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好,电子风片头,哥特马戏团,单色淡线条结尾好,轻调巴洛克片尾,旋转帐篷,插曲有味道。
中间充斥了一堆华丽的意象,没有太多意外其间穿插着的转场倒是有令人喜欢的新意。
故事和视听语言结合后使本片聚集了诸多精华视听片段但是失去了整体的流畅性作为梦境,它似乎想赋予太多东西,导致不纯粹作为故事,它欲言又止,导致内在张力不足,支离破碎。
个人觉得像格林童话退化概念的MV
这片子一路看下来都很漂亮,想象力天马行空。
以一位正处叛逆期的小女生为主角,描述人在成长过程中其内心所要面对的善恶选择,充满童趣。
同时很自然地包涵了西方文学中“救赎”的母题。
缺点是剧情比较一根筋,以“单薄”来形容并不为过。
总之,形式大于内容,但值得一看。
断断续续,3年的时间,1遍半。
我没有办法完整的一次性把它看完,这是Helena的故事,也像是我的故事,只是Helena得结局很圆满,我的结局很悲惨。
好吧,我承认,我不是勇敢的孩子。
她和我最初的时候都不明白什么是现实的生活,什么是丑陋的面具。
或许她所认为的小丑们的快乐生活是残忍的虚拟,或许我所认定的肆无忌惮的笑容才是凶残的面具。
其实我们都错了,其实我们所向往和迷恋的只是自己的城堡。
我们没有应付现实生活的能力。
然后,这样的孩子,伤害了挚爱的人。
如果我是她,我不会那样勇敢地在自己的梦里闯荡。
既然是梦,那就缩在一个小角落里,等待梦醒就好了。
如果我是她,我不会那样轻易地去相信一个人,既然是梦,那他就是虚枉的存在,等待他消失就好了。
幸好,我不是她,她可以勇往直前,她可以永不放弃。
她可以告诉窗外的公主,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她会担心爸爸,会因为错以为那样的公主是自己的女儿而心慌。
她可以原谅自己的朋友,即使那个人犯下了不容原谅的错误。
她可以直视黑暗女王,赤裸裸地揭穿她的伪装。
这样的勇敢,我真的没有。
自己懦弱的让人心痛。
然后她长大了,一切恢复了正常。
看吧,世界眷顾勇敢的孩子,美满的健康,向往的爱情。
只是我,至今仍困缩在自己的城堡里无法自拔,什么时候才能勇敢,什么时候才会善良。
对不起,我不配成长
在MIRROR MASK的世界,影子是个可怕的怪物,它们是黑暗皇后的奴隶.开始进入她的魔幻世界的时候,场面的布置像是百老汇的感觉,面部都用纸做修饰.女生的绘画世界,有些人模怪样的东西很是喜欢.要能做成一个绘本,一定看.挺喜欢在女生在自己的绘画世界通过贴在墙上的涂鸦来窥视自己的生活状态那一幕和父母翻天覆地得吵架,和男友肆无忌惮地热吻,自己独处的彷徨与困惑.天马行空地想象总能强烈地吸引我.
如有想象同途,一路奔走黑森林,镜子另一面,她看见内心铺天盖地展开。
一把钥匙,几十个谜语,一把红宝石,上百的锁。
她在她自己手绘黑与白的故事中心,对自己下咒语。
驰聘与魔幻,华丽背景上画,生长而后消失。
魔由心生,一切终归鲜艳结局。
只是这最精致细腻的魔法,才当之无愧可称为华丽的冒险。
最近重新看了一遍《mirror mask》,感觉越发有趣了。
第一遍看的时候,关注的是导演新奇的手法和对整个奇幻世界氛围的营造和渲染。
觉得这部片子同一般商业口味很重的奇幻题材影片相比,显得非常的清新,而且真的拍出了那种奇幻世界应有的味道,让人会不禁联想到那些小时候经常看的童话故事。
而昨天第二遍再看,则有了许多新的完全不同的感受。
可能是由于这一遍的目的本身就是希望能够在看完之后记录一点东西的缘故吧,在看的时候对于电影中的很多细节相比第一遍要在意很多,加上对于整个故事情节有了一个比较连贯的了解,使得对于许多东西的理解都比之前要透澈了很多。
因此,也更加觉得这部片子是难得的佳作。
除了在环境的营造和情节的渲染上与众不同之外,其实整个故事本身也非常完整。
而且里面的很多细节描写都显得非常合理而有趣,并且富有深意,非常值得回味。
马戏团 虽然整部电影大部分的篇幅和故事都发生在女主角梦中的奇妙世界,但是整个故事的开端和基础却是马戏团。
对小孩子而言,马戏团就是一个充满了新鲜和奇妙色彩的场所,除了可以看到非常精彩的杂技和马戏表演之外,整个舞台的搭建和气氛的营造都让马戏团成为了孩子的节日,对孩子而言,这里永远充满了各种奇妙的东西。
而对马戏团的演员来说,当大幕打开,他们化上节目需要的妆时,他们就不再是原来的自己,而是将新鲜和快乐传播出去的快乐使者。
因此,在舞台上的所有表演者可以说都是戴着面具的。
