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这样题材的写实却又诙谐充满爱的电影。
北野武不愧是天才导演啊,将曾经混黑社会的老爷爷们的退休生活作为一个主题切入,轻松地表现信用缺失追求蝇头小利的这个现世社会的不满,表现对于旧时代理义至上的那种情节的缅怀,老头们虽然嗜赌成性,爱好用暴力解决问题,但是简单善良,最是合适北野严肃的胡闹风格了。
龙三穿着女人衣服踏着高跟鞋一路逃回家的那段简直笑死人,很久没有一部可以叫我开怀大笑的电影了。
导演: 北野武主演: 藤龙也 / 近藤正臣 / 中尾彬 / 品川彻 / 樋浦勉 北野武的这部新片还是黑帮题材,但不再用《极恶非道》般正襟危坐的态度来表达世道的变迁,本片则用一种戏谑的口吻诙谐的讲述了几个“老家伙”的故事。
喜欢北野武的观众应该对他这样的处理并不陌生,几乎在他每部电影中都少不了喜剧的成分,但真正的喜剧片并太不多,本片可以看成一部比较纯粹的喜剧片,只是依旧有着北野武老爷子一贯的那种不屑劲儿。
北野武将自己的愤世嫉俗放在了不与这个时代妥协上,其实从《极恶非道》开始他便有那么一种看不起如今黑社会的劲头,说白了还是要跟自己较劲,本片中他更直白的讽刺了如今社会的现象。
当然,老爷子不是要说一段颇具教育意义的单口相声,而是要以暴制暴般的告诉观众旧时代的余晖。
从戏外的老当益壮,到戏里的生龙活虎北野武总是不服老的摆出一种不屑一顾的表情,似乎别愤青还“愤青”。
这些年越发觉得老爷子随着年龄增加越来越看不惯这个与他渐行渐远的社会,就连黑社会如今干的那些偷鸡摸狗欺善怕恶的勾当实在让这个日本“传统行业”所蒙羞,所以必须让老江湖出马来个整风运动,金盆洗手的几位大哥重出江湖教训了一下这些毛头小子,故事就这么发生发展结束了。
北野武的电影很少卖弄和炫技,几乎都是用一种平和的态度来将故事,就连煽情和高潮都来得很克制,所以喜欢北野武的电影一般都会喜欢老爷子的那种冷幽默,很明显的便是在《菊次郎之夏》和《座头市》结尾的玩笑。
这部《龙三和他的七人党》也算得上是整部电影都充满活力,尤其是在人物塑造上大胆夸张的表现成那种老人的固执的自大,尤其是对旧时光毫不吝惜的骄傲自满,也正是因此这个故事才能成立,北野武导演多少也接着这么一部电影抒发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吧,只是在本片中红客串的有点儿少了。
在日本,笨蛋是一个很暧昧的词,将那些不懂人情世故的、终于活得自我的人称笨蛋,而他们也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生存方式绝不道歉,宁愿称自己为笨蛋。
《少年手指虎》里被取笑的大叔,《Z岛》里死之前不忘耍帅,张开双臂让丧失女友啃自己,因为毕竟是爱人下不了手,宁愿死去也不愿女儿杀掉女儿、让女儿孤独的父母·············大家都是笨蛋啊!
但也那么可爱。
电影中的老爷子们也非常可爱。
忽然想起还有部讲一群老年人黑帮的喜剧,是法国的《黑道快餐店》。
都是对黑帮电影的怀旧,只是日本的电影还对那个战后兴起的整个文化氛围的集体缅怀。
其中包括战后兴起的底层黑帮文化的人情义理也包含了对于战争的一种复杂的心理。
虽然听起来有点右翼,但曾经看过的《日本电影大师》书里对深作欣二进行过解读,战后的年轻一辈在军国主义熏陶下成长却见证这种信仰走向崩溃,因此会有种既不甘心(这在电影里表现在神风阿康驾驶着飞机想去看海的冲动甚至看到美国的航母忽然躁动起来,同时还出现了致敬《虎!
虎!
虎!
》中的袭击珍珠港的画面)同时又产生新的信仰,即黑帮的心态,这在当时的日本有两种不同的黑帮类型电影。
电影中也提及了深作欣二导演的《无仁义的战争》是和北野武所继承非正统的黑帮类型电影。
这部电影中同时夹杂了这两种心态,归根到底,依然是一种集体的缅怀。
据说这电影是北野武的玩笑之作,他在其中扮演警察,是个旁观者。
他俯视着萎缩在汽车里不敢出来的新一代,回头望去昂首挺胸走向警车的龙三及他的小伙伴们,戏份不多但是他的眼睛告诉你他见证了两个时代,以及他的敬意。
管虎最近在拍老炮儿。
宣传吹得能把天吃了,预告片里又是跑车又是冰滩,冯小刚手持日本刀有如鬼武者。
张涵予扮演双刀流武士,打遍京城无敌手。
打住,真以为画漫画呢?
