日那天肖然定好了位置想出去吃饭,韩灵只想在家亲自做饭一起吃,肖然对韩灵做的饭却有了些许不满,韩灵明显就感觉到了肖然的改变,她说“你现在吃不惯我做的菜了吧,可是我记得以前我们就算一顿鸡分两次吃也很开心。
”韩灵的心里是难过的,曾经真的只能是曾经了。
肖然一开始确实是想为韩灵创造一个好的生活,在深圳落脚,但是随着他的生意越做越大,生意人的戾气也随之而来,他觉得钱能解决一切的问题,忘记了曾经他答应过韩灵会每天在她耳边说那句“我爱你”,所以韩灵不明情况的打款给不合作的公司可以让肖然勃然大怒地对她吼“谁让你打款的!
你从明天开始不要来了!
”这段我特别替韩灵难过,其实韩灵是想在公司帮着肖然一起奋斗的,但是肖然只需要她做好分内事,这已让韩灵有失落感,再加上肖然如此愤怒的态度自然让韩灵伤心透了。
男人总是觉得事业是第一位的,有了事业有了钱以后女人就会开心,不会离开自己,而事实上女人觉得没有了男人的关怀和陪伴,有钱又有什么用,即便后来肖然买了大别墅,还帮韩灵添置了舞蹈房,而韩灵也并不开心。
韩灵决定助养贫困地区的孩子,而肖然在那时也并不能真的解读到韩灵的内心,依然沉浸在事业带给他的光环。
直到韩灵真的离他而去,他才意识到什么都可以失去,只有韩灵是他这辈子都不能失去的。
肖然喝醉的那天,他一边哭一边让老周给韩灵打电话,其实这时他才是最清醒的,他才明白他自己的痛和韩灵的痛。
如果肖然在事业成功后可以多一些时间回归家庭陪伴韩灵,悲剧也许不会发生。
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但愿所有人都可以珍惜眼前人。
天堂向左,深圳也向左生活在深圳多年,第一次看到“天堂向左,深圳向右“这个题目的时候甚是反感,就这样看了这篇小说,然后好奇看了电视,慕容雪村太悲观,太消极,他根本不了解深圳。
深圳不是作者眼里的光怪陆离的沿海城市,来这里的人有太多的机会,就像肖然能从贫困潦倒到百万富翁,也有很多黄芸芸爸爸那样的本土暴发户,但更多的却是外来的出卖劳动力的打工者。
深圳充满了机会,当然也有人在诱惑面前迷失了自己,就像肖然,但众多的年轻人在这里实现了自我价值。
不管你是高学历海归还是劳务工,只要你够坚持,够努力,在这里都能安居乐业。
深圳是一个飞速旋转的城市,也是一个秉公办事的地方,在这里去政府部门办事人人平等,不需要找关系,一切按流程为准。
深圳一年四季花开,常年蓝天白云,这里有上百个免费公园,这里有震撼的海滨栈道,都是周末休闲的好去处。
深圳消费丰俭由人,点菜多了服务员还会好心提醒,深圳义工多到想为别人服务需要排队。
深圳快速但不失温情,我喜欢“来了就是深圳人“这个宣传语,也是我留下来的理由。
深圳是劳动者的天堂。
《相爱十年》根据70后作家慕容雪村的《天堂向左深圳向右》改编。
慕容雪村或许是个悲观主义者,他曾说:“我们这代人都是仇恨生的,一出娘胎便心怀恶意。
我现在事业有成,身家百万,但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自己没有出生。
”《相爱十年》纵然没有如此绝望,但当“百万富翁”肖然站在办公室,感叹自己仿佛在做梦时,围城式的纠结终于一发不可收拾。
慕容雪村毕竟在深圳捱过苦日子,对这座城市有着复杂感情,这段70后的奋斗史和心灵史,对于有过类似经历的人来说,真实得有点不忍直视。
“北漂”故事早已被讲滥,描述“南漂先进个人”的《相爱十年》,突然将镜头拉回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
在改革开放如火如荼、人人摩拳擦掌的那些年中,大银幕上有《特区打工妹》,小荧屏上则有《深圳人》、《公关小姐》。
在当时的观众看来,触摸新崛起的南方前沿城市,满足的多半是难以抗拒的好奇心,而个人奋斗之苦,尚未被成功者和失败者拿来回味和反思。
