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部简单的犯罪剧,破案剧,推理剧,心理剧,这是一部关于家庭,正义,权力的片子。
一直都是看的犯罪心理和超感神探,习惯了一集破一个案子的模式,而谋杀这片子打破了模式,但它却是是最细腻最残酷的。
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
小姨又体贴又耐心的帮忙带小孩是因为心里内疚;助手小男孩全心全力帮忙竞选,不吃不睡的照顾理查德是为了对权力欲望;一直是刚正不阿化身的竞选人在当选之后也放下了假面具,说出了:it's a lovely sunny moring in seattle,as usual.正如这片子一直是阴雨绵绵,是一个巨大的谎言,格温最后也逃不过被放弃的命运。
最后,我真心希望如果有第三季,就和所有俗套的美剧一样吃窝边草吧,求男女主角2个在一起吧,真的很配啊!!
结局我的确没有想到,最后一集给了每个人一个交待,所有的细节都表现在那里,Mitch是原谅了Terry的,Richmond终于跟随了自己冷漠的心,Linden解放了自己,一句一句I didn't know,It's randomness. 谋杀不只是说人,也谋杀掉了所有人的心。
-A film by Rosie LarssonI know the world is vastI know I want to see it allJust like you wanted to momI don't know where am I goingBut I'll let you know when I get there.and I know Tommy and Denny, Mom and Dad, I love you!-We got the bad guy.-Yeah? Who's that?
和《沉默的羔羊》开场类似,女主独自在丛林晨跑,如同梦境,同时交叉剪辑受害者Rosie暗夜里被追杀奔跑的场景。
《谋杀》开篇就直接告诉观众,这是一部心理剧,由一起谋杀案串联。
(一)Sarah Linden: 开场Linden奔跑至湖边,发现了一具动物尸体,驻足凝视,也象征了她心理层面的困境:比起“生”,她对“死”更沉迷。
Linden想开启新的生活,却有心无力,她更习惯痛苦和逃避,而非建立和经营健康稳定的亲密关系。
Linden特意强调自己愿意嫁给对方,更像在说服自己,未婚夫离开后,独自叹气。
害怕失去而不敢拥有,让她惯性地成为稳定关系的破坏者,因为查案不能赶去结婚,只是个借口,Linden害怕美好的事物而不自知。
当他人戳穿Linden真正的问题所在,她通常秒变刺猬转移话题,不近人情地直戳他人的痛处精准回击,用攻击的方式让关心她的人及时闭嘴,同时逃避掉自己的问题。
每当谈及自己心理创伤的话题,Linden都会对心理医生恶意满满地攻击,试图转移话题。
Linden摆脱不掉的过去,如同她想戒却总也戒不掉的烟。
儿时被母亲抛弃的伤害,和由此引发的愤怒,以及自己也无法做个理想母亲的问题,总是困扰着她。
怨恨抛弃自己的母亲,太想走反方向做个好母亲,却总是做不好。
害怕亲近的人指出这一点,其实是因为Linden不愿面对自己,也无法接纳真实的自己。
异常敏感,过度紧张,仿佛儿子短暂离开,他们之间的爱就会瞬间蒸发掉一样。
Linden不肯松手,既是爱儿子的方式,也是过度防御,源自她内心巨大的恐惧和不安。
不断更换寄养家庭的经历,让linden习惯成为有计划的逃跑者,再用独立做“铠甲”。
隐忍坚强的代价,让Linden远离了快乐和友谊,难以对他人建立真正的信任。
Linden无法摆脱过去,也无法创造内心真正渴望的未来,Linden卡住了,无法成为抛弃孩子的坏母亲,也没办法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好母亲;渴望建立亲密关系,又因为害怕失去而时常主动破坏关系;渴望热爱生活,却被凶杀案吸引;渴望Stay,却总是逃走避开… 既无法爱这个世界,又逃离不了生活本身,她被困在她想爱与无法爱之间,进退两难,Linden迷失了,并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
独立坚强是保护自己不再受伤的屏障,将自己活成孤岛,Linden其实是连幸福都害怕的胆小鬼。
作为警察,Linden倒是勇往直前,甚至偏执。
她善于观察,对受害者和受害者家属有强烈的同理心,但真正让她沉迷其中的两起案件,都和她自己痛苦的童年经历有关。
