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之后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最近碎片化时间看了太多听听声音即可的无脑TVB以至于理解能力退步完全get不到有趣的点。
好不容易怀着敬畏之心小心翼翼的点开第二部,准备接受第二场关于学术探究的思辨和诡辩洗礼,结果整整100分钟的时间都在拖沓的讲述着一个亚裔女性学霸,一个邪教崇拜者,一个无脑大胸妹,一个毫无存在感的非裔准拳击手组成的考据癖小队如何瞎掰猜想绑架自己的人类学教授之后连自己想干什么都不知道的剧情。
随处充斥着各种固有成见和偏见,比如如果你是个亚裔就必须是个和家庭有矛盾不合群但深受老师喜爱的学霸,你是个漂亮大胸妹就必定无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你是个忠诚的基督徒就必定会举起刀子捅死所有质疑信仰之辈,当然如果说这几个人物设定还算剧情需要,黑人小哥就像是完全可有可无但谁叫人类的母亲叫露西呢你就过来跑个龙套吧,是的就这么随性。
如果不是导演开头的众筹短篇真的很容易让人误以为这片子就是粉丝致敬自导自演拍着玩玩的番外,“逼死原作?
”想太多了。
我相信大多数人喜爱甚至崇拜原作,并且在10年之后关于原作的话剧仍然可以持续吸引观众,是在于john从没有开口说老子就是耶稣,那只是一场一群教授对于一个可能性进行探讨的辩论,那是干了一辈子理论研究教书育人撰写著作的智者的乐趣,至于观众你想要获得什么你就自己去理解吧
連續一二集前後看完有感而發第一集確實是神作不管是從影片中衍伸還是從現實角度都可圈可點基督徒的嘴臉始終是那麼令人作噁為了投射自己可憐而又渴望被拯救的心思將所有邏輯跟思考都擺下如同捍衛自己食物的瘋狗一般而傳遞良好信念的John...只能無言的透過言語刺激他人思考傳遞著自己的信念並生活下去John他也是個人,渴望被愛.認同與自己的想法第二集可見明顯老了很多許多評論都有寫著但以反基督者的角度觀察第二部比第一部經典許多有人說結尾的FBI是那個"17世紀遇到與John一樣的人"作為與John完全相反,是個散播恐怖與災害的存在...這種說法跟愚蠢基督教的善惡論沒啥兩樣透過對立來強化對自己有益的影片想表達的是Philip Nichols那位刺傷John的基督徒經過了短暫的信念混亂,與傷害了自己信仰的人在強烈的衝擊下產生了扭曲一方是從小到大的信仰 –如同基督徒幻想著耶穌能幫忙背黑鍋好拯救自我另一方是自己無法反駁的存在 許多次的接觸難道無法判斷當下的行為?
連基礎的思考都不會.就如同遇到問題不是解決問題...而是禱告來希望別人解決問題?
