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种风格的电影真不是我的菜,尤其是满足万千少女对韩国大叔意淫幻想的主题真的几乎没有理由让我去看这样的片子。
可是,顶着七月份中韩签署合拍协议之后第一部上映的中韩合拍片的头衔(虽然拍是在协议之前的事),我想为了支持两国友好交往,还是应该买一下单。
但是,不得不说,太失望了。
不能想象用《北逃》让我沉思了半天的金泰均做出了这么个东西,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今年我看的电影里面,除了小时代最差:一群无厘头的人视结婚跟小朋友们过家家一样,然后还有更无厘头的姐姐和老妈。
韩国大叔虽然看上去一本正经,却到底还是个萝莉控,狗血!
狗血!
还是狗血!
(不过,话说回来,目标观众应该还是很喜欢)。
而且,他们还没玩够星星的梗。
前半段剪辑极差,故事飞速展开却铺陈极为不足。
大概导演也不会中文,主演对白严重出戏的时候也不会喊cut。
某男演员到底是啥背景,真无力吐槽。
更要命的事,作为zuobi女神的角色也只有zuobi地普及初中地理的份。
可是我给了两星,因为,除了一个硕大的瑞士军刀商标以外,几乎没有给任何产品商标特写。
这种虽然贵为烂片却不接纳恶俗植入广告的高风亮节值得鼓励。
只代表我个人观点,中韩友谊万岁思密达。
有些距离,挺好。
影评《关于弟弟和安》的语音版因为比较关注陈意涵,所以看了这部电影。
整个片子是快进的看着。
但很有意思的是,就在前几天,我脑子突然浮现了一个情节,一个人发现了一个很吸引他的人,好像两个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但男生没有选择她。
终于,我拼命的想起了这个电影的名字,然后刚刚把弟弟和安的那段过了遍。
这回,我听进去了,或者说是刻意记下来了安说的话。
你觉得,弟弟为什么没有跟安走?
再品品安的话,很有意思。
安:--“从我第一次开始旅行的时候,我就跟自己讲,我只需要一只小行李箱。
箱子如果装不下的东西,我就都不要。
”--“如果你愿意把自己的生活,也装在一个小箱子里的话,那好啊”--“你是把整个家都搬来了吧”弟弟的话:--“人只有在放下一起的时候才会发现,原来真的舍不得...我不能跟你一起走了。
”--“安,你就从来不会感到孤单吗?
”人,当然会孤单。
自己觉得的孤单,怕别人看出来的孤单,别人眼里的孤单,好奇的孤单,都化成安的笑而不语。
答案,只有安自己知道。
耶加雪菲是不是她安顿的地方?
或许吧。
这时候,再想想,你觉得安为什么没有“求”弟弟,“请求”他一起走?
我觉得弟弟会再遇见安,或者一个跟安很像的女孩。
脑补也好,期望也好,不过都是弟弟的选择,一个更像自己的她。
弟弟的行为是负责任的。
他回去告诉女友--自己的“不能够”。
这跟安的出现有关,是安的出现,让他发现了自己的“梦”。
人的成长是一生的。
安也好,前女友也好,完整着别人,也完整着自己。
相宜2016/01/06这是在豆瓣上的第一篇影评。
剧里还有句,也是我看了第二遍才发现的话:“星座,不过是想了解一个人的借口”这句话也好可爱;)
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致柏邦妮文 小婉1我是从哪里知道柏邦妮这个名字的呢,应该是从绿妖的博客。
知道了绿妖,就知道了周云蓬、水木丁、韩松落、和菜头还有柏邦妮,他们是一群人嘛,十年前就混迹在北京的文艺圈,如今每一个名字拎出来,背后都有一大群的追随者。
在他们中,有人是民谣歌手,有人是专栏写手,有人是畅销书作家。
在他们中,我最喜欢柏邦妮。
我从6年前开始看邦妮的文字,不早不晚,那时候她已经有了“西祠第一才女”的称号,并且开始给杂志写专栏,访问过张曼玉、周迅、朴树等一票大牌明星。
她在不老歌的博客几乎每一篇我都看过。
她在博客里聊安东尼奥尼的电影,聊台湾文学,聊艺术的标准,聊小野丽莎的音乐。