Rosie和Adrian 曾经的处境:恐惧、寒冷、孤独、无助、绝望…这一切和Linden经历过的太像,她想找到真相,执着于抓到真凶,就像这么做能拯救她自己一样。
Linden想象中的Rosie遇害当晚的情景
自己被母亲遗弃当晚,黑暗 寒冷 孤独 无助的记忆
这其实也是Linden对母亲铁石心肠抛弃自己的控诉 Linden放不下Roise的案子,她不自知,她在重复自己痛苦的经历,直至找机会治愈自己。
她说Rosie只要换个方向就能活命,其实编剧在暗指Linden,选错了生活重心(二)Stephen Holder: 两位主角的初相识和《七宗罪》如此相似,新老警察交接办公室,老警察经验老道却想逃离,新警察经验少问题多,却又热情满满。
就像Holder姐姐说的那样,Holder总想做成点什么,球、街舞(他首登场时箱子里正放有这两种热爱),没想到最适合的是当警察。
Holder渴望成就自我价值,但缺席父母的原生家庭,没能给予其足够的自信。
警校第一年被选去当卧底,却染上了毒瘾,伤害了一手养大自己的姐姐,又让挚爱的小侄子失望。
就算事后努力改过自新,不堪的过往还是永远凝视着自己,Holder常常会怀疑自己不是好人。
他求助于各类宗教、出入共助会、吃素、常常试图调整自己到健康的生活方式,也都是想寻找自我,探寻方向。
跟着不眠不休专注查案的Linden工作,Holder能忘记毒瘾,能逃避对自我的怀疑。
而追凶者的身份,也让Holder能自然产生自己是好人的感觉。
他之所以越来越适合做警察,或者说他适合和Linden搭档做警察,其实和内在的心理需求有关。
被单身母亲的姐姐一手带大的Holder,天然对Linden有熟悉感和亲近感,他能理解Linden独自养大孩子的艰难,也能理解父母缺失对孩子的影响。
这种理解不像Linden的未婚夫那样,源于对心理知识的了解,而是源于Holder切身的体验。
那种感同身受的体谅更容易被Linden吸收,而Holder关怀Linden,也仿佛在对自己的姐姐做出补偿,他喜欢也愿意关怀Linden,还能自然而然地亲近Linden的儿子Jack。
在理解Linden的过程中,Holder能看见自己的姐姐曾对自己付出的爱,这让他安心、平静。
他看不得Linden受苦,也不想让Linden失望,就像不愿让自己的姐姐再一次对自己失望一样。
(三)每个人都有秘密: 《谋杀》用了两季只讲一起谋杀案,串联起生活中的各类人,每个人都有秘密,这个秘密往往与其内心深处的伤害有关,人们撒谎隐瞒的同时,真相反而一层层显露出来… Linden在5岁时被母亲抛弃,难以真正信任他人,不断逃避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 Holder曾经吸毒成瘾,伤害了最爱他的姐姐,改过自新也常常陷入自我怀疑; Darren缺乏家人的关怀,才那样迷恋自己的妻子。
妻子的存在让他成为了更好的人,但失去妻子的原因,又和原生家庭的影响息息相关; 从小被利用的Gwen,在不尊重女性的圈子里长大,太渴望得到尊重的她,才更离不开Darren; Jamie糟糕的成长坏境和嗜酒残暴的家人,不难解释他对权力的过度渴望,和对Rosie残忍的暴行。
他喜欢Darren正直温良的一面,又无法相信这样的人真的存在,始终爱并怀疑着。
他也许是担心Darren再次自杀才拿走了枪,没想到最终却用来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传统霸道且秉承着白人至上理念的母亲,软弱又温情的父亲,让Mitch和妹妹有着不同的叛逆和软弱。
本性纯良的Stan有着黑帮背景、杀人的过往、嗜赌成性的经历,又因Mitch金盆洗手组建了温馨的家庭,是Rosie让他最大程度地摆脱了过去,拥有了正常的生活,也是Rosie的存在让其免受“小目淳”的复仇,无论对与错,曾经做过的事,如鬼魂般永远盯着Stan,他必须承载着一切继续生活。
Rosie的伪男友富二代,痛恨父亲因众多杂乱的异性关系伤害自己的母亲,才对好女孩Rosie心怀喜欢,但父亲内在的懦弱和外化的暴力,又多多少少影响了自己。
Rosie是个好女孩,不只是家人爱她,很多人都喜欢她,也正因如此,她知道了太多秘密,困扰了自己,又阴错阳差丢了性命…(四)结局: 明线谋杀案的结局,真正的凶手是曾经疼爱过Rosie的小姨,暗线Linden心理问题的元凶,是抛弃过自己应该也曾疼爱过自己的母亲。
Linden和Holder一直想抓的坏人,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坏人,行善作恶的都只是人而已,坏人又是谁呢?
