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威廉•华莱士到本杰明•马丁,看“抗英奇侠”,痛揍英国殖民者。
老美的爱国主义精神里,总是满满的个人英雄主义!
爽则爽矣,套路亦是套路。
电影画面有热血沸腾的对阵厮杀,也有恢弘壮丽而不失细腻精美的美好景致。
作为好莱坞商业片,梅尔吉布森这个名字就已经把影片完成了一半。
浴血而生,战争英雄,为自由而战…这些词汇仿佛是为“电影里的他”量身定制。
感慨一句,渣归渣,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妻子过世,有着7个孩子的Benjamin Martin,曾经的战斗英雄因此而反对战争,然而大儿子佳百列正如朋友所说“很像年轻时的你”,坚持要去参军。
他说:“等你成家以后,你就明白了。
”可是年少气盛的儿子怎么可能明白。
终究是父亲哪,在二儿子被英国人无辜杀害后,他开始与佳百列组织民兵,并肩作战。
在佳百列结婚的那天,他与暧昧许久善良美丽的小姨子拥抱亲吻了。
呵呵,其实我当时在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好像小姨子总是很容易喜欢上自己姐夫的样子呢,很多电视里似乎都有这样的情节呢。
其中的战争情节总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勇敢的心》里的William,梅尔吉布森还是很帅气的呢。
尤其是这里面他做摇椅的那段,好可爱的男人啊,后来在英国将军那里见到一把很好的摇椅也很认真地观察一番甚至坐上去试试感觉,像个孩子一样,呵呵。
很喜欢里头的那个黑人民兵,淳朴善良,刚开始还有些同情他毕竟是作为奴隶而不得不参加的。
慢慢地倒对他越发尊敬与喜爱起来,就像后来同列的人所说“现在已经12个月了,你自由了。
你愿留下来我很荣幸,真的很荣幸。
” 整部片子让我最感动的地方倒不在最后虽然它也非常壮怀激烈,而是前面佳百列在教堂征集民兵的那段。
男人们拍拍自家女人的手,一个个站了起来,父子,兄弟,从此便相扶战场以性命直面,那样的辰光与家中的嬉笑怒骂,该是天壤之别吧。
当牧师也拿起枪,说道:“牧羊人要保护他的单群,有时要赶走野狼”,那种为了守护的不顾一切,勇敢的让我也兴奋起来。
注意:本文全是剧透。
哥曾经参加过法国和印第安人的战争,身经百战,屡立奇功,以至于哥虽然归隐田园,但是江湖上还是到处流传着哥的传说,提起哥的名字,大家都会说:哦,Benjamin Martin,那个法国佬!
有两下子。
但哥现在只是一个农夫。
哥的7个儿女都很爱哥,不厌其烦地跟哥玩锯椅子腿给哥摔个屁股朝天的把戏。
虽然哥在战场上是个无情的杀戮机器,但哥在生活中是个慈父,深得子女们爱戴。
漂亮又端庄的小姨子觊觎哥很久了,可惜哥对亡妻一往情深。
没办法,哥是那么重情重义。
独立战争打响了,哥是个以家庭为重的人,没有像那些初出茅庐的愣头青们一样请缨上阵。
可是,万恶的英国龙虾兵居然打到哥的家门口,开枪打死了哥的儿子,还要处决哥的大儿子。
哥今天不教训你一顿,哥就不是Benjamin Martin!
哥带着俩10岁出头的小儿子去树林里伏击龙虾兵行刑小队。
哥冲锋陷阵,一把印第安战斧砍倒一片敌人脑瓜子,在高地的两个儿子看着哥如战胜降临,满眼都是崇拜。
他们听过哥英勇的传说,但是亲眼看到还是很震撼的!
哥爷仨虽然只有最3把滑膛枪和一把印第安战斧,但几乎全歼了20名训练有素的正规龙虾兵,只留下一个活口给敌人带回了哥让人闻风丧胆的名声。
从此哥又多了一个外号叫“幽灵”!
让敌人布下天罗地网、不惜代价也要抓到的“幽灵”!
既然已经挑起了战争,哥决定干脆奋起反击。
哥在乡邻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弟兄们都以哥为尊,哥毫无悬念成了这群人的领袖。
在一次交战中,有19名兄弟被俘。
哥一人独闯对方总指挥部,一条枪都没带,凭着哥过人的智谋和勇气,不费一兵一卒救回了全部的兄弟。
哥就是这么有勇有谋!
