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铺垫,都完成在秋天之前,树叶还没有变黄,湖水还没有那么清澈,所有的曲折与误解,在秋风吹过山坡之前,都结出爱情的果实,在这个秋天,我们靠近,然后转身远离,最后终于选择和爱情,来一次美好的远足。
本和他的朋友们,代表着追求繁华追求时尚的大龄都市男女,他们选择伴侣的标准是,对方经济收入怎样,是否也喜欢繁华,以后能否长久地生活在一起,与其说他们找的是爱情,不如说他们找的是一个搭伙过日子的伙伴。
李和查克,则代表另外一种崇尚自然,追求精神世界的文艺青年,他们也许在事业上并不突出,他们也志不在此,可是他们却能把生活过成诗,他们的收入是不够丰富,但是他们的内心世界却格外丰富。
李是那么一个纯粹而又正直的人,他忧郁的气质,诗意的灵魂,无不在吸引着见惯了各种大都市男女的本。
或许连本自己都没有发觉,自己不知不觉已经被他迷住了,收起那块花岗石,只是因为他曾触摸过,偷偷拍下秋日下他的照片,只是因为他和秋天是那么的和谐。
或者说,李就是一个秋天一样的男子。
他走在秋日的山坡上,和漫山遍野的秋叶,波光潋滟的湖水,融为一体,他似乎也属于秋天。
如果说秋天是一副画,那么李行走在秋天里,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风景。
凯西是那么的世俗、那么的粗鄙,这样优雅而又迷人的李,在她眼里不过是烂泥扶不上墙,他们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她怎么可能会懂李的心思?
在言谈中不时透漏着对同性恋的不屑,还跑到本的律师事务所去大骂大闹,让她的粗俗与不堪显得更加可怜与可悲。
本的两个同性恋朋友,代表了同性恋群里那种很娘很GAY的存在,说话、动作无不透漏着GAY的气息,而本,则代表了和我一样的普通同志的面貌。
是啊,普通的同志穿着不会很娘炮,说话不会那么婊,举止不会那么娘,他们和普通男人没什么两样,唯一不同的是他们喜欢男人。
本和我们大多数都市男女一样,规划的未来,不过是和另外一个都市男子一起,过着都市生活,没事看看电影、听听唱片,偶尔去餐厅来一顿浪漫晚餐,周末去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两个人经济收入相当,虽不说大富大贵,但至少衣食无忧。
可是这样真的对吗?
像李和查克那样,闲暇时去各个山丘来一次远足,偶尔去林中的木屋来一次聚会,看着黄叶秋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样就是不务正业?
这样就是对未来不负责吗?
繁华的都市生活真的就那么好吗?
真的爱上了,哪里会管那么多?
只要你爱他,他也爱你,你们都是正直、善良而又积极向上的人,那么就别管那么多了。
合适的伴侣到处都是,一次次相亲下来,你可以有无数个备选答案,但是真正的爱情啊,却可遇而不可求,遇上了就抓住吧。
就像简和查克那样。
而本和李一样,都是一个正直的人。
他遇到另一个律师,得知他为了钱,不管当事人是否是无辜的,都选择为他辩护,甚至为了打赢官司不择手段,本一开始就知道这样的人不适合自己,但是他的一再主动邀请,让本心动了。
可是啊,这样一个一开始就看出来是个唯利是图的人,怎么可能会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呢?
于是我们发现,他就是一个骗婚的死基佬!
