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essi和她好朋友来接我去电影院,我还以为会是个Girl's Day呢,结果一群朋友当中,男生还多些。
票房不高才怪哩,连男性都笼络了。
2.当年看过第一部的都觉得第一部比较好看,Joe觉得第二部Lazy。
我是回到家才补得第一部,心想,这明显第二部格局都不一样了,质量和档次都有提高啊,财大气粗了不能就说人家lazy了嘛。
今天看娱乐杂志也说第二部funnier。
要不就是乡村男女和城市精英感觉不一样,要不就是杂志编辑和我一样是后补的第一部。
3.Jessi一直说超级喜欢German group。
我也觉得他们的表演非常震撼人心,和主流美国文化有一定的差异,带来了新鲜感。
特别有味儿。
4.看完电影一起去吃了半价冰激凌。
冷的我呀,嗖嗖的。
美国人群聊还是不咋么插得上话,所以只顾着冷了。。。
整体比第一部下降得狠,不管是音乐性还是电影性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先说音乐,我知道狗叔来就是搞笑一下,所以那首歌那样就算了,德国队除了秀力量、秀力量、秀力量还有什么有价值的吗?
除了最后决赛Pentatonix组合,和贝拉的歌以外听不到很好的歌。
再说电影方面,新加的那个女孩有毛作用,Fat Amy变女一了好像这样真的好吗?
我们家无敌美Anna Kendrick戏份少好多啊。
青春校园剧多了很多支线剧情,故事的整体性大大降低,并且并没有让故事变得有厚度,满满的都是多余的戏。
3星,还是有一部分给Anna Kendrick,一个字:美。
PS:这影评还是因为超短评字数了。
┑( ̄Д  ̄)┍
标题就是这么直白。
说真的,坐第一排仰头看完全片,回到家里听着早就循环播放两周的flashlight,一开始真有点不是滋味。
昨晚再晚一些的时候同样是看完电影mad max4 回家,情绪比今天高涨太多;两部都打开了豆瓣想写几句感受,昨天是意料之外的惊喜,今天也是意料之外——的“平静”。
我在电影上是一个剧情控>歌舞控>死颜控但这几年最疯狂的观影行为为数不多,一个是半路从四开始献给了速激系列,另一个就是两年前看了十遍的完美音调。
所以虽然这年头谁都称自己是个脑残粉,我觉得我的标题前半部分该算是合格的。
前年腐国上映完美一的时候网上片源早已出,所以记得当时看完一回家几分钟后就重温了一遍;这回人在美国,等中字应该要好几个月,但到时应该还是会至少再看个两遍。
我下面一定会有一些吐槽,但也是作为忠粉对续集失望的怨念,并不是说明这真的是部烂片,也是因此还是打了四星。
只是因为还是喜欢一并不是二不好看!
还是喜欢一并不是二不好看!
还是喜欢一并不是二不好看!
又是重要的复读三遍!
(我是影评技术渣,永远都是二三事。
看电影但求走个心,大家不要太严肃)1 第一点该来说说一部音乐喜剧片第一重要的元素。
歌!
其实bella或者troublemaker的演员们并不是都是歌手,但第一部给我带来那么大震撼,最大的原因还是歌曲的编排。
然而这一部bella们的歌并没有特别出彩是最大硬伤。
这一部的最终表演,她们真的没有Das Sound Machine强!!
(补一句,我听了原声,bella finale还是非常不错,很明显是ds的现场表演加分了因为太帅气,然后bella的歌长度是ds的两倍!
真偏心呢!!
) 编曲大人们你们能不能走点心,有时候可能是故意要表达bella在经历低潮,但真的好多甚至没有troublemaker的lollipop好听啊啊!
不过!!!一开始fat amy出糗的那个编曲我觉得很赞!
以及,最后的Flashlight非常棒,老贝拉们出来合唱也很感人。
2 fat amy和bumper的爱情真的是gross but sweet。
大概顺序也可以互换,但是就是莫名其妙。
俩人第一部里眉来眼去的约个炮什么的是为喜剧添彩,这里发展成date了还多处硬要渲染俩人感情是什么鬼?
