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魔术师

L'Illusionniste,幻术家,幻术师,魔法玩家,魔幻师,The Illusionist

主演:Jean-Claude Donda,Eilidh Rankin,Jil Aigrot,Didier Gustin,Frédéric Lebon,Tom Urie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英国语言:英语,法语,盖尔语年份:2010

《魔术师》剧照

魔术师 剧照 NO.1魔术师 剧照 NO.2魔术师 剧照 NO.3魔术师 剧照 NO.4魔术师 剧照 NO.5魔术师 剧照 NO.6魔术师 剧照 NO.13魔术师 剧照 NO.14魔术师 剧照 NO.15魔术师 剧照 NO.16魔术师 剧照 NO.17魔术师 剧照 NO.18魔术师 剧照 NO.19魔术师 剧照 NO.20

《魔术师》剧情介绍

魔术师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20世纪50年代末期,曾经风靡一时的剧场风云变幻,人们迷恋电视、迷恋摇滚,对于曾经伴随他们长大的各种杂耍则不再关注。他是一个经验丰富的魔术师,舞台上得体从容,现实中却不得不为了可怜的生活费而流转于各个表演场所,上至华贵的音乐厅,下至破落偏僻的小酒馆,不变的是他对魔术的执着。在苏格兰某个乡间逗留时,魔术师结识了一个小女孩,她感叹于那些神奇的魔法,于是偷偷离开故乡,转而追随魔术师的脚步。他们辗转来至爱丁堡,生活变得愈加艰辛,而为了满足女孩对魔法的信任和对繁华世界的向往,魔术师不得不想各种办法去赚钱…… 本片荣获2010年欧洲电影节最佳动画片奖、2010年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动画片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妖怪手表:永远的朋友美好的普通人冲锋陷阵天上的菊美浴血黑帮第二季给工藤新一的挑战书~离别前的序章年少轻狂破碎女特工上载新生第三季奥斯汀书会假面骑士利维斯透析布里奇顿第三季穿越烽火线衣卓好范彩虹线二十岁安珀·布朗第一季致命通话权力的游戏第四季乐坛毒舌嗡嗡鸡第十季画皮2狗舍战姬绝唱SymphogearG一秒拳王无法攻略的女人地狱少女二笼阿滋漫画大王天下第一媒婆

《魔术师》长篇影评

 1 ) 魔术师

没记错的话,这个电影没有多少对白,有音乐旁白磕碰等响声,画风很喜欢,颜色是高级灰,很舒服,音乐缓慢变幻流淌……第一次看是下雨天,心情正不美,看完就很看得开了。

魔术师,在大家都喜欢摇滚等流行音乐的时候,生活和表演都变得很艰难,开始流浪(我还蛮期盼一次流浪的生活的),到了一个乡村的地方,表演受大家的喜欢(我看见弹幕上有人发终于有人欢迎他了,我也是这个感受),碰到一个相信了他的魔术的女孩,一个单纯,另一个善良的开端……

魔术师很像穷困又善良的父亲,那个女孩,就像是被宠爱和保护的还不太不懂事的女儿,……“不断索取”和“不耐烦”替代了单纯和善良……一个小小的善意被藏下之后慢慢发酵变得需要去忍耐;单纯太满溢出来就变成了无知的索取;美好的开端因为被维护而变得矛盾堆积。

不知道该说魔术师和女孩谁对谁错……携手同行的旅程分开后,火车上,老魔术师给掉铅笔的小姑娘变的那个小戏法不再是消耗自己,给小姑娘惊喜的假象……这样很好,虽然没有变得更好,起码不会更糟,给一个不伤人的真相比给一个让人产生憧憬的假象善良的多,对人对己。

 2 ) 《魔术师》

西维亚·乔迈 Sylvain Chomet用同样的画风,创造了一个与《疯狂约会美丽都》完全不一样的故事意境。

虽然是雅克·塔蒂 Jacques Tati的原始剧本,乔迈还是进行了相当的改动,可以想象塔蒂如果拍成电影整体基调会有所不同。

只是那些人物都还是挺塔蒂的。

故事是简单的,简单到可以一言以蔽之,但是蕴涵的却是非单一情感能表达的。

这和此动画所努力营造的氛围离不开。

所有人都逃不开的自我追求与弥补,萦绕不去的梦,虽难割舍却又永不消逝。

 3 ) 曲终人散

他已经老了。

他总是一个人。

他没有家。

总是带着几件行李,一只兔子,一把雨伞,还有一张海报到处迁徙。

他是一个魔术师。

他叫帕斯帕斯。

当魔术师,小丑、马戏团艺人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只能沦为摇滚明星,爵士歌手表演的陪衬时,他带着矜持得体的落寞,穿山越岭,漂洋过海。

只要那里有一处舞台,有几个观众,还有一些酬劳,他便长途跋涉。

某天,他来到爱丁堡乡下的一个小村。

那里淳朴的人们,对魔术依然保有好奇,看着他从嘴里拽出灯泡,空杯里变出美酒……这些其实有点老套的魔术,仍然惊叹连连。

乡下姑娘爱丽丝,怯怯的躲在门后,看着此生从未见过的神奇景象,不仅张大了嘴巴。

她以为他是魔法师,因为他将即将用完的肥皂变成了全新的,还在她唯一的鞋子破掉时,为她变出了好看的小红鞋。

这必然是魔法。

只要跟着他,是不是便可以拥有所有想要的一切呢?

