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大学时痴迷电影和游戏,整天带着耳塞宅在电脑前,有一段时间不幸患上耳疾,医生危言耸听道可能耳聋,吓得我赶紧掏出两个月生活费治病。
耳疾不日痊愈,心病却从此落下了,每感到听力异样就心跳加速,唯恐噩梦重演。
这心病已经好几年没犯了,不料今天看《河东狮吼2》时意外发作,搞得我颇为紧张。
仔细查看后发现虚惊一场。
原来本片声效做的很不地道,对白声是后期录的,打斗时有兵器和拳脚的音效,另外还有处处不停歇的背景音乐,却惟独少了电影声音的一个重要部分:环境音。
笔者一开始不留意,看着看着总感到听觉中少点什么,像是音箱插头没有插紧时那种“过滤”感。
心下一沉,猛的以为是耳朵出了毛病,丧失了一部分听觉神经。
其实这种听觉元素缺失的观影感受并不陌生,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早期有声片限于录音技术简陋,通常只关注演员对白和对剧情有关键作用的重要声效,走路、放东西、关门没声音的状况俯拾皆是,笔者也能一笑而过。
但在电影技术高度发达的21世纪,还出现这样诡异的效果,真令我大跌眼镜。
当然,能从一部喜剧片里体验出这种始料未及的惊悚感来,还是要感谢二人转师徒和张毒药的梦幻组合。
文/方聿南
河东狮吼2,到底是不是个烂片,这个可以毋庸置疑了。
不看内容只看卡司就能料到这是一部烂到家的电影,所以,这种电影不需要影评,所以,不如让我来换个角度给你们来讲故事。
我们先来说说张柏芝好不好。
我虽然从来不觉得她美,但是我不否认她在艳照门前还是拍了不少好电影的。
但和陈老师的合照流散坊间后,我们的柏芝姐姐顶着人老珠黄的脸义无反顾的扛起了中国烂片之王的大旗。
很多人都说张柏芝不会演戏了,其实转念想想,是一个无依无靠连自己都不相信的女人,你还奢求她怎么样呢?
要不是为了奶粉钱,我相信柏芝姐姐也不会这么死皮赖脸。
再来说说我们的本山大哥吧。
对于本山大哥,我认为是可以和郭大爷想提并论的。
他们在各自小品和相声方面的造诣是别人难以企及的,这个没人可以否认。
但老话说的好,术业有专攻。
我只是想劝劝各位玩票的前辈们,跳好二人转唱好大鼓书就差不离了,非得糟践糟践电影,还整得自己身败名裂,就有点划不来了,对不对。
最后,再瞧瞧小沈阳。
你看我搭理他么。。。
但是话说回来,虽然是部烂片,但是我们不可以这么草率的否认它,因为作为烂片,它烂的还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拟人化的形容一下,河东狮吼2就是一个有着优良血统的孩子,可是长的丑到爆,经过自己努力后,发现社会太黑暗,于是就破罐破摔自暴自弃了。
但大家要相信,不要拿它和原先的河东狮吼相比,港式的鸳鸯奶茶又怎么能和东北的棒碴粥相提并论呢,但是你细细看来,我竟然惊讶的发现,河东狮吼2竟然是这三年恶搞三国的电影中故事讲的最好的。
自从吴宇森要拍赤壁,全世界都知道恶搞三国有钱赚,但一个个都飞在天上不肯下来,都以为越不接地气越牛逼。
我想马伟豪的本意也绝非是要借尸还魂。
要是古天乐肯接这部戏的话他一定愿意拍河东狮的婚后幸福生活,但就是这么个无心插柳,却不失丢出了几个好梗。
我深刻的承认,这是一部能烂到吐血的片子,尤其是听到小沈阳的东北话时,我时刻在提醒自己不是在看乡村爱情,但是,哪怕是无意之举,它至少不是为了搞笑而单纯的搞笑,这点很让人欣慰,和惊喜。
老话还说过,讲笑话千万不能自己先笑场。
这个极富教育意义的电影还告诉我们一点,好演员也许不能让一部烂片更好,但是烂演员完全能秒杀一切。
河东狮吼2,走好柏芝姐姐,走好本山大叔,走好小沈阳,你走吧,求你别回来了
当初还以为古天乐和张柏芝还会再来一弹,哪不知主演名单上查无古天乐。。。。。
这不要紧,关键是有“小沈阳”。
本来以为这货也就演一演一里面的旺财,哪不知随着剧情的深入,我开始感觉不对,这TM好像在看日和!