連心魔都面對不了,刺了在自己崩潰最後的彩蛋那位FBI...就是刺傷主角的Philip Nichols 而為了捍衛自己想像中的宗教而傷害John沒猜錯他甚至會傷害其他基督信仰者從而補全自己薄弱的信仰這種行為也是一種敵基督者...笑死許多宗教都為了證明自己的...真實 或偉大 或優秀進而抨擊其他宗教來拉高自身看看分裂成數都數不清的愚蠢基督教派系彼此互相攻擊並說自己才是正統讓自己信仰的耶穌蒙羞這不正是反基督者與無神論者的好笑與無奈?現在的基督教充其量就是個斂財賣心靈雞湯的詐騙集團如影片所說...在這千百年來無數相信者到死都相信他的來到好反襯出在耶穌出現之前世界依然正常運轉...以後也是被騙的是你家的事宗教不應該踰越宗教觀進而踏入世界觀而現在甚至影響著全球安危與經濟傳遞愛與希望 和平的耶穌真的希望人們替他說話 收錢 傷害別人嗎?我從John身上並沒看到而基督徒卻是...與自己信念不同不能包容與自己宗教不同不能溝通與自己救贖無關無關己身只活在自己幻想出那個真善美的樂園合理的傷害著自己信仰的主所愛的人基督信仰很道德嗎???这个男人来自地球1+2推薦你的觀看
只看这一部,所谓科幻只是个噱头,更多的是对单一神的宗教进行的批判。
男主的设定是故事发展的起因,也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动力,几个学生发现了男主几易其身份,避免拍照,熟悉人类社会发展学等蛛丝马迹,推断他就是那个长生不老的人,由此展开了剧情。
我在看这部影片时考虑的是,这样一部影片是西方导演拍摄,在西方国家发行的,无论电影本身拍的怎样,这影片可以在院线放映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了,不是吗?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编剧曾经在1959年阴阳魔界某集就拍过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虽然是黑白电影但是在那个还没有发射卫星就已经敢拍摄宇宙航行,异星球旅行的剧集来说,把脑洞在深一点,在远古时代就有一个人,长生不死,见证了历史,也不足为奇 。
前几年这个版本,当初那个编剧参与没多久就死了,续集没了他,很一般。
这部续集依旧延续了原来的背景设定,不老不死存活了14000年的约翰为自己不得不一次次的道别而郁郁寡欢。
与第一集的拍摄方法不同,本作的故事性得到了强化,有了更生动的场景切换和人物设定。
故事的进展不再依托于简单的语言交流,而是交给了镜头中事件的发生以及彼此的互动。
这使得续集看起来更像是一部电影而不是一部“谈话类节目”。
不过正所谓有得必有失,故事性的强化使得观众更加关注于这位“不朽的”约翰如何低调地躲避别人的关注,如何心存忐忑地筹划着下一次的别离,而相对地淡化了第一集中给出的那个有趣的命题:假如一个人能活14000岁,那会怎么样?
故事的精彩部分依旧与宗教挂上了钩:虔诚的基督徒菲利普一会儿充满敬畏地跪地聆听,一会儿又恶狠狠地指斥约翰是反基督者。
这再一次拷问着每一个人,当事实与信仰有本质矛盾时,我们是否有足够的理智或者勇气去面对?
当然,也可以换个角度提出命题:我们如何去判断真实?
既然真实本身不可知或者暂时不可证,那就干脆将心中自小建立的信仰作为支持自己的世界观又有什么不可呢?
总之,和第一部相比,续作鼓励人思辨的核心功能被削弱了。
但好在并没有被完全舍弃,所以依旧具有其独有的亮点而值得一看。
喜欢的人不妨关注一下吧~
1.傻逼演员,四个傻逼学生,真的快吐了,看完电影只有生气2.傻逼剧情,毫无逻辑可言3.傻逼导演,还要钱,还想拍第三部,谁给你的勇气,梁静茹吗?
4.傻逼编剧,真的是人写的剧本吗?
