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很久的《灿烂的她》今天上映了,看过之后觉得相当不错。
影片的故事聚焦在沿海的一个小渔村里,奶奶(惠英红饰)和孙女嘉怡相依为命,但因为孙女的走丢,两人的人生错过了的十一年。
长大后的“嘉怡”(刘浩存饰)回到了奶奶身边,但她的真实身世也逐渐清晰,奶奶和渔村的人用实际行动把她从黑暗中拉了出来,奶奶和嘉怡成了彼此的救赎。
我一直很喜欢惠英红老师的演技。
本片中惠英红老师饰演的奶奶是个在海边渔村生活、经历过风吹雨打的老年人,虽然形象黑瘦、皮肤粗糙,却是积极乐观又精明能干的可爱的小老太太。
她会趁孙女不注意偷喝酒,总是做孙女爱吃的菜,劝别人“不要跟过去较劲”,有这样一个奶奶,都不敢想象会有多开心。
十几年后,奶奶抱着失而复得的孙女哭,得知真相后,又下意识下哭着打了“嘉怡”,这个反应让人看着既真实又让人揪心。
而刘浩存的哭戏也相当有感染力,奶奶和“嘉怡”的相互救赎到最后已经抛开了血缘,最终奶奶的病床前,奶奶还是那个满心满眼都是“嘉怡”的奶奶,而“嘉怡”似乎又是那个从来没离开过奶奶的小女孩。
奶奶和“嘉怡”的双向救赎,与电影名字相呼应,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真的太好哭了。
世界上最爱自己的人走了,曾经的她为自己照亮了前行的路,她心中的光也留了下来,从此每一次梦中都会有她的身影。
“她让我看到了光,但我不能把她带进黑暗。
”从深渊仰望天空,太阳的温度,真的可以暖到人想哭。
刘浩存大名久仰,但没看过她片。
国内翻拍韩片的扑街也知道,但还是抱着侥幸心理去看了点映,结论是快逃。
而且这影评经历了审核N天未通过+其他平台饭圈攻击(我震撼刘浩存竟然还有饭圈)+片方监控控评不可说,我终于理解刘被黑的原因了,领教了随意吧。
这片好评多的原因懂自懂,我是怕了。
1这都不是煽情了而是泪水宛如自来水,所有情节就是哭,123哭,然后观众如刘浩存的演技般木无表情。
哭的莫名其妙,演员也毫无情感。
2第一次看刘浩存的片也是最后一次,她算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角色:混社会太妹,然而依旧演的稀烂,古偶流量都比她灵动,周也的恶女比起她堪称老戏骨,朽木不可雕。
我一开始以为她可以演妍珍那种角色,看完明白她压根撑不起来。
刘浩存全程仨模式:A 用“怎么不算呢”的气泡音也不知啥有气无力的音,说所有话。
爹问她要钱,有气无力;奶奶发现真相,有气无力;审判庭上,有气无力。
B五官乱飞的瞪眼西八式演技,我不看电视剧,之前总听说偶像剧流量这个演法,刘浩存也深谙此道。
“努力就能看见光”,翻白眼,“你想多了”,皱眉。
另外这片一直叨叨看见光我以为在看奥特曼。
C木无表情。
惠英红歇斯底里的哭喊,镜头一转她木无表情,或者她木无表情的流下泪,也不知咋做到的。
她在监狱捂嘴哭(我也不知为啥要捂嘴,因为好看柔弱?
),我都分不清她是在心机笑还是哭还是啥状态。
狗演的真比她好,她和狗在一起诠释了狗不理。
3惠英红演技被拉到同一水平,一声尖叫抽刘浩存耳光,观众笑出声。
非常符合张颂文那段模仿流量的演技视频。
刘浩存说你孙女死了,正常人应该是“你说什么”震惊下,有个缓冲思考时间。
结果惠英红一秒尖叫抽耳光,配合刘浩存的木无表情小白花流泪,绝了。
4导演一惊一乍的音效水平,设定在靠近华南/福州的渔村全员东北北京腔&惠英红香港腔,奶奶家里宛如样板间家具一点坑洼都没的餐桌,集市里的网红妆时尚干干净净女摊主。
5老师演的像要和刘浩存不伦师生恋。
6主角小演员属于播音腔棒读,算是我最近看过最差的小演员。
拿《怪物》比是降维打击,但连对手小演员都不如。
导演到底明不明白啥叫克制?
