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点半,刚刚看完这个片子,因为下载的时间比较晚,但是看到四分之三的时候就决定马上把看到和想到的写出来,并且直接连着看第二遍,这样好看的片子实在不多。
感觉好像是继“老无所依”以后最好的片子了。
因为有巨石强森,以为就是一部傻大黑粗的狂野西部的动作片,慢慢看着,才发现是对一个现代cowboy的细腻描写,仰仗着导演的着力刻画,虽然画面一直灰色阴暗,但是充满电影的却是通过火药、子弹和血来表达的希望和救赎,在关键的镜头里,摄像的功力也尽显无疑,从一开始就用光与影表达着强烈的对比,又有太多出彩的角度可圈可点。
因为那份手足之情,因为目睹自己的手足被割喉,因为自己劫后余生独活于世,所以从服刑十年出狱的第一天就开始实施他的计划。
节奏的张力从一开始就让人喘不过气,除了刻板的布道似的念白,没有在设计更多对白,整个过程中巨石那复仇心切的急促的呼吸声根本就不可能让节奏慢下来,节奏的衔接也是非常的紧凑,丝毫不拖沓,没有做作的表演,少有废话,但又不是很复杂的情节首尾相扣。
好看的电影里的元素一样不少,有肌肉男强森,有给Al Pacino和德尼罗搭戏的女配角,有肌肉车,有法拉利,有公路追逐,当然必须有SS的引擎呼啸和法拉利360那燕子般的轰鸣,有枪战,有老美故意通过教义引用的说教,有装腔作势又落荒而逃的搞笑大块头,有骄傲的又总是落后一步最后输给被蔑视的杀手,有老谋深算又死在自己所做的瘾君子坏警察,有复仇的重压,有迎着子弹走向前勇者无惧的硬气与大胆,有完成任务之后被枪口指着头的轻松,也是超然的洒脱,或者说希望死亡带来解脱,有对真正罪恶的不容,有对真心悔过的宽恕,有对公平的强调,有对正义的支持。
有坏人对子女和家庭的深爱,有杀手对爱情和婚姻的承诺,有不经意间对人生的探讨:……你知道地狱是什么样的吗?
不是烈火和魔鬼,那都是小时候听别人告诉你的,地狱和天堂都取决于我们活着时候的所作所为,每一次给别人带来痛苦,每一次给别人带来伤害,……然后镜头就干净利落的暗下来,毫不拖沓,就连下一个猎杀对象在收音机里的布道都可以看作是点睛之笔。
整篇的配乐也是恰到好处,完全可以下载原声带来听,大部分是一把吉他节奏的清晰而又内容深刻的乡村,有音乐,连IP3GS的电话铃声都比较好听。
让真正有罪的人下地狱,以他们应得的方式;让真心悔过的人重生,以你可以做到的宽恕。
这就是这个电影要告诉我们的很多话中抽离出来的一句。
可以当枪战片看,可以当救赎片看,可以当公路片看,可以当你自己以为的各种片子看,总之,很值得看。
首先不得不佩服主角!
两次爆头屁事儿没有!
可能有人说为了剧情畅快,把他塑造成铁人能增强影片的观赏性。
但主角把所有人都杀了,为什么竟然唯独不杀他哥哥的前女友!
那特么才是罪魁啊!
还有那个女警探为什么最后不把警察的罪行公之于众?
只因为那个条子死前的电话嘱托?
最他妈坑爹的是,杀手这个角色对剧情有什么用?
是在烘托主角牛逼,还是丫是片方的亲戚?!
总之看过这个以后,我又想看一遍怒火救援了
这电影是披着宽恕外衣的以牙还牙啊--------参与整个黑吃黑事件的是三拔人,第一拔,通风报信的前女友第二拔,策划行动的警察第三拔,参与行动的线人们这三拔数人,有人死有人活,死得罪有应得,活着的可以原谅,因为前女友只是报信而已,她原本就是个线人,通风报信也算是本职工作,虽然在道义上背叛自己的男友,但是在行为上并不过错,本来按照正常的状况,应该是警察们突击破案而已,谁知道会成为黑警察行凶杀人呢?