于是,她悄悄的跟他离开了村庄。

来到城市,走在灯红酒绿的街道,看到橱窗里琳琅满目的新事物。

这个花花世界仿佛是另一个魔法世界,让她惊叹不已。

她想魔法师总是什么都可以变出来的吧?

好看的大衣,漂亮的裙子……她拉着他的衣服,不停的指给他看,这个,那个,那个……都可以变给我吗?

而这一切,最后竟然都成了真的。

她感激这个魔法师的神奇,为他打扫房间,烹煮好吃的食物。

她发自内心的亲吻他,敬爱他,钦佩他的魔法。

而她不知道,自己其实是他最后一个也是最好的一个观众。

帕斯帕斯,想用魔术守住一个女孩的梦。

哪怕,一块香皂,一双鞋子都是必须要花钱来买的。

在这么多年的落寞后,却还有一个人,那么单纯的相信魔术的世界,一切便也值得了。

可惨淡的收入并不能维持一个梦的延续。

于是他晚上去给别人洗车,到商店的橱窗里,酒窖里为别人变衣服,变美酒。

这些辛劳变成漂亮的大衣,得体的高跟鞋……最终换来女孩脸上幸福的微笑。

就是这样,便足够了。

他在用全身心表演着此生最宏大最完美的一场演出。

他为一个不谙世事的乡下丫头造梦。

叫她懂得了美与爱。

只是他忘了么?

所有的演出,总有谢幕的时候。

当他不分昼夜的奔波赚钱时,寂寞的小女孩正在成长。

她走出那间小旅馆,在花花世界里逐渐长大,然后遇见了爱情。

她穿着得体的衣裳,像所有成熟优雅的女人那样,挽着男人的手,笑靥如花。

却没看见,奔出门寻找她的魔术师,正惶恐的躲在衣架背后不知所措。

当他推着衣架奔进电影院时,终于明白了:曲终人散,梦总会醒来。

她已经找到了依靠,不再需要他的魔术了。

他将所有的钱留给女孩。

然后告诉长大了的她,魔术并不存在。

一生最壮阔的演出终于谢幕了。

他放走了兔子,留下了牵挂。

在观众看不见的时候,悄悄消失。

始终握在手心的,仍是那张反复看着的照片。

当他在火车上,一时兴起为找铅笔的小姑娘变了一个小魔术之后,真相终于昭然若揭了。

照片上是一个小女孩,是他不知所终的女儿。

那些用满满的爱变成的魔术,也许只是给自己看的吧?

借由另一个女孩的笑脸来慰济自己失去的幸福。

所以无怨无悔,所以即便不知去向何方,脸上依然是淡然的优雅与落寞。

他已经老了。

他是一个魔术师。

他曾有过一场最完美的演出。

他还是一个人。

现在,该谢幕了。

那座城市的灯火逐次熄灭,音乐停止,直到最后一盏光亮消失。

而我们从不知道,原来一场演出的终结竟是那么悲伤的一件事。

散场的灯光亮起,就那样湿润了眼眶。

 4 ) 被扔掉的靴子——不知羞耻的女人

小女孩在收到人生中的第一个礼物-红鞋子-之后的第一个举动就是将原本的那双破掉的靴子丢进壁炉里烧掉也是从那个时候知道了故事的结局一个贪得无厌的女人、一个不懂感恩的女人、一个会将没有利用价值的东西弃之如蔽的女人不是我的思想灰暗只是因为我从未得到过这样的恩赐没有人在我的世界里像父亲一样给予不求回报没有人让我相信这个世界有魔法从不令人失望所以我懂得感激懂得在别人对你好的时候不会当做理所应当看某人短评里的一句话天真的人最会榨取或许我不明白那个女孩凭什么会觉得得到一切都理所应当哪怕真的是父女哪怕真的是一家人在得到别人给予的时候也应该想着付出回报仅仅因为你相信了他的神奇便可以从他的神奇中获得一切???

这样的人不是天真,她们只是不知羞耻魔术师在修车店打工的最后脱下衣服里面的钞票这个木讷的有点傻的老头子那张他跟兔子一起的海报被存放在玻璃罩子里被挂在飞镖盘上被贴在柱子上在更衣室的门上一直到再也没有用可他依然笔挺一丝不苟只是学会了不再给人无谓的希望有的时候照亮了别人只能燃烧尽自己那个腹语师——CSI-LV模型杀手里面的爸爸6块、4块5、3块、免费小木偶就那样坐在橱窗里看着窗外异样的美丽街道形形色色的男人女人有些记忆,似乎更适合死亡一个桥段唯一温暖魔术师回家发现女孩做了兔子汤他担心的到处寻找却不肯去询问唯一的知情人女孩直到那只有着倔脾气的小兔子叼着香肠从沙发底下跑出来那温暖人的肉汤成就了腹语师最后的慷慨也挽救了落魄小丑的性命像小猴子说的那样,救了一条命 ···我不喜欢烂好心的善良人我也曾经是个烂好心的善良人小猴子至今依然是但是这种善良往往带给别人拯救后却只能将自己推向毁灭女孩需要怎样才能明白这个世界上并非每个愿望都可以得到满足也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像魔术师那样不求回报说到底,只是嫉妒那个女孩遇见了我从未拥有过的那个人如此

 5 ) 一曲旧时代的挽歌

很多人都说,这部动画是关于一个父亲与女儿的故事,但我个人对这方面却没太多感触。

整部动画打动我的,是西维亚处处表现出的对那些被遗弃的旧事物的怀念。

整部电影的手法是被遗弃的,虽然两者都是通过肢体动作而不是通过语言来表现角色,但魔术师比美丽城更加刻意地使用了传统的镜头,它没有采用那些快速的剪辑,多变的机位与夸张的特写,这样的手法,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被遗弃了。