我真的喜欢rebel但是please do not act in that gross way,DONT BE OVER!3 第一部里的配角们各有亮点,到第二部里持续卖这些点作为观众真的审美疲劳了。
(是的观众真他妈难伺候啊= =)虽然看的时候依旧会为黑大姐不安分的小眼神小动作或者rebel调戏alexis"you mean who you takes"时跟着全场一起笑那么几声,但我镇的就是为了表达:Ok我真的是老粉噢我get到了你的点噢!
4 笔墨那么多在studio里dax小哥身上真的大丈夫?
当然,我依旧笑了很多次。
但仔细想想, 导演你说故事能不能稍微专心点啊,心能不能不要那么大啊?!
这简直不是在说bella或者acappella的故事是在拼剪一个个动态GIF笑话啊!
5 男主活生生沦为男n号。
从头到尾连续被benji、bumper以及ds machine露点小哥抢戏!
好在没有狗血的写两人分手了什么的,正能量还是要表扬。
6 海丽的角色肯定是有必要的。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在老贝拉们毕业之际给贝拉注入新鲜血液来维持贝拉(以及pitch perfect3)的必要过渡。
尽管这个角色设定在我眼里真的不算成功,但主因是上一集笔墨全在becca身上故事很完整,这集的emily由于"戏份"要瓜分给太多配角,从头到尾的存在感像偶尔插入的ppt,只需要完成最终目的——辅助finale的创作和凝聚老贝拉们也算是合格了。
7 再单独说一条德国高大渔网军团das sound machine!! 我知道这一部sell的finale的绝招亮点是原创和teamwork,但是这到底和ds吊炸天的My song knows what you did IN THE DARK不能用一个比法啊!!
(原因第一条已补充!
歌曲风格和长度完全不一样)他们的伴奏真的嗨哭了!
自带电音噢!
女主唱和露点小哥吐槽技能随时点满啊!
魅力值MAX!
证据就是,becca is really obsessed with her!!!8 鱼嘴小妹讲话我大概永远只能听懂后半句。
厅里笑了几次我一度没有get到。
在此坐等中字版求翻译9 大家一定要留到最后的彩蛋噢!!
最新the voice的导师阵容集体出场哟!
btw,要是我是导师听到bumper那唱法我绝壁和熊脸一样再把椅子转回去!
并且绝对不会再转回来!!
毁了我all of you!10 又到提问时间。
奥巴马是真人真的出演了吗?
我一度怀疑是视频资料剪辑!
11 贝拉在studio帮snoop做remix像极了当时在audition玩着杯子唱着“cup", 后来果然大家在有aubrey的camp合唱着"cup”找回了合唱的声音;Jessie披着美国国旗捏着嗓子大叫BECCA,和当年在广播站还有contest表情和声音如出一辙;这些moment都非常棒,我愿意为这样的'changing constant'等下一部,虽然它们时刻都在传达着"我是续集“的信息。
结尾语想不好。
就大声怨念!
还我上一集的印度rapper小哥啊啊啊啊啊!
以青春洋溢的基调的还是能俘获很多少女心的,但个人觉得第二部的剧情方面有些乱,这个剧情似乎并没有什么悬念,也没有令人连连猜想的感觉,看着看着就让人产生了疲劳感,但第二部的歌曲部分还是很喜欢的,还加入了其他队伍更强劲的新感觉,最后全体贝拉团的人都来了的大合唱还是很感人的,总的来说还是挺好看的,值得去看。
小小吐槽下,杰西和本杰胖成这个狗样子合适吗!!!
有谁会不喜欢电影呢?
有谁会不喜欢歌舞青春的电影呢?
有谁不喜欢主角是女性的歌舞青春电影呢?
