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我不能理解,为什么玛丽恩执意要离开吉勒,然后我看到他们四人讨论爱情和谎言的时候会,我想吉勒的故事让玛丽恩失望了,玛丽恩信誓旦旦的说“因为拒绝让我觉得自己更加坚强”。
然后我看到玛丽恩生孩子的时候,吉勒明明很痛苦,但是无法去看她,无法面对,我觉得,是啊,这就是男人让女人失望的时刻,即便在当时女人会选择忍让甚至原谅,但是都为未来的愤怒埋下了伏笔。
然后我看到他们美好的新婚夜晚,吉勒就那样睡着了,我想,嗯是的,这就是男人啊,总是在营造了一片美好之后,最后关头让女人失望。
我能想象,这些累积的失望,如何让女人一步步走向最后决绝的选择。
但是,我看到玛丽恩夜晚在河边的草丛,接受了一个陌生男人,我突然理解了。
我在想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吉勒无法直视玛丽恩生产,这就是为什么吉勒总会时不时说出一些让人心灰意懒的话语,这就是为什么当玛丽恩在四人聚会上举着一根烟信誓旦旦的说“因为拒绝,让我变得坚强”的时候,吉勒非要提起那让人尴尬的故事,是为了报复,是为了羞辱,实际上是为了找一个办法,弥补自己说不出口的伤痛。
当吉勒说自己和女朋友在一起四年了,玛丽恩说我们去游泳吧。
片头吉勒歇斯底里的“你赢了”有了答案。
我不能明白为什么中文翻译是爱情赏味期,仿佛这五个片段,从热恋到离婚,仿佛是爱情的错,是因为爱情不在新鲜。
我觉得这是关于亲密关系里的伤痛和报复,是一个在静谧的海水下,相互捅刀子的故事。
爱情,一如既往的美好,只要大家别互相捅刀子。
在他们之间,我看到依然身后的爱意,只是刀子捅得太多了,大家都无力维持。
新婚的夜晚吉勒睡着了,玛丽恩很失望,看到自己的父母,吉勒的哥哥都有人陪伴,而自己没有,她很失望,所以他和河边的陌生男人做爱了,为了弥补自己。
新婚清晨,吉勒内心的独白很痛苦,他选择在玛丽恩生产的时候逃离,为了弥补自己。
他们互相不信任,因为互相觉得心理的伤痛没有得到弥补,即便爱着对方,也不自觉在各种关键时刻选择放弃对方以弥补自我。
虽然看起来像玛丽恩说的,没有赢也没有输。
但实际上他们都觉得对方赢了,自己输了。
如果真的抱有没有输赢的心态,我想爱情的赏味期是可以很长的。
乍看片名《5x2》,怪里怪氣的模樣,第一個感覺就是,我們本地譯片名的哥兒又攪什麼出來了?
心裡就是有點信不過外來影片的譯名,例子不多舉了,明白我就是覺得不愜意就可以了。
因著這個原故,多少有點先入為主在想譯名的哥兒們今次又攪個什麼綽頭非得譯成這個模樣不可呢?
突然有著計較起這個名字來的衝動,認真地設想一下攪起《5x2》來會有什麼樣的得著呢?
是要吸引哪一門子的觀眾呢?
想讓他們從戲名中期望著什麼呢?
想著想著,腦袋不期然會浮起其他也是擺著一男一女於海報上的所謂愛情電影也同時努力地回想一下是否有過什麼的片也只以數字或者數式來命名的呢?
