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而言,我不知道该如何给一个合适的分数。
从《人间失格》入手,太宰治的死,总让人怜惜他的才华。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愈加对于太宰有一种怜悯的不堪,这是一种复杂的情绪,似乎是他可以做到,但是他停滞了。
关于他与他的女人,还有他对于死的迷恋。
不知道是因为脆弱而显得美,还是因为美而显得脆弱。
纵使如此不堪,作为津岛修治的他,依旧拥有着美知子的爱以及山崎富荣的欲。
爱者生,欲者死,田部阿滋弥与小山初代似成镜像之物,在作为太宰治的镜子两端构成了死与生的意象。
而太田静子,借由太宰治的死,获得了她所希望的艺术层面的认可。
片中大量的紫阳花意象,似乎暗含着太宰治看似放浪的一生,却拥有着别样纯洁的忠贞。
而我更偏向于片中三岛由纪夫的怒斥,对于太宰治渴求他人认同之下,所展现病态之美的否定。
读完太田治子的《向着光明》,我很难想象借由他人的日记来进行文学创作的行为,我觉得至少那些提供日记并且深爱他的女子至少应该拥有姓名。
他确实是有才气且懦弱的人,我心疼那些因为深爱他而满足他任性人生的女子,也为说出"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寺内寿太郎感到惋惜。
在《人间失格》与《小丑之花》的对比中,《人间失格》所呈现“梦游者的路途,酒鬼的哀泣,女人的牺牲,孩童的无知。
我们糜烂地生活,像蛆虫般思考,又如贤者甘忍着不公。
”与“其实关于死亡,很多时候都会存在脑海里。
毕竟生必然走向死,如何死亡其实也可以作为一个颇具仪式感的事情,并且尽量与他人无关。
无论如何去选择,真正的悲哀,不是哭泣与白发,而是默默地微笑,这就是悲喜之间混乱的界限。
”之间,也混杂着太宰治的分裂。
正因为太宰治作为分裂的主体,他将追寻“伟大的作品”“女人的崇拜”“死亡的美丽”作为幻象,去掩盖现实的苦厄与不满。
在此基础上,作为日本旧时的女性,很容易堕入迷梦之中,自以为其成为所谓“爱”的唯一。
如此看来,真正幸福的,是那些与太宰治一起赴死且已经死去的女人们,至少死在她们所认为的拥有之中;可悲的是保有记忆生存下去的女人们。
该是与太宰治告别的时候了,即便每个世代我们都能看见他的作品。
看这卡司和题材,完全是奔着拿奖去的。
伟大的小栗旬,他继承了0获奖日本前辈影人的光荣传统!
在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他不是一个人!
2018年《银魂2》开头的官方吐槽中就揭示了小栗旬拍摄此片的动机。
屎尿屁和漫改拍多了,是时候拿出沉重的文艺大棒敲打下评委们了!
(为啥他不提名不拿奖我一点也不意外嘞。
日本小李既视感,手动滑稽……)
蜷川實花 这部电影带给我的体验是平面而非线性的。
电影既没有随着时间线层层展开、步步深入,也没有人物的发展、挖掘。
整体感觉是一张名为《关于太宰治花边新闻》的剪报。
为了不使剪报单调,因此用色彩饱和、对比强烈的大色块进行了背景提亮。
凡有字的整篇都用荧光笔画上了高光。
空隙间还填满了令人感到窒息的花边(电影背景里的各种夸张细节,鸢尾花啊、紫藤啊等等)。
最具有八卦剪报特色的大概还是三岛的出场。
没头没脑的出现后消失,只为了给太宰治的小说写个差评,整个电影有无三岛毫无关系。
为了增加八卦小报的亮眼度,特地表明了此为官员大人。
就好像剪报上一块豆腐干上写道《震惊!
遭大官批判的太宰治,前途渺茫!
