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一部电影里兼有伍迪•艾伦喋喋不休式的的言语幽默,罗伯特•布烈松的清爽干净的黑白影像风格,小津安二郎的静观默察的“镜头后的注视”,除此,还有一大帮,注意是“一大帮”巨牛逼的明星助阵,单单是明星就足足让我津津乐道喋喋不休好一阵子,这里的明星阵容里,既有罗伯特•贝尼尼这样的从《美丽人生》里走向世界的意大利喜剧天才,又有凯特•布兰切特这样的“伊丽莎白女王”与《飞行大亨》里的“凯瑟琳•赫本”的个性魅力女星,还有美国本土出产的喜剧明星《迷失东京》里的比尔•默里,还有steve buscemi,这个在《空中监狱》杀死小女孩却仍旧能平静诡异的微笑的令人极度过目不忘的性格派演员,还有,哦,天啦,还有,在介绍这两位之前,我都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了,下面隆重请出汤姆•维茨、伊基•波普,而这两位只要是听过国外摇滚即便是涉入不深的人也应该听说过吧,前者是用香烟用岁月用苦难打磨锻造出来的粗糙的“鸭公嗓”唱JAZZ和BLUES的人,后者则是PUNK界的“老愤青”“老范儿”了,然而除了这两位摇滚牌位上的人,还有RZA和GZA这样有着奇怪的名字的说唱界的后起之秀,据说好莱坞另一位“另类大师”昆丁•塔伦蒂诺就对他俩情有独衷来着。
除此之外还有,还有,天啦,我说的嘴抽筋流口水都难以一下子就这么一一穷尽,总之,是巨漂亮的,巨有个性的,巨有范儿的,巨有魅力的,巨有深度的众星大云集。
那么,诸位,对于这样一部兼具了如此牛逼的元素的影片,你是看还是不看啊。
选择看,那就继续往下读吧。
倘若大家能“搞到”这部碟子,我建议你们自己好好看去吧,文字无论如何是无法跟吉姆•贾木许,对了,就是他,这个游离于主流好莱坞之外的“另类天才”导演的影像相比的。
在看片之前,让我们也冲杯咖啡,点颗烟,边喝咖啡,边抽烟,边看吧。
十一个故事,扮演者个个都是“另类”,“异数”,贾木许在本片中继续践行其惯有的“极简主义”风格,在每个故事中,演员们只是交谈,只是喝咖啡,只是抽烟,没有他妈的多余的东西,甚至连色彩也没有,只是黑白的影像,在此倒是显得极其干净利落,现今有些导演为了表达的需要,往往采用黑白的影像形式,比如《辛德勒的名单》,比如《缺席的人》,在这些影片中没有颜色的干扰,观众反而更关注剧情更注重去思考导演所要表达的东西,这就应了“五色使人目盲”的道理。
什么样的人拍什么样的电影,像贾木许这样的,留一头醒目张扬的白色头发,惯常穿皮夹克紧身裤,且除了拍电影,还组乐队玩摇滚的人,拍出来的片子自然是可想而知的另类独特我行我素。
贾木许自己曾经说过,“我拍电影只是为了跟好朋友一起在路上一起旅行。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跟着他以及他的形形色色的朋友一起“旅行”吧。
第一个故事,“见到你真奇怪”,Roberto Benigni与Steven Wright两个大男人在破旧的有着斑驳的墙面的咖啡馆里“碰面”了,黑白方格的咖啡桌上摆放着五杯咖啡,两个男人端咖啡的手在颤抖,拿咖啡碰杯。
在贾木许的镜头下,Roberto Benigni的小市民的乐观与世俗,Steven Wright的艺术家的厌倦虚无展露无遗,寥寥几笔,宛如漫画般勾勒出人物主要性格特征,显示出贾木许对把握人物性格方面的功力。
这里有一个细节,Benigni殷勤的问Wright“你在听我的声音上有困难吗”,并提议交换座位,等到换了以后两人又觉得不习惯,又换回来。
也许这是个关于“习惯”的故事吧。
第二个故事,“双胞胎”,joie lee与cinque lee两个黑人兄妹坐在墙上装修着花纹图案的咖啡馆里,咖啡桌上散乱的摆放着的刀叉,烟盒,火柴梗,用过的纸巾,酒杯里的酒在晃动,而兄妹俩的谈话也像这咖啡桌上的东西一样杂乱无章。
有趣的是咖啡馆里的服务员,扮演者是就是前文提到过的《空中监狱》里的“大坏蛋”steve buscemi,全然不顾兄妹俩的厌恶与不耐烦,只顾兴致勃勃的谈论艾尔维斯(即大名鼎鼎的“猫王”同志)以及他的双胞胎兄弟,说什么艾尔维斯并没有死,死的是艾尔维斯的双胞胎兄弟,说了半天最后却发现兄妹俩并非艾的歌迷,不仅不是,而且不以为然的说艾尔维斯盗取了查理•帕克的音乐。