她也大方地把自己的爱情故事分享出来,没有底线地写他们文艺青年们的聚会,她还八蔡琴和杨德昌的旧事,以及她的那位著名的研究生同学赵薇的趣事。
大部分人是从那篇《给早熟的妹妹的一封信》开始认识柏邦妮的。
她在那封信中写“你必须找到除了爱情之外,能够使你用双脚坚强站在大地上的东西”、“你要有强大的内心。
要有任凭时间流逝,不会磨折和屈服的信念。
”这样的句子,现在看来很心灵鸡汤,但确实在那个青葱的岁月里,曾经烫贴过很多年轻迷茫的心。
这封信是邦妮在二十一岁的一个午夜,为了鼓励刚刚失恋的妹妹而写的。
当初她在这篇文章里的态度、忠告和信念却在五年后被她自己完全推翻。
邦妮后来说,她并没有遵守那封信里的全部行为准则:“我爱过一个中年男子,并且被伤得要死,并且从不后悔;我至今也没有过上健康正常有序的生活;我没有节制过我的感情;我不再回答别人我只爱过两次,如果有人问我,我就诚实的说:‘我爱过很多很多次,最重要的是,我还要这样爱下去’;我很惭愧,我并没有学习得更加强悍,我时常被别人欺辱,但是从来没有被打败过。
”你看,邦妮就是这样,像个孩子,以为可以掌控人生和爱情,却还是会被爱情和梦想一击即中,她是敏感而柔软的,但她从来不因此而学着保护自己,反而是学着与这个世界对抗,每天斗争一点点,就有了主宰自己的勇气。
邦妮捕捉小情绪和小细节极其地厉害,楼梯间的陌生人、阳台上的猫、一碗热汤、早晨五点不纯洁的姿势……这些都会成为邦妮笔下的内容。
她在不老歌的博客写了十年,有那么几年天天发好几篇博文,于是你会很好奇,为什么这个简单的女子可以写出这么多温暖人心的文字来,为什么她可以坚持一直写下来,并且灵感从不枯竭,原来啊,投入生活中每一个平凡细小之事,读书、电影、音乐、朋友、食物,就会有回报。
心诚则灵。
2在2012年春天,邦妮发了这样一条微博:“虽然很痛,但是不觉得苦。
虽然满心遗憾,但是没有悔恨。
我们在甲壳虫的音乐里拥抱着跳舞,就像刚开始一样。
你微笑着看着我,就像刚开始那样。
从来没想过能笑着分手。
你给了我最美好的开始和最美好的结束,一切都好圆满。
原本想过自暴自弃,但是不行,因为被这么好的人爱过,我不能不珍惜自己。
”彼时邦妮刚刚结束一段恋爱。
和一个被她在博客里称呼为大厨的人。
他们相爱了七年。
那时候他们住在塔楼,房子是租的。
“因为超级便宜所以我们满心欢喜的容忍了所有的缺点”。
阳台正对着一小片树林,总是有流浪猫爬到屋脊上。
房子后面有一片铁路沿线的平房,里面住着天南海北人。
在他们家对面住了从早上七点就热热闹闹的一大家子人。
还有听见他们放摇滚乐就拉起大提琴来对抗的古怪邻居。
那几年,在邦妮的博客中,你可以看到很多和大厨有关的文字,嬉笑怒骂,不一而足。
梦想揣在心中大步往前走。
那个时候的邦妮,除了爱情,一无所有。
而现在,邦妮似乎一下子长大了很多,或者跟着她一起成长的我已经长大了。
电影《玻璃之城》里有一句台词说,“我的生命线、事业线、爱情线都是由你的名字组成的”。
这句话换在我身上,我的生命线、事业线、爱情线,都受邦妮的启发和引导。
在我被感情伤得遍体鳞伤的时候,我会想起邦妮那句“即便爱情本身就是一件悲哀的事,但是,爱情仍旧是我们所有的遭遇中,最美好的”,然后下一次又全情投入;在我意志消沉,想要放弃的时候,我会不断跟自己说,“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然后又重新鼓起勇气,去面对属于自己的人生。
这些话,像魔法一样,很灵验呢。
3比起邦妮的文字、电影作品来,她的经历更有意思。
我们忽略了很多故事。
例如邦妮曾经说一辈子不买房,可是后来编剧本赚的稿费她用来买房了;她为了考上北京电影学院的研究生,每天晚上学英语学到凌晨两点;她在写第一个独立编剧的剧本《浪子燕青》时,平均每天写25000字,一个半月就完成初稿,连导演都怀疑她是否找了枪手;她坚持每天看一部电影,完了在博客上写影评;她曾经把自己吃成个大胖子,后来又用一年的时间减到她18岁时的体重。