》也因此,一张八卦剪报干巴巴地从来不能刻画一个人、传达一个人。
在这张剪报背后,是导演 蜷川實花的手。
她也许用自己艺术家的经验串起了剪报的内容。
引导的是一个艺术家要达成艺术成就必须要利用别人、榨干他人的主线。
但这可能根本就不是太宰治。
“若能避开猛烈的欢喜,就不会有悲痛来袭。
”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 “仅一夜之间,我的心判若两人。
她自人山人海中而来,原来只为给我一场空欢喜。
你来时携风带雨我无处可避,你走时乱了四季,我久病难医。
” --《人间失格》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从《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看到这句话时,我对什么样的人能说出这样丧的话,产生一丢丢好奇。
翻开电影海报,惊喜的发现是小栗旬(不管丑闻啥的 人还是帅的),于是用时两天,看完这部弥漫着经典丧文化的日系电影。
从传统道德的角度,太宰治的一生是堕落的、叛逆的、颓丧的,“不配作为人活着的”。
然而剥离道德的角度,从电影中有一番别样的感悟。
太宰治:把破坏的一生撕开给世人看,用自己的一生做了一场文学实验。
他用烟、酒、女人放纵自己,破坏自己的人生,无视道德的桎梏,自我放逐。
但是,当他允许情人富荣侵入到家庭的空间时,那个逆来顺受的、温柔妥协的美知子,终于为了保护孩子,也为了成全丈夫破坏一切以成就文学理想,决绝的把太宰治赶出家门。
口吐鲜血,太宰治倒在一片白雪中,漫天飘落的白色山茶花,预示着他失去生而为人的资格,用最后的生命祭奠给巨作《人间失格》的结局。
太田静子:聪明、不食人间烟火的文艺女青年,没落、闲暇的富家女。
迷恋于太宰治的文字,为了谈一场以死为目标的恋爱,她和太宰治书信往来,谈情说爱。
原本以为这大概是真正的爱情吧?
结果发现了伤人的事实,太宰治是为了自己的日记作为写作灵感,才和自己恋爱的。
短暂的伤心过后,她迅速转移了目标,改为追求文学史上的名声和孩子。
追求过程,不追求结果,清醒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静子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但她爱的是太宰治吗?
我不这么觉得。
她迷恋的是文字、才华、名利,而非太宰治本人。
富荣: 带着黑框眼镜,笨手笨脚的老师,丈夫在一次战争中下落不明的寡妇。
原本循规蹈矩、一片死寂的人生,因为和太宰治的意外邂逅激起波澜。
她对太宰治的才华陷入近乎痴迷的崇拜,仿佛抓住了一棵无聊人生里的救命稻草。
爱的近乎疯狂,使得她做出不理性的事,譬如登堂入室的进入太宰治家里,用收拾干净的厨房和一株鲜花向妻子挑衅。
在太宰治生命的最后关头,她亲身践行了“必死的觉悟”的诺言,和太宰治一起堕入冰冷的海水。
富荣爱的是这个男人吗?
不,她爱的不是他,而是想象中的爱,是胜负欲。
陪伴太宰治直到殉情,对于前半生循规蹈矩的她来说,也算是一种壮烈的结束吧。
美知子: 太宰治的正妻,知识女性,史地老师,《维庸之妻》的女主。
和丈夫生育了一儿一女,从落魄时期、隐居富士山下时就陪伴其左右。
在外人的眼中,她隐忍、温柔、妥协,甚至看到丈夫和富荣当街亲热,也只是安慰女儿说“爸爸是为了工作”。
于道德,她是逆来顺受的,于情感,她懂爱太宰治,也了解他的文学理想。
长期的委曲求全积累的不甘,在富荣的变本加厉、登堂入室之后,终于爆发了。
她不再愿意做太宰治背后的避风港,在下雪的冬夜,把丈夫赶出了家门。
对于想破坏一切成就文学理想,亦或是提心吊胆的自己来说,都是一个解脱。
美知子对太宰治的爱,是时间沉淀的,基于共同经历和理解的爱。
但这份爱,为了成全太宰治,夹杂了诸多不甘与委屈,是恩是怨已难以看清。
也许夫妻人到中年,在柴米油盐的消磨之下,当初富士山下炙热的爱情已经被灰尘暂时蒙蔽。
在完成《人间失格》后的临死关头,太宰治才在遗书对美知子以一句“最爱是你”告白。
那一刻,美知子笑中含泪,复杂的心情难以言表。
