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开始打算看个热闹的.毕竟是两个很出名的韩国演员的阵容.以为又是什么偶像爱情片,结果...我预料错了.感觉导演是很用心的.台词有的很有幽默感.让人不至于看的很闷.形形色色的精神病患们的各种可爱行为的确把我逗笑了.影片整体的色彩很艳丽.也很时尚的感觉.稳定室的装饰看似像某个MV的布景一样.其实想想,之所以四周都是软垫应该是怕病患企图自杀吧.绿色的选择也很好.给人心情舒畅的感觉.Rain的乾坤转移神功串联起每个病患心底的世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位时时都第一个主动冲出来认错的大叔.导演寓意其实很明显.但我估计大多数看此片的人还是不会理睬那些的.女主角的机器人情结实在顽固,不过最终还是被温柔的Rain说服了.亲情,在可爱的小女主人公心里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借非正常人去比喻正常人们内心的缺失和空洞.导演的目的做到了.至少在我这里做到了.轻松的配乐不会给人太大的压抑感.但影片结束我还是不仅习惯性的想了很多.一部电影或者一个活动一本书一个人的演说都不能足以唤起全人类的良知.前两天我母亲回来说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女人开着自己的私家车疯子一样冲出来,幸好差一点.为何现今的世界社会让如此多人们为物质卖掉自己的灵魂,丢弃自己的良心.疯子一样的追逐物质.他们真的快乐吗?!我家门口经常会有一个女乞丐坐在那里.最近很少看到她了.但每次看到她,她总会把自己捡来的食物分给她身边几只流浪狗吃的.或许她是有钱人的话也不会这样了吧.人之初性本善.但生存环境的转变也转变着我们每个人.希望世界有天可以真的和平.顺便摘一下我抄的女主角那本梦幻小书中的所谓"七宗罪":1.同情心2.忧愁悲哀3.慌张不安4.犹豫不决5.虚空幻想6.罪恶感7.感激之情呵呵.我猜导演是在说反话:)另外,描写精神病的电影我看得不多.另一部就是被神话一样的梦旅人.我看的没什么感觉.可能我更习惯韩国人直白的表达方式吧.后者比起此部.深度差太多了.
其实这部片子不应该这么低的评分。
也许是因为从小也是老人带大的,所以对片中英君的情感十分有共鸣。
人和人相处是需要体谅和包容的“同情心”的。
英君妈妈她们整天忙于工作对老人不闻不问,直到她们觉得奶奶是个包袱之后就借口把奶奶推给老人院一了百了。
无法原谅妈妈她们“毫无同情心”,怪妈妈不给奶奶假牙让她吃最喜欢的腌萝卜、怪自己没能追上救护车给奶奶送上假牙、怪自己没办法救出奶奶,无法摆脱的负疚感和无能感让英君产生了自己是个机器人,“只不过没电了”的安慰。
朴一顺是因为从小缺失母爱,渴望引起(母亲)注意的他开始强迫性偷东西,并且好像什么都能偷到。
被抓到后,法官判他消失的恐怖裁决(一般最害怕什么就往往最容易产生什么错觉)让他为抵抗消失而不断不断的在监狱偷窃(东西or能力,一切一切),最终进了精神病院。
正如他自己形容:我缺少同情心。
英君对这个世界“缺少同情心”而愤怒,想要杀光带走奶奶的白衣医生,却又因为“他们的奶奶会伤心”而下不了手。
别人缺少同情心,可是为什么自己却无法摆脱同情心?