他明明已经结了婚,也不肯抛弃自己的家庭,却还要背着妻子和孩子出来到处勾搭,这样的人啊,终究是配不上本的。
本原来只是出于好心,劝简为自己的将来考虑考虑,没想到简却听了他的话,选择和查克分手,而李明知道他们两个人是那么的相爱,就想来找本找个说法,听到了本和简的谈话,愤怒地以为,本也是那种唯利是图的人,于是甩下一句狠话愤怒地离开了。
或许当李甩下那句话的时候,本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对李不可自拔了,李那么误会他,他不甘心,于是选择帮李之前的案子平反,在李落下的本子上,将李自我否定的话全都划掉,患上肯定李的话,把李曾触摸过的石头拿出来时常抚摸,感受他触摸过的温度,把李的照片拿出来时常翻看,抚摸他侧脸的轮廓。
李或许也早就爱上本了,第一次两人在远足时碰上,一起徒步,后来在查克的木屋外,李一看到本走过去,就立马躲开,说明他已经意识到,本对他怀有好感,所以才要故意走开。
之后凯西进屋拿墨镜时,本和李握手,估计内心已经意识到自己也对他有好感,只不过还无法接受自己喜欢男人的事实。
李为什么一听到查克和简分手就去找本,也是因为对本有好感,所以才会故意借着这个理由去见他吧。
李临走之前,去感谢本,并向他道歉,内心是那么地不舍,他对本的温柔,凯西轻易就能捕捉到,他已经悄悄爱上了本,只是自己还不敢承认。
李和凯西分手是迟早的事情,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而本和李他们的骨子里,都是那么正直、善良的人,他们和查克是一类人,同类的人最终总会走到一起。
秋天到了,树叶变黄,世界一片诗意,在他们常常去的山坡,在他们常常呆的树下,他们终于再次重逢。
本多少次的等待,才终于等到了这次相见?
两个人都潜意识地往这个山丘上远足多少次,阴差阳错地错开彼此多少次,才终于能够拥抱?
再次相见,李还是无法接受自己已经喜欢本这个男人的事实,于是选择转身走开。
但是他知道,自己是喜欢本的,自己走不出的,只是小时候父亲喜欢男人带给自己的阴影魔障!
在这个秋日金黄的山坡上,他不应该再选择逃避,而应该接受真实的自己。
于是他终于选择回头,与本拥吻在这样旖旎的秋色中。
悠扬的音乐,潋滟的秋色,美好的爱情,一切都是那么让人心动。
没有波澜起伏的跌宕剧情,有的只是如同秋天般诗意的爱恋,美好的让人向往。
秋分过去了,中秋也过去了,在这个秋天里,让我们放下手机,选择和爱情一起,在秋日的风景里,来一次单纯的远足吧。
欢迎关注纯原创公众号:鱼纹
像一杯白开水的味道,无色无味,可是你却离不开它。
每每一个人从工作忙碌中闲暇下来,身体总觉得缺了什么。
仿佛从世界袭来的孤独抑郁而无所适从。
Lee说要去另外一个州工作了,Ben说那我以后见不到你了,两人告别后,Ben内心百感交集,内心仿佛被撕裂了一遍,压抑的喘不过气来。
Ben把Lee给的黄岗石偷偷放进口袋,像一个暗恋中的少女。
Ben划掉Lee日记本中对自己颓废的描述,重新写下鼓励他的句子。
Ben为了Lee替他翻了案子,消除犯罪记录,源于那不可思议的爱慕。
生活总是伴随枯燥,挫折,孤独,我们不应该被这些所牵绊,它终究是美好的,去别去从那个角度去看,Ben帮助Lee救赎了自己,重新认识了自己和生活。
而Ben也明白了物质并不能让自己更快乐。
太烂了!
生硬到爆炸!
风景美都救不了!
困死人了。
男二女票那么凶狠,怎么可能被家暴?
反过来还差不多!
又一次把上帝之城神化。
美国产的gay片永远都是话痨风,不走心(走得太表面了)。
同性恋只要付出真爱就可以换来真爱,直接掰弯?
要是我甜圭那出自然没话说,因为岛国片本来就是走漫改路线啥事恶搞瞎扯不当真。
再说小林子走心也走得可以啊。
毕竟都见过家长。
这里的…设定…唉…不是不可以…只是好奇怪。
虽然想讨论父亲是gay这个社会问题,这也是男二成深柜的病根。
but它的回答是~只要真心相爱,什么都可以!
童年阴影瞬间消失。
唉。
又看了一出烂片。
以后再也不看美产的。
李安的断背山是例外。
等等,李安是哪国人?
注意这不是影评!
坚决不剧透!
本片其实个人不是很感兴趣!