电影的开篇是被遗弃的,虽然任有贝拉塔尔这样坚持拍摄黑白电影的人,但单色电影,默片,乃至手绘动画,已经逐渐被大多数人抛弃。

魔术师自己是被遗弃的,每次上台,他的观众都会显得越来越寥寥无几,他的报酬也越来越少,他越来越难以找到工作糊口。

他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他不会使用机器,他不会开新式汽车,他也许也被自己的妻子遗弃(所以他见不到自己的女儿)。

最后,他自己甚至也遗弃了魔术,他放走了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兔子,他离开了那座城市,在火车上,他不再为孩子将铅笔变长,他不再给予他们幻想,或许在他心里,他认为自己也被爱丽丝所遗弃。

那个小丑是被遗弃的,没有人再想看他的表演,他变成了一个不快乐的小丑,他变得穷困潦倒,甚至在街上会被小孩子当做流浪汉殴打。

他只有每天把自己灌醉,在唱片播放的音乐中缅怀自己曾今的辉煌,最后孤独地选择上吊自杀。

腹语师是被遗弃的,他和小丑与魔术师一样,成为了新时代不需要的角色,他也无法通过工作而生存,只好卖掉了像自己亲人一样可以和自己对桌而坐的人偶,最终流落街头。

即便如此,也没有人愿意向他施舍,只有同为时代弃儿的魔术师丢给他一枚硬币,在这里,他还遇到了一只同被遗弃的小狗。

腹语师的人偶,也同样成为被遗弃的东西,即便它的价格一再下降,却依然没有人愿意将它买下,最后它成为了免费的赠品。

影片最后,整座城市灯火尽灭,万物皆息。

那一处处消失光亮的场景,似乎预示着未来它们也逃不掉被遗弃的命运。

由于这部动画并不是西维亚自己的剧本,所以整部影片并没有美丽城三重奏那么辛辣和极端,没有那么漫画化,显得很现实主义,如果极端地来进行判断,它的确不如美丽城。

我本以为因为剧本上的差异,使我没有看到西维亚的极端自我风格,会让我产生非常失望的情绪,但整部动画娓娓道来,依然打动人心。

对于动画里的那些新事物,西维亚尽量地使他们看来令人讨厌,比如那个娘娘腔乐队,那个开新式汽车的人,腹语师房间的新主人,那些魔术师新的雇主。

而对于旧的事物,则使他们看起来很美好,比如那个刚刚通电的小村庄,在那里,魔术师更受人欢迎,那里的酒吧老板更加热情,也不会克扣魔术师的报酬。

在美丽城里,西维亚也将那些老奶奶们表现得可爱而智慧,而将美国文化尽可能地表现得肤浅而愚蠢(因为对法国人来说,那也属于新的事物)。

我真心的感觉西维亚是个很恋旧,很坚持传统的人。

如果你看过雅克塔蒂的表演,我相信你会为西维亚的动画表演所折服的,我期待西维亚的下一部作品,能做到绝对的极端自我。

另外还有个彩蛋,即是开场不久,魔术师下了火车开始登上轮船时,下面出现一个警察,这个警察是西维亚动画处女作老妇与鸽子中的那个警察,他也同时在美丽城中当做彩蛋出现过。

 6 ) 慢慢走出视线的法式优雅

http://www.douban.com/note/133400464/插图对比版下载700m 115 提取码:t23363eca 1080p 4.7g ed2k://|file|%5B%E9%AD%94%E6%9C%AF%E5%B8%88%5D.L.Illusionniste.2010.FRENCH.1080p.BluRay.x264-FHD.mkv|4695303405|7392240a9fa05104f822b2e1fb297d77|h=ayfr6tiqm3azztdzfiruncxnhkljorfi|/原声 f7e22f1f4b 官网特别棒http://www.lillusionniste-lefilm.com/推荐点击,可以下载超巨大剧照做桌面,还有原画的绘画过程。

法语。

看着看着,我觉得我的心都要碎了。

2003年Sylvain Chomet的疯狂约会美丽都震惊了世界,他娴熟流畅的动作,婉约的配乐,画面精细立意巧妙,人物角色让人惟妙惟肖(当时看完这个电影,恰巧认识了一个我们学院的师兄,也是瘦骨嶙峋,尖尖大大的鼻子,好多人都觉得他像美丽都里的孙子,我痴痴的跟着这个师兄跑了一路,恍惚间觉得荧幕上的人一溜小跑的跑到了生活里。

)后来知道魔术师这个片子,真是忍不住要大声欢呼啊。

无论是放在哪一个时代,他的动画都是标志性的:极少的台词--仅依靠动作以及配乐画面讲观者的情绪带向高潮,与默片异曲同工;手绘与CG结合的二维动画,你看一眼便觉得惊叹,他们是那样的用心啊!

要怎样的沉着怎样的耐心,才能不嫌劳苦的一帧一帧的作画?

