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之前需要确认下理解力。
片子不属于太常规,在理解上需要更用心;某些部分过于拖拽。
用插叙的方式同步进行,很多时候切的并不完美,连续上稍差。
很多常理细节没有把握好是片子很大的败笔,如来拿枪的两个警察让罪犯打了还跑了、怀孕好多个月季节没变化、枪里没子弹等等。
片子里面尽力塑造一种接近社会的真实性,在情节把握上还是做到了,但是最后的分娩镜头切的还是显得太脱离,不论是皮肤、状态还是其他都不能结合在一起。
歪在椅子上看这个阴霾的法国片子,今天早上醒来,回忆一下,印象里都是女人被殴打捆绑致死后血污的裸体和没完没了的暴雨。
片头说这片子是根据真事改编的,说实话这片子很破坏和谐的好心情,让人心生绝望,原来在民主的法国也有这样类似非常6+1的故事。
整个片子都是阴冷的,色调让人郁闷。
幸福家庭破裂的警察酗酒闹事,原来的情人美女上司也被败类警察玩弄于股掌之间。
连环虐杀案的凶犯是个衙内,虽然在抓捕中被击毙,却不能定罪。
殉职的同事却被栽赃,死不瞑目。
几十年前的变态杀人犯却被保释出狱,又盯上了受害者的女儿。
一切都如片中主角说的:“上帝是个混蛋,我迟早要杀了他”,上帝不给人说法,那就杀了他。
杨+最终也没有得到说法,得到的是一针安乐死的针剂。
路易也没有得到说法,用那把精致的MR73左轮杀了所有爱的和恨的人。
片尾,真实的展现了一个婴儿从女人体内的诞生,血与痛苦中诞生的新生命,会给这个无助的世界带来希望么?
还是上帝又创造了一个受害者或施虐着?
电影中那些警察,尤其是那些不按牌理出牌寻求正义的警察,是观众的大爱。
一切现实中的“行不通”,在电影里都大开绿灯,往往通过激烈血腥的打斗和扣人心弦的智斗,罪犯伏诛或坐牢,英雄抱得美人归或升职。
在众多这种和真实隔着三层的警察题材电影大行其道的时候,法国电影《MR73左轮枪》无疑是在逆向行驶,几乎是回到了常识层面。
成龙的《警察故事》系列,加入了喜剧色彩,有去英雄化的迹象,但是他总能圆满完成一点都不简单的简单任务,毕竟还是半个英雄。
黄秋生的《野兽刑警》虽然更接近现实,但在最后一场大战中独斗群狼,居然能全身而退,还是有神化的嫌疑。
而在银幕上漫天飞的 夜魔侠、蜘蛛侠、蝙蝠侠、神奇四侠,诸如此类侠,其实也不过是没有进入体制的警察,是警察的派生、变种,是警察的升级版,是警察的超人化。
然而实际的情形是,警察并不是超人,也不是神。
《MR73左轮枪》里总是戴着茶色眼镜的中年落魄警察路易,就是这样一个接近真实的警察的例子。
他不是年轻的热血干探,也不是福尔摩斯式的天才神探。
他的生活被毁了,事业也接近完结。
一场车祸夺去了他的女儿,妻子则成了植物人;路易在痛苦中失控,居然做出劫持客车的荒唐举止,被内务部调离刑侦岗位,做起接电话的闲差。
他终日借酒浇愁,在痛苦的海洋里沉浮。
但他还是没有放弃作为一个警察的责任感,凭借多年经验,抽丝剥茧找到了连环杀手,和搭档乔治两人拿着来福枪指着嫌疑人,反倒是两人被疑犯被打倒,他的搭档还被疑犯纵狗咬死,他不是狂战士,他没有过人的身手。
虽然罪犯正法,证据确凿,但因取证非法、越权调查,不但没有功劳,还有罪愆,搭档白死了,众多的受害人家属得不到真相,他不能扭转乾坤、力挽狂澜,他不是神、不是超人。
把歹徒揍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于是正义昭彰、皆大欢喜,其实这不过是导演深谙观众的心理诉求,于是体贴的提供顺势的情绪按摩,观众满足是满足了,不过这种满足未免太廉价了一些。
然而,正义其实很难伸张的,是有难度的,是程序繁杂的,是障碍很多的。
像《菁英部队》里的巴西警察一样,简单粗暴,残酷霸悍,直接把罪犯的头轰掉,那是因为体制特殊,另当别论。
在法制完备的国家,则情形复杂得多。
比如辛普森杀妻案,就是现实中活生生的例子,这个逃脱了法律制裁的人,后来居然无耻的写了一本书《假如我干了》,那些抱着正义必胜论的人只怕要郁闷到吐血。
不庸讳言,现实中时常出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情形,你有维护正义的拳头,他有玩转法律的翻云覆雨手,罪犯逍遥法外的例子是所在多有的。
路易的搭档因公殉职,却被栽赃成罪人,而关键的DNA证据居然被销毁了。
