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过往人生

Past Lives,前世因缘,前世姻缘,前度人生,之前的我们(台),从前的我们(港)

主演:格蕾塔·李,刘台午,约翰·马加罗,文胜雅,尹智慧,崔元英,严晟敏,安敏扬,徐妍宇,黄胜妍,乔尼卡·T·吉布斯,丽莎·丹尼特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韩国语言:英语,韩语年份:2023

《过往人生》剧照

过往人生 剧照 NO.1过往人生 剧照 NO.2过往人生 剧照 NO.3过往人生 剧照 NO.4过往人生 剧照 NO.5过往人生 剧照 NO.6过往人生 剧照 NO.13过往人生 剧照 NO.14过往人生 剧照 NO.15过往人生 剧照 NO.16过往人生 剧照 NO.17过往人生 剧照 NO.18过往人生 剧照 NO.19过往人生 剧照 NO.20

《过往人生》剧情介绍

过往人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Nora(Greta Lee 饰)自小便因家庭因素搬离首尔移居加拿大。她与青梅竹马 Hae Sung(刘台午 饰)的关系最终停留在稚幼的凝视不语。而在二十年后,命运令两人于纽约重逢。可此时 Nora已拥有新的身份,甚至已和Arthur(John Magaro 饰)建立家庭。和Hae Sung 分开二十年后的重逢,也令她重新思索生活中的真正渴望。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大人物第一季少侠快跑巡演转学生二凤大川端侦探社属于我们的城市第一季娃娃屋高中舰队OVA前篇劫匪帮惊悚小说隐入尘烟地宫笔记之五百龙首圣山村支书金岚岚这小子真帅惊天大营救罪不可言爱在人间蛮好侦探闯天下躲藏吉尔莫女孩第一季第一次牵手沉睡者极速格斗热血江湖之龙虎斗血战敖伦布拉格迷离小镇第一季主播军团1:主播公会犯罪女王

《过往人生》长篇影评

 1 ) 是原本不想看的电影

最近几个月大数据让我看到了很多次past lives的海报, 昨天临时起意提前下班去看,后果是哭肿的眼睛今天依旧没有消肿。

不算长的电影讲了一场横跨20多年的牵绊,或许有些观众会觉得彼此错过却依旧美好,但我还是觉得遗憾,可能因为自己心里也有一个类似Hae Sung的人,而我们还没有错过那么久,再做些努力或许还来得及。

如果把自己代入这样的结局,我其实有一点生气,好像我们不能在一起就是输了,我不想输,所以我们可不可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同时,也尽量和彼此靠的近一点,说不定很久之后,轨迹就能重合了呢。

叙事徐徐推进,而我却那么频繁地被感动。

很多个我都从Na Young变成了异国他乡的Nora,很多年后只有Hae Sung才会叫起这样的本名。

在我给外国同事解释中国传统名词的时候,Nora第一次给丈夫解释Yin Yun时的神情也会出现在我的脸上。

Nora常背的那个普通黑色托特包和我的通勤包好像好像,所以我总觉得这是part of me on the screen,看起来就更有代入感。

Hae Sung醉酒后隔天在家吃饭的场景会让我忽然想家,想念家里餐桌的固定座位,以及只靠吃饭的动作就能被体察情绪的安心。

两个人很多年后终于相见时,我在想,我们再见时又会是怎样呢?

在地铁上他们面对面站着,用含笑的眼睛看着彼此,但我觉得眼底都是伤心,他们看起来那么般配,但抓着扶栏的手靠得再近也终究是没有握住。

影片中一些镜头让我想到了另外两部电影。

两人坐在Domino park台阶上相望时错开的眼神让我想到爱在三部曲,但少了初遇时的心动,更多的是怅惘,彼此猜测着对方的心意,或许满心想的都是为什么会是现在这样吧。

之后在bar聊天时,Hae Sung对两人在一起可能结局的想象也比lalaland里的蒙太奇更让人心碎。

电影最后等Uber的那2min,看的我好煎熬,心里一直在跟着紧张。

他们会接吻吗,他们转过来了,他们会接吻吧,他们就这么看着在想些什么呢!

再不靠近就要来不及了,接吻好不好!