坚信这世界有坏人的人,都有自己的心魔,也往往被不同程度地伤害过。
而最常见伤害我们的人,往往是我们亲近过的人,或与原生家庭相关的人。
结局时西雅图的雨停了,Linden没有再沉迷于下一起案件,她对真相有了新的认识。
纹身小目淳其实像极了Stan,他杀了黑帮头目雅内克,也让Stan得以解脱。
小姨承认了罪行,Stan一家,妻子回归,搬入新家,算不上重新开始,最终还是带着伤痕与成长,继续生活;动了杀心的Jamie最终自求一死,新市长取代了旧市长,但一起开会的似乎还是原班人马,改变也许会有,又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Rosie的死就像投进湖水的石头,曾经整个湖面泛起涟漪,现在又重新恢复平静。
生活总归还要继续,但那些发生过的事并不会真的过去,人们只是带着这些影响,继续生活。
停在这里真是荡气回肠。
Linden退出警界,望着Larsen家的房子,可能会怀念查案的日子,可能也是和自己混乱的过去道别。
最终话,我觉得惊艳的有这样几个点:1.Jamie居然真的是主导Killer13话播放前也有很多人猜测,根据这部剧怀疑一个推翻一个的规律来看,Jamie肯定能神奇开挂洗清嫌疑。
但是之前几集都在铺垫他的嫌疑,所以最终话也算是顺理成章。
我个人很喜欢他的动机。
之前总觉得他和Mayor搅在一起肯定是背叛了Richmond,于是觉得各种不舒服和想不通,结果动机反而是“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啊”的扭曲狂热,这种腐腐的感觉真美好啊=w=2.Terry的直接动手Jamie的事情很多人都猜到了,所以最终话另留了这个悬念,被惊艳到了。
Terry的罪是很严重的,主观杀意(虽然不是针对Rosie)+实际直接下手,应该构成故意杀人罪吧。
之前也有很多人质疑Terry不伦恋二人组是凶手,但是好像没有人猜到是Terry直接下手的。
为了自己绝望的爱情和人生,虽然不知情但改不了弑亲的本质,带着沉重的愧疚留在他们家赎罪。
以前我就奇怪怎么会有这么善良的小姨子,除非觊觎姐夫否则哪有这么无私的。。
所以说那些其实都是赎罪?
最后她一句句反复的“I didn't know”让泪点很低的我哭惨了T T3. Richmond转型Richmond和Gwen说要move on的时候,·我这个大俗人还以为他要和Gwen求婚啊QAQ。。
他最后的政治家转型,把Gwen拒之门外等等细节,带出了我最喜欢的人性转变。
我相信他本质上还是正直的,但是作为一个政治家,他要和曾经的过去说再见,而他的过去不仅包括Lily,也包括了Gwen。
4.Rosie的电影Rosie的电影好感动呀T3T。
Larsen全家一起微笑含泪看,Linden一个人坐在警局里看,瞬间全剧升华为神作的更高层次啊只要不出第三季,这部剧在我心中就是铁打不动的神作了^_^
如果Rosie不隐瞒自己的行程,遇事不慌,会不会就不会死?
如果老师不隐瞒善意的违法行为,是不是就不会被打进icu?
如果Richmond没有隐瞒自杀未遂的行为,是不是就不会高位截瘫?
