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口》也算香港上半年的一个大制作。
演员阵容不错,郭富城、郑伊健、吴彦祖、曾志伟、罗嘉良、李心洁、宁静…… 陈木胜导演,一看即知是动作片。
同时,也请不要期待感情戏。
此人出了名的在感情戏上没作为,想想《双雄》。
《三岔口》也差不多,动作不错,感情平乏。
名为《三岔口》,却与京剧无关。
据讲是几个男人面对人生三岔口,牵强的说法。
故事并不复杂,无非是港产警匪片的惯常套路,好人像坏人,坏人像好人,外加一个似是而非的结局,如此而已。
以至于任出来以后大呼不好看,说,它要表达什么呢?
中年人精神压力大?
笑,哪那么复杂,精神问题不过是噱头。
动作片嘛,及不及格主要看动作场面,所以我觉得还不错啦,起码看完不会觉得太无聊。
演员的表现好过影片本身。
海报上三个男人头,郭富城是绝对主演。
我对伊并无兴趣,不过还是不能小看伊的号召力,我的一个女朋友就口口声声为了郭而要看片。
之前一直有传闻,郭富城不喜剧中扮相。
果然,一照面就是身沾血迹,胡子拉扎的颓废样。
女友失踪十年,不肯接受现实,性格怪异,与上司关系不佳,证人当面惨死,总之,不是什么光鲜角色。
导演说伊在片中的表演可以拿奖,本来以为不过是宣传伎俩,看完倒觉得评价也不算过分,真的还不错,满抢眼的表现。
知道女友死亡的那场戏。
十多年的小小期望终于落空,人瞬间崩溃,失去所有力量。
车顺坡面滑落,被人撞来撞去,人滑到在卡车下也不自觉。
唯一记挂的是嵌有女友照片的小小匙扣,狼狈地抓回,小心翼翼放在胸前口袋,不放心,再拿出来看,再放回,一颗心才仿佛归了位,大口大口用力呼吸。
突然想起《龙凤斗》里刘德华费劲心思演戏给郑秀文看,猜到和确实知道真的不一样。
郑伊健的角色是意料中,没有太多发挥,没惊喜,不过也OK。
李心洁依然瘦得惊人,但,往往小小身体中蕴藏的力量不可估量,于是也就有了最后一场救人戏。
任说,她反应未免太快,不像真的。
哼,大男子主义。
永远不要小瞧一个女人救心爱男人时的决心和爆发力。
曾志伟,一部戏有他永远多几分看点。
起码,有他在的戏总差不到哪儿去。
宁静比《借兵》里优不少,那真是部烂戏。
吴彦祖的戏开头看很奇怪,最后的最后才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
有些故弄玄虚的味道,然,还是喜欢编剧时空交错的创意。
再有,要重点说的是,吴同学真TMD帅,这也是我立定心意看片的大原因。
邪佞聪明,不可一世,放荡不羁,加上一张英俊面庞,一个人怎么可以这样帅。
光是看他,已然值回票价。
《三岔口》警察的压抑律师的正义杀手的罪责警察曾经是有大好前程的警讯明星,然而女友素芳的失踪让他陷入了一个泥潭之中,性格变得偏激易冲动,虽然嫉恶如仇但警察的身份就像是一副生锈的盔甲紧紧地束缚着他。
十年了,他一直在寻找,生死未知,却总留了最后的一丝希望。
素芳成了他心灵的一剂魔咒,十年来一直困扰着他。
通过和权叔的对话我们知道,他一刻不停地办案只为了逃避心中对素芳痛苦的思恋。
直到杀手吴在身后用枪抵着他的头告诉他素芳已经死了,一直克制内心悲痛的郭终于崩溃了,就像松开脚刹的车在路上不可抑制地向后滑去,迅速地倒退,倒退到了十年前,此刻路上的车一片混乱一如郭的内心。
十年来的找寻,终于得到一点消息,竟是这样的答案。