怎么都感觉是路边随便拉个人写的5.傻逼的我,居然浪费了两个小时看这个电影,操你妈的,老子的两个小时看完电影真的好气。
真心的告诫,千万不要看这个电影。
首先还是要说一说第二部值得肯定的地方。
我觉得其实第二部是在反思现代人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在影片一开头,借着教授说教学生们的机会,影片就在述说这样的一个观点:“穴居人多数不能活过32岁,如果他们中有一个人活到了现代,那他一定要感谢抗生素和跑鞋(抗生素解决穴居人最容易面对的外伤感染问题,应该也是最容易导致穴居人死亡的直接原因,跑鞋让人类更舒适行走,光脚行走很容易造成外伤,毕竟人类没有像蹄子那么厚的角质层来保护脚掌),但穴居人一定会为被人类糟蹋的自然环境感到遗憾,为人们沉迷于社交媒体和只考虑自己而感到惋惜(穴居人是很强的群体动物,以群体利益为最高利益)。
”因为现代人有着健康的身体,较长的寿命,舒适的物质环境,但却有些浪费生命。
如果从穴居人的角度来看,的确如此。
这也让我们反思,应该更加珍惜有限的时间去做有价值的事情。
本片还有一个宗旨,我想是对人们的批判。
虽然所借是四个年轻人为载体,但其实这些问题不只出现在年轻人身上,四个学生各代表了一种被批判的性格对象:1、那个白人女孩子,满脑子想的是怎么把帅哥老师钓到手,根本不考虑自己的主要责任是什么,不考虑她的做法是否违背世俗原则,这是对西方世界极端性自由的批判,如果自由没有了限制,那就不是自由了,是疯狂。
这在崇尚自由的西方世界的很多方面都能体现出来。
不管什么事都该有个限度。
2、亚洲面孔的那个女孩子,热爱学习,聪明上进,智识渊博,重视家庭和亲情,不会像白人女孩子那么我行我素,说白了,不那么自私,这倒体现了亚洲人的文化特点。
但是这个女孩子的问题是喜欢崇拜,喜欢跟随,遇到比自己聪明或智识渊博的多的人,就想去追随他,甚至想去做他的信徒,却根本不管被她追随的人是否愿意被追随或愿意被奉为先知,这是十分盲目的追随。
这是在讽刺社会上很多人对明星的崇拜,对富豪的崇拜,对政客的崇拜,这种崇拜的盲目、不自信和愚昧。
同时,这里用的是一个亚洲面孔的演员来演这个角色,我想导演没准还想表现亚洲人对专制的迷信和盲目追随。
这种观点我是不赞成的,因为从经济发展成果及其他社会成果的很多方面都可以证明社会主义的专制要比西方所谓民主的选举制度在很多方面都有优势。
西方世界的选举制度的缺点已经越来越多被暴露出来,并随着社会发展和选举制度在竞争下的模式化,选举制度的矛盾也越来越被放大。
比如财团操控政党,比如经济圈决定国家前进方向,比如暗箱操作,比如腐败,比如不同政党执政时政策的矛盾和内耗。
这些都成为了拖慢西方世界发展的根本问题,而且使其因为支持不同政党及不同利益团体而分裂化,他们不能为了共同的目的前进,他们缺乏社会和民族的凝聚力。
3、那个黑人男孩子代表的是冲动和犯罪,看来这方面的问题,还是需要时间和良好的民族政策来改变的。
黑人受教育差,跟受到白人排斥也有直接关系,所以这方面白人也有自己的历史责任和现实责任,不能把锅全推到黑人身上去。
4、那个白人男孩子,也跟第一部里那个老年女教授一样,很鲜明的代表了西方宗教教义的狭隘和偏激。
不管是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都是狭隘和偏激的。
但我相信这种现象并非是宗教的本旨,就像穴居人说的那样,宗教的本旨只是教人向善,告诉人们去做对的事和善良的事,至于那些狭隘的偏激的想法,是在后来的传播者手中产生并添加进去的。
这些传播者就像是贪婪的政客,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特意制造出宗教的排他性,让信教者觉得自己是正统,别人都是异教徒,从这个角度来获得满足感和归属感,防止大家离教或转信其他。
让更多的人信仰自己。
这是一种恶劣的传销式宗教散播方式,其实早已违背了宗教的初衷。
这个白人男孩子也同样表现出了信教者那种叶公好龙的本性。