很久以前我看过邦妮上湖南卫视《新青年》这档节目的视频,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邦妮的样子,她在节目上说了些什么我不记得了,可我记得那时候的邦妮,短发,戴一个大黑框眼镜,穿一件深色的外套,坐下来,像一个体态臃肿的中年妇女,和我脑海中那个文艺女青年形象相去甚远。
有一些失望。
可是现在,如果你再见到柏邦妮,她已经瘦了很多,甚至拍了一组清凉的写真,在照片里尽情释放出她的妩媚和性感。
“其实我最初减肥的动机是为了参加同学会。
为了让当初讨厌我的人都瞧瞧,老娘现在很不赖,所以狠心减肥的。
但是当我真的减肥成功的时候,我根本没去参加同学会。
因为,那时候,我已经不在乎。
很多东西,一旦真的有了,就不会在乎别人说你没有。
给自己一个契机去改变,也许,真的改变了,原来的目的已经变得不在乎,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改变了,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现在是2014年。
今年的冬天,有两部和邦妮有关的电影作品上映。
一部是邦妮写了剧本第一稿的《撒娇女人最好命》,一部是从头到尾都是邦妮独立编剧的《坏姐姐之拆婚联盟》。
从二十岁开始,电影几乎是邦妮的全部。
邦妮说,“我做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进入电影工业,成为一个电影从业人员。
没有做电影的时间,就是在积蓄力量等待做电影的时间”。
然而在豆瓣上,网友对这两部电影的评分极低,甚至有人发影评黑作为编剧的柏邦妮。
在这个很简单很普通的女孩子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坑爹的剧情,为了学电影,只身跑到北京电影学院做了四年旁听生;爱过一个中年男人,并且被伤得很深;遇见一个温暖的男人,相恋七年,却没能修成正果;自己花了半年时间编剧的电影遭恶评,深陷舆论漩涡之中……其实你我如同邦妮一样,总是在生活写的剧本里,被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烦恼。
幸运的是,不管你在生活的哪一个坑爹的剧情里,未来还是充满想像的,可是不努力,你就连想像都没有了。
邦妮所有和电影有关的年少记忆和青春时光,她付出的所有努力,不过是一场文火小炖的铺垫,而这些铺垫,不过是为了熬成如今的这一场电影。
哪怕电影真的不如人意,仍旧是邦妮长久以来诚意地坚持。
就如她常常说的:“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
”
加入韩国元素的爱情喜剧确有点韩式小浪漫,陈意涵东方的脸蛋也适合这种跨国恋的角色。
故事格局还是很好的,就是前面拆婚喜剧有点尴尬,充分证明了自己作的都是活该,只有命运抛洗露出底色的感情才是可以引起人共鸣的,后部分从逃婚开始就好些了。
大叔太花瓶了些。
占卜星座师不是上帝,只是看清楚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奇妙感觉,完美的计划终究胜不过人类所有至真的感情,最后还是感情战胜了一切未知的不可能。
相爱结婚是对爱人幸福的回报,我们只有默默的祝福新人幸福。
另外陈学冬可真是这部影片的一大败笔啊,天啊。
他有演技么?
最近看的夏至未至,简直没眼看,男二再出彩也支撑不了男一这尴尬的演技啊,已经弃剧了。
真是不好看,当时是奔着陈意涵元气少女去的,确实很喜欢她的形象,那么阳光充满正能量。
可是电影就那样,前面还挺有意思的,觉得它很神经质特意去勾引大叔,各种创造机会,各种投怀送抱,还挺有笑点的。
可是后半部分,太狗血啦,明显就是各种敷衍交代。
本来想极力拆散弟弟,结果弟弟自个婚礼当天不结啦,我也想不出原因,原因就是可能没那么爱吧!
这时姐姐又极力劝他结婚,然而作为女方的父亲,在自己女儿受到这种伤害的时候,居然感觉在一旁沉默,袖手旁观,是亲爹么?
这个时候不应该跑过去斥责把婚姻当儿戏的男主么?
