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让我让我很惊讶的影片。
本以为会是很文绉绉的老头对青春明媚美少女的故事,实际却大相径庭:一个从不把性和爱分开的老男人,和一个乡下来的粗俗姑娘。
这样的组合似乎不太文艺。
但很现实。
缓慢的影片节奏,不时出现的略带色情意味的镜头都仍无法阻止我被整部影片的悲伤气氛所吸引,兴许是因为关注点在老年人身上吧,他们的各式生活被一点点展现了出来:烦恼,病痛,对于死亡的无力,对于生活参与的激情和麻木,对于过去的…全篇我最为伤痛的乃是莫里斯为了成全那对情侣而离开家独自散步到荒废剧院的那一幕。
他站在那里,喃喃着那句著名的"to be or not to be...",而后他的一生向他袭来,所有他曾扮演的角色在他耳边活了过来。
生命在那时显得如此真实却又脆弱,一个行之将近的老人,一个每天身边都有着人去世的老人。
他曾经的妻子他的朋友都已经老去,面对这一残酷境况,一向温文而雅的莫里斯也不可避免地,绝望,悲伤,走到精神边缘。
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莫里斯是会死的,满怀着他对Venus的爱和他对生命的爱死去。
只是没想到这么突然,在结尾时他面对Venus的一次次"施舍"已全然无了能力。
他的激情已经随着生命的凋谢而渐渐消失,这不是他情愿与否的问题。
最后他吐出一句话,头偏在了Venus的肩上。
一切来得是那么突然。
被煽情片培养的我我甚至还没反应过来,他就停止了呼吸。
然后他的爱神惊慌失措地逃离他身边,求助于人。
至始至终我都不喜欢Venus。
借着莫里斯对她的爱,她从他那里得到了多少东西?
而她呢,她却只知一次次宛若施舍般允许莫里斯触碰她。
我不是不理解她心中对于这种"畸形"感情的抵触,但她却实实在在伤害了莫里斯不止一次。
她对莫里斯的那一推,不仅打垮了莫里斯脆弱的身体,更是一举打破了莫里斯那本就很飘渺的梦。
从那一推开始眼泪就一直在我眼中打转。
到最后莫里斯浸足于心爱的大海中才终于落下。
这个老头子心中还怀揣着多少梦?
还有多少已经无法实现了?
我们不得而知,甚至都不知道他最后想对Venus说什么。
正如我永远无法知道去世的亲人还对我有着怎样的话语一般。
或而待到我垂垂老矣的那日,方能体会到这些。
但在此之前,我希望我能趁着年轻,趁着还有梦,去做,去行动,遗憾越少越好。
这样一来当我直面我末路的维纳斯才不会痛心不已,后悔无比。
我看到的国内部分观众对于这部电影的最典型评价就是:80岁的老头色迷迷的骚扰着一个18岁的女孩。
继而,他们骂死了演了这个老头的Peter O'toole。
先不要嫉妒他。
这部电影也绝不是那么简单的描写着性骚扰——或者反过来说,正因为这位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得主演活了这样一个老头,并且演出了他特有的气质和思想,这部电影才充满了含蓄和细腻。
Peter O'toole能把这么一个外在来说有着极大争议,内心世界又如此复杂和敏感的人物演的活灵活现,本身就是为什么第八次入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的原因。
他似乎不是在表演,而是直接把人生体验转移到了这个恰好也是演员的人物里。
他并不仅仅直接的表示出对于venus这个女孩身体的迷恋;通过女孩的出现,他更流露出了作为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心灵深处的脆弱和渴望。
他也许控制不了(或是说性格使然)对性的迷惑,但绝不仅仅是垂涟三尺与她的身体。
我不知道这是否能叫做爱情了。
于是,我们看到,他用维纳斯(片名本身)那样称呼她,并把她当作一件艺术品;他也甘心承受着女孩对此的反感和外人对他的不解。
而当他发现他的“爱情”因为年龄的相差被女孩一再认作性骚扰,并最终当作摇钱树利用,他也爆发出“活着还是死去”的愤怒——自然,他也要准备为此付出代价。
这部影片由表及里的挖掘了一个老人的晚年情感。
说它在给某种爱情翻案也好,它都无比的真挚和深刻,并不乏喜剧和浪漫。
这也许也是Peter O'toole电影表演生涯的最后一个里程碑。
怎么会给奥爷主演的电影打低分呢,扣一分给女主相关的情节,英国teenager果然是地球上最抽象的生物之一。
(骂骂咧咧
Peter O’Toole as Hamlet, for the National Theatre [图源:shakespeare.fandom.com]这部电影对奥爷来说简直是本色出演,无处不在的莎士比亚(曾是 Peter hall口中最棒的哈姆雷特)、一把年纪还喜欢年轻女孩,以及跟前妻的关系(如果请Sian Philips来演将是绝杀😎)尤其废旧剧院那一段蒙太奇,就是他一生演艺事业的写照。
While age may have devoured O'Toole's youth, it has been utterly unable to touch his blistering talent, or his eyes which still sparkle with rakish light.想起《威尼斯之死》里无法完全理解的一段话:求爱的人比被爱的人更加神圣,因为上帝站在求爱的人那儿……换句话说,当心灵服服帖帖地拜倒在“美”前时,大自然也欣喜若狂。
(话说《末路爱神》跟《威尼斯之死》的部分主题何其相似!