但他们始终都只是认认真真望向彼此,然后礼貌拥抱,我说不清这到底是不是克制,但又觉得释怀。

因为如果不这么做,就相当于他们都要放弃各自的生活,而没有什么交集的现实已经是他们各自做出的坚定选择。

Hae Sung上车后Nora独自走回家的那一小段,我咬着嘴唇哭的肩膀一耸一耸,那条路我记得我也走过,就不禁会想如果我现在是她,我得有多难过啊。

散场时还不到8pm,从暗暗的电影院走出来,外面的天光还很亮,East Village的街道比以前任何一次走都更好看,这让我很困惑也更伤心。

犹豫了两三个block要不要把这个电影推荐给他,还是拿出手机给他发了消息。

我很想叮嘱他一定要去看,因为这里有我想对他说的话,我们离得那么远,见的那么少,但我真的还是很想你。

我很想告诉他,去年生日那天我许下的愿望里有你,很多委屈或大笑的时刻也都会很想告诉你。

在那些说不出口的话里,也一直都有希望你过好自己人生最最诚挚的祝福。

但我已经没有了给喜欢的人发小作文的勇气,我很怕你说那些关心、鼓励、分享的歌都没有任何含义,而我没办法抱怨。

 2 ) 呓语成谶问故人(《过往人生》观影随笔)

蛮真实的前半段,但并不是观众所期待的心理层面的真实,至少不如后半段写意。

尤其是看多了惯常意义上的爱情片之后,会觉得此处人均虚伪,角色配不上角色所期待的、声称的感情。

所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一想,也就没有什么所谓的错过。

在现实的裹挟下,高纯度的情感属于童年,建立在自恋、误会或身不由己之上。

影片所论及真情远不如披露的真相来得悲伤,那就是一种源自选择的孤独感,它促成了人与人的关系。

孤独感并缔造了某种美,然后用关系摧毁它,缔造了愤懑、怅然以及少许不甘。

因之燃起的不可名状的怀念紧跟其后,于是影片中点过后那种补偿性的幻梦出现了。

角色在观众带入自己的遗憾后拥有了配得感,这也就是一切好评的来源。

作者据此为观众预埋了交流的可能性,关于缘分、理想、依存,言说关于种种未尽的倾诉与困惑。

于是他们展开短暂却又绵长的交谈,用一种探索将另一重平静撕毁。

基于浪漫主义的可能性与直面理想主义的破坏性并存,将两组人物引向更深层的现实和命运。

所幸心存感恩,但这并非宗教带来的,而是人性之幽微,当然这是来自虚构的慈悲。

移民的他乡梦,经验的白月光,语言的巴别塔,情感的假想敌。

悸动与忐忑,是动人的,影片维持了最高规格的分寸感,窃以为真诚。

 3 )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天哪,拍得太细腻了!

那些氤氲的、朦胧的、缱绻的、缠绵的、涌动的、欲言又止的,竟能被表现得如此细腻……不愧是2023最动人的爱情电影!

不知从哪个镜头开始,心就被角色抓住,眼睛就再也移不开了;更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起,那些情绪悄然溢出银幕,等觉察时已被淹没…… 这部电影是关乎爱情的,它不可思议地兼具了浪漫与现实,理想化的同时又生活化,主题甚至上升到人生的层面:归根结底,我们到底想要怎样的生活?

如果说当初相遇是因缘,那为什么后来会分开?

如果分开是命运,那为什么20年后又遇见?

为什么造化如此弄人,为什么不能在一起,为什么总是一再相遇又一再失散?

如果能重来会怎么样?

如果有下一世又会怎么样?

不过都不重要了,还能想起就是缘分,而缘分不可思议!

I'll see u down the road.

 4 ) 改变不了的过去才是美好

#Berlinale#BerlinalePalast #Competition 看完突然有种又看了一遍不那么抓马的《巴黎一妇人》的感受,不过更加写实更加私密一些。

可以理解导演是以一个移民女性身份构建了一个心中虚妄的Past,很多细节上感受到她对这个“虚妄”的表达,如二人聊天时背后的旋转木马,她对于男主说出“野心”这一词的反馈,还有最喜欢的是电影标题Past和Lives相隔甚远的设计,能在影片结尾处感受到那种不舍,因为未曾经历的遗憾,这可能是一种细腻的表达,但是我还是喜欢一个更残酷的结尾,如果是女主而不是男主在对望时拦车会让我感到惊喜,另一个不喜欢的原因是这个故事的某些部分跟我的经历有很的雷同,属于她的私密表达撞上了我的私密经历让我无法共情。

其实整段故事看似是以女性视角讲述,但是思来想去似乎是用来服务男性观众的,即使我啥也不干,我也值得如此被缅怀,呸!