我擦亮了我的钛合金狗眼,发现和张柏芝对台的真是这货!
坑爹啊,这是!
想当年,张柏芝演的富二代周围都是帅哥富少,而如今拍爱情戏的对象都只能找些歪瓜劣枣,更不敢想象现实生活。
所以,人啊,名声真心重要!
选在七夕的日子看了这样一部貌似喜剧的电影,着时有些另自己都感到意外!
(是和朋友一起去看的,绝对真心都是好朋友,绝对没有一点暧昧之情之人)可能因为有了小沈阳和赵本山等好多喜剧明星的参与,好像有了好多网络用语现代词汇的应用,每每都可以听到影院里传来三三两两的嬉笑声,但不知道为什么却在如此不文艺,甚至有些“俗”的电影中,感受到了莫名的悲伤,可能因为心情的悲伤,也感染了我观影的情绪,得到了共鸣。
悲伤一:曾经青春楚楚动人的玉女青霞姐姐的接班人,在星爷的喜剧之王,星语星愿的美小护--张柏芝,那个曾经迷倒众多男人的青春玉女,随着结婚,生子,艳门照,离婚波折中,渐渐老去,看着消瘦的脸旁,不再有昔日的光辉,艳丽,平庸的身材也不再性感,面上的青筋甚至还时隐时现,额上的皱纹也显露出来,不得不感叹,柏芝暮年,随着年纪的增长,婚姻留下的伤痕,漂亮女人都有如此悲惨的下场,还能怪谁?怪自己年轻时的轻浮,还是怪没有找到一个死心塌地承受她一切的男人,难道结婚前他俩还没看清楚对方的一切嘛?
早日今日的分离,何苦当初如胶似漆,看着往日他们幸福的新闻,再到今日的落寞,无限的感伤涌上心头,虽然貌似并没有多么喜欢的柏芝和霆锋,甚至有些不屑一顾,但是今天竟写下文章给予祭奠,我也对于自己有了疑惑!
悲伤二:当月英看到东方明亮拥刘香在怀,说着甜言蜜语时,转身离去的背影,顿时伤感再次涌上心头,即使那个男人是深爱着她的,但是误会却在不经意间产生了,历尽千辛万苦的追夫而来到荆州,却看到夫君与别人你侬我弄,认哪个女人在有博大的胸怀也能以包容,更何况月英是一个绝对的女权主义者,绝对不容男人三妻四妾,即使连老爸的续弦都不能容忍的女人!
虽然故事结局是冰释前嫌,但是观感的瞬间,也曾突然又为她落泪的感伤,索性有了小沈阳的喜剧面容,才让我回到现实,忍住泪水!
