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obi【这个板块的一位网友】说得,尼古拉斯的演技得到了完全百分百的诠释。
一个精神强迫症的眼神、脸部动作都是那么真实。
当时我就偷偷想,做演员真累。
说完了凯奇的演技,我也要给导演和编剧几句赞美话。
情节的出人意料让人有了完全不同的感受,就像吃橄榄,回味很多。
总以为又是老套的感情戏压轴,把观众对罗伊的罪恶感和仇视给抵消了,然后平淡地结局。
谁想到最后,中国古话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给写进来了。
伟大的欺骗艺术家在亲情遮盖心灵和理智的背景下,结结实实摔下来,很重。
代价是他所有的“收入”,更包括他刚刚恢复那颗“父亲”的心灵定位。
感情,刚才已经提到了。
试想,一直对妻子心怀愧疚的男人,在经历了很多年的孤独生活和非正常生活后,如果有人信誓旦旦告诉你有个女儿,怎能不动真情。
更何况,这位“女儿”也是演绎地如此逼真?
甚至直达罗伊的心底,让他心甘情愿地改变自己的世界,扭转以往的生活走向,甚至在意识到有牢狱之灾的情况下,独担法律责任、托人转移终生财富留给她……观众真的会原谅罗伊,不是因为他胡扯的那句说受害人“心甘情愿地给我”的辩解,而是因为他为女儿所无私的付出和勇于改变自我的巨大勇气,更因为他在剧终对这个女儿的原谅。
信奉谁都不可信的欺骗艺术家,最终给自己的搭档和“女儿”骗得不名一文;撵走老婆的他,为女儿付出了很多;在被妻子原谅之后他也原谅了这个女儿……一个人在半夜,看了这部电影。
夜晚静得让我浮想联翩。
生活需要好好去体会,去认真走好每一步。
投机取巧总不能成为主题,毕竟世界有平衡的机制,人自然也要平衡地去生活,去面对。
《火柴人》,一哥们推荐的。
看完,深吸一口气,果然不错。
原来一切都是假的。
哥们说。
以为一切都是这样的安排,可是谁知道,结局偏偏在此时峰回路转。
让人心不禁疼了一下,那绝望的哭泣,瞬间失去一切,逐渐冷却的心,不知如何排解,只有失声痛哭。
还好,结局在此时又一转,曾是精明的骗子,付出了父爱之后,失去所有,导演怎能让悲剧继续,他开始了正常的生活,并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孩子,仿佛有阳光一直照耀着前方,温和美好。
尼古拉斯凯奇的演技,无可挑剔,这样的一个骗子,有洁癖,怕日光,强迫症,时常转换不同的角色,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想必是很难的,演技精湛的他,无疑给影片增色不少。
还有那个小女孩,听好友说,她实际年龄21岁,在影片却必须演一个15岁的女孩,要不是她说,我的确看不出来,嘿。
女孩的表演也很好,我们共同喜欢。
原来,一切都不是在按照自己以为的来发展,原来一切都是假的,都会在瞬间消失。
但是尽管,失去,洛伊还是收获了,这么多年以来最快乐的日子,他体会到给予父爱的快乐,满足,改变。
当他再次见到Angela时候,没有愤怒,憎恨,而是平静得交谈,然后道别。
我想他那时候定是希望她不要继续做骗子,能够快乐幸福的生活。
不禁想起了,《这个杀手不太冷》也是生命中,突然出现的女孩,让心冷的杀手逐渐体会到爱与温暖,难得的快乐,当leon最后对玛蒂达说的那些话,当玛蒂达将绿萝种在校园的土地时候,shape of my heart响起的画面,至今想起,心都疼,可是至少收获了不是吗?
原来一切又都是可以改变的。
如果一切都是一场骗局如果你是一个多疑的人在和一个人了解之后选择了充分的信任他,结果被他欺骗,你发现之前的情谊只是一场骗局如果你是一个女人,你在心灰意冷的时候遇见了一个男人,深情体贴在你彻底的爱上他之后却发现他并不爱你,一切只是一场骗局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有一天你发现你被自己最相信信任的人欺骗了,而之前的一切都只是一场骗局你会作何反应?
影片从始至终讲了一个完美的骗局有始有终而对如此温情的结尾看后会觉得残酷之后的丝丝温暖然而扪心自问你我如此凡人在面对如此的骗局之后真的会如此这般原谅释然过上平淡的生活?
