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推荐,无聊可以看看 最近电影院里真的没有什么让人特别有欲望去看的电影,最后挑挑拣拣选了这个。
最开始就没有没有对这个电影有特别大的期待,看之前就猜大概是青春物语+音乐—女高中生/初中生通过音乐获得友情拯救什么之类的。
希望至少能会是《lovelive》《AKB0048》《卡罗尔和星期二》这样的水平音乐番,毕竟给开电影了。
我甚至没有期待是《星际牛仔》那样的音乐,但至少音乐要做到可以吧。
但实际很一般,加上电影院的音响效果,都甚至比不上我之前用电脑看的音乐番更出彩。
实际最后的结果果然也和我猜的相像,但是虽然并没有对主线的羁绊,四个女孩子的友情感动,(我觉得主要是主线四个女孩子之间的羁绊铺垫的太浅薄叾,我感受不到那种类似命中注定的友情,或者说但凡她们现实出道组成乐队,我也会觉得她们只是普通的同事,没有团魂,一定会是主角孤独的个推,一定做不了团粉,随时留言要单飞)而且说实话,作为一个音乐番,音乐真的写的很一般。
是那种我看完电影,不会去网易云找一下收藏下来的。
反而整个故事只有在那个醉酒的成年姐姐在路边随意的开始路边表演的那段,突然感受到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流动和真实,而不是套路化的流水。
成年人或者说前辈的温柔真的和灿烂的夏季晚霞很相配。
话说酒精 乐队 夏天 真的很公式!
另一个让我会心的就是孤独搞乐队的原因真的很有意思,搞乐队出名-辍学=有钱有闲。
未来要在节目里作为乐队大佬,用风轻云淡的口吻讲初中被孤立的青春伤痕,那种大佬风范。
真的看过好多好多类似的。
高考完的暑假重新捡回了六年没弹的钢琴,一开始连五线谱都忘记怎么认了,总是需要先把每个音都标出唱名才能开始练。
就这样练了一暑假,我慢慢有点找回了之前的感觉,刚入学就去学校的艺术团面试,但当场被学长指出了缺点,并在之后得知了落选的消息。
还是会很遗憾,六年时间真的会让人遗忘许多东西,当身边的朋友对我会弹钢琴表示钦慕时,只有我自己知道现在的水平已经配不上大家的青睐了。
看《孤独摇滚》流泪了。
四个女孩怀着不同的梦想却同样对音乐的热爱走到一起,从此有了纽带乐队。
内向、社恐、自卑的小波奇,从一开始只敢默默在网络上传自己的弹奏视频,到第一次登上live的舞台;从只敢在舞台上闭着眼睛演奏,到完全享受舞台。
这样的成长是令人惊喜感动的,只有无数背后的默默付出和黑暗中的摸索碰撞,才能有那一段精彩的solo。
这也是为什么波奇坚持让喜多留下来加入乐队的原因,她表面上什么也没有说,但努力过的痕迹不会消失。
喜多同学的指尖,可以摸到厚厚的茧,那是经常练习吉他的人才会有的。
在某个瞬间进入了影片的语境,开始自怜,那种对舞台自卑又向往的情绪如潮水般涌来。
印象中第一次正式的舞台,是高中的英文歌比赛,小孙说始终忘不掉我紧张地两只手死死捏着话筒的样子,那时候唱的歌也是这辈子不敢再听第二次。
