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看了十多分钟就和我说想离场了。。。
结果因为想听结束后的嘉宾分享。。。
硬是撑完了全场。。。
片尾发现这个电影还准备拍续集简直要晕过去。。。
彩蛋就更不用说了。。。
感觉是在为一群多余的角色加点戏。。。。。。。。。。。。。。。。。。。。。。。。。。。。。。。。。。。。。。。。。。。。。。。。。。。
这部《奇门遁甲》,是对中国观众的一次集体性侮辱: 如果这个周末,你有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念头,而《奇门遁甲》正好是你的选择,那么请你打消这个念头。
如果你已经购买了《奇门遁甲》的电影票,那么请你选择退票,大部分的第三方购票平台都有退票选项,提前24小时退票产生的退票费最低。
因为,《奇门遁甲》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垃圾。
太让我失望了
(节选,全篇在我的个人公众号里,想看的可以关注下)现在看电影不是一件难事,很多都市人走进电影院不仅是欣赏震撼的视效带给自己的享受,这个过程更像是一种暂时逃避现实的手段。
那里有爱,梦,与震撼的创造力。
电影是一种视觉听觉相结合的艺术,传达着每个导演、编剧、演员的思想。
正如冯导之前所说的:“中国没有垃圾导演,只有垃圾观众”的言论,真的透露出一种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愤慨。
那条视频不见了-腾讯视频中国人,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有一种从众心理:好片子上映,没有了解与认知,乌泱泱一窝蜂去了,看懂的,点个赞,感慨几分;看不懂,想到花出去的影票钱,很是一番伤痛,各种app里骂上一骂,虽不解气,但是拉低了评分,也算释怀。
垃圾片上映,如果事先不知道,定是先看了有几个认识的大腕,被花里胡哨的宣传看花了眼,便心里报着“希望”去了,回来的时候朋友圈里一阵唾骂,让人避开雷区;如果事先是知道的,还走进影院去,大抵是抱着一种“我看他能烂到什么地步”的心理,看完之后也深觉钱花的不值,依旧是各种app里骂上一骂,为其他被坑的朋友助声势。
近几年,可能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中国电影观众的钱好挣。
只要有几个曾经红过的影星客串一下,找几个当红小鲜肉,剧本无论多烂,都会有粉丝买单。
在中国,票房破亿不是问题,问题是,真的能有如此厉害的收入吗?
其实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各大app上层出不穷的票房补贴、观影优惠,哪一个不涉及虚假唬人的成分?
但是各种的折扣的确促进了观影人群的壮大。
于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了。
拍照、聊天、吃鸭脖;孩子电影院里坐不住来回跑,大声喧哗打电话,尤其在二三线以下的城市,这种现象屡见不鲜。
看电影,第一次不是一个享受艺术的过程,而成为一个打发时间的消遣。
十几块,几十块钱,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但是可以买得起电影院里的冬暖夏凉。
因此,只要热热闹闹,花里胡哨,中国观众,都会热情洋溢地冲进电影院里观看那些很多时候他也不明白在看些什么的东西。
最让我气愤地,就是那道名为“中国广电总局”的门槛。
对中国电影创作者百般限制,却放进不少外国的“老鼠屎”。
首先有一类引进电影——北美上映多年,国内院线再来挣钱;还有一类——中外合资用“名人”,讨好意味很明显;最后一类——胡编乱造无下限,设下圈套蒙观众。
第一、二类可能有好电影的出现,毕竟上映时间有延迟也是情有可原;第三类真的让我无法忍受,简直就是把我们中国观众当傻子忽悠。
比如我浏览了2017年的所有片单,六分以下的引进电影一共十一部,各有各烂的特点。
其实这个量还好,与415的总量比起来,论烂的程度,引进电影如何能与国产“大片”相提并论?