頭蓋骨裡的資料庫最後也認真的告訴我,我就不曾看見過這麼一種只有數字和符號的片名。
再想深一層,譯名的哥兒們就譯名一事上從來都有著一條類近公式的法則主導著,既然回首前塵一剎沒能想到任何有關此類的片名,看來當中自必有一番文章的了。
想到這裡就發覺自己像是遺忘了一個很重要的情況沒考慮的樣子...《5x2》說的是一對男女經歷著的五個階段。
本來五個階段都是老生常談,唯一特別的是,導演把五個階段倒轉地展現出來,以簽紙離婚開首,並以醉人邂逅作結。
的確是具有一定顛覆性,一來可吸引觀眾追看事前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造成這個既定之局,不會因為是寫實簡單的戲情而沒興趣。
二來,並尢其欣賞是反轉了後,本來一個可悲的結果沒有成為結局,觀眾可看著陽光與海灘的美麗邂逅,在理應普天同慶的聖誕佳節看也不會平添了傷感氣氛,稱得上是時令戲目,絕對是站長的深情推介。
【五 结局。
】他说,你赢了理由是孩子被她带走了她说,我没有赢,只不过没有失去什么在离婚这场战役里 哪里来的赢家没有失去 也不过因为在女人那一刻的悲伤里认定自己从来都不曾拥有过【四 性。
】他说,我唯一有过的一次出轨那个女人和我做过的 你永远不会她尽量不被察觉的擦去眼泪 赞同的微笑如昔男人不会知道 女人会为自己做些什么就像女人也搞不懂 男人究竟需要些什么【三 面对。
】他说,我爱你他坐在车里 电话那头是病床上刚刚生下早产儿的妻子她质问,那你为什么不来看我他只是需要一点时间 独自的空白的时间而她希望他在身旁 他的陪伴会让痛苦变得容易些【二 承诺。
】你愿意遵守这婚姻的契约吗?
第212条,必须忠诚于对方第213条,有了孩子后必须平等相处第214条,应该尊重各自的利益最后,第215条,应该习惯彼此的生活他们说,我愿意这个时候 人们真的相信自己做得到的【一 相遇。
】他问,你有没有想过在你的朋友中选一个她说,至少 目前没有。
你呢?
你结婚了吗?
他回答,没有想过这个问题【零 。
】开始的时候 我们不知道是怎么就开始了结束的时候 也无法解释怎么就走到了从零起点到零终点之间 每一幕悲与喜的剧章都不曾经过安排 却避免不了一一上演爱情是一个插科打诨的任性角色没了它 戏却唱不下去直到我们赞同无非是从来没有过最后也就不算失去
首发于 河畔电影院。
讲一个有点悲伤的故事。
片名叫《Cinq fois deux》,字面意思是5x2。
出自导演弗朗索瓦·欧容之手,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中产阶级的窥欲、奇情、出轨、畸恋这些“非正常”男女关系是他的一贯作风。
另外,欧容不仅是个美男子,还是个同性恋。
也有人说,他是夏布罗尔衣钵的继承者。
电影以离婚开场,女主玛莉恩·费隆·夏巴德和男主吉勒·费隆在法院办理离婚手续。
玛莉恩不再保留她的夫家姓,并恢复其婚前姓:夏巴德。
两人自02年12月期分居。
依照协议,费隆搬出去住。
接着是资产清算,包括公寓保留权、租费由谁承担、家具分割和衣物、珠宝、个人财产或传家宝等的归属、共同贷款等等,事无巨细。
他们有一个3岁的小孩叫尼古拉。
父母对他们未成年孩子有共同的权利,任何有关孩子将来的决定,必须由双方共同协商作出,尼古拉随母亲居住,对其父亲的探视权,法官也是做了详细的规定。
另外。
律师费、诉讼费、税费等各种杂七杂八的费用也交割完毕。
整个过程,夫妇二人显得很平静,没有争辩也没有异议。
离婚对两个人来说,是big deal,对各自和共同的家庭来说,也是big deal,但是对众多的couples来说,只是稀松平常的生活。
仪式完毕,回到酒店,强行来个离婚pao,当然露点也是必不可少的,不然不是欧容的风格。
虽然婚姻关系告终,但爱情的余温尚在,费隆试图挽留,重新开始。
费隆:你不怀念我们的过去吗?
玛莉恩:对我来说,再次单身更好些。
费隆:你赢了。
玛莉恩:我没有赢也没有输,只是结束了。
在婚姻的战场里,哪里来的赢家,在女人那一刻的悲伤里,认定自己从来没有拥有过。
玛莉恩走出酒店,音乐变得轻快起来。
音乐UnaLacrimaSulVisoBobbySolo;LittleTony-20AnniD'Oro以上是故事的结局,也就是5。
接下来是一段聚会。
夫妇二人邀请他们同性恋的朋友来家中做客,气氛很暧昧,对婚姻关系中的忠诚和新人做了一番新的阐释。
其中一个甚至觉得,精子比一个异性恋丈夫更为有用。
另一个朋友也认为,忠诚是不自然的,忠诚是对配偶的尊敬也信任,每一对夫妇都存在谎言,还有小秘密,这样才完美。
我们为什么要拒绝诱惑呢?