作为作家,我佩服太宰治,用一生作为文学理想的试验品,体会人性、爱情、欲望、堕落,把自己内心最深处,剖开给读者看。
作为男人,我鄙视太宰治,他用烟、酒、女人堕落,辜负了这些爱他的女人,实际上懦弱逃避,爱的只有自己,和文学。
作为人类,我又同情他,他的性格又何尝不是过往的经历和环境导致的,出生在一个富裕、等级森严、环境压抑的大家族,无法对强迫自己的家长说“不”。
童年累积的压抑情绪,战后日本的颓丧社会,影响了他,以悲剧结束了边缘化的一生。
独特而真实的一生。
看完蜷川拍的人间失格,我觉得很惊喜……一时间我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口头去表达我的感受,它装载得太多太多了,多到我可能无法容纳。
我曾以为这位艺术家只会将画面拍的完美,没有抱有任何对内容上的期待去看,没想到内容也是重新抽丝剥茧。
距离我高中看人间失格已经过去很久了,在我印象里,这本小说给我的感受是灰暗,落寞,可笑,他的死,是灰白的。
可蜷川却用蓝,红,绿,三种艳丽的颜色,来狂欢,用三个女人,去剥开他的内心世界。
对于电影的感想我无法按照顺序去给予记述,我的语言如此贫瘠,我的理解如此浅薄。
我唯一确定的是,是他的死,是所有人渴望的,他的死,是所有人的狂欢。
到最后,三个女人都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爱”。
而太宰治,却没有人真正的还爱着他。
——————————————————在我的理解中,蜷川把他分离成三层。
第一层,用他的妻子表现。
她的妻子美知子沉稳慈爱,给予他无上的包容与理解,她容许他对她的伤害,接纳着他破坏的冲动。
她如海一般宽广而伟大,她如沉寂的蓝。
所以她代表着他的平常,他维持在表面的普通。
当她也开始拒绝自己丈夫的存在,残忍地无视他的求助,把他拦在了门外,抱着孩子与他划清了一条明显的界限时,他就已经“死”了。
这个“死”,不是文豪太宰的死,是修治的死。
因为唯一爱着他的人,也不存在了。
第二层,是他的弟子兼爱人——静子。
她活泼开放,才华横溢,抛离世俗,她是浪漫的红。
她追求恋爱的感觉,她不认为只有爱情才是真正的正确。
她说:人类是为了恋爱与革命而诞生的。
这是多么疯狂而浪漫的想法,这也是她。
她的存在,我认为是太宰追求的“理想”。
他渴求着她,就如渴求着理解爱,被人类所爱。
可静子对他的爱,却不是爱他的人,而是他的文字。
她把自己展现给他看:看,这就是我,这就是我的内心。
来吧,把我看个透彻,然后把我也记入你的文章里。
让我和我的所有,彻底成为你(小说中)的东西。
她用她的孩子,来分走他的名字。
她用她的名言,来分走他的名声。
她是理想,是斜阳,是他渴望的,却永远没有得到的。
她在最后面对记者的采访,回答与太宰的关系,她说这场恋爱让她可以用一生都沉浸在这场梦中。
太宰只不过是她完美的梦里的人,她利用他完成了这个梦。
第三层,是他最底层而一直惶恐暴露的欲望。
是死的欲望。
代表着这一层的是他第二位情人,富荣。
她从太宰那里得到生的希望,又迫切地想用殉情来绑定二人的“永恒”。
她是那么的单纯又癫狂,她竟然爱着他承诺的“死”。
她对此不离不弃,奉献所有,一再企图插入他的“生活”,妄图去逃离自己不过是他写作素材的事实。
她既纯粹,又复杂,是代表希望的绿,也是死寂的绿。
富荣给我的初印象是可爱而无害的。
但她的残忍超乎我的想象。
她的残忍不同于静子表现得张扬,她是太宰在最期时的刽子手,一步步逼迫着太宰迈向死亡。
她曾那么的渴求太宰把所有的爱给她,请他允许自己剩下她的孩子。
她给了我她是爱着太宰的错觉。
可她的行动却让我明白了,她那份扭曲的“爱”从未给予太宰。
她在太宰因病虚弱得无法动弹时,逼迫他与她行苟且之事,只因她想跟静子一样,要怀个孩子;她在太宰妻子回娘家去见妹妹最后一面时,“侵入”家庭中,灭了美知子最后的希望,让美知子对太宰失去所有期待;她在殉情前,听到太宰说“我们不如一起好好活下去好不好”的时候,用大红色的布条捆住了两人的手,打了无法解开的死结,睁着她那天真无辜的双眼,说出“我只想两个人一起去死,现在立刻”她用“理想”去束缚了太宰,要太宰用剩下的所有去履行他的“承诺”。
即便他并不想。
太宰他是值得令人同情吗?