)(虽然在《末路爱神》里被嫌弃是个猥琐的老头,但年轻时评论家认为“O’Toole was too outgoing and good-looking to play the character and had too many ‘film-star’ qualities.”)
与其说是爱情故事,在我这里是对于生命的延长手段当自己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各个方面,真实的感受自己渐渐逝去的生命力,生命能量,嘲讽与珍惜,孤注一掷随之而来这个鲜活的生命力可以是任何人,只是所谓的缘分把你带到了我的面前,这里的导演扮演着上帝的角色。
圆润的,紧致的皮肤,可以肆意挥霍的身体机能,是莫里斯曾经体验过的,他懂的,他包容,他欣赏,欣赏的,怀念的更是对自己生命力的眷恋,与其说是眷恋,不如说是大脑中的生命力不曾逝去半分,只是生理的机能。
不得不导致大脑的无力感。
按照莫里斯这样的调性,我并不会觉得女主是他这么大年纪以后的唯一一次年轻的体验,只要有契机,莫里斯都会尝试跟这样的女性相处,因为他体验的只是感情本身如果对于你喜欢的人,人类确实很喜欢通过嗅觉去寻找熟悉的感觉,令人安心在莫里斯感情处于激烈之处时。
他总是喜欢通过诗句来传达自己的爱意,因为人们只会用自我熟知的方式表达自我整个影片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最后女主完全去做了莫里斯好基友刚开始渴望这个年轻女性为他做的事情,最后看来,莫里斯简直就是女性培养器。
女主是因为爱吗?
并不是,只是一些愧疚。
还有一些从未有过的感情的好奇和新鲜体验。
所以整部影片真正的大佬,应该是莫里斯的前妻,她一定是最了解,也是真的欣赏莫里斯的人。
谁能知道女主角说不定就是年轻时候的前妻的性格呢。
竟以为完全不相识,去搜了,才知这个彼得•奥图就是主演过《阿拉伯的劳伦斯》的男主角。
电影看过,多年前学校里看的,隐约记得一张脸,谈不上喜欢。
《末路爱神》里,这个男主角已经是一个老人,言语轻佻,有点为老不尊,对新来乍到的朋友的侄女,有了想法,言语挑逗外,还动手动脚,他的清澈的蓝眼睛,在一副总是摇摇晃晃的衰老的躯体里面,却是难得的光亮与纯洁。
言语轻佻、目光纯洁的老人。
野性十足、自以为是的女孩。
少女总是厌恶他的老人味。
说话毫不客气。
当他动手脚,她就用力去打,去撞。
他们只有碰撞,难以交集。
她难道没有注意到他的眼睛,这样的清澈、返朴归真的纯净。
就没有一点点心灵的交集吗。
毕竟,他跟她谈起了童年,喜欢在海边玩耍,那时候最开心。
男人觉得的最美——他告诉她,面对名画《维纳斯》——是女人的身体,那女人呢,他说,是她的第一个孩子——少女跟他说过自己与母亲的不合。
他有很多的智慧。
并且很诚实。
他毫不掩饰对她身体的渴望。
她的一切是他曾经有过,而今没有的。
光洁的背,柔长的手指,浓密的睫毛。
他看,吻,每一个举动,无不是重温青春,抓住生之意义——有一天他感叹,并不了解自己。
而面对青春的娇艳欲滴,得到的还有羞辱,与自己年华已逝的自卑自怜。
女孩毫不掩饰她的厌恶,而他,也确实垂垂老矣,生命不过须臾旦夕。
风趣谈笑之后,独自的虚弱,女孩此时在外通宵派对。
疾走在河边,位于废弃剧场时,仰天吟诵“生存还是死亡”,女孩此时在他家偷欢。
一个衰朽生命,向一个青春鲜活的身体射出了爱神之箭,竟是这样自取其辱。
这末路的爱为他带来了什么呢?