高考完的暑假重新捡回了六年没弹的钢琴,一开始连五线谱都忘记怎么认了,总是需要先把每个音都标出唱名才能开始练。
就这样练了一暑假,我慢慢有点找回了之前的感觉,刚入学就去学校的艺术团面试,但当场被学长指出了缺点,并在之后得知了落选的消息。
还是会很遗憾,六年时间真的会让人遗忘许多东西,当身边的朋友对我会弹钢琴表示钦慕时,只有我自己知道现在的水平已经配不上大家的青睐了。
从那之后我不敢在公共的空间弹琴,我更喜欢一个人呆在风之诗二楼的小房间,泡上一下午或一晚上。
有时弹到尽兴时就直接唱出声来,虽然杂乱无章,却是让我快乐的旋律。
那时并没有提升演奏水平这样的追求,挑选的都是一些影视剧的op或ed,“喜欢”是坚持我这么做的最大原因。
但是渐渐地我不再满足于一个人呆在琴房自娱自乐了,我真的很渴望和大家共同演绎一个舞台的那份羁绊。
于是大一下我鼓起勇气联系了部长,希望再争取一次面试的机会。
很幸运部长接纳了我。
虽然晚了一学期加入,但大家都很友善,也很照顾我。
一起四手联弹的小伙伴把曲目的选择权交给我,并把难的部分留给自己。
包括后来又加入了声乐部,姐姐们也总是根据我的音域把最适合我的part让出来,真的很感动,大家都好温柔,帮助我慢慢融入这个集体。
其实那段时间我总是一下课就溜去了琴房。
大大小小的作业任务堆积成山,我边焦虑边任性,把大把时光挥霍在那里。
虽然偷偷练习了好多遍,但是每次磨合因为我的问题而陷入瓶颈时,还是会很愧疚。
艺术团专场那天,一早来彩排却发现大家都在了。
一整个下午,社员们全神贯注地完成最后一次联练,最后一次调整灯光和走位。
直到傍晚,所有社员都在林杏琴做前期准备,工作人员们紧张地布置场地,帮忙化妆。
所有人都在朝着同一个方向狂奔,这种感觉真的太棒了。
演出很顺利,我完成了人生中第一个四手联弹舞台。
感觉自己还是不够勇敢,看到台下人群时平时的嚣张气焰被瞬间浇灭,双手止不住的颤抖。
不过还好自己有了能够站上台的勇气,大方自然或者紧张害怕都没关系,这一年来的舞台经历还是带给我了成长。
我站在追光灯处,看到大家在舞台上专注的模样,也算是圆了我的梦。
台上的人演绎疯狂,台下的人尽情欢畅。
灯光与音乐,欢呼与人群,都很乘兴,都不枉此行。
这是一场最奇妙梦幻的旅行。
很感谢风华为我带来的这一切。
有了这第一次勇敢的突破,后来的四年里我不断尝试以各种不同身份,一次次回到我最喜欢的舞台。
该说自己好奇心重吧,什么都想试试。
虽然都是半吊子,但nbu真的给我很多空间。
从最早的社团小专场,到合唱比赛,新show,十佳海选,晚会的热场,话剧社大戏,我把自己的一部分留在了各种大大小小的舞台,林杏琴大会堂、锦绣小剧场、忻元甫、大草坪、云创路演棚,哪里都是回忆,“这间小小的礼堂,就是我们的武道馆。
”我珍惜每一次舞台,小心翼翼地收藏着每一张与我有关的节目单。
昨天和trace的小伙伴们一起去文化馆演出,久违地又一次站在了聚光灯下,这感觉既陌生又熟悉。
上次是什么时候呢?