他是可恨的,但他又是可怜的。
我只觉得他是寂寞的,悲哀的。
他只不过是披着人皮的躯壳,如此的无聊与空虚。
他利用烟酒来逃避枯竭的情感,用女人来作为素材去创作。
当他的编辑列举着他恶劣行径的时候,世界是热闹的,他的《斜阳》在全民中热卖,他的背后是罔顾他感受的全民狂欢。
在他俩的对峙上,蜷川安排了一场祭典,佐仓谩骂得一声比一声热烈,后面抬着神轿的男子们便喊得一声比一声热闹。
声音经过处理,此起彼伏,连续不断,一切都吵闹到过分。
但我却觉得那一刻寂静无声。
这里面的所有吵闹似乎跟太宰一点关系都没有。
大家只是看着太宰,汲取着他在书中伸展出的文采,为他欢呼。
他明明有赤裸裸地展示给他们看:就像在酒吧中,面对着三岛的批判,他一如既往地胡闹,敢于当场的把自己丑恶的一面展露给众人,他紧捏着自己的喉咙,应着三岛不屑的批评企图自杀,宛如台上小丑,众人像配合着这台戏的观众,惶恐地劝阻下来,但当他因结核而被迫展露出那不堪而脆弱的一面,变回了真实的自己,大家却捂嘴后退,无人向前。
他们根本不在乎他是如何的。
到了影片的最后,他落入水中,和身旁所有的白花一般轻轻漂浮,安静得仿佛已经死去。
却在一瞬睁眼,又呛出了泡沫。
仿佛惊觉:大文豪太宰治,直到临死,他还是一无所有。
其实没太看懂。。
可能欣赏不来这种极致空虚带来的极致摆烂。
不过不这样,他似乎也难以耗尽心力、放弃现实自我写下《人间失格》。
心中虽然还有感受人间真情和美的能力,但已经没有任何力量使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
他终究支撑不了自己。
女性人物令人眼前一亮。
太田静子是强大且忠于自己的。
恋爱和革命也许是很多在那里高歌着“男人全心投入,把命也奉上”的男人们所不懂的。
他们不敢真正爱人,也不敢真的去革命。
只有“刺激”才能让他们苟延残喘地继续活着。
静子的表态让我看到“恋爱脑”的强大。
爱自己后的“恋爱脑”就算让人觉得“堕落”又如何?
颠倒的世界,安心做个“坏女人”吧。
也很高兴最后看到美知子的成全与放下,她终于开始新生活啦!
衣服晾起来~
其实拍的也没有部分评论所说的那么不堪,大体上还是能看出编剧意图表现促成《人间失格》最终成稿的正是“世人”这一主线。
但围绕主线展开的剧情捏合不够紧凑,挖掘也不够深刻。
电影最主要的问题不在于小栗旬演的太健气,也不在于画面声色太蜷川实花,甚至不在于剧情发展太跳脱,而在于对角色的处理太扁平。
太宰的挣扎和痛苦没有得到充分的表现,剧情设置在小栗旬的魅力加持下把“太宰”变成了一个人形蛊王自走打桩机。
编剧很努力地试图将“世人”这一对《人间失格》而言非常重要的命题贯穿到全片,但手法却不够高明,坂口安吾和三岛由纪夫更是完全沦为了编剧的嘴,尤其是三岛这场对手戏,借着三岛的嘴所表达内容缝合了《东京八景》中太宰对自己《姥舍》大卖的自嘲,但却与事实上三岛对太宰的感官完全背道而驰,我甚至感觉这台词不如由织田作之助来说更为合适。
安吾与太宰酒馆的对话,不是不可以,但大可不必言及堕落,这也是对于坂口安吾堕落观的曲解。
而明明更加符合“世人”这一隐藏主线的太宰对志贺直哉的不满,电影中却只是屡次不痛不痒地提及志贺的名字而不深入展开。
另外对三位女性的刻画都有加戏太过的问题,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山崎富荣身上。
美知子夫人让太宰不用回家那段也用力太过。
但看了眼片名,这点服务于商业化的发挥姑且可以容忍。
比较满意的是片中太宰先后两次回家假装喊着有虫子来叫醒美知子的情节设计,我愿称之为本片最好的片段。
最近刚和女友分手。
我似乎和太宰治一样是一个懦弱,胆小无能的人,仅限于感情,和女友分手是因我的个人私欲。
我无法为一个女人提供完整的情绪价值,时间价值,找我聊天不如给网络上的陌生人一百块,对方的关心肯定比我多,甚至会用巧妙的语言伪装人设,羞答答问你吃饭了吗?