因为凶手马迪亚斯的父亲是警界高官,且即将升任国家安全部副部长。
路易和玛丽去停尸房再次取DNA,被副部长亲信科瓦斯基阻止,最后的挣扎都无效,路易拖着尸体绝望的嚎叫,一个一向很少声响的人如此失态的、奔溃的叫喊,可见悲愤之深。
路易最终被赶出警局。
正义,不是心念一动就马上到眼前的东西,寻求正义有时比越过刀锋还艰难。
生活事业彻底毁灭、无法挽回,路易还能做什么呢。
他选择去修补他人的生活,去阻止更多的悲剧发生。
他拿出老搭档收藏的MR73左轮枪,开始个人执法。
为拯救情人玛丽,他杀了腐败警察科瓦斯基;为拯救受害人女儿嘉斯婷,他杀了获得假释的狼心依旧凶性不改的老杀人惯犯萨布拉;最后,他杀死老婆后自杀。
是的,路易不是神,不是超人,他奋力寻求的正义没有实现,他用自我毁灭的方式证明了至少他还是个硬汉,他给了罪恶的世界最后一击。
片头说影片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
这是一个沉重的故事,全片都采用了冷色调的画面,路易住的地方墙壁剥落,家具陈旧,有如废墟,这种环境和他的心情、和他的现实人生是高度契合的。
一个充满正义感的警察落魄潦倒、灰暗凄凉的人生,在来自现实的故事框架下和精心的背景设置下显得逼真贴切、令人信服。
本来警察故事的真实化、常识化,会起到去英雄化的效果,但是谁也不能否认,路易是一个英雄,一个真实的英雄,和那把制作精良的MR73左轮枪一样,这样的英雄形象更加立体、真实、坚硬。
(已刊,勿转)
又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连环杀手案,虽然不同于美国的十二宫那样扑朔迷离峰回路转,法国人用一贯冷静的视角同样把剧情铺设得扣人心弦,堪称犯罪题材中的上乘之作!
这个世界上就是有彻头彻尾的邪恶,而且它从不改变,然而邪恶降临到人们身上的时候该怎么办,正当观众都在思考时,主角已经毫不犹豫地亮出了他的左轮枪。
整部电影游动着阴郁的气质,常常是晚上,布景阴暗,在室内要么就那么几缕阳光要么就是暗黄的灯光,不停歇的下雨,而且人都不打伞,老是把自己搞的湿不拉几的。
情绪一直被压抑的主角实际上在开始就爆发了一次,这也暗示着最后他的出路,两条线索都是娓娓道来,让影片阴郁的气质保存的很完整,中间有大量的过渡篇幅用来描述主角的生活,烟和酒填补了他生活中的每一个空隙,原因是很明显,长期的被压抑,只有靠这些来麻木自己的神经,忘记痛苦。
所有的这一切在最后他哥们死而罪犯得不到定罪时被突破了极限,他再也找不到麻木自己的方式了,死亡似乎成了唯一的解脱,释放自己内心的痛苦与愤怒,面对这个世界的强大运作机器,他选择了一种快感,被这个机器挤碎的快感,用死亡去换取那一丁点的快感,超越这个机器的快感,不受这个机器的齿轮牵动的快感,一瞬间的快感。
和打兴奋剂过量而死的人与荒淫过渡而死的人不同的是,这种快感是一种道德的快感,一种卫道士般自我陶醉的略带神圣的快感。
但是这种快感所隐藏的痛苦也是无与伦比的巨大,正像分娩一样,快感的极限和痛苦的极限。
最阴暗的场景个人认为是那个白头发哥们被狗咬死的场景,很荒诞,那哥们本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安安稳稳就过他的小日子去了,却被狗给咬死了,死的相当惨,跟一些港片里的效果还挺神似的。
色调过于灰暗,画面过分血腥暴力,不适合在没有心理准备的状态下观看。。
但就其内容来说,谁又能保证这就不是活生生的现实呢?
眼中的世界就像月球一样,我们有幸看到了(或者是选择看到了)它明亮的一面,但并不表示另外更为黑暗的一面就不存在。
这部电影似乎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大致讲的就是在社会极度不公正的大背景下,个人不得不走向法律的对立面,“代替上帝和法律”去伸张正义。
虽然这部电影很恶心很暴力,但正如它毫不掩饰世间之恶一样,它把所有我们选择忽略的事实赤裸裸地摆在眼前:十恶不赦的罪犯最终被傻逼警察释放、伸张正义的警察被杀人狂放狗咬死、杀人狂最终被发现是某领导的儿子所以不能公之于众。。
上帝或许可以在人们死后给出一个公证的宣判,但在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子里,凭什么那些恶人可以盖着布道士的幌子逍遥法外?