韩国片以哭和煽情出名,但真不是你这个整法。
都别说跟原版比了,就拿同样最近翻拍韩片的《无价之宝》说,我之前不大喜欢这片,但没想到还有更烂。
刘浩存能不能跟周依然学学演技?
里面小演员也更生活化。
无价之宝也没每隔五分钟哭一次,但最后通过剪切的手法描述父女不能相认还是有点触动,这就纯导演技法的问题,您这片太不走心也太笨拙了,啥技法调度都无,就是123哭……另外我还那句话,一部电影无论啥演员,最终责任肯定是导演,导演不是坐凳子上舒服看监视器的。
你能让这种水平过关也是服。
而且真诚希望片方别盯着空瓶了,手真伸得有点长,不多说。
这片豆瓣首页一星太壮观了,搞得我特别好奇,看着卖相不错,还是惠英红主演,咋崩到这程度?
趁今天人少去见识下。
看了一小会就明白大半原因。
问题太严重了,首当其冲的是剧本写了一堆木偶,这在爆米花片或许还说得过去,放在文艺片一击致命,不必抢救。
尤其一些戏份重要的配角,你会明显感觉到,跟主角不发生关系时他们是不存在的,没有也不可能有自己的生活,无论从情理还是从情绪体验上,都抽象犹如废话文学。
以至于他们出场的时候,要不断用解释性台词倾倒自己的经历和心理,力图用PPT连上因果。
他们一对戏就用力过猛,不是极度暴力就是极度热心要么极度包容,相当于给个指令激活了,赶紧说些话做些动作,戏完了就上一旁待着充电去,就差把工具人条码贴脑门。
你要说这是游戏NPC,那是狠狠侮辱游戏开发商,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会允许自己交出这样的东西。
因为角色不成立,台词也写得敷衍。
经常有把对白当旁白写的“这些年我们一直替高利贷收账,手上不干净,还是先避避吧”,管它自不自然,信息劈头盖脑直接扔过来完事。
后面车祸前什么拖油瓶什么拿银行卡还债那段就更糙了,都没打磨成正常对话的语句,相当于把夹生肉往盘子里一丢就让你下筷子。
我就奇了怪了,这应该是新手都不会犯的大忌啊,哪怕仗着有原版兜底,自信过剩也不该如此自暴自弃,很显然从剧本阶段就出了什么不可收拾的乱子。
我看过徐伟导演2016年那部《冰河追凶》,虽不出彩但算得上工整,可见他不该是这个水平,不禁让人怀疑这项目都经历了什么。
进戏里谈,情节上也多的是让人捉急。
两女孩逃跑那段看得直生气,还有什么微信号一搜找到人,朋友圈一看给线索,都属于人为给角色降智,给观众拱火。
一个被强调弱势的小姑娘不止一次把人弄脑震荡,这都咋编的呢,要不要去隔壁《第二十条》给雷佳音来一下子。
片子的表演情绪出不来,尤其碰到震惊恐慌类,全靠音量人为提振,关门声、雷声、突然探出个脑袋、怪叫一声打耳光,都是恐怖片的听觉型手段,还是最粗浅的那种。
在这样的电影里揣摩性格特别多余。
越是重要角色,越经常前后性格三观脱节,就像大家都在演《致命ID》,不同人格轮流附体。
剧情扭曲胡来,人物尽力配合,越配合越完蛋。
我看许多人骂的是演员,嘲笑刘浩存硬挤眼泪,哀叹惠英红表演刻板,但公平地讲,这个电影的症结压根不在刘浩存或惠英红或任何演员。
这是把人丢进油坑还试图让他们表演水上芭蕾,泳技带来的影响大可忽略不计,他们迟早会直直沉下去,让谁来都不会例外。