也许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是绝对不是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人的选择我能说我很爱这个结尾吗虽然看起来不那么现实对待生活我们都有选择自己想要的自由然而在事实已经发生的时候也许我们相信错了人也许我们爱错了人也许我们不应该那么投入也许我们不应该对一个人如此可是在可以选择的时候还是选择原谅 选择释然毕竟在那一段里面我们很快乐不是吗也许不曾拥有就不会知道失去的痛苦这句话是我前阵子说的可是此刻我对自己说如果真的没有拥有过哪里知道那刻的快乐呢我们不能因为外面会有车祸发生而不出门我们不能因为会受伤就不去爱我们不能因为有地沟油的存在就不去吃所有的美味我们不能因为那被我们遇见的多少之一的几率引起的痛苦而选择不再相信不再去爱2012第一部电影2012我会再养一个猫咪2012我会尽量告诉自己去相信我想我会做到的
尼古拉斯·凯奇、萨姆·洛克威尔、爱丽森·罗曼主演。
很好的描写骗子的电影。
既然是讲骗子的电影,剧情就不宜透露了,否则我也成骗子了。
自然环环相扣,精彩纷呈。
反正我是被骗了。
影片为结局作了充足的铺垫,对主角的冲击就表现得尤为强烈。
讲讲尼古拉斯·凯奇,他除了有一张马脸之外,他为许多人所喜爱的是他的眼神。
在《天使之城》中,他的眼神有最精彩的演绎;在本片中,我们也能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一个骗子的真情。
的确是演技派,但是他拍的电影实在太多,良莠不齐是一大问题。
这里推荐三部:《天使之城》、《火柴男人》、《战争之王》。
喜欢纯动作片的朋友还可以看看《变脸》和《勇闯夺命岛》。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而如果把这一瞬当成你整个生命的锚点而倾其所有的承载在此,那么结局大概率会一无所有。
不过还是挺喜欢这个结局的,重获新生后,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了,伤口也就愈合了。
IMDB7.3分最关键一点,凯奇低沉忧郁声音很有辨识度,一开始的上门就会被识破Cage的文戏比他的动作片更出彩眼角神经质的抽搐很剧情不合理一个搞诈骗的一点防备心都没有孩子突然蹦出来也不查一查一副很单纯的样子尼古拉斯凯奇的演技,无可挑剔,这样的一个骗子,有洁癖,怕日光,强迫症,时常转换不同的角色,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想必是很难的,演技精湛的他,无疑给影片增色不少。
人生真正过得最开心的时光,也许只是一瞬。
而如果把这一瞬当成你整个生命的锚点而倾其所有的承载在此,那么结局大概率会一无所有。
不过还是挺喜欢这个结局的,重获新生后,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了,伤口也就愈合了。
火柴人中的强迫症解析电影《火柴人》讲述了一名患有强迫症的江湖诈骗犯在经历了一场“亲情骗局”之后,重新回归正常生活的故事。
“火柴人”(Matchstick Men)——美国俚语,意思是指那些骗术高超,精心编织谎言让别人心甘情愿受骗上当的诈骗犯。
即使他们手上只有一盒火柴,他们都有办法用高段的骗术,夸张火柴的效能,让一堆人捧着现金抢着向他们买火柴。
尼古拉斯凯奇在影片中出演Roy的正是这样一名“火柴人”。
Roy和他的伙伴Frank一起搭档了很多年,靠着他们高超的诈骗技能,屡屡得手。
但是,对于Roy来说,他的个人生活却是一团糟。
他和妻子离婚15年,整日陪伴他的就是一只塞满的钞票的雕塑狗。
另外,Roy还患有严重的强迫症。
为了分析Roy的强迫症,我先说明强迫症的定义。
强迫症指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质,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患者体验到观念或冲动系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意愿,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患者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病程迁移者要以仪式动作为主而精神痛苦减轻,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除符合神经质的诊断标准外,强迫症的诊断标准还包括强迫思想和强迫行为两个方面。