大声的咆哮,因为护士不肯这危重病人提前出院,他要急着去看她。
与多年老友扭打一团,因为这个女孩不被老友尊重。
看到的是,他又像个小伙子一样有力气,可以打架、可以骂人,虎虎有生气。
还有,就是独自一人的更深的寂寞,发丝许久垂着,呆滞的眼睛一眨不眨。
后来,歉疚女孩照顾他——因差点致他死亡,而无微不至,一起去海边,重温童年的梦,在光线充裕的咖啡馆里,老人说的,只是,我知道你一定会高兴的——他已经虚弱不堪,这时候笑的很开心,像每一个爱中的人,最大的快乐不过是为对方带来快乐——他竟然没有想到自己。
海边,女孩搀着他,他高兴,并像小孩子一样逞能,脱鞋光脚试水,这令他送了命。
爱情一定让他昏了头。
女孩一直很想知道他是不是很有名,似乎这能令他可恶的老人味减轻些。
爱上一个人,爱上那些光环,那些虚名,似乎里面的那个因此融融熠熠。
去他的。
她难道就没注意到,那年轻的小伙子,跟他在老人家偷欢的那个,从没有这样深情的,用介于慈爱与柔情之间的充溢复杂情愫的眼神,这样温柔看过她?
她这辈子可能再这样被一个人喜欢?
他说,我喜欢你,我爱你。
他死了之后,报纸上登了大幅照片。
看到一惊,他太帅了。
不是阿拉伯的劳伦斯。
就是彼得•奥图。
叼着烟,斜斜的眼神看过来,都是不羁。
那一眼看过去,看不到岁月的风尘,那年轻的张狂,一如这末路的维纳斯——他叫这女孩。
一样的狂野,粗涩——而他年老时早打磨的精精致致,他爱女孩,爱的就是粗涩,不经雕琢,那才是青春,那也是曾经的自己。
首先我得承认此片中间睡着过两次............但睡着的原因也得澄清,与片子毫无关系,纯粹就是自己发困。
但不得不说,片子刚开始就让人想起曾有过共同感受的《乌克兰拖拉机简史》。
老人的故事我这边并不陌生,相信妈妈更不陌生,那是一个「如果你从未近距离以及长时间的接触就不会了解」的另外的世界。
于是这样的故事真叫人黯然神伤,因为这样的渴慕永远不会有任何结果。
然后真的好喜欢这篇评论: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197421/,我可以借用一下你那句话吗,它真的好美:我可否将你比作一个夏日,而你比它更美。
呵,岁月穷途末路,而爱与美生生不息。
电台里每天都要放好几遍的歌。
不过一次只能听一遍,听多了很腻的。
就像今年的电影节我又计划了一大堆,最后只看了两片而已,一部是我想看的venus,感觉还不错。
讲得是一位演了一辈子莎士比亚的老头子的忘年恋。
由于老头子实在老得可以了,对他的本应是刺激且肉欲的内心写照,都带着生之欲的清淡感,总得来说是描述的是生命尽头的感觉。
比较突出的一段是女孩子带了个年轻男孩子去找老头子借房间那一段,镜头忽然变得锋利又忧伤,老头子拖着瘸腿去河岸边散步,走到露天剧场的时候,头脑里各种强压下的噪音之后出现了圣乐,以及那句著名的台词。
在如水的音乐中,火车窗外长短交促的忧伤的景象,就像一双易感的眼睛一样。
在这之前还有些窗台下,故海边,以及洗澡间一些场景,断断续续地背诵着莎士比亚的对白,暗沉沉的,有点冗余和玩赏的英伦风。
但只有到老头子受了少女的冷落,在青春虚幻的快乐和忘却之后,才显出的痛楚,这时候,他去找前妻,他那颗衰老的脑袋猝不及防地低下来,可真惊心动魄。
i did love you........for a time. and for the rest of the time, i was fond of you. more than fond of you. 最后一个镜头结束,满足的感觉漫溢出来,心目中的女孩终于幻化成venus的模样,就像想要在彼此相似的灵魂之间,区分爱和喜欢和回忆之间的区别,却发现这三种情感交相辉映,构成了完整的人生。
回来短短数周,不是在饭局,就是在饭局的路上。
小时候吃惯了食堂,每顿饭不过十分钟,而现在要在饱和状态下苦熬数小时,吃什么都没惊喜。