但是对于影片的结尾个人认为处理的稍显仓促意境不够到位!
当然这是导演的品味,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
不能做严格意义上的评价!
但是我想传达一下我个人的想法!
本片结尾深柜男纠结后转身回到男二(律师男)身边然后男二回头两人开啃!
这样的设定简直让我个人无法接受!
太生硬,太浮夸,不够流畅婉转缺乏韵味!
而我个人的想象是 当深柜男转身回到男二身后时,男二应该生无可恋地远望片刻之后,发觉有人在旁边,然后伴随低落的心情漫漫的回眸,眼神里略带一丝惊讶和喜悦亦或是紧张。
这时男一背对着镜头站在原地望着男二互相对视几秒 后戛然而止黑屏字幕BGM响起!
个人认为这更加赋予落叶般的诗意!
让开放式的结局充满想象力,让人物的塑造更加饱满显得更有韵味和内涵!
我希望爱应该是充满色彩与活力的,就像流动的色彩让生活充满未知与新奇!
而不是像一潭死水,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
最后我想引用一段话来结束!
走不进的世界就不要硬挤了难为了别人作贱了自己!
第一次看,很喜欢色调,但翻译很怪,导致剧情不连贯,又很喜欢两位主角,和ben的两位“好友”,于是,翻墙倒柜地又找了一版翻译,第二遍,才把剧情理顺。
我很喜欢这个电影,风景绝美,基调温馨,没有大开大合,缓缓流淌温情,对lee过去经历的处理举重若轻,lee的祷告,对朋友的关心,对自己对女友行为去负责,给律师付费,这些小细节都刻画出寡言少语的lee并不木讷,他的内心已经足够丰富善良第三次看的时候,发现很多细节,比如登山的时候,lee是有在看ben的,还有,在chuck的小屋相聚时,lee就只看了ben,对另外ben的另外两个朋友,没分眼神,还有,chuck问有人看见ben没,lee明明刚跟ben分开,却避而不答,还有我最最喜欢的就是,lee正好“逮住”来还日记本的ben,看着ben手忙脚乱地解释,lee在一边温和地笑笑,眼神甚至带着“宠溺”,我真的,被,这个大律师在喜欢人面前局促的样子萌到还有,被lee攻到的一幕是,他对ben讲,我要去徒步,然后直勾勾地给了本一个眼神,好像在讲,我知道,你不会拒绝我的,来跟我一起徒步被ben攻到的一幕是,最后两人的kissing,本的双手那么自然地把lee圈进去了啊啊祝贺勇敢benben,不怕困难,祝贺lee!
感谢导演给一个happy ending!
最美的秋日。
层林尽染,音乐流淌,这份细微而浓烈的爱,自然生长,却无法抵挡地蔓延。
仿佛,看到了爱最初的模样,每一个自己,在开始爱的时候,不都是这样隐忍,不解,逃避,害羞,自卑,敏感的吗?