一时的纵情不需要嫉妒。
然后,他们聊到了一次party上的乱性,兴奋剂、凡士林软膏、避yun套、可卡因...
显然,这样的婚恋观跟我们一贯秉持的观念严重冲突。
不光是在这部影片中,欧容一贯喜欢去探究欲望。
男人不会知道,女人会为自己做些什么。
女人也搞不懂男人究竟需要些什么。
这里的配乐是我最喜欢的一段配上杜松子酒就perfect了音乐SparringPartnerPaoloConte-PaoloConte以上是故事的第4段接下来是生育。
(你可能也看出来了,倒叙的结构)玛莉恩难产,丈夫忙于工作,没来看望她。
费隆:我爱你玛莉恩:那你为什么不来看我
可能他只是需要一点空白的时间,独自的空白的时间。
而她需要的,只是他的陪伴,这样可以让痛苦变得容易一些。
第3段故事结束(这段没有音乐)接下来是主题是结婚他们在牧师面前互相宣誓,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共同承担家庭的道德和财政管理、同呼吸共患难。
(这简直是扯淡)
婚礼当晚,玛莉恩就与一个外国人在河边的小树林里偷情,之后再回到丈夫的怀抱。
尊重各自的利益、习惯彼此的生活、平等相处、遵守婚姻的契约,这个貌似不是很牢靠。
音乐HoCapitoCheTiAmoWilmaGoich-LeCollineSonoInFiore以上是第2段接下来是相遇,回到初始最美好的阶段。
女神岛的海滩上,费隆和交往4年的女友去度假,巧遇广告部的玛莉恩,她刚刚与男友分手。
一切都跟套路一样顺其自然,费隆和女友分手,和玛莉恩走到一起。
音乐MiSonoInnamoratoDiTeLuigiTenco-TiRicorderaiDiMe以上的第1段故事结束了我们不知怎么就开始了又不知怎么就结束了回到5乘以2等于0的起点•END•往期佳文一段跨越400年的爱情故事北野武——你的心里一定住着一个孩子这不是最好的les片,但一定是最让人难忘的FROM河畔电影院
要是自己会法文就好了,两年前就找到资源看的是倒叙版本。
今天看了一下优酷的,居然删减之后还把影片从倒叙变为了正叙。
重新打开自己的资源看,两个版本的翻译有很多不同。
而且手里这个版本把两个人相遇的最后一段去掉了。
有几个因为翻译和剪辑让我混乱的点:1.婚礼当天女主角跑到树林里去结果突然冒出一个男人。
一开始可能走向会是强暴,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个女主角动摇了,而且很动情。
“啊,不愧是欧容。
”这一幕的最后一段应该是在暗示其实她等我丈夫知道了。
优酷的版本里没有这个。
2.和友人聚会那一幕翻译实在是看不懂。
丈夫口中那次婚礼聚会上的np到底是在影射妻子的所作所为,还是在说自己本身,恨自己听不懂法文真的没办法知道。
由于翻译不同判断不出来。
可是他妻子听了他说的话流泪,四个人一直在谈信任让我倾向于丈夫其实知道了他老婆干过什么,并且去参加np作为变相的报复手段。
3.在丈夫和妻子相遇的时候,和他度过四年的前女友和丈夫的对话很有意思,优酷版本还是没有。
最后看到影评里有怀疑男主是不是gay的,我开始觉得尼古拉斯是不是丈夫的亲生儿子也不是很重要的事了。
总结,翻译剪辑害人。
离婚:男方只需要每月承担300欧抚养费?
离完婚怎么俩人又开房了?怎么又光溜溜睡一起了?怎么还强奸了?
聚会:感觉老公主要不是为了陪小孩,他就是不想和她同床共枕。
产子:早产又能早多久,这爹怎么跟突然收到噩耗似的缓不过来,隔着玻璃看了看儿子,就跑车里哭唧唧,到了儿也没去关心下老婆。
好同情这姐们儿,剖腹产(侧切?)老公没出现,爹妈全程拌嘴,下床连双舒服的鞋都没有,都这么惨了,不明白她为嘛忽然放下争端,用老公选的名字给儿子命名。
婚礼:哟,这时女主爸妈还挺甜蜜呢,以及,生娃没现身,结婚典礼男主爸妈也没出席?