存门永存🙏🏻真理证明有某存的片子都是垃圾片子,自己也说了是翻拍,但是翻拍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每个国家的文化不一样,家庭习惯认知也不一样,你翻拍的话也把情感转折点改一改,看的人一头雾水,刘浩存的整容下巴也有点往外突了建议再去做一下ym,眼神空洞无力,还是多拍点网剧吧。
粉丝眼里的好演技➕不管路人只会一味捂嘴的澄清,粉丝最不该就是和208共情还说什么看在他的演技上原谅了他,那么是从哪里看出演技呢,惠英红的眼泪在打转的时候 她在瞪着,惠英红在隐忍的时候,她在瞪着,惠英红生气的时候,她在瞪着
无聊无味无趣,终于见到什么是完全的纯套路电影。
布景是抖音as MR助眠,是真的,一点儿也不生活化;配乐是无聊的不合时宜煽情,情感转折生硬,刘浩存演技只在哭的时候好一些,剩下不少时间是游离的。
“好好地活”,剧情让人摸不着头脑,2023年了当代社会依旧没有监控和法治吗?
最后的法庭审判是因为全市上下都找不到拍到她的摄像头吗?
剧本非常偷懒,用台词交代剧情,吃亲情可进去看!!!!
注意这句话!
,剧情大可不必这部电影的最大问题就是平庸,套路化的电影中间没有任何新意。
要不然也不能三月还打不过一个爱情片。
讨论剧情的来,粉黑争吵就不必了。
少给1星是因为很气愤,浪费了我的时间ps:如果你很想跟奶奶看一部电影可以选这个,因为现在还没有什么适合老人的合家欢电影ps:不是存黑,只提电影。
我也是因为存子才去看的这个电影,要不然我一点兴趣都没有贴片:解密,酱园弄,藏地白皮书,野孩子,我会好好的,胜券在握,伞少女,危机航线,出入平安,lf大酒店,末路狂花q,黄雀在后
刘浩存饰演的角色“嘉怡”成年之后刚回到奶奶的家时,墙上挂着的是一本已经斑驳残破的日历,日历上的年份是2010年,日期是嘉怡失踪的日子,仿佛奶奶和这个老屋的时间都定格在了那一天。
可想而知孙女的走失对这个家的打击之大,连时间都可以凝滞。
第二天一早,墙上的日历被换成了新的,年份变成了2021年,崭新的油墨印刷让这个家的时间终于开始走起来了。
十一年的时光倏忽而逝,曾经有的人有些事就一直困在那里,总也走不出去。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时间对有些失去至亲的人又是格外残忍的。
因为失去他们以后,时间就不走了。
对于未了解原本故事的我来说,《灿烂的她》也是一次全新的观影体验。
我会困惑于刘浩存饰演的角色“嘉怡”归来之后的反常,她脸上带着桀骜和不屑,对奶奶也没有想象中的亲密,甚至儿时最爱的香煎黄花鱼她也兴趣寥寥。
直到看到情节发生反转,那个斯然——她的真实身份出现的时候,才顿悟她之前对黄花鱼为何口味会变。
整部电影的后半段仿佛是一个少女在跟体内的两个名字较量,一个是真实的李斯然,却是一个不能被提及的名字。
一个是披着“画皮”的李嘉怡,是一个可以骗来保险,可以骗来微光,可以骗来爱的名字。
于是电影里的少女成长故事线产生了,一个女孩先在童年背负上了别人的另一段人生,戴着她的海豚吊坠当盔甲,拿她的蓝色画笔当拼图,勉强拼凑出了一个让自己获利的身份,借着这个躯壳她也仿佛可以为所欲为,被迫做一些自己知道见不得光的事。