视觉上整体的镜头运动很好,很多侧跟镜头和摇镜头,侧跟二人帮助构建二人与环境的关联,提高绑定感,单人摇镜头则结合构图构建单人与环境的疏离感,以第三人POV到女主直视镜头的开场非常棒,到最后略有呼应的男主在车后座的设计,就如同女主妈妈所说,一个美好的回忆。

但色彩和光影感觉跟看MV似的,特别的糖水。

听觉上是我不太喜欢的部分,主要是前半场的时间跨度很大,大量采用空镜或远景加速叙事节奏,但是无对白的空镜或远景搭配密度过高的配乐让我感觉到听觉疲劳。

 5 ) 男人总是留守过去,女人总是面向未来?

在柏林的映后采访中,一个记者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这部电影里,男人总是承受、感性、饱含爱的那一方,而女人则冷静、选择活在当下、坚持走在自己的路上?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因为是对一直以来男女固定印象的倒转——似乎更多时候,男方才是那个走向更大世界的人,而女人则对感情更加不舍、迟疑。

女主演Greta Lee觉得这个问题触及了这部电影魅力的核心,同时也是这个剧本起初最吸引她的地方,那就是女主Nora自始至终最为在意的都是自己的梦想、事业,都是建立属于自己的生活,是对自我的探寻和实现,而不是其他浪漫爱情剧中那些在爱里迷失、总在感情里打转的女性角色。

Nora在这样一个拥有独立的精神世界和满意的生活状态的情况下,意外与刘台午饰演的男主Hae Sung重逢,才让这个故事更加强烈、合理、又令人心碎。

是这样的,这部电影好看就好看在,男女主自始至终都无比清醒地意识到,他们是身处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两个国家,也是两种文化,两种人生追求。

但这些不同正是他们对彼此感情的根源。

女主留恋的正是那个带有所有Korean男人特质的Hae Sung——他正如他自己所说,普通的工作普通的薪水,犹豫不决,沉默寡言,什么事都憋在心里不说,即使把表白的话语输入在邮件里,也因为没有魄力为女主飞去纽约而又默默删掉。

而男主迷恋的也正是那个总是拥有最高的梦想,从诺贝尔到普利策到托尼,争强好胜,考第二名会哭鼻子,想要做到一切,想要拥有一切的,自主又坚决的女孩。

Nora留恋Hae Sung所代表的被自己抛在身后的那个Korea的故土,她对他的感情更多是一种乡愁和移民身份认同的源泉。

而Hae Sung对她的感情也是对自己无法达到、不能适应的那个远方世界的向往,对似乎触手可及却早已远去的那个背影的遥望——他总说自己ordinary,这份感情于他来说无疑是extraordinary。

他一直都知道她是怎样的人,即使二十年后异国重逢,Nora看起来过得并不光鲜也不成功,她为了绿卡早早结婚,住在拥挤的公寓里,还没有写出理想的作品,但他还是执着地问她现在想要获得什么奖,在他眼里她不会放弃对更卓越人生的追求。

一向沉默寡言的他终于带着泪眼对她说,我知道你就是注定离开的那种人,你要去更大的世界,但我爱的就是这样的你。

可能是表现手法的不同吧,或者刘台午比高司令更吸引我哈哈哈,总之,最后他在酒吧对Nora说来了纽约见到你之后我莫名其妙开始幻想其他的可能性,如果我12年前毅然来了纽约找你,如果你没有离开韩国,我们会拥有怎样的人生呢?

我们是不是也会恋爱、分手、结婚、有小孩?

也许是刘台午说这段话时那个抹去眼泪的神态,让我觉得这一段比La La Land最后的蒙太奇更打动我。

当他们每次望向彼此的时候,看到的都是那个自己本可能拥有但却没有选择的人生。

所以我说,爱就是固执地残存在不属于同一个世界的两个人之间才好看。

对于开篇这个问题,刘台午也给了自己的答案,他特别提到“总是”这个词,他觉得这个词是不准确的,因为这只是这部电影的状况。

这里他可能误解了记者的意思,记者其实就是在说这部电影中女人总是在向前走,而男人总是抱着感情沉默地留在原地。

但其实这个“总是”也并不完全错误,因为在很多经典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的确是这样的。

比如《飘》,斯佳丽就总是坚韧又充满活力地面向着未来,自始至终说着tomorrow is another day,而艾希礼明显留守在过去,梅兰妮其实就代表了他对过去世界的那个幻梦,她的去世当然也带走了他的一切。

艾希礼当然会被斯佳丽所吸引,但他同时也清楚地知道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不可能结合在一起。