在此,贾木许要讨论的或许是“交流的不可能”之类的话题吧。
第三个故事,“在加州的某地”,iggy pop与tom waits出场了。
咖啡馆的墙上装饰着小灯泡,屋顶上晃动着梦幻般的灯,连音乐也透着暧昧透着小资,此种浪漫情调本该是为情侣设计的(与两个饱经风霜的摇滚“老炮儿”是多么的矛盾而正是这矛盾又显得多么的有意味),咖啡桌上放着一包万宝路香烟。
iggy pop仿佛一个闯入者,别扭的坐在咖啡桌旁等待着tom waits的到来。
一身西装打扮的老汤姆终于赶来了,老汤姆面无表情的讲述着路上发生的故事,说自己为了拯救出车祸的小孩,竟然拿圆珠笔隔开小孩的喉管,这当然是老汤姆的“冷幽默”吧,iggy pop不置可否。
接下来,两人谈论戒烟的问题。
汤姆继续发挥着自己的“幽默细胞”:“我可以抽一根,因为我已经戒了。
”接着就点燃一根极其陶醉的享受那久违的味道,“咖啡与香烟,那是个组合”。
“不可阻挡”。
iggy pop与tom waits两人暗中较劲,表面上不动声色,内里却是各自在“憋足劲”“运足功”,想来人都是人,即便是像这二位这样的“摇滚大腕”“碰在一起”也不能免俗,同行相轻或者是互相攀比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iggy pop说到自己遇到过一个很棒的鼓手,tom waits马上就敏感的认为iggy pop这是在暗示自己乐队的鼓手很差劲。
总之,两人在一轮又一轮的较着劲,并且不相上下。
最后,iggy pop说咖啡馆的“点唱机上没有你的歌,”后就驾着他的“坐骑”重型摩托“突突”的开走了,剩下tom waits继续坐在咖啡馆里。
tom waits等到摩托声消失了慢慢的踱步到点唱机前,看看了,接着像个小孩子一样说“他的也没有”。
并且又偷偷的抽了一颗烟,拿烟的手在悠闲的享受的自我陶醉的划着弧度。
呵呵,老汤姆原来也是如此的可爱呀。
iggy pop在tom waits来之前,tom waits在iggy pop走之后都有十分精彩的表现。
第四个故事,“这些东西将会杀了你”,由两个可爱的老头joe rigano和vinny vella以及他的孙子vinny vella jr.出演。
经典舒适的咖啡馆里,墙上挂着店主的画像以及其他的画框,小方格子布的咖啡桌上摆放着雅致的玻璃瓶杯子用具。
vinny vella的嗜好是抽烟,rigano的嗜好是喝咖啡,而小孙子vinny vella jr的嗜好则是吃中国豌豆,这个故事要讲的或许是人人都有自己的嗜好,而事实是人们往往被自己的嗜好所束缚甚至是伤害。
第五个故事,“碰面”,优雅精致的美女renee French坐在优雅精致的咖啡馆里,听着优雅古典的音乐,优雅的翻看着手中的杂志喝着自己调配好的咖啡,以至于吸引了侍者三番几次借口增添咖啡来打扰,无奈一个人的口味就像她的性取向一样不易改变,对于renee French而言,她不容许侍者破坏自己调配好的咖啡就像她不容许别人来破坏她为一个人而等待一样,哪怕她等待的是一个女人。
第六个故事,“没问题”,讲的是男人的面子与沾沾自喜与小小的希望别人比自己过的差好以此来衬托自己的可怜的幸福的故事。
第七个故事,“表兄弟姐妹”,当雅皮士遇上波西米亚会是什么样子。
看看Isaach de bankole与Cate blanchett也许你就知道了。
Isaach de bankole梳着精致的发型,脚穿优雅性感的网状丝袜,身着优雅的套装,脸上化着精致的装容,并始终保持着优雅迷人的微笑,而她在剧中的表妹Cate blanchett则留着有着厚厚的刘海的黑长发,身上穿着的是T恤加毛领子夹克,脸上涂着浓重的黑眼影,有着浓重的波西米亚的味道,而对Isaach de bankole作为名人的成功,Cate blanchett是既嫉妒又不屑。
Isaach de bankole拥有的是地位、名利与尊贵,而她拥有的恐怕只有自由了,就像她自己说的,“我有的是自由”。
第八个故事,“杰克给梅格看他的特斯拉线圈”,meg white与Jack White这两个慵懒而又疲倦的人在光线较暗,有着黑金的感觉的咖啡馆里百无聊赖而又满不在乎的在打发着富足而又透支的青春时光。
第九个故事,“表兄弟姐妹?