形象分明而带有讽刺意味的人物设定,典型的欧洲动画,这又与现在占领市场大多数的好莱坞制作鲜明的区分起来了;片子带着一股浓浓的法式优雅,像是刚泡好的咖啡,吸一口香到骨子里,看着看着忽然觉得自己也慢慢的优雅起来,沉着起来。

和美丽都一样,这个片子同样也表达了现代与过去之间的冲突。

电影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二战末期巴黎的一个老杂耍魔术师Tatischeff(塔蒂真实的名字)他的魔术古板老套,与当时新兴起的摇滚文化行成了鲜明的对比,仅有他一直在带身边的那一张海报,证实了他曾经的辉煌。

为了生计,他不得不远走他乡,来到伦敦和苏格兰,来来往往于各种偏僻的小村庄来演出走穴。

有一次,他在苏格兰的小村庄酒吧里,认识了一个年轻的英格兰招待员alice。

她天真而且无辜,并相信Tatischeff的魔术是真的,这是源自于神灵的。

于是她悄悄的跟着Tatischeff坐上了前往爱丁堡的船。

在船上,alice一度淡若自如的坐在位置上比划着让Tatischeff变出一张船票,这就很好的说明了alice的纯真。

于是他们租住在一个旅馆里,alice心安理得的接受Tatischeff的各种赠予,这对于她来说,就是魔术。

他们语言不通,于是Tatischeff非常可爱的说一句话翻一下字典,他们之间发生了不少有趣的小细节。

可是电视机的时代已经迅速的席卷了全球,留给魔术的舞台越来越少,年轻的一代,譬如alice,更多的只会被披头士所吸引,而不是那只被塞进帽子里的兔子。

为了生活Tatischeff不得不去做洗车工人,甚至是去画招贴海报,在商场做魔术吸引顾客。

渐渐地Tatischeff觉得自己再度被孤立了。

当他发现alice陷入了热恋中时,他明白了是时候要离开了,于是他把他的兔子放在狮子山上,拿着行李默默地离开了。

留给alice的,有一些票子,还有一张字条,写着“魔术是不存在的”。

alice默默地看着纸条,拎着行李箱,啪一下灯关了。

火车里Tatischeff看了看一张照片,一个陌生婴儿的残破照片。

先来交代一下这个片子的幕后背景。

这是一部向法国最伟大的喜剧大师雅克·塔蒂致敬的片子。

原剧本是雅克·塔蒂本人于1956年创作的一个鲜为人知的作品,被认为那是写给他当时才十几岁的私生女海尔格(Helga Marie-Jeanne Schiel)的一封特殊的信。

这个剧本一直没有被搬上荧幕,是因为塔蒂本人认为片子蕴含太多私人情绪,隐晦而且让人感到不愉快。

塔蒂与妻子米谢琳·温特的女儿索菲(Sophie Tatischeff)认为除了他的父亲塔蒂先生没人可以更好的演绎出这个片子。

2000年,索菲将这个剧本交给了当时靠着处女短片杀入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正在制作Les Triplettes de Belleville (美丽都三姐妹)、并且是默片粉丝的法国动画导演Chomet手中。

他们之间的认识源于Chomet向索菲寻求剪辑使用一段塔蒂在电影Jour de fête(节日)中的片段,索菲提出一个建议,让Chomet制作一个动画中的tati,她不希望任何人来演绎他的父亲。

不久索菲与世长辞,而私生女海格尔作为长女成为塔蒂唯一在世的直系亲属。

二战期间海格尔的母亲与少年塔蒂相恋,但是塔蒂家人反对他们结婚,最后海格尔母亲远走他乡并写下协议承诺不追究塔蒂作为父亲的责任。

可能出于愧疚,成名后的塔蒂并未与前来相见的海格尔相认,不久便写出了这部深藏柜中的作品,以表达他内心的情感。

特吕弗曾称赞道:“一部布烈松或塔蒂的电影,必然是一部出自一位天才的作品。

”杜拉斯也曾说,她鄙视所有活着的导演,除了雅克·塔蒂和戈达尔。

与卓别林不同的是,卓别林式的喜剧是小丑性质的,他的流浪汉是邋遢的荒诞的,而塔蒂塑造出来的角色,永远是优雅的,比如他荧幕上的经典形象于洛先生,一位游荡在城市与城市之间,不知以何为生计的社会底曾人物,穿着故作体面的西装,因为塔蒂很高大(近2米的身高)裤子总是有点短,露出一截的袜子,小皮鞋,带着一柄黑色的雨伞,帽子或者旅行箱。

有的时候是一件大风衣,头发永远是梳的很有条理,表情严肃仿佛毫不在意。

于洛先生是个永远都在旅行的流浪汉。

甚至故事上也不太一样,卓别林作为一个左翼艺术家,他的故事冒险性的浪漫主义的,而塔蒂就像是一杯咖啡,他的电影是都市,平淡的几乎没有故事没有结尾,那是生活里的每一个人。

他并不迷恋于单一形象的塑造,他的电影永远是群体的肖像,有一个人评述塔蒂的电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说“每个人都是于洛先生,每一个人都一样可笑,因为,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它本身就是可笑的。

”某种程度来说,塔蒂就是个固执的魔术师。

他不屑于去取悦观众,反而一次又一次地以颠覆性的方式来挑战人们对自己生活的思考。

默剧被认为是一种失传的技艺,如何通过尽心设计的动作和画面来引人发笑,是我们现在这个声色具备的年代无法理解的。

于是塔蒂也被称为是失传的技艺人。

了解了背景后,你忽然明白,为什么Tatischeff会对素不相识的alice这么溺宠,潜意识里,他把这个小姑娘当成是自己的女儿,那个他没有尽到父亲职责的女儿。

影片带有一贯塔蒂的风格,里面有各种不如意的小人物,住在楼上想要自杀的小丑,最后卖掉心爱的木偶烂醉如泥乞讨的腹语师,爱丽丝羡慕过的走在街上的潮流女性,以及后来也曾羡慕的看着自己的初到城市的土气小妞。