虽然已经入社一个多学期,先前总觉得和大家有些疏离,昨天第一次真的感觉到被包容和接纳。
大家都好可爱,泪目。
这样的羁绊在哪里都不会有了吧。
我会记得演出前的反复磨合,演出时的不安与享受,记得台下观众们的笑容,朋友们的远程应援。
我知道,不完美的我,永远有你们的支持。
那就继续在自己热爱的世界里努力发光吧,唱你喜欢的歌,弹你喜欢的曲子,虽然受众可能很少,但应该能深深感染到一部分的人吧。
再渺小的同频,都是爱啊。
得不到就毁掉,厌女犯罪低龄化,英剧还是那么先锋敢拍| 混沌少年时 拉片_哔哩哔哩_bilibili
开辟了漫威电影宇宙辉煌篇章。
托尼·斯塔克,天才、亿万富翁、花花公子,开场便是纸醉金迷却傲慢不羁的形象。
意外被囚山洞,生死绝境反而激发他的创造力,用简陋材料打造初代战甲,初次试飞燃爆荧幕,金属光泽与强大火力,科技感拉满。
战甲不断升级,背后是托尼自我救赎与成长。
他嘴炮不断,幽默化解危机,却在关键时刻勇挑重担。
小罗伯特·唐尼完美演绎,赋予角色鲜活魅力。
影片高潮,他携战甲直面反派,火光四溅中尽显无畏,这不仅是科技与武力碰撞,更是凡人蜕变英雄之旅,让观众坚信智慧与勇气能冲破一切枷锁。
开辟了漫威电影宇宙辉煌篇章。
托尼·斯塔克,天才、亿万富翁、花花公子,开场便是纸醉金迷却傲慢不羁的形象。
意外被囚山洞,生死绝境反而激发他的创造力,用简陋材料打造初代战甲,初次试飞燃爆荧幕,金属光泽与强大火力,科技感拉满。
战甲不断升级,背后是托尼自我救赎与成长。
他嘴炮不断,幽默化解危机,却在关键时刻勇挑重担。
小罗伯特·唐尼完美演绎,赋予角色鲜活魅力。
影片高潮,他携战甲直面反派,火光四溅中尽显无畏,这不仅是科技与武力碰撞,更是凡人蜕变英雄之旅,让观众坚信智慧与勇气能冲破一切枷锁。
去年看tv版没有写影评,这里一并写了吧。
首先孤独摇滚!
是一部我极喜欢的动画。
它是我看过的所有文艺作品中对青少年社恐描绘得最鲜活,最得体的一部。
它把小孤独的胆怯,寂寞,勇敢,得意,多思,孤芳自赏等等心理戏份演绎得极为精彩。
更可贵得是,在这种诙谐的演绎中,作者既没有把小孤独当做纯粹的笑料,也没有把她当做病人来同情,只是一个有点点奇怪的朋友,这很难得。
后藤孤独总体来说一个幸福的姑娘,她有爱她的亲人和朋友,有小康的家庭,有拿得出的特长爱好。
所以她不必沉重,作品也不能沉重,沉重就矫情了。
我不知道那些觉得作品既不孤独也不摇滚的观众,到底在期待一个怎样沉重的命运。
她们只是因为各种理由而聚在一起演奏唱歌的女高中生啊。
幸福是本篇的底色,她们遭遇的困难,是青春之路上值得怀念的精彩。
但是幸福就不能孤独,就不够摇滚了吗?
混账逻辑。
所谓加上一抹奇幻色彩,结束乐队四人的相遇就是这个奇幻色彩。
往后她们面对的经济压力,进路抉择等等,都有相应的描写,有一定写实元素,别再指责她不够硬核,这只是一部萌番啊。
说回剧场版。
明显是缺乏诚意的。
过快的节奏使得对人物内心的描绘不够细腻,这也是我觉得本作最大的看点。
缺少高质量的重绘画面。
感觉画面和tv版没差耶。
新加入的两首歌还不错?
但够不上加分项。
总体来说缺乏诚意,圈钱收割的样子有点赤裸裸了。
在后藤独身上看到了曾经完整的自己,却少了一份对梦想的热爱与坚持。
小学时候也是,虽然班里同学不少,但真正能交往的朋友却几乎没有,或许也是直到现在很多事情都喜欢一个人的原因之一,却又在孤独时刻渴望着和人交流…曾经也是那个面对陌生人说不出话的小孩,虽然现在也要进行一番心理斗争后才能说出口…害怕他人的目光、差评,到现在也依然会遇到,但正如后藤独在第一次街头表演所领悟的,那些并不是我的敌人,是自己虚构脑补出来的,那些胡思乱想的心里话,也不过是虚幻世界的一抹灰。
我们从来不缺少勇气,但也需要扎实的专业能力,我们从来不需要别人的看法来影响自己,所以坚定的自我信念比真金还宝贵。
或许一个个bad mood冒出来时,我们需要做的是和后藤独一样,找个地方开始躺倒哭泣胡思乱想,但没关系,台风天也阻挡不了自己的价值在台上闪耀,总有天晴的时候,而孤独,至少在我看来,只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吧!