”,由Alfred Molina与Steve coogan两个红而不紫的演员来探讨表现演艺圈名利场的功利与世俗。
Alfred Molina为了巴结正当红的Steve coogan,弄了一份家谱,对Steve coogan说“我们的祖父的祖父的祖父是同一个人,”并兴致勃勃的提议两人可以以此为素材拍一部电影,无赖Steve coogan对此全然不感冒,只是优越感在应付着Alfred Molina,并急于抽身离去,戏剧性的是此时Alfred Molina的电话响了,打给他的是一位在好莱坞里比Steve coogan更牛逼的大人物,于是Steve coogan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而此时的Alfred Molina却已借口离去。
第十个故事,“精神错乱”,饶舌歌手Gza,Rza与喜剧前辈Bill Murray组合在一起,碰撞出令人惊喜的火花。
Bill Murray的“低调幽默”与喋喋不休的两个饶舌者Gza,Rza讨论的竟是“喝咖啡会导致精神错乱”的问题,这本身就足够“精神错乱”的了。
最后一个故事,“香槟”,由两位在电影界演了一辈子戏的老演员Bill Rice和Taylor Mead出演。
两位老人坐在平民区住房外的一张破旧的桌子旁,黑夜降临,两人喝着咖啡叙着旧。
Bill Rice突然把手放在耳朵前说他听到了马勒的歌剧,那辽阔的女声穿透了整个荧幕。
也许是人生即将走到尽头了吧,Bill Rice提议两人以咖啡代酒干杯,Taylor Mead问“我们为什么而干呢”?
“为1920年的巴黎,约瑟芬 贝克,红磨坊”,Bill Rice答道。
“为70年代的纽约,70年代末的纽约。
”而就在此时Bill Rice也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一刻,而我们的影片也到此结束。
而贾木许不忘在片尾继续幽默——“现在是新闻时间”。
诸位,你爱怎么想就怎么想爱怎么看就怎么看吧,对于贾木许的这部电影,对于剧中人的人生,对于你自己的人生。
而我,只是喜欢咖啡,喜欢香烟,就像Bill Rice在剧中说的一句话,“我更喜欢咖啡,简单,就是工人的咖啡”。
我的人生,咖啡与香烟足矣。
贾木许很牛逼,把11段差不多属于废话的对话,通过11组很牛逼的人表现出来,有几个故事更是闷到了锅子里,没过相同感受的估计会哈欠连连.他是个烟鬼,记得王颖有个很好看的电影叫Smoke,贾木许就搀合客串了一把.思维又开始跳跃了,好吧,来说说我为什么喜欢这个电影.先说几个跟香烟有关的片断片段一,刚工作那会儿公司有个同事,还是个小领导,天天叫嚷着要戒烟,自打他开始叫嚣那天,就再也没买过烟,天天蹭.蹭谁的?蹭我的.而且这斯烟瘾又特大,一天起码拖我出去十几回,有时侯一天一包烟我自己都不够抽,还要搭一包进去,那时候我才赚多少一个月啊,逐渐开始烦他.特别是俩人面面相觑抽烟的时候,在那个办公室防火楼梯的昏暗角落里,每天刚开始总还互相搭几句茬,天气温度和刚吃过的早饭午饭品种之类问题,后来就发现越来越难找话题,于是我发现,我烦的不是跟他抽烟和抽烟的过程,反而是对无话可说的那段沉默寂静所产生的恐惧.后来我开始回避他,尽可能朝外头跑,避免和他单独相处,幸好没过多久他老婆一发力,还真把他的烟给戒了.之后我跟他的关系却变的很奇怪,扎堆时候毫无问题,但每次单独在一起就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片段二,自打我和我第一个抽烟伙伴关系搞砸以后,每次在办公室,我开始习惯一个人抽烟.后来我换了个公司,那公司有一大堆烟鬼,每次抽烟都是拉家带口浩浩荡荡的往外奔,我还不能落单,落了单总会有一只热情的手伸过来拽着你跟他跑,这可苦了我了,你想啊,俩人一起抽烟,没话说可以干抽,一堆人跟那儿抽,你不光插不上话而且耳朵还有忍受折磨,总有一两个喜欢白活的在那里说些bullshit,原本愉快的放松身心的抽烟过程变成了一种摧残.逐渐的,我越来越少在办公室抽烟了,能憋就憋,等下班了再回去猛抽.没过多久,我发现我的烟量并没有因为上班八小时减少,反而因为下班的不节制而增加了.......SHIT!片段三,每次跟客户去咖啡店碰头总觉得浑身不自在,俩大男人面对面坐着面前象煞介事摆俩个形状精致的杯子,每次我把事情说完就急忙提起P股探出头问:我们走吗?客户总是:急什么,聊一会儿嘛.最痛苦时段开始,经过一段无趣的相互刺探对方隐私的对话,大家假笑着互相道别.我每次喝咖啡的过程差不多就是如此,所以一点不喜欢咖啡这种饮料,况且,我本来就对咖啡因免疫,咖啡非旦不会让我精神攫烁,反而每次喝完都犯困.贾木许的这个电影表达的就是人和人之间沟通的贫乏性和不主动性,甚至于利益性和目的性,就拿那段"表亲?"来说吧,Steve Coogan原本以为Alfred Molina对自己是有目的性和利益性的,所以他选择不主动性的角角色,可当他拒绝给出自己电话后又偷听到Alfred和自己偶像的关系甚佳时,于是对话一下子又转为Steve的目的性和Alfred的不主动性.这段短片是我最喜欢的.这些人们基本沟通的潜意识,很普遍而让人沮丧.就拿我来说吧,如果天天蹭我烟的是我直系大老板,我的目的性和主动性一定会让我扮演完全另外一种行径. 另外一段个人喜欢的是俩个意大利Mafia的"those things will kill ya",帮派之间,朋友之前,父子之间的沟通贫乏表现得很好玩.断断续续边回mail边写的,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强烈谴责一下美亚的D9版本,中英文字幕都很不靠谱.