电影尾声的一段城市的鸟瞰片段,然后alice和心上人亲吻,看得我心都碎了,这个城市是这么的辉煌,爱丁堡的天际线从来没有看起来这么美好过,若不是这个城市真正存在着,你不敢相信,世界上有这么一个美丽的地方。

他那么美,可是那么的无情却又温情。

当alice离开酒店后,一股风吹开了Tatischeff留在桌上的法英词典,书页哗哗的翻动,映在墙上的像是一个展翅欲翔的蝴蝶,它挣扎了很久,最后还是没有飞动。

最后周围的灯渐渐地熄了,这个城市陷入了睡眠。

有一些值得玩味的细节我想提及一下,比如alice由一个小女孩演变成一个踩着高跟鞋挽着头发的年轻女性,暗示了一个父亲看着女儿的成长;导演曾经在爱丁堡居住多年,并把工作室迁移到这里,表示他对这个城市的无限热爱;片子中再度出现三胞胎,与美丽都比较,很多人物角色外形似曾相识,不排除是一个小小的彩蛋?

Tatischeff趾高气昂的挽着alice走在街头,之所以这个片子没有被理解为变态的恋童癖,或许是因为片子中蕴含着的天真。

穿苏格兰裙的男人大腿好光滑哈。

Tatischeff登上的船叫做golden arrow(黄金箭),是史上一个很有名的轮船。

电影院播放的是塔蒂的代表作之一《我的舅舅》,影片中出现的一段真人片段就是塔蒂过去的电影影像。

好几个镜头是从窗外望进去的,借助一个看似旁观者的角度,更有世态闲凉的感觉。

还有电影介绍时,字幕写了一句话a Sophie Tatischeff(给索菲·塔蒂歇夫),这引起了塔蒂的私生女海格尔的不满,她认为这个片子是写给她而不是索菲的,Chomet没有给予她应有的名分。

动画中Tatischeff的形象是由Laurent Kircher,一个年轻的原画师创作的,原著中故事发生在捷克斯洛伐克,可是Chomet把它搬迁到了50年代末期的苏格兰,他认为这个不是一个冒险故事,这更像是一个父女之间亲情的叙述。

这个动画原来声称花费了1千万英磅,最后电影追加了7百万英镑,动用了180个动画师,其中有80个曾经参与了美丽都三姐妹的制作,动画最初在苏格兰的动画工作室制作,后期是在巴黎和伦敦做的,特别注意的是,有5%的工作是在南韩完成的,主要是渲染和整理等。

影片中Tatischeff与alice和背景是分别画的,最后通过3D软件合成。

他们运用独特的粉彩调色,将爱丁堡和苏格兰农村景色表现的完美无瑕。

看到一个形容词,称为“end-of-an-era doom-and-gloom”。

(我不知道要怎么翻译,只是这个词形象的说明了严峻的现实问题,意思大概就是一个时代到达末日,结束了?

)悲凉的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同时我们鲜明的看到杂耍是怎么被濒临了,它不仅仅不再是人们的最爱,甚至他失去了让人们欢笑的魔力。

《 Télérama》里评述这个电影,给了4星。

她将电影与chomet的旧作相比较,认为“魔术师有着和美丽都一样的温柔细腻与深沉,同时它又是滑稽和让人不安的。

但是我们还是能从侧面看到导演本身的才能是如何的无与伦比。

”著名的《L'Express》里的Christophe Carrière倒是不太满意chomet的导演,他认为故事本身非常聪明,但是“chomet笨拙的淹没在塔蒂的忧郁中,更多的表现对一个大师的致敬胜于其个人的情绪抒发。

尽管这还是一个漂亮的作品,无懈可击的画面和让人惊讶的情结(比如炖兔子那一段章节)有的人会喜欢这个动画多一点,仅此而已。

 7 ) 爱与其他不可能的追求

想写写看完《魔术师》的感受,打标题的时候,脑袋里蹦出这本毫不相关的书名来。

《魔术师》又是一个绝对孤独的故事。

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用动画来表达情感有时候比真人电影更细腻,动画有一种安静和轻盈在里面。

比如看动画时,你看到一个人很孤独的背影时,就是在看这个背影的轮廓,不会像看真人影片一样注意到这人的袜子不合时宜地露出了一截。

动画是净化了的生活。

我一直记得有个很打动我的动画里的一幕,是在电影院看《驯龙高手》,男孩第一次轻轻摸着那个龙的鼻子,特别安静,整个影院里都那么安静,那个画面真美好。

又轻柔又美。

《魔术师》也一样,看完后心酸酸的,觉得眼睛里的画面都美美的。

我不懂动画风格怎么分类,《魔术师》这种动画我自己给定义为“现实主义”动画,就是布景和道具设置都很复杂,很逼真,还原生活。

比如魔术师和女孩住的旅馆房间里的布置,还有大量的橱窗设计,很细腻,还真实还原了好几个城市的面貌。

画面特别美,随便一截就是一幅画。

配乐也好听,到了苏格兰,就全换成了风笛。

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

魔术师在各地辗转表演,偶然遇上了个乡村女孩,女孩不懂“魔术师”和“魔法师”的区别,天真的以为魔术师会施魔法,会给她变出她想要的东西,会满足她所有的美好愿望。

她跟着魔术师去了爱丁堡,在那里她的欲望不断膨胀,而魔术师只是一个谋生存的小人物,他很想像她解释自己没有魔法,但是语言不通解释不清,或者说他也不想解释清楚,他喜欢这种被一个人依赖、信仰的感觉。

后来他发现自己在女孩的世界里已经多余了,而且在这个变幻的世界里,魔术师已经没有观众了。

他留下了道具,放走了兔子,独自离开爱丁堡,留下了一张小纸条上,写着“Magicians Do Not Exist”。

两个人的感情关系有点奇怪,不是父女,不是恋人,更接近Mary和Max那种精神伴侣的关系?