郭落入了极度痛苦的混沌之中,人也变得有些癫狂,他只求把车停在律师郑的家门口以得到一点安慰,因为这家的女主人和素芳实在太相似了。
电影主要故事是一个商业家的儿子失踪,警察杀手各自调查。
郑是一位出色的律师,在法场上经常克敌制胜,为自己的雇主赢得自由。
律师是充满矛盾的职业,当道德和法律像对立的时候该站在哪一边。
一个雨夜,郑又出门了,正好在他家门口回忆素芳的郭察觉了郑的异样,便跟了上去。
商业家和他的雇主在枪战中两败俱亡,郑露出了他真实的一面。
此时跟上来的郭心中只有素芳,他看到这样阴暗的郑为“素芳”感到愤怒,要用钢丝勒死郑,此时的郭完全处于一种癫狂的状态,当我一位郭要杀死郑然后步上郑的道路时,“素芳”出现了。
通过“素芳”之口说出了埋藏在郭心中十年的期待,郭的心结完全解开了,郭从压抑到痛苦到释放。
镜头回到了十年前,杀手正在执行自己的第一次任务,不小心撞倒了一个女子,无奈他必须杀了她,原来她就是素芳。
杀手总是说做人不要那么古板,有本事的人是不需要遵守规则的,外表洒脱的他,实际上心中一直背负着杀害无辜的罪责。
郑说自己是一个好人,法律所能惩戒的邪恶很有限,作为一个光明的律师背后,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黑暗的左撇子钢丝杀手,用暴力来宣扬自己心中的正义。
很难断定他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因为人心实在没有那么简单。
随着电影中真相的揭开,郭的心也慢慢地打开了,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他接替了权叔的位置,失踪人口调查科,这时素芳不再是他心中的毒药,而化作了他内心能量的源泉,他要做的是尽自己所能为别人找到自己的亲人。
吴不知为何与爱人阿定在大海上携手离世。
郑也为自己的行为同时承担了道德和法律的责任。
本来是觉得还行。
虽然郭富城、郑伊健的八字眉悲伤表情一致到一定境界,都是好演技,想留一行泪就不会坠多点泪量。
但是我不喜欢他们,角色上来说。
无论是痴情男子还是精分律师(又有个人正义问题),没有人能替天行道。
吴彦祖宁静这对儿反倒看的真实感。
本来杀手和杀手经纪人还爱恨纠葛还姐弟还不恋还是亡命之徒应该是离我们的生活最远的人,但是吴彦祖的角色的整个心路历程却是表现的最直接最明确的。
无论是他第一次直面死人时的慌张和粗重的呼吸,还是之后的每次处理任务的不羁与神经质,抑或是他对郭富城找女友的整件事情的关注。
清楚的讲述出了他从相对善良软弱的普通人变成了杀人越货及时行乐的小变态杀手。
我觉得他们的结局。
和宁静死在广阔晴朗的海面上,是他们很好的结局,明知道会死,包括宁静的角色也并不是不开心的。
真好。
2019年6月26. 再看一次港产片粤语版《三岔口》。
给一个4星感觉确实给高了,但是这是一种情怀。
主角无非就是 幻想症警察孙(郭富城),雇佣杀手(吴彦祖),洗黑钱大佬(罗嘉良),变态律师(郑伊健),还有一个串起人物关系的的女主角(李心洁)。
然后外加一大帮大佬级别配角,宁静,曾志伟,于光荣,林雪等。
郭富城凭借此片拿到了最佳男主角。
的确这部电影作为一个动作片,给郭富城的文戏还是很多的。
尤其是得知自己前妻死了,没踩刹车,那段文戏,哭的令人动容。