既然上帝是按照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人类,那为什么耶稣不能就是一个大学教授,耶稣既然是宗教的创始者,他当然可以认为宗教中那些狭隘的因素是错误的,是传播者的错误解读,是对信徒的误导,他当然可以批判自己创造的宗教。
这个白人男孩一边已经相信了男主是耶稣而跪下,一边却因为耶稣对自己所创宗教的匡正而心怀不满甚至因此怀疑男主不是耶稣,而是恶魔。
这不是对宗教的虔诚,这是对宗教的迷信。
不管信仰的是什么,我们应该信仰的是正确的价值观,任何事物都有好坏的两面,不怕匡正和检验的事物才能存在于阳光下。
宗教没有那么神圣,他可以是我们生活的座右铭,但生命不应该因为宗教而活。
对比西方的宗教,中国人可以说没有信仰,也可以说我们信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我们的文化是一种包容的文化,我们可以不接受别人的文化或习惯,但我们可以选择尊重和共存,我们甚至可以吸收很多优秀的文化,最后成为自己文化的一部分,中国的文化就是这样一点点积累形成的。
中国文化不是始终不变的单一个体,而是一种兼容并蓄的多种文化智慧的综合体和结晶。
总体来说,第二部没有第一步那么精彩,因为这个IP的确很大,有第一部的惊艳已经实属难得,看第二部更多是在怀旧第一部,回味第一部,真的没有指望能有第二次的惊艳。
因为对第一部的喜爱,在第二部开头导演拉赞助时我还想去支持一下呢。
结果看下来有些失望,结尾竟然搞出个FBI怀疑男主是不死连环杀人犯。
把一个经典idea往狗血电视剧上引呢。
算了,我还是别支持导演了,他要是真有了钱拍了电视剧,这个经典的创意就被毁了。
导演的确黔驴技穷了。
请导演换个别的题材吧,别毁了经典。
什么狗屁逻辑,这几个大学生是来侮辱观众智商的吗,白人小伙剧情最高潮的部分演的什么玩意,浮夸做作,先是跪着听布道,完了之后又自我厌恶,最后拿刀捅男主是效仿犹大吗?
最简单的一点我是最不能忍受的,地下室一片狼藉有血迹居然还讨论不要报警,在意自己的大学生涯,亚裔女先是主动刺探别人秘密,完了之后又不愿意付出相应代价,整个一个屎一样的剧情,降智这一块倒是拿捏的稳稳不过第二部相比第一部导演还是有突出的地方,比起第一部的成功所带来的的利润,导演换成了众筹,且是以第一部在观众心目中的热爱作为代价,食屎去吧,还拍电视剧,你拍拍P站的电影就行了,我绝对会看,还会打赏!!
我必须说,这个片狗尾续貂了。
又见到这么多熟悉的脸我还是很高兴的,John有些变老了这个设定也堪称精彩。
要是作为爱好者级的作品就还算凑活,但它顶了The Man From Earth的名呀。
如此盛名,今度其实难副。
首先人设差距太大了。
2007年那天晚上起码聚集了大学级的考古心理生物学家,你讨论的问题到了生命or意义or宗教观or历史的时候还是需要点儿积淀的。
2018年这部就四个大学生的设定一眼看过去就知道不妙。
跟这些小兔崽子们能聊出什么火花让大家再度经历2007年的高潮……非但如此,看到后来这四个家伙竟然还是 too yong sometimes naive的冲动型,一个白妞就想着bangbangbang jojn,一个黄妞得了强迫症上来就教育John(她以为是耶稣)该去大喇叭公开身份喊话(你大爷的耶稣用你教育吗),一个人身伤害,最后一个还杀人未遂……无语凝噎。
你拍思辨的电影,你的故事你的主题你得略高于受众的平均水平吧,你找四个小黄瓜想干啥。
再来说2007年版多么隽永啊。
那天晚上发生的一切,既可以解读成成一个神迹,又可以把它当作是一个知识过人的学者冲动的玩笑。
(当然最后John儿子心脏病死了暗示性太强了,基本上可以理解为导演组希望你觉得John的确是永生的。
这就把一个精彩的哲学思辨活活演成了一个科幻(故事)。
但是除去这个,一个足够智慧的人号称活了两万年而无法证伪的主意太棒了。
跟随John辩证推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打开想象的过程,不断怀疑不断被说服)2018版从头到尾就是剥夺思考强迫你相信。
细节我都不说了。
这也算开放结局?