等等……每个人看似都有自己的苦衷,但其实大家都需要冷静,这让我不得不联想起我仅有不到一年时间的交易经历,很多次失败的交易都是由于慌乱不够冷静造成的,反观后来成功的交易也确实是冷静下来操作的,虽然我偶尔还是容易被情绪裹挟,但好在经常复盘,人性就是如此,成功需要的品质全都是反人性的,而冷静是除勇敢外我认为第二难得的品质。
不管是第一季的结尾Belko拿枪对准Richmond,还是第二季的结尾通过Jamie和Terry的口述拼凑的整个案情,各种论坛里都充斥着大量的不满:剧情慢、编剧耍人、不符合一般探案剧的规律…总之把这部剧当做是普通侦探剧的观众最终发现他们并没有猜中真相,恼羞成怒。
那些希望抛开现实中令人沮丧的情绪而全身心投入电视娱乐的观众,却发现莫名其妙地成了一个旁观者,见证了另一场人间悲剧。
《谋杀》最后一集,压抑到近乎绝望。
回望过去26集,每个人都不是单纯的好人,但也不是彻底的坏人:为雅内克卖命的Stan在最后一刻选择了自我救赎,彻底和过去的自己告别。
在懦弱妻子为了逃避现实离家出走的时候独自承担起养护一家人的责任。
Stan不知道Rosie究竟是否恨过自己,在这份情伤还未痊愈时他也曾崩溃到对孩子大吼,而到了晚上又愧疚地道歉;母亲的所作所为符合她懦弱、不知道为自己行为负责的性格。
她也曾有过糜烂的过去,她无法释怀现实世界Rosie的离去,但出乎意料地她选择抛夫弃子四处闲逛;Richmond,一个曾经坚持原则的政客,在结尾我们发现他不过是不敢面对一个肮脏的自己而已的普通人而已,他是那样的不敢面对自己以至于招妓也要问妓女“你知道淹死的感觉是怎样的吗?
”好像这时对妻子的怀念能消除自己的不安和不道德感。
当底线崩溃,他也可以昧着良心为印第安酋长撤销控诉。
或者说他一直都是这样的虚伪、世故、扭曲,只是突然有勇气做了真实的自己而已。
反倒是杰米,一个残忍的小人,却始终坦然勇敢的面对自己,到最后一刻做出了自我了断。
人性的复杂被《谋杀》展现的淋漓尽致。
现实里有纯粹的恶人吗?
大量女死刑犯以前是有梦想的,却被男人、被家人、被社会所逼迫最终奋起反抗、做出错误选择的弱者。
就算没有走上犯罪道路,如今又有多少人摸着良心告诉别人“我是地道的好人!
”我们迫于生存一步步滑向道德深渊,摒弃曾经的底线和原则,走向我们曾经不屑甚至鄙夷的地方。
当内心深感恐慌迷茫之时,我们又会为所做所行寻找各种合理不合理的借口安慰自己、埋葬愧疚,久而久之,内心的麻痹和疲倦已经不能支持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和良知。
我们对人情冷暖越发冷漠,对他人的帮助深感怀疑。
我不禁要问:这是怎样一个荒诞的时代?
对利益的争夺是本剧又一个焦点。
政客为了抹黑对方不惜造假,Terry为了抢男人上位愚蠢地活活淹死了自己的亲外甥女。
谁知道这个世界为了利益会疯狂到什么地步?
当信仰缺失,道德的底线在哪里?
我不禁想问Terry:因为你杀死的是自己的亲人,所以最后你会陷入绝望和自责?
但是如果一切都被掩埋,那辆车带着另一具冰冷的尸体永远躺在冷涩的湖中,你会坦然的过一辈子吗?
你会忏悔吗?
剧末,我们终于等来了久违的阳光,虽然只是在Rosie身前拍摄的那部无声电影里。
Larsen终于找到了答案:Rosie从未恨过自己,她永远挂念着整个家。
我们因为爱的撕裂而痛苦,又在最后看见爱带给观众全剧唯一的希望。
珍惜自己的家人吧,因为他们比这世间任何东西——包括哪些道貌岸然的政治——更加真实,更加值得珍藏和怀念。
终于在《谋杀》里我们有机会面对自己千疮百孔的灵魂,慢慢地触碰它看它是否还有知觉。
西雅图的阴霾一直没有散去,就像我们转了一大圈终于知晓了答案,心中却无法散去沮丧、失落、压抑、失望一样,好像谁是凶手已经不重要了。
我们突然发现每个人都是那么复杂:他们既可能是沾满鲜血的凶手,也可能只是为了生活做出妥协的受害者、弱者,值得同情。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都已经不再幼稚的问父母:“为什么他这么坏?