而当70后这代毕业生开始集体叹老时,那段岁月才有了回放的意义。
《相爱十年》不是城市爱情剧,也屏蔽了聒噪无比的三姑六婆,它从不家长里短,将最大火力集中在了个体与城市的成长上。
80后们曾悲叹,自己“不幸”遇到了最愁人的时代——升学和就业压力空前,当70后们已经参与资源分配时,他们却迎来了新中国史上变化最快的竞争社会。
但,恰逢改革潮的70后,纵然撞上了“下海”、“炒股”以及创业的最佳时期,但路毕竟也是每个人一步步踩出来的,在潜在机会面前的犹豫、冒进、挣扎、收获、失去,同样狠狠改变了一代人的观念和人生。
该剧中,肖然、刘元、陈启明三个男人的人生轨迹,投射出的是中国各阶层年轻人,在现实中的完整生态,他们对自我价值的珍视、对贫穷的抗争、对职场信念的异变、对爱情的怀疑,皆隐藏着让人“细思恐极”的力道。
《相爱十年》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正面角色或反面角色,每个人物未必“讨喜”,但无一不捆绑着芸芸众生的身影。
在人人一根筋奔钱而去的社会转型期,内陆城市和高校校园,与深圳是两个决然不同的世界,肖然曾对韩灵说,你们争夺一个领舞位置都要彼此算计,那外面该有多复杂。
随后的十几年,事实证明了肖然的推断,你可以憎恨那个城市的浮夸、虚荣、甚至迈过道德底线的无耻,但人们依旧手脚并用,将自己的隐忍、努力、才能和诡计,毫无保留地填进了那个巨大的黑洞中,直至迷失。
这一点,《相爱十年》和《中国合伙人》有着类似的“成功学”肌理——越到最后,越不知所谓成功的意义何在。
邓超在《分手大师》中尽皆过火的癫狂表演,转瞬灰飞烟灭,但他在《相爱十年》里扮演的肖然,却精确呈现了一个70后青年的心灵史:从蚁族到吊丝,再到高富帅,他看上去就像一则“我为自己代言”的广告,但全剧足够让人相信,肖然的经历是真的。
不为成功和失败下定义,是暮容雪村对《相爱十年》最有价值的立场。
爱情,和婚姻,是不一样的。
肖然:出身农村的大学生,喜欢韩灵,个性隐忍,感情多疑。
肖然发誓要让韩灵过上富足的生活,他在商场上几经沉浮,终于站住了脚,最后发展成拥有两家上市公司的企业老板。
可当他事业走上巅峰的时候,情感却走向了困境。
韩灵:和肖然、刘元、陈启明是大学同学,肖然刘元爱慕的对象。
在深圳陪伴肖然创业,与肖然结婚后,因为一次打胎导致无法再怀孕,后因肖然不忠,二人婚姻情感走向困境。
肖然的商业头脑有,但是发达之后,对家庭不忠,这种男人也没什么好夸的。
以前看的时候就看个热闹,现在看见自己真实的不要不要的,人物刻画也很有性格…性格决定命运。ps:还有比王大治更丑的演员么??我快看吐了
四分的剧因为女主给一分
算是这几年看过的国产剧里最喜欢的一部了,也是从这部剧里看到了太多无奈。
看到一半的时候弃剧,感觉陈启明不是个东西,但后来没忍住把它全看完了,发现里面三个男的都不是个东西。
结局不那么狗血,好好弄弄,起码四星
下架
莫名其妙
好看,但又不得不说这剧看得让人难过。
董洁的演技拉低了整个剧的水准
好狗血
邓超就勉强算过了,可高虎有哪怕一丝丝像大学生吗???有吗?!选角跟搞笑一样。
三星半
这样的邓超真是魅力无限啊~
董洁很符合人设,听说就是在这里跟王大治搞上的,超哥情何以堪。
为什么总要等到已经离开很远很远的时候才能明白,原来最舍不得的东西早已被我们放弃在前面了。
邓超好帅😁
看到王大治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故事俗套,人也再演不出從前的青春
虐心
十年,男人的一瞬,女人的青春。后期肖然太渣了,为韩灵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