之后又尝试摆脱这个身份,勇敢地在画作落款署上本名斯然,宣告自己的重生。
最后却又因为奶奶老年的糊涂,再次换回嘉怡的名字哄得奶奶宽慰,重新回到了假名字的身份中。
日本的不少动漫作品,比如《阴阳师》、《夏目友人帐》等等,都能看到作者会把名字当成一个咒语,一个神符。
每个人顶着的名字,很大程度上是个体生命的象征符号和标志。
从嘉怡到斯然再到嘉怡的过程,是一个少女从无力反抗地被更名,到自我觉醒地改名,再到发自良善的换名的成长历程。
名字伴随了这个女孩的命运改变。
当“嘉怡”在病床前拿着那张海边的画作,问奶奶第三个人是谁,惠英红饰演的奶奶眼角向上一瞥,直视“嘉怡”的时候,就显得格外动人。
因为连养育她的父亲都不愿承认她的真名,眼前业已糊涂的奶奶却是分得清的,更是在某种意义上承认了李斯然的存在。
她不用再背负着别人名字冶炼的牢笼和枷锁生活,那一个眼神就像一把打开铁链的钥匙,终于将她释放,终于还她自由。
或许是因为导演徐伟有美术和摄影功底的原因,从上一部《冰河追凶》到这部《灿烂的她》,都有着非常突出且印象深刻的美术。
得益于故事发生在海边渔村,天气经常也是风云突变,阴与晴都在电影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气氛烘托作用。
当“嘉怡”的生活开始步入正轨,天气就会逐渐有了阳光变得晴朗。
当故事将急转直下,“嘉怡”拿着弟弟送的水晶仰头看天,天气便是马上阴云密布,敏感的观众可以根据天气预判到接下来的走向,整个故事也像天气一样,有高峰有低谷,有阴雨有密阳。
这跟每个人起伏的生活一样,被浓缩进短短的胶片里了。
奶奶将血缘这个东西看得很重,否则也不会放心又甘愿地把一切都交给孙女, 并“愿意陪伴她一千年”。
但是血缘这个东西,又不是一根枕上的发丝,一纸关系的鉴定可以否认的。
从奶奶第一次见到斯然,她已经凭着本能认定下了这个孙女。
十一年不懈地寻找,十一年停滞的时间,奶奶太需要一个完美的答案了。
正因为过于期盼,所以会忽视很多不合理的细节,会把不爱吃黄花鱼归于口味改变来自我和解。
后来奶奶走丢时,斯然开始上街寻找奶奶,到处问人,仿佛跟十一年前,奶奶到处贴启事寻找孙女形成了回环。
开头是奶奶给小嘉怡洗脚、喂饭,又对应上了后来斯然给奶奶洗脚、喂饭。
跨越了十一年,物是人非,但是电影用时间的魔法告诉我们,物是人也是。
因为人与人最宝贵的东西是血脉,它是联结我们彼此的纽带,让来到世上无所依靠的我们得到联结,有了依靠。
是不知道从哪来,也不知道往哪去的我们唯一的凭证。
我们会因为血脉而关爱、呵护除了自己的其他人,我们靠着血脉摸到了一点点人类终极命题的谜底。
但人与人之间比血脉更宝贵的,是超乎血脉的仁慈。
是你涂在别人脸上的防晒,是你涂在别人头发的彩蜡,是你种在别家门口的蔷薇,是你在别人阴影里给予的光亮。
就像电影《鲸》里说的,“人无法漠视彼此,这是人类最接近的神性。
”每个平凡的普通人,只要多那么一丁点对他人的仁慈,我们永恒的终极命题就将有了答案。
前几天点映就看了这部电影,酝酿梳理了几天。