中国产烂片的速度与能力真是一年更比一年高,一年更比一年强,变着花样坑你钱,换着手法折磨你。
就比如现在正在院线的《奇门遁甲》,首发海报很是唬人,猎奇的用色,肆意的线条,大胆的想象,独到的诠释,的确让观众一开始就对这部电影心生向往。
但是,就是但是,我看过之后,才发现,这只是一部哗众取宠的片子。
犹记得当年徐老怪的《蜀山传》,刷新了我对于奇幻类电影的想象。
那种香港老电影所具有的特殊质感让我心驰神往,只是现在像素清晰了,手法新奇了,特效精致了,感觉却不再了。
这部《奇门遁甲》简直刷新了我对于徐克的认知,90分钟的电影只是开了个头,还不知道奇门遁甲到底是个什么鬼,就被几大糟点折磨的痛不欲生。
1. 傻白甜的周冬雨全程卖萌,发型像哪吒,装傻的时候一点都没有可爱的感觉,可爱不是说谁眼睛小谁就呆萌好吧?
而且很多桥段给人感觉很做作,毕竟周冬雨作为金马影后,这样没有什么层次的人设有点浪费她的演技。
2. 天外陨石的奇特设定让我全程懵逼,赤目、白虎的造型使得本来挺好玩的东方奇幻硬生生跟西方魔幻混淆了。
不由得让我想起那部毁了陈坤在我心中高大形象的《钟馗伏魔:雪妖魔灵》,里面钟馗的设定大抵也是如此,一出场就让我觉得到了《魔兽争霸》或者《指环王》的片场。
本身好好的《山海经》你拿来研究一下多好,根据文字详细还原一下就比你胡乱设计个怪兽的造型要强得多。
3. 讲不通的逻辑。
首先,我很疑惑的是铁蜻蜓跟诸葛青云的关系,相处那么久,互相又了解,可是小圆一出场就有问题出现,这么多年连个基本的信任都没有吗?
难道这就是“关心则乱”的体现?
其次,小圆作为一个具有重生能力的大鸟,她用能量救活了四个人,四个人那么强大的作用是什么?
还不是最后小圆出场暂时阻止了赤目与白虎吗?
最后彻底变成了“金刚大战哥斯拉——根本没人类啥事儿”,甚至最后就像《变形金刚》的尿性——特效不够,爆炸来凑,一路的狂轰乱炸,直接把我整失聪了。
最后,五大门派的掌门真的是没啥作用,白虎也是眼瞎,要他们干嘛,除了害死好多跑龙套的平民,雾隐门安然无恙,你说无语不无语?
最可怜的就是火焰掌掌门,不就是copy《六指琴魔》午马饰演的“烈火老祖”吗?
还有那个画得像个骷髅,带着蕾丝面纱的蝙蝠法师,说着一口的方言,真是拉低了他作为一个哥特“小仙女”的档次。
4. 强行的搞笑伤人伤己。
比起周星驰的《西游》系类,徐克的这次发挥实在是太弱了,袁和平你就好好地做你的武指,没事儿瞎掺和啥?
本来中国就不缺什么渣导演,你就歇歇吧。
还有伍佰,唱歌是不错,演戏也挺好,就是不太适合装正经......
除此之外, 最可恨的就是这部,岩井俊二坑死人,故事简直就是垃圾,故事情节不断重复,硬是凑够了90分钟,跟《你的名字》根本没办法比,而且MTV似的呈现手法,真是让人疲劳,画风也不美,2维跟3维切换的时候很是违和,网友的评论很到位。
期待很高 非常失望 这烟花不如不看所以说,别看这个电影——#烟花#原名叫《升起的烟花,从下面看?
还是从侧面看?
》从这么纠结的名字就能看出来它注定是一场悲剧别花钱了浪费亏在此特别呼告各位导演与制片,请不要再拍垃圾电影荼毒我们了,真的,花钱折寿啊这是《奇门遁甲》别去看了,故事情节根本还没完结,去了又该等好久,表浪费青春了
看到那条鱼就惊了,妈的,这是个什么玩意儿。
后来我发现我错了,后面的毛线球红boss,CF生化风格绿boss,手游风的大孔雀。
就都是什么???
观众是傻子???
剧情无脑,台词雷人,笑点还很尬。
徐克在我心中都快成第二个王晶,可长点心吧!
不推荐看不推荐看不推荐看不推荐看不推荐看不推荐看不推荐看不推荐看
《奇门遁甲》是导演袁和平的,也是监制徐老怪的。
至于到底是谁的——这部电影的主题曲叫《谁是老大》,你要是耳力足够好,能听见副歌里“谁是老大?