悲伤三:司马空,这个在此影片中的最大反派,妻被妾射杀,而恼羞成怒,将妾打晕,当然,他不是在感慨,妾,(与其叫妾不如叫三)刺杀的是他的妻子,而是因为他的妻子是丞相之女,没有丞相女婿之名,他还怎么在军营中混下去,于是突然怜惜其了这两个女人,终究谁都没有落下好的下场,男人爱她的不是容貌,而是身体,不是温柔,而是地位,所以找男人,不要感慨他要做到多大的官职,多么的有钱,如果你是一个有能力可以操控男人的女人,那么你尽管拥有,但是多数女人还是平庸的,即使是漂亮妹子,也终有容颜老去的一天,所以男人,还是要选一个温柔体贴的,管他睿智还是霸气,不温柔体贴你,就是再睿智和霸气也与你无关,所以小男人,对于女人来讲也不能不说是一个上层之选。
悲伤四:月英被司马空在脸上下了不可解救的毒药,毁去了美丽的面容,可是东方明亮却依然说,我爱的是你,而不是你的容颜,希望这个诺言可以信守一辈子,但是貌似这从开始就是一个谎言,因为给他的最后一个锦囊是这么写的,我从看到你的第一眼就爱上了你,如果不是貌美如花,怎么可能就一见钟情,你倒是对刘姥姥也一见钟情个让我们瞅瞅~所以总结出来,如果你快乐,你可以去看河东狮吼,里面有着本山大叔和小沈阳一贯的幽默风格,绝对可以让你捧腹一笑,如果你悲伤,也可以去看一下,因为偶尔在看到幽默之处时,也可以随着人群嬉笑,看到悲伤之处,刚好可以默默流泪,而不让人察觉你到底是为谁,为了什么流泪,是一个很好掩饰自己的机会,即使你是红着双眼走出的影院,大家也不会感慨你是一个怪人,而是用崇敬的眼光看你,因为你是一个多富有感情的人呀!
总之,在这个充满着喜剧笑料的电影中我品出了淡淡的忧伤,你和我有同感吗!
请和我一起分享!
也许很多人依然对《河东狮吼1》记忆犹新,所以难免会对《河东狮吼2》抱有很高的期望,但很显然,国产喜剧片一向招观众诟病,而且前作经典已定很难超越,又有《三枪》那部烂片摆在那里,小沈阳和赵本山的加盟很难对让我们对他们重拾信心。
事实证明,这一次小沈阳和赵大叔基本上是重蹈覆辙,换汤不换药,变化不大,区别在于《三枪》是借了张艺谋的名头,这一次是借了《河东狮吼1》这个东风。
《河东狮吼2》用喜剧的壳儿,讲述了一个大龄剩女陪屌丝智斗高帅富的爱情故事,从怀疑爱情到相信爱情,最后屌丝逆袭,丑女无敌,演绎了一出“你跳我也跳”看似感人实则空洞的爱情故事。
虽然演的是电影,但一举手一投足都是小品的味道,刚开始大牌一起出来打酱油,虽然小沈阳和张柏芝放那里怎么看怎么别扭,但那些小笑料也还不错,张大叔的桥段虽然俗,却也还可圈可点,张柏芝(黄月英)所坚持的一夫一妻制,竟然违背了那个时代的婚社会制度,而这却正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这种反差的设置算是意外之喜,但越到后面却越缺乏逻辑,人物不够鲜明,人物关系也混乱得够呛,有些包袱抖出来了,却交代不清,铺垫不足。
比如,前面张柏芝承诺说三天内找个男人说服她,到后来却莫名其妙跟小沈阳签了一年的赌约?
比如为什么司马空不让那间谍直接不下手杀了小沈阳却非要那么大费周折,为什么小沈阳明知那是间谍却没有进行利用而在最后却又莫名其妙地射了那么一箭?
比如既然司马空那么在意或者说害怕失去他那个老婆,却还要铤而走险用她的命开玩笑?
比如,司马空都准备要小沈阳的命了,却还在张柏芝脸上涂什么狗屁毒药,岂不是多此一举?
(观影中途离开十分钟,回来接着看的,若有表述不妥,请大家补充) 整部戏套用三国的故事和人物,让人感觉不伦不类,人名被改得乱七八糟,月月、明明、统统、空空这些昵称听起来也让人别扭得想吐。
除了小沈阳和张柏芝,几乎所有人物都是打酱油的,何炅、赵大叔就不说了,刘大、关二、张三这三兄弟也都是陪衬,司马空虽然戏份多一点,却也只是跟他的两个女人蜻蜓点水,自始自终没有什么拓展,而张柏芝和小沈阳的所有努力的表演包括两人的误会以及司马空多此一举地在张柏芝脸上涂毒药,又都是为那最后一跳做准备,为了那一跳,导演将小沈阳司马空斗智斗勇的戏都牺牲掉了,可惜,那一跳,远没有达到他所预想的效果。
最后编剧让张柏芝毁容来考验小沈阳对张柏芝的爱情,而小沈阳也很努力地吐了一堆肉麻矫情的台词挤出了几滴眼泪,然后毫不犹豫地一跳,但这一跳却并没有多少让人感动的成分,归根结底除了演员本身之后,主要还是因为感情戏太弱,他们发生了什么悲壮的故事让他们的感情升华,升华到让他们可以为对方牺牲性命?