喜欢什么?
iloveyou之类,但肯定像夏目漱石的月光一样含蓄。
坂口安吾恰巧在电影里说,作家要把自己剖开给读者看,好巧,我打算未来以网文为生,正在向写小说的发展迈进。
可我是卑鄙阴暗爬行的蛆虫,将内心深处的欲望隐藏得不错,所以女友在还未知晓自己做什么而被迫分手,其实不过是我不愿社交,恋爱前后把对方当垃圾桶,害怕对方抛弃自己,因此提出恋爱。
心动时想象未来多好,分手就有多残忍。
要说我和太宰治唯一符合的就是对感情的怯懦,看到我恋人的可爱我便不舍得分手,左右为难,但当我提出分开一段时间时,她比我更果断,直接说:“那互删一下吧。
”感谢她的无情,否则我会犹豫。
对于爱情,我是尴尬的。
尤其是在看电影前半段,我好奇太宰这个家伙还能说出什么样的甜言蜜语,我本人非常讨厌情话,尤其是现实中对我亲口说的情话,因为这些外表包裹巧克力的垃圾对我这个写小说的而已不堪一击,情话是建立的幻想之上的,情话假到让人想笑,我受不了那个,我怕自己听后笑出声来。
啊说到太宰和他的三个女人们,比起来女人们的心似乎热烈许多,像飞蛾扑火般愿意将生命贡献出来,与其相反的是太宰治,他爱每一个人但爱太少,分给每一个人的爱少得可怜,但不以文学为解脱,他只是单纯渴望女人却没有责任,甚至在女人面前充满算计。
很抱歉,如果有人看到这个短篇,发现其中有三分之二在讲述我自己的欲望也没关系,但一部好的电影就是要人联想到自己的生活。
根据太宰治最负盛名的自小说改编的电影,在上映前就铺满了十足的噱头,从导演到演员,都是名声在外且个性十足的人物,再加上小说本身的影响力,不得不让人对影片的期待值甚高,然而遗憾的是,最终电影呈现出的效果并不理想,至少对那些渴望着重现《人间失格》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的人来说,无疑是相去甚远了。
众所周知,原小说的最大特点便是“丧”,太宰治将内心深处一切的不良情绪和悲观性格全部在小说中自我暴露,他的懦弱与自我逃避是整个小说的灵魂之所在,但电影中的太宰治,被塑造成了一位放荡不羁,风流多情的文坛浪子,不但在女人面前魅力无穷,在事业上也是春风得意,给人感觉十分跳戏。
当然,如副标题所示,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太宰治与女人之间的故事,这设定也正适合蜷川实花来发挥,无论在情爱的激情表达层面,还是在环境氛围的营造上,这位摄影师出身的女导演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在狂放浓艳的色彩与华丽精致的画面构图之外,搭配的是时而让人捉摸不透,时而让人坐立不安的音效,整部电影看下来,仿佛一度置身于某大型MV之中,导演将其个人审美完全遍布于电影的全部过程之中,这也是她最大的艺术特点,而至于好恶与否便见仁见智了。
演员方面,小栗旬演得很卖力,十分投入,并且的确让人记住了他塑造的这个太宰治,但问题是与小说中的那个“废人”不太合拍,这应该是剧本和导演的问题;泽尻则是继续跟自己的好闺蜜合作,戏份不算太多,年龄虽然大了但颜值依旧在线;二阶堂富美的表演最有活力,也用实力证明了自己是个标准的演技派,露点的戏是蜷川实花电影中的必备,只不过这次不是泽尻;宫泽理惠的演出是殿堂级,其实类似的角色她在之前《黄昏清兵卫》中就有过出演,这次应该算是轻车熟路了,完成度满分;至于其他的角色,演三岛由纪夫的那个英气少年让人印象颇深。
蜷川实花近水楼台先得月,用的基本都是她爸爸的得力老搭档!