孤独摇滚(上) (2024)8.22024 / 日本 / 动画 音乐 / 斋藤圭一郎 / 青山吉能 铃代纱弓
如果给近五年来看过的乐队番排名,我大概会给出《孤独摇滚》>gbc>mygo>>>颂乐人偶的排名,原因就在于孤独摇滚实在是优秀到难以置信。
把体量缩小确实节奏有所改变,不过对新观众特别友好,也让我这样的铁粉高呼过瘾。
缩在这么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长,也让我有时间专注于剧情,能让我萌发更多的点子,这是好事。
孤独摇滚开分并没有我想象的高,大多数差评都是说既不“孤独”,也不“摇滚”——其实是相当不清不楚的评价,从来这二者就没有一个明晰的定义界限,就像摄影里面的“德味”,都是主观感受,你大可说孤独就是没朋友,也可以说就算有朋友,没有深刻直达心底的交流才叫孤独,你大可说摇滚是万青弦上的石家庄,当然你也可以说摇滚是小鬼两手捧着的空气吉他(当然这个我不认可,虽然他流派写的是什么朋克,实际上这逼比华晨宇都差远了),那咱大不了道不合不相为谋。
没有定义,完全是人自己想出来的,那我何必去跟你纠结你的评价,什么是孤独,什么是摇滚,何必呢?
你说它是废萌也好,说你它是精神病也罢,这何尝不是一种孤独呢。
坐在影院的座位上我想了很多,然后实际落笔没写几个字出来。
很多时候人就是这样,脑子里翻江倒海,实际写起来又不知道写点什么。
我刚开始想标题,就像在写高中议论文,似乎整个影评都是要点题着来写,但是无所谓呀。
正如山田凉点出来的那一句,不独特还不如死掉好了。
人就是这样呀。
我躺在座椅上想了很多,想到自己也想到别人,想到过去又想回现在,青春真好啊,青春容许你想你所想,做你所做,容许让你结识你意料之外的好友,容许你不随大流,不扯王八犊子,容许你写你想写的,做你想做的,容许你完成人生的转变,把身上的石头和尘土尽数搬开或者洗却,留下的是晨曦,是你想成为大家英雄的梦想,是你未来的前路。
文以载道,影视作品也是一样,它传达的就是这样一种力量,让你在万千个夜晚,让你在怀揣着和一里一样的孤独感的时候,能让你明白生活是有盼头的,尽管它并不时刻如你所愿,但是起码我们都在改变。
想了很久想了很多,落下来一没逻辑,二没有创造性的想法,那么就这样吧。
想的很多东西都搁浅了,这应该是蘑菇帝国的歌词,佐藤也给结束乐队写曲了,挺温柔。
在影院的天花板上,我看到东京的晨曦。
既然下篇都标了,毕竟都是跑到影院看的,上篇也还是标一下。
本来打算写个短评记录一下观影那天,没想到越写越多只能放长评了。
电影本身的内容倒是平平无奇,就是纯剪辑。
唯一的新画面op部分还因为和老队友一起吃饭的时间太长而错过了。
说起来电影首映的那天还是自从乐队解散的这两年来我们六个人第一次聚那么齐。
其实事情的起因只是我想找个伴一起看孤独摇滚,想起上次去崂山校区的时候找键盘手约饭他没空,说我们下次再约。
就问了问他要不要一起去看。
没想到之前他没空那几天正好是他在澳洲做交换的女朋友——也就是我们主唱回国的日子。
而电影上映的第二天就是她要出国的日子。
在键盘手的张罗下问了这次每个人居然都有空。
于是本来打算的俩人看电影改成了乐队成员聚会。
我们上一次聚还是在去年年底我正好考完研,主唱也正好回国的时候,但是贝斯手有事没来所以那次只有五个人。
电影勾起了我很多回忆,现在想想两年前的那个夏天是我玩乐队最快乐的时候,也可能是整个大学生涯最快乐的时候。
我们一起在livehouse演奏着翻转岩石,晨光洒落你身。