《完美音调2》继承第一部的音乐实力,在演员方面做到完全回归,该片在上映首日便拿下2780万美元的好票房,超过了正在热映的《复仇者联盟2》。
短短一周之内,它更是扩映至38个海外地区,劲收1520万美元,使其上映一周全球票房便达到1.8亿美元之巨,完胜之前被普遍看好的《疯狂麦克斯4》。
虽然在其他方面《完美音调2》仍有不足,但完全不妨碍我们欣赏片中精心编排的音乐。
先列下曲目,我改天有空更新详解……1 “Universal Fanfare" “Fanfare”号角齐鸣的意思,我这个文盲百度了还有“宣告特别事件的时候演奏的短曲”的意思。
总之呢,是环球影业的片头配乐。
特别提一句的是片中的女主持人也是导演,还演过《饥饿游戏》里面的“第十二区抽签人”,就是那个打扮夸张的女人。
2 "Kennedy Center Performance (We Got the World/Timber/America The Beautiful/Wrecking Ball)" 《We Got the World》-Icona Pop-【Icona Pop】肯尼迪艺术中心的开场曲目,选择了2012年瑞典双人女子DJ团体Icona Pop的这首歌,这个乐队最红的是那首《I Love It》。
表演方面都是二人合唱,整齐划一。
乐队的风格走的是“以鼓和合成乐器制作的经典流行乐”,我估计正好是因为“合成乐器”这一点比较适合女主角吧。
然后用“We Got the World”开场,在总统面前这种大场面也比较合适?
《Timber》-Pitbull featuring Ke$ha-单曲咳咳……文盲又百度了,这个“Timber”是个俚语,意思很多,在夜店里就是说自己要从高处倒下来了,让下头接住他,类似摇滚歌手唱high了之后从台上飞身跳向台下观众吧……这歌是告示牌的三周冠军单曲,各位应该不会陌生,party洗脑歌曲一首。
最初,Pitbull是打算和Rihanna合作这首歌的,但是Rihanna跑去和Shakira录《Can't Remember to Forget You》去了,“没时间”录制这首歌。
当然,Rihanna没啥好后悔的,因为当时Timber一度被Rihanna的《The Monster》压在第二的位置……这首歌的前奏还有部分乐曲是参照了1978年Lee Oskar的单曲《San Francisco Bay》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听一下。
《America The Beautiful》-美国爱国歌曲片中大概只唱了这歌的最后一句“From sea to shining sea!”这句和上一句“And crown thy good with brotherhood”合起来,意思是“以同胞的爱加冕汝之善行,从此岸到彼岸。
”这歌原先是诗人Katharine Lee Bates写的同名赞美诗,就是赞颂“美国的壮美、辽阔和机遇”,这首诗是1895年美国国庆节的时候出版发行的,当时诗的标题因为出版,改成了《America》。
这诗曾经选用了60多种旋律,不过传唱度最高的是Samuel A. Ward版本“Materna”。
当然,Samuel最初写这个曲子是给圣歌《O Mother dear, Jerusalem》写的,大概是1822年写的,十年之后才发行出来。
直到1910年,这两个人的作品才“混合”命名为《America the Beautiful》。
很多名人也唱过这歌,Ray Charles、Whitney Houston、John Legend。
选这个曲子估计就只是为了配合有国家领导出席的爱国色彩……《Wrecking Ball》-Miley Cyrus-【Bangerz】麦粒2013年的专辑第二主打歌,却是麦粒第一首告示牌冠军单曲,MV里面麦粒全裸演出,6天在VEVO上播放次数破亿,电影中胖妹的出场是完全模仿MV中的情节的,但选用这个歌可能就是为了让胖妹吊上去然后撕裂裤子吧。
不得不说《Wrecking Ball》是麦粒的转型作品,歌曲讲述“少女对男友的爱大到犹如想用大铁球撞碎男友冷淡的心,使男友重新接受自己。
”这歌最开始是打算写给Beyonce的,但是写着写着发现好像不太适合Bee姐。
3 "Lollipop" 《Lollipop》-Mika-【Life in Cartoon Motion】英国创作歌手Mika的2007年的作品,也是代表作了。
Mika的音乐表示度比较高,唱腔转换也很独特,忽男忽女,风格很戏剧化,主要是有才,又被叫“英国新世代音乐鬼才”。
这首歌是写给Mika的妹妹的,用来“警告她不要太早发生性行为……”我不知道是不是想多了,歌词里面的Sucking too hard……总让我有奇怪的感觉。