而影片中小丑的细节就很好的表现出了这一点。
当大家都化上妆之后,他们都不再用普通人类的方式进行沟通,而只有在卸妆之后,才重新回归自己。
这也是让女主角非常郁闷和不爽的一点,因为虽然她将快乐带给了现场所有的孩子,但是却变得不再是自己,变成了戴着面具的人。
也正因为如此,在她的梦中世界中,所有的人都是戴着面具的。
不戴面具之后,反而变成了没有表情和喜怒哀乐的人。
这就是现实的潜意识的体现。
现实世界 故事的开端中,女主角躲在自己的小空间里,画着带有明显奇幻色彩的画,同时构建着一个属于她自己的小世界(也就是故事发生的奇幻世界)。
而当与妈妈之间发生了争执后,她抛出了想过属于自己真实生活的想法。
这里存在着一个非常大的矛盾,何谓真实世界。
真实世界应该是客观存在的,但她恰恰将一个最虚幻的世界看作是属于自己的真实世界。
由于对马戏团生活的厌倦,和对父母生活态度的不认同,使得她只能通过画画,构造属于自己世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自身的存在感。
这样的方式使得她与真正现实的世界之间有了一层隔阂,只能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连跟妈妈道歉,表达祝福这样的行为都需要通过画画。
而她那种带有强烈奇幻色彩和个人风格的画,也与现实世界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
影片开头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矛盾也成为了贯穿整部电影的一个线索和引出故事发展的一个基础,与梦中世界中的公主也想过现实的,属于自己生活的想法相互呼应。
而整个故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女主角在梦中的虚幻世界中寻求返回现实世界并对现实世界重新认识的过程。
因此,“现实世界”和“属于自己的生活”也是影片中非常重要的关键词。
妈妈 对于孩子来说,妈妈永远都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存在。
在影片中,妈妈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首先,妈妈突然的病倒成为了整个影片故事发展的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和背景。
由于和妈妈的争执发生的时间非常微妙,使得故事得以展开。
同时,在梦中世界中,存在着的两个最重要的角色也是妈妈的形象。
这个一方面反映了妈妈在女主角心目中的重要位置和对妈妈两种完全不同的印象,一方面觉得妈妈非常的温柔和善良,另一方面又讨厌妈妈凡事都要管教自己,不给自己留有属于自己的空间。
而两个妈妈在梦中世界不同的境遇和性格,也是女主角和妈妈之间关系的客观反映。
寻找唤醒光明妈妈的过程,其实也是希望能够为妈妈的康复多尽一点力量心态的真实反映。
而在影片中,一句非常重要的台词就是“remember what your mother said”,和妈妈的几次对话以及妈妈教育女主角的话语也成为了故事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线索,并最终指引女主角找到了mirror mask。
窗户和镜子 由于梦中世界是女主角通过自己的画所创造的,而这些画也都挂在她自己的卧室中。
因此,每当她透过窗户往那边望去时,总能看到现实的世界。
而当她与Valentine提到相关的话题时,Valentine说了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能看到自己房间的不是窗户,而是镜子”。
虽然通过窗户,女主角看到的是来自黑暗世界的公主,并非自己,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黑暗公主就是自己心中叛逆部分的化身。
而她的那些行为,可以看作是以一种叛逆的方式来追求所谓的“现实的生活”。
因此,对于女主角来说,窗户也变成了镜子,因为她通过黑暗公主的行为,认识到了所谓追求“现实生活”其实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
也正因此,当她将黑暗公主带回梦中世界时,才会说“真实世界?