《三岔口》叙述方式是不断的铺垫,穿插在电影情节中讲述过往,随着观众继续的观影,然后把一个个谜底的过去和未来一层层揭秘开来。
包括最后解释为何杀手对警察孙这么好,在结尾也讲了一个原因。
其实不明白为啥叫《三岔口》,电影里没说明白。
但是上了维基百科后解释到,大意就是这个几个人的人生充满了未知,随便一个岔路口都会影响自己一辈子。
如果警察孙不执着找寻前妻,如果杀手停止杀人,如果洗黑钱的不去反抗更黑的大佬,如果变态律师不变态杀人,那么他们是不是都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恩啊,很久没有写影评了。
一是因为最近看的电影不知道有什么好写,第二也是因为懒得写。
我的原则是,要写肯定要写全,要么就直接百度一下,复制几个地址来,看看而已。
看了三岔口,终于下定决心来写啦。。。
我写的影评一般都很主观,且不专业,敬请原谅。。。
一直很喜欢陈木胜and杜琪峰的港片,两个人风格很不一样,不过都是看得的。
我们慢慢来跟着情节走吧。
一开始是一个年轻女子夜晚回家,半路被人跟踪,幸得遇上邻居。
然而那个跟踪她的小伙子却被人用钢索以极大之力勒死。
影片一开始以节奏紧张的背景音乐营造了悬疑的气氛,将观众渐渐带入情节。
转场至飞机仓内。
郭富城(习惯用演员原名)带着一个可以控告罗嘉良的污点证人回国,证人中途提出上厕所。
郭在那时看到一个女子站起身来,却产生幻觉,将她看成是李心洁。
影评在此埋下了伏笔。
回国搭上轿车,不料中途污点证人却被暗杀。
镜头移向天桥,吴彦祖拿着个远射程枪,嘴角露出得意的笑容,待瞄准了从车里连滚带爬出来的郭后,却没有下手,起身走掉。
穿着斯文戴着眼镜的正是郑伊健律师。
他的客户罗嘉良将被告上法庭,此时罗资金被冻结,而合伙生意人詹却一直追他。
罗显得疲惫不堪。
罗的儿子是个歌手,然后生活奢靡。
而郭真是个倒霉的警察,由于带着的污点证人被谋杀,而自己又冲动行事,于是被停职。
他冲去罗的工作楼闹事时,首次与郑律师见面。
倒霉郭在回家时,一个同事问他,要不要去唱歌啊,要不就去跳舞啊,吃顿也行啊。
“一辈子都是这样啊,不要倒车啊,小心点。
”这位同志的话真是话中有话啊。
影评中无时无刻不在表现着郭对女友李心洁的思念。
在和失踪人口调查科的曾志伟说话中,描述了李心洁离开了郭十年,而十年内没有丝毫音讯。
郭时不时就会去曾志伟那看看有没有李心洁的消息。
那天是罗嘉良的儿子的排练,重案组的人在那蹲点,郭也去了。
却看到了个惊讶的情景。
郑律师的妻子竟和自己失踪多年的女友极其相像。
影片回到了吴彦祖第一次杀人的情景。
然后转场至吴彦祖回到雇主宁静的住所。
吴彦祖回想起看到n年前看到郭疯狂得粘贴寻找女友的告示那一幕。
又是一个伏笔。
and 罗嘉良那个无辜的儿子失踪了。。。
一个疑点。
影片开始悬疑了。。。
郭找到了旧同事肥打探消息,得知有个女人最近在做杀手生意。
于是打电话过去,呵呵,宁静接了电话,不过很醒目,马上说你打错了。
and 影片开始体现吴彦祖已经渐渐爱上这个雇主宁静咯。。。
在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从杂志上看到罗嘉良儿子失踪的消息。
郭去找杂志照片的摄影师,不料摄影师已被杀死,而那时刚好碰上了也在现场的吴,郭认定吴是杀手,于是追捕他。
嘿嘿,那段追捕很精彩哦。。。。
有点像catch me!