”之后伍佰小声嘟囔了一句“徐克最大”。
《奇门遁甲》袁和平导演1982年拍过一次了,那部同名电影像是江湖奇术大全,里面甚至还有《火影忍者》里鹿丸的影子束缚术。
片中一位怪杰脱下布鞋变成鲤鱼,让鲤鱼下油锅帮自己捞钥匙,鲤鱼抗议“老板,不行嗳”。
怪杰坚持,鲤鱼赌气跳油锅,一会儿浮上来一条油炸鲤鱼,还喃喃的说“我死给你看咯老板”。
新版《奇门遁甲》里这条特立独行的鱼还在,已经化成三眼鱼妖,养了个莽汉当宠物,祝它余生幸福。
时隔三十多年,袁和平重拍《奇门遁甲》,题目还是一样的题目,命题人(编剧)和监考老师(监制)变成了徐克,答题卡也是徐克握着袁和平的手来涂的。
比较两部电影,你会理解徐克的用意。
他把“奇门”和“遁甲”分开,“奇门”是掌握了秘术的雾隐门,“遁甲”是天地间隐藏的力量。
在剧本上正邪冲突不是徐克的重点,他的重点是描摹一群江湖人的状态,由此引出一个时代的真面目:雾隐门奇能异士身处太平盛世,自以为是天之骄子,被外星来客赤目连连挫败,才明白了“降妖只是做公益,不是生活全部,大Boss还要靠掌门出手”的道理。
片中镜头无意扫过的小人物特别可爱:铁蜻蜓在酒楼里狠狠抽了旧爱一个耳光,旁边目睹了这一切的一位酒客感同身受,摸摸自己的脸颊,转头面对自己盘中餐。
“你要抒情你便抒情,我饿了我要吃大饼”,这是太平犬的酒肉生活啊。
徐老怪的作品,快比慢好,骑马比步行好,半空中比水里好,水里比地面好,古装最好。
对于豆瓣上部分喷子影迷来说,除非徐克变成象拔蚌,否则他们永远不理解为什么徐克最性感的器官是想象力。
对照《哈利·波特》,理解《奇门遁甲》会更容易。
《哈利·波特》属于种族隔离,巫师与麻瓜之间从货币、纳税到体育运动,都是两个系统。
《奇门遁甲》属于种族熔炉,人类捕快刀宜长被炼化成巫师,炼化他的竟然是只神鸟。
妖怪们喜欢张择端的画,喜欢过青楼里的皮肉生涯,生病也去找医生;雾隐门的目的不是除妖而是降妖,控制人与妖之间的消长态势,否则也不会任由大鼻毛成为青楼红人了。
这种人、巫、妖共存的百味杂陈,才是可爱的市井气象。
哈利·波特跟铁蜻蜓都会施展遗忘魔法,都用来让人类忘记曾经遭遇的神秘事件,徐克大概天生对这种魔法免疫,难道他是个哑炮?
乍一看《奇门遁甲》的演员配置,基本上是一把没有主次关系的牌面:倪妮和周冬雨哪个做大哪个认低服小?
大鹏能憋住不说东北方言吗?
伍佰的戏份真的不是买主题歌赠送的吗?
不过从成片来看,倪妮的蛮丽,周冬雨的灵怪,大鹏的微丧小贱,伍佰的冷硬,加上摸不清状况的李治廷,演员的毛刺恰好跟角色合身,就跟悟空的虎皮裙留了个尾巴的豁口似的。
大部分演员只能演一个角色,烧高香把演员放到恰当的情景中,倪妮也能英气勃勃了,大鹏也能层次分明了。
演技这东西就是演员的GDP,是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的东西,然而跟徐老怪合作后,从王祖贤、林青霞到倪妮、周冬雨,滥发的货币突然间都有了购买力。
对于香港导演来说,融入内地文化一开始是一种强烈的决心,突出代表是徐克和他的“狄仁杰”系列,后来变成一种渴望,突出代表是徐克和他的《智取威虎山》,再之后变成一种神话,突出代表是徐克和他的《西游伏妖篇》;终于变成了一种本能,突出代表还是徐克和他的《奇门遁甲》。
可以说,徐老怪从作品上讲不仅内地化了,甚至反过来给“内地化”商业电影制定标准:视觉上的奇观、节奏上的跳闪、剧情上的快切以及对演技外化的推崇。
1982的《奇门遁甲》变成2017的《奇门遁甲》,背后藏着一种点化,不是徐克点化袁和平,而是徐克对影迷的点化:我们这块土地,也曾经是神灵的祝福和嫉妒并存的大地;我们的先人,也曾经遇狐、驱虎、捉鬼、求雨、洞葬和花语。
带着雾隐门的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道一声:奇门遁甲,阿拉霍洞开!