只不多世间多数的爱,都无法收获对等的真心,大多赋予流水,消逝在时间里。
如此真挚的爱情,滋润着这个长冬的夜晚。
电影的节奏非常舒缓,故事情节也非常简单,讲述了两个社会阶层不同,性格迥异的男人,在秋天如画的风景里,慢慢铺陈而来的爱与改变。
Lee童年灰暗的记忆让他憎恨和排斥真实的自我,他就像一个困在黑暗中的斗兽,既无法否认自己的感觉,又不敢拿起武器向现实宣战,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伤害自己来逃避现实。
不断的酗酒,对自己越来越深的苛责,他不在意现实中任何事,大学学业,女友,工作,甚至面对刑事重罪的指控他都毫无反抗的意愿。
他就像是一个行走的木偶,慢慢溺死在shit一样的生活中。
直到他遇到了Ben,这个在他眼中虚荣傲慢的gay。
Ben是一个生活优渥,事业顺利的律师,他自信而理性地掌控着自己精致优雅的生活,他和Lee就像天平的两端,相互吸引,但又截然不同。
当我在回忆这两个人的爱情线索时,我竟然无迹可寻,只能在一次次平常的远足和日常的对话中去捕捉和寻觅。
故事情节没有跌宕起伏大开大合,人物形象内敛而安静,所有情绪的收放都极其克制,而恰恰是这种舒缓的节奏和隐忍的表达展现出强大的情绪张力,在平静的表面之下,那种淡淡的温暖与感动逐渐翻滚,涌动……最后变化成内心愈后的宁静。
蓝雨星城娱评天下 2018-06-21 07:06电影开篇就是美不胜收的山顶风光。
一个废柴帅哥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在加油站看到一个加油工想起小时候爸爸曾经扔下他和一个加油工鬼混。
他失业了每天都在酗酒,和妻子关系不和谐,好几个月没有性生活。
很明显他受到了儿时生活的阴影。
争吵中女友失手摔倒,倒霉的多事的傻邻居还说他蓄意杀人。
帅哥被起诉,同志律师受理此案。
6个月后在一次派对上,律师和废柴帅哥再次相遇。
大家一起去爬山,废柴的女友说起对同志的偏见,律师就说:不是所有的同志都那么妖娆花俏。
话音刚落,他的两个朋友就花枝招展、娇娇弱弱的走来了,好逗!
同志律师和废柴男案件的律师约会,后来才发现原来这家伙有妻子孩子,冷雨中他意冷心灰。
在小木屋聚会中,废柴男的女友问:同志为什么总是不长久,又为什么总是在厕所乱搞。
律师说:这是社会对他们的歧视,因为这种关系没办法光明正大。
在这次聚会中,废柴男对律师说:你和那个人分手是对的,他能背叛家庭也会背叛你。
两人临别时依依不舍的握手,那一幕好暖,两手相握,四目传情,心与心在碰撞。
废柴走后,律师捡到他的日记,送到废柴家的邮箱,两人偶遇并一起去远足。
远足真是个放松身心的运动。
两人袒露心事,律师收藏起废柴随手捡起的花岗岩。
律师劝女闺蜜和远足男(废柴的好友)分手,而废柴正想找律师帮忙分析其中原因,恰巧听到了律师对于远足男的评价。
废柴说:我对你的第一印象是对的!
自以为是的基佬!
律师虽然被骂,但是他对废柴的兴趣越来越浓,甚至帮他翻案找证据,也顺便打击欺骗他的律师同事!
(作为废柴的律师隐瞒关键证据,不替当事人说话)女闺蜜回到远足男身边,废柴也沉冤得雪。
律师做了一切对废柴有利的事情,默默的付出。
正像坏律师所说:他一定是非常迷恋你。
重罪解脱,废柴重新得到工作机会,意味着他要走了。
律师心情复杂,废柴看到日记中律师给他写的诗句的批注,都是正面的、积极地认可和鼓励。
这让他感慨万千。
人生难得一知己,而律师就是真正懂他的人!
废柴的女友来找律师撕逼,骂他勾引自己老公:我男人对你有感觉!
这下可把律师给美坏了!