影片中的Roy在强迫思想和强迫行为方面都有所反映。
首先,强迫思想方面:第一,Roy的主要活动空间是在室内,因为他不习惯外出,一旦外出他就会害怕自己丧失自控能力。
影片中,Roy一旦不得不外出,就会担心地面部止不住抽搐。
当他突如其来的女儿要求他陪她出去玩时,Roy很苦恼地拒绝说“你知道,你的爸爸不适合户外的生活。
”第二,Roy总是觉得周围的环境很脏,总有抑制不住想要去打扫的观念。
Roy在一次精疲力竭的家庭大扫除之后,向他的家庭医生诉说:“听着,医生,上周二我一整天都躲在家里擦地毯。
每当我盯着地毯看时,我总担心自己会呕吐。
我在想,我是个成年人了,我应该能清楚自己脑袋里有什么感觉。
我越这么想,就越觉得应该饮弹自尽,一了百了。
不过想到自尽,我又担心会把我那该死的地毯弄得一塌糊涂。
所以,那真是不错的一天哪,医生。
”从Roy的诉说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强迫观念给强迫症患者带来的痛苦。
强迫症患者知道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的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响强加的。
患者认为自己的强迫观念没有意义,感到不快和痛苦,因此试图抵抗,但不能奏效。
第三,Roy总是不放心家里的门是否关好。
第四,每当听到他人数数字时,Roy总是感到特别难受,抑制不住要想接着继续往下数。
影片中有若干次Roy去超级市场购物的场景。
结账时,美国营业员果然像传说中的那样算术能力很差,每次都将Roy的一百美元大超换成一百张一美元的零钱,然后从中一张一张地数出Roy购物的钱数,再一边以口报数、点清钱数,一边把找的零钱交给顾客。
营业员的数钱声对Roy来说,是一种诱发强迫症的刺激。
每次结账,Roy都要尽量克制自己,然后尽快逃离。
其次,强迫行为方面,Roy有如下症状。
第一,关门必须要关三下,并且一边在口中念叨“一、二、三”。
这是强迫症患者的常见症状。
患者感觉自己这样做的目的是迫于对那些强迫观念作出回应,从而避免或减少焦虑,逃避恐惧的事件或情景。
影片中,Roy这样做的因为他总是担心门是否关好,为了安慰自己就会不断重复关门,并且相信只要重复几次之后门才能确信被真的关好了。
久而久之,这种重复性的关门动作就演化为Roy的日常性的仪式性的习惯。
第二,过分频繁地洗手。
影片中的Roy有洁癖,他疯狂地寻求干净,不能容忍任何一丁点赃物。
他必须戴着手套做家务;穿鞋时要借住工具,绝不用手接触鞋子。
频繁洗手是强迫症患者的另一常见症状,只要手接触到其他东西,患者就会认为手上有脏东西,从而疯狂的清洗双手。
第三,物品摆放规律,所有的东西都有固定的位置。
影片中Roy的家整整齐齐,所有的东西都有固定的摆放位置,不能有一点瑕疵。
他家里的东西要反复摆放多次才可以停止,为此,他反复摆放、整理房间,直到筋疲力尽。
这体现了Roy人格中过分追求完美的一方面。
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虽然大部分强迫症患者没有强迫性人格的历史,但是具有强迫性人格的个体却有可能发展成为强迫症患者。
影片中,Roy对自己反复摆放家具的行为丝毫不感到骄傲,而是感到厌恶和痛苦,想要舍弃这些,但又没有办法。
由此可见,Roy并不是具有强迫性人格的个体,而是一名强迫症患者。
对于个体如何罹患强迫症,目前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心理动力学、认知行为理论和神经科学。
关于强迫症是如何维持的,三种观念分别认为:心理动力学观点认为,强迫观念和伴随的冲动能够维持是因为它们能成功地抵抗焦虑;认知行为理论观点认为,患者发现仪式行为能暂时缓解焦虑,它会由于不断地重复而得到强化;神经科学观点认为,强迫性思维和行为指向那些被看做具有威胁性的事物和情景。
综合以上三种观点,我将基于影片,对Roy的强迫症得以维持的原因作出解释。
首先,心理动力学观点和认知行为理论都认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得以维持是因为它们可以帮助患者暂时抵抗焦虑。
影片中的很多细节都展示了Roy的焦虑和内心的不安。
作为一名良心尚未泯灭的江湖诈骗犯,Roy时常会感到强烈的负罪感和不安全感。
他担心受骗的人回来找他报仇,有时骗人之后会觉得良心不安,却又无法抵制自己对金钱膨胀的欲望。
如何才能得到解脱?
如何才能让自己觉得安全?
靠每天坚持剥落的粉色药片?
靠藏在雕塑狗嘴巴里的会随时走火的那把手枪?
靠锁入保险柜里层叠不穷渐渐拥挤的无限欲望?
靠虽情非得已却欲罢不能的骗术伎俩?