比如经典日剧《东京爱情故事》,赤名莉香就是那个昂首阔步走向未来的人,而永尾完治则对故土小镇爱媛念念不忘,也总是放不下青梅竹马的里美,始终无法与莉香同频。

再比如韩国电影《男与女》,最后的结局,孔刘的角色留在了原地,他还是无法离开原本的生活,而全度妍的角色则从感情中获得勇气走向了新生。

就算是现实世界,《再见爱人》里,章贺也明显总是纠结在过去,固执地想要寻求一个答案,而郭柯宇只想往前走,觉得答案早已经不重要。

就像我在《再见爱人》的评论里写的,可能是既成的秩序与传统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围绕男性而建立,所以他们似乎自然而然在那个过去的世界里生活得更加舒适、习惯,以至于很少有动力去探寻、建立新的生活。

而女人,因为传统的主流的生活对我们来说的确处处都是枷锁,所以挣脱出来寻找新的可能性就变得更加可以想象,也很少有人再愿意回去。

但女人温柔的地方就在于,即使她已经坚决离开去往新的世界,但她还是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配合男人对closure的固执寻求,来给彼此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告别。

很久没有这么喜欢一部电影了,这个周末两天连着看了两遍,下周末还想去看。

身处两个世界的人想要凭借爱意跨越彼此之间的雪山,却注定失败,如何处理这种失败,在思索、和解的过程中感情也愈发凸显,这样的故事似乎尤其打动我吧。

 6 ) 为什么《过往人生》极可能是亚裔创作毒瘤?

前几日写短评给打了两星,不甚尽兴,有些想法不吐不快。

首先,就长片而言,剧情太小儿科了,不过这不是硬伤(很多优秀的长片也是弱剧情),主要是本身就薄弱的剧情还充斥着矫情做作。

藕断丝连的两位是身为青梅竹马的女主和韩男,12岁时女主随家人移民加拿大,九十年代远渡重洋就等于断联了,两人对此深感遗憾。

12年后,感恩蓬勃发展的互联网,男主通过脸书找到了成年后的女主,两人依旧投缘,天天视频电话热络联系。

然而,一段时间热聊(网恋?

)后,女主觉得这样的关系没有结果,主动切断联系。

不久之后,女主在美国乡村作家工坊认识了纽约犹太男,部分出于身份考虑,很快就结婚了。

又过了12年,韩男休假期间来到纽约,两人时隔24年终于再次相见,后又就此别过。

这两人这么多年来的交集确实有些人淡如菊的小清新和小遗憾在里面,但深刻的羁绊是完全谈不上的。

两人势必是有些缘分在的,但既然不管处于被动还是处于主动都放弃过,再来思考人生的另一条走向,就有点缺乏意思了。

人生确实有很多如果(what if),这些如果容易在人脆弱时袭来:如果当时选择了那条路会怎样?

如果当时和某某人进一步发展关系会怎么样?

如果当时选择去别的地方会怎样?

我们只能亲身经历一个选择的结果,所以免不了(尤其是在对当下有些许不满或者感到些许遗憾时)想到当时没有走的那条路、没有选择的那个人、没有去的那个地方。

那自己想想就好了嘛,本来就没发生过的,本来就是被放弃的选择(不管主动还是被动),拍成个电影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

其实也不是不行,但至少这种遗憾感需要更多的情绪感受支撑才能稍微站得住脚。

此处可以对比 Return to Seoul,虽然我觉得那片子也一般,但比起 Past Lives 还是丰富很多的,至少把女主对故乡的羁绊和复杂情绪拍仔细了。

不少人解读是韩男其实是故乡的象征,她时不时流露出来的怀念和感慨其实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乡愁。

当初离开不是她选择的,是她父母的决定,在长大后,她对自己的出生地、自己成长到接近少年的地方,有时是怀念,有时是自主想象、附加美好。

但她又是个很好胜心强、很 self-driven 的人,从首尔到多伦多又到纽约,就她的价值观而言,明显是条向上爬的路。

那她就很矛盾了,一方面是怀念故乡、剪不断理还乱,另一方面又想走上人赢人生,那真挚的自我反思就很难存在了,对很多事情的态度就模糊不清了,毕竟自己都没想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认知上、情感上,都蛮自我矛盾的。

女主对白男丈夫说,她有韩裔美国人朋友,但她这个青梅竹马不一样,是韩裔韩国人。

不管他们一样不一样,他们确实不一样,其实韩裔美国人之间也不一样,韩裔韩国人之间也不一样,这个不一样,对她来说如果是她不向往的(体现在做无聊的上班族、和父母住在一块等显得不独立自主的东方生态),那她寄予美好向往和期待的是什么?

是对方24年不见依旧对她念念不忘、24年未见依旧把她当做心中唯一的白月光?

是故乡始终不会抛弃她、不会拒绝她、因为她可是从首尔走到了宇宙中心呀?