我一直都在疑问这个,后来影片末尾揭示了魔术师总偷偷拿起来看的那张照片是他失去了的女儿。

他应该是把女孩当自己不再拥有的女儿来看待的。

魔术师和这个世界,一个词形容就是“格格不入”。

他像一个陌生的闯入者,他那些老套的魔术手法,在上世纪50年代末,已经有电视的时代,根本不新鲜。

摇滚乐队、艳舞女星的表演,让他以及和他类似的杂技演员、木偶剧演员都在与这个正在失掉的世界做最后的反抗。

每次看到他默默地卷起自己的宣传海报,打好包开始坐上火车去下一个地方,还有下车到了新的城市那种茫然,那种外来入侵者的不合时宜,还有受到的各种欺负,都让人觉得很无奈。

魔术师的形象偏偏又是高大的,笨拙的,更加重了那种悲剧人物的感觉。

魔术师离开时,像一个仪式。

他把兔子放到高地的草坪上,背影是一整片的黑暗。

他们住过的房间里,风吹开窗子,吹动纱帘,打开的书页翻卷着,巨大的影子映在墙上,安静又苍白。

所有的灯光都在熄灭,一盏一盏,然后影片陷入黑暗的The End.动画的美在于它超越了真人电影所不能表达的界限,所以它可以更轻易地打动人心,更长久的让人陷入思考。

事实上这个故事,是一个父亲在50年代写给与自己关系疏远了的女儿的。

所以总能感觉到,魔术师想表达自己对女孩的爱和关心,但他错用了魔术的外壳。

魔术师在飘荡在城市的角落里,他也许没有眷恋没有思念,但他的心里还有爱,还有很多不可能的追求,因为这些,所以悲伤。

虽然有时我觉得那个女孩太虚荣太无知了。

但是你知道,事实就是被眷恋被付出爱的对象往往都是茫然那一个,无知那一个。

魔术师想要保护她,想要帮她完成想要的一切,这是爱,也是不可能的追求。

我想起来迟子建写《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开头。

她写一个丧夫的女人,她的丈夫是个魔术师。

他哄她开心,用他最擅长的魔术。

当然她也写了她的魔术师丈夫在这样的社会如何无法得到表演机会、受到排挤、魔术师在社会上生存空间狭窄又不愿放弃自己的坚持。

现在的人们不会安安静静地去欣赏魔术了。

这本是一种高雅的安静的艺术,但世界让它们不得不花枝招展。

所以我们看到的魔术师花花绿绿的,有发光的金鱼,有美女的穿越。

但是我印象里的魔术,还是小时候看到的电视里的样子,一身西服领结高帽子,变出来白鸽,飞走了,一条丝巾,一抖,很多很多的花瓣。

像电影里演的那样,摇滚乐队退场,大量年轻人尖叫着蜂拥着出了剧院。

帷幕缓缓拉开,候场好久了的魔术师发现,偌大的剧院,密集的红色座椅上,只有一老一小的祖母与孙子,魔术师微笑着开始表演。

一老一小认真地观看。

原来像很多东西一样,安静的魔术,也只有那些还没有开始或者已经结束心浮气躁阶段的人来欣赏。

帷幕拉开又关闭,魔术师,是灯光下一小束影子。

 8 ) 请珍惜这世界给你的善待

这部大热的法国动画片L‘illusionniste非常不是我的茶,电影里时代变迁带来的无以为生的悲哀和凄凉很打动我,但直接导致我对此片评论不佳的原因是天真无邪的女主角Alice。

她对这个世界有着莫名其妙的期待,那种“因为我如此天真,所以这个世界理应善待我”的标签无声地悬挂在她头顶。

她依赖,从一双红皮鞋她感到了魔术师的善意和神奇,于是就抛下过去的生活,毅然躲到他人的羽翼下去见识世界;她虚荣,橱窗里的华贵外套,漂亮的高跟鞋都是她对都市身份的向往;她空虚,她的生活只有逛山逛街扫地做饭。

哦,什么?

我怎么对女主角的善良视而不见?

诚然,善良是天真的好伙伴,她对旅馆里的其他陌生人不可谓不善良,还无意以美食挽救了一个想要自杀的房客。

但她对魔术师何尝不是一种天真的残忍。

如果不是她贪得无厌地想要那件大衣那条裙子那双高跟鞋,魔术师就不必到处奔波上夜班赚钱,不用被人白眼和责备,更不会违心地亲手将给人带来欢乐和惊叹的视觉艺术贬低成俗气的营销手段。

好吧,我不该要求每个女孩子都要独立自主有生活目标,但我无论如何也没办法赞赏和认同一个所谓的天真姑娘从一个男人(父亲的角色)的怀抱转投入另一个男人(情人的角色)的怀抱。

她的自我呢?

她的追求呢?

难道她满足于自己的附属角色,服从那些浅薄的欲望,只要有别人赐与的大衣皮鞋珍珠项链就足够了?