龙虾兵看不起我们民兵杂牌部队,但他们绝对想错了,哥正是利用这一点,创造了以少胜多反败为胜的奇迹。
最后,哥亲手对冧了杀死哥两个儿子的仇人,看着星条旗在我面前飘扬起来。
在这一刻,哥作为一个战争领袖,作为一个父亲,作为一个男人,形象无比伟岸!
自由是个很冠冕的理由,凡是杀戮、战争,一旦加上自由的名号就显得神圣。
真的这样么……人真的是很奇怪的动物。
什么才是自由?
数千年来自由的旗帜引领着一群又一群的暴徒对另一群人横加杀戮,但是为什么自由还没有到来呢?
为了亲人同胞的生命而去剥夺另一群人的生命,真的是不可理喻啊。
世界就是这样矛盾,用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制造英雄。
战争就是其一,自由就是它的名号。
用仁爱的信念催使残暴的行为,用善良的初衷换得心灵的不安。
怀有英雄情结的人们是不是有着更加悲悯的心胸呢……
每个国家都有他们的主旋律电影。
都说中国比较那个……。
呵呵!
其实老美手段厉害着呢!
政府性质的机构画着大钱资助主旋律电影。
看看哪部大片没有在宣扬他们的主旋律?
都有美国国旗飘扬,比如:《蜘蛛侠》。
其实主旋律没啥啊,就是宣扬正义,爱国,提供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
理性认识主旋律。
这部电影是在视听说老师课上放的,当时用了两节课,没看完。
这是一部好电影,以前我总是看那种完美结局的电影,总感觉缺了什么,现在知道了。
看完之后,真的觉得像一部长篇小说,从开头到结尾,每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
真正让我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是烧毁男主房屋,击毙伤员时,伤员大喊的那一句"mercy",听到那一句心里真的很不好受。
同时,故事也很温暖,在安置好亲人以后那个欢乐的日子。
还有就是听到Susan那个papa是真的泪崩了。
虽然难以避免的渲染了美国人民如何英勇抵抗英国殖民者获得自由,建立自己的新世界的壮举,但是这部电影还是感动了我的。
本着看Heath的初衷,没想到主角是梅尔*吉布森,我不大喜欢这个老头子。
昨天才看完奥巴马的就职演说,他号召美国公民铭记先辈们建国时的理念,不要忘却美国讲国的核心就是自由,今天再看这个片子觉得颇有感触。
人们都是善忘的,中国政府是不是也有点忘记了建国的初衷呢?
把土地还给农民,农民还是没有过上好日子。
恩,政治的问题我不懂,我把这样的建国思想看做一种梦想,不愿意看到梦想被磨灭的样子。
三父子一起打敌人的那一场不错。
同时影片教给我们,不要锋芒太露。
梅尔·吉普森主演。
处处可以感觉到是发生在美国的《勇敢的心》,但是远不如后者。
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曾经是对法国和印第安人战争英雄的梅尔·吉普森厌恶了血腥的战争,带着7个孩子隐居乡下。
不料英国人来势汹汹,大儿子立马上了战场,英军冲进了他的家,杀死了二儿子。
怒火中烧的梅尔·吉普森决定复仇。
连10来岁的小儿子们都端起了长长的步枪。
一番血雨腥风之后,总算迎来了胜利。
故事便概就是这样,中规中距。
表演也是如此,没有特别精彩的地方。
但是影片中的景色极其优美,让我想到了《燃情岁月》。
英军的服装,尤其是骑兵的服装很好看。
英军总帅康华利是个有教养的人。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物,但是总体来讲不甚精彩。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热血沸腾,太男人了!
但战争真的是太残酷了,泯灭了人性,不由想到了南京大屠杀那群丧尸了人性的日军,男主刚柔并济,能为了儿子的死奋起反抗,也可为了女儿的一声爸爸落泪,那一幕我哭了……最后男主举着旗子追上军队的一幕帅呆了!
黑人,牧师,胖子,上了色的牙齿,女主,孩子们……都很喜欢,就是那时候的作战方式让我惊讶了一下,还有这样的操作。
男主在托马斯死后对英军的砍杀,以及回去后忍住不让自己流泪,以及大儿子死后的伤心都让人心疼。
最后感谢替我们现在的和平做出奉献的所有人
2021.11.18
没有国,哪有家?