一起登上了鱼山校区的礼堂,一起在操场上参加了西海岸校区的第一次音乐节,演出结束后去吃对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的海底捞,在夜晚的烧烤店里告诉他们我是如何失恋的……那些鲜活的回忆构成了我大学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部分,所以尽管那段时间失了恋,身在荒僻无比的西海岸校区,却仍感觉每天都是那么充实,那些日子是如此熠熠生辉,以至于直到失去了才知道是多么的珍贵。
当那个学期结束,围绕队内谈恋爱产生的矛盾,乐队走向分崩离析时。
那时的我故作成熟,心想乐队换人不是很正常的事吗,安慰自己将来总会找到更好的队友的,选择顺其自然没做任何事 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和他们联系。
过了很长时间我才意识到自己当时失去的是很重要的东西,尽管事后来看就算当时找他们说开了我们后续也可能只是再多玩一个学期就要面临学业的压力不得不停止乐队,就算乐队没有解散我们还是会面临和当初一样选歌难的问题,或许以当时自己的阅历事实上也无法做出比当时更好的选择,但是还是无数次会后悔为什么当初自己什么都没有做。
事到如今,我想我在这个乐队的经历就像是我的初恋一样充满着美好与遗憾,大概这也是为什么之后我会对一部名叫bangdream it'smygo的作品产生了如此强烈的共鸣,那就是后话了。
那天晚上电影结束是八点半,不算早也不算晚,走出电影院我们再犹豫下一步是再做些什么,好像时间也不太够了。
还是直接回学校,但是仅仅是一顿饭加一部总集篇剧场版电影的时间又显得是那么不尽兴。
在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了今年年初去找在上海的哥们一起看tmp的时候,演出结束后他说我们再走走吧,走到下一个地铁站。
是啊,相聚的时间实在太过短暂,我们试图通过多走这一站地铁的路来填补那些没能见面的日子。
于是我向老队友们提议,我们再走走吧,走到下一个地铁站。
从影院出来是以夜景著称的第三海水浴场,我们沿着海边向前走,想起我们好像还没有一起来过海边,再往前是我之前一个人来过很多次的湛山三路,夜晚总是很安静,一路上我们好像也并没有说什么话,只是走着,一直到下一个地铁站。
这两次相聚大家都是在聊彼此的现状,而很少提我们之前乐队的事情,或许我们本来就没有什么矛盾。
其实该说的话也差不多说完了,但是还是想再和大家一起多待一会儿,仅此而已。
人与人的缘分总是断断续续,就像两年前我们彻夜长谈时绝不会想到如今几个人聚一次会这么难,但是至少今天,我想就算乐队解散了,我们还可以一直做朋友。
冲着新曲和可以去电影院听live买的票,对剧情没啥期望,几个过渡略生硬但几次失误和救场的节奏感把握还是非常不错的。
虽然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因为有类似上台经验所以还是会条件反射的有点紧张(指满头大汗) 觉得夸张就对了,评价怎么会有这么孤独的人什么的一律老虚.jpg。
通过颜色和性格区分的鲜明人设是蕴含隐喻的课题:比如孤独的人如何排解寂寞? 装作爽朗不在乎强颜欢笑的阳角? 失去个性还不如去死的为我独尊? 逃避现实沉迷自己爱好的隐士? 喜多倒是挺“正常”的融入社会了……但乐观开朗是只属于那些外貌中上,生活和睦的成功人士的奢侈品,长得一般甚至长得丑的人如果家庭条件也一般的话很快就会面对各类现实问题,来自外部的刻板印象决定社会环境不会接受他(她)们不一样的人: 小朋友的话可以说自己只要学习就好了,而大人们需要考虑的就多了如果已经长大了该怎么办?