我好像有点 being cynical 了,但片中隐含的矛盾情绪,确实是观影过程中不适感的主要来源。

补一小段,为什么这种创作会变成毒瘤?

因为A24这种标榜独立小清新的美国公司,容易被因缘这种亚洲本源的概念吸引,把创作者对这些概念的粗浅理解和再创作当做精髓,用他们的资本制造一批又一批看似新奇有实在内涵,实则连创作者自己都不知道这个文化根基本质究竟是什么的命题作文。

这种伪概念又能轻易在西方观众心中 ring a bell,他们本身也不熟悉、不懂这些概念,故事又是熟悉的西方叙事(这里主要讽刺美式小清新),身份政治加持,还有点(法式?

)忧伤调调,特符合21世纪有文化有世界格局新青年应有的品味取向。

骂完了。

准备被骂。

 7 ) 女主其实比她自己认为的要绝情

女主不会陷入旧情的原因:她费了两次移民的工夫才来了纽约;她小时候想拿诺贝尔,青年时想拿普利策,中年想拿托尼奖,这些奖都得在美国才好拿;她可以为了绿卡而嫁人;所有这些沉没成本在那摆着,这就是她自我认知的根基,所以她根本不可能回到过去,代表故土的男主只是一种情愫,一个东亚人的形象。

如果女主是个大学毕业被家里人送去美国的留子,学的也不咋地也没有美国梦,也融不入当地,正琢磨回国开个民宿,那男主这旧船票绝对能上她的船。

女主在描述男主时说:“他是个很韩国的韩国人,挺有肌肉的(确实是个双开门)”,这明显是一种第三方观察的口气,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对这份旧情有多冷漠,最后的一哭也只是觉得这情节很好哭而已。

而对男主来说,女主是个反复离去,反复抛弃自己的角色,他这辈子一定要来确认一次女主对他是有情的,不确认这事他就没法做到认知协调。

最后他得到答案了,女主挺给面的,还把他介绍给现任老公,给了他一个人生中的位置,这就够了。

当然最终解决问题的是“轮回理论”:我们这辈子不用纠结在不在一起,反正咱俩这段也只是8000轮回中的一回,还有来世呢,这一世就这样吧,不强求了。

挺好的,信佛挺好。

 8 ) 那一次哭泣

最后Nora靠在Arthur肩上,所有情绪在这一刻和眼泪一样止不住涌出来。

让她哭泣的不是后悔自己选择,也不是自责,而是将彻底与过去自己告别,将24年前的自己留在了原地,与那一段不再拥有可能性的人生。

一段十分健康的关系才能在最后不需要任何语言任由情绪在传递,Arthur同样为她感到遗憾,为那一段可能,也会让他难过的人生,不在属于Nora的人生。

 9 ) 导演Celine Song的一封信

A24的newsletter里面读到,这封信打动了我,让我马上冲去电影院看了电影。

把他翻译了一下(加上了一些科技力量辅助)放在这里。

嗨,你好,我从我纽约市的公寓写信给你,这是我生活的城市,而你,无论在你生活的城市还是别的地方,我都想请你去电影院看我的电影《过往人生》。

这是标题,这也是这封信的目的:去一家实体电影院——离你最近的一家——去看我的电影。

这是我拍的第一部电影,我很爱它,爱他的一切。

我爱他的缺点、菜鸟级错误或局限,爱那些和我一起制作的优秀的、善良的、美丽的人们。

我爱着也感激着这部电影,因为是它带着我去了很多城市,去了很多你附近的电影院。

这部电影受到我自身生活的启发,它讲述了很多事——关于初恋、关于未曾有过的生活,关于成长、关于放弃(并为之腾出空间)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过去和现在的自己的许多版本。

但它本质上是关于城市:它们有多特别,多相似,彼此之间又有多遥远。

电影中大多数场景发生在纽约市,这个从我2011年搬来当剧作家以来一直被我称为家的地方。

和千千万万其他人一样,纽约是我生命中的最爱之一。

电影也有很多场景发生在首尔,那个我曾经称之为家,却在2000年离开后几乎完全从我的记忆中消失的地方,直到我为了这部电影在2021年秋天回去。

还有一些场景发生在多伦多,我在那里度过了童年、青少年和成年初期。

甚至还有一部分是发生在蒙托克,那个地方以我无法预料的方式改变了我的生活。

为了不剧透,我就不作详细介绍啦。

这部电影是我情感生活中的一隅的地图,也同时是我所到之处的真实地图,是我在空间和时间上绘制过的路径。

因此,这部电影发布的过程本身感觉也像是一趟环游世界的旅程,一次外交的世界巡回演出。

我感觉自己像位外国政要,带着这部电影——这份关于我内心容纳的那些城市的小文档——出现在陌生的新地方,并要求与当地人进行交换交流。

来呀,凑过来,让我告诉你们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但当然,我希望最终的观影体验主要不只是我的个人经历。