一年后,弟弟和前女友又再一起,却已是普通朋友身份,前女友还带着现任男朋友。
好吧,果然是年轻人,说翻篇就翻篇。
接着又是大叔和姐姐的狗血爱情,在这一年之间对姐姐毫无情愫的大叔居然发现自己爱上了姐姐,姐姐这一年也一直在惦记着大叔,我只想说这节奏未免也太快啦,我猜得到结局他俩在一起啦,可是只凭那几次相处就爱上对方是否太快啦,果然是成年人爱得比较含蓄。
结局皆大欢喜,结婚生产各种都来啦~结束得如此仓促,反正都交代清楚了嘛,呵呵
最初听到这烂俗片名时就抖了三下,之后上快本宣传时我还以为CP高颜值二陈,最后看完片才发现我错的好离谱……男方姐姐因为星座不合而拆婚的理由本就够荒唐了,女方爸爸加入拆婚的原因更是让人百思不得。
尽管私奔未遂,男方出轨却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打着寻找自我的幌子是想忽悠谁?!
顺便说,女生这边除了看陈意涵卖力折腾,女二三四五几乎都是酱油!
另,这部编剧竟然是柏邦妮,天了个具雷!
首先,人物我挺喜欢,嘿嘿,黄二珊是位职业星座占卜师,几乎将星座奉为生活准则,当得知身在韩国的弟弟即将举行婚礼,且新娘是星盘上认定的最不合适人选,便直奔釜山要搞垮这场婚礼。
在飞机上,喝醉的黄二珊将心事和计划都告诉了邻座乘客朴俊昊,落地后却发现朴就是弟弟未婚妻的父亲,两人为了拆散一段婚姻而结成临时同盟,但在相处中却彼此渐生好感
电影,从名字上来看,好象是讲一个坏姐姐破坏亲爱的弟弟婚姻的故事,其实,从头到尾都讲的是一场成熟大叔和青涩哥哥之间的PK比赛好吧,池珍熙饰演的韩国大叔成功完爆陈学冬饰演的中国弟弟。
先谈谈两人的经济基础:片子一开始占星师黄二珊就愤怒的说到:老娘省吃俭用的供你去韩国深造咖啡技术,你却在那边谈情说爱准备婚礼。
从这句话可以肯定的看出,中国弟弟黄一峰还是个学徒工,主要的经济来源靠的是姐姐给予的资助;而韩国大叔,偶遇时便是在飞机的头等舱,中间又可以开着游艇组织观星,天文学爱好者称他为社长,还买得起昂贵的天文器材,由此推断经济实力绝对不一般。
所以说,在经济上,成熟大叔妥妥的打败了毫无经济基础的弟弟,稳居男票首先第一位。
关于人生阅历:黄一峰在听说安去过很多盛产咖啡的国家旅游后,感叹到:很可惜,我都没去过。
当他在婚姻上遭遇姐姐的百般阻挠时,他忘记了姐姐为他的付出,抱怨和愤怒让他冲着姐姐大发脾气;大叔呢,正象他问二珊你究竟爱上我什么?
二珊的回答:飞机上你倾听我的唠叨;反对女儿的婚事,你也没有用权威横加干涉;甚至在我一再的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害你进了警察局时,也没有为了澄清事实而向警察指责我的无耻纠缠。
人生阅历的丰富,代表着人老的同时,也代表着处事的不同方式和外世的不同态度,更何况,在这部片子里,“啊泽西”怎么看也只能用风度翩翩,文雅风儒的中年绅士来形容,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年青“欧巴”又怎么是大叔的对手?
再说对感情的态度:弟弟明明都谈婚论嫁了,却在婚前仅仅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因为认识了一个教自己未婚妻中式菜做法的美女老师,两个人有了共同语言,便打包好行礼准备抛弃未婚妻离家出走,随佳人浪迹天涯,虽然最后还是选择了留下来,但终究还是悔了婚,可见弟弟年青冲动的感情是多么的不可靠;而大叔呢,虽然离了婚,但却生活作风严谨。
美艳性感的前妻送到床上百般勾引,大叔却依然严词拒绝,在送前妻登机时大叔说到:家里永远有你的房间,但我的心里却早已没有了你的房间。
如果或许不接受前妻的勾引是因为喜新厌旧,那他在对待年青美貌的大美女姐姐黄二珊的投怀送抱、费尽心思的撒娇卖萌,绞尽脑汁的引诱下依然坐怀不乱,便是成熟男性的自律和对感情沉稳的态度,一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已做好人生沙盘的男人和一个根本搞不清自己是谁、对以后根本没有规划妥当的男孩,哪一个才是胜利者,哪一个才是丈夫的最佳人选?