所以她活着,心怀恐惧坏警察必死无疑,称得上是十恶不赦,首先无仇无怨杀人就是必死,而他身为一名警察却找来自己的线人们一起行凶,完全背叛了自己的誓言和职业,死人加死,甚至在他已经知道Rock根本不知道他的状况下饶了他之后,他仍然要杀人灭口,这种变态的行为只能用变态杀人狂来解释了,所以人人都可以获免,只有他不能参与行动的人们也分成三拔,一拔是乐在其中的,比如那两个变态眼镜佬,死,一拔是直接动手的,就是那个将Rock大哥割喉的那位,用刀杀人要比用枪杀人残忍得多,所以虽然他未死Rock还是要冲到医院将他射杀在手术台上,因为如果他不死,对Rock死去的大哥和已经被杀的几个人明显都不公平,最后一个就是懵懂无知型,他本来以为是来打酱油,没想到这伙人本来就打算灭口,并且他事发时曾想阻止事后曾用行动忏悔,真论起来他比那个女朋友纯洁多了,所以他得以保全,毫发无损。
------至于杀手,他有病嘛,并且虽然里面数他最拉风,可是一根花花草草都没伤害,他也没被别人伤着一毛,这位功夫全用在女人POSE体形服装汽车化妆上了,所以他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搞得我纳闷——“你丫有病”Rock杀的都是有罪之人,并且都是不可能被法律体系惩罚的有罪之人,这是法律之过,而不是他的个人过错,所以他无罪,而从他将警察和杀手放过就知道他并不是为了报仇不择手段,再加上他将黑人放过,其精神境界更是升华到一种崇高的境界——Do what you need to do.所以,虽然全片不断地提到宽恕,但正如里面Rock说的,“不论你现在如何都不能改变你过去曾经做过的事情”,似乎导演认同的宽恕和我自己心中的宽恕概念——“一个人做错了事,他只有在付出了代价之后才能请求别人的原谅”——相同,不是无原则地让往事随风,不然对那些死去的受害者们岂不是很不公平?
所以有罪的被杀,罪轻的惩罚,无罪的得免,到头来说的其实还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三个男人,三段感情,三个归宿。
在这个社会里,似乎善与恶的界限也模糊了。
就想黑人牧师说的一样,人做的好事多少取决于他做的坏事多少,片中的人物都有自己恶的一面,都因为他人的恶,而行自己的善。
最后的三个男人拥有不同的故事,过着不同的生活,“享受”着不同的结局,各自的归宿。
开场:极速复仇 (20min)影片伊始就采用了大景别特写,其中人物焦躁的来回踱步与狱警快步行走的镜头交叉出现形成了紧张紧凑的交叉蒙太奇。
并且随着狱警与男主人公——司机物理距离的接近镜头长度更短,切换更快,让人窒息,从一开始就营造了快速的气氛。
此外,粗重的喘气声和狱警身上镣铐金属声的不断放大帮助镜头带给观众更多压力。
司机即将出狱,他看到囚室墙壁上的一张老旧的照片,那是他与一个男人的合影,促使他在焦急的等待过程中脚步停顿下来并进入冷静状态。
此刻,二人的确切关系我们暂时无从得知,不过从照片上二人的表情和亲密的搂抱动作可以看出他们的感情深厚。
囚室的墙壁很大也很空旷,只贴了这么一张合影,看得出他在狱中的唯一羁绊便是照片上的那个人。
出狱过程中,这个彪形大汉一直表现得很配合,时间在一分一秒过去,他听不到监狱长教导的声音,只有时钟滴答滴答催得急躁。
最后监狱长问到“还有什么问题吗”,司机只说了一句:“出口在哪”。
然后又是急促的镣铐声音还有一段长长走廊的主观镜头,走廊长得不能一步就走完,急促的镣铐声一如司机急切出狱的心情,越是急切,就好像越嫌走廊太长。