想到奶奶没有假牙没办法吃饭,英君潜意识里当自己是机器人不需要吃饭来“自我惩罚”,我是这么理解的。
知道朴一顺有偷窃的能力,英君哭着求他偷走自己的同情心。
她一字一字哽咽着蹦出缘由的那时刻,也是最终虏获一顺的心的那刹那吧。
虽然被偷走同情心而让她获得了“杀光白衣医生”的错觉快感,而长期不吃饭的英君最终只能倒下。
英君一直排斥着进食。
没有奶奶,英君找不到活着的目的。
我想,英君就是一顺那根缺失的骨头,灵魂的那21%。
英君的同情心让朴一顺变得圆满。
英君为一顺制造“米饭能量转换器”这样富有创意的小工具,还帮她“装入身体”这些让她进食的努力不能不说感人。
虽然我不知道奶奶是不是真的说“你是一颗原子弹,你存在的目的是世界的终结者……”这样的话。
但是在那个雷电交加的雨夜,朴一顺陪着英君等待亿万伏特雷电整整淋了一晚上雨,我相信他们都各自找到了活着的目的。
虽然说存在着就是合理的,但是爱,才是我们存在的目的。
《再造人之恋》,今天打开豆瓣,褒贬不一,亦属正常。
贬的人说故事结构混乱,拖挞,主题不分明,人物行为欠严密逻辑性。
高原湖泊旁围绕着的雪山,我很为之叹服,可我更爱那些湖边无名的花朵,细细小小的,色彩斑斓,自生自灭。
多数人是不懂得欣赏花的,懂得欣赏的话,就不会把它们修剪成自己希望的模样。
所以,它还是在那儿好了。
电影不行,它生来就是要给人欣赏的。
有幸的是,谁也修剪不了它,它成型后,就在那了,你爱就爱吧,不喜欢拉倒。
对于朴赞郁导演,这是我第一次猫他的电影,相信以后会找其它的来猫。
没有对比性,不知道他以前拍的深刻的揭露人性的电影是啥样的——也就不会像一些喜欢他的人,对这部电影有所失望。
这种心情很可理解,我喜欢蒂姆伯顿,但他的《僵尸新娘》就多多少少令我失望。
但这部电影,没有期待,也就没有失望。
它生来就是这个样子,我心里没有对它的模样抱有既定的期待。
话扯远了。
英君的奶奶一直想告诉她:活着的目的可是每次当我们和英君一样,坚耳恭听,却只见到奶奶糯糯的无声的嘴唇。
一顺和英君根据口型猜了半天,猜出结论是奶奶说英君是个原子弹。
挺恶搞的一个答案,但是很可爱。
不是非得得出活着是为了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发光发热才有真正的人生。
对于英君而言,她一直确认自己是个机器,只是没有说明书与使用手册罢了,奶奶告诉了她,她就是个原子弹。
这就是她的人生主题了。
一顺爱英君,保护英君是他的主题。
王家卫的经典台词:每个人都有自己坚持要做的事,其它人或者觉得佢好岸居,但佢觉得值得。
精神病人被夸大的癔想症,彼此配合着表演,显得童真而梦幻。
一顺是个惯偷,他能偷走别人的性格、技能、同情心,只要他能想到的,都行。
正常人会骂他一句:神经病。
没错,他就是个神经病,所以他在病院里,就具有了特殊的偷窃能力。
他偷走了绅士先生的礼仪,这位先生走路是倒退的称为法庭礼仪,对别人的任何过错都归疚于己。
绅士先生被窃后变得轻佻骄傲,当一顺要还他礼仪时,他哭丧着脸说:可是我现在已经不想要了。
我称之为电影的隐喻。
隐喻在电影里随处可见,可圈可点。
英君被一顺偷走同情心后,开始了她的复杂计划。
她的手指就是枪头,狂射向白衣医护人员,一瞒一个准。
枪击镜头大家都不会陌生,但有这样的创意十足,貌似血腥,实则荒诞无稽么?