小栗旬虽然看着油但是演技靠谱!
确实跟太宰治不像,但是他把太宰治的精神状态和气质抓得很到位!
是一个辜负妻子、情人的浪子,面对妻子又像一个小孩子,疾病来袭的时候也有他的无助!
三位女性也是各有千秋!
表现妻子时,主要用了蓝色系,自持理性;富家女用的是粉红色系,甜腻,自恋;小情人则用的是绿色棕色系,疯狂、堕落。
宫泽理惠演小栗旬的妻子,太贤妻良母+家里顶梁柱了,你无法相信有这样一位妻子在家中,为什么为了所谓灵感要去睡别的女人?
就这么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吗?
所以你特别能理解她在太宰治故意吵醒她时,第二次选择了不搭理,真的心碎了、心死了!
泽尻英龙华的富家女,甜腻、目的性很强,既怀了太宰治的孩子,又在太宰治去世后炒热度出书,真真的名利双收。
而小情人就比较天真、执迷不悟、不顾一切,妄图取代妻子和富家女,结果一场空,最后选择与太宰治一同离开人世。
画面真是绝了,色彩饱满,比如表现妻子时,主要用了蓝色系,自持理性;富家女用的是粉红色系,甜腻,自恋;小情人则用的是绿色棕色系,疯狂、堕落。
画面考究,无数名场面,富家女总是粉色系花团锦簇背景下拍母女照,节庆日的烟花,小女友强上太宰治这个是搞笑又心酸苍天饶过谁!
最打动我的是太宰治幻想自己仰面倒在雪地上,白花从天而降将他覆盖,真是太美了!
最惊艳的大概是太宰治写人间失格,房内摆设渐渐离他而去,仿佛进入无我境界一般!
最让人猝不及防的是红色的水流暗示人没了,这个首尾呼应了!
最后面对无良记者的拍摄,妻子开始晾衣服,人群才散开,天晴了,两重含义吧!
拉踩一下,这部人物传记戏剧冲突故事性很强,比上田义彦那部处女作强不少!
电影里面不是丧气满满的太宰治,而是双向障碍症。整天兴高采烈到处撩妹,与捧臭脚的人群聚会,是一个甜言蜜语制造机+人形自走炮。电影主题也不是当做噱头讲的三个女人,而是太宰的自我觉醒。风车场景十分震撼,仿佛500个三池崇史层层将人围在中央,全立体当头棒喝。太宰治不是没有朋友,坂口安吾与编辑樱,都是懂得而且支持他的人,但没有觉醒的他一直沉迷在套路写作,浪费自己的才能。直到最后夫人的决心让他快速的认清了自己,他人是依靠不得的,人唯有自己的才能与自己的笔。
比看完预告想象的好。人间失格做主标题有误导,是太宰传记片,因而并不存在什么“没有剧情”,全部都是真人演绎情景再现,导演和主人公原本就都是风格形式几近一切的人,这场蜷川实花牌华丽仿古秀,我觉得及格了。
前半部分就那样子,作家在生活和工作上都不负责任,时刻折磨别人和自己。到《斜阳》大获成功,好歹被老前辈志贺直哉郑重对待,太宰治踌躇满志,仿佛已经写出巨著,电影意外好看起来。无名后辈三岛由纪夫冒出来砸场子,夫人心碎离开,他的身体每况愈下,政府还催收巨额税务。十面埋伏堪堪让玩世不恭的太宰治省思,他根本就是在下流的动物性与高尚的文学洞察中挣扎,时间到了,方才正式面对净是可耻之事的人生。
“与腐朽的道德斗争到底,如太阳一般活下去。”与其说是看电影,不如说是来欣赏美学了。女导演透过《人间失格》的附录小说《斜阳》来拍太宰治,剧情啥的另说,但色彩运用和场景设计都好美,华丽之下死都充满了浪漫。这电影还是值得一看,养眼
影片是很浓重的蜷川实花的色彩风格。这次聚焦的是作者太宰治本人的短暂人生,与他剪不断理还乱的人际关系,还原他颓废、桀骜不驯、充满丧气的生活。主人公真的精神错乱,似乎总是与这个世界难以和解,想对抗生命却又充满无力感。似乎他对“死亡”有着执著的追求,作者本身的价值观也恰恰投射在了小说中大庭叶藏的性格塑造中。觉得宫泽理惠很富有大和抚子的温婉气质喃,艺术家的世界,有种超脱现实的洒脱、自我,看到最后,还是屁股姐的角色最完美吧,有钱、有颜、有孩子、出了书、挣了钱与名气。啊,我的三观也被带歪了吗?