接着,音乐起,随着司机视线的运动,更加强调了这种急切,确定目标,司机起步狂奔,片名随之简洁地出现,FASTER。
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导演将节奏与时间把握的很好,通过镜头的组接,暗示观众司机焦急出狱是为了迫不及待去做一些事情,巧妙地运用了交叉蒙太奇,并精心对声音进行了处理。
如放大的镣铐声和时钟声,以及粗重的喘气声和监狱长被屏蔽了的说话声。
这都是现实当中我们无从感受到的效果,在电影中导演通过声音的处理将司机的心情和真实感受展现在了观众面前,观众视角和局中人视角得到了统一。
此外,一系列的大特写,和不断累积重复的脚步也给片子带来了巨大的张力。
开场部分到20分钟结束,介绍出了片中的三个主人公,交待了一条主线和两条复线。
分别是司机亟不可待的复仇计划,有些颓废和劣根性即将退休的警察对司机的追踪办案,英俊优秀的杀手受人所雇准备杀掉司机。
两条复线围绕着主线进展开来,警察和杀手两条复线的最终目标都是身为主线的司机,三条线索平行展开,交叉出现,互相牵扯,又互不干涉,只在必要的相遇。
司机在杀第一个目标时,毫不犹豫,他急促地走向目标的工作地点,完全不顾周围正在行驶的汽车,也不顾办公室里前台的制止和工作人员的眼神,甚至对摄像头也无所畏惧,他看到目标,不发一言,在目标还未作出反抗举动之前就开枪爆了他的头部,然后迅速离开。
而警察呢,他的出场也是来回踱步,不过显然比司机要优雅许多,音乐也是舒缓的。
不过他满脸的胡须和颓废的眼神变可看出他并不是什么严谨的人。
虽然是警察,他抽大麻,并且他的钱皱皱巴巴,他对卖大麻的人施以压力,不过对方并不为所动,最后他选择了让步说好话,可以看出他是个自认为聪明但又没什么自尊底线的人。
他去案发现场办案,同事们的眼神也让观众得知他也不是个什么好同事,大家对他都很不喜欢。
办案空当,警察给家中的妻子打了个电话,那头妻子的训斥让他没有任何解释机会,或者说,他的所作所为并不能让妻子理解。
看来这位警察除了不是个好警察,好同事之外,还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
杀手的出场是在一个干净漂亮的别墅里。
他练习着高难度动作的瑜伽,镜头给了在墙壁上的照片,他得奖的照片,爬雪山的照片,散打的照片,每一个都是成功的瞬间,可以看出他是个自恋、优秀和极其有征服欲望的人。
最后镜头给了他小时候的黑白照片,以及他腿上的两道深深的疤痕。
看来他小时候有很重的心灵创伤,也是造成他现在这种极具挑战性格的原因。
杀手对女友的交谈内容大部分都是自己,又发现了什么,又做到了什么等等,可见他心理年龄很小,可以说是幼稚。
他与心理医生电话的过程中谈到了吃药的问题,他并不服从治疗,并且就因为心理医生的一句话,便马上想到要与女友莉莉结婚,根本没考虑到现实因素等等,其幼稚和自恋可见一斑。
开场部分到杀手出发执行任务结束。
此部分中,每个人都马不停蹄的。
司机极速复仇,警察迫切,杀手急切挑战,三人都如上了弦的发条,将情节继续下去。
铺垫:男人情谊 (37min)在开场部分已经有了许多悬念。
比如司机要杀的都是些什么人,他为什么要杀人;警察都快要退休了,又何必这么辛苦地跑来协助调查,并且还为了工作忽视了家人和家人发生冲突;杀手小时候到底发生过什么,他是否会真的娶女友,又是否会为了女友放弃现在的工作做一个安安分分的人呢?