故事其实很简单,但是叙述手法非常流畅自然,每个角色感情真挚细腻,除了那几个精神小伙和父亲,全片其他角色都是好人,充满正能量。
也有合理的戏剧冲突设置丰富电影。
画面非常美,尤其是海边的风景构图像一幅水彩画奠定了影片从开始的蓝色基调到五彩斑斓。
刘浩存的角色情感变化通过她所作的画来体现,从充满阴影黑暗到充满阳光,到最后红蔷薇的墙面也让奶奶和孙女的互相救赎有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不过电影的缺点还是转折比较生硬不流畅,开头的紧张追逐戏的声音效果做得不太行,配乐的运用稍显突兀,瑕不掩瑜,还是营造了紧张的气氛,观众都跟着吸一口凉气。
惠英红老师一如既往的稳,也有突破和高光时刻,微表情和面部肌肉的运用炉火纯青,她的表演每次都会牵动全场观众的眼泪,希望红姐能拿下金鸡影后,凑足“三金”,弥补去年的遗憾。
刘浩存的表现尚可
其实最喜欢斯然画的第一幅画,有一种“宁折不弯”、“迎风飞舞”的美感和力量感,让我想到了我的奶奶,我的外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她们小心翼翼得经营自己的美好,一碗豆腐脑,一碟扒糕就能将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惠英红老师饰演的江秀芝奶奶就是如花一般坚韧美丽的魅力女性,为塑造角色,她几乎两天不进食,不洗脸,踏下心来揣摩和塑造角色。
她心系孙女,又能“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给斯然同样的关怀和爱护
被重新装点一新的石头房子是江秀芝奶奶和斯然的共同的作品,经历是毒还是药,是需要越过人生无数险峰和湍流才能回答的风轻云淡,海豚的寓意是包容也是自强,就像江秀芝奶奶的蓝色衣服。
有些盔甲需要我们自己主动去创作,无论是自由创作还是寻求他人帮助。
这场感人的双向救赎,是《不如潇洒走一回》的生动抒写,无论经历什么和发生什么,都要坚信爱能冲破一切,我们能依靠彼此,爱始终是真挚和浓烈的。
斯然的蜕变令人惊喜,学会去爱是一门重要的功课,要看到阴影,也要知道阴影背后一定有阳光,不要跟过往较劲,明天会更好。
我在寻思,这导演和贾樟柯是有啥关系不?
惠英红的造型和《山河故人》的老年赵涛如此相似,片里同样响起叶倩文的《潇洒走一回》,《山河故人》里一遍又一遍的《说声珍重》,在这里是奶奶去往天堂的片尾曲(唯一不同,山河用的粤语版,灿烂用的国语版)。
《山河故人》片尾赵涛伴着《Go West》的歌声在雪中起舞,而本片惠英红在录音带里唱着《潇洒走一回》。
以及,又见到熟悉的朱朝阳,《山河故人》里赵涛的儿子(董子健角色的小时候),在这里是刘浩存的表弟。
然而,我又有些糊涂,这片不是翻拍的韩国片(《季春奶奶》)么?
坐在影院在扫地阿姨的目光中听完了片尾曲——仅仅因为我爱这首歌,和电影没有任何关系。
忍不住想说一句,(对不起)导演你拍得真的好烂啊!
全是生硬的煽情,尴尬的煽情,从头煽到尾。
虽然有几个场面还有一丁点的感动,可那至多是来自亲情和温情的感动,就像我们看地震新闻也会感动,可不代表这是一部好电影啊!