后来她躺在病床上,绝食使她奄奄一息,医护人员给她吃的,她恨恨地望着对方。
手指枪头的子弹,疲弱地射不出来,咚一声掉地上了。
电影里那些热爱幻想,创意十足的精神病人,比现实生活中整天板着一脸的人,要有趣得多。
他们不被理解,被放逐,与常人无法沟通。
医护人员有的只是医疗常识,但沟通起来,困难异常。
爱上一个人很容易,理解她,保护她却谈何容易。
一顺理解英君,对于英君的绝食,他推心置腹地代入了英君的世界,他想:英君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
于是具有电工技能的他,“发明”了米饭电子能置换装置。
他跟英君说要把这个装置装进她的后背,英君脱去上衣,瘦弱伶仃的后背,英君调过头来望了一眼后面,好奇地信任地。
当他用尖刀对着后背比划的时候,我很担心他的病会影响判断,造成英君的血肉模糊。
担心很多余,他很可爱地用画笔画了一个小门,然后咔咔一声(打开他的牙刷盒),把小门开了。
他说:哇,好多积尘!
然后对着英君的后背,轻轻地吹着,打扫了一下机器里的尘灰。
英君又是信任地,乖巧地转头望了一眼。
装置终于装好了。
英君开始进食,对绝食多日,以闻电泄充饥的她,显得很艰难。
吐出还没咽下的米饭,英君大声地哭泣,她说:要是以后装置坏了怎么办?
这倒是个现实问题。
一顺拿出一张名片,上面有他的头衔:家庭电子维修师傅,有他的电话。
还有宣传语:生命有保障。
可爱得冒了翻。
如果有一男人,很爱你,很理解你,能够代入你的世界,思你所思,并且竭尽全力保护你。
是个神经病何妨?
英君是个神经病,一顺也是。
正常的人,如你我,爱情里也难有这种纯粹。
电影,它给我什么,它让我感受到什么,那就是什么好了。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挺好。
电影不是非得要标榜着:深刻明确有指导意义的主题!
叙事结构非得:有条有理,合情合理!
人物性格非得:百份百地合乎想像合乎逻辑!
这样的电影,也会挺无趣吧。
电影蒙太奇,使你内心进入一种飘浮的时空,当你进入角色的世界,角色也进入了你的世界。
就跟王小波的小说一样,你可以说他不知所云,也可以很爱他。
关键是你与导演有共鸣。
你的内心有一块柔软的地方被触到了。
我就喜欢这部电影,喜欢它:童真、有趣、令人感动!
对现实世界的隔膜与冷漠也刻画得有纹有理。
你可以说我肤浅,在大话西游前,喜欢周星星的人多被标上“肤浅”的标签。
可是某天,这种状况改变了,大家以喜欢周星星标榜“高深”。
如果只听从自己的心,是喜欢就是喜欢。
那么就这部电影而言,足以给我理由再重温。
朴赞郁的片子一向以来暴力,血腥,充满无法摒弃的恩仇。
但这次很意外,他会拍一对精神病患的爱情。
这让我想起李沧东拍的《绿洲》,对精神患者而言,爱情显得更直接单纯强烈而不可替代。
与《绿洲》的悲凉基调不同的是《机器人也无所谓》是小王子救落难公主的过程,是个温暖人心的过程。
当RAIN出场,总是把夹进屁股的裤子拽出来的时候真的挺可爱的,作为帅酷小天王能做这样真是相当难得。
虽说片子主要展现的是精神病患的爱情,但是其中还是有朴赞郁影片中普遍存在的深刻的伤害,女主角和像老鼠一样生存的奶奶在一起,父母姨夫姨母忽然闯进来把奶奶交给了白衣人,从那时开始,她的生活完全封闭,她对奶奶是老鼠而自己是机器人深信不疑,怕身上的机械坏掉而不肯吃东西,并且对自己没能救出奶奶耿耿于怀。
而RAIN则是从小被不负责的妈妈抛弃的孩子,他只记得母亲对他说每天晚上要好好刷牙,而母亲带走了家里的一幅电动牙刷,于是他会在别人谈论母亲的时候非常生气,但身上却随身带着有母亲照片的盒子,他喜欢偷所有人的东西,并以能偷掉别人的坏毛病和习惯在精神病院成了英雄。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是女主角幻想自己的同情心被偷走了,变身报仇女神,对医院进行大屠杀,医生到处逃窜,到处是沾满鲜血的尸体,而背景音乐却是愉快的钢琴曲。
就从这个镜头还是能感受到朴赞郁的气息,在报仇中得到莫大快乐是他的一大特色,但是看着这个画面听着这个音乐,心里永远无法不隐隐作痛。
另一个是,RAIN因为知道女主角再不断绝食就要死,于是骗她给她安装米饭能量转化器,他甚至都准备好了,所有能发出机械修理的声音,当他一再承诺给女主角终身维修米饭能量转化器,她终于在他的指导下吃下第一口饭的时候,他似乎看到他为她安装的米饭能量转化器在她瘦小的身体里开始运转,于是抱着她那么地快乐地笑了。
他只是帮助她更好地活在机器人的幻想里,爱不就是这样吗?