那个电影啊。。。。
特别是郭富城从几层高的楼跳下,在公路上追逐吴彦祖的一场戏尤为抢眼,郭吴二人在公路上精心动魄的狂飙,配上超眩动感的Music,导演从不同角度的拍摄加上快刀疾风似的剪切,出来的画面效果,十足带劲儿、过瘾,陈木胜动作片的内功高深显露无疑。
另外郭吴两人在菜市场的打斗场面也相当有震撼力,画面的气色,表现得相当有张力。
“有本事就不一定要守规矩”吴彦祖在影评中的台词有力地表现了这个杀手很有个性的一面。
也表现了他感性的一面。
在这部电影中,他虽然是一个冷酷的杀手,却为影评增添了不少情趣与人情味,还有一丝浪漫的色彩,味道十足。
于此同时,郑的私家侦探肥拿了一些关于罗儿子失踪的一些资料给郑。
罗对失踪的儿子极为担心,去看算命先生。
而先生告诉他,“处境艰难,只能坚守正道了。
周文王被纣王囚禁,最终采取行动,推翻暴君。
”意味深长的一句话,算命先生真是厉害啊。。。。
而某次吴却拿着枪逼着郭开车,告诉他,摄影师不是他杀的,他去帮郭找了些照片资料,and 冷静的说了一句“有人托我告诉你,你的女朋友在一次车祸中死了,很快,没有痛苦。
”吴下车后,郭痛苦地欲哭无泪,竟放开双手,任车后退,呵呵,那一段很惊人也很感人,将郭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郭一直跟踪郑律师的妻子,看着她因为丈夫工作的缘故感到不愉快,自己心理也很难受。
她向丈夫哭诉说丈夫对现在的工作状态很不满意。
因为帮助的都市有罪之人。
而在一次跟踪中,却发现一个惊人的事件。
在调查杀手的过程中,曾志伟曾经提供线索说杀手是个力量很大的左撇子。
而郑伊健,用左手拿着一杯咖啡在喝,于是,郭开始跟踪郑。
那晚,罗嘉良已经精神崩溃,认定合伙生意人绑架了儿子,乱枪射死那人,而自己也被他人射死。
临死前,有个人缓缓地走来和他握手“你儿子死得比你惨很多”,镜头上移,出现郑的脸庞。
而他的身后,郭大喊“好啊,这就叫做替天行道!
”郭一一指出了郑杀人的罪行,而郑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是好人,那些人都是该死的。
郑与郭在雷雨中的一场厮杀,可谓是影评的高潮。
而郭就快用郑的钢索勒死郑的时候,郑的妻子出现了,哭喊着“放开他”,苦苦哀求郭放过自己的丈夫,而郭却在胡言乱语,说:“我找了你10年了.....”于是她将计就计吧,说我也找了你十年,于是当郭放过郑,想尽情拥抱女友的时候,李心洁却大叫一声,搂住了郑。
霎时,郭富城明白了:眼前这个李心洁,根本就不是自己的女友。
她只是长的像而已。
影片结尾很诙谐。
吴彦祖已深深爱上了宁静,在宁静杀他未遂之后,他做了一个很大胆的决定:他讹诈了300万,买下了一艘游艇,劫持了宁静到船上。
最后在船上,他已经觉得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他帮了郭富城,赎了自己的罪,同时他也被郭富城的痴情所感动。
他深爱着宁静,却深知无法控制住宁静(他告诉宁静:“你是世界上最信不过的女人。
”),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让一切变得美好。
他最后一句问她:“阿定真的是你的名字吗?
”(很有含义的,大家揣摩一下)当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他开枪打死了宁静,然后自杀。
两人静静的躺在船上,在大海中飘流,死的轰轰烈烈,浪漫之极。
从导演的心理和影片类型的角度我们也分析一下。
作为一个在远处用狙击枪也能精确射中在高速路上行使的封闭的车厢里的人的专业杀手,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遭遇几名杀手堵截仍能轻松反击的一流杀手,假如结局是被他人轻松两枪搞定,试问从观众的情理上如何能接受?
陈木胜不是猪头,他对死亡的处理,不会让观众有太多伤感的难过。
郭富城申请调到了人口失踪科。
同事李灿森:“人口失踪?