他就这样忍心故意这样对我吗?
”争名逐利的疯狂世界,只要没有死人,我们终将无奈的接受伤害,或是心安理得的成为下一个施暴者。
然而在《谋杀》里,这种习以为常的道德沦丧被主创无情的放大,使观众心痛地看到这种人性的恶在极限状态下能带来多么具有毁灭性的结果。
只是在《谋杀》里,连死亡都不能再激起人们的停驻、侧目、反思,被利欲蒙蔽双眼、泯灭良知的灵魂继续踩着一具具尸体向前,向更黑暗的深渊塌陷。
有一句老话:“可恨之人自有可怜之处。
”《谋杀》里Terry阿姨只是为了自己的幸福情急之下做出了极端的行为。
杀人无论如何不能原谅,在最后她一遍遍地重复着“我不知道,我不知道那是罗西。
”好像换做另一个人死去能消除罪孽一样。
这让我们看见这世上很多罪孽、错误本可以以更好的方式避免,只是当贪婪侵蚀心灵,我们又如何冷静下来?
只是在车子便随着一个生命的尖叫哭喊最终消失在水中、消失在夜色里,我们突然有一阵心酸和惋惜。
在结尾处,霍德看见心事重重的林登:“我们抓到坏人了。
”林登反问:“真的?
是谁呢?
”这时我们发现我们也不知道答案。
《谋杀》传递着对人性的弱点或者说是人性污点的拷问。
每个人,无论是观众与否,其实都已经是一场场惨案的“凶手”。
只是有的人没有因此死去,有的人却获得了罗茜的结局。
上周我打电话给妈妈,她一如既往地告诉我她在读的官场小说,她是多麽看重这些“人事机关”,还推荐我去阅读。
我本能的排斥,却找不出什么理由去反驳。
这就是为什么西雅图直到最后也没能放晴,我们找不到生活的答案、找不到纯洁的理由。
《谋杀》是那样长,长到足以让我们觉得好像看透了每个角色的前世今生,长到足以让我们觉得与他们一起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希望与绝望、堕落和救赎。
长到我们为自己叹息,为自己悲伤。
而最终只能选择Move On
这个剧刚看完的时候,其实有种莫大的解脱感。
貌似简单的一个谋杀案,竟然整整拍了两季。
中间多次徘徊在要不要继续看下去的纠结中,习惯了像犯罪心理那样一两集搞定一个案子,对这样漫长过程的煎熬实在感到心力憔悴。
以至于完全不想去碰第三季,怕开了这个头,又重蹈窘境。
然而在看过一阵之后,却仍然常常想起它。
于是现在,我到了这里。
每个人都牵扯其中。
就像是一个横七竖八布满摇摆球的矩阵,不知道哪个点上的一个球被轻轻举起再松开,引力使它下坠,牵引的绳子使它划出一个弧度并撞击到它前面的球体。
力在球与球之间传递,哪怕看起来纹丝不动的球,也在中间起着作用。
最终,被无意间摆在矩阵边缘的那个玻璃瓶被击中,在「砰!
」的一声中,这个故事开始了。
从一地碎片进入,以捕获最后弹起的那个球而结束。
然而究竟是谁在最初放下第一个球,却永远无从得知——也许是命运吧。
即便不动声色,我们仍能看到力的痕迹。
以一个帝王蝴蝶的故事存在,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存在,以无法摆脱的血缘存在,以流连于金盏中的爱情存在,以忠诚表皮下的欲念存在,以梦想、以渴望、以贪婪、以权力、以懊悔、以冲动、以你曾感知过的一切存在。
残忍的是,每一个人都曾以为自己站在了矩阵之外,距离他们所追求的幸福仅一步之遥,甚至已置身其中,但在这些力的牵引下最后都如同玻璃瓶一样,被刹那间粉碎。
更加残忍的是,他们的生活还要在一地碎片上继续,只是幸运的我们不用再目睹了。
当那些热门案件,在网上一片「 必然如此」、「肯定是这样」、「那人就是凶手」的喧嚣中一波散去一波又来的时候,上帝只能笑笑,别逗了你们这些球,还自以为抓住了命运的尾巴。
剧里的人们同样,一次又一次,拳打脚踢、开枪射杀、或是铺天盖地的用舆论去宣扬自己抓住尾巴时,却最终在别人手里举着的镜子中看见自己身后那根躲藏的尾巴。
柯南君一直义正言辞地告诉我们,「真相只有一个!