在她绝食的时候也绝食;在她想奶奶的时候帮她找到奶奶;在她快要失去生命的时候挽救她;在她想死的时候,与她结伴而行。
当两个彻夜淋雨的身体在微亮的晨曦中拥抱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就是爱。
女主患精神分裂,以为自己是个机器人,脆弱倔强。
她的问题包括:第一,不肯吃饭,觉得自己应该靠充电补充能量;第二,要排除万难给外婆送假牙,因为已经被送进精神病院的外婆一位自己是只老鼠,不戴假牙就无法吃萝卜;第三,搞清楚外婆想要告诉她的活着的终极意义。
女主在为自己充电失败后,也被家人送进了精神病院。
遇到了一群症状迥异却都想像力超群的病友。
男主是其中之一,精神分裂加偷窃癖,幻想自己可以偷走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男主的使命就是帮助女主解决以上的种种问题,顺便治疗一下自己的内心创伤。
这个故事的主体就是看神经病如何温暖彼此并陷入爱河。
难以想象看了这样一个故事,并总结出了这样的中心思想!
导演,朴赞郁。
之前看过《老男孩》、《斯托克》和《亲切的金子》。
风格显著的导演,就如看Jean-Pierre Jeunet,辨识度很高也很有乐趣。
这三个故事都是复仇题材,对我而言过于血腥,且可能由于主人公的精神状态都略显疯癫,故事发展到最后往往超出我的预期和理解。
总之,之前看朴赞郁,都是看表象美——跳跃的剪辑、灵活的镜头、艳丽的色彩,有趣的配乐。
和故事本身无关。
但是这次《机器人之恋》,不仅电影语言上依旧是导演一贯的风格,故事也说到了心理。
看剧情梗概就知道又是个疯癫的故事,但是既然主角们是住在精神病院里的神经病,谁又在乎所作所为和不合理,故事为何如此开始又如此结束。
他们的异想世界你我不懂,欣赏就好。
这次故事里没有了过分的血腥,清新与残酷的比例调配得刚刚好。
丢掉理智,尽情地展现脆弱、伤痛和幻想。
给女主忘情的表演点赞!
Ps:最后说一句《斯托克》,它仍然是我所看过的朴赞郁的作品里,最赏心悦目的一个,表象美得极致。
很早前,某个朋友看松隆子的「告白」,无意扫过,触目惊心。
所谓的日式"菊花与刀",非常真切。
腹黑的东西,不是没接触过。
只是,常年的欧美风侵染,也适应直白表达、夸张行动;所谓的隐忍、或者说口蜜腹剑,也并不是正统东方教条。
所以,「再造人之恋」,一开篇,就被恶心到不想吃东西。
作为精神病人中的两个自闭症患者,慢慢靠近、互相取暖守护的故事。
接受腹黑,得有勇气。
一部电影,起码分了三次看完。
每次都希望,坚持坚持,看到结局。
对于内向的小孩,自闭多少常见。
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外部一片嘈杂音。
完全封闭。
一般,都是儿时受过刺激。
而分离的委屈和痛苦,影响至深。
你也可以注意到,他们有相似动作--比如仰头,把泪水锁入眼底。
所以当电影高潮,小女孩开始自然流泪,你就知道,她终于,打开心扉了。
小男孩的经历,更是骇人。
所以宁愿相信,他在一步步了解小女孩并到最后真心帮助她时,也是一个"自愈"的疗程。
电影随处可见的残忍血腥,开头即是,纯白场景,然后血流如注。
所以小男孩用原子笔,细细于女孩背上画一个门时,信任和被信任,格外温馨。
自闭症患者的内心,是一片奇幻森林。
能够无意踏入,需要机遇,电影结尾,彩虹淡出,总算松口气,知道,有他俩作伴,不会孤单了总算。
可是,走出了奇幻森林后,才应该是现实的开始啊?