很闷的,整天去殓房。
”郭富城(一脸的坚毅和信心):“也不是,总有些人能找得回来。
” 郭富城已知自己女友已死,但仍是下落不明,干脆调到了人口失踪,也许...... 而插叙的方式,描写了一个镜头,吴那一次第一次杀人后,开车,不小心撞死了一个女人,女人喘息着,然后未避免走漏风声,头要求吴杀了那女人,于是吴杀了她。
最后一次偶然看见郭贴告示,才知道,他那一枪让一个男人痛苦了十年,于是才会帮助郭查案的。
影片中一个镜头吴是和宁静在床上,吴彦祖在射杀蟑螂的时候,说:“那天在机场,如果晚了半秒,我会杀了那个警察!
” 没错,当时吴彦祖的狙击枪已经瞄准,一扣板机,郭富城会立仆。
为何不杀?
吴彦祖接着说出了原因:“我认识那个警察。
”吴彦祖在关键时候,认出了郭富城,是警讯里的孙哥哥,也是在10年前,在街头疯狂贴寻人启示的孙哥哥。
当时吴彦祖就在他后面,同时他也认出了原来郭富城寻找的那个人,就是自己不久前杀害的李心洁。
影片结尾处,郑的妻子平静的走进车子,关门、启动,驶过一个弯道。
注意一下,这个弯道上刷着白油漆,很窄,而李心洁不紧不慢的驶在狭窄的弯道内,不偏不倚......这是一个小细节,说明当时驾驶员的心情很安祥,很宁静,没有什么事需要担心。
郑两夫妻感情好得没话说,老婆尚有如此闲情,老公能有什么大事呢?
呵呵,以上就是这部电影的简述啦。。。。
简单介绍一下三岔口。
《三岔口》是一京剧名段,三岔口本身为一地名,说的是两个人在三岔口的一间伸手不见五指的庙里相遇,相互猜疑,于是两人在黑暗中开始打斗。
最后灯亮,发现是自己的同道之人。
遂皆大欢喜,结伴而去。
片名取《三岔口》之意,其实并非像字面意思的那样,有3个人争斗,而是寓意在“黑暗中,总有惺惺相惜的敌人”。
片中也比较淋漓地阐述了这个主题:10年前吴彦祖就杀了郭富城的女友,于是两个人的命运似乎就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而作为警察,郭富城也在追查伊面所犯的杀人案,同时发现似乎自己和郑的妻子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总之,三个人就像在黑暗里较量一样,相互猜疑,最后却惺惺相惜。
郭富城明知道郑是杀罗嘉良之子的罪犯(在雨中较量的时候伊面曾透露),在警方到来之后却故意放过了他。
吴彦祖身为杀手,却甘冒生命危险,帮助警察。
实在是英雄重英雄啊。
三个男人,不同的生活态度,不同的道路,却走到了一起。
人都会遇上自己人生的岔口,到最后一定要选择一条路走下去,而选择哪一条,是对是错?
没有人能肯定而绝对保证一定正确的路,唯有自身的选择,因为无论是好是坏都将是一种人生。
说句不夸大的,这部影片不会比无间道逊色啊。
有一些镜头还是蛮有意思的。。。
对于佛像的慢镜头拍摄,我想,在体现那时,即使罗嘉良向佛求助,而佛也不搭理他了,嘻嘻。
强烈推荐去看看吧,你会看出比我更多更深刻的东西来的。
每个人都再寻找有的找刺激有的找儿子有的找女朋友有的找钱有的找正义但是最终还不是找死感叹一下郭富成老了吴彦祖好帅~
《三岔口》这部电影让Aron首次获得金马奖的垂青,也是他从影多年来第一次获得影帝的称号,耗费多年时间的努力,最终证明自己也可以演出一场好戏,相信他得奖那晚注定激动无眠。
导演陈木胜故意为他设计了一个邋遢的形象以摆脱他偶像演员的定位,又同时安排多场的内心戏,他在这部电影里成功地摆脱了多年固有的扮cool的腔调与姿态,演得很入戏,也很出彩,获得如此殊荣,我觉得实至名归,无得弹!
当我看到Aron开着车上坡的过程中,他突然获知自己女朋友被杀死后,整个人呆掉了。
他右脚离开油门,车子跟着就一直后退,后面的车连忙闪躲。
不过有一辆车闪躲不及撞上了他的车,之后又一辆反方向的车也也正面撞上了他的车,嘭!