失去二儿子的惨痛才让班杰明·马汀这个曾经身经百战的老兵明白了这个道理。
重新拿起武器投身到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去。
“牧羊人要保护他的羊群,有时先要赶走野狼”,牧师也明白了这个道理,毅然弃教从戎走向杀场。
酒馆里各色人种醉生梦死,一句“天佑吾王”引来群愤,拔枪怒目而视,可以看出美国老百姓对英国侵略者的愤恨程度。
烧杀抢掠,尤其是杀俘虏,让英国佬遭人嫉恨,面对顽强的抵抗者,失去了民心,也就失去了最终胜利的希望。
同样的历史多年后在中国重演,日本侵华,中华民国的蒋委员长竟然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混蛋逻辑,结果遭到全国民众的抗议和唾弃,最终失去民心。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两军对阵,仪式感很强,军人的尊严和荣誉比生命重要,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更不会趴着活,现在看来极其幼稚可笑,所以那个年代一场战斗的胜利是用人肉堆出来的。
英国人也不过是靠人多势众和出骑兵打乱敌方阵型,冲垮敌军战斗意志来取胜的。
不知道何时开始,西方人也知道趴下开枪不丢人,打了败仗才真丢人,知道了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多的消灭敌人这么一个浅显的道理。
不过那个年代也有像班杰明那样的明白人,所以才有了以少搏多,出奇制胜的战例。
班杰明把死去的二儿子遗留的心爱之物,铅铸的人偶化做一颗颗仇恨的子弹,射向敌人,没有比这更好的复仇了。
大儿子佳百列看不上父亲在酒馆里招募的酒鬼枪手,父亲却充满信心“我们要的正是这种人,他们以前打过这种仗”。
什么仗?
就是后来中国革命的制胜法游击战。
靠这战法,班杰明的美国民兵,神出鬼没,打的英军人仰马翻,不胜其烦,大呼“捉鬼”。
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有崇高理想和信仰的战争,那就是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新世界,多么熟悉和亲切的理想和信仰,时至今日,可惜这些理想都烟消云散了,美国的先辈们要是知道了今天的美国被资本操控的党派之争割裂成如此破烂不堪,非从棺材板里蹦出来骂人不可。
班杰明从缴获的英国康瓦理斯将军的笔记本和书籍等私人物品中了解到,这个英国将军对战争知识非常丰富,之前他在坎登和查理士城的胜利无懈可击,但是也发现了他的弱点,“骄傲”,正应了那句话“骄兵必败”。
其实康瓦理斯将军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轻视农民,这个缺点才是让英国最终输掉战争的根本原因。
多年以后,中国的蒋委员长也是犯了这个致命错误而输掉江山的。
班杰明也是人不是神,一个疏忽大意,遭遇了英军一场敌众我寡的埋伏,死伤惨重,他招募的那群乌合之众也开始动摇了,但是,在上一次战争中他在维尔德尼斯堡的英雄事迹让他的威望依然如日中天,更多的人继续信任他,愿意继续跟着他。
大儿子百列佳问起,父亲却不愿意提起。
原来那是一场复仇之战,更是一次五马分尸,千刀万剐的大屠杀,也正是那场惨不忍睹的血腥杀戮让班杰明多年后想起来都不寒而栗,每天祈祷上帝宽恕他,发誓从此远离战争,远离杀戮。
“报仇也是有底线原则的,仇终究是会报的,但在那之前我会为自由奋斗”,显然政治上百列佳要比他父亲成熟许多。
兵不厌诈,班杰明的交换战俘之计彻底惹毛了康瓦理斯将军,人心向背,连国王送给康瓦理斯将军的两条狗都弃他而去。
恼羞成怒的将军撕下了他伪善的假面具,露出了赤裸裸的獠牙,他封官许愿授意手下塔维顿上校不择手段捉拿班杰明。
此行班杰明除了救出战俘,还有个意外收获,康瓦理斯将军的摇摇椅让他毛塞顿开,知道了自己做椅子屡次失败的原因。