"你已经对我提不起性趣了吗?",妈耶,你俩可是新婚。
差点被强吻,怎么就回去对昏睡的丈夫一脸甜蜜了,我一脸懵逼!
相遇:所以,"爱情赏味期"只在携手共浴爱河那完美的刹那吗?
"听说这片海域很危险,有很多暗流.""是吗,看上去很平静."表演还挺好,胜在倒叙的架构,故事略无趣。
晚上看英剧Professor T第三集片尾曲放了一首意语歌Bobby Solo的《Una Lacrima Sul Viso》(脸上挂着一颗泪珠),一识别发现原来欧容的《爱情赏味期》(5×2)里就用到过,竟然是八年前看的,“赏味期”一词来自日语,并非指保质期,而是最佳品尝期限,类似于保鲜期,借来指代爱情别出心裁。
《爱情赏味期》故事其实并不新鲜,与众不同的是其叙述结构,从一对夫妻离异开始,接着是家庭聚会,再是生育,然后是结婚,结尾是邂逅,不,这不叫“倒叙”,这是“逆叙”,多数观众误解了,“倒叙”是指将结局、高潮抑或某一片段放在开头,然后按时间顺序叙述,在电影与文学中很常见,“逆叙”是时间上由近及远、由今及古叙述,逆转时间,犹如返老还童,在文学与电影中都很少见,类似于回文诗,故事“逆叙”与“顺叙”都能成立。
奥地利作家伊尔泽·艾辛格尔(Ilse Aichinger)写于1949年的短篇小说《镜中故事》(德文:Spiegelgeschichte,英文译为Story in a Mirror,中译本收录于短篇集《被束缚的人》)即采用“逆叙”手法,讲述一个死于堕胎手术的少女在手术台上重新“醒来”的遭遇,她从镜中看到自己被爱人逼迫去堕胎,看到自己怀孕、遇见所爱之人、无忧无虑的童年,直到忘掉所有语言回到襁褓之中,最后在母亲的子宫中再次死去,影射了西方社会诸多颠倒的现象,象征着一种对直线型时间强权的拆解,亦是对父权语言秩序的瓦解。
不确定这是否就是最早使用此手法的小说。
近些年里,出版于2014年由香港作家陈浩基创作的推理小说《13 67》亦是采用“逆叙”手法,六个短篇故事从2013年回溯到1967年,勾勒出香港近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仿佛看到了时代的终结。
《镜中故事》同时采用了第二人称叙述,这亦是颇为少见的叙述手法,日本作家叶真中显创作的出版于2014年的推理小说《绝叫》便是第二人称叙述佳作。
最早运用“逆叙”结构的影视作品并不是2004年的《爱情赏味期》,此前有2002年《不可撤销》、1999年《薄荷糖》与1997年动画短片《中转》,其后有2017年的英剧《谋杀回溯》、2021年《稍微想起一些》,不确定《中转》是首创。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逆叙”却偏偏将毁灭的东西重新拼回原貌,然而并不能因此逆转悲剧为喜剧,让你看到花瓶碎片完整如初时的模样,却不能改变其破碎的结局,只会比悲剧更悲伤。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关于时间的非线性叙述,电影《降临》的原著,特德·姜《你一生的故事》里,外星人的时间不同于地球上的顺时针流动,我们的未来即他们的过去,所以他们能“预知”我们的未来,女主通过学习外星语言获得了“预知未来”能力,可即便知晓悲剧,亦欣然前往,读者以为已经发生的事其实是将来的事,可对女主而言是当下已知的事,从叙述手法上来说,这算是时间上的“叙诡”,而此手法并非只是叙述结构上的花样,同时与故事内容及主题密不可分。
买这个电影完全是冲着导演的名号去的,他之前拍摄的《游泳池谋杀案》是部很精彩的悬疑片。
碟盒里面有两张碟,以为是部冗长的电影。
我想不起来看的第一片是哪部了,似乎是顺序的那张。
两个人从相爱到结婚,再到矛盾和离婚。
看起来虽然心痛,但不会有太多的遗憾和感伤。
你会想,这就是生活不是么?