有些電影,光看片名已經對味,教人自動對號入座,巴巴的渴望著。
等了好些時間,看到Jim Jarmusch的Coffee and Cigarettes,真正的眼前一亮。
談電影特色的話,可以提起它是2003年上映的黑白電影。
群星匯集,演活十一個看似獨立其實串連起來非常完整統一的故事。
但是,Coffee and Cigarettes迷人的地方,是它對美國文化的嘲諷--那麼幽默、那麼聰明,卻又不失人情味。
咖啡因與尼古丁,是否已絕跡於健康得蒼白的生活中?
誰還在抽害己害人的香煙。
誰還在喝叫人陷入delirium的咖啡。
誰還沒搞得懂,being politically correct在今時今日已然成為大論述。
所有故事都在咖啡店裡,咖啡桌上發生。
我們記得某些日子,曾經跟誰圍著咖啡桌抽著煙暢所欲言,片中的角色卻無法避免隔著咖啡桌如隔著太平洋的距離。
被嘲諷的還有這個:人們漸次疏離,並且拒絕明白對方。
看的是DVD。
電影完了還意猶未盡的播放Feature部份,有非常精彩的一段"Tabletops",從片中各個咖啡桌上的top shots剪輯而成。
近年看過的電影中,最酷最witty最有風格的一齣。
簡直無法抗拒,心悅誠服--對電影、咖啡和煙。
主持人:@donnie助理主持人:@Carter场刊嘉宾:@赵小毯、@Leo、@脏脏豆、@Lolita_hsh特邀嘉宾:@子夜无人
主持人 donnie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23届法罗岛电影节无人知晓场刊圆桌的第8天第1场,我是主持人@donnie,第1场我们讨论的电影是吉姆·贾木许导演的《咖啡与香烟》,在深入之前,请各位嘉宾先基于自己的场刊打分聊聊打这个分数的原因,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个电影的感想吧!
场刊嘉宾 脏脏豆3分,贾木许这种废话影像真的很有辨识度,有时候跟不上语言的流动,但却无比迷人。
黑白方块上冒着热气的咖啡搭配香烟,讲述人世烟火故事。
场刊嘉宾 赵小毯我给的2分,跟《地球之夜》一样同样是短片集合的电影,相比之下大部分短片的稍显无聊、但是黑白的影像配合着咖啡香烟般的节奏实在挺有韵味的。
助理主持人 Carter我给了两分,这是我第一次看贾木许。
《咖啡和香烟》作为麦格芬连接着短片,在变化的生活母题中让主人公保持了恒定的运动轨迹与处事态度。
场刊嘉宾 Lolita_hsh4分。
喜歡,很輕盈很有灵气。
tom waits和jack white等音樂人的出現讓人驚喜。
對於初出茅廬、預算不多的新電影人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借鉴。
场刊嘉宾 Leo两星,跟我所期待的贾木许有太大的出入,虽然预料到了短篇集一定是很参差的,但是全部短篇里除了第五个之外,其他的都没有让我有什么波动。
助理主持人 Carter贾木许的咖啡与香烟拍摄时间横跨了将近十年,剪辑与后期又花了7年有余。
贝尼尼的片段是在1986年拍摄完毕,而威兹和波普的片段在1995年才收工。
大家觉得贾木许在将这些时间跨度极大、叙事内容跨度也很大的短片合集融成一部合格(或者优秀)的95分钟电影吗?
场刊嘉宾 脏脏豆原來跨越了這麼久,不過的確感覺有些片段的變化有點突兀,或者重複(或許這一點就像生活,不斷過來詢問要不要加咖啡的侍者,瑣屑的寒暄)。
串起來這些短片的是貫穿始終的咖啡,香菸和黑白格吧。
我個人來看可以算比較優秀的作品,散發出的悠長氣韻很好。
场刊嘉宾 Lolita_hsh我覺得是合格的,貫穿始終的線索始終是咖啡和香煙,而且這兩個元素都有用在點上。
敘事風格、影像風格,也有保持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
內容確實各式各樣,但都包含賈木許特有的一種冷冷的幽默。
场刊嘉宾 Leo对我而言,如果不是第五个短片的灵光一现,这部片子对我而言就是不及格的,我并没有从所有短片里提取到咖啡与香烟的关键之处。
主持人 donnie你会觉得影片有一种学生对话练习的稚嫩感嘛还是说喜欢这种充满可能性的实验感?