不该有部续集,教教如何继续嘛?
电影英文名--I am a cyborg, but that is OK!是的。
看到最后,你真的确认,演员林秀晶有个秘密"曾是机器人",而绝不相信,演员Rain,经历过那些种种。
他分明纯净的像个天使。
或者,算伯尔尼的牧羊人,唱着小曲,来救他的公主!
也莫名的喜欢他起来。
关于本片导演朴赞郁早期看过朴赞郁的“复仇三部曲”:《老男孩》《我要复仇》《亲切的金子》。
因为画面独特,剧情重口而印象深刻。
后来又观赏了《斯托克》和《小姐》,不得不说虽然两部电影拍摄主题以及背景不同,但画面置景都充满艺术感且具有很强的个人风格。
另一部短篇作品《三更2》中第三部分《割爱(Cut)》也是朴赞郁导演,里面有断指、松紧带控制的情节,与《机器人之恋》里的部分情节有微妙的某种呼应。
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朴赞郁的作品,名字像一个品牌,只要电影导演“朴赞郁”三个字,就让人有兴趣。
与其他几部不同,《机器人之恋》是一部爱情为主的影片,偏好暴力血腥黑暗的朴赞郁会如何表达爱情也是我所好奇的,带着这样的好奇心点开了小清新的电影海报……
《机器人之恋》电影海报
关于海报海报让我想起俄国画家 夏加尔 的作品,画中人物脱离现实漂浮在空中,画面色彩充满生机,超现实又浪漫梦幻。
画中女人是夏加尔的妻子贝拉。
(网图有色差)
夏加尔作品《生日》
夏加尔作品《The Promenade》看完《机器人之恋》后,我感觉虽然电影男女主角是精神病患者,他们的世界天马行空异于常人,画面不乏血腥暴力,但是爱情是那么浪漫唯美纯真,甚至是我们可望不不可及的。
就像夏加尔画中带给人的感觉一样。
关于片头
片头:机械齿轮&演职人员姓名 片头冰冷的机械在转动,依次呈现出演职人员的名字。
电影制作时一个仿佛巨大的机器,需要无数的齿轮零件紧密的配合运作。
涉及剧透开篇在工厂中展开,女工人们身着红裙置身于墨绿色调的工厂内。
工厂一望无边,工人们坐的十分整齐,画面是稳定的对称结构。
女主英君就是这里的工人,而相比其他女工,英君显然是比较特别的。
她怪异的举动渐渐打破了工厂死气沉沉的氛围。
红绿色调工厂中&对称结构
女主进入精神病院前女主正在听着广播的指示操作电器,背景音是女主妈妈在精神病院和医生讨论女主病情。
(工厂这段应该是发生在医院之前)医生问道女主是否不吃饭,实际上女主认为自己是机器人,只充电不吃饭。
而她的妈妈好像并不清楚,因为女主都是祖母抚养的。
而女主的妈妈是一个颠三倒四的人,后面剧情也有体现。
背景音:女主妈妈在精神病医院咨询女主情况
女主妈妈颠三倒四
女主与祖母感情深厚女主妈妈回忆起自己小的时候,一次回家发现女主的祖母在喂耗子。
祖母坚信自己是只耗子,且特别爱吃腌萝卜。
可以预见女主受到祖母很大的影响。
女主祖母喂耗子
外婆认为自己是耗子 女主妈妈与耗子是兄弟姐妹工厂里,女主正隔割开自己的手腕……
而女主认为自己是机器人 正想办法打算为自己充电?