他整个人被撞掉从右门连门带人飞出几米远,我当时把音响开得很大,很震撼,如临其境!
突然间又一辆大货车开过来,幸好司机刹车快,否则又撞上他了。
他从地上爬起来,看着放有女朋友照片的吊坠,背靠着后面的大货车车头,摇摇摆摆地站起来,那绝望的眼神,满身的血,看到人心都碎了。
女朋友失踪了,他足足找了十年,等了10年,得来这个消息,精神和信念此刻完全崩溃了......随着三大天王在电影市场的出色表现得到认可,他更被人觉得是一个不会演戏的人,这次他终于用事实证明了我对得起天王的称号。
我对Aaron的感情一直很复杂。
香港男星那样多,一个个都是从镁光灯下由青涩懵懂长到沧桑稳重,一卷又一卷的菲林上蜕变成长起来,风霜雨雪刻进皱纹;如此多人里好像只有郭富城——至少在我眼里只有郭富城,多少年岁过去还是有点让人心揪的小孩子气;像在不恰当的时间被过早催熟的果子,成熟表面里瑟瑟缩缩收着一些不期然的酸,是他已经扭捏了很多年不肯示人的天真,怕有人会因此笑话他。
所以你想他演得很好的那些角色,是不是总是带点偏执、带点让人难以苛责的傻。
《柔道龙虎榜》里一心求战的东尼如是,《无双》里苦恋画家女友的阿问如是,这部《三岔口》里为失踪女友思觉失调整整十年的孙兆仁亦如是——纵是在《寒战》里演强干刚毅的港警一哥,你瞧一眼凄冷雨夜在车里为牺牲手足垂泪的他,还是禁不住疼惜得想要捧心;也就不奇怪整个同人创作圈里十几年如一日地写他是兔宝宝、是痴心真意太爱动情的小朋友。
哪里是真看不见五十六岁的老男人嘴边胡茬和眼角皱纹呢?
只是“男人至死是少年”都已经沦为嘲讽笑话的这个年代,恐怕也只有一个郭天王,哪怕不愿做少年,也还是被粉丝当作少年去心疼和怜爱。
五十六岁尚且褪不干净少年稚气,年轻时那个白白软软眼睛发光的城仔要做四大天王之一,可想而知受过多少争议和指摘;而《三岔口》作为带给他金马最佳男主角的作品,对四十岁的Aaron想必意义匪浅。
作为一个始终摆不脱他兔宝宝形象的影迷、忐忑又揪心地欣赏了整部作品,我还是得要客观地承认:郭富城在这部电影里贡献出了足够有说服力的精湛演技,证明他跻身天王之列的实力。
不只是他,吴彦祖、郑伊健、罗嘉良在内的一众演员在《三岔口》里也都发挥出彩,人物皆尽饱满又生动,每个角色都有几段细腻并且富有张力的单人特写;一瞬间让我恍惚感觉陈木胜导演的电影简直像香港男艺人的修罗场,没有谁是随随便便能抗住这些长镜头的表演试炼。
阿祖的不羁和随性,伊面的隐忍及疯狂,罗嘉良的野心和欲望,加之镜头寥寥却又已经足够鲜活的曾志伟同林雪,整个卡司星云璀璨,剧情发力点比地雷阵都更密集。
够难得也够惊喜,Aaron在星光熠熠之中还是做到了足够夺目。
论及他的角色设定,其实在这部电影里几乎可算硬伤之一,情理上逻辑上都难立住:为一个失踪十年的女友寻寻觅觅,他的心结深重到失常而病态的地步。
观影过程里我一直在想,这样一个角色换了谁能够演得更好?