场刊嘉宾 Leo相反我倒是喜欢这部片子里的沉默时刻,这部里几乎所有的对话时刻都没有让我沉浸。
场刊嘉宾 Lolita_hsh我感覺對話而言還挺有功底的 就是看似簡單 其實不好寫...场刊嘉宾 脏脏豆包括文學寫作也是,對話要寫得自然真實是很考驗作家功底的,反正雙胞胎那段我覺得寫得非常好,狠靈,所以我可能偏向後者。
助理主持人 Carter贾木许的对话我觉得是有侯麦的影子在的,或者说侯麦为所有文学性的对话都打下了基础。
两个人,几乎静止的对话中,往往有着第三个人的影子。
我也不清楚别的贾木许是不是这样,但是这部电影里,几乎所有的主角在对话时已经认识对方,在聊天时,即使画面是单调的,聊天内容却经常包括着他们以外的事情。
这一点上我觉得是候麦在语言上比较明显的特点。
但是也不是说一致。
场刊嘉宾 赵小毯我反倒在观看的时候想到了洪常秀。
助理主持人 Carter贾木许的短片给我一种轻盈的感觉:两个人直接可能有过节或轻视,但是他们都不从对话里取得东西、也不从里面引发什么刻苦铭心的道理。
似乎只为了情绪甚至只是嘴炮。
主持人 donnie我是觉得相比较而言贾木许会把更有趣的人物设定放在一起,每个人从行为习惯到语言习惯都有很强的特色,自然而然戏剧性产生在人物之间。
我觉得候麦的人物会更日常一些,法国和美国人讲话差别还是挺大的。
场刊嘉宾 Lolita_hsh賈木許設計感更強一點。
场刊嘉宾 脏脏豆這種對話密度大的我很容易聽完就忘了……助理主持人 Carter我反而觉得设计感没有洪常秀或者候麦重。
尤其是凯特那一段,演员的空间还挺大的。
场刊嘉宾 赵小毯洪常秀擅长通过文学性的对话将生活性的内容和人物的情绪带给观众、贾木许则通过剧情对话的设计风格带来感受。
主持人 donnie对就这种美式嘴炮哈哈哈哈,感觉候麦的人物和事情更日常和常见。
场刊嘉宾 赵小毯可能贾木许话痨。
确实很嘴炮,不像洪尚秀和侯麦,几句就是几句,他们的停顿是有意义的。
助理主持人 Carter一看就是美国人拍的,伍迪艾伦也是这样愤世嫉俗地叭叭叭叭个不停。
场刊嘉宾 赵小毯跟同性恋一样话多。
主持人 donnie那大家最喜欢哪个片段呢?
场刊嘉宾 Leo第五个,服务生每次询问的尴尬时刻对我而言都充满了魅力。
他越是想要打破这种尴尬的沉默时刻就会让我越兴奋。
某种程度上这个waiter是我我的一部分,所以这几分钟是属于我的电影时刻,唯一不同的是他失败了我成功了场刊嘉宾 赵小毯我最喜欢Cate Blanchett那段,好美。
一人分饰演两角的塑料姐妹,好姐妹的感情就像塑料花特别假,但永不凋谢。
非常icon惹,没有想到贾木许这么会写,笑死我了。
像是Cate Blanchett的两种戏路,非常喜剧惹,那段我可以给满分。
场刊嘉宾 Lolita_hshJack White那段,场刊嘉宾 脏脏豆雙胞胎!
场刊嘉宾 赵小毯但是这么多短片实在一大段有点无聊。
场刊嘉宾 脏脏豆可以刪去幾個嗎?
特邀嘉宾 子夜无人其实短片集这种东西,我觉得就是有天花板的,永远很难给到最高的评价。
助理主持人 Carter《偶然与想象》我觉得还挺好的,虽然只有三个短片。
场刊嘉宾 脏脏豆《偶然与想象》很好哇。
特邀嘉宾 子夜无人《偶然与想象》难道不是长片集吗?
助理主持人 Carter我本来还想说《云上的日子》但我觉得那个更长了。
主持人 donnie大家最讨厌哪个片段?
场刊嘉宾 Leo其实没有特别讨厌的,只是会觉得有的部分太平庸了。
助理主持人 Carter不是特别喜欢最后一个 虽然有一种打破第四面墙的感觉 但是我觉得作为收尾稍微有点草率了。
场刊嘉宾 赵小毯一大部分都讨厌,老人那段也好讨厌,黑人好讨厌,虽然我自己就是黑人。
助理主持人 Carter老人那段确实不是很搭其他的片段。
场刊嘉宾 赵小毯老人有点硬cue的意思,不如找我演了,我一首咖啡一只香烟和姐妹大聊自己做小三历史,吐槽社会对小三不公(不是)。
主持人 donnie其实在作业中对话练习练的不仅仅是对话,还有拍摄正反打的方式,大家觉得贾木许在电影语言上有尝试和努力吗?
助理主持人 Carter我没有记住什么特别有意思的运镜,也可能是演员都演的太好惹,导演用了很高效的正反打、放大、一点蒙太奇来最大程度凸显演员和台词。
场刊嘉宾 赵小毯我没有太大印象、我的关注点基本都在演员的对话上了,可能和正反打比较多有关系。
助理主持人 Carter不过看杂志的女人那一段,我觉得贾木许没有给服务员单独的镜头,而是让服务员反复进入女人的固定镜头,还挺不戳的。
然后那一段短片唯一一次切机位好像就是女人给新的咖啡加糖,也体现了这种额外步骤带给女人的不快。
主持人 donnie比如说何时用正反打何时同框,我觉得导演是有所考量的,比如双胞胎永远是同框的,没有一点正反打。
场刊嘉宾 赵小毯但是双胞胎要是正反打的话感觉会看头晕,同框反倒更容易对比。
助理主持人 Carter因为他们语速快是吗?