」。
是的,真相是只有一个,可这个被称为真相的球被包裹在那个无穷尽的施力矩阵中,不知从何时开始,就已经注定要冲向高点。
我们只能祈求自己不是那个玻璃瓶,也不是那颗最后的球,就在默默的静止中,让一切慢慢流走吧,这样也许会感觉好一点——会吗?
没有人能幸免于难。
如果我是高于真相所在维度的生物就好了,这样,也许就可以确认,是那次放学跨出校门时先迈了左腿这个动作,让我最终在这么多年后能遇见你。
诶怎么最后拐这儿来了。
其实我就想说,球们,悠着点玩,悠着点生活,悠着点思考。
共勉!
P.S. 我一直在想,要不是为了写这篇东西,也许我的ipad就不会丢了。。。
——又是一个真相之外的故事——所以以上,只是尽可能的复原,却再也没有当时写的时候的情绪了。
刚刚看完 The Killing 的season finale,脸颊上的泪还没有干透,不是我泪点低,而是有太多让我眼泪决堤的地方:Jamie对Richmond 变态的爱,与这个基情四射的大环境无关,至少在我看来真的是爱:"I always do it,Darren,Everything I've done is for you" 多么twist却又"美好"的杀人动机。
而 Jamie最后移动手枪的动作无疑是自杀式行为,大概是在最后也不想连累Richmond。
让我体会到爱的有始有终的。
其次是小姨Terry的杀人告白,她一直重复着那句:I didn't knoow 听得我心都碎了,当她冲过去拥抱姐姐Mitch时,Mitch呆呆的回应,似乎当时对妹妹的怜悯多于失去女儿的痛苦,在她怀里的只是无助的绝望的小女孩,而不是杀害自己女儿的凶手。
以前一直以为这个小姨是因为爱情太绝望人生太空虚,想趁姐姐疗伤期间插入她的家庭,没想到原来一切都是赎罪。
其实这一家的女人都不简单却也不容易然后是Rosie Larsen的video OMG!眼泪糊住眼有没有?
看的姐都快哭岔气了,多好一姑娘啊,有梦想有勇气有魄力有方向有能力还有爱:“I know the world is vast, I know I want to see it all. Just like you wanted to mom. I don’t know where I’m going, but I’ll let you know when I get there.Tommy and Denny, mom and dad,I love you.”只是她已经死了,永远没有了未来。
在这最后一集里,早晨还同正太弟弟们打闹,傍晚却凄惨的沉入湖底,之前虽然抱着离家的决心,却未能意料到竟是永别。
Larsen一家,还有我 微笑着流着泪静静的看着电视机中Rosie美丽而年轻的笑脸。
总共两季,用两年时间讲了一个破了二十六天的案子,与其他快餐式的美剧比较,俩季一个案子却一点点都不拖沓,因为剧中每个角色都似乎过着自己的生活(甚至是台词只有几句的死跑龙套的,我特喜欢里面Holder戏份一点点的姐姐,长得都有点儿像,每个角色的演员选的都很好),每个人鲜明而复杂的生活与感情纠葛组成一张大网,然后让个事情在其中自然地发生。
负责破案的女警Linden从准备离开警局去结婚到因为案子与未婚夫分手、无家可归、送走儿子、强迫送进疯人院、停职拿走警徽,偷偷做调查到最后的水落石出,期间还抓错过两个人:一个重伤进了医院,一个变成残废只能坐一辈子轮椅。
而当最后Holder对她说:"we got the bad guy"时,她却反问“yeah?who's that” 其实没有所谓的bad guy,也没有什么深重而罪恶的阴谋,只是一帮不冷静的人在感情的碰撞与激化下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其实这样的结局才更让人感到悲伤与奇异的满足,每个人其实都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只是一个关节牵动另一个关节,如蝴蝶效应一般造成了最后的悲剧。
反正就是大家都有病不管时间怎么推移, Larsen一家的破碎是怎样都不可能愈合的,只是生活就是这样,不管你多么痛苦,还是要move on不得不提的是这些在银幕中打动我的坚毅的女性,这部剧里的Linden是一个,还有之前看过的 国土安全 的女主(第一季结尾都被送进疯人院用电击来治病了,而她第二季我想仍然会卷土重来)。
真相即将揭开,可经过编剧折腾了一年多之后,现在的你是否对凶手是谁还像当初那么期待?