若看到同座的女伴只稍稍动筷,就端坐在那里拈花微笑,就免不了多干几杯,多吃几口。
而看到甜蜜的小孩子,又觉得嫉妒和忐忑不安,会跟他们抢巧克力和糖。
总之过了一阵烟熏火燎,水生火热的腐败日子之后,我现在又胖又痴呆,变得只喜欢短暂漫不经心聚会。
另,我把这封邮件找出来了,时间是05年4月。
“一次,文德斯在莫斯科转机去日本,漫长的等机过程里出于无聊去了趟厕所,巧遇大岛渚,他从日本飞来,也在此转机,目的地是巴黎,和文德斯的行程刚好成反方向。
咳,他们很平淡地打着招呼,就再也无话了,好像在荒凉的莫斯科机场遇上故人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我只在说故事,或者说是转述了一个故事,作为我对我俩关系单方面的一个隐喻,呵呵”收到这封邮件以后,每次路遇故友,我都会用它来解释一下,自己为什么激动不起来。
就像这次在回来的飞机上遇到天耳,本来也应该惊奇的,这位一年四季都穿着带帽子衣服的同学,如今居然不穿带帽子的衣服。
然后我就默默地提醒自己,以后也别穿带帽子的衣服了。
-2007.10.24
再次遇见奥图尔,第一次发现奥图尔是在《阿拉伯的劳伦斯》里,看见他幽蓝、深邃的双眼,一瞬间就被他吸引。
在后来看过他和赫本出演的《偷龙转凤》都是他年轻时的样子,在这部电影中,莫里斯已经是年逾七旬的老头的,英俊和温柔的面庞变得褶皱和苍白,可是他依然有种让人着迷的气质,他是个女性的研究专家,更像是个爱的专家,我也在假想,如果莫里斯年轻的时候遇到这样一个略显粗俗的女孩子,会爱上她吗?
或许不会。
与其说,莫里斯爱上了她,更像是又一次爱上了爱情,爱上了他心中的维纳斯,一个迟暮老者时时想着“快乐”,给人快乐,给自己快乐,一个到离世都能力爱的人,是值得人羡慕的,电影中的基调整体很慢,女孩的粗俗甚至让我觉得,除了她灵活地躯体,她是没有灵魂的生物。
在莫里斯强大的爱的力量中,她得到了灵活,或是至少得到一部分……爱,是一种能力,莫里斯确实是个强大的人,一个将莎士比亚融化在生命中的诗人,他迟暮的爱恋显得那样地苍白,那样地小心翼翼,同时他也像年轻人一样想要在爱人面前显得“出名”“富有”,真的很可爱,他心中的维纳斯是他内心的爱,是他的人生……
还记得在中学时代曾到老人院所谓社会实践,某个房间中,一盲眼阿伯在把弄二胡,听中年护士小声介绍,阿伯曾是工宣队的红人,却始终没结婚,所以对女人经常毛手毛脚的,大家要小心。
阿伯并不耳背,只在那呆呆地笑。
护士走后,女同学紧张地贴着门口墙壁,警惕他的一举一动,远距离寒暄着,直到二胡再次响起,大家才悄然离场。
当时心里就不是滋味,但不知道其中的残忍究竟来自岁月,还是人的本性——当然,也很有可能来自对自己前途的预见。
那么多年过去后,终于有了一个从“咸湿阿伯”角度来浪漫的故事。
只见半个多世纪前那“阿拉伯的劳伦斯”,如今在风烛残年仍赔上老命去追女仔,带着对岁月沧桑之感慨,大家都不禁要把“咸湿”一词拔到“悲壮地追寻生命美好”的形而上高度。
听说,真正的美,可以让人忘记中年护士和老人院之类时空的存在,可以驱赶一切痛苦与哀伤,却也可以使人沉溺无助与绝望——所以不见得比六神花露水更实用;但要是没有真正的爱(WTF?
)来描述这种毫无任何逻辑意义可言的“真正的美”,再浪漫美好的故事也不过是又一段女性化妆品或哈药六厂的广告资料片。
简言之,真正的美,只来自于真正的爱。
于是,VENUS,神话中掌管美与爱的婆娘,很有脸面的成了这部片子的名字。
对于当今电锯横行爆头脑浆的感官电影时代,反倒是这种主题更容易让某些人感到伦理上的不适。
但导演毕竟是浪漫喜剧出身(诺丁山啥的),各种处理还算主流得当;抛开主线的噱头,光看一堆英国老戏骨也许是最后一次的出镜大屏幕,也已经很值回票价了。
但是,咱们的工宣队怎么说也比英国戏剧学院要无产阶级吧,最后的待遇怎么就相差那么大呢?