我觉得应该是因为双胞胎在很多方面的语言都有对称性,正反打会削弱那种相似但不相同的感觉。
我是这么理解的。
但我也没拍过短片我也不是特别懂:(场刊嘉宾 脏脏豆喝咖啡的女人那段很有趣,也很寂寞。
主持人 donnie喝咖啡里面那个服务员好好笑哈哈哈一直想接近她。
助理主持人 Carter对,我其实一直想问加州(我记得背景好像是加州)哪有这么好的咖啡馆,我住洛杉矶三年咖啡店服务员只有在买单给小费的时候才会出现。
主持人 donnie而且这位女士一直在看枪械杂志救命,爱住。
#FIFF23#DAY8的场刊评分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吉姆.贾木许作品第九号之《咖啡与香烟》请允许我先设计一段对白:A:“啊,你好,你一定是有事情找我,对不对?
”B:“嗯,可能...也许是这样吧。
”A:“是什么事?
啊,先不要着急告诉我。
容我猜猜。
啊,是不是这件事?
”B:“好像...是吧。
等等,等等,好像不是。
”A:“那就是那件事情!
这次准没错!
是不是,嗯?
”B:“好像,好像还不是。
”A:“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到底是什么事呢?
总不该是没有事吧?
”B:“好像就是没有事。
”A:“啊,主啊,我是如此的机智啊,只用了三次,三次,就把这个家伙不可告人的秘密拆穿了。
原来他真的是因为‘没有事’才来找的我。
让我们一起为这伟大的‘没有事’的时刻而庆祝吧。
”B:“是的,是的,庆祝,庆祝,没有事,没有事。
”倘若这样近乎于白痴梦呓式的对白出现在某位作家某部小说的某张书页里,不消多说,除了发出无法测量分贝计数的大笑声,或者干脆利落的把书就此分尸成七零八落的惨象后丢在积满灰尘的角落,没有什么再合适的方式能够更畅快的释放出那种被愚弄后产生的恶气了。
可不信邪的贾木许恰恰似乎打心眼儿里就想看到银幕下的观者们出离愤怒的景象。
于是,这个在嘲笑自我智商的同时羞辱着观众的智商,这个喜欢自嘲,被嘲,同时还不忘嘲他的尖酸的讽刺者就这样裁出了一件“皇帝的新装”。
这就是《咖啡与香烟》,一部甚至无法被罗伯特.麦基经典的“三角情节理论”所包容的无情节闹剧电影。
我一直隐隐的觉得这部电影理应拥有一个更为贴切的称呼--“贾木许和他的朋友们的空白派对”。
这的确是一场罕有的狂欢,所有与贾木许的作品存在交集的男人,女人,黑人,白人,美国人,非美国人,无论是归属于贾木许的过去,现在,还是即将成为他的未来的人,都被莫名其妙的卷入了这个黑白漩涡当中。
操着一口标准蹩脚意大利腔英语,有些谢顶的脑袋上头发迎风飞舞的罗伯托.贝尼尼,“狼外婆”Iggy Pop与操着破锣嗓子的DJ汤姆.维茨,不知疲倦的寻找旧日所爱的老头比尔.穆雷,永远的小变态史蒂夫.布希密,《幽灵狗》的音乐操刀人RZA和MZA,甚至拉来了陌生的“女王”凯特.布兰切特。
如果不是那个永远默默无闻却又异常努力“卖笑”的约翰.卢瑞和曾经的苦命鸳鸯约翰尼.德普,薇诺娜.赖德的缺席,这部电影完全可以又名“贾木许全明星大乱斗”。
我想把嘴巴尽量张得大一些,把我脸上的这种难得露出的瞠目结舌的惊恐表情维持得更长久一些,绝对不是因为在这炫目的阵容下演绎的十一个故事。
我不愿自欺欺人的告诉自己说这些故事中的某些有多么好玩,把我逗弄得不知所措,前仰后合。
如果看着这些无聊至极的小品还能让我的脸上挤出几丝近乎干枯的微笑,这只能说明我变成了被贾木许的阴谋欺骗的倒霉蛋。
因为这实在谈不上是一部好玩的电影,即便是和贾木许自己的过往比起来,也显得是那么无趣。
可曾有人尚且记得贾木许学生时代的处女作,1980年貌不惊人的《漫长佳期》,那部用令人发狂的近乎凝固的七十分钟讲述一个空虚的年轻人帕克在一天里琐碎的无聊经历的电影?