这个电影太莫名其妙了,不知道应该属于什么分类,说它是神话可是那些怪物好像外星人又来什么能量之类的,说它科幻又实在不太像。
整个情节上我也感觉莫名其妙,根本不懂想要表达些什么,也不明白怎么回事,那师兄和师妹没有感觉什么cp感,一顿乱打耳光,莫名其妙的就生气了。
捕快莫名其妙被坑了,还被伤残了,结果小圆圈上来就莫名其妙医治人家,还莫名其妙吐血了,最后小圆圈莫名其妙死了,最莫名其妙的是根本没有交代她怎么就活了,活了以后跟开挂一样,不用几下就把两怪物打死了
袁和平执导的两部《奇门遁甲》(分别是1982版和2017版)都是奇幻武侠电影,但它们在剧情、人物关系和特效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首先,在剧情方面,两部电影虽然都讲述了寻找强大秘密武器击败天外来客的故事,但2017年的版本在故事背景上带有科幻色彩。
此外,两个版本在细节方面也有所不同,例如人物关系和具体情节等。
其次,从人物关系角度来看,两个版本也存在差异。
2017年的版本中的人物关系比较简单,主要围绕着江湖人士的奇幻冒险旅程展开;而1982年的版本则更加注重爱情元素,主人公的爱情成为推动整个故事发展的重要线索之一。
最后,从特效角度来看,两个版本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2017年的版本使用了大量特效,但在表现病毒攻击等特效时有些尴尬;而1982年的版本则更加注重武术和特效的结合,给观众带来了更加真实的视觉体验。
袁和平执导的两部《奇门遁甲》虽然都是奇幻武侠电影,但在剧情、人物关系和特效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对于袁和平导演的2017版《奇门遁甲》这部电影,我的评价总体上是正面的。
首先,从剧情上来说,这部电影虽然有些古色古香,但同时也充满了科幻元素,给人一种古老与现代相融合的奇妙感觉。
虽然有些剧情让人觉得有些混乱,但整体上来说,这部电影的剧情还是非常引人入胜的。
其次,从角色塑造上来说,这部电影的角色塑造非常成功。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特点,他们的行为和决策也都非常具有代表性,这种设定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每个角色的性格和特点,也让剧情更加具有真实感和可信度。
再其次,从制作质量上来说,这部电影的制作非常出色。
电影中的画面效果非常精美,特效也非常出色,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的幻想世界中。
同时,电影的音效和配乐也非常好,与剧情和画面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每个角色的性格和特点,也让剧情更加具有真实感和可信度。
虽然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部电影的剧情有些混乱,但我认为这并不影响这部电影的整体观感。
如果你对古代文化和科幻元素有兴趣的话,这部电影绝对值得一看。
但是这部电影却难以超越1982年的版本。
徐克爱酒。
在《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中,林青霞有个著名的饮酒镜头,潇洒豪迈,最是经典。
那部电影的监制和编剧正是徐老怪。
去年的《摆渡人》中有场斗酒戏,其实徐克早就拍过。
在2000年他执导的《顺流逆流》中,就有场谢霆锋和徐子淇喝遍酒吧一条街斗酒的戏。
类似的桥段数不胜数。
不爱酒,难把喝酒拍到这个境界。
爱酒之人多半常会醉酒。
我猜监制《奇门遁甲》的时候,他醉过不少次。
不单他醉,导演袁和平多半也常和他共饮同醉。