是因为两人辩论时的一见钟情,还是跟她老爸的一见如故?
抑或是什么明明亮亮就是月亮的故作呻吟?
没有,完全没有,一切都浮于表面,都是没有感情基础的牵强附会,前面的感情戏完全撑不起最后那一跳的份量!
整部片子虽然主题明了但在表现上却没有重点,基本属于一锅乱炖,完全承袭了赵家班小品的风格,充斥着不痛不痒的调侃和小打小闹的搞笑桥段,虽然也能博大家一笑,但终究不够大气,而悲剧又来得不够猛烈,想煽情却没煽起来。
张柏芝这些年就没拍过一个好电影,而赵大叔协同小沈阳的作品也是拍一部被骂一部,《河东狮吼2》里面不过不管多么雷人不管有多少BUG,但这次总算还是目标明确地讲完整了一个故事,从这点上看来,他们都算有所进步吧。
诚然,《河东狮吼2》里面的确有不少看点,但看点是针对市场的,跟影片的好坏无关,对于观众来说,也许能乐一乐便已足够,但对于本山大叔来说却显然还远远不够。
我们虽然期待赵大叔逗趣的小品,但却真心不看好这种完全靠小逗趣支撑起来的电影。
不管长吁短叹的吐槽,还是狗尾续貂的感慨,我们只希望赵大叔小沈阳能够回归正常,拿出你们做小品的诚意,去做一部真正的电影。
今天看完《河东狮吼2》,俺就注册了豆瓣,说实话,俺就是个懒人,喜欢看不喜欢写,那么多烂片都没逼俺注册豆瓣,《河东2》你成功了,你烂的太TMD成功了!!
这两年中国电影市场怎么了?
《孤岛惊魂》把我看哭了,这就是咱内地的恐怖电影;《宝岛双雄》把我给看吐了,看来二世祖真没法接他老爸的班了;《河东2》是把我看怒了,把一个好脾气的人看怒了,我擦,就说咱笨吧,尼玛也不带这么侮辱俺滴智商吧?!!
我本以为咱不聪明,看看商业片看看娱乐片哈哈一乐闹个自己哄自己高兴得了,没成想这么悲哀,让电影把俺娱乐了,太欺负老实人了!!
写这篇文字的时候,俺一直在心里说:注意素质!
俺们村儿那些脏口粗口就不说了,只羞涩地提一个问题给编剧大哥:您那语文课是体育老师教的吧??
拜托,骗钱也要用用心呀!
一个表现爱情忠贞唯一的主题让您拍的这么恶心捏?
其实我倒想替演员们说句公道话:一个烂片的根子就是因为一个烂编剧,情节*操**蛋**多好的演员也没用,总不能叫演员们都像刘谦一样无中生有,高喊着“见证奇迹的时刻”吧!
小沈阳呀,演技不是很出众就找好点的本子吧,再不行别进电影圈规规矩矩演你的小品去呗,辛辛苦苦二十年演小品得来的名气两部电影就糟蹋完了,你说你何苦捏?
也许有的人说了,有你说的这么烂吗?
那我问下看过的给我解释下:小沈阳饰演的卧龙先生应该是当世最高明的智者吧,要不然不会让刘大和司马空抢着去当军师,就这么一个智者在辩论会上只会白痴的装逼?
在军营里那么二的整治军纪?
尼玛智在哪了?
高明在哪了?