世上有没有魔术师似乎并没有给她带来太大困扰,无非是失去了一个生活保障而已,那么就提着箱子奔赴下一个饭碗好了。

 9 ) 魔术师的心魔

影片最后留下了一张黑白照片,就是魔术师一直在后台凝视的那张。

据说这部电影就是Tati为了自己女儿所写。

然而戏剧化的是,Tati还有一个私生女,声称这父亲没有亲手搬上银幕的剧本是写给她的!

无论如何,在观赏之前我们不知道更多的关于影片结尾那张黑白照片的故事,只能从舒缓的画面中感受那种默默隐忍的温情:对于一个当过父亲的人而言,能够再有一次给予爱的机会,也应该是生命中一种馈赠。

可魔术师之于小女孩是臆想中的父女吗?

还是杀手莱昂和马蒂尔达之间微妙的情愫?

还是说,孤独而温存的两个人相遇之后在各自的位置上寻找可以相互靠近的方式?

一双年轻的目光在热渴地寻求生活中的魔法,可以一厢情愿地把窗外的棉絮看作是雪花,从壁炉中点燃一屋的橘黄色,等待一个温暖的陌生人到来;另一颗无处寄托的心在流浪中苦觅欣赏的眼睛,在已经冷漠的城市中认真地跳动,无论晚点多少,都一丝不苟地准备出场,试图给人带来由衷的欢乐。

她有朴质的勤劳,也有着不加掩饰的憧憬和幻想;他有老式的严谨,更有默默的体贴与深沉的留恋。

只是,当这种索求和给予的纽带建立之后,语言的不通反而摆脱了措辞的困扰,彼此都以自己最本能的方式表达各自的需求,一而再再而三地变本加厉,往各自的幻象中越陷越深。

当女孩子在镜子前品鉴那种最纯粹的自我陶醉时,魔术师不也在拉下那件旧大衣时充盈了一种久违的骄傲和自尊吗?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拮据而慷慨的法国魔术师还是淳朴又虚荣的乡村女孩,他们其实是在相互满足,相互成全,我们怎么忍心说谁对谁贪婪,谁对谁骄纵呢?

然而悲剧在于魔术师的行当是被那个年代逐渐抛弃的,他不得不一再出卖自己的体力(夜间修车铺)和尊严(女士品橱窗秀)来换取金钱,从而兑换女孩子目光中那个信任而值得依靠的形象。

深夜,他醉醺醺地回到专门接待艺人的小旅店,推开卧房门,看到熟睡的女孩子,这时镜头节制地顿了几秒,然后缓缓关上。

第二天早上我们可以看到沙发上的魔术师向空中伸出了胳膊,勾着手腕——他难道不是做了一个有关亲密,有关相依相拥的梦?

是回忆还是还臆想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年长者的心中匿藏着一颗孤独依旧的心,然而却在醉酒时都保持着绅士的隐忍与内敛。

这种细节的安排与暧昧的暗示可以说是《魔术师》里最厉害的地方,让人于不经意中突然觉察,唏嘘不已。

可残酷的是,对于人物而言,生活给予这种沉湎毫不留情地打击,连廉价的橱窗秀工作都因此而丢掉——那样一个梦让魔术师晚了工作时间。

然而更残忍的是,除了难以填满的物质要求,另一种情感上的需要是年迈的魔术师无法提供的。

当女孩子开始打扮自己时,她其实是在等待被关注的目光,在等待于另一个他者的注视中建立新的自我。

魔术师眼中的自己是原先那个,她不要。

她要更新的自己。

她没有意识到那个更新的自己是不属于那个给予她这一切的人。

生命中总有那么一刻像机器的按钮一样灵敏,只要轻轻一点,整个青春的机关就被打开,生命中的图景就此更换,无法挽回。

那是蛰伏在生命的源动力,在刚开始的时刻以青涩的形式展现出来,然后一直激荡在血管中,只会随着时间的沉淀变化形式,而不会消尽。

因而女孩子的行为不构成对魔术师任何意义上的负义,那是她生命长成的必然节点,只是对于魔术师而言,这无疑是生活把他拉下变魔术的舞台,让他明白自己一直都是在表演魔术,而不是现实。

在剧情发展中,我们看到魔术师为了躲避迎面走来的女孩子和她男友误入电影院,第一次站到了观众的位置去观看那个幻化的舞台。

这里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位置的转换,魔术师恐怕第一次意识到,他在不断更换舞台的同时,观众也在不停地等待不同的帷幕。

她是他唯一的观众,他却不是她唯一的舞台。

因此他最后决定离开,留下现金、野花和一张纸条:“Magicians do not exist”。

既是写给女孩子,也是写给自己。

他是首先相信自己魔术师的身份并依赖于曾经凭借娴熟的手艺赢得的尊重与吸引,然后才有接下来生活的苦役和最后无助的落寞,尽管回忆中有淡淡的回报——挽着手在马路上漫步,虚惊一场之后的美味晚餐,可生活中,或者说成长中,有更精彩的节目吸引那唯一的观众。

他的魔术并不是魔法,甚至不仅没有魔法师,魔术师也不存在,有的只是坚硬的生活和不知疲倦的时光。

除了腹语术除了红鼻头,除了兔子和礼帽,除了贫穷和饥饿,其实还应该有新的生活。

但最后一刻我们真说不清魔术师是真正地开始真实面对自己了,还是向生活彻底缴械,完全妥协——放生激情的兔子,拧紧输送欢乐的阀门;我们是应该相信风吹起的书页真的是另一双翅膀的化身,还是应该为收起来的长铅笔哀悼呢?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是时候该选择离开了,否则他的生命将会被没有意义的耗尽。