否则,他们合作的新片《奇门遁甲》怎么会有如此强烈的醉酒感。
说醉酒感都是轻的。
其实更准确的形容是:嗑药感。
如果让我用八个字形容《奇门遁甲》,那就是:混乱草率,天马行空。
前半句是缺点,后半句是优点。
其实二者是相通的。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控制好了,会制造出非常有趣的产物。
但滥用脑洞且不加掌控,只会搞出奇奇怪怪的四不像来。
首先我要说明的是,我不觉得《奇门遁甲》是部超级大烂片。
它挺烂的,不管是整体的结构还是叙事的节奏,都杂乱无章,剧情更是没什么逻辑可言。
但它也有一些让我眼前一亮的地方。
比如强烈的徐克风格、两个醉酒老汉的奇思妙想,以及倪妮的脸。
如果让我打分的话,10分我可能会给《奇门遁甲》5分到5.5分。
不是看不下去,但忍不了会吐槽。
可能刚想鼓掌,就憋不住要骂娘。
《奇门遁甲》的故事很复杂,也很简单。
复杂是指导演想讲的实在太多,简单则是因为本片讲了许多东西却并没有什么重点可言。
因为想讲的太多,所以导演铺的很大。
章回体的叙事,只是为了勉强掩盖自己碎片化的剧情,而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帮助,反倒是几条线的交错,在一开始就给本片确立了主次不明的基调。
第一条线,主角是李治廷饰演的捕快。
看到捕快这两个字,我脑海中瞬间联想到了不少熟悉的影视人物。
比如邢育森老师、比如燕小六老师。
于是我认定本片的设定还是比较现实的,奇门遁甲应该还在科学化玄学范围以内。
毕竟邢育森老师无法大战外星人,燕小六老师也一定打不过金刚狼。
就算是稍微升级一下,哪怕是四大名捕,也还在武侠范畴。
没想到的是,长得帅确实可以为所欲为,李治廷这个捕快虽然一开始领的命令是抓人,却从头到尾都在捉妖。
他作为一个普通人显然也了解自己身在奇幻世界的设定,并没有觉得以自己的战斗力和妖人对抗有什么不妥。
毕竟他已经见识过凶神恶煞的柳岩了。
在遇到颜值更胜一筹的倪妮后,他很快就忘记了已经变身糙汉的柳岩,跟着倪妮一起捉妖,结果遇到了战斗力已经超越了次元的外星妖人。
善良的他在关键时刻出手救了倪妮一命,于是失去了手。
这其实早已注定,毕竟他未来的大师兄有支乐队,叫“中国不撸”。
而第二条线的主角,就是倪妮。
倪妮这个角色是精通奇门遁甲之术的神秘组织“雾隐门”的三师姐,她的主要技能就是长得好看,主要任务则是引出“雾隐门”的其他角色,比如大师兄伍佰。
伍佰老师的造型很摇滚,眼神里有孤独时的落寞,心中的森林看上去谁也不能停留。
伍佰通过倪妮带回来的怪鱼和清明上河图判断出了外星人其实是想设下陷阱来消灭雾隐门,于是他决定去寻找神器“御神机”来抵抗外星人。
他错就错在高估了师弟师妹们独当一面的能力,在他走了之后,倪妮和师弟们遇到了外星人,结果断送了李治廷的手。
在她心怀感激想要以身相许的时候,她意识到自己是有男朋友的。
这个男朋友,就是我们第三条线的主角大鹏老师。
大鹏老师的老师赵本山老师早年出道时在东北演过不少盲人,于是他也选择以盲人形态出场。
他虽然是假装目盲,但我觉得他就算视力没问题智力也有问题。
作为雾隐门的二师兄,他的任务是寻找神秘人担任雾隐门的掌门。
他的选择是,到长安城最大的医院惊世堂去找。
他找到了整个惊世堂病情最严重的病人,于是认定这个病人一定会是雾隐门的掌门人。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病女孩胳膊上有个雾隐门的圆圈logo。
这个周冬雨饰演的小女孩看上去很弱小,但体内有着强大的能量。
她让我知道,一个女人如果不学化妆可以在其他方面有多强。
我给大家简单解释一下三条线之间的关系:倪妮喜欢大鹏,大鹏喜欢倪妮。
但是周冬雨喜欢大鹏,大鹏也喜欢周冬雨。
李治廷喜欢倪妮,倪妮也喜欢李治廷。
大鹏喜欢不喜欢李治廷我不知道,但倪妮确实不喜欢周冬雨。
徐克为什么这么熟练呢?