日益积累的物质财富并没有使Roy得到安全感,他依旧不停焦虑、不断告诉多年未见的女儿“你的爸爸不是一个好人。
”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和不安,Roy只能依靠反复来回三次的关门;只能不停地跪在狭小闭塞的出租房中在同屋惊诧的目光里擦拭家具;因为担心外出,他的视线倾斜颠覆模糊扭曲。
其次,神经科学观点认为,强迫性思维和行为指向的是那些被看做具有威胁性的事物和情景。
这点在影片中同样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Roy每次关门都必须关三下,并且口中数着一二三。
门,对于Roy而言是具有威胁性的事物。
作为一名诈骗犯,Roy不得不时刻担心是否有受骗上当的人破门而入,闯入他家找他报仇。
门,作为隔绝家与外部环境的屏障,牢固与否就显得非常重要。
所以,Roy才发展出重复性的关门动作,其目的是为了安慰自己的焦虑和不安。
害怕外出也是同样的道理。
Roy所有的诈骗活动都需要在家以外的地方完成。
而一切危险也都发生在户外。
因此,户外对于Roy而言是一种具有威胁性的情景。
每当不得不要外出的时候,Roy都会紧张得面部肌肉抽搐。
另外,根据心理动力学的观点,可以对于Roy的重复性洗手行为进行解释。
心理动力学观点认为有特定无意识冲突的个体会患上强迫症。
影片中,Roy虽然是一名诈骗犯,但是他的良心并没有泯灭,这点从后来他中了假冒的女儿的“亲情陷阱”上可以看出。
对于自己的职业,Roy不断自责,他不断向女儿说“你知道,爸爸不是好人。
”从Roy的自责言论和行为中,可以看出他在无意识的层面可能存在一种希望自己是个好人而现实中自己却是一个诈骗犯的冲突。
这种冲突反映在他的生活中就是他总是觉得自己很脏,所以才要不停地洗手,以期望洗去自己的负罪感。
电影最后,Roy被他的搭档Frank设计的圈套骗去的所有的积蓄,莫须有的女儿也作为圈套的一部分消失了。
而Roy在彻底地痛过之后,终于金盆洗手,选择了不去复仇,和快乐的收银员生活在一起,组建了家庭。
而他的强迫症也在失去一切之后奇迹般地好了。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强迫症的预后,直到20世纪90年代,一直都不乐观。
但现在,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均可被用来治疗强迫症。
对强迫症的行为治疗技术主要是三种基本技术的结合:反应预防、暴露和模仿。
药物治疗最明显的效果是能够制止5-羟色胺的重吸收,使患者受益。
而在电影中,Roy的强迫症得以好转主要归功于他的“冒牌女儿”和他的“金盆洗手”。
之前,Roy并不知道突然出现的自称是他的女儿的Anglia其实是一个骗子,亲情的动力使他包容了Anglia的所有行为。
他允许Anglia把收拾的整整齐齐的房间弄乱,允许Anglia穿着鞋子在家里的地板上乱踩,甚至对于Anglia写在他手上的电话号码也舍不得擦去。
在某种程度上说,容忍Anglia的行为是一种暴露疗法,对Roy强迫症的好转起到了一定作用。
在Roy决定退出江湖,并且重新组建新家庭之后,他的心结终于被解开,那种无意识层面的冲突也中随着他的隐退而消除。
Roy终于重新回归到正常人的生活状态。
罗伊是一个以骗人为职业的骗子,也因为骗人很成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或许是因为自己的婚姻不成功,或许是自己内心的不安,他得有心理疾病,对自己的环境总是很苛刻,见不得太阳,而且如果不吃药的话,会对自己的房子进行反复的打扫,而且只要地毯上面有一点污渍,他都会觉得恶心!
在认识了一位叫做弗兰克的心理医生之后,逐渐变好起来,也意识到是因为自己的家庭原因自己才变成那样子的,最后,他甚至找到了自己的女儿,而且在女儿的帮助下,他逐渐变得快乐,当然,他们之间的隐私也变得越来越少,他把他的身份告诉了女儿,而且在女儿的强烈要求之下,甚至教给她偷的技巧,但是,罗伊也不乏是一个好父亲,他要女儿把偷到的钱还给失主
尼古拉斯凯奇😭😭😭我爱你😭😭😭影帝演技天花板😭😭😭天赋型选演员啊啊啊😭😭😭你的电影是最高的享受IMDB7.3分最关键一点:凯奇低沉忧郁感声音很有辨识度,一开始的上门就会被识破呀!