4 "Car Show (Uprising/Tsunami)" 《Uprising》-Muse-【The Resistance】英国摇滚天团Muse的作品,这首歌在告示牌另类摇滚榜有冲到第一的好成绩,算是Muse出道以来在美国最为出名的作品了。
Muse在英伦摇滚界的地位还是挺高的,音乐风格比较独特,这张专辑使用了大量的交响乐,现场演唱的时候也挺考验人的,但是Muse的现场是出了名的优秀。
2009年的时候MTV音乐大奖上有演出。
这歌很有标志性,而且风格独特,足球比赛的时候还经常能听到,凯莉米洛在巡演的时候也改编用过。
歌词和曲调一样霸气,最后那句“We will be victorious”是也表明DSM在片中的强大压制力。
片中在汽车发布会上唱这首歌简直太配了……DSM脑残粉经过……《Tsunami》-DVBBS和Borgeous-【Demonstration】这首出现的位置是Car Show那个原声的57秒,只有这首歌的经典段落,配合起《Uprising》的“come on”简直绝配。
这首歌是加拿大男子双人组DVBBS和美国DJ Borgeous合作的产品,但是至今不知道这首歌是谁写的。
在当年(2013年)欧洲那边的电子音乐节上常常出现,这首歌让两个人在国际上都比较闻名了。
DJ Borgeous原名John Borger……嗯,是的,和那个英国知识分子同名。
5 "Winter Wonderland/Here Comes Santa Claus" 《Winter Wonderland》这歌是1934年由Felix Bernard(曲)和Richard B. Smith(词)写的,是一个冬天的圣诞颂歌,被视为一个圣诞节流行标准。
据说灵感是Felix Bernard在看到洪斯代尔中央公园雪覆盖而写这首歌。
Richard B. Smith在西方山疗养院治疗肺结核时写了歌词。
有超过200名歌手翻唱录制过,最近的一个版本建议大家去听Lady Gaga与Tony Bennett的版本。
《Here Comes Santa Claus》-Gene Autry-单曲1947年Gene Autry录制的一首圣诞歌曲,当时告示牌名次最高排到第9,也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圣诞歌曲。
据说当时Autry骑着马在圣诞游行,听到众人高呼“Here comes Santa Claus”,受到启发,写了词。
最开始demo录制是由Johnny Bond完成的,这个版本在录制的时候用小冰块来模仿铃铛声,后来在Autry自己的版本里面就用了真的铃铛了。
这首歌也是电影插曲常客,猫王、Bob Dylan、玛丽亚凯莉等都唱过,2013年Glee圣诞特辑里面也有收录。
6 "Riff Off (Thong Song/(Shake, Shake, Shake) Shake Your Booty/Low/Bootylicious/Baby Got Back/Live Like You Were Dying/Before He Cheats/A Thousand Miles/We Are Never Ever Getting Back Together/What's Love Got to Do with It/This Is How We Do It/Doo Wop (That Thing)/Poison/Scenario/Insane in the Brain)" 7 "Jump" 8 "Convention Performance (Promises/Problem)" 9 "Back to Basics (Boogie Woogie Bugle Boy/You Can't Hurry Love/Lady Marmalade/MMMBop/My Lovin' (You're Never Gonna Get It))" 10 "Cups ("When I'm Gone")" 11 "We Belong" 12 "Any Way You Want It (World Championship Medley)" 13 "World Championship Finale 1 (My Songs Know What You Did in the Dark (Light Em Up)/All I Do Is Win)" 14 "World Championship Finale 2 (Run the World (Girls)/Where Them Girls At/Lady Marmalade/We Belong/Timber/Flashlight)" 15 "Crazy Youngsters" 16 "Pitch Perfect 2 End Credit Medley" 17 "Flashlight" 18 "All of Me (Bumper's Audition)" 原声带可见虾米链接:http://www.xiami.com/album/530761606?spm=a1z1s.6843761.226669510.10.5qYRVy&from=search_popup_album