在白学方面我郭敬明自愧不如。
就是这么个以白学为纽带的三条线,最终汇聚到了一起,经过一系列的铺垫,终于准备和外星人们展开大决战。
但决战还没开始,雾隐门的这几位高手就差点儿被外星人收的小弟解决掉。
徐克眉头一皱,发现自己把反派设定的太强了。
没办法,只能启用“陨石击中地球所有人都死了”大法,给周冬雨这个角色开了外挂。
于是周冬雨开挂,让几位主角都拥有了超级能力。
外星人的小弟们都死了。
周冬雨也死了。
但拥有超级能力的几位主角还不是外星人的对手。
于是周冬雨复活了。
外星人就被击败了。
这个结局草率到让我还没来得及为周冬雨流泪,就气出了尿。
那种感觉王小波形容得好:“大山临盆,天为之崩,地为之裂,日月星辰,为之无光。
房倒屋坍,烟尘滚滚,天下生灵,死伤无数……最后生下了一只耗子。
”这部电影混乱就混乱在我看不出主线剧情是什么,也看不出主线设定是什么。
它似乎是一部以奇门遁甲为主题的超级英雄电影,故事线索却是白学意味浓重的感情线。
它似乎想要把战胜外星人拯救地球作为自己的主线,却把最多的笔墨放在了各种角色的出场上。
我们能明显地看出,袁和平导演想要复制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的商业制作特点,徐克也无法免俗地陷入了“大联盟”式的套路,但这样的复制实在是连平庸都说不上。
毕竟本片更像是对续集的铺垫,交代了主要角色,却没有给角色设计有趣的故事。
影片中的奇思妙想很多,比如一些动作戏的处理和雾隐门中一些奇门异术的设定,但那些灵光一现,都改变不了故事太过糟糕的硬伤。
哪怕是很多镜头恍惚间让我看到巅峰期徐克电影天马行空的自由感,也还是不能让这部电影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存在。
至于特效,也还没强到值回票价的程度。
演员方面,大家都表现的平平无奇,倒是倪妮古装扮相依旧惊艳,隐约间还有点儿林青霞式的英气。
它更像是两个老头醉酒后的产物。
两人聊出了有意思的细节,却因为酒后头晕,实在没有精力来把细节转化为成熟的故事了。
邀请伍佰出演似乎也是一种对观众的暗示。
这杯酒,徐克喝完一杯还有一杯。
再喝完一杯还有三杯。
《奇门遁甲》肯定是有续集的。
虽然我不觉得拍这样的电影是在骗钱,但我还是希望徐克和袁和平能够认真一点。
酒喝多了不但会醉,还会倒。
倒牌子。
作为一个奇门遁甲的爱好者,对这部电影其实是很期待的,看了影评之后虽然很失望,但还是会抽个时间去支持。
看了豆瓣的评论,想来给大家科普一下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奇门遁甲。
奇门遁甲是术数之学,属于术数五术中“占”的范畴。
奇门遁甲融合了周易,天文,律历,阴阳,五行,八卦,天干,地支,河图,洛书,九宫等等学术,是当之无愧的术数之王,帝王之学,和太乙六壬并列三式。
说说应用,在易学界,普遍说奇门来自军事战争,但其实这是不太正确的,说它来自黄帝这种更是荒谬,历史无从考究,但在古代,奇门被应用与军事战争,这个是的确存在的,在战争中可以预测胜败,趋吉避凶,选择合适的作战方位和时间,预测敌方动静等等。
奇门通过利用时间和空间来占测吉凶,依此来选择最优的方案、时间和空间,以达到顺应天时地利人和的目的。
在现代,多数人是用奇门遁甲来占卜,事情大大小小都可以预测,生活中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在奇门遁甲局式中找到相应的代表符号,更有“精通奇门遁,来人不用问”的美誉,就是精通奇门遁甲的人,即使不用问,也能知道别人的来意是什么,但要达到这样的功力,少说也得花几年的时间。
这是预测上的一个应用,更有一个就是运筹,通过奇门遁甲来找到解决事情的合理的办法,提出解决思路,化腐朽为神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这更是另一层境界了,古代的张良诸葛亮刘基这些人,也是遁甲的应用者。
对于研究奇门的人来说,奇门本身是不输出价值观的,它只是一个“术”,但其内含丰富的哲学观,可以让研究者更好的理解生活中的吉凶,动静,进退,取舍,更好的做一个进退有度、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人,与社会同呼吸,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顺应天时地利人和,丁元英说过一句话“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道止于术”。
那么这就是一个“道”的层次,全看个人领悟,悟者自得。
那么现代人想了解生活中的奇门遁甲应该看什么书呢?