家贼难防,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叛徒供出来班杰明的家人,灾难降临,塔维顿上校带领英军血洗了班杰明小姨子夏绿蒂的农庄,幸亏班杰明及时赶到,引开塔维顿,但是农庄的房屋尽被烧毁,奴隶被杀。
塔维顿把全镇的人都集中在教堂里,放火活活烧死,又制造了一起人间惨剧,在随后的搏杀中又杀死了百列佳。
连续失去两个儿子,让班杰明心灰意冷,“我已经为我的理由奋斗过了”。
当他发现大儿子百列佳的遗物,一面修补过的国旗,似乎明白了儿子的理想和志向,现在这个理想只有做为父亲的他来完成了,没有比这更好的理由再战了,班杰明高举起美国国旗,又加入到为自由而战的战斗中去,他的归来让独立军一片欢呼和雀跃。
决战的时刻要到了,班杰明融化了二儿子的最后一个铅人偶,决心拼死一搏,胜负在此一举。
面对敌众我寡的不利形势,班杰明建议利用康瓦理斯看不起民兵的傲慢与偏见,布置下周密的作战计划。
第一轮独立军民兵主阵,让康瓦理斯将军大惑不解,果然民兵不堪一击,才放两枪就集体溃退了,塔维顿按耐不住,违抗命令,带领英军骑兵提前发起冲锋,这下子正中班杰明的诱敌深入之计,待英军步骑兵进入射程后,独立军枪炮齐鸣,英军一下子乱了阵营,开始溃退。
可是毕竟人多势众,混战中英军渐渐占了上风,寡不敌众的独立军开始溃败,关键时刻,班杰明举起国旗振臂一呼,很快扭转了颓势。
独立军攻破了英军的最后一道防线,混战中班杰明和塔维顿再次相遇,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骑马挥刀杀来的塔维顿没想到,班杰明先一枪刺中他的马,让他重重的摔了下来,失去了优势,接着班杰明给手枪装上最后一颗复仇的铅弹,可惜打偏了。
肉搏中班杰明一个反身偷袭刺中塔维顿,接着一个补刀,彻底结果了这个杀了他两个儿子和儿媳一家的恶魔。
此战独立军大败英军,盼望已久的法国舰队终于赶到,陆地海上两面夹击,到了这时,康瓦理斯将军还在那瞎琢磨“怎么可能变成这样?
他们只是杂牌军,庄稼汉”,无可奈何之下康瓦理斯将军只好命英军投降。
美国即将建国,班杰明的长官和战友继续为新国家尽力,而班杰明携新婚妻子和孩子们一起回到家乡,乡亲们正在给他家重建房屋,“新世界从这里开始”。
boring,看了两遍还是没看完,极度主旋律
年轻的 Heath Ledger
7.4/10 dvd
还是老套的美式电影,个人英雄主义,还是梅尔大叔最擅长的角色,用力过猛的个人魅力。虽难免夸大矫情造作,但没什么好解释的,就是值得一看。可以思考的东西很多。
抗英奇侠梅尔吉布森来到了美国!他从苏格兰人变成了美国人!说真的也就远景的战争场面能打,这里头把美英换成中日一点不违和。而且那个用假俘虏骗英国人的戏码还真被抗日神剧《永不磨灭的番号》给剽过去了。
看了无数遍。。Mel Gibson的眼神总能令我心境澄澈。。。但为毛此人会有澳洲口音
喔喔喔 印第安人那儿去了
主旋律电影,也是有感人的地方,但是刻意拗了太多东西,比如黑人的元素,反派角色的绝对反派,不过比我们的主旋律电影好多了。
美国版的小兵张嘎。
比起《勇敢的心》还是有差距。但希斯莱杰太粉嫩了吧!
robert 才是编剧这次 不是gibson , robert rodat的其他作品还有拯救大兵
上阵父子兵,二人分头做群众思想工作,引导那些被敌人欺负过的人参加民兵组织,开展游击战。最后一仗中男主挥动红旗,指挥大家往前冲。看到了很多中国电影的元素。
大气由于 感情不足 很美式的英雄主义~
低IQ之主旋律,原来是2012的神秘导演,原来他专拍主旋律
虽然是战争片,但是取景很美好
这部片子给我的教育就是:1.千万不要当着爸爸的面欺负人家孩子。2.JS.巴赫的E大调小协在1776已经流行到美洲了,比我想象得早。
太假了
怎么样建立起英雄主义。
民兵+游击战。烧教堂那一段节奏过快,尸体都没见到一块,紧接着大儿子就火速找到敌人火拼,最后还是老爸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美国版《平原游击队》……忒英雄主义了吧,Gibson你要不要脸到底?我就不明白Pacino的革命明明强过本片那么多,还老被一群人云亦云的跟风族墙倒众人推,揍得满地找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