调皮的网友将第二季的剧名翻译成“两季破一案”除了无奈的调侃之外,更多的还是证明着这部剧集的精彩程度,不然谁还有耐心等下去看下去?
而且还给出第二季比第一季更高的分数?
据传,延续了一年的杀人案即将在第二季的第五或者第六集也就是本周和下周揭晓谜底,但此刻至少对于我来说,对于剧中人物的命运和案件对人物影响的关心远远多过了对凶手的关心。
是的,在我们和剧中人共同经历了这无数的真真假假纷繁复杂之后,除了需要缅怀的死者外,谁有能拍着胸脯说我们都还是曾经的那个自己?
七八年前刚开始看美剧时,在因其题材广泛而大呼过瘾的同时,唯一让我有些遗憾的是,对于美剧中的破案剧始终提不起兴趣,总觉得这种快餐式速战速决的演绎方式缺少了很多对细节的把握和对人性的刻画,剧情的转折通常突然或者急转直下,相比之下我甚至更喜欢看《包青天》。
直到几年前开始看《Dexter》才第一次找到了对破案剧的热爱,而直到去年《谋杀》的诞生让我喜极而泣,美剧侦探剧也可以不肥皂不快餐。
如果你习惯了CSI、夏威夷等无线台的罪案剧,如果你观看罪案剧唯一的乐趣就是猜凶手知真相,那么我奉劝你还是不要轻易趟《谋杀》这趟浑水了,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各有各的乐趣,挺好。
《谋杀》据说是AMC根据丹麦的一部电视剧改编而又重新呈现到屏幕上的,如果说非要在美国找一个城市能拥有北欧那种阴冷湿潮的气质,那么西雅图实在是不二的选择。
不过和《无耻之徒》一样,虽然品质过硬,但由于本身是改编剧集,恐怕想要在艾美奖中拿到最佳剧情剧提名还是相当困难的,但剧中的两位女演员则分别在去年拿到了女主和女配的两个提名,随着影响力的扩大,今年艾美奖应当还能顺利拿到提名。
进入第二季之后,其实节奏已经比第一季有所加快,可能编剧和电视台也承受着观众的气愤和收视率下降的双重压力决心本来在第二季末揭晓的答案提前,但不管怎样,并不影响剧集的品质。
除了摄影保持了原有清冽的特色,演员们在第二季中情感不再像第一季中隐忍和内敛,开始看到更多的宣泄和爆发。
(每个人都被逼疯了)。
从每一次以为找到突破口,再到每一次的失望,再到看到更大的悬疑,女主角莎拉其实承受着最大的压力,毕竟她是剧集唯一一个从始到终都保持正面的角色。
而剧情的发展涉及更多的是对人性的考量。
在这个小女孩被杀案中,前后出现了多个嫌疑人,当他们被列为嫌疑人时,除了警察之外,他们身边最为亲近的人,那些自以为对他们百分百了解的人又是否给过他们百分百的支持?
换句话说,当你以为你很了解一个人时,你是否真的了解和信任他?
经历了一系列的真真假假的心理斗争,证据的确立和推翻,他是否还是你心中的那个他?
到头来你会发现,你根本不了解也不信任那个人,而这一切的原因竟然是你根本也不了解也不信任你自己。
截止到真相大白之前,剧中有一段关系并非重点但值得仔细品味,那就是议员Darren和他的竞选助手Jimmy。
Darren对Jimmy的信任和Jimmy对Darren的了解让这段关系变得非同寻常。
在这种险象环生的政治圈里,想要百分百信任一个人谈何容易,但Darren信任Jimmy,这种信任无论他是否感觉的到,但仍然源于Jimmy对他的爱和他对这份爱的了解,我这里的爱绝非腐女心中的爱(不过也没有确凿证据表明Jimmy对Darren没有断背之爱)。
试想一下,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之下仍然不离不弃坚持到底,除了爱还有什么可以解释。
Jimmy曾经对Darren做过一次非常好的诠释:“He is a complete man”,从这句话来看Jimmy对Darren的了解已经超越了同事。
其实我们也应该遇到过这样的事,一时的忠诚源于利益,而一世的忠诚一定是源于崇拜。
如果你想要百分百的支持一个人毫无怨言不离不弃的为他做事,除了爱和崇拜没有其他可以解释。
同样你想要找到一个可以让自己百分百放心和信任的人,那么一定要找到一个崇拜和爱自己的人。
但度要把握好,如果想要太多只能酿成悲剧,就像Gwen与Darren的关系。
扯了这么多,无非是想和同样被这部剧折磨了一年多但依然不离不弃的朋友一起分享一下观影的感受,真相很重要,但真相背后的东西才是这部剧带给我们最多的,我一直在说虽说叫the killing,但事实上讲的却是after the killing,谋杀之后,这个世界究竟改变了多少?