清朝时期康熙大帝御定的《御定奇门宝鉴》基本就足矣。
宝鉴镇楼第一次在豆瓣发文,想不到还是有挺多人看的,那我再更新一下。
上面的内容基本讲到了遁甲的内容和应用,但只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具体奇门遁甲是怎样的?
奇门遁甲的局式是怎么样的?
下面我会贴图来给大家科普下。
奇门共有1080局,各分为阳遁540局和阴遁540局,以上这图正是来自《御定奇门宝鉴》阴遁540局里面的一局,这个就是传说中的奇门遁甲的局式。
想要进行预测,就是根据时间起一个局式,然后抽丝剥茧,对局式进行分析,再与现实相结合,从而预测生活中事情的吉凶。
这个是现代人布局普遍的局式,是根据我现在的时间起的。
奇门遁甲中九星 “蓬,任,冲,辅,英,芮,柱,心,禽”。
八门 “休,生,伤,杜,景,死,惊,开”(火影忍者当中的八门遁甲的真实来源就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术数奇门遁甲)八神 "值符,螣蛇,太阴,六合,白虎,玄武,九地,九天"这些符号在上面的局式当中都可以看到,实质上每个符号的命名都是有原因的,在遁甲局式当中,每个符号都有特定的内涵,都代表了生活当中的特定事物,这些符号在遁甲局式中的分布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的流逝,斗转星移,遁甲的局式演变也会跟着运动。
总而言之,遁甲可以说就是一个效仿天地自然运行的盘式,而这个盘式当中蕴含了太多太多的知识,玄妙难知。
以前很多人说有人学奇门学疯,又或是学奇门学起局都要几年时间,这个是一点都不奇怪的,古代信息闭塞,古人对于知识都是极其保守,能弄到一两本关于奇门遁甲的书籍是很难的事,就算弄到了书籍,古籍里的很多知识都只是三言两语的概括总结性的介绍一下,没有人解释,找不到师傅根本就看不懂,很多知识也只是单纯的讲了,好不容易看懂了也不一定会用,因为古人在遁甲方面并没有留下什么占断实例应用实例,这更进一步加大了学习遁甲的难度,学习遁甲可以说是,狗咬刺猬,根本就无从下手。
在现代,张志春老师写了一本《神奇之门》,将奇门讲得通俗易懂,这才算推广了奇门遁甲,让很多有易学基础的人也可以入门奇门遁甲,虽然此书也是多有诟病,但无论怎么样,起码将学习遁甲这件事变成了可能,想学习奇门遁甲的伙伴如果看《御定奇门宝鉴》看不懂的话,不妨看看此书。
通过此书把很多概念搞懂了,再看《御定奇门宝鉴》。
宝鉴对奇门很多概念、原理的解读要比神奇之门专业得多,更加接近遁甲原义,所以上文当中推荐看的是宝鉴而非神奇之门。
此处摘录一段玄机赋作为结尾吧。
“奇门之法,玄妙难知。
如天之高而不穷,天地间事事物物,悉在其中。
吉可趋凶可避,造化可以换回。
随问随答,不假思索,顺乎天而不杂以人,自然吉凶之验,如响应声无不灵,切勿以私心搜索玄奇,以涉于伪妄”
片尾曲呀,伍佰大哥那不标准的闽南普通话一出来我就笑喷了,感觉一秒穿越到80年代迪厅。
冲着这乱七八糟的片尾曲,我多给了这个破电影一星,感觉能get 到徐克的幽默了,OK也可能跟徐克没有屁点儿关系。
另外强烈推荐大家去看伍佰的综艺,这个人真的超级超级好笑。
大鹏的幽默我搞不懂,但伍佰的巨脸和片尾曲真的很好笑呀^_^
奇门遁甲剧情也就是初中路边买的玄幻小说水平,大概讲述了一群煞笔打魔兽的故事……没get到路人的笑点,看完我的表情如同伍佰,面瘫到心如死灰……
2019年第07部,20190312。好似看得断断续续,就有些记不得大概了,反正就是一路升级打怪,普通女孩背景特殊的故事吧。