Cage的文戏比他的动作片更出彩眼角神经质的抽搐很可爱剧情不合理一个搞诈骗的一点防备心都没有孩子突然蹦出来也不查一查一副很单纯的样子对自己的搭档不知根知底也不提防别说什么感情让人冲昏头脑了。。
诈骗走感情路线的多了去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一个普通成年人都不会这么傻凯奇的强迫症表演足以塞满整个表情包,和洛克威尔的CP也是奇妙7月13日10:44,今晚我还没看,因为我暂时找不到资源,但是我最近一直都在想里面的情节,所以改为五颗星。
尼古拉斯凯奇的演技,无可挑剔,这样的一个骗子,有洁癖,怕日光,强迫症,时常转换不同的角色,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想必是很难的,演技精湛的他,无疑给影片增色不少。
曾经在网上听到一段电话录音,某网友把他与在海南的假冒腾讯客服的通话录了下来:原本沉着冷静,极力控制着自己的乡音并抑扬顿挫接受咨询的骗子在经受不住网友的反复调戏、挑衅、调侃之后,突然之间痴笑怒骂,听起来几近精神崩溃、神经错乱。
其实,当骗子,即便只是个守着电话钓鱼的骗子,似乎压力也很大。
为了让自己好过,ROY以艺术家自居(Con artist)。
除了在他的衣柜里变装啊,他拥有的一项重要的技能就是讲故事,能够让目标信服的故事,能够在1秒钟内编造出让“客户”不挂掉电话的故事。
广告人一样要学会讲故事,你要告诉消费者关于个这个品牌的故事:“来自大草原”。
你还要告诉消费者关于另一个消费者的故事,“谁用谁知道”。
“Advertising is legalized lying.”,广告人可能也会被称作名正言顺的说谎者。
同样需要具备良好的“讲故事能力”的广告人,按照Michael Maynard的说法,“Advertising is the poetry of Capitalism”,他们又何尝不是诗人?
艺术家,难免要和艺术家打交道。
自从ROY的情绪被她“女儿”的故事(“你就和她的男朋友们一样坏”)所影响后,我就知道他要栽了。
作为一个广告人,命运可能还是和con artist一样,即使再有创意再理智,终究还是会沦为消费者,接受广告的洗礼,消费主义的荼毒。
参考http://www.fx120.net/man/200512/man_124509.html
Matchstick men 英文含义就是带有欺骗和诡计的人,而中文翻译火柴人还表达一种孤独个体的含义。
罗伊在江湖上闯荡,行骗无数,但与妻子离婚后再也没有勇气与妻子接触,非常信任合伙人法兰克,将自己所有的喜怒哀乐与法兰克分享,这也为后期的结局奠定基础。
罗伊还是一个强迫症患者,由于长期地处在紧张、焦虑的情绪中,一点点灰尘会让他坐卧不安,开关任何物品都要重复几次以确保做得符合自己的心理。
在这场你骗我,我骗你的大戏中,让我们挑选出哪些为真,哪些为假。
假:法兰克给罗伊安排的心理医生为假,通过心理医生找到了与自己前妻所生的女儿安吉拉更是虚构,当然后边诈骗换汇人恰克所有事情都是法兰克精心策划,让安吉拉大骂前台吸引注意,调包皮箱,恰克发现后对他们进行追打,恰克潜回罗伊家中假装殴打法兰克,安吉拉假装用手枪击毙恰克,恰克找准时机重击罗伊后脑被送到假医院,两个假警察恐吓罗伊,罗伊情急之下只能相信心理医生,在对事物判断不清和情急之际,将密码告诉了心理医生,从而自己多年积累的骗资被骗的荡然无存。
玩鹰多年结果让鹰啄了眼,自己最信任的人欺骗了自己,最关键的是前妻怀孕流产这等大事罗伊竟然不知道,还认为自己有一个14岁的女儿在世,自己家庭的缺陷给了骗子可乘之机。
真:罗伊多年的孤独与心理障碍,让他初次见到安吉拉是何等的不安,在与安吉拉共同生活的一段时间,他们一起做饭、一起分享披萨,安吉拉回来很晚,罗伊开始担心她的安全,女儿的牵挂让他有了从来没有的亲情感受。
在为女儿挑选食物的时候与超市女收银员互有好感,半生孤身漂泊让他有了疲倦的感觉,他想洗手不干了,但利益的诱惑往往就是上当的开始。
被法兰克洗劫之后的罗伊开始凭借踏实的工作进行生活,凑巧碰上了当年的假女儿安吉拉,罗伊没有当众揭露安吉拉,安吉拉非常内疚当时的欺骗行为祈求原谅,罗伊也怀念当初与安吉拉建立亲情关系时的快乐时光,从而选择了原谅了安吉拉,安吉拉临走说出了再见了,老爸!