吴镇宇似乎少一些呆憨,刘青云也欠一分懵懂,张家辉缺了他那种纯粹,刘德华难演出他那丝天真;想来想去古天乐来演会稍微贴近角色些,脑里甚至止不住想起他《扫毒1》里抱住张子伟流泪的脸。
可是好像就连古仔的身上也生着一些锋利而冰冷的刃面,年纪长他五岁的郭富城却还是带着那种原生的粗糙:像没打磨过的一颗石头,伤人也是正面扔过来的,没把对手伤到,倒是把自己所有的感情全都一起抛了出去。
是傻呀。
是傻也傻得倔强而执拗,像炸毛的刺猬那样不懂惹人怜,柔软的、白净的肚皮里藏着一条小小的伤口,十年如一日地思念如泉涌。
是多么不合常规、不计代价的一种苦恋,郭富城却真是演了出来。
在那个属于别人的温馨别墅前,躲在阴影里、睁着黑白分明一对澄澈的杏眼,望着望着,眼里就涌出一层薄薄的泪光;不想流泪,即使没人看见也瘪起嘴巴、强忍着不肯流泪——演得比小说还好,比最好的言情小说都情真。
在我有印象看过的电影里,《三岔口》给郭富城的几段在车里的镜头,应该是我看过的Benny呈现最细腻、最浪漫、最有质感的片段。
也因为这些柔软情感的润色,这部无论武打、追车、凶杀镜头都非常激烈精彩、非常陈木胜风格的作品,在杀气和阴仄之余夹杂了不少悱恻心动,如同粗糙硬挺的织物面料里缝进的银线,在不同角度琢磨时暗暗反出细碎的光。
纵然在整个故事讲述不够圆融、人物动机可疑的大背景下,还是给电影增添了很多观赏价值,对我这样情感泛滥的感性观众来说更是如此。
回到我对Aaron的纠结的欣赏,《三岔口》似乎让我困惑很久的一些问题有了答案。
Aaron身上有我介意的某些气质,他背负压力的钻营,他矛盾的气质同年纪,他作为一个艺人本身和他在荧屏上表现的角色,错综复杂得让我无法只是单纯地倾注感情。
可是至少在《三岔口》里,他利用且发挥出自己的特质到极致,演出了一个只属于他的独一无二的孙兆仁,证明了他自己一次——很多的纠结似乎也都不那么重要了。
像他在电影里那么动情而投入过地喜欢过女友一样,我想我愿意这样动情投入地沉迷于他一次。
是看了郭富城得到奖之后才回过头来看这片的吴彦祖是亮点 演技很好郭富城也就那样吧 也许是因为和之前反差太大 戏路大大突破才得到这个奖的吧不过的确比较拼命 从车里掉出来脑袋差点被大货车碾碎很惊险不过这个故事有点扯吧刚开始污点证人被截杀这一段显得香港皇家警察这么逊呢好像《新警察故事》里面就是这么逊的罗嘉良的这个角色也很奇怪刚开始唯唯诺诺像一个受气包突然就人品爆发拿着枪带着手下和人家火拼有钱人用不着亲力亲为吧还有这个律师 变态的比较厉害远远的看着人家火拼就行了 还非得等人家快死的时候出现然后哈哈大笑神经病么这不是 一点也不符合律师的聪明脑袋李心洁的这个角色简直就是鸡肋要是没有她也许能加一个星随便瞎说的啊 不是影评 也没看出来什么“寻找的意义”总之就是一部普通的漏洞百出的香港警匪片
This is the hongkong movie, very classic. 这是一部非常典型的香港电影,无论是台词,还是拍摄,亦或者是调色等等,都可以说是“很香港”。
我觉得这部片子,跟片名很像。
片子有三条线索。
主线索:郭富城扮演的警察。
他边做警察,边寻找一个无故失踪十年的女朋友。
可谓是一边积极,一边沉沦。
积极地去做他的任务,扮演一个好的,正义的警察,而一边却一直坚信自己的女朋友应该还在人世。
这种矛盾体,让他在接触相关的案例时,无法成为一个心无旁骛的好警察。
线索二:吴彦祖。
吴彦祖这次又当一名杀手。
wow,他的形象,真的是很适合去做一个背后默默的科技男。
这一次,他在背后享受着“杀手”这个职业所带来的乐趣。