完美音调1火了之后 明显看的出来2就不那么单纯了 红了的代价 太多的包袱要斗 要致敬 要热度 Anyway 作为一部歌舞校园轻喜剧 热热闹闹看完就很好了 要求真的没那么高 只是心疼一下男主变酱油 这部的熟脸真的好多 数一数还是挺有乐趣女主Anna Kendrick 不用说了 可爱惹人爱的妹纸 就算是酷酷的打扮也掩饰不住的甜美 很喜欢她和贾老板合作配音的动画片魔法精灵 丑萌丑萌的画风 里面歌也不错Fat Amy的新作是和五十度黑化肥会发灰的达妹合作的爱情喜剧片单身指南 里面的人设 真的和这个基本一毛一样 还是挺出彩的Elizabeth Banks 奇葩女主持人 觉得两部都是电影亮点 还是个有才的导演制作人 她真的演什么像什么 饥饿游戏三部曲里的主持人也是个经典角色 还演过摩登家庭里夫夫的很作的好闺蜜Sal原男队队长 摩登家庭里大姐的前男友Andy 他在摩登家庭里的角色不太讨喜 感觉是人设问题 在这部电影里还是喜感十足 演技还是不错的 这部彩蛋他去参加美国好声音 个人感觉笑点赛正片 熊脸那个转过来又转回去 真是好好笑12两部里都出现的奇葩阿卡贝拉组合 就第一部里害得女主被拘留的那个 里面的小个子抖m选手 在三表哥的剧神烦警探里演他的好基友Charles 其实和这个角色也蛮像 虽然是个警察最强客串 开头的奥巴马夫妇 那个无奈的表情真的挺喜感暂时就想到这么多 欢迎补充
不感冒的音乐剧,在我国有点水土不服。
不痛不痒。
依旧有趣搞笑,笑点时机也拿捏适当,只是整体上没了第一部的爆发能量。
选角出色,人物依旧个性十足,并更加立体,但分散的细节却削弱了中心故事的叙述。
如果这是Bellas的最后演出,那表演依旧是惊艳四座的。
尤其当你看到那个肥婆被丝绸吊着大唱《wrecking ball》时,你确实被导演这奇葩的设定雷倒了。
按时间顺序Thong Song —— Sisqo(Shake, Shake, Shake) Shake Your Booty —— KC & the Sunshine BandLow —— Flo Rida(Flo Rida;T-Pain)Beyonce Knowles —— Destiny's ChildBaby Got Back —— Sir Mix-A-LotLive Like You Were Dying - Tim McGrawBefore He Cheats —— Carrie UnderwoodA Thousand Miles —— Vanessa CarltonWe Are Never Ever Getting Back Together —— Taylor SwiftWhat's Love Got to Do With It —— Tina TurnerThis Is How We Do It —— Montell JordanDoo Wop (That Thing) - Lauryn HillPoison —— Bell Biv DeVoeScenario —— A Tribe Called QuestInsane in the Brain —— Cypress Hill——Riff Off 网易音乐中的歌词,感谢 歌词贡献者 Quin-La,翻译贡献者Tiger---Wang
个人自用 非影评种族各异均为女性的贝拉无伴奏合唱团在祝贺奥巴马生日的一次演出现场 胖艾米从空中乘绳索下来时裤子开裂 里边没穿内裤 这次事故导致贝拉合唱团被剥夺了很多权利以及被全国人民骂贝拉合唱团前成员的一位女儿要求加入合唱团被成功录取贝拉合唱团要去参加比赛 在一次车展看到最强劲的对手德国队的一次表演 二队唇枪舌战贝拉合唱团其中一位队员贝卡偷着去录音室实习没一个好看的姑娘 龅牙 大胖子 亚洲姑娘 一个男的组织了一次合唱团pk 结果德国队获胜 获胜原因是贝拉合唱团新来的姑娘用了原创歌曲 但是这种合唱团痛恨原创歌曲其中的大胖妞是演博物馆奇妙夜里的英国姑娘贝拉合唱团在一次演出中再次出糗 黑人队员头发烧着贝拉合唱团决定去参加训练营 结果发生口角后 贝卡被网吊在空中 亚洲姑娘用匕首隔断绳子胖艾米与一位男同学相爱 新加入的女成员与男生相爱毕业后打击来到哥本哈根参加比赛 各国成员前来参加女主持人说 没人会关心韩国乐团贝拉合唱团最后唱了一首原创歌曲 老成员们一同出现在台上 打动了观众 台下手电亮起 贝拉合唱团获得2015年世界无伴奏合唱冠军最后新加入的女队员从楼梯上用圆盘滑下 这是加入仪式
原声音乐还是很棒,不过其实我是喜欢那群麻烦制造者的,为什么在《2》中女生变成主角了...好看的Anna Camp还变成了小角色,好在还有蓝色眼睛的克洛伊。
德国DSM惊艳!