这已经关了百分之九十八的可能性,后面还想再拍的话你是打算拍越狱第二季到第五季吗。
因为对第一部的喜欢,让我安耐不住的想来看第二部,但心中早已做好准备。
虽然不出所料的不尽人意,让慕名前来影迷失望。
影迷却可以看到消失已久的男主,让我们重温时光,拾起那是的想象。
还有一出镜就吸引眼球的金发性感女学生也是让大多数男影迷心生喜悦的亮点。
美女和科幻的有一样的作用,都有让男影迷展开想象的力量!
但我觉得没关系,科幻片就是开放的博弈的,如果能让大家发起思考那一定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妙事。
3.5 因为很喜欢第一部 所以第二部留有情谊
无论现实还是作品中,基督徒总是那么迷狂。相比第一部来说根本没有思辨性,第一部的那种魅力荡然无存,导演说希望捐钱倒是实诚,可惜我觉得已经不需要有后续了
不好看的程度导致我都没看完,实在看不动,从演员们的尴尬演技到尴尬剧情都不能忍。可惜了,假如停留在第一部不搞这个狗尾续貂的话,会成为个小传奇的原本。
不要把神片毁了
令人厌恶的四人组
把续集拍成了恐怖片的套路,几个有考据癖的小屁孩试图阻止他离开,来揭开他的身世之谜,结尾似是而非地又留下尾巴。这一类点子型的影片消费一次足矣,这部是完全的狗尾续貂,何苦还要再来一次。
最终,我们都得面对死亡...话说第一部最后和主角在一起的女人呢?
强行啃了生肉,演员不错,除了皱纹深一点真跟原来差不多。故事还算通顺但是没有太大意义,辩论的部分可以,最后居然还在挖坑。(想看Linda
补打卡
故事没有了惊喜,转为了温馨,最后结尾再引出个小雷,值得一看,但千万不要因为第一部期待太高,毕竟第一部的怀疑论演说太无敌了~
狗尾续貂戛然而止。别拍电视剧了,不死法医都被砍了
刷片前尊重主创捐了$5,预计如能持续前作水准刷完再支持$5 好吧save money.....主创脑洞前作悉数用光,续作就一平庸悬疑剧,四个白痴还要配一站街女似的吸睛,真不想贴低俗这类标签。课堂讨论还算有前作遗风然而过短
记得很久之前看过这部,但那时没看07年的,还记得当时看完这部的感受,很扯,但很神奇。这次补完了前一部,又重温了这个。突然感觉那群学生真tm任性!如果说是为了调查啥十恶不赦的恶人而不得已偷潜,似乎还有情可原。可这里,只是为了几个人发现的“秘密”而潜入别人家,以为伊丽莎白是智慧担当,却原来是“罪魁祸首”。甚至那个因为信仰崩溃而捅了男主的男孩,哎,主角这造的啥孽。男主躲在山上,给朋友去信,六周后朋友送来了衣服,还约他去自己家,因为父亲快死了,然后男主就上了车……然后看到结尾都没有那快死去的父亲怎么样了(也许这也是开放式?)。最后FBI(还是别的啥)找到写那本书的老头,老头最后说了句“万事皆有可能”……万事皆有可能,所以就成为男主被归为嫌疑犯的理由??啊说了些啥自己也懵了(눈_눈)
并没有很难看,只是形式不如第一部,讨论的深刻程度也不如第一部,人类的想象力还是太匮乏了。
我觉得这片很好看啊,看来我对电影的品鉴能力真不行.......
就这?哦原来这是4.9分的第二部
依然精彩的剧情,演员的表演功力十足,更难能可贵的是拍摄之初就决定免费下载播放,如果你觉得片子值得付费就去网站随意捐一些钱。这种片子进院线是没可能了,所以,去manfromearth.com随意donate一下吧 :)不过不支持支付宝是个问题啊...
就看到一群熊孩子花样作死。期待蛮高的,但还是失望,好好的拍续集干啥啊,
四个学生,妹子胸不错,有个学生信仰崩塌捅了教授一刀,因为环境变差教授也变老进入新纪元。
他喵的180516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