二十年后,当此时的贾木许不再是彼时默默无闻的电影青年,他深知自己已经有了足够多的资本,也的确应该向过去的自我深深的鞠上一躬,半是为了自己,半是为了他的“风格电影”。
是的,《咖啡与香烟》就是这样一次完全的自我致敬。
不过并不像迈克尔.哈内克那样赤裸裸。
当年拼了命才总算勉强讲圆了的故事被轻而易举的打成了碎片,默默无闻的无名小卒被置换成了大腕明星,彩色胶片的颜色被抽离...仅次而已,最关键的是,我依然可以嗅得到咖啡式的苦涩与香烟般的辛辣。
人并不是这部电影的真正主角,如果片名一样,咖啡与香烟才是,要不然贾木许也不会挖空心思费劲周章的把它们拍摄上足足十一个来回。
不过比起咖啡或者香烟本身,电影更值得被记忆的反倒是一副由它们构建的画面。
这个画面甚至代表了这部电影的一切。
还记得吧,每一个小故事里,贾木许都不厌其烦的反复用顶角机位近景俯拍,每隔几分钟就来上那么一次,尽管镜头里呈现出的世界姿态千奇百怪,每次闪现的无外乎总是这么些东西--好像国际象棋棋盘一样的深浅色方格交错的背景(最绝的算是《COUSINS》那部短片,竟然用女人小腿上穿着的渔网纹丝袜来代替),浅色的托盘,咖啡杯与深色的咖啡,浅色的香烟与深色的烟盒,所有的一切都懒散的倒卧在镜头中,随意却又别有意味。
倘若这是一个彩色的世界,这种安排只会被人在瞬间所遗忘,但是在黑白胶片的呈现下,黑与白的对立,共生,甚至渐变,却产生了奇效。
贾木许喜欢黑白。
也许黑与白构成的世界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夸张与修饰,显得更加纯粹,也更加露骨吧。
黑白的影像里,黑色的咖啡在白色的茶杯中荡漾,黑色的烟叶被白色的烟叶所包裹,偌大的方桌上,只有黑与白单调的交错。
人生本就应该是黑白的,静默的,陌生的,无趣的,只是人们不愿意承认,才异想天开的凭空加了许多不必要的颜色来涂装,弄得那么不伦不类。
可是这伪装的秘密又是不能被拆穿的,毕竟它关乎到每个人生存的意义与价值。
说到底,再伟大再优秀再经典的电影或小说,它们都可以被简短的几个字概括。
换句话说,它们的故事其实都是苍白无力的。
艺术家们所创作的一切,镜头,音乐,剪辑,语言,对白,描写,都是为了尽力遮蔽这个质朴而又极具毁灭性的真理。
可是,说到最后,艺术的外衣剥至尽头,尚能露出里面苍白的身躯供人观瞻,虽然不堪一睹。
可是真实的生活呢?
残酷的真相就是--扒到最后,人们发现尽是一场虚空,原来一无所有。
就像贾木许的这部不值得推敲,也不忍推敲的《咖啡与香烟》,倘若人们真的兴致勃勃的去揣摩每个小故事每个角色嘴里说出的那些即兴台词,最终只能让自己失望而归,因为它们存在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它们的无意义,它们用它们的无意义填补了人们需要填补的空虚,让自己不至于过早的接触到生命的真相。
宁可无休止的把废话说到生命的尽头,也千万不要出现片刻的冷场。
否则,就是电影里时常出现的那一张张面孔,面面相觑,最后哑口无言。
在他的电影里,贾木许似乎从来就没有终结过对于美国的揶揄。
从历史到现实,美国的一切方面似乎都已经被他冷嘲热讽的骂了个遍。
而《咖啡与香烟》的这种短片组合的形式,更是让他有了充分的施展空间。
在每一个故事里,他都不忘像抖包袱似的抖出一个有关美国社会的关键词来嘲弄一番。
第一个交由罗伯托.贝尼尼演出的故事不可避免的还是那个贾木许万年的心结--外乡人,“你要离开美国吗?
”当一个美国人对着一个意大利人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不知那些身处美国的陌生人们会做何感想。
第二个故事则调侃了猫王和他的“弟弟”,这个曾经的美国文化标志人物在“黑鬼”双胞胎的眼中却成了被嘲讽的对象。
第三个故事,两个烟鬼在咖啡馆里相遇,互相为了彼此戒烟的成功而吸烟庆祝,香烟又成了牺牲品。
第四个故事则更像是对那些嗜食如命的肥胖的美国人的展示。
第五个故事,美丽的女郎最爱读的,居然是印满了枪支图片的画报,暴力的美国跃然纸上。
第六个故事里反复滚动的两只色子又告诉人们对付空虚,赌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七个故事,原本亲密无间的堂姐妹因为身份的差异暗暗较劲,对于偶像的盲目崇拜也无法逃脱贾木许的关注。
第八个故事,有关特斯拉线圈的讲解,让科技大国美国颜面尽失。
第九个故事则是贾木许的老本行,对于电影行业本身的戏谑。
从萨姆.门德斯到斯派克.李,两个圈内人士莫名其妙的攀亲故事让人略微的体味到那个贾木许一直不屑一顾的好莱坞世界的世态炎凉。
第十个故事,毒品这一顽疾终于被迟迟的摆上台面。
而作为尾声,第十一个故事,主角又变成了同样让人疯狂的酒精。
其实,无论是咖啡,抑或是香烟,都在永远的扮演着在谎言里支撑无助的人的角色,而这部由咖啡与香烟贯穿始终的电影是不是也是一个天大的谎言?