蜷川実花的作品都很有视觉冲击力。的确唯美。只是感觉和自己理解的太宰治不太一样。
女人与花,男人与血,妖冶浓丽,浮华自怜。看得见,彼岸花田,肉体纠缠;看不见,生死欲苦,人间失格。
2.5 蜷川实花还是太流于表面了,空有一个艳丽的壳子,内核却支撑不起。太宰和这几位女性之间关系复杂性呈现异常浅薄,搞得他看上去完全是个被榨干的工具人(笑)其他作家和编辑等配角的戏更是支离破碎,敷衍不成章。
蜷川实花的富丽堂皇美术风和太宰治传记片实在是不搭,就像栗子只能演出风流纵情,却很难演出虚弱颓唐,所以影片大部分时间都是花前月下把妹,酒馆高谈阔论,写作段落是少之又少,倒是三位女主的爱情观很值得玩味,这也是蜷川擅长的女性视角,其他都乏善可陈,让高良健吾演三岛也太好笑了吧。
不倫は理解できない
二阶堂露点
不好意思了各位 不打五星对不起我自己 直击我心脏(看来和各位豆油臭味很不相投哈哈哈) 虽然觉得不能把太宰治人生作为主要内容去看 但是因为导演所以每一帧都美到死 虽然和我印象中的太宰治不太一样 但是同样又迷人又让人恨 雪地那段直接美哭我好吗!!演员选的每个都让人满意 没错 我吹爆!小栗旬这个发型我真的太可以了!!
本来就不喜欢蜷川实花,差点被一水的差评劝退……其实这部电影阐释无赖派不是正好吗。总想着内核和人背后的动机在这时候是无聊也无意义的。
遇到太宰这样的家伙,上去三巴掌招呼了后还是会爱上他。——这应该是三岛一辈子搞不懂的女性心理。
什麼五顆星給某某演員的,少誤導人了。這標題頁面名稱是電影,不是演員本身。
什么东西跟什么东西,有病要治!
小栗旬这版太宰啊,不是颓唐,演出了李太白式的狂浪。狂浪是一种态度,狂浪、狂浪。宫泽理惠的太宰夫人,乃奇女子。当太宰治浪荡一圈,回家哭着说:你等我,把这笔债还上我就回归家庭,跟你好好过日子。夫人呵斥:谁要你回归?什么家庭?它不是你来这世上一遭的目的,我不要残破不堪的你待在身旁,你给我滚去写该写的东西。太宰刚死,记者围了一院子,她端着洗衣盆,笑吟吟来院子晒衣裳——这,是与太宰等身大的灵魂,一样高,一样重。无赖派的坂口安吾在《堕落论》里说:人向往彻底堕落,却受懦弱所困。他懂太宰,才往太宰的心口插刀,把他推上死刑场说:《斜阳》算什么杰作啊,没有把自己按在砧板上剖肠挖肚,你休妄想写出杰作。末尾,太宰终于拔下刀,揭下披在身上的几尺人皮,吐了几口血,坐下来铺开稿纸,写下:我这一生,尽是羞耻之事。我泪崩了。
我自我反省一下为啥会这么喜欢这片子,我甚至觉得还能再看两小时。带着三观看的话哇这什么绝世大渣滓——可是那是小栗旬啊,我哪里能抵抗说着“你真可爱呐”,穿着紫色浴衣的小栗旬啊【流泪猫猫头.jpg。宫泽美的屁股美的二阶堂美的,一切都是美的,可以了,剧情无所谓了!
没有蜷川的前两部好
我有的时候就是会看一些看之前就知道肯定是烂片的玩意儿来挥霍一下我宝贵的生命,一部电影教会你如何对艺术男祛魅。导演这旖旎的画面色彩,用来拍情色片最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