你们人生都是在幻想中度过的吗?
蛊惑仔电影为什么火知道吗?真实!
电影里没拍漫画里的什么老挝神拳,寒冰烈火掌,电影里陈浩南打架都是抡板凳砸啤酒瓶子。
人多就打,人少就跑。
这就是真实,观众买账,影响一代人。
魔鬼龙三吊着一身赘肉,肚子上绑着报纸去砍人,这叫细节。
不是非得飞天入地才有力量的。
孙悟空对弗利萨说,你把这个星球毁了我也不会死。
听着酷毙了,但就是感觉假大空,没有力量。
蒋天生是洪兴扛把子,他被乌鸦袭击的时候,他没有飞上半空浑身冒火变成超级赛亚人,而是就地被打死了。
骆驼是东兴扛把子,被枕头就给闷死了。
这就是力量。
当年的剑豪拔出杀人无数的拐杖剑,扎起地上的烟头抽。
当年的暗器高手准头全失扔光了暗器打不到人。
一群行将就木,说死就死的老头,有精气神反抗黑社会,用帕金森症的手拿着左轮枪抢劫公交车追敌人,这就是力量。
所以这群根本没有明天的老人会让年轻的黑社会感到恐惧。
这是一部能让人从头笑到尾的喜剧。
而且竟然三观奇正,老头儿们最后被抓去坐牢了,北野武扮演的警察没有像某些电影里拍的那样,说今天的事我什么也没看见,你们快走吧。
我不知道管虎创作的过程到底有没有从这部片子里获得过灵感,但从他的预告片,就能看出是多么愚蠢的一部片子。
冯小刚扮演的老炮儿拄刀冰河,冰层碎裂,有如魔兽争霸冰封王者。
我只有一个字,靠。
香港导演高子彬的《杀出个黄昏》默默无闻,所描写的情节和主题,正好与日本导演北野武的《龙三和他的七人党》相互照应,仿佛两个心心相印,英雄惜英雄的暮年好汉,在夕阳下互相扶持。
老派的地下结社运动随着东亚国家经济泡沫增长期的放缓,战后社会管制力量由松到紧,法治的健全,已经逐渐消亡,正象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走向了暮年。
随之走向衰弱的,还有地下结社运动初期所倡导的侠义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在五六十年代时,东亚的国家地下结社运动高涨的时候,所秉持的传统侠客精神,也已经日趋衰落。
随之而来的是,纯粹以利益为追求,以暴力为支撑的社会边缘犯罪组织价值观的形成。
北野武的作品秉持了他一贯的冷峻,即使用戏谐、滑稽的形态来描写老派结社组织的衰弱,也充满了冷峻的笑话。
日本的结社形态在2000年以后,随着社会经济泡沫的破灭,以及社会反暴力法的实施,基本走向末路。
几个老人组织起来的地下结社形态,己结成为社会的边角料和笑料,但同时,影片也向原有的侠义价值观做了致敬。
高志斌的作品加入了温暖的感情主题,从音乐、色彩,以及描写的歌厅、小饭店这一类的场景,也充满了浓浓的老式港片的味道。
同时也怀念了老派地下组织所秉持的侠肝义胆,兄弟情谊。
影片还模仿了法国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当中,杀手爷孙之间的细腻感情色彩,为这部怀念题材的作品,增加了一丝黄昏的温暖。
不仅充满欢笑,还弥漫着温情。
喜剧的点无须多言。
说说最令人感动的地方,就是龙三一把年纪了,还有那么几个过命交情的好友一起胡闹。
开始是胡闹,想逞强当老大,收保护费,赚点酒钱,后来发现一个诈骗团伙,专门骗他们这种老头,本片刚开始的时候,黑帮头目龙三还差点被骗了,多亏哥们阿胜及时赶到,才识破了那个胆小眼睛男的骗局,这样一来,旧时代的黑帮,与新时代犯罪团伙就联系到一起了,形成一种新旧“恶势力”的对抗。
剧情不断在新旧两伙黑帮中交替,矛盾层层激化,到了最后,暴恐茂吉为了保护孙女被新时代犯罪团伙的首领“西”所害,矛盾到达了定点,龙三与几个哥们决定为兄弟报仇,跟“西”决一死战。
最后上演了“神风特攻队”在航母上降落,公交车追奔驰的闹剧,打败了以“西”为首的犯罪团伙,最后昂首挺胸地进入警车,等待法律的审判。
龙三虽然是个彻头彻尾的老式黑社会,但他起码还讲究道义,有所为有所不为,虽然他动不动就拔刀相向,搞欺诈(儿子公司),收高利贷时,他不仅没逼迫孤儿寡母交贷款,反而还给她们一些伙食费,下楼梯后,面对“西”的收贷小弟的质问,龙三当面一个右钩拳,“我不能做这么卑鄙的事情啊!