大鱼怪有西游伏妖的影子,开了个好头,但大boss一出场我心就凉了半截,这是变形金刚的对手呀,打个屁,归根结底还是偷懒不好好编故事,雾隐门就是神盾局,但我们的超级英雄在哪儿呢,一帮人就会斗嘴摆pose
冲阵容而去,给周冬雨加1星,里面倪妮的打戏是真不错,大鹏出场还挺逗的。实际上整部电影情节挺紧凑的,除了后面黄晓明出来那段有点跳戏外,都挺精彩的,就是结局有点草率,可能有第二部吧……
不是我喜欢的,但作为类型片挺不错了的,看到特效进步,以后再整其它也就好
1挺热闹的;2联想到魔兽的众多角色:恶魔、龙鹰、邪恶版维纶;3大鹏比我想得好;4有些段落挺有趣,比如悬赏图、抓鱼、大鼻毛传声器、开箱;5情节奇奇怪怪;6周冬雨的角色……尬
主线剧情好乱…特效一般般……几个好看的镜头和干净的动作设计也无法改变糟糕的剧本和没有奇门遁甲的奇门遁甲…
周冬雨一个人打败了两个大反派,那要雾影门干嘛?全程都在尬特效,情节简单,不知道在看些什么,看结尾袁导还有第二部的想法
比预期中好很多,脑洞还是有的,徐克的想象力还在,特效呢,前半段怪鱼毛线怪之类的还算是可以,后面的页游特效狂轰滥炸就算了,但人设与剧情真是太乱炖了。前半段还不错,中间无聊到睡着了,结尾就完全崩坏。讲真,这个怪兽片与奇门遁甲一毛钱关系也没有哇
徐克导演的书房里最近一定有很多触手系的本子……本片基本证明了个完全放飞自我的老怪有多么可怕,柳岩的片段证明了他愿意的时候依然可以把人拍得很美,但是问题是他好像不怎么在乎这件事了。虽然缺陷明显,但是某些90年代港片风格的笑点和感情线还是让人忍不住觉得亲切。
奇幻的外衣,俗套的内核,打着大导演监制的幌子,做着丢面儿的事。前半段还看着新鲜,后面完全就hole不住,其实看看这演员阵容心里其实就有数了,还真是“混搭”啊。
第一个不知道怎么打分的一个电影 一如既往的老怪风格 加上更加现代的特效 应该蛮高分的 但是也许自己老了 这样的剧情并不能吸引我 打四星 真的太高了 但是给我的童年一些回忆
作为徐克的影迷,他这一年的表现实在是令我太失望了——先是春节档的《西游伏妖篇》浇我一盆凉水,现在又用这部电影给我当头一棒。剧情弱,台词水,笑料老套,想象力跟老版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而且,作为特效大片,这特效水准也太差了……就这玩意还想拍续集?
3.1/10,徐克风格似乎都在视效部分。叙事方式有点像电视剧分级大纲的PPT,感觉故事线和情感线甚至人物动机都没缕清晰哩。哎,其实翻拍下原版就挺好的。好歹原版是比较传统的东方奇幻和怪力乱神,这版似乎有点想做中国版《复联》&《正义联盟》,中国超级英雄攻打外星人。但我觉得《封神演义》似乎更适合
um...别人请着去看的。。不好意思吐槽太多。。但是那俩怪兽实在太特么出戏了我靠!!!!!!
真的是烂,烂到无力吐槽。
烂的我全程心如死灰!!徐克你可上点心吧!演技就别说了,剧情鬼扯的没边,打斗的如同过家家,“奇”点在哪里?!
徐克是这部电影的遮羞布,但也没遮到哪去...#不过,那些乱七八糟的人物形象和特效,可不可以不要那么恶心#
中国的奇幻片也就这揍性了,妖魔鬼怪打打杀杀,英雄小人物凄凄惨惨,每个角色都是为了迎来大结局而续命,也就不提混乱的故事线、五毛钱的特效、尬雷兼并的段子和突如其来的第三幕了。电影人们,限制你们想象力的不是贫穷,是你们根本没有想象力啊!
还不错,就是古时候外星入侵地球,平凡人类大变身,组合古代复仇者联盟大战外星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