凤雏更别提了,整个一个小丑,还是脑残那种的,靠,导演编剧二位大人小心,别让这两位古人从地下爬出来砸你们家玻璃去!
拜托导演编剧们别尼玛再说什么现在的观众欣赏水平高了,口味高了,层次高了,少往观众脸上贴金,还是多往你们作品上贴贴金吧!
指着大腕指着炒作指着拿观众当傻子早晚有一天会把中国电影搞成中国足球那样臭,那样令人唾弃!
真到了你们自己把自己的饭碗砸掉的那一天,你们难道去吃屎吗?
唉
关于《河东狮吼2》啊,片中很多雷点不假,但个人认为,还真没差到前无古片后无来者的程度,绝大多数人情感定义居多吧。
我是冲着张柏芝去的,这个我最喜欢的华语女演员之一,单纯看她的表演,个人认为她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在这部大神一样的雷片里,在看最后王月英痛哭的那段全片最精彩的戏的时候,有多少人是感动的,我想有很多,最起码我是被感动啦。
至于小沈阳吧,他就是一个不会演戏的人,明明前一分钟我还很感动,接着他出来了,不由的发出一声,我靠!
对他本来也没什么奢望,所以也就不谈失望。
但是个人认为,这比我们某位80后当红女艺人某某之流也是强的,因为至少我看小沈阳不想吐!
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没什么公信力,在此就不说这某某是谁啦,倒不是怕玷污了我勤苦打的评论文,而是怕遭轰炸。
再说说拍摄和剧情,我也认为这担不起史上最差的称号,因为我觉得这拍摄远远好于之后看的《消失的子弹》,那片把我懵的啊,注意不是情节懵,而是导演太强大,爆炸区里跑出来的某某英俊小生,呵呵,四周都是火就他身上没有,我已经无力吐槽的,太神啦。
这个剧情我也认为要比《杨门女将》好,就连我这资深柏芝迷都认为这电影拍的有点扯,当然这和柏芝没什么关系,最后那编剧又吐槽柏芝,我就觉得更恶心啦。
总而言之,《河东狮吼2》和众多国产烂片比起来还是可以比下去一批的。
以上言论全为个人感受,不可较真啊。
烂片中的战斗机 借用韩寒对某剧的评论:我想说,《河东狮吼2》这部电影,无论从拍摄意义,商业利润,艺术追求,电影探索,教育启蒙,警世感人,视听震撼,娱乐消遣,记录历史等任何一个角度,都没有存在的必要,是一部完全可以抹去的电影。
我看完这部电影,让我突然有个想法,就是在审问犯人时,为什么不让他们看中国烂片,看的他们吐血,我想他们就什么都能说出来。
其实烂片不是没有作用的,至少可以给人一中精神上的摧残。
二到尽头,覆水难收——写在《河东狮吼2》之后悍客罗/非著名影评人《河东狮吼2》是唯一一部我看过想直接打负分的“电影”——当然,前提是如果它还算一部电影的话。
《河东狮吼2》的二,不在于二人转式无聊耍宝,不在于张柏芝灵气不足面瘫敷衍,不在于小沈阳绵软无力呆若木鸡,也不在于女二号女三号屡次乱入各种狗血抢戏——只在于一点,作为一部喜剧片,《河东狮吼2》居然一点也不搞笑!!!
开头的一段由赵本山带入撑场,已是有气无力,小品式喊口号逗笑已然黔驴技穷;接着是何炅何老师,以芒果台综艺咖卖萌范出场,试图通过不断咯吱观众,带来一点久旱逢甘霖般的苦笑。
可惜,没用啊。
张柏芝小沈阳斗嘴,无趣;王月英诸葛明亮斗气,无聊;刘关张三顾茅庐,无感;女二号女三号狗血乱入,无耻。
也许,整部影片中唯一对得起自己报酬的,要算是饰演反派的黄维德,虽然他一以贯之的仍然是《三国》中周瑜大都督式冷面,但好在一以贯之,不曾半途而废。
甚至在他跟不着调的小沈阳搭戏时,也没有被带到沟里去。
不过,一个演员怎么斗得过从编剧到导演到男女主角都是二货的整个团队呢?