两个相爱的人最终分道扬镳是谁都无法预料到的合情合理的结局。
第二片还是同样的故事,只不过换成了倒序。
看的时候你会无时无刻不在想。
看到他们最终的分道扬镳,你会情不自禁的想起他们当初是如何的偶遇,当初是如何的热恋,可是为什么,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好像一片巨大的阴云压了过来,压迫你的不能呼吸。
打算放弃的时候,请会想一下当初好么?
我始终无法接受当初两个那么相爱的人为什么最后会那样决绝的分道扬镳,甚至反目。
我无法接受。
这是为什么........
“根据1975年《民法》条款对夫妻的规定,第212条,夫妻必须互相忠诚,互相扶持帮助,第213条,必须保持家庭物质条件充足,确保孩子的教育和未来,214条,夫妻应该达成约定,根据自己的能力分担税务,最后,第215条,夫妻应该是生活的共同体。
”“根据《民法》第260条的规定,先生和夫人应据以下情况处理,只要婚姻存在,这都是应遵守的,根据2002年颁布的税务法条令,夫妻双方应该根据收入来分担税务,离婚后,根据协议双方各拿一半财产,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5×2》
一直佩服欧容能够将女性角色刻画地如此细致入微,佩服到一种反感而无奈的情绪。
没有错的,得承认,这就是真实的女性。
敏感,迷茫,尖锐,挣扎,疯狂,冲动,感性,果断,勇敢等等等等,迷人,而美丽着。
所以这段平淡到甚至平凡的故事,在看到最后我竟然鼻子一酸,有些傻的笑了笑。
离别-家庭-婚姻-相爱-相识以倒叙的方式从故事的结局回溯到故事的开始,从最痛苦的生活倒退到最甜蜜的日子,反而更加令人感到惋惜吧。
为何一开始快乐的两个人,到最后都不快乐了。
每个人都应该是单独的个体,却要被婚姻捆绑成生活的共同体。
5×2 是十个故事,十段回忆,十种感受。
又或者是十种感情,十种心态,十种未知数,包含了太多太多我们对于爱情与生活的定义。
五相识时她是迷人的独行女人,他是渴望与女友甜蜜的冒险者。
四相爱时她期待幸福的小女人,他是抛弃枯燥前任,沉浸新欢带来快乐的风光男人。
三婚姻时她在面对诱惑时没有坚守忠贞,他在最重要的时刻没有陪在她身旁。
二家庭时她仍对世间一切抱有热情,他尖酸刻薄对事事而不再上心。
一离别时她即使已不再爱这个男人但还是时刻担心着他的安危,他嘲讽到最后才恍然明白自己最初只是想和她共同快乐。
很多事情,从来都是有因才有果。
如果他在娶了一个有趣的女人却不妄图剥夺她的乐趣,如果他在她有需要的时候陪在她身边,如果他愿意去尝试接纳她的思想观念,如果他能够再多用点心,结果都会不一样。
在现在这个女性越来越独立的时代里,婚姻真的能够捆绑住一个不爱你的女人吗?
感情是用来维持的,不是用来消费的。
打自内心散发魅力的人无论受过何种伤害,都会在另外的地方再次发出光来。
而消磨了对方热情的人,总有一天会失去一切。
爱一个人,应该是看着自己爱的人发光发热,然后为她高兴,骄傲着她站在自己身边。
而不是妄想将她变成第二个自己,以自己的情绪任意发泄。
女人向来是愿意为自己爱的人付出一切的,只要对方值得,那么投资就一定有回报。
想着空手套白狼的人,离开的背影最落魄。
看腻了大起大落的爱情故事,简单真实的过程才最打动人的内心。
令人不禁反思,回想自己当年的遗憾。
可是看了那么多悲剧,那么多教训,我们仍然摸不清爱情。
却又如此日复一日地渴望着爱情。
“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以上仅个人看法,如有异议,恕不接受反驳。
)
回頭太難。
「往後看」這個動作往往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和危險性,「選擇性失憶」從來只是娛樂圈中人的獨門武功,誰不想只挑甜的來嚐?
酸苦和辣給永遠封印著?