回家的路上把《珍重》听了10遍,顺便重温了《山河岁月》的片段……额,从《山河岁月》又想到《江湖儿女》——好吧,我又从《珍重》听到了《浅醉一生》,然后听到了《Go West》……等到家的时候,完蛋了,已经彻底忘了刚才看的电影叫做《灿烂的她》。
我满脑子全是科长的电影画面——赵涛在音像店第一次听到叶倩文的《珍重》,张译气冲冲负气买来《珍重》的磁带,赵涛和朱朝阳坐着绿皮火车一人一个耳机听这首歌,两人到了火车站,赵涛坐在候车室里闭上双眼,《珍重》歌声再次响起……泪水轰然而至(为科长,不是为本片)。
——2024.03.15 成都东郊记忆773电影院
一开始,在我还没看这部电影前,我以为,片名《灿烂的她》中所指的那个“她”,会是刘浩存饰演的“孙女”这个角色。
因为印象中,无论她所饰演的影视作品中的形象,还是现实中看到她本人,都会被她那极具感染力的笑容击中。
灿烂的她 (2024)5.92024 / 中国大陆 / 剧情 家庭 / 徐伟 / 惠英红 刘浩存
但当我参加首映礼,刚看完这部电影时,会觉得这个“她”,肯定指的不是刘浩存饰演的“孙女”,这个“她”应该指的是惠英红饰演的“奶奶”。
因为电影主线的剧情,我第一感觉,呈现给观众的,实际上是这位伟大的“奶奶”个人的实际行动和她对孙女“嘉怡”无微不至的爱,把一个从很小的时候,就因为意外和种种变故,一直生活在“绝望”环境中,几乎快要被“黑暗”湮没了的可怜小女孩,从心理上拯救了出来,让她的内心从此又有了“光”。
但这两天,我又细想了想,觉得这个“她”并不是指代一个人,这个“她”既是指代保护孙女像保护盛开的特别鲜艳的孙女的“奶奶”,同时也指代的是破土而生,冲破黑暗,最终因为奶奶而能够重新向阳而生、内心依旧灿烂的“孙女”。
这样的祖孙二人都是灿烂的“她”,因为她们最后,心里都有了“光”!
提到光,我想不剧透的夸一夸电影在一些场景的调度上,结合剧情对画面做的一些处理,我个人还是蛮喜欢的。
比如,一开始嘉怡在美术培训班所画的画“没有一点光”,老师通过一次次地驳回她画的画,到最激烈的一次,虽然她的画仍是“没有光的”暗黑系,但当时有一瞬外面的阳光是洒在了她的画上的,但下一秒,她情绪激动地质疑道“努力就能看到光吗?
”的时候,画板上又被笼罩上了阴影,把光挡住了。
就像这种环境、阳光的变化间接体现主角内心的镜头,我个人是真的非常喜欢,电影中还有很多,我就不在这里多作介绍剧透了。
最后聊聊,我认为电影中最值得夸赞的地方,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不是笑容,而是这两位演员的哭戏部分,无论是对手戏还是单独个人部分的哭戏,都有种让人看了不禁心里酸酸的、很容易被影响到泪崩的“超能力”。
客观评价,我个人认为,刘浩存本人非常适合表现这样一个角色在极度“委屈”或者“悲伤”情绪中的哭戏。
又美,又带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悲情的张力!
简直绝了!
最后想送给每一位看到这里的朋友,希望我们所有人的生活和未来都是向阳而生,内心永远灿烂夺目~
徐伟…
刘浩存演的还可以
【年末补标】没有哪怕一分一毫的可信度和现实感,整个剧情像大脑抽筋后的产物,人均矫揉造作,并且时刻发一些刻板印象里的神经。难以相信惠英红会接这样的剧本!刘浩存实在美丽。
小浩存 一年一度保留节目
翻拍自2016年的韩国电影《季春奶奶》。我很喜欢韩版,听到尹汝贞对金高银说出那句「就算生活再累再辛苦,有一个坚定的伙伴就可以了,这便是人生,我愿意做你的伙伴」的时候直接哭成了傻逼。走丢孙女的奶奶在多年后重新迎回了这个失而复得的宝贝儿,但是这个女孩儿在社会底层摸爬了太久 像一只受惊的流浪猫充满了攻击性,奶奶的温暖融化了她,可惜 随着女孩冰冷的心被融化二浮出水面的、还有多年前一起两个女孩互换身份后骗保的残忍故事。相比8.5的韩版高分,6.2分算是个不及格的翻拍分数了,虽说是从剧情、人物设定、海边取景地、甚至连孙女最后送给奶奶的那幅画都同样叫做《告白》每个细节都可谓是毫无新意的翻拍,但是仍然为那个穿过黑暗拥抱没有血缘关系孙女的温柔奶奶落泪。刘浩存演技 虽然不及韩版的金高银,但是几场哭戏的感染力真的绝了!!!