完了,看完这部片子,我彻底更改了自己的爱情观,嫁人当嫁“啊泽西”,即有男孩的激情冲动(在飞机上的吵嘴,每一次忍不住的和姐姐二珊拌嘴),又有成熟男人的宽容风度(坚守原则,礼貌有加,即便在愤怒时,也只是质问而已,更不会落井下石),更是又有钱又有型,感情专一(最终通过改变个人爱好,多写星座文章,追得占星师美人的心)真真是结婚的不二人选,只是这样的好男人哪里找啊,即便有,哪里还轮得到我们,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的等着青涩的“欧巴”慢慢长大变成“啊泽西”吧,就象电影最后,一峰明白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也开始专心研究自己喜爱的咖啡了,这样的爱情才是般配的爱情。
我是特地去看《坏姐姐之拆婚联盟》的。
因为我喜欢柏邦妮。
但是我更想看看邦妮编剧的第一部电影,能带给我怎样的惊喜和欣慰。
说实话,看完电影出来,我很心虚。
因为这部电影是我强拉男盆友去看的,而且为了这部电影我计划了两天,他请了半天假,我们冒雨跑了电影院两趟,晚上十一点才看完…………而我看完片子,甚至正在看的时候,脑子里就已经对这部影片有了四字概括:感觉平平。
男盆友也不是傻瓜,而且阅片无数,他怎么能看不出来这部片子并不像他最初想象的那么好呢?!
况且我之前费了那么大劲非看不可,一定也让他幻想这是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绝世好片。
我们两个从电影院里出来,我都不敢说话——在看电影的时候,他跟我说,等出去我再跟你评价这部片子。
我俩走着,他说:“其实这部电影……”“鞥哼哼,乖乖不要说的难听嘛,编剧那是人家偶像啊,我们就是小小支持一下嘛……” 我不等他说完,就赶紧撒娇打断。
因为我不想让我喜欢的柏邦妮在他脑子里有个坏印象。
“吆西,不至于恁维护偶像而不顾男票吧!
我还没说完呢!
” 男盆友鄙视我说,“其实我是想说,这部电影还不错,故事情节还挺波折的,虽然有人可能猜到女主角最后会跟大叔在一起,但是对于情节还是有不少让人小小意外的地方。
其实我一开始都没猜到女主会跟大叔结婚。
另外还有,安这个角色的设置还挺有意思的……”“吆西,绿茶婊,典型的啊!
幸亏我之前给你科普过"绿茶婊"的特征,不然你还觉得人家楚楚可怜呢吧?!
” 我抢话。
“哎呦,不是那个,我是觉得安这个角色相对于弟弟的女朋友,这是一个平衡吧!
女朋友是花痴少女类型,安却是有些心机,也成熟稳重一点,也给弟弟不少点化 啊!
哪有你想的那么龌龊。
” 男票解释。
其实我挺怕男票对这电影印象不好,虽然这并没什么大不了。
虽然我对着电影的评价也不是很很高。
我只是想看看邦妮给我讲的这一个故事是否合情合理;她讲的这一个故事是不是饱含了她自己的特色,哪怕在别人眼中和×××的×××比起来差远了;她是不是用心的去讲了这个故事、做了一件事;她是不是在她的故事中依然努力着。
我想看到的就是这些。
我不懂电影评价的专业术语、专业技能,我男朋友也不太懂。
我们只是去看了一场电影,一起度过了一段轻松又带着快乐的时光。
有些电影是为了教育我们一些什么,但不是所有电影都为这个目的,在我看来这部电影也不是。
我们不一定非要从电影里学到些什么,受到什么教育,增长什么见识等等,当然这是好的。
但是有一部电影陪你一段快乐时光,让你看到一个人在努力的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奋斗者自己的事业,让你看到另一种叙事方式,这也是一种价值啊!
当然,跑偏点说,我也从这电影中学到了点跑偏知识,我知道了有种咖啡叫”那家雪菲“,我还学到了一种新的编辫子的发型。
当然,或许会被人骂要学编辫子百度一下成千上万种方法就出来了,何必在电影院里学了,真搞笑。
这只是这部电影给我的附加值。
同时也让我看到了为这部电影能够呈现出来,背后的人们的细心和努力。
保持平和的心态看待事物,或许能够看到更多更有意义的东西。
期待看到柏邦妮更好的作品。
刚刚吃饭闲着不小心点开了这部电影,内心十分复杂[微笑]半颗星算辛苦费,毕竟我没花钱在网上看的。
如果我是在电影院看的话,我只想说……坑爹导演请还我血汗钱!
还我血汗钱!!