铺垫部分上来就给了观众一个重头戏,一段暴力录像。
在这段暴力录像中我们得知了照片中的那个男人和司机的关系,得知了司机要杀的是什么人,以及司机的过去都在这一段落中简明扼要地交待清楚。
司机杀了当初拍摄录像的那个人,但并没有杀无辜的学生妹,并且在与杀手的交锋中,保护了路过的黑人小女孩。
他虽然个头高大,外形勇猛,人见人怕,不过这些细节都交待出他其实是个内心温柔细腻的人。
哥哥信任他,他与哥哥心心相印,并会因为哥哥对他骄傲而发自内心的笑。
他与哥哥的羁绊也是将他由人变成鬼的原因。
杀手与司机在这里第一次交锋。
杀手招招致命,司机却以进为退,这让杀手觉得自己受到了玩弄,并在当天晚上对女友喋喋不休。
司机挑起了他的兴趣。
除了解决开场部分的悬念之外,铺垫部分继续设置悬念。
杀手在电话中很不合时宜地向女友求了婚。
我们清楚,他与司机的故事不会就这么简单结束,因为司机的身手刚刚挑起了好斗的神经,我们想知道在娇艳可人的女友面前和不断征服的目标之间他会作何选择。
警察在倒咖啡时无意露出了胳膊上的文身和吸毒留下的疤痕引起了女警官的疑问,同时也勾起了观众的好奇心。
这个警察身上的故事貌似比另外两个人的还要多。
在这个部分中,几个女主角也相继出场。
司机去找了他的前女友,这是唯一在他的目标名单中,他却从未打算杀死的角色。
在她的面前,虽然还是僵直的不擅言辞的脸,但眼神中流露出的一丝温情是掩盖不住的。
铁汉也曾柔情过,只不过他的人生已经在十年前那场浩劫中扭曲了。
杀手终于娶了自己的女朋友,虽然承诺说为她洗手不干,但在深夜,看到那张小时候的照片时,狰狞的脸孔再次露出来。
好胜心打败了妻子的诱惑,他开始失去理性。
警察请求与妻子玛丽娜住一晚上,他像一个和蔼的父亲安慰着儿子,又像一个温柔的丈夫拥抱着被良心谴责的妻子。
玛丽娜为什么会良心不安?
虽不能确定,但直觉可以知道这与司机的故事有关。
三个男人都有自己温柔的地方。
司机为哥哥,警察为妻儿,杀手也在因为女友做着心理斗争。
他们三个被塑造成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不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某种意义上都能得到观众的宽恕,正因为有了这些情感因素,才将人物塑造得这么立体,并且在主题上,赋予了一层人性的深度。
整个故事便不再是杀人复仇这样简单。
于是,铺垫部分在杀手出发前深情看了一眼尚在熟睡的妻,警察亲吻了一下妻子便离开中结束了。
进展:不安之心 (17min)影片进展到这里,节奏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变缓了。
在司机马不停蹄杀了两个人之后,他的行动停顿了。
他去找了之前的女友,钢铁的心蒙上了一层柔软的东西。
不过司机心理斗争最严重的地方是在他杀第三个目标之时他的那句“谢谢”,那句“我有一个儿子,告诉他对不起,求你了。
”那个沾满血的手机,让司机没有再进一步杀死目标,从酒吧出来之后,他居然拨通了儿子的电话,完成了承诺。
影片特意让司机前女友的桥段出现在第三个目标之前,并让观众知道司机本身也有一个儿子,只是被女友打掉了。
正是他失去了个儿子,才使司机接下来的行为变得可能。
其实在此之前司机的行动就已经不如开始那样急切了,他变得迟疑,每次的行动都需要依靠看好几遍与哥哥的合影和回忆哥哥被杀的场景来支撑下去。
杀机已经变淡。
甚至在杀人之后的途中又想给那个儿子电话,只是心里那不安分的回忆再次蹿出来,让他扔掉电话,立马掉头,终于决定返回医院彻底杀死三号目标。
他的心里斗争已经变得比较激烈,出于同情,他不想杀死目标,可是哥哥的死让他变得狂躁,良心上既觉得又该提哥哥报仇,又该回头是岸,毕竟这么多年了,而且这些人如今开来,都已改过自新,没那么可恨了。