大自然里还有比人更需要爱的动物吗?不是只有人才需要爱,是所有生物连地上的花花草草都需要爱,而人终其一生奋力鼓涌,不过是为了得到爱。都去爱吧,得到爱与付出爱。
对观众智商的侮辱,更是对警察和打拐事业的侮辱
惠英红的台词能力真好。 爱让人生螺旋上升,负面阴暗一定会传递。 血缘关系必然是最重要的关系纽带。这是刻在基因里的。 故事挺饱满的。 刘浩存终于演了一部让我喜欢的电影。 瑕疵:不用把你养我小,我养你老的最后一段表现得那么直白。
满屏幕的割裂感,演员们各演各的,四目相对也感觉不到情感的存在,多加一星给故事吧。
去之前以为讲述拐卖,去之后才发现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真心换真心的故事
无语,连惠英红都被拖下水…
李斯然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不幸是曾迫于无奈做过很多错事,幸运的是她遇到了给她画盔甲的嘉怡,和成为她盔甲的奶奶
哭戏确实是刘浩存的统治区
好个跌宕起伏狗屁不通的本子,你红再继续接这种本子是永远成不了三金影后的
一星估计都是来抵制刘浩存的,理解。但从影片质量来说还不至于,没烂成这样,吓得1w的评论上映一周多了都不敢开分最大的问题是无聊,说白了是导演经验少不会拍。掌握不好节奏也不会聊戏,更不懂剪辑。全片情绪松散到了断层程度,甚至不如同期上映的《被我弄丢的你》。而且作为美术摄影出身的导演,画面质量低,运镜乏善可陈,构图色彩平平无奇,不应该第二是故事的逻辑性和环境展现,略显滑稽,偏像闹剧第三点刘浩存,凭心而论有进步可进步不大,情绪平淡缺少起伏,导致桥梁部分角色重要的收获与救赎几近空白,导致故事空洞第四其实是惠英红。工作时看红姐演戏就知道,好听叫发力均匀,难听点就是缺少连贯,情绪大多跟着本场的情绪走,而基调太浅。遇到在时间延续性长的剧本,又碰上能力不足的导演,就会表现的尤为明显
重逢的裂痕、疗愈的温暖,又温馨又感人。祖孙俩时隔十二年再次见面虽然过程有很多曲折,但结果还是很美好的
导演的镜头语言就是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画面与画面之间仿佛产生不了任何作用,需要什么样的情绪,只能全靠配乐。整部电影全靠配乐加戏,配乐老师太“懂”了。但配乐戏太多,就会招人烦。该哭的时候,因为配乐的算计太明显,反而让人哭不来了。这个戏的后半段,把故事重心放在了刘浩存的角色身上,讲她一边应对父亲和小混混的要钱勒索,一边是发展和奶奶的关系,但这两条线都有问题。追债那条线完全不可信,看女主一直折腾,一时间让人不知道是电影审查的锅,还是编剧的锅。斯然和奶奶的催泪线,两个人的关系处理也很奇怪,斯然和奶奶之间看不见两个人关系的推进。给人的感觉是,奶奶疼爱她,就只是因为她有血缘关系。这个戏的问题是编剧的问题,也是导演的问题,他们要么是没吃透这两个人物,要么是两个演员没演出角色之间的感情层次。
看完才发现改编的季春奶奶,压根没想起来,可能给人的感觉不太一样。说实话,没想到刘浩存的哭戏还挺有感染力的,最后几段泪崩了。
惠英红女士最近的劳模程度,作品产量上,让我恍惚以为是她想做中国的Taylor Swift,但您的品质也得跟上啊!
法律与人情 ,艰难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