他没有存心想要害任何人,只是这是他选择的职业。
最后,他跟杀手经纪人一起死在了逃生的船只上。
他的生命,是,在杀人,也会被人杀。
并不确定哪一种来得更快。
线索三:郑伊健。
郑伊健饰演一个律师,他也是一个矛盾体。
一边想要安稳地过生活,一边也要面临着生活的无奈。
无奈于,作为律师的他,无法为无辜的人伸冤获取正义。
无奈于,他依旧要为一些犯罪份子作掩护,眼睁睁地看着坏人“无罪释放“。
在这个矛盾体下,他铤而走险,最终落入无奈。
可以说,是三个矛盾体。
矛盾得就好像三个人各自站在分叉路口,迷茫,选择,迷失。
各有各的选择,也各有各的命运旅途。
这是我对这部影片的不成熟的理解,希望大家喜欢。
也希望大家跟我一起讨论电影。
一贯的水准,无突破,郭富城再怎么努力也不过尔尔
属于有点好看 又没那么好看的类型 人人都是疯子却又不是那么疯 总觉得差了一口气 以及郭富城和吴彦祖的对手戏不够期待中多👀
节奏好。演员好。
请问这帮货最后是怎么在停车场接踵而至的啊,你演话剧啊一个一个上舞台
蛮好看的港片,多线叙事,演员表现很好。就是觉得好像是两个故事拼起来的。虽然都与郭富城有关,但郑伊健与吴彦祖如果也能有些联系,这故事就更好了。
自以为是的搞悬疑,还要让你猜。每条线都搞得模棱两可,显得自己高深莫测,此片适合一些喜欢装逼的观众,他们会觉得此片高深莫测,值得烧脑打高分装逼,观众要表示看的累就一定是你欣赏眼光有问题。对不起,我小市民高攀不起,也没心情没时间没精力去烧脑配合你装逼。顺便说一句,郭富城演的这个神经病当警察的危害一定比当警察好处大的多,那天神经病发作了要比郑伊健那个角色带来的危害大十倍。
男演员颜值并领衔排序,数到第四都是罗嘉良。罗嘉良第四?!然而他们要演的不是云裳风暴T形台,而是谋杀失踪三岔口?虽然个个演技均在线,与今日之鲜肉扎堆远不可同日而语,但以更高标准审视,这种美颜堆叠所造成的同质性和分神度,会在相当程度上削弱角色与剧情……真正看过之后你会发现,前面这段观察视角已是在往影片的脸上贴金!这故事编的,怎么说呢?郭想要讨回女友,吴想要讨回金钱,罗想要讨回儿子,宁想要讨回头发,而观众想对导演说:把我的时间还给我!两星半。
这几个主角我都不喜欢。看陈木胜行么= =
清算
合拍片的问题就是语言的问题,语言的问题就是细节的问题,细节的问题就是导演的问题,导演的问题就是电影的问题。
之言没怎么看懂,陈木胜快点努力啊
前半段悬疑氛围十足,就等着看李心洁到底怎么没的,罗嘉良背后的人是谁,是谁策划了整个事件。结果不出所料拉了坨大的,前戏了三十分钟最后要进去的时候露出了羊尾本色。
别跟我扯他妈的人性
我找了你十年了!
孙哥哥真痴情啊,精神都快出问题了= =|||
很久以前看过,剧情却不大记得。而今回顾却多了许多感慨,片子不错,唯有那结局开放而仓促。主演都挺到位,是男人的戏,夹杂着各种的心魔与过去。
演的超级棒的一部电影,有情节,时代背景,真心不错!好看!
一看到是岸西的编剧 就晓得这部片子 应该很注重人性和心理 文艺气质会比较突出 果然 虽然是部商业片 但是刻画角色心理不遗余力 但是因为岸西并不是那种很精巧商业题材的编剧 所以剧情有些地方是比较废的 我是喜欢它浓郁的文艺气质 剧情不足无伤大雅
差一点点 但郭的那段吃东西吃哭的戏 是动人的
不光光是动作片那么简单。处在人生的三叉路口,选择,即成人生。很多动作细节很棒,有别于陈导演的其他动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