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的激情
Marie Krøyer,柯罗耶夫人的情人(台),The Passion of Marie,Balladen om Marie,Balladen om Marie Krøyer
导演:比利·奥古斯特
主演:比吉特·约尔特·索伦森,索伦·希特-拉森,汤米·肯特,琳恩·玛丽亚·克里斯滕森,斯瓦利尔·古德纳松,库尔特·德莱耶,Mette Maria Ahrenkiel,汤姆·雅各布森
类型:电影地区:丹麦,瑞典语言:丹麦语年份:2012
简介:两次金棕榈得主、丹麦导演比利·奥古斯特新片《The Passion ion ofMarie》,讲述丹麦历史上两位著名画家Peder SeverinKroyer和妻子Marie之间的故事。在凭借《征服者佩尔》摘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金棕榈以及金球奖扬名国际之后,奥古斯特一直在外国拍片,1992年瑞典语的《善意的背叛》..详细 >
女主其实好看布景服装光影色调都好看女主的话也哲学但是到我自己我绝不会这么想也做不到这样想当初东跑西跑躲妞妞的奶奶再艰难也只有一个原则妞妞绝对在我身边我俩不是一体化我俩是一个人这是本能这个是要给妞绝对的安全感后来她大了我各种尊重她她是一个和我截然不同的性格个体电影要表达的我懂我只是表达我做不到别的方面都能理智进步唯独涉及到妞妞就是本能了
到底那种生活是对的,人生没有回头路
最后一段,跟女儿告别的话,看哭了……讨厌这个瑞典男人,哎~
愚蠢的玛丽和疯狂的艺术家。
片头部分配乐让人想起善意的背叛,这个影片前半段的基调也是这样。爱极了这阴雨连绵的夏天,即便阳光普照也令人无欲无求的丹麦海边。只有在这样的寂寞氛围下,才有机会思考那些没有答案且令人绝望的问题。女主某一天突然意识到,自己并不爱仰慕的丈夫,但又割舍不下小女儿离开。最后出轨瑞典小帅哥,并且抛夫弃子在所不惜。后来发现爱自己的人和自己所爱的人都不能给她带来幸福。片中有一段对话,女主对的朋友说,女人的目标是要找到自我,朋友却说,不,是要找到一个丈夫。我们在片中看到的,是整个社会对于追求自我女性的道德上规训和经济上惩罚。最后,女主失去了女儿,拒绝了情人,离开了丈夫,孤独上路。PS 看电影不能看配音,即便都是听不懂的语言,效果差太远。
蓝光碟下的丹麦海边小镇美得不可方物,但分辨率过高的画质,也让一部古典韵味十足的电影丧失了油画质感,这是科技带来的悖论?唯一不变的,大概就是女人对爱的执着了。那是不惜一切的疯狂,管对方是不是渣男呢。
风格极美 光线打下如画。也许用Marina和Ulay的故事:一个艺术家不应该爱上另一个艺术家。放在平时生活会被人唾弃。但玛丽出轨背叛家庭也好放不下丈夫女儿也好,身不由己又奋不顾身,大概这就是女人。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火车驶往何方 玛丽比谁都明白。
每一帧都是画
没字幕看不懂
节奏很慢,画面很美,在理智与情感的抉择中,玛丽选择了后者。
电影本身拍的不错,就是丹麦就这几张脸啊,看来看去有点审美疲劳……女主不好看,导致那位瑞典作曲家恭维的时候像在说假话……当然女主演技还是值得肯定,最后她跟女儿的对话还是挺值得回味的。之前看过演画家的演员索恩的话剧,非常生动。
出轨是没有好下场的,但绝色美人除外
并无新意。
开始,我以为是部保守的欧洲文艺片,逃不开包法利夫人的宿命与罪,逃不开娜拉出走后的迷茫,看到最后才明白,这片子的立意要远高于此。当女主的渣男情人跑来求婚时,她却能对抗内心的引力清醒地知道要拒绝,当女儿残酷地选择了保姆作为扶养人,她还能说出那段充满睿智的语言。超越了爱玛和娜拉的女主,回答了困惑女性多少年的问题,那就是要去爱,要去试错,要坚定不回头地追求自由。此片摄影和构图也超美!
嫁的人是疯子,有爱却过的不好。后来的作曲家,是个感情骗子,最后的玛丽,失去了真爱的孩子,被感情背叛,遍体鳞伤
有人很爱你,也有人更爱自己。
我看不懂啊啊
女主很气质很难看,深情疯癫的艺术家,自私的女子,剧情起伏的可以,很喜欢玛丽最后对她女儿说的话
我看过的艺术家传记片或多或少都有些和现实中的艺术家不符,我尤其不喜欢这种爱拍艺术家的疯癫和爱情故事,本片关于个人艺术理念涉及太少了,以至于看完想不起来什么关于艺术风格的事情,印象最深的也不是丈夫对妻子的折磨,而是女主的婚外情
戳到我的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