但回憶這容器才不會替你自行分門別類,翻箱倒籠的過程稍一不慎便觸碰到敏感的神經線,一觸即發又與一堆以前流過的眼淚鼻涕纏在一起,糊成一團。
當然人總會成長,昨天明明還呼天搶地,隔一段日子已經懂自嘲:乜果陣咁傻。
悲劇經過時間沉澱往往便變成喜劇;反之某年喧嘩熱鬧的一個片段,偶然回想總會有酸溜溜的感覺。
看罷法蘭索瓦奧桑04年的作品《5x2》,更有人生如戲的嘆喟。
故事其實簡單不過:一對男女由邂逅、結婚、生仔、暗湧、到離婚的五個階段,每天都有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對他和她身上。
但法蘭索偏偏要以倒敘法講他們的故事,換言之電影以離婚開場,逐步逐步回望他們的過去,輕描淡寫地交待他們之間之恩恩怨怨,導火線不是甚麼驚天動地的大秘密或「估你唔到」,過程也沒有甚麼高潮迭起,每個段落過去後他們都比之前更年輕,但不見得愛得更深,女的堅強,男的則懦弱;到五個段落都過去,方發覺他們唯一兩情相悅的時間就在結婚之前,然而導演似乎無意把這段蜜月期展示給觀眾,電影落幕在他們在沙灘邂逅之時,一段關係的開始,但同時日已西斜,映照著二人的剪影,令人唏噓不已。
好的電影就該如此,毋須曲折離奇或大玩CG;回歸生活,透視人生,平凡人(連男女主角都是名不經傳的演員)的故事都講得動人,非常難得。
*Soundtrack也是難得的動聽(全碟喎),Paolo Conte的首本名曲Sparring Partner幾乎是這套電影的theme song
动情的触发就是早已被告知“这片海很危险,有暗流,尽管看起来那么平静”。危机的触发便是你会发现那片让人动情的海里深藏的暗流正悄悄涌现,掀开事发的因果。
看完了就想接着从头看一遍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Ozon不愧是我喜欢的导演
剧情中规中矩,没有太多惊喜的一部倒叙夫妻感情的片子,所谓的“赏味”或许就是去回收从当下离婚到刚认识那会这整个过程的甜蜜感吧。故事分为5个片段来讲,一段音乐响起就叙述另一个片段,如果按事情发展线来看的话就是:邂逅、结婚、生育、家庭聚会、离婚。到底是法国片,不到一个半小时,开车开了好几段,连分手炮都那么稳。。。
倒叙结构虽已有诺兰李沧东和加斯帕诺的珠玉在前,但都不同于本片以此描绘情感轨迹或婚姻生活,格局以及复杂度自然远不及前三者,结构本身却应和文本形成一种表意:开始即是结束。
倒叙手法开展的不错,反正从头上说,大家都不是什么好鸟。都有点罪有应得的样子。但是男人真的,我搞不懂。
创意蛮好,拍出来的东西8怎么样~失望一记!!
以结束到开始的方式叙述了一段爱情,以5段关键经历窥视整段爱情中两人之间的情感变化。每一段不欢而散的爱情,都曾经有过一个美好的黄昏。一步步靠近最初的美好,却让知道结局的我们不胜唏嘘。
倒叙的爱情:离婚、倦怠期、生子、结婚、相恋。从残酷一步步回溯过去的美好真是格外残酷。本以为这样一个故事一点也不欧容,中间却来了段亮瞎的情节所以还是很欧容。Stéphane Freiss真迷人啊。配乐太好听了!
爱情病死本是常态
爱情是怎么消逝的。。。每段都和性有关
倒着播,别有意味.难道婚姻都是这么脆弱的吗?也许是吧
一份爱情的倒叙,明明是在走向甜蜜,心却越发悲伤。最后那一幕最动人也最难过。这世上没有多少人能够见识完美的爱情、幸福的婚姻和激烈的性欲,这些美好的代名词都随着互相伤害变成一曲悲歌。相爱的意义,不就是让更多的人明白这些都是会过期的吗?
如果女猪再美一些可能有三星...可惜是个鞋拔子脸,视觉上令人非常不愉快的说
无趣…
没看懂!可能我资质愚钝!
一开始时并不知道会走向哪
女主的小黑裙真好看,但是除了倒叙手法带来一点新颖以外,对欧容的大多数片子都觉得有种想当然的单薄,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人物性格都太失真了,一看就是虚构的
原来有两个剪辑版本,一个倒叙一个正叙。我看的是正叙版,也太无聊了吧,寡淡的法国版《过把瘾》?倒叙可能会好一些,会有点唏嘘,不过应该也是形式感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