你应付不了的。
”其实,这句话也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件之后,发自自己内心世界的心声。
再加上,窗户是故事中使用mirror mask所必须的道具,因此可以说镜子和窗户之间有着非常紧密而奇妙的关系。
Mirror mask 整个故事的关键和线索道具就是mirror mask。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整个故事中mirror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让人认清自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mirror mask也有这种功能。
而关于mirror mask,在mask shop中,老板娘有以下的一段论述:“mirror mask会集中你的欲望,愿望,同时实现你的需要”。
从最终女主角通过mirror mask回到现实世界,实现了愿望来看,这的确是其功能,也是整个故事的核心。
因此影片的名字冠以mirror mask。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整个故事的主旨就是在女主角一系列的冒险中,认识自己和现实世界的过程。
而mirror现实中存在的功能就是能够让人看到自己以及周围的一切,而mask在影片中的功能则是能够给人一个表情和一个存在的意义。
(现实世界和梦中世界都是如此)因此,当主角戴上能够看到自己以及周围一切,同时有能够给予自己一个表情和存在意义的mirror mask时,从逻辑上来说,也表明她一方面认清了现实世界,另一方面具有了在现实世界中生活的能力。
因此,mirror mask这个名称取得是非常贴切和有意思的。
梦中世界 梦中世界是整个故事主要情节发生的舞台,也是女主角用来逃避现实世界的场所。
从影片的表现力来说,导演非常成功的营造出了一个具有很深奇幻色彩的梦中世界。
从光和暗两个不同世界风格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很好的表现力,到世界中存在着的各种奇怪的生物,搭建得非常具有美感的场景。
都让人真的有坠入了梦中奇幻世界的感觉。
而导演结合3D和传统2D黑白动画表现世界的手法,也让人觉得非常有意思。
这个梦中世界的成功营造,一方面使得整个影片的水准和风格非常吸引人,另一方面也很好的将女主角的那种活在自己奇妙世界的感觉表现出来。
特别是其中关于书和猫等动物的设计,让人感受到了导演非常奇特的想象力。
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关键词之外,影片中还有很多细节的表现力非常强,非常有趣。
整部电影一方面很好的体现出了奇幻类电影特色和风格上的与众不同,另一方面在细节上的处理也让人感慨整部电影并不是完全建立在奇幻二字上,还有一个非常有趣,值得回味的主题。
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让我想到了宫崎骏大师的《千与千寻》,二者在题材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都讲述了一个小女孩认识世界和自己的故事,也同样以奇幻的主题作为故事背景。
甚至某些人物的性格方面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例如黑暗女皇和女巫,两个女主角之间。
而在真人表演和低成本的情况下,能够拍出如此表现力的好电影,也确实是导演功力的体现。
整部片子都给我很梦幻的感觉。
恩偶就喜欢这样奇幻的电影。
像是一个漫长的梦境中的历险记。
很棒。
像是童年的味道^^
《镜面具》想象力不错,不知道原作者是谁这本书让我看到魔幻类小说并非一无是处,里面各种稀奇古怪的设计,完全再造了一个世界,令人惊叹,如果这个电影原来有小说,那这个作者想象力的确是非凡的,令人佩服。
我还没有看完,力荐此书,同时,推荐看我的科幻小说:《抽水马桶的秘密》,看看我的想象力怎么样?
http://www.cmfu.com/showbook.asp?Bl_id=60008
某天晚上,看了这部电影。
为此破了戒,荒废了工作,还损失了睡眠。
但我得说,值。
关于主题,没啥难度,也不用讨论了。
让我大开眼界的是该片的想象力。
在女孩的梦中,空间的色彩、深浅、阴影那么别样。
空间里有各种各样怪物,它们也是立体的,但往往带着扁平的面孔或身材,一再让我想起达利画中的物体。
嗯,还让我想起人工智能里最后出现的未来的机器人。
这些怪物似乎游离于人类、动物与机器设备三类之外,又综合了三类的特点,所以观影时我对它们既熟悉又隔离,有真实感又有魔幻觉,挺符合梦境的特征。
与其说这是一部电影,不如说是图画、造型和想象力的艺术品。
最喜欢的有几段:一是图书馆里书本的飞来飞去;二是女孩说如果这是我的梦那这里会有一座建筑物和一座桥,然后这些物体果然出现了:);三是close to you歌曲犹在耳,女孩抬起头来瞳里漆黑晶莹的那刻。
还有那句话,隐隐透出了导演的价值观:“你没有能力过真实的生活。
”呵呵,有点小意思。
少时多梦,有时稀奇古怪,有时理所当然,有时追寻,有时逃亡,有时欢笑,有时淌泪,有时怅然若失,有时庆幸未有,有时没有有时。
人是怎样的构造啊,在以肉身世间行走之间息,还有另一个我让自已看着,听着,触摸着,感受着...梦就像回忆,不经意时涌现一次,想抓住它时它却走了。
梦就像回忆,费尽了心思,还是具体不起来:什么声音,什么颜色,什么味道...痕迹全无。
奇幻
一直念念不忘的片子,那想象力
唯一的亮点是原著尼尔盖曼
还挺特别的。
人脸猫和人身鸟~尼尔盖曼怎么能够做到又恶心又有趣呢?!
总是觉得瓦伦丁比她大好多... 现实和梦境穿插,最后结局却完美得太不现实~
想象力很丰富,就是太粗糙了,色调不是很喜欢。。
有点神经兮兮的。画面感不是我的菜呀。
dream
看得我极度不舒服
实话,看了好几次都没看下去!
找个时间,再看一遍。或许,会有新的发现~
超长版的MTV,情节打着奇幻的名号,过于冗长而言之无物的剧情令奇幻徒有其表。
原来Dave McKean还是一位导演啊,太喜欢他的风格了。
2.5次元。更年期,哦不,青春期故事
太直白的台词扼杀了故事本该有的弦外之音,人脸猫真是噩梦源泉,更别说一群长着同一张中年男人脸的猫,去年的邪典大作《猫》都没这么cult
我对这种带面具的成长题材已经不感兴趣了。
场景厉害啊 做成类似疯狂爱丽丝的游戏应该挺好的吧 剧情实在太难看 一年后又翻出来看完 20181229、20200106
很讨厌的片子。还是喜欢《潘神的迷宫》这种的。
兔子拖鞋好有爱~哥特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