接着走进西雅图冰冷的雨天,我有点迫不及待。
这是一部应该获奖的"长电影"!
难得的一部有深度的好电视剧!
有些人觉得剧情拖沓,对不起我真的觉得你可能只适合看快餐剧。
事实上每一个情节都是丝丝相扣的,编剧和导演不是简单的描述破案,同时挖掘了人性的复杂,受害家庭对失去亲人的痛苦和挣扎。
如同真实案件白银案里,有对夫妻重新生了一个孩子,那个孩子从不知道自己有过一个姐姐,这个秘密就是因为父母太痛苦而不愿面对或提及。
两位侦探有着各自的问题和烦恼,但他们同有对刑侦工作的认真,执着和对权势的无畏,即便女主角不漂亮即便男主角曾经走弯路,我依然觉得他们魅力四射,你一定会喜欢他们!
两季破一案....但我还在看 - -~
天哪,这究竟是多大一个坑啊,我就不停地往里陷啊陷啊。。。不禁想说此剧牛x!最后一集得精彩让这一切的等待都值得了!
居然还是这个案子!结局还算震撼,这一个个杀了人还没事儿似的。我从第一季前面就觉得Jamie有问题,完全是因为他长得就不像个好人。Holder和Linden居然没有实质性发展,编剧你去死。
very touching
本来还在抱怨第一季进度慢,查案查两季费神,但ending证明了等待是值得的,这是一个好故事。政客圈太屌乱了,各种为了金钱和权位双手沾满鲜血,穿上西装系上领带又变成了大幅宣传海报上的正面人物。政客嘴里鲜少真话,脚下却是真的生命。就像最后linden说:“我们真的抓到坏人了吗?谁?”
我觉得还是第一季好看,尤其是第一季第一集的电影手法。乔尔金纳森很帅。第三季还是会继续追。果然也有人认为和two peaks像,还有爱杀17
节奏慢,依然,有几集好有恐怖片的feel,依然,是部好剧
这部剧为了反转制造了多少冤假错案……
IT WAS WORTH THE WAIT.
我觉得吧 这剧其实是想说 女人狠起来真的特可怕 一个女人狠下心来办案子 破了 另一个狠下心来杀人 结果杀的是自己的外甥女
表示看到第五集直接崩溃姐姐您能不能快点儿啊··还有好多之前埋藏半天的细节没解释,比如那个老师家里的那个氢氧化物为甚那么符合啊!各种慢各种纯为赚钱!这种方式拍少了是吸引人拍多了就是不要脸!
据说第二季节奏能快一点,然而并没有,一集弃,真是很难坚持看这个节奏讲平平无奇的故事看4季,十几集,够够的了。
结尾太残酷了
就因为这片子大概GA给Seatle带来的NC好印象全部减成负分了。停不了的雨和破不了的案子一样糟心哪。e03拖了一个礼拜还是看不太下去。
奥巴马现在是不是特希望罗姆尼摊上这么一件事?//水灌的更严重了,尤其前几集扯东扯西,我差点忘了他们是在查什么案子了。
真佩服自己 居然把这剧看完了 太累了
只有我觉得看到结尾像吃屎一样难受吗
简直了前后剧情有严重错误,竞选车明明两人都开了,怎么能前几天报丢失呢,议员怎么就谋杀案晚上删除了招嫖网的信息,这样的错误怎么就能存在。
doesn't make any fuckin' sense. 一个案子讲两季也是醉了
7.5/10非常不错翻拍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