将严谨认真的德国人夸张到整齐划一,一个步伐都不差,就像一个人。
丝毫没有多样性可言,而最后被bellas击败也是在这一点。
合唱的核心是和谐哇!
还是怀念起了在《1》中bellas总唱的那首好听的轻松音乐。
为什么bellas里面乱入了好多人...克洛伊居然硬生生的留了三级,真是够热爱,够恐惧。
贝卡虽然一副学痞的样子,在规划未来这方面还是做得蛮好的。
煎饼侠因为一张照片,bellas因为一条裤子。
觉得亚裔那个妹子打扮和举止都怪怪的。。。
最后的全家福让人泪奔啊...于是最喜欢的歌变成了《Lollipop》
较第一部逊色。
与第一部相比没有任何新意,歌曲依然好听……
依旧是插科打诨的音乐喜剧 对女性和minority的玩笑依旧让人讨厌 想不到居然是2015年的片子 但令我感慨的是 那个男生乐团曾经的主唱bumper 毕业后只能成为一个campus security 还加入了自己曾经鄙视的老男人乐团 这可能是这部梦想鸡汤里唯一的真实吧
海狸出落得蛮标致嘛 也是逐渐开始跨界音乐的节奏 德国队那首Uprising太强! Bellas拿下冠军果然是颇为Glee风的靠主角光环 不过姑娘们去拓展 夜里坐在篝火边唱起You're gonna miss me when I'm gone的时候 就觉得怀旧加感情牌还是很不错啊! 喜欢Brittany Snow和存在感超强的Anna Camp!
2.5,这部真是够烂,各种杂七杂八的元素混成一顿难吃的快餐。看点也就安娜肯德里克以及里面改编的歌曲了吧。不比第一部的cups,flashlight也没能传唱起来。
作为续集是个不错的执行,既延续了第一部的卖点,又有足够的桥段翻新。死穴在于明明德国队更牛,美国还是靠矫情赢了,哈哈哈。
拍啥电影呢?拍个MV就好啦!
德国队的演出好
呃,不知道说啥
很久没看励志片,居然感动得泪湿湿,无伴奏音乐好正!
刚开头那段“恐怖袭击”笑趴了。制霸全美下一步世界冠军没毛病,但中间情节——比如歌曲接龙地下赛,还有集训什么,比较生硬。歌也比上一部差些。亮点都在DSM(这个缩写……emmm)最后贝拉赢得不是很有说服力。贝卡男朋友这个存在感,真的,我本来期待在决战之后贝卡跟DSM的女里兜亲一下什么的,咳咳,自古黑金……这个系列越来越姬了
嗷嗷嗷嗷超燃超好看啊笑点很足啊各种歌也都超好听啊!
剧情什么的重要吗?反正我是来听歌的。
少了第一部的感觉
除了最后历届合唱团成员现身有点感人,结尾美国之声那个梗有点意思之外,其余的部分还好,合唱也并没有预想中惊艳,glee的水准。。。至于什么女权主义girl's power从何谈起。。。都是女的就power了?
典型用音乐挽救剧本的电影,可这续集的音乐也只能靠情怀战胜实力,每当我们看励志电影主角们说“如果我们赢了”,就该知道他们最后一定会赢,因为那些没赢的都成了经典,太凤毛麟角了。
班克斯的节奏是有问题的,但是拍起音乐部分来就毫无问题。这一部在音乐的丰富性上非常明确,在编排上也精心设计。不过这个系列的共同特征就是,有问题不去讨论,也不去表现或思考,就散漫的放在那。
剧情比第一部还弱。最后终极大战时的歌听得鸡皮疙瘩掉一地
真的好喜欢这种营造氛围超有年轻貌美女性气质的片。
看了一半,一群学校里的老娘们的喜怒哀乐。感觉不如1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