我觉得孤独摇滚给出了一点答案:人总是要因为一些东西聚集在一起的,可以是爱好,可以是共同的目标或者理想。
在其中获得的成长是一辈子的宝贵财富。
当然要先有份工作,先能养活自己再谈理想或者自我实现。
靠爱好挣钱是成年人的童话。
我大概一辈子忘不了结束乐队了写在前面,总集篇看之前就知道没有新剧情了,主要是为了电影院的音响听歌来的。
但是还是要给五星,虽然已经看过一次了,剧情还是感动人心😭这才是真正的的少女乐队。
可惜没有彩蛋,多放几首歌吧,哦内该😭周围环境很好,都是同好也没有人吵吵闹闹。
就如同用取景器拍照片一样,黑暗的环境沉浸感巨好。
专门找的有特典的电影院来的,毛到了番外漫画,这不就新剧情吗(雾)可惜没有胶片和海边了,虹夏呜呜呜😭在预想的地方断开了,并没有断章的难受(或许是好事?)如果能再插入一个《花之塔》就更劲了,梦回2022了😭那就《孤独摇滚下》再见啦
真实!
结束乐队。
前半部分可能只有学生时期的我才会喜欢。从街头那段开始就暴燃
三星半,社恐人真的很可爱哈哈哈哈哈
闭上眼睛就分不出谁是谁了
250429@首都副中心
第一次被豆瓣的评分欺骗了
3.5 本来对这个画风完全没兴趣的,但因为看另一个电影,干脆就连看了,没想到这个社恐怪咖女主意外的很搞笑,还有点共鸣,而且女孩子们的友谊真是令人羡慕啊!可能因为是发特典的活动场,有coser来,前面就坐了一个女主的coser
不得劲儿
可爱。一贯的日式青春,其中的热血、戏谑和神经刀是真的挺有意思的,解压、又能让人莞尔一笑。是另一个HE版的《蓦然回首》,也让我想到了《再见,嘴唇》。不足地方在于影片对主角小独家庭和学校的相关描摹太少了,转而聚焦于与另外三位主要角色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然而限于制作和绘画水平,当前的画面表现力真的是有点不够。不禁让我遐想:这个故事如果换成真人来演,是否会能更好呢?2025年第七部院线片。6/10。
对于我这种没看过TV版的人而言,总集就特别适合。如雷贯耳的大作,今日终于有幸一睹。讲真,歌很好听,故事也有动人之处。虽然作为i 人,我依然理解不了这夸张的社恐,但整部作品有音乐,有梦想,有友情,有成长,而且还是全员女生,这点令人很欢喜。
总集篇,看tv版就够了
在电影院睡着了七次,一回头看到后排的宅男呼噜都打出来了,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吧!
没燃起来,回家补番。
虽然但是还是要说一句女孩子们在一起真是太美好啦哈哈哈哈。动画表现社恐分裂症好合适好美丽,脑间剧场好可爱,所以i人就是在暗处潜伏着的话痨;本i人看得非常开心。看到后来想到了自己之大概小时候全靠上台表演治好的社恐;演出结束前是很紧张+觉得让别人看自己表演会很麻烦别人,演出结束后是感激大家的喜欢——能让你们感到开心我也很开心!哈哈哈。
炒冷饭
狗叫做 Jimi Hendrix 可见一家摇滚中毒有多深可惜没太展开说说。也可惜女主没把初中时死亡摇滚的爱好坚持到底。苦练成天赋型选手但社恐属性妨碍发挥,似乎也是龙傲天的一种?……被同龄的二次元大哥拉来学习了一下现在年轻人的动画,最后还是蛮热血的,中间中二的灵魂黑夜在老年人看来确实充满了不解
虽然对乐队不感冒,但是能get到很多冷笑话hhh。另外孤独摇滚里感受不到一点孤独,家庭和睦,每天还有志同道合的朋友陪伴🌚到底孤独在哪了?无法理解这种日式拧巴6.5/10
社恐的人设和冷笑话太多了,看得好烦
第二季快出吧清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