因为他对付出已力不从心,由于成长,经他一手出落成的倩影也不再单单为他而优雅。

况且,离开对于女孩在而言,也一如断乳,她更需要蜕变,更需要适应没有魔法甚至魔术的世界,用自己的翅膀飞翔。

总归是要谢幕的,无论是魔术师给观众展示的兔子,还是生活给魔术师递到手中的幻象女儿。

所以电影的名称是Illusionist而不是Magician,不简单是关于手段的把戏,还是关乎大脑的自欺欺人——当魔术师在船上伸出手指,翻转间夹出一张新船票时,他已入戏太深。

豆瓣同城观影活动“光影之厦 · SECS”http://site.douban.com/movingmovie/

 10 ) 淡淡的忧伤

这是一个过气老魔术师带着一只会咬人的兔子,和一偶遇的孤女爱丽斯两人在城市流浪的故事。

这部动画电影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酷炫的3D效果。

屈指可数的对白,忧郁朴实的画面,恬静清淡的配乐,电影从开始到结束都透着淡淡的忧伤。

或许会觉得爱丽斯太贪慕虚荣,总让老魔术师变出自己想要的,漂亮的高跟鞋,合体的连衣裙,华丽的大衣。

老魔术师卑微的魔术演出收入仅够维持生计,为了满足爱丽斯的物质需求,老魔术师当起了洗车工、涂料工、橱窗展示员,后来还卖掉了魔术道具。

当爱丽斯找到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后,老魔术师就全身退,老魔术师对爱丽斯如父爱般,仿佛是老魔术师对多年失去联系亲生女儿的一种弥补都寄托在爱丽斯的身上。

我们何尝不是那个不懂事的爱丽斯呢。

妈妈,我球鞋旧了。

爸爸,我同学用上电脑了。

爸爸妈妈,我想买房了。

父母省吃简用拿出他们所有的积蓄,努力满足我们一个又一个愿望,老爸老妈就象魔术师一变出我们想要的东西新球鞋、电脑、房子。

在我们的父母还不太老时,我们也当回魔术师,变出他们想要的一些,弥补一下内心的愧疚。

这是2010年看完《魔术师》留下的文字,2020年周末又重温了一下电影,还没看到故事的结尾,我就把电视关了,不太愿意去面对故事忧伤的结尾,10年间的流逝,来来往往,所能弥补的机会真的不多,爱可能是无所不能的魔术,却无法让时光倒流。

《魔术师》短评

這是個讓人討厭的故事,故意傷悲,毫無意義。

3分钟前
  • 油炸史蒂粉
  • 较差

无处安放的孤独,执着坚守的父爱。

8分钟前
  • 空思
  • 推荐

不喜欢这种牺牲式的感情,受者也很有压力也不一定想要,好吗?一起承担不是更显信任与深厚?

12分钟前
  • Sugar
  • 较差

我艹,开始我以为是恋爱关系,文艺版的《这个杀手不太冷》

16分钟前
  • 不问鬼神
  • 较差

。。。

21分钟前
  • 🚬
  • 较差

除了画风,都还喜欢。

24分钟前
  • 宁静雪
  • 还行

俗气

25分钟前
  • 狐狸今天愉快吗
  • 较差

整个观感过程太难受了。大家是怎么看出高大全的父爱的呢。明明是一个傻子和一个女表子的烂故事。幸好后来看到有人说这个是温格传。。哈哈哈哈哈哈哈

28分钟前
  • 黑暗中的矜持者
  • 较差

魔术师基于对女儿的亏欠,所以在爱丽丝身上完成了他最后也是最成功的一次魔术,将她从女孩变成了女人,可,爱丽丝呢?因为所谓的单纯善良就可以对善待你的人施以残忍的报复,还要美其名曰“天真无邪”?真是有够生气的,其实这个魔术并不成功,无非不就是让她从一个年迈的男人身边转移到另一个年轻的男人身边而已,压根就不是什么蜕变,只是在贩卖自己年轻的肉体以及并不干净纯粹的灵魂而已...因于对爱丽丝的反感,本片只能给个两星。

32分钟前
  • 南宫非攻
  • 较差

剧情很拖沓的感觉,可能我理解不了那种细腻。对小女孩的天然呆和对魔术的信任没表现出来,导致女孩很招人反感。。

36分钟前
  • 莔宁
  • 较差

1多读书 不读书就会又蠢又坏 2经济独立 谢谢 3逆时代大潮是赚不到钱的 4大家都是外貌至上主义 5兔子比人有良心 6人长得难看没关系 穿贵的衣服即可泡到富二代 7这个金主吸干了就换下一个金主

41分钟前
  • Moonman
  • 较差

t13329271 远不如美丽都嘛...

46分钟前
  • bloom
  • 还行

没能太懂

51分钟前
  • 芝麻开门
  • 较差

什么温暖啊幸福啊我都没感受到,只是觉得这女孩好虚荣,为老魔术师感到心酸。

54分钟前
  • 图灵莉莎
  • 还行

le magic de france

57分钟前
  • Pluie
  • 较差

小女孩这哪是天真,是傻吧

1小时前
  • 哈利路亚
  • 还行

动画很好,可惜剧情太薄

1小时前
  • Mr.D
  • 较差

喜欢画面丰富的细节,不喜欢讲述的故事。

1小时前
  • 哔呣咣啵の哸啐
  • 还行

虐心

1小时前
  • yatyeah
  • 推荐

虽然好看,但是微妙。

1小时前
  • 小托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