结局墙上一幅沙滩油画,感觉太BARTON FINK了,似乎又听见霰弹枪胖子高呼:I'LL SHOW YOU THE LIFE OF THE MIND!
不同的是,这次仿佛加上了二胡伴奏。
我想这样一部影片,不到一定的岁数是无法真正理解的。
但即便不能产生共鸣,以我现在的年龄还是依稀可以感受到那种对生命流逝的无力和对于青春的迷恋之情。
男主角莫里斯是一位年逾古稀的戏剧演员。
即将要进行前列腺手术的他,对于老友侄女的女儿杰西产生了兴趣,称她为“维纳斯”,展开了追求。
这样一个猥琐的糟老头子,在彼得·奥图尔出色的演绎下竟然如此生动自然,仿佛一只蜜蜂本能地被娇嫩的花朵吸引。
对莫里斯来说,贪恋的也许只是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肉体。
他带杰西去看委拉斯盖兹的画作《镜前的维纳斯》,其实就是想告诉她,年轻美丽的人体是世上最美好的东西。
在莫里斯不吝赞美的露骨诱惑和充满欣赏的眼光下,杰西渐渐开始变得自信起来。
从一开始骂莫里斯是“下流无耻的脏老头”,到后来主动留下照顾病危的莫里斯。
最后,她终于放开自己,直面身体的美,坦诚而自然。
这部影片里几位老爷子们的互动极为精彩有趣。
莱斯利·菲利普斯扮演的伊恩、理查德·格利菲斯扮演的唐纳德、和我们的奥爷,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做真正的老戏骨。
突然发现,有趣的人老了也还是一样有趣。
萎缩老头又一只~
生命不息 泡妞不止
2.5⭐,哔站删减了。老男人有什么好心疼的,他觊觎年轻女孩的青春、肉体,当然得付出点代价,厮混大半生,将快乐放在第一位,怎么看都是女孩亏了,还整得救赎了女孩的样子,老男人就是人,人有追求快乐的权利,是吧,对男人也太好了,专门给本身功成利就老男人拍电影让人关注老人的孤独也想追求青春爱情快乐?差不多行了。“对一个男人来说,女人的身体可能是他一生所能见到的最美的东西。那对女人来说呢?是她的第一个孩子。”😅😅😅说的什么哔话,强行为女人定义啥是最美是吧,差不多行了,这样死了真的便宜死了。
联想到《樱花盛开》、《秋天里的春光》,当然面对老去面对死亡的就更多了(如《爱》)。老去的戏剧演员,永恒的追逐女性(身体和爱),遭遇浅薄的年轻的“刻板印象”里的当代女孩,他最后一次“追求”,而受这近死的优雅的沾染,蠢女孩也可以变成Venus。咖啡馆里讣告,整体很文人,很温柔。
衰老,泯灭不了爱欲,对青春的渴望。。。。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虽然年长的男主确实也带着女主打来了些视野,但是两人的亲密接触还是让我有点不舒服。对不起!
身体在衰老,但是不能衰老的是,永不磨灭的悸动之感。其实,前妻才是他的维纳斯…
我喜欢这片子里大量的空镜和全景,以及那些点到为止的下半身笑话:炽热的欲望和冷清的孤独被比对地如此明显而刺骨;这个世界上能把Fuck,Cunt这样低俗的字眼念出诗意的怕是也只有奥图尔了,迷人。
(Dec.05,2012)讲述的是一个曾经红极一时现在过气的老演员企图潜规则一个刚从乡下到大城市的年轻村姑,结果却力不从心而丢了老命的故事。电影很好,只是不喜欢这个故事。
非常非常了不起的电影,把老年人对青春和生命力的渴求和爱惜描写得出神入化
资料馆
距离考高党还有一小时15分钟,先见识一下资产阶级社会腐朽混乱的男女关系🤣国外拍老人有关题材的电影比国内多元,但本片让人不适,不断想到sister carrie,进城即堕落,这种故事21世纪还在不断上演。
西欧电影似乎已不可能杰作了,他们执着于细微末节,每况愈下,只能在最肤浅的平庸世界那里寻找灵感。
老头能不能别这么色啊,这种岁数了来一段纯纯的感情我都还加加分的
小西天:人老了真可怕
“情圣”的完美注脚
我可否将你比作一个夏日
【长沙英国🇬🇧电影展打卡】
这个女人实在太丑。
这老丫挺的 还真给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