如果你要去看这部电影,我希望它能带领你踏上自己内心的旅程:去你可能曾经去过的所有地方,或是你甚至没有意识到曾经去过的地方,或者那些你感觉,也许、或许,莫名其妙地在另一个人生中到过的地方。

我希望你在你的城市——无论你现在身在何处——去看这部电影,它会让你意识到你是如此之大,又是如此之小:你包含着无数的多样性,却残酷而美丽地根植在时空中一个特定的点上。

我当然知道去“离你最近的电影院”并不容易。

也许它并不“近”。

你要开车、搭火车、给小孩请保姆或腾出时间——你需要计划旅程,因为你要去“某个地方”。

对我而言,“离你最近的电影院”是滑稽好笑的字面意义。

我纽约的公寓在间正在放映我电影的电影院的正上面,我只要离开公寓,做任何事情都会经过电影院。

看到门口人来人往,我会和自己玩个小游戏:这些人中有多少是去看《过往人生》的,又有谁是去看,我不知道……《变形金刚》的呢?

这些人中有几个是我的邻居?

有几个住在我楼里?

在过去几周里,我曾无意中和多少人同乘电梯,而他们刚看完我的电影?

我在大楼里和街道上看到的每个人突然变得充满可能性和神秘感——我感到与他们出奇的亲近,因为我知道可能最近或很快的某一天,他们会下楼到我们的电影院——我们旁边的电影院——参观到我去过的一些地方。

他们可能会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认识我,而通过某种相互渗透作用,我可能也认识了他们。

想到全球各地——至少在很多地方——有人正在拥有类似的经历,我几乎不能承受超现实、令人窘迫又兴奋的感觉。

不论你在哪里,不论你在哪个城市,如果你愿意启程去看《过往人生》,请记得我永远心存感激,我也很激动能互相认识并一起旅行,尽管这是趟短暂的、在黑暗中的旅程。

我很荣幸能来到你附近的电影院。

那边见。

Celine Song原文链接:https://a24films.com/notes/2023/06/a-note-from-celine-song?utm_source=Newsletter%20List&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Celine%20Song%20Director%27s%20Letter%20%2801H3MA61SAMMR7T3W7MHQ7H3ES%29&_kx=ZVZxY3FzKxI4kWD-5UpSlY2L8G-IpcO6ZPvTEHi7nf4%3D.Uk6tXe

 10 ) 我的《过往人生》

昨天和男友去看A24拍的《过往人生》,故事剧情很简单,女主Nora自小便因家庭因素搬离首尔移居加拿大。

她与青梅竹马 Hae Sung自小分开,在二十出头的时候通过Facebook联系上又失联。

直到又是十二年过去,,两人于纽约重逢。

此时她已经与同是作家的犹太人丈夫结婚。

但作为已经在美国漂了10年的我而言,这样所有的故事都在欲言又止之间,和《花样年华》一样,永远停在它最美的时刻,就是我所理解的东亚文化里的爱情故事。

虽然译名为“过往人生”,但故事里讲的“yin-yun”(我觉得就是因缘),是佛教意义下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命运,“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的共枕眠”,所以这一世哪怕只是与你这样坐在彼此面前,也或许是来自上一世的缘分。

所以Past Lives,其实应当翻译为“前世”。

片中有一段,是时隔24年。

Nora终于和Hae Sung在纽约见到彼此,有趣的是那一段丈夫和Nora躺在床上的自我剖白。

丈夫说,“这是一个特别棒的故事,两个青梅竹马时隔二十年重聚发现彼此mean to each other,而我就是故事中的evil white husband。

有时候我想问,现在的生活你想要过的吗?

如果我们没有在那个艺术家之家遇见,没有恰好都是单身,我不是恰好和你喜欢一样的书和电影,我们没有为了房租住在一起,没有因为需要绿卡结婚,那我们还能在一起吗?

这算不算缘分呢?