两人不约而同的远足到一座各种颜色的山上,金色的夕阳洒在他们脸上,律师说:我爱你;废柴愤怒不愿承认。
废柴离开,又停下,回望,又走回山顶。
两人热烈拥吻。
虽然是个嗨皮摁钉,但是我更喜欢影片就停在他转身回头的那一刻,充满想象的空间。
好电影就是这样,总会不经意间吸引你。
有必要多说两句,个人见解,不喜勿喷。
很多人都在喷这部剧Lee只是因为Ben对他的好改变了性取向,其实这一切都是有铺垫的,并不是空穴来风,突然来的设定。
就像是电影开始出现的回忆,Lee在商店买完一打啤酒,这里划重点。
买酒出门后与对面看起来gay的抽烟男子对视。
然后展开回忆,回忆他的父亲,去找一名男人进了一间屋子,这里不多说懂得都懂。
他父亲回到车上之后,幼年的Lee察觉到他做了什么。
这里所有细节结合之后的他与女友几个月没有发生性关系。
Lee可能是因为童年父亲的所作所为,父亲丢下他和他母亲,他母亲又把他丢进孤儿院(误会家暴女友 吵架那段出现的对话),他父亲是个同,抛弃了家庭,这也是他终日酗酒、自暴自弃的原因之一,这件事也是他的禁忌,和女友发起争执的原因也是如此。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可能从小由于父亲的缘故,过早的了解同性恋这一概念,自己可能也是个同,但他不愿承认自己与给自己童年带来黑暗与痛苦的父亲一样是同,他的内心在抗拒这件事,甚至不愿意承认。
这里并不是说他厌恶同,而是他厌恶身为被同性恋父亲从小伤害过的人,自己又成为了和父亲一样的同。
后面也能看出一点蛛丝马迹,Ben由于发现前男友有家庭和孩子后分手,在木屋被当作闲聊的时候,他帮Ben说话(这反而是好事,他能这样对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以后也会这样对你),这里也映射了他父亲的事,Ben前男友所作所为和他父亲情况何其何其相像。
他并不厌恶同性恋,但他深刻的知道有了自己家庭就要对其负责不要出去勾搭别人。
这也是Lee悲观、纠结、酗酒等负面情绪的原因。
以上分析,大概能看出Lee是个同,或者自己不愿承认,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煎熬之中。
这里再插一个小细节,Lee的女朋友去找Ben的时候说:Lee说他对Ben有好感,但最后一幕他自己又否定了这一说法。
还特别强调了自己不是同性恋。
Lee的女朋友看出来Lee对Ben感兴趣——————————————————————
之前Lee向Ben道谢为自己洗脱了罪名,并且要离开这里的时候Ben说了一句:以后再也见不到你了。
可最后放弃了,懂得都懂。
——————————————————————
我的理解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女朋友身为旁观者应该是看出来了Lee对Ben的好感,Lee自己确实没有说的那么明确,但他女朋友却理解其中意思,知晓他确实对Ben有好感,所以他女朋友才会这样和Ben说。
很多细节都大概能看出来蛛丝马迹,比如他们远足碰到之后约好去吃饭,结果Lee突然反悔说有事,戒酒几个月突然跑到超市想买酒,却忍住了。
这可能就是内心的天人交战,可能对Ben有感觉了。
最后一幕,Lee说话的状态感觉都在内心挣扎
也能看出他抗拒自己是同,不愿承认,可内心又喜欢Ben。
(就是专门来见Ben的,还心口不一,被表白偷着乐吧)虽然最后跑了,经过一番内心思索,好在又回去了。
可以说的太多了,就不码字了,大概讲到这里吧。
我是就看了一遍大概理出来这些理由的,又回去把图截一下,前面最开始我就不截图了,时间太晚了,懒得截了。
这是我第一次写影评,希望大家看过之后能对电影的理解有所帮助。
以上都是个人理解,也欢迎有不同的看法。
半夜三四点看完这部电影的,码字码到现在,五点四十了快,赶紧睡觉了,狗命要紧。
偏见和傲慢被打破的阈值很可能决定你真爱的能见度今天想说的这部电影叫做,before the fall,秋天之前或者是叶落之前,据说是套用并且改编了大名鼎鼎的傲慢与偏见这个故事。