”龙三和西都是黑社会,本质都是坏的,龙三是个坦荡的人,敢像个男人一样亮出自己的龙纹身,断指,敢吼出来,“老子就是黑社会。
”西不一样,他是个卑鄙的小人,喜欢暗地里捅刀子,在明面上伪装成生意人,西装革履,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龙三与西第一次在办公楼见面时,西甚至叫来了警察。
容我大胆猜想一番,等西到了龙三这把年纪,虽然说年轻时候也是黑道排上位置的人物,可不太会轻易就叫来朋友陪喝酒陪胡闹吧。
《堂吉诃德》的滑稽,源自于堂吉诃德陷于骑士的梦幻,文学式的想象使得人物言行脱节于日常生活的舒散。
《龙三和他的七兄弟》中的人物同样脱离了现实:颐养天年被黑帮的回光返照所笼罩,迷失于对往昔的眷恋。
龙三作为父亲显出的不务正业与童稚,与儿子的循规蹈矩、安分守职形成反差,传统的“父正子反”的逻辑被倒置。
如同僵死突现于一个活体上,龙三脱离了现实的运作逻辑;虽然事实是现实的僵硬与节段与龙三的活力形成对比。
但这对滑稽的产生并无影响。
一个脱离现实的个体显示的滑稽感随着具有相似倾向个体的集聚而增加,八个人显然已算一个群体,尤其当他们一同活动的时候,其滑稽感远非个体乘以七的效果所能比拟。
这里显示了滑稽效应的重复逻辑。
茂吉的形象是通过借钱这一事体展示出来的,每当遇到一个熟人,他就把这伎俩展露出来,殊不知但凡人有自知之明,便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自讨没趣。
但喜剧的逻辑显然要有异于日常生活的逻辑。
茂吉的这一行为显示了某种无动于衷,他就像一架机器,见面开启了他的条件反射,每次都将借钱的伎俩重演。
这种重复加剧了硬化的速度。
当观众渐渐熟悉滑稽的这种运作逻辑,结果显而易见:每当茂吉出现之际,观众就开始期待旧戏重演,然后在得到满足之后,放声大笑。
全片最为滑稽的段落莫过于最后“决战”之际,死去的茂吉尸挺着坐在轮椅还被刀和子弹误挨。
先是被自认为百发百中的投标手直直地将钉子飞入后脑勺(显示了言语与实际的倒置),然后是被神枪手的子弹射中身体。
面对死人一次次受到的伤害,我们丝毫没有响应同情,反而发出了最为快意的笑声。
原因何在?
首先,一具尸体已经象征了彻底僵化,那包裹严实的尸布加剧了硬化的程度;其次,射手们言语上的自夸与实际现状的反差:射击不仅没有伤到敌人,反而让无辜的同伴惨上加惨,从而部分消解了敞露的伤口展示的残酷程度;最后,是重复的机制所制造的滑稽效果。
这里我们想到了周星驰在《功夫》中使用的相同技巧:愚蠢的同伴不慎将一筐蛇洒到阿星身上,不仅没能救他于水火,反而两次把飞刀刺中他身上。
同样是小人物反复落难的逻辑,同情被消解了,现实转变为游戏。
北野武,1947年生,15年的他也已是68岁高龄了,《龙三和他的七人党 》或许是对他那个年代的致敬吧!