插入电线……
切开手腕…插入裸露电线……绑上胶带……
看着都疼
绑上胶带……
插入插座……真刺激……通电。
妈妈说女主是普通人,不是机器人也不是耗子果然是朴赞郁,这种情节也能想到。
我们的女主冲出了现实世界的捆绑,倒在墨绿色的工厂地面以及血泊中。
让大家成功发现了他是个精神病的事实,然而周围的女工仿佛只是一副副躯壳而已。
事实上祖母对女主产生了影响而这时,女主的脚趾亮起了彩灯,看到这里我还以为女主真的是个机器人要走科幻路线。
电影呈现了许多精神病患者眼中的世界都这样了 ,能没事吗……
影片正式开始影片正式开始
女主顺理成章进入精神病院医生正在讨论女主的病情。
这时女主身边出现一个中年女人不断地对她讲话,并推着病床四处游走。
看到这里不觉得中年女人是精神病患者。
背景的病患是奇形怪状,与工厂相比这里是奇异的也是自由而富有生命力的。
一名中年精神病患者开始给英君"编故事"中年女人带女主看正在打乒乓球的男主(Rain饰演)凭借精神病患者特有的丰富想象力给男主编排了一段辛酸过往。
推着病床遇见了正在打乒乓球的男主——戴着兔子面具的Rain
下列都是中年精神病患者的想象
生无可恋的女主
……
一点幽默看这个电影告诉我们,任何事情不要马上信以为真,这可能只是精神病的想象。
接下来中年女人又编排另一个特别“重礼节”男人的故事,说他和一头牛柏拉图式的恋爱被村里人送到了这里。
接下来是中年患者编排另一位男性患者,说他和一头牛恋爱这时医生出现了,看到这里我才恍然大悟,刚刚中年女人都是编的。
他是个精神病患者,谁让我还带着正常人的脑子看这电影呢。
但其实中年女人出现时和女主说的话也是生活中正常人常有的情节,总感觉这是在讽刺什么。
医生制止了中年患者继续“胡说八道”
医生向女主解释中年女人的病情
医生像女主解释中年女人的病因,原来是得了说谎的毛病。
夜晚来临。
戴着祖母假牙的女主女主晚上戴着祖母的假牙到处游荡,和自己的“同类”(电灯)讲话。
男主应该是刚刚用电动牙刷刷完牙,关于电动牙刷后面还有篇幅。
对应女主假牙特写戴着面具的男主和与电器说话的女主女主就这么相遇在自动贩卖机前。
机器人是可以和自动贩卖机讲话的这时男主开始翻女主的包,因为他的人设是个小偷,而且什么都能偷不被人发现。
女主也确实没发现他的存在
这个眉毛很有个性 女主以为自己是机器人和自动贩卖机说一声就可以取茶。
就在这时男主为他投币。
女主取到了薏仁茶,这一段真的很暖了。
男主偷偷为他投币
本来便是冲着《机器人也无所谓》的俩主角+导演的这个怪诞组合去看这部片子的。
果然没让我失望,先大赞一下天才朴赞郁。
可爱又超脱现实的疯人院的布置,总是充当背景的僵硬呆板穿着白色衣服的精神病人,大大的蓝天和最后一刹那的彩虹,无不体现出朴赞郁老顽童的贪玩心态。
片子极其流畅的呈现了发生了疯人院的一出童话故事。
自认为是机器人,喜欢戴着奶奶的假牙对着周围食物讲话的绝食少女英君。