至于马伟豪,本人虽然不才,也想劝慰两句:大哥,以前你的电影即使不够优秀,也还不算烂片——何必为了忽悠投资人,就拍出这种残次品呢?
大陆人民真不是弱智,您这种招数连X岁小孩也唬不住啊亲。
当然,若硬是从骨头里面挑鸡蛋,也不是没有那么一星半点。
张柏芝的主题曲,看得出来是用心做了的,从歌词到歌手情感,都比早期张柏芝的歌要进步很多。
但放在前一分钟还用力憋着挤出怪笑,下一分钟立刻开始煽情的《河东狮吼2》中,真的只剩下不伦不类。
如果是在《喜剧之王》或《白兰》或《忘不了》之类影片中,怕也会风靡一时,成为多少少女失恋时的心曲。
许绍雄客串的刘大,虽然是毫无新意的影射刘备,但黄金配角的名号并非虚来,即使是这样一个毫无发挥的小角色,也被他演出了自己的风格。
回首《河东狮吼》第一部,一以贯之的恐怕也就是这个黄金配角了。
他的戏路与调侃风格,与第一部时并无二致。
观众们骂得再狠,也不是有什么仇恨,恨只恨华语电影往往毁在这种毫无亮点的废渣上。
如果拿这些投资去认真拍一部真正的电影,哪怕是短片,也不枉观众忍着一路看到结束。
对比小成本的《人山人海》,风格化的《边境风云》,像《河东狮吼2》这种二到尽头的“电影”,还是再少些吧。
求求各位了,放过观众吧。
已刊于《深圳都市报》转载请注明作者。
Email:[email protected]
死掉算了
没什么好说的,砸招牌
老子没看,只是忍不住打分
感觉还行吧,没网上说的那么烂,有几个地方挺好笑的
唉,别对演员抱有这么大恶意吧……配音的话,粤语版我觉得还可以,没什么大错误,张柏芝美貌加分喜剧片还是宽容点吧,相对于现在国内很多喜剧,真的是不错了,男主…..算辽别太挑镜头:好像没什么她们在房顶那个旋转椅上
人家演喜剧是不二,装二;你们是真二,还装二。
支持票房毒藥
我不得不说在这个片子上 豆瓣的豆友有多么的一致阿 烂片!
还不算特别烂 用了霸王别姬里面的台词让我有点不高兴 话说三星是不是打高了啊……
剧情2得可以,但仍尚显真情,我没有给像其他人一样的1星是因为我本来就没把它当成一个正经八景的电影来对待。张柏芝的眉毛一直都好奇怪,里面人物情节和三国一点关系也没有,我也没太懂这和河东狮吼一名有啥关系。2星给本影片想表达出的情感以及配乐吧。愿演员们有个光明的前途。
再次刷新华语烂片新纪录,柏芝威武。
一般般吧。。看完没啥感觉。。。当然,跟第一部没法比。。。
我的妈呀,这是恐怖片吧。。。最后20分钟一直捂住眼睛听声音,张柏芝的脸,吓尿了!!!
要不是没有什么MP4资源, 谁会看它.
我能说什么呢?说那个河豚毒很恶心?
诸葛亮演义,把三国演义的故事串搞起来,如有耐心,一些台词还是比较冷幽默的,有意思吗,没意思。张柏芝小沈阳混搭的效果还是不舒服,小沈阳有雄厚财力支撑,张现在把脸蛋都衰没了,可悲。
张柏芝还是那么美~
明显没有1的水准,剧情设计得很俗套,笑点特别的一般~~
非常好的电影!网络上居然那么多昧良心说不好!此片表面戏虐内涵是很深刻的。不仅服装头饰演员等视觉效果继续保持了一的高标准,演员表演演绎和编剧台词的每个细节也非常到位。真的是今年很不错的高水平港片!
老子哭了3次!!!張柏芝的臉越來越奇怪了 小瀋陽好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