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米
متر 200,200 Meters,瞒天过界(台)
导演:安敏·纳耶费
主演:阿里·苏莱曼,安娜·乌特伯格,莫塔兹·马希斯,Lana Zreik,Gassan Abbas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土耳其,瑞典,约旦语言:阿拉伯语,英语,希伯来语年份:2020
简介:巴勒斯坦人穆斯塔法和他的妻子儿女住在隔离墙的两边,距离只有短短的二百米。迟迟拿不到工作许可的穆斯塔法只能等待亲人定期来访而无法履行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责任。一天当听说儿子出了意外,穆斯塔法决定以走私的方式铤而走险;然而与一位喜欢拍纪录片的德国女孩等人的相遇却在悄然改变着穆斯塔法的内心。详细 >
儿子被骂西岸小混蛋却帮不了,家距住处只有两百米却过不去。应该像一位父亲搬去以色列和家人团聚,还是如一个儿子留在巴勒斯坦坚守土地。偷渡的路上,没人在意他的至亲遭遇车祸,只在意她的镜头拍到扯下的国旗。不在意谁在后备箱憋闷致死,只在意谁在高墙上扔下绳缆。约旦河两岸只有彩灯的光可以通行。
上海国际电影节20210612天山影院No4。在巴勒斯坦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冲突的大背景下小人物的故事,是主旋律是电影节评委的风格。不过同样是讲墙的公路电影,此片更多的是平白叙述,哪怕是剧情冲突阶段都很平淡,整体略显压抑,应该是为了表达无奈(虽然感觉力度还差一点),而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内容就丰富许多,戏剧冲突情节起伏人物情感联结都更为精彩更能调动观众情绪。当然也有喜欢的部分,一处是结尾处傍晚日暮关于墙的一段延时摄影,不能前进一步也不能后退一步摆脱不了也突破不了;另一处是父亲为妻儿在墙的那面挂起了彩灯互道晚安,无奈生活(存)中有限的浪漫。
生肉,疫情下的燕郊!纪录片导演太棒了!
挺不错的,俗套又有创新
在花费了一个晚上了解巴以冲突的历史渊源后,从这部电影得以窥见部分当地人生活现状和心理活动。对战争和难民无力说些什么。但就电影来说,故事还可以讲得更好些。
因为对背景了解不深 只有大概的了解 所以感触上还好 有几个过检查站的环节确实让人揪心和气氛紧张 / 感谢小程看完电影后给我讲述了一些巴以冲突的背景 愿世界和平
平平无奇毫无亮点
人物关系很清楚,但是德国圣母是sb
标准又正确的题材,可惜的故事写得不咸不淡了,观感上绝对的平了。
有的人打着民族与宗教信仰挑起冲突,有些人只是在冲突下固守着内心归属
+5//。。。
这次又回到了巴以问题人为建立的高墙(8米)把一座城生生分割成两部分 也隔开了一家人 直线距离却只有200米为了见面 没有证件 不得不用上各种方法像是跟着主角走了一遍巴以的偷渡路 在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英语之间努力分辨电影节的片子就目前为止 我看的质量都很高
不落俗 成熟大气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跟昨天的《天地之间》比,这部简直太棒了,很难相信是导演处女座。节奏 细节都处理得不错,调度 人物当然有很大提升空间,但在金鸡看到这片,非常非常满足了。
2021.06.12#SIFF2021#片尾西岸彩灯亮起的那一刻真是让人泪目,200米,两个国家,一个家庭,国情、宗教等诸多问题导致了片中这个家庭所面临的困局,稍微了解一下巴以边境的形势可能更有助于对影片的理解。整部片子的节奏比较紧凑,人物情绪变化,冲突爆发等情节过渡自然,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片子。
今年在金鸡影展看的第一个片子,完成度非常高的一部处女作,以亲情为切入点讲述巴以冲突下普通人的困境,时不时出现冷幽默冲淡背景的沉重,就是get不到拍纪录片的那一对,最后的冲突也过于刻意毫无必要
Se-Fi-Te-Ni (Se-Ni)(Fi-Te)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5th阿拉伯影评人奖# 2020威尼斯日第九部-巴勒斯坦申奥片。7分,观感不错,然而多这半星还是给不出手。找的这个咫尺天涯的切入点挺好的,不过剧作过分借重巧合了……真正比较触动人的是天没亮就得排队过关谋生活的那群人,而不是这个要拼命说服自己才能吃下的故事(虽说编剧技术真的不错)。
siff24# 伴着邻座的呼噜声电影就平淡的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