主人公龙三(藤龙也),年近70,年轻时是名噪一时的黑帮头目,杀过2个人,伤人3次,服役20年,可谓是“风光无限”。
岁月无情,已至古稀之年的龙三,虽无限缅怀年轻时候热血的生活,但也因自己的恶行,给家庭(尤其是儿子)带来了不少麻烦。
于是就出现了电影第一幕的场景,儿子(龙平,胜村政信饰)责备父亲清早袒露纹身练剑,不仅吵嚷到邻里,也给自己和孙子造成不好的影响。
按照故事的尿性,电影将讲述龙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老年生活,值得期待的是,影片中充斥着老年组式的黑色幽默,让人捧腹大笑。
第一幕:龙三被电话诈骗,带着50万家当与田村(诈骗组织)碰面。
龙三从包里拿出徽章、明治天皇时期硬币等东西帮儿子渡过难关,甚至动用黑帮手段——割断手指——赎罪,结果硬是把年轻一代的小混混田村的吓跑了。
在这里,联想到龙三左手已断两指,想必也是年轻时为兄弟两肋插刀时失去的。
第二幕:龙三和阿昌两人在酒馆喝酒,聊人生,顺道赌一把来客点的食物,也是十分顽皮有趣。
尤其是龙三因为输钱赌气,理直气壮地呵斥小情侣明明穷,却装模作样地点天妇罗冷荞面,小情侣当时一脸的尴尬也是逗死人。
第三幕:龙三和他的七人党齐聚一堂,按年轻时的功绩(劣迹)排辈分。
酒馆老板最后报出龙三肝脏2个(杀人2个),心脏3个(伤人3次),肋骨20(服役20年),满满的撸串儿的既视感。
第四幕:龙三、阿昌、茂吉三人假装残废去收债,被催债人声泪俱下哭诉生活不易,阿昌(假扮残疾人)大怒:比起你们的小命,钱可重要得多。
结果,龙三反而义气凛然的责骂起阿昌,顺便掏钱给被催债人,声称打扰了。
……高潮出现在龙三与京滨联合的血拼中,可怜的茂吉可谓是死不瞑目,挨了枪子,吃了棍棒,简直是一群逗比老年黑帮组。
结尾处,阿昌意气风发地声称自己刺了2个人,从监狱出来就是老大了,龙三笑着讽刺道,一把老骨头出来大家都死翘翘了。
<图片1>大半辈子奉献给黑帮的龙三和他的七人党,最后也以黑帮式的结局而收场。
影片提到的战后日本,黑帮文化盛行,黑帮组织雨后春笋般涌现。
而到了近代,战后“垮掉的一代”都已到暮年,老年人对日本经济负担与日俱增,年轻一代也无法再理解老年一代的生活。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方式,过去的痕迹才成为今天的自己。
龙三和他的七人党用他们的暴力美学,延续着热血的生活,抵抗岁月的衰老。
因为有着反派京滨联合的存在,龙三和他的七人党,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昭示生存道理的存在。
希望北野武先生能够继续给我们带来如此棒的电影,在此祝愿先生如龙三般继续热血下去。
本文发表于《环球银幕》12月号,如果有转载请一定说明并告之本人,谢谢。
--“我说了我刚从夏威夷回来,穿的夏威夷衫。
”“哪有夏威夷衫外面穿个背心的啊。
”“现在的年轻人不都这么搞吗?
”……儿子、媳妇一大早为龙三的大花臂纹身斗嘴,后来我们才知道他整个后背纹着一条龙。
儿子焦虑无奈的表情,配合龙三固执强硬的霸气,显得这位黑道爷爷有不合时宜的滑稽感。
这种从台词到表情、动作的滑稽,源自北野武早年演小品、说日本漫才(相声)的功底,此番喜剧风格贯穿整部电影。
他拍过喜剧,拍过黑帮,但黑帮喜剧其实算他近年的突破,要是你知道《极恶非道》系列有多冷酷的话。
喜剧离不开讽刺、错位、出格。
无论是嘲讽政客“微笑麦克”,扯扯昔日弟兄茂吉被做陪酒女的孙女养活,还是把右翼分子塑造得像亢奋老疯子,对日本社会各面都相当了解的北野武,说起任何世情都像老人拉家常,还是毒舌家常。
儿子就职的公司被右翼老弟兄带群众围攻,龙三和他重组的黑帮先是帮兄弟,发现局面乌龙后,将错就错转而敲诈儿子的公司。
龙三轻看人妖拉客,自己也很快穿着女睡衣和高跟鞋仓皇从妈妈桑家逃出,反被人妖们笑话,错位,讽刺又出格。
老年人组黑帮已够离谱,茂吉的错位更是悲喜交加。
开场十几分钟提到茂吉曾是“茅坑的茂吉”,即蹲在茅坑下端等对方老大蹲厕所,再一刀刺进肛门。
殊不知这是伏笔。
当茂吉知道与老头们针锋相对的新兴犯罪团伙要绑架自己孙女之后,便潜入他们的大楼,企图复制年轻时代的茅坑刺杀。
误入女厕已是乌龙,想躲在抽水马桶后方更是滑稽,最终被抓被杀。
他死于无法适应的现代变化,他的死也完成了“男主角的好兄弟都是要死的”这一功能,这帮打不中目标还要带面具进攻的老年人终于爆发了。
最后的公交车追奔驰车大战,虽非日影首创,但剧情推进流畅,还不忘揶揄老人家中途憋不住屎,出格也真实。
北野武所熟悉的仁义黑帮已没落,此片更是以“没有黑帮”为讽刺性背景,暴走族也已没落,这批人中转型做犯罪勾当的年轻一代,已失去底线。
爷爷们教训了小辈,伸张了正义,警察叔叔在黑社会火并结束后驾到,一如既往。
四颗星亮点:漫才味十足的台词需细品才好笑。
要将七八个人纳入一个镜头的摆位,足见导演用心。
北野武饰演的老警察或许才是坐观虎斗的幕后大赢家。
你还可以看:大佬,性爱狂想曲,真幌站前狂骚曲
去年日本出了这么一部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巧合。
无论从人设和内核都和我国『老炮儿』基本上是重合的。
昨儿看马未都讲了两期老炮儿,觉得马先生说得很对,如果六爷只是为了自己儿子而强出头,那实在不能算得上是什么江湖义气。
北野武比管虎聪明多了,矛盾层层推进也比『老炮儿』里面那种生啦硬拽地跟反腐倡廉挂钩更有说服力。
最后在茂吉挂了之后,的总爆发也比看着冯老师一副心梗地怂样子痛快多了(不得不说,最后内几秒钟的认真打斗实在让我看呆了!