先讲讲这部电影的剧情。
大发姐是一个独自抚养弟弟长大的占星师,她发现在韩国学咖啡的弟弟突然要和一个双鱼座的女孩结婚,星盘不合,遂飞往韩国拆散弟弟和他女朋友(在熙)。
其手段包括让在熙学做菜、挑剔在熙的面相、在床下放仙人掌等,均以失败告终。
于是决定靠勾引在熙的爸爸,也就是弟弟未来的岳父,来阻止二人结婚。
最后,弟弟在在熙的厨艺老师的启发下(呵呵其实是出轨),觉得自己和在熙三观不合,决定暂不结婚出门旅行。
大发姐发现自己和在熙爸爸是真爱,两人在一起了。
呵呵。
丧心病狂啊!
怎么会有这么坑钱的电影啊!
那些批判小时代的人应该看看这个啊!!
小时代还能看脸看衣服看布景啊!
这货根本没有任何看点啊!!
人物塑造也太有病了吧!!
说结婚就结婚说出轨就出轨这角色接了陈学冬你真的不会掉粉吗!
靠勾引弟妹爸爸来破坏弟弟结婚这三观真的大丈夫!
女儿都被坑的要去整容了居然还能对罪魁祸首动心这心是有多宽!!
因为编剧太烂了,过度生硬,人物浮夸,以至于我已经无力吐槽别的东西了。
反正优点是肯定没有了,缺点应该还有许多[微笑],在此不做赘述,因为剧情已经把满分扣光了[微笑]。
呵呵呵呵。
大概能猜到编剧想要呼吁大家听从内心,勇敢地追求真爱。
但是首先你要有真爱啊!!
你说是真爱就真爱啊!
你倒是铺垫的好一点啊!!
喝过两次酒背着你回家就是真爱吗!!
一起进两次警察局就是真爱吗!!
呵呵呵呵你不说我真的看不出来他俩是真爱呵呵。
另外半颗星给池珍熙的腹肌。
弹幕里有人说像这个杀手不太冷。
请不要侮辱《这个杀手不太冷》[微笑]除了都有年龄差你告诉我哪里像。
《这个杀手不太冷》用了两个小时表现玛蒂达和里昂之间的复杂情感,坏姐姐用了两个小时表现女主的神经质。
以及似乎语言真的很妨碍演员对戏,听不懂就难以做出情感回应,根本看不到交流的反应,似乎都在演独角戏一样[再见]
只是为了看可爱漂亮的陈意涵……中韩合拍……也就那样吧,陈学冬真是演技灾难,韩国妞也是丑爆了。影片虽然不好看也没那么烂。随便看看轻松轻松。
剧情虽然浮夸,但是很有意思,看起来不枯燥,不错的
电影果然就是电影……大叔好帅 喜欢大叔~
后悔被我浪费掉的一个半小时。严格来说这部电影连小时代都赶不上,虽然两部电影都让人觉得编剧吧脑子里装的是泡沫,但是小时代好歹有华丽场景美丽衣服和过硬摄像撑一下啊。以上提到的这些,这部都没有。虽然我知道编剧就在豆瓣但是还是忍不住吐槽一下。别说你行你上。搞不好我哪天就真上了。
实际三分
一夜长大后的第一部电影 我错了北鼻 也终于懂了
最后的最后还要黑一下我处女座!
喜欢片里的韩国欧巴,有型带感
五星 是因为电影的画面拍的很美 很梦幻
这是柏邦妮的剧本?每当看到了池珍熙,我就想到了王千源,以他的长相和气质,如果生在韩国简直无敌了。
陈意涵真瘦啊,穿什么都好看
还算是合格的浪漫爱情喜剧吧,和分手大师什么的不一样啦,不要被片名误导…只要能受得了那些韩语说出来很ok中文就很肉麻的台词…以及某些演员实在太尴尬的演技…编剧也是处女座黑啊~另外池珍熙秀了腹肌和人鱼线,这把年纪不容易啊哈哈~叔叔赞~
毫无逻辑
那确实很无聊,虽然还蛮喜欢陈意涵的
我觉得一定要到处走到处跑才能感受生命的奇迹。。。 整天窝在同一个地方两点一线有什么前途。。。
不知道怎么评价 就觉得挺好看 韩国的那个在熙和女厨师的演员是一大败笔
也不知道怎么的 现在看看韩国大叔还是挺有感觉的
奇怪的配音,陈学冬是毫无演技可言,李欣芸我觉得挺适合古装戏的,辣妈没事瞎搀和啥
美美哒
大发真是太可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