不过就算是抛开那个故事,你单纯的看这部电影,个人觉得也许会收获更多。
当然,在这里班内特一家成员成了有权有势的那一方,而达西和宾利成了工人和工人,还有酗酒问题,班内特是个觉得自己很低调很不张扬的gay,原著中那个霸道有权势的姑妈成了达西的女朋友,所以,看看这些关系,抛开这些单纯去看这部电影,个人觉得,更加美。
本班内特是个律师,第一次和李达西见面是在法庭法官休息间隙,本听说达西是嗜酒家暴了自己的女朋友的一个混蛋,而达西就在他背后听到了这句话,他们两个人的第一次见面是尴尬而又戏剧性的。
回到达西这个人上来,他大学地质学没有毕业,总是没有来由的想喝酒,其实缘由在开始十几分钟故事中就有交代吧(童年时候他在车里面看到父亲和其他男人走进加油站隔间),和现实中超市外面看到卡车旁男人的眼神暗示让他蠢蠢欲动却最后付诸于酒精。
邻居女人刻意的低胸衣,女朋友的敏感,随后两个人的争吵,到底是怎么样的,也许有人清楚,也许有人忘记了,而邻居那句话让整个故事变了味道很欣慰看到在这里家庭暴力加上恶意伤害是可能被处以重刑的,即使不是婚姻关系。
这里特别说明,自己发现和本的衣品出奇一致,而且悲哀的发现自己有时候看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和这个人物不谋而合。
说回本,开篇时候一丝不苟的着装,严谨讲究的行程,和李达西的状态,是的二人的阶层感突出。
本对于自己是gay的事情并不隐藏,不过他却看不惯或者自己无法做到像他那两个朋友那样色彩艳丽花枝招展的样子,低调沉稳是他的本质也是他的骄傲。
说到这里忽然感觉,从头到尾,本虽然爱的热烈而直接,可是那个偏见和傲慢都是他。
第一次李达西和本见面不久,另外一个原因二人在派对上见面了,这次李达西的朋友查克和本的好友简两个人算是一见钟情吧。
这一对的故事比较像是傲慢与偏见中的桥段,查克看起来很贫穷而且生活条件不好在本看来很可能还不上进,而简貌似对于这个男人着迷了,所以本就来当这个讨厌的实诚人了,告诉简可能这段感情不会幸福云云,而这刚刚被李达西得知,还好最后简和查克走到了一起。
回到倒霉孩子本这里,本的和达西的情感之路可以说是一波三折,第一次和李达西见面时候同时见到了那个律师,以为是美好姻缘最后却收获到满满地失望和伤害还好最后本通过帮助达西也让这个律师得到了一些教训抛开第一次聚会上两个人相见,第一次远足,本的相机镜头捕捉到了达西的侧颜,可以肯定那次本已经心动而这次远足大家也知道了本是gay相信达西心中也是一动随后的第二次远足就是本和达西两个人,达西随手拾起的一块花岗岩递给本,本居然悄悄地将其装了起来,而这次远足,二人对于嗜酒这个问题,本提到了自己的父亲,而达西虽然没有说出自己真正嗜酒的原因,可是二人相约饭馆吃饭时候达西忽然放弃跑进超市差点又买了酒第三次是林中小屋那里的谈话吧,本捡到了达西的日记本,在本想要把日记本寄回给达西的时候二人之间的互动真的让人觉得两个人傻乎乎的可爱这中间本利用自己的方式方法帮助了达西后,达西的女友去本家里那一番话,还有至少只言片语中的尖锐,忽然恍然大悟,这个女生应该早就知道达西的问题吧。
当然最后一次就是结尾,美丽的叶子,美丽的原野,美丽的风景,美丽的树干,本来以为会是一个向左一个向右,殊不知最后一个站在原地一个去而复返,两个人相拥在树下。
整个故事可以说很含蓄很淡然可是其中人物蕴藏的激情澎湃却让人感同身受,风景很美,远足爬山的装备可以从里面学习一下吐槽一下翻译比较糟糕,法庭上全体起立被翻译为大家升起,还有律师协会被翻译成酒吧,啧啧,不胜枚举。
这个故事通过本这个倒霉孩子的情路,至少表达了编剧们对于感情的认识,不要一直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偏见而生活,不然很可能错过简和宾利那样的爱情,同时不要被表象所迷惑,不然可能就像本陷入那个律师的泥淖,而对于真的自己的感情,很可能就可以冲破自己的傲慢与偏见的阈值,而收获到自己的爱情。