而理应在有生之年给所有人一个公正交代的暴力机关以及其后的“法律制度”在影片中连想象中的上帝都不如。
于是,一个伸张正义的英雄出现了,他的家庭支离破碎、经常酗酒、不按规矩办事。
正如对“恶”的揭示一样,影片对于这位“英雄”人物的刻画很写实,他的思想、他独处时的一举一动,都记录在了画面中。
但当上帝和警察都无法提供正义的时候,最终让混蛋们毙命的只能是他——一个除了正义感之外一无所有的人。
自己妻、子车祸时外遇让这个男人活在深深自责当中,查案时的良知未泯与沉默的大多数格格不入,当内务部的人拿着真相事实和路易做交易逼迫他就范的时候,这种良知的拷问终于然他走向了自由之路去做一个悲剧英雄。
当法律或者周围的环境、人群无法给予你所谓的正义,你心中的良知又有多重?
很久没有看到这么优秀的法国电影,依旧是开篇的黑色的侧影,有点颓废,在酒精中麻醉自己,但,这就是一个英雄。
电影让所有的观影人都憋着口恶气,但它最终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很显然,男主角没有象强大的政治体系妥协,哪管放弃他的在疗养院里奄奄一息的爱人,都要感谢他同事的那把MR73,也许这手枪就是正义的,也许他永远都不会从失去女儿的悲痛中走出,也许他的爱人和他的女儿发生事故的同时他正趴在他的女同事的身上,所以他矛盾了和她的感情,但他要是不在乎他的女同事,就不会有MR73的第一个牺牲品,这是他在乎的一个女人,影片的2个女人都对着他有着让他不感接受的感情,当他出来后,怀孕的女人让他留下,但他拒绝了,完美的男人是什么样子的?
很显然我们都看得比较清楚,我不得不佩服丹尼尔奥图尔演技的精湛,无论是强硬的《36总局》,还是《绘画还是作爱》,再到典型的文艺片,有他就可以平衡电影的瑕疵,为了追捕连环的奸杀案件的凶手,他失去了他的同事,他不会就这么妥协,尽管杀人犯有着强大的政治背景,最后他枪杀了年迈的老恶棍,老恶棍依旧是是那个杀人凶手,尽管他欺骗了低俗的法律,但他依旧是MR73的枪下鬼。
最后,依旧是这把MR73结束了他的妻子和他的生命,以及最后婴儿的出生,他的母亲破口而出了孩子的名字:路易!
我们的英雄!!
“最后”我要说:很遗憾这么一部风格冷峻的优秀影片却不是很被中国观众熟悉。
也很遗憾主演Daniel Auteuil的人气在中国比不上肯塔基的钢弹和比度的卢比。
自我感觉,这是一部很有法国文学气质的剧情片。
弥漫于整部电影的讽刺,挣扎,深刻的气息,让人一路看下来顿觉兴奋,却又倍感冷静。
而且我现在甚至希望,法国电影人能多出一些类似左轮和暗流的“很法国”的作品,当然,法国喜剧也是很招牌的,我也很喜欢。
剧情方面不做评论了,其实也无需评论,因为在下希望各位都能找个时间坐下来,静静地欣赏一下本片。
开场没多久,枪掏出来了,威逼开公共汽车的司机载自己回家,我想这可能是很多乘客想做而没有做的事。
而他是一名酒鬼警察。
我想,你不是吧?
在马赛,一名连续作案的变态杀手在一些富人别墅里强暴女子之后,将被害人殴打致死。
干探路易·施耐德奉命展开调查。
施耐德因女儿在几年前的一场车祸中丧生、妻子也终身伤残而心力交瘁,他变成了酒鬼。
年轻女子茱丝蒂娜因25年前亲眼见到双亲被残酷杀害而难以克服过去的梦魇,而且她得知凶手即将被释放。
她因凶手将获释一事而与施耐德走到一起。
本片的导演奥利维埃·马夏尔当过警察,他曾于2004年推出《金银匠滨河路36号》(36 QUAI DES ORFEVRES,司法警察局局址)。
《MR 73左轮枪》根据他1981年参与调查的一部真实案件改编,片名指的是马努兰厂(MANURHIN)1973年出厂的“巨蟒”357型左轮枪,法国宪警精锐部队都使用这种武器。
12岁以下不宜。
好虐心
绝望的结局
人物四星,剧本平衡性依然是导演的问题
我不欣赏以暴易暴
正义的代价是什么,是泪水,尊严,甚至是生命。
很阴郁的氛围,太残忍了。
美国片的硬汉爆发是毁灭一切黑暗势力,法国片的硬汉爆发是毁灭一切,包括上帝,尤其自己。
堪称完美的犯罪心理剧
这才是真爷们!
bull shit
结局有些惨烈,故事却很感人
让我很耸的镜头都出来了 我一直觉得男主角跟雷让诺很像似
Daniel Auteuil是我最喜欢的法国男影星。悲凉与无奈的元素。
怪不得我看男主那么眼熟,原来我看过36
个人情绪浓重,悲伤,无奈。
除了直面冰冷的现实外,叙事一塌糊涂,男主角蠢笨无能
这个演员是黑帮团伙里杀手的搭档
说实话 一般般~也或许是法国电影 情节一直那么慢吞吞
佳作,直白的还原了真实的故事。片尾的释放很彻底,新生儿的镜头也超级优秀,如果没有同样是真实故事改编的冰雪暴,该片我给5星。
陈词滥调,但老罪犯的处理还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