能偷走别人能力,有严重强迫症又喜欢戴着奇怪面具的男生日淳。
还有皮肤油油的,自己通过摩擦原理制造出飞天袜子的胖女人。
喜欢背对着别人用镜子看世界的女歌者。
遇到什么事故总是认为是自己的过失的神经质男。。。
如此多姿多彩的病态人生,在朴赞郁的镜头中,这些人都是创意的代表,飞天袜子最后帮助绝食少女飞出了禁锢的牢笼。
美丽的女孩天籁的歌声让英君看到了蓝天绿地,那更美好的世界。
有一刻我竟然接近流泪。
奶奶绑着大大的地心引力的腰带来到草地上找英君的时候,英君流着泪扑上自己朝思暮想的奶奶怀中,诉说着自己一个人在别人的世界里无法生存的痛苦。
我不想吃饭,他们逼我吃饭。
我是机器人,我不该吃米饭,我要充电。
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是英君心里的许多委屈都化成了泪水,诉诸于世界上唯一能懂她的奶奶。
可是人还是挣脱不了地心引力的,奶奶始终要被狠狠的拉回去。
奶奶刷的离开的一瞬,泪水在眼眶里拼命打转。。。
没关系的,即使奶奶不在你身边,我都会保护你。
小rain心里肯定是这么想的吧。
于是轻轻的抱着瘦骨嶙峋的英君,深情的吻上戴着假牙的女孩的唇。
时间停留,长长的世界尽头,只剩我们小小的身影。
即便我们都是最不可理解的怪物,我们都无法活在别人的眼中,那么就紧紧拥有着彼此吧。
漫长的吻之后,可爱的rain笑了,戴着英君的假牙~男孩知道如果女孩一直认为自己是机器人不愿意吃饭的话,再下去肯定会死掉。
男孩帮女孩“打开”她身体的大门,植入一个“转换机器”。
“英君吖,有了这个,你吃下去的米饭就可能转换成电能啦。
”于是英君就纯纯的相信,自己真的可以吃饭了,而且这个机器还买了保险,坏了的话可以维修。
所以这天,整个饭堂的人,都为了英君能够吃第一口饭而欢呼雀跃~简单而又美好的故事,虽然跳跃着的都是光怪陆离的思维,但是亲情、友情、爱情,又何尝不是我们身边最实在最真切的情感呢。
难道我们所谓的正常人,永远都是最正常的么?
所谓的荒唐离奇的白日梦,我们加之以嘲笑、愤怒、不屑,其实都是因为我们不懂去想,不懂去爱么。
朴赞郁眼中的世界,精神病人都是值得爱的,瘦得苍白丑陋的女生也是值得爱的,整天念念叨叨只爱吃萝卜的老人更是值得爱的。
如果正常人的这些情感都能变得纯粹,或许世界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离奇的破坏。
同情心,感恩,包容,虽然有时因为这些情感的泛滥会伤害到自己,但每个人都多一点,多一点,这个世界就会被更泛滥的爱所包围了。
最夸张的手法去描述不可能的世界,其实,痛斥的更多,是现实社会的冷漠;希冀的,也是现实社会更多的关怀和追求。
关怀所爱,追求所想。
无论是什么人,都无所谓了吧。
看后唯一心情是我如果出去跟别人说朴赞郁拍救赎向电影了应该都会被问精神有没有问题吧,居然拍了这么健全的东西出来啊!?