所以,在杀死三号目标之后,出于责任似的,他接了儿子的电话,并且深沉地回复儿子要复仇的话,“你可以这么做,但是你要想好了,这是一条不归路。
”在这一段落,三条线索交叉在一起了。
司机经历了与警察在医院的枪战后,又与杀手展开了一场追逐戏。
在医院,司机放了警察一条生路。
在公路,司机将指向杀手头部的枪改向了他的车轮胎。
只是杀手却没有领情,趁机射伤了司机。
司机回到母亲的家中,嘴巴上虽说是要杀了“老头”(他的父亲),心里其实是思念母亲的温柔了吧。
在饶恕了两个要置他于死地的人之后,还对他刚刚用枪指着的女人喊了声妈。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声妈,却温暖了人心,掉下了眼泪。
在家中摆放的照片中,导演给了观众和司机足够的暗示。
他需要知道当初是谁出卖了他们,他毫无头绪,但接下来这个推向照片中哥哥女友的推镜头就足够明显地暗示观众,那个最初出卖他们的人,是他哥哥的女朋友,警察现在的妻子,玛丽娜。
所以返回去再看玛丽娜在浴室里对丈夫说的那些话就变得有意义了。
答案近在眼前,司机却无从得知。
在家里休息了一会之后,司机带着哥哥的骨灰,义无反顾的走了。
说是义无反顾,其实带着些悲情的意味,他的背影头一次显得这么孤独,令人怜惜。
高潮及结局:不归路 (24min)高潮部分集中展现在第五天。
在经过一番心理斗争后,司机终于决定掉转头继续他的复仇计划。
司机开车疾驰,杀手开车跟随,警察也开车狂追。
三条线索马上就会交叉了,三个男人也马上就该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了。
司机驱车到了目的地,最后一个目标布道的地方。
这次,他没有像杀掉电话推销员那样,不顾一切地走进目标地点,迅速杀死目标。
而是慢慢走近,站在那儿,默默等待布道结束。
牧师几乎要哭泣却仍努力坚强的脸,让观众有了同情之心,无法想象这么一个仁慈的牧师又怎么会跟杀人案扯上关系。
牧师在经历死亡的倒计时,虽然他也做过努力挽救自己的生命,不管最后结果如何,至少他都能坦然接受。
不得不说,是牧师妻儿的出现救了他的性命。
即使司机说“我要杀你,上帝也救不了你”,最终他还是宽恕了牧师。
那一枪打空了,随着他心中最后的一点仇恨,也消失殆尽。
司机在教堂看着哥哥的照片和天花板的十字架,报仇完毕,他心里却并不快乐,他闭眼接受着良心的谴责。
一切并没有结束,没有喘息的时间,一把枪指向了司机的头部。
面对司机,杀手变得竭斯底里,无论他怎么激将,都无法挑起司机的斗志。
杀手迟迟不杀司机,是因为杀手想要和司机来一场公平的真真正正的较量,他已经两次败给了司机,他好胜的性格无法容忍这样的失败,可不论他说什么,司机只说了一句“我和你无冤无仇”。
司机杀人的原则是,曾跟自己有仇。
而杀手杀人的动机却是,雇主派下的任务。
不得不提的是,杀手的佣金却只有1美元,仅仅为这1美元他就愿意出生入死,所以上面那句杀人动机是雇主派下的任务并不确切。
他杀人,只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就是想要不断征服,好在“心理和生理上重塑自我”。
然而,杀手的杀人动机在司机看来却是这么无聊可笑,司机根本不觉得与杀手对战是值得的。
杀手执着的东西在别人那里却是一文不值,司机一语中的——“你有病”,杀手忍耐到了极限。
这时,另一复线的主人公,警察终于现身,迫于保护自我,杀手放下了枪,警察却矛头一转,轻松地杀掉了司机。
一切都显得那么荒诞不羁,自己一直想要超越的对手,竟然被一个颓废的警察轻而易举地干掉了。
那么他此前坚持的,并让他抓狂的所谓的胜利意义又何在呢?
即便他能战胜司机又能够说明什么呢?