”黑漆漆的电影院里,对此过于感同身受的男友,憋笑已经憋不住了,被这过分相似的故事走向露出惊讶的神情。

他知道,十三四岁的时候的我喜欢在脑海里编小剧场。

我有一个喜欢的男孩子,但别扭如我,没有向他表示亲热友好,相反我牟足了劲,一定要在成绩上超过他,为此我起早贪黑学习,连0.5分的误判也要计较,还把偷偷去网吧玩龙与地下城的他告到了老师那里。

还写他和其他男同学的BL文。

但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幻想,我十四岁生日的那一天,我会叫好友们来家中玩耍,而他也在其中。

但不知为何他会比其他人到得早些,而我们会因此在雪中漫步,我用我幼稚地小脑袋,日复一日地完善着这个故事得每一个细节,却也知道我生活在南方,一年也未见得下一场雪。

直到我生日那天,父母祝福我之后就去给我的生日聚会买菜了。

我告诉小伙伴们9点在超市门口集合,正穿着睡衣在家中看书。

却突然收到他的消息,说他已经到了超市门口,我狐疑地换好衣服出去接他,却看着天上突然飘下漫天的大雪;接到他后我们只是一前一后沉默地走着,另一位朋友突然叫我去接他,于是我们又折返回去,无言地平拍站在超市门口,看着飘雪,连超市也适时地放起了俗气的情歌。

我才意识到,这一切,都正如我的“脑内”小剧场所设想的一模一样。

直到朋友来临,雪立马就停了,因为温度太高,地上的积雪也迅速融化,如果你起得晚一点甚至不知有这么一场雪。

只有我两坚持,那是 一场短暂而又盛大得降雪。

然后十七岁的我就去美国读书了,也不再和他有什么联系。

直到我二十一岁的生日,他第一时间发来消息祝我生日快乐,我惊喜地说,你居然还记得我!

他:我想我永远也不会忘的; 我:什么?

他:你十四岁生日那天满天的大雪后来我二十二岁的五一回国,提前问在部队工作的他,五一有假吗?

他说他们是不按照普通的节假日放假的,怎么了?

我说我回国探亲。

他竟立马去向上级打报告,请下了三年都没用过一天的假。

回到家乡的我们,其实已经和对方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了,我们聊不进什么话题。

他陪着我在操场上一圈又一圈的绕,他突然问,“你觉得小时候的喜欢是什么?

”,我回道“很简单,只不过是想多和那个人共度一些时光罢了;所以你小时候喜欢谁?

”他:我们从初一到高三都在一个班,你知道我青春里的每一个人,所以我也没法给你编出一个答案;你呢,你小时候喜欢谁?

我:就像你说的,你也知道我青春里的每一个人,所以我也没法撒谎。

而这,就是故事的结尾,我们谁也没有言明,那个不言而喻的答案——但这就是东亚人的感情里最好的解决了。

在十年前我喜欢着你的时候,你恰好也在喜欢着我。

在《过往人生》后段,他两坐在酒吧里,Hae Sung说这趟旅行让我忍不住想象如果我们没有分开,是不是也会恋爱,分手,结婚,有着这样的后续,但我意识到我爱的,就是离开的你。

而女主说,现在坐在你面前的这个我,并非12岁的那个人了,我不是她。

可是这不代表,她不存在。

我们早已属于两个完全不相关的世界,但是那些过去都是真实存在的。

从电影院离开,接近立夏的西雅图,有着到晚上10点才缓缓暗下来的漫长夕阳。

我抱着男友,两个人咯咯地笑着不停。

他玩笑说若不是男女主是韩国人,他都要怀疑是否根据我的故事改变了,就连女主小时夸口要得普利策这一点,竟都一模一样。

我笑着说你真的不用担心我childhood sweetheart,我不会和他回到家乡的。

因为这个故事,男女主不仅仅只是一段爱情故事,其实它说的是对于移民而言,只能怀念却永远不能真的回去的故土。

是我不再属于那个世界,但我重新(多次)选择了新的世界。

譬如昨日死,譬如今日生。

“snow boy”,甚至不是我的前世,而是我的前前世。

我的前世是纽约,是和男友回纽约玩,我自在地展示着从前捉襟见肘的我,穷得只剩下快乐时,获取快乐的种种渠道。

走在East Village的街上,我在幻影中看到了前世的我,在街角崩溃地大哭,R抱着我立在雨下无言而痛苦。

现在想起来,那仿佛是上辈子的事情了。

R在我遇到男友前的一周,在我正为laidoff而痛苦之时,突然从这些年里成长起来的他,变得attentative起来,他却剖白到,当年之所以花了两年才说出我爱你,是因为直至如今近40年的人生里,你也是我唯一用过爱这个词的对象。