罗伊最终也与超市女收银员组成了美满的家庭。
人这一辈子需要的是什么?
是尔虞我诈的利益之争,还是以诚相待的快乐生活,爱情、亲情、友情的完整与富有,就是每个人的最大幸福所在。
四平八稳的,没耐心会觉得无聊
居然被假冒心理医师治好了。还是因为缺失的亲情。
骗人的是胜利者? 被骗的就是愚蠢至极? 看完之后 你也许会有答案.
难以想象这部电影竟然是一位拍过黑鹰坠落、银翼杀手和角斗士的导演,这部电影就是一个行活,可能是导演缺钱了吧?我也只能这么理解了
从天使之城开始就讨厌尼古拉斯凯奇,给人一种伪善的懦弱
伟大的骗局 我震撼了 尼古拉斯得多接点好片类似啊!看了演员表再次震惊 女儿的扮演着03年已经24岁了!!居然可以演14岁!!!
Cage大叔演的电影都是有那么一点波折,但是越来越不和我口味了。演到那个人回来讨钱我就猜到这是一个骗局...他的形象已经被接二连三的烂片所摧毁。
又是一部con movie。毒药好几年的凯奇由于他的事业线(发髻线)--在娱乐圈,事业线当然是越低越好,而大叔的却越来越高-- 这直接导致了他的失宠,转而接烂片,转而放弃以技取胜,而以量取胜,进而毒药了。但火柴人里面的凯奇还是演的灰常到尾的。结局本以为会有‘反扑’,但琢磨一下这样反而更好。
出人意料的結局,本來應該給滿分的,但是我就是不喜歡這個結局...所以...不能給滿分...
看到最后……就这?分数高的有点离谱。
结果既不为骗局激动也不为亲情感动,还隐约有种失钱失心的不舒适未尽感,所以不妙吧。
剧情大半都猜到了,还想着能有个惊天大逆转呢,结果凯奇已经成太监了,没意思。
女孩一出现,我就知道结局了,可能是电影看太多了。
凯奇世纪之初后电影品质随着发际线逆向增长,这剧就是一个分水岭
剧情傻逼的令人捉急,从那假女儿出现就开始想千万别弄个骗中骗。结果果然没让我失望。03年的片拍出这情节除了感觉俗逼之外真没啥好说的。
看到他女儿出现就莫名的有种她要骗他的感觉…………………!
就算全世界都欺骗了你,你也要坚信唯有亲情不可怀疑。一个有着强迫症但同时诈骗技巧高超的男人,最终却在亲情面前失去了本有的狡黠和理智,如果不是结尾处的情节大逆转,凯奇的形象也许根本还落在一个父亲身上,但当你看到他回归平淡安详的生活时,你就会觉得,也许这才是最好的结局。
重温。七年半后二刷,情节基本忘光当新片看了,就记得艾莉森·洛曼了。行骗老手凯奇陷入同伴的骗中骗,假扮成其女儿的少女洛曼逐步取得其信任并骗走了其所有积蓄(心理医生第一次打电话给凯奇的时候就是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不禁让人起疑)。表面上是个讲骗局的悬疑系电影,但实际上还是家庭温情片:有精神问题的凯奇一直不敢联系前妻(这也是骗局持续的关键),直到假女儿出事后才上门和前妻见面,甚至开始了一段新的关系。美好的结局让这场大骗局看起来更像是一次特殊的心理治疗,最终使得凯奇实现了自我和解。凯奇作为行骗老手,他设计的那些骗局技术难度未免太低,假扮成金融专家最后也只是个简单的掉包计,倒是他那些强迫症和洁癖的小动作,抽搐的小神态设计得更有意思。洛曼在这片里大部分时间的假小子造型和同年的《大鱼》相差很远,但都很好看。
格局小的电影让雷德利斯科特拍也挺笨重。老发愁烟灰掉在地毯上。山姆洛克威尔样子可爱,演得还是随便了点。
纠结。顶好的编剧啊!玩的就是圈套。“火柴人——美國俚語,是那種讓你掏心掏肺外加掏錢的騙徒……一個厉害的火柴人,即使他手上只有一盒火柴,他都有辦法用高段的騙術,誇張火柴的效能,並且讓一堆人捧著現金搶著跟他買火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