没想到阿朴还有这么多隐藏的童心……糖果色画面和各种童话般的元素,正因精神病人的同病相怜,才会有这段还算合理的同途相恋吧……虽然主角自始至终只有英君一人,但这段感情线在我心目中应该能算pcw电影里的前三了。
叙事方式上有点像加长版亲切的金子,不同的是对群像部分的刻画或多或少地都关联到了主线当中,感觉本子上有下功夫设计了。
视听本就拉满我天才导演,如果故事再细腻一点,那真要天下无敌了。
好笑的是开头为英君入住病房换下的旧名牌上写的是导演朴赞郁,大哥别乱打水印了,出院好好康复训练吧不过这个中译名不是很喜欢,连英译I'm a cyborg but that's ok都没有丢掉本身的重点的“没关系”啊,是无论你怎么样,都没关系。
活着的目的是,如果达不到十万伏特变不成原子弹的话,就放弃希望,恢复元气吧。
阿朴不许学日本人写台词啊,你还是你吗,太恐怖了,pcw对感情描写刻版的模仿。
哦,刚想起来其实救赎向的也不是没有,小姐也有一些但那个大多数人还是太扭曲了所以显得没这么纯粹了
机器人也无所谓,影片还真的讲的是一个机器人林秀晶完全可以理解为一个AI,什么也不懂爱情也不可能会懂想通过精神病人的嘴来告诉我们活着的目的是什么似乎搞笑了点,好在也告诉不来我们任何东西导演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爱情很强大,让林秀晶开始进食,让Rain变正常了?
导演在向我们描述一个社会人群的生活?
No影片的想象力很丰富,相当浪漫导演是不是就是来秀一下他的想象力?
就好象张艺谋喜欢秀排场成百上千人不知疲倦的拼CPU,拼鸽子,拼中国特色至于CPU的中间和周边有什么关系,凭什么放在一起不管~这是咱的事,如果连这都看不出来,还算什么文化人~观者除了一点点震撼感之外,nothing就好像一个没有主题,没有灵魂的设计,只是虚有其表甚至那个表也不怎么美好
怪异的爱情,另类的爱情,一样也是爱情。
褪去荒唐的外衣,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爱情故事,男孩竭尽全力融入女孩的世界,发誓和她在一起。
很难不将其与北野武的《玩偶》作比较,若论纯粹,本片还输一筹。
朴赞郁真是个耐心的人,无聊漫长的接触沟通过程体现了他的耐心。不忍心去破坏,走进她的心,消除她的不安,粗暴不来。这不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但它的真实足以感动你
有有趣的地方,但总体不吸引。
演些什么!
朴贊郁真係個超級怪鳩,一路以來乜嘢復仇暴力美學其實都只係其次,佢最想拍嘅都係呢種奇怪到莫名其妙嘅愛情。但可惜我仲未黐線,真係捉唔到個feel,睇到最後一個shot嘅時候,我仲同朋友講,點解唔一開始就咁呢,而家終於有啲事開始發生,我屌,點知就已經做完,真係呆咗。
5结局把女的衣服骗光。。。然后远景。。。赤身露体不是口咬就是女上男下。。2个童年生活比较悲哀的人。。男的被女的吸引然后顺着女的想办法解决女的乱七八糟的想法直到拯救
对客观现象的认识本身极有可能包含了价值判断。那些我们认为不正常的人们其实也许比任何人都再正常不过了。
其实我是枚核武器
那阵子..天天学女主角 拿节电池 联通左右手食指充电.呵呵.顺便说句 rain的发型 很可爱.
好无聊啊
不喜欢,没耐心看了
到底讲了些甚么= =
其实男女主人公我都挺喜欢的,演技也不错,很可爱,但是……这个本子有问题。
5.0。對精神病患生存境遇的無休止奇觀化。
疯少年给“机器人”少女后背上开口做手术的那块应该是导演最珍贵的灵感吧?可惜包裹这块珍珠的部分太轻率了,大部分时间都只把疯子拍成了疯子。想让常人理解那种“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却藉由爱情分享了彼此的世界”、那种“所有的爱都相似,不管身处什么样的世界”的感觉,就无需这么神神叨叨。
妙哉!精神病人的爱情世界比“正常”人有更多的天才式创造,这应该只有“精神病人”才拍得出来,令人想起岩井俊二的《梦旅人》。
之前看《对不起我爱你》就知道林丫头的演技很厉害。。。果然又有提升啊!还有,rain能不能不那么可爱TAT,看到英君吃下第一口饭以后,他大手抱着那小身体,,,感动~终生保修。
有个人奇幻地爱着你,愿意做你终生的维修师,爱情的王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