可是这并不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放弃自我,每个人都是不断的成长而成为现在的自我的,这个自我无论是好是坏,都是你自己。
什么时候放弃傲慢,什么时候放弃偏见,什么时候相信真爱,什么时候寻找可能,相信吧,那个时候,一切的一切都会有答案。
很多事情,逆水行舟反倒不如随波逐流,而随波逐流中却也不是放任自流。
总体来说,自己很喜欢这部从头到尾居然没有裸露没有床戏却让人觉得不无聊的电影。
人物刻画无论是看起来成熟却又处处让人哭笑不得的本,衣品还和本人出奇相似,还是那个拥有小鹿般楚楚动人的大眼睛完美的络腮胡的达西,甚至是那个有问题的女邻居,每个人都让人觉得真实8.0分,演技表现个人觉得这并不是尴尬和生硬而是因为很多人物内心的活动不需要用语言只要一个皱眉一个失落一个转身一个屏住呼吸就可以很好的表达8.0分,故事结构开篇就是大树边的分手然后回溯六个月的故事算是中规中矩7.6分,配乐场景可以说不少的户外风光很不错而细节处理到位7.9分,故事立意真爱来临是可以抛开偏见扔掉傲慢的,如果没有抛开没有扔掉那只是可能真爱并没有到来8.5分,综合得分8分,推荐指数四星。
就是同志版的傲慢与偏见
各方面都看得非常尴尬。两个死傲娇,我指望看床戏呢结果,唯一看点是lee的颜
几乎和傲慢与偏见一样,除了对调了班尼特和达西的社会地位,连宾利先生和吉英小姐都清晰可见……当同人看正好。
3.5 一个性转的傲慢与偏见确实有新意,但其实人物设置上除了名字有联系,本身的故事线反而都流于表面而过于刻板印象了。0.5 分要给无边无际的落叶阔叶林景色,每次出现我都能从画面中感受到阵阵暖意,达西的演员太像高司令了,甚至动作神态都感觉像。
一封给秋天的情书
同志版……海边的曼彻斯特吗?
这是学生作业么?台词在六级水平,转场靠虚化,剪辑基本是渣,演技基本不在线。大写的尴尬。
非常大胆创新又不错的改编,几乎每个角色都能让我联想到原著。几次远足不仅推进了剧情,还展现了美如画的风景,自然光下昏黄、火红、翠绿的树叶交杂,配上舒缓平静的音乐,让人心驰神往。唯一美中不足的是Ben既拥有原版丽兹的智慧和勇敢,又移植了达西先生的才华,显得这部的达西更像废人了。剪辑也显得比较生疏,但是我实在对这样的风景和故事毫无抵抗力。
【3.0】远足的山林红叶飘落,静谧的山河秋色迷人,柔和的阳光映照你我的脸颊,舒缓的故事流淌彼此的心间。剧情的转折推进都显得刻意与不解,感情也是冰冷寡淡深情的莫名。傲慢与偏见的对垒交锋,自我与现实的思考审视。没有被定义的人生,只有可改变的命运,地位的悬殊,同性的身份都无法阻挡真爱的交汇,勇敢走出过去的桎梏,全力奔向有你的未来,你是我这个秋天最大的丰收……
难看…男主还丑 非常煎熬
秋是第二个春,此时,每一片叶子都是一朵鲜花。中年人的爱情美在,一旦想清楚了,就不再犹豫。
C+ 好差劲的配乐!!!还有海报!!!
我大概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那类人了吧。恩,我朋友说很想去看变5,因为难看。所以我们算物以类聚。
爱情真的是一种感觉,不关乎性别!没办法抗拒!
《傲慢与偏见》的现代同志版,扮演Darcy的演员全程颜值在线,但是主要演员们的演技真是尴尬到哭。
boring
虽然有缺点,但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好剧本,比起那些特效好,但故事烂的电影,我更喜欢这种电影,by the way 虽然ben乍一看不是很帅,但越看越喜欢,软萌软萌的(*^ワ^*)
抄个傲慢与偏见的壳,剧情奇奇怪怪
不知道是故意演出来那种怯生生的尴尬感,还是演技差,以至于前一个小时我都没有入戏。结果我太年轻了,最后几分钟到Lee的女友跳脸那场戏我直接人被雷傻了。 故事整体没有什么起伏,以至于铺垫了一个半小时我都没有感觉。不过幸好在最后两人的对话中情绪终于达到了高潮,所以我会给个合格分吧。
这真的不是陈俊彦拍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