卧槽,捅人的时候真的没犹豫啊!
)虽然出自内心来说,希望支持一下国产片,但是只要有光腚总菊在,只能呵呵呵吧……而且有个问题,六爷最后的生死没交代,拒马先生说是为了拍续集,再看龙三儿,人家明确说了,等咱都出来之前大家都死在监狱里了(想想大概也是北野武上过在『坏孩子的天空』内当,绝对不给拍续集留接口)抛开我国这部,我觉得片中很多地方其实还是很致敬『七武士』的, 首先,龙三儿他不是一个人,而是几个老流氓跟着,人家也没一开始就说为了最后雄起一把而如何如何,只是在一个自己行为方式无力控制周围局面的社会里面,按照自己以往的生活方式继续生活下去罢了。
至于内心中是否存在什么不舍,我觉得没有,因为自始至终,其实这些流氓也没变过。
其次,对每个老流氓虽然描写有详有略,但是基本上都是精心为之设计了一套行为方式,走心,这个太重要了…但凡走心了,我就觉得值得肯定吧…『七武士』讲述内容比这个故事复杂得多了,而且由于是黑泽天皇,所以基本上也能讲清楚,虽说北野武当年被黑泽萨马寄托了日本电影的未来,但是貌似一直拍出来的电影都是人物是一根筋儿,推动剧情的是外界变化而不是人物内心活动。
这部也不例外,但没办法……这就是北野武……
没啥好笑,冗长无趣,把蠢当做勇的这些人年轻时尽给家人添麻烦,老了依旧是祸害,老混蛋而已。
阿基里斯之后的北野武是不是电视剧客串多了。。。
全是老头,可想而知,冲着搞笑去的。
日式老炮儿。
北野武老了啊。。。
看错了时机告辞
北野武的冷笑话黑帮片,效果很一般,笑话不好笑,节奏也太慢了
日本老炮,诙谐幽默
题材想起了很久以前的古惑仔系列和最近的“老炮”,都是老年混混不甘被时代抛弃,想搏一搏,结果发现他们的时代早已过去。至于说英雄迟暮的,混混就是混混,黑道就是黑道,不能因为他们是主角就洗白抬高
北野武生涯最差发挥,然而票房居然和娱乐性一样达到巅峰水平
警示:北野武及其事务所已进入童话养老模式。
航母那块还可以笑一下,本来可以拍的很深的片子,结果变成北野武出来也救不了
盗亦应有道啊,出来混也得尊敬“老人”
本质上还是在玩,大量无厘头的段子也是做相声演员时攒下的经验,不是那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热血,更多的是那种不甘心背后的辛酸,北野武那这样一部玩票的片子来挑战今日的日本影坛,可能多少也有自己的不甘心在里面,只是野心不大,观感也一般,以及,日本的黑帮片还是不成体系,想要拿来解构时也多拾人牙慧。
愁容やくざ更多余
@2016-07-13 23:29:07
笑尿了
不好看!北野武的武士道精神,老头们偶尔有笑点
也许身处日本社会的话会更为深刻地理解时代的变迁对个体精神带来的影响,但仅从剧情的角度看,蛮无趣的,北野武想喜剧化套拍深作欣二,但暴力的喜剧化太容易变为一场闹剧,果然北野武的电影还得自己当主角才行
“坏人变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