还不是最后如一抔黄土,卑贱地成为别人的猎物。
在警察杀死司机的瞬间,杀手明白了一切,警察才是自己的雇主,当年那一切的主谋。
当他明白这些的时候,他反而有些同情司机了。
征服貌似不再是唯一的,从司机有情有义的行为上,杀手开始注意到爱情的可贵。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在心理和生理上重塑自我”。
现在我们再回到前面,司机在杀每个人的时候,他们都说过同一句话——“是他逼我干的”。
每个观众都好奇地想知道这个他究竟是谁,司机却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个他到底是谁。
之所以没有怀疑,原因很简单,我们的这个司机,其实不过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而已。
导演早就刻意给我们展现了他的这一特点。
在他去购买目标人物的信息的时候,他付账时很没心眼地从兜里掏出两沓钱来,然后付了一中一沓,又将另一沓放回口袋中。
这才让那个黑人老板有了讹诈他一笔的想法,好在司机“恶名昭著”,免过了一劫。
所以,头脑如此简单的人没有怀疑警察就变得很容易解释了,他想不到当初出卖他们的人就是玛丽娜也变得合乎逻辑了。
从这个层面来讲,司机的复仇本身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他什么都没弄明白,他被人玩弄在鼓掌之中却还不自知,他之前所杀的,只不过是一些小人物而已,却自认为为哥哥报仇雪恨了。
警察两次“杀死”了司机。
不过司机因复仇而产生的坚强的意志力让他没那么容易死掉。
最后,再次复活的司机终于杀掉了警察,两枪,正好是警察杀他的次数。
警察最终还是没能保护住自己的性命。
但至少如他所愿,他得到了退休金。
他在儿子面前保持的光辉形象的愿望也实现了。
因为那个女警官并没有揭穿他。
没有揭穿他并不是对他的认可,只是女警官体会到了他的用心良苦,和考虑到了他的妻儿,发了点善心罢了。
最终,玛丽娜逍遥法外。
司机倒掉了哥哥的骨灰,嘴角终于有了一丝浅浅的笑意。
是一种解脱的笑容。
可是,真的解脱了吗?
我们又如何解释司机宽恕了牧师而却没有饶恕同样有妻有儿的警察?
那个最初出卖他们兄弟的女人,那个理论上最该杀的叛徒,他甚至都还不知道,却自以为是地“解脱”了。
一群坏人被另一群坏人暗算,还要冠冕堂皇地复仇吗?
也许一切都不需要解释,复仇,这一切都只是个荒诞的笑话……
片中主人公(强森饰)为了报十年之仇,将名单上的人一一抹去,最后在电影结尾杀死真凶,既告慰了他的哥哥也告慰了他十年的受伤的心灵。
情节上没什么亮点,枪战、飙车。
有几个点还是挺有意思的,他放过了弃暗投明的牧师,一是因为虽有犯罪前科的他内心并不恶,抢银行也只是为了帮他的哥哥;二这个牧师电影末的点睛之语:forgive。
牧师原谅了他,也最终得到了他的原谅,开的那一枪也是象征他与牧师的仇恨就此结束。
杀手的角色,这个杀手除了酷一点,还是挺有人情味的,不管是和他的妻子,还是就算主顾不再雇佣他,依然要坚持完成他的工作,杀手的结局还是不错的,最后就应该双宿双飞去了,就按下不表。
警察的家庭从低谷到接近高潮,最终当然出于“邪不压正”以及“主角光环”还是交代了,可怜了那个不太会打棒球的小男孩,可以看出他深爱他的父亲,当然警察的妻子其实也还爱他,只是因为他对毒品的上瘾才和他断绝来往。
影片剩下的就是常规的“邪不压正”和“亲情”(死在酒吧里的壮汉,最后还是惦记着他的儿子,当然他儿子要复仇,这个坑倒是有些烂尾,后文没有提及,也可能是强森对他的警告,告诉他“这是一条不归路”。
)总体评价平平。
极速复仇 (2010)6.32010 / 美国 / 动作 犯罪 / 小乔治·提尔曼 / 道恩·强森 比利·鲍伯·松顿