我对你,至今仍然拥有这个世界上的每一种情绪——爱,喜欢,欲望,嫉妒,痛苦,气愤……但又无限期地只希望你平安喜乐。

而我只是想,“现在你面前的这个我,并非五年前的那个人了,我不是她。

可是这不代表,她不曾存在过"。

电影里,还有一段,是男主的丈夫说,你知道吗你说梦话的时候会说韩语。

尽管连Nora自己都以为,她除了和家人已经几乎不说韩语了,连父母都不再叫她Na Young。

他说这也是他努力学习韩语的一个原因,他总觉得有这样一部分的自己的妻子,是他想要去奋力以这个语言本来的形式去理解她的。

黑暗里,男友亲亲我的额头,因为我知道他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在奋力地学习着中文。

只是因此我想,或许如果不是,我还在坚持以这个语言写作,或许语言本身也会成为Past Lives的一部分,然而当自己在某种夹层之中生活之时,语言又永远会是我的一部分。

我原以为我英语没有什么瑕疵,最近会发现,我仍旧会说一些好笑的表达,比如相机进水,维修店问我有什么问题,我:the camera can't be opened",店家迟疑了一会儿问:what do you mean?我才意识这么多年了我还是会用”打不开“来形容无法开机(can't turn on)的情况。

在自己的前世和今生中,我总是在追求着未来——更好的生活,更大的世界,更有意义的事业。

只是常常发现在这不同的轮回中,往往无法快速切换,直到过往的人生,完完全全地成为了过往。

《过往人生》短评

這裡的影片中記錄下一個高中教國文老師在救一個被牛郎欺負夜店的學生因為他的學生的問題而再跟牛郎交友的老師墜入愛河時真實的生活是像傲慢與偏見。

4分钟前
  • Joyce
  • 还行

看了一集,男主比较丑,除此之外各块都在八分以上。

7分钟前
  • 咋这么精神⚆_⚆
  • 推荐

啊?

10分钟前
  • 977
  • 较差

😳😳😳😳😳😳😳😳😳😳😳

15分钟前
  • 旺仔牛奶~~~
  • 还行

画面精美,场景布置细致入微,每一帧都像是一幅画,看得出制作团队很用心。”“配乐恰到好处,与剧情配合得相得益彰,进一步增强了情感渲染力,让

20分钟前
  • 江姜
  • 还行

主角有种淡淡的疯感,整个剧有点九十年代野岛伸司的气质。

23分钟前
  • 爱吃火锅的雪人

木村文乃能别再演这种馬鹿正直人设了可以吗……

28分钟前
  • 中关村村花🌸
  • 较差

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

30分钟前
  • 恨相逢无期_
  • 较差

挺好看,会一直追的

32分钟前
  • 伊里丝✨
  • 推荐

意外的还可以。

34分钟前
  • Waitrose
  • 还行

第一集就很有质感!对男女主角色开场的塑造,让天台上的那一段在夕阳下教写字的画面心动得很合理。这个角色简直是像是为Raul专门打造的一般!太美了全程舔屏!!木村文乃一如既往地演技在线,吉娃娃人设好适合她和Raul的体型差~据说是《昼颜》的班底制作就已经十分期待后续剧情了,不出意外会爱得很心碎,期待更多映射社会问题的探讨。对音乐有点小小的失望,天台上那段配乐让人不禁想起never again…但片尾曲一言难尽。

36分钟前
  • みき
  • 力荐

所以你告诉我,木村文乃拒绝中岛步,为了拯救女学生误入歧途结果自己和牛郎店的整容文盲牛郎谈恋爱,然后还要大家理解她祝福她?!我不明白……

39分钟前
  • 沈精病
  • 较差

《白色巨塔》惊人的制作团队,没想到Raul的演技非常自然流畅,远超预期

42分钟前
  • Stanyzai
  • 力荐

《白色巨塔》惊人的制作团队,没想到Raul的演技非常自然流畅,远超预期

45分钟前
  • 默默
  • 力荐

睡前刷到、、啊 谁还我一双没有看过的眼睛

46分钟前
  • 岁月静好
  • 较差

目前还可以,实际上老师跟男公关底层有点相似,都是真诚的人,不知道后续会如何发展,别整救赎爱情那套好么,两个人都更好生活,稍微活人就可以了

49分钟前
  • 另一个分身的我
  • 还行

谁赔我医药费

51分钟前
  • 月球风格
  • 很差

说实话男主的颜值我没有很get到,第一集总体来看就是一般般吧

52分钟前
  • Saki痛苦填坑中
  • 还行

38岁的语文女老师跟22岁的整容牛郎对戏,太辣眼睛了!

56分钟前
  • 很差

比预想中好很多:情场失意的天选小学教师误入高中导致职场一并失意,给了牛郎可乘之机。。可见选个自己喜欢并擅长的职业有多重要。

58分钟前
  • 小J²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