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特兰蒂斯
Атлантида,荒芜世纪诗篇(港),末日荒芜诗篇(台),Atlantis
导演:瓦连京·瓦夏诺维奇
主演:Vasyl Antoniak,Liudmyla Bileka,Andriy Rymaruk
类型:电影地区:乌克兰语言:乌克兰语,英语年份:2019
简介:2025年,战争结束的一年后,乌克兰军人塞吉回到现实生活。创伤后的日子并不容易,工厂主管嫌弃、同袍轻生、关厂失业,连家裡的熨斗都不管用,只能在野外猛射人形靶发洩。失业的他因缘际会加入挖寻军人遗体的「黑色鬱金香」计画,认识了志工卡蒂亚,在荒芜废地挖掘的同时,也像掏挖著满是创伤的自己,打开被战争所侵蚀的腐肉,希冀能长..详细 >
可能完全对上了我的喜好,全程都觉得很感人!让我来吹嘘一下吧。相对静止而冗长的镜头(我一直在数着:全片只有27段还是28段镜头)、精美的构图配着直接而有冲击力的画面、末日后的废墟与绝望、绝望中的一点温暖与爱意……开头和结尾的热成像视频让我很欣喜(上班时在实验室用热成像仪时我就偶尔会想:用它拍电影应该会很有意思。在本片中生/死、人体/尸体的辩证中,热成像用得可以说是非常合适),而中间插入的炼钢厂的黑白影像来自我很景仰的30年代先锋吉加·维尔托夫!边境线上的游走、军人的反复出现、结尾处建墙的施工场景……再加上大多数时间里极其凝滞的画面,怎能不让人联想到《鹳鸟踟蹰》?这部片就是一部末日后的《红色沙漠》(也正因为已经身处末日后,片中才重新出现了爱的可能),一个比安哲罗普洛斯更震撼的安哲罗普洛斯! @2022-03-11 0
在乌克兰,你必须当个乐观主义者
一个热成像生命的消失,打靶归来,大炼钢铁,步入熔炉,集体下岗,挖掘此刻的历史,地雷,废屋,钥匙开门,土壤水质污染比意识形态污染更难清理,雨中裹尸袋间寻浪漫,无法回到常人之中;这片亚特兰蒂斯一般沉没狼藉之地,是我的家……在利维坦的逐步碾压中幻想一个被碾压过后的世界,满目凄凉
末世景象 颇有欧洲艺术片风骨 好几个镜头很震撼 但是散 最后那段性爱戏实在没必要 一下子破坏了整体的调性。
乌俄边境的近未来战后幻想,工厂在1984式的派对中关停,士兵转业开卡车到处送净水,考古学家挖掘的是刚结束的战争史。人像自然,外表生涩内在污浊,每一帧画面都庄重,苍凉,令人畏怯。巨大温差下,肉体、呼吸和柴火都像在红外镜中一样孤苦而扎眼,成为黑暗中的焦点。《The Tribe》摄影师+剪辑的全才之作,应该是新世纪最凄冷的片子之一,世界电影的兴奋点。top 2020
借助热成像,费力捕捉生的希望,却也深感活着的无望。到底是怎样的过往,才让一个人失去痛感任凭高温的折磨、无力辩驳选择坠落死亡。借助男主的一双眼,其实我们就在见证2022后的真实景象。固定机位的长镜头久久凝望,在那里,万事苍凉。
他们毫无征兆的在车厢里干嘛?!
片名取得很切主题。镜头太冷太克制了,以至于在挖机翻斗里泡澡和热感应成像下两人拥抱都感受不到任何温度。
这一部也很惊喜,导演的镜头语言确实震撼,关于这么宏大的命题却有这么多细腻入微的镜头,巨型翻斗车装轮胎、倾倒钢水、翻斗里烧水,让人想起《路边野餐》;背景设置在‘2025’,这一场战争开始之后估计这部片子的评价会越来越高;开头讲英语的人投影到大屏幕上让人想到《斯诺登》的那个桥段;里面出现的两个NGO:Come Back Alive和Black Tulip都是现实存在的;五星鼓励,导演前途可期啊
以美国为代表的科幻正统,大抵是建立在科技更发达基础之上的明天更美好。这部片子首尾用了两次热成像,除此以外几乎没技术啥事。与之对应的,是对日渐崩坏未知前路的恐惧与迷惘,导演的表述是确定只会越来越差。柏林墙及红色联盟先后倒塌以降,曾经的不满越来越多的转化为某种缅怀,仿佛在追悼模糊记忆里的圣城。美苏争霸演进成这般南辕北辙,想来也是欷歔不已。
#HKIFF 我非常喜歡港版標題:荒蕪世紀詩篇。題材我永恆喜歡,戰爭的創傷和反戰主題,尋找屍體去完成整個人生故事和戰爭的記憶。創傷不夠,如果說最後性愛部分配上“我們這樣的人只能在這裡”的台詞,這兩個人在一起太自然了。相比較異性之間的相互吸引,少了些同性戰友之間的互相瘋狂和慰藉。很喜歡黑暗中的處理方式,像是螢光像是負片,讓擁抱看起來都那麼熱烈。
无聊不等同于电影的无聊 电影用了固定和长推镜头展现了一个近未来的战后乌克兰的荒土世界 可惜这份无聊的存在主义正在现实生活中重复上演…
无聊
巨大的钢筋水泥 无尽的坟墓 生锈的人形靶 无名尸体旁做爱 在一片绝望和千疮百孔的土壤上 远景隔开人的距离
爆裂而隐忍
在我极度爱困的时候,看着这简介和几张图,让我以为是剧情节奏紧凑的片子,结果却是一部慢节奏从外部孤独到内心的片子,最后找到了相互依偎的人真好。
2.5
乌克兰电影总是充满了死亡和绝望的气息,这个近未来的寓言故事也不例外。导演采用长镜头实验(一个固定镜头一个场景,其中有几个运动长镜头)展现战争后的末日景象,从外部环境到人物的抉择,全然浸泡在阴沉消极的氛围之中。从炼钢厂到解剖室,再到地雷满布的土地和遭受污染的水源,主角见证了一个国家濒临灭亡的悲惨命运,却毅然选择留下来,在绝境之中焕发出生命的火花,有令人动容的时刻。不过,这种实验手法令叙事陷入碎片化,导演难以在叙事碎片里把握住出连贯的节奏感,有些场景过于乏味,有些场景又让人浮想联翩,整体来看更像是一部低配版本的罗伊·安德森作品。
19TIFF
看之前还是蛮期待的,对亚特兰蒂斯还挺感兴趣的,看了几集,怎么说呢。感觉预算不够,就一直在一个小地方,亚特兰蒂斯就算是一个城市也是很大的吧,这个剧拍来拍去就那么几个场景,要么郊外,好几个故事的郊外场景都一样,一点都没有代入感。故事也有点弱智,有点不知道从哪里吐槽的感觉,看了一半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