表面是部很简单的商业影片,够血腥够直接也够纯粹,没有夸张的电脑特效,最原始的老式野性和风味,每个角色都充满了自身味道和人情,贯穿全篇的暴力和每个人物背后故事的温暖相互交替,使人们感受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属于自己的温暖,在破坏别人幸福的同时,想想自己,一切因果报应。
经历了长达十年常人难以想象的牢狱生活,绰号“司机”的男子(“巨石”强森 Dwayne Johnson 饰)重返自由。
但是他并不想就此展开平静的日子,而是迅速向当年的仇人展开血腥复仇。
十年前,司机和哥哥加里等人打劫银行,并凭借其出色的车技成功摆脱警察的追捕。
然而他们却遭到另一伙人的暗算,现金被一抢而空,哥哥和伙伴们遭到杀害,司机也鬼门关前走上一遭。
凭借手中的资料,司机逐一展开报复。
与此同时,手法干练的杀手(奥利弗·杰森·科恩 Oliver Jackson-Cohen 饰)和即将退休的警察(比利·鲍勃·桑顿 Billy Bob Thornton 饰)也紧随司机的脚步。
三个人展开了一场极速的生死追逐战……©豆瓣
看岩石Johnson的电影是很幸福的事情,因为完全不需要思考。
一个老牌的动作英雄,固定搭配的老爷车(一定得是Ford的),最多加上一把老式的左轮,就可以拯救世界或者极速复仇。
史泰龙如果拍《敢死队》的续集,实在没有理由让岩石Johnson缺席。
那个伦敦腔的杀手,他的故事生硬的插了进来,再加上同样彪悍的美女和杀手退隐的桥段,是绝对的凑数之作。
可惜他的精致和Johnson的套路完全不同,两个人的PK也无从着手。
李小龙的女儿还有着一点亚裔人种的影子,可惜只能沦落到在这样一个大烂片里演一个大配角,他老爸如果在天有灵,也会觉得有些伤感吧。
这部电影最大的主题就是“宽恕”(宽恕自己的心灵和别人),石头哥演的很不错 真心评价!
杀手这条线纯粹来凑数。
警察是最大的悬念,不过这条线感觉暴露的过早了,感觉不到很大的惊喜!!
最大的硬伤应该是出卖他们哥俩的那个女人了(居然木有交代我晕),也就是他哥哥的前女友,也是警察的线人、老婆、孩子妈…… 最后就在所有人都解脱了之后,我想应该还有一场女人忏悔的戏份,居然被无视了。。。
剧终了 我晕!!
太喜欢这调调了,摄影师真心给力,虽然配了个脑残的编剧
睡啊睡zzZ
给三星是因为有这么多熟脸大牌撑场,一部B级片能有这样的阵容也算奇迹了,巨石这次回归得很MAN,终于不戏谑了,最后那脸庞很亚洲英雄,Billy叔这次有点葛优的味道,山寨史密斯夫妇很多余,Percy客串很惊喜!
mb的我觉得电影挺爽快的我偏要打5星
看岩石复仇。
我很喜欢rock的,不过你也不能就这样一枪毙了对方吧这也未免太逊了啦为什么不用你全身的肌肉啊脱光了打死对方啊!边打边脱啊!边脱边溅血啊对方要碎成一块一块的才给力啊!你就那么,一枪毙了他们------顿时让我很冷的说!
剧情有点普通,还算可以吧!!!
不死大块肉的定制行为
如果他的小孩没被打掉,如果杀手最后没再找他麻烦,也许他就真有机会摆脱仇恨的控制了。
The Rock也是德艺双馨
剧情太那啥了……大反派最后还来个神经兮兮的大揭秘。。。蛋疼么。。
巨石卖肌肉,“香农”卖性感
杀手线简直凑数,这选角就算一堆装备和强森&BBT一比简直就一乳臭未干中二病小孩。强森接这片我都怀疑他是不是去裸贷几个亿了
脑袋中枪都挂不了的肌肉男100分钟/3天见一个崩一个的故事 帅哥杀手被一句You got issues直接K.O了 - -
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尾那种!中间那段帅气的杀手和这电影好不搭啊!
烂就一个字 肌肉男你真的可以在呆一点点..
我是看巨石 的
ok啦~~~
极速看完
居然两次……不带这么耍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