在银幕上歌舞升平与银幕下的嘻哈大作背后,或许,留下的只有一地鸡毛。
“我喜欢睡前喝,睡前我会喝很多,这样梦会更快更有趣。
我的梦会想放在Indy 500赛车上的摄像头一样,画面快得像小鞭子在耳边抽。
”出现在第一段和第十黑人hippop那段。
几乎同样的意象,似乎是贾木许自己的一个心声。
咖啡桌也是同样的格子衬布,咖啡也基本是美式清咖。
很诱人的题目,因为这个组合是自己多年的早餐形式,咖啡加烟,法力无边。
冲着科普话痨电影找到的这一部。
导演竟然也是拍《唯爱永生》的Jim Jarmusch。
能大概看得出同样都是背景音乐独特,剧情简单对话精短而比较注重光线和表情动作这些细节。
之前因为看了《爱在》3步曲和《杀戮》还以为纯对话式的电影会挺合胃口,看完这一部觉得还是慢慢来吧,一下子不太能适应到这种碎片式的节奏。
11个小故事发生在11个咖啡桌前,都是两三人喝着咖啡抽着烟聊着琐事,有两个故事里还是喝的茶。
有三个线索倒是出现了两次以上:第一个故事里面Steve说睡前喝完咖啡以后做梦都会快好多倍,后面的GZA也提到过。
Jack告诉Meg说The earth as a conductor of acoustical resonance,最后的两个老人也提到了。
还有无数次出现的Your lunch is only this?
cigarettes and coffee?
That's not very healthy!
我只能归结为大部分人对于咖啡和香烟的定论应该就是=让人节奏加快+但是不健康+但是仍然上瘾。
而说到“地球这么个声音的共振导体”,脑海中会无数次浮现各个主人公们举起杯子“叮”的那么一下。
在cheers的时候不光是声音的共振,也是两个对话的碰撞,两个可能默契相同可能各自若有所思的人,在交谈的空隙中碰杯,浅酌一口,整理思绪,变换话题,放缓节奏。
这么一说,显得好像看懂了这电影的节奏一样。
其实脑袋还是晕晕乎乎的充斥着好多问题。
第一幕为什么两个人喝咖啡的手都在抖?
两个乐手Iggy和Jim约着见面本来想说什么?
既然是咖啡与香烟为什么中间有两幕既没抽烟而且还喝的是茶?
还有最逗的就是我止不住在想RZA告诉Bill Murray的用过氧化氢咕噜漱口是真的能治咳嗽还是在瞎忽悠哈哈哈。
不过比较惊讶的是因为找不到好的中文字幕竟然就这么看下来了。
每次看到镜头转向正上方拍摄格子桌布上凌乱散落的烟灰缸,万宝路还有几杯咖啡几盘放糖,真挺想截图做桌面的。
因为看着就觉得特别生活特别有故事,好像能听到桌边人的对话声、店里杯盘的碰撞声、还有咖啡厅似有似无的背景音乐。
这是一部美国导演Jim Jarmusch拍摄的短片集,片中的故事均是由咖啡和香烟带出了故事人物的关系。
整部电影的十一个故事好像再阐述何谓“矛盾”一般。
有些时候是存在人物之间的,有些时候是存在于观影者对影片的判断和影片本身走向之间的。
第一个故事惊人的莫名其妙,两位好像只知道彼此姓名的人一个近乎神经质一个近乎木讷,同时出现在一个咖啡桌旁;一人疯狂的用抖动的手不断将咖啡送到嘴边,一个被动的反应着眼前出现的所有状况。
奇怪的是当被动者说起厌烦去看将要见到的牙医而对面的人表示出不反感看牙医的态度时,被动者却主动提出将看牙医的凭据转赠于此人。
此后的10个短片无不反映出了各式的矛盾,如(故事2,此后直接以数字表示故事号)互相不对付的兄妹在音乐品味上一致对外;(3)两位乐手理应热切的对话因一者的冷漠草草结束;(4)两位或执迷于香烟或执迷于咖啡的老兄弟相互劝诫彼此戒烟戒咖啡;(5)一位优雅的丽人不断被可能是钟情于自己的服务生打扰看枪械图册;(6)一人想与许久不见的朋友叙旧却被误以为有事相求;(7)感叹着相见恨少的表亲却只剩血缘的联系;(8)一个热衷于特斯拉研究的小伙子被基本漠不关心于此的女伴指出仪器的错误;(9)当红演员漠视本可能与自己是表亲的热情老演员,直到发现此人与著名导演是好友;(10)注重健康的武当说唱团体的成员分别指出一道严肃一道调侃的喉咙治疗方案,因为某些原因当服务员的比尔穆雷认真的采用了调侃的方案;(11)向往上层生活的老中产面对安于现状的同伴提出以咖啡为香槟的畅想。
导演用咖啡桌(故事9中以红茶代替咖啡)和香烟为工具,诉说起了人类那不够幽默的自我保护意识。
而每个故事中又遍含着对好莱坞文化的调侃。
说实在的,以上的故事都很适合改编为一个中国式的小品。
我看到你们的项目我非常高兴,现在一定支持你们的发展,我原越办越好,我非常喜欢看我的功夫女友,但是我现在有看不到.我想请教能看到吗
It’s a good movie that worths us spending one and half hour to enjoy it quietly though I felt a little bit boring at the very start. But the more I watched, the more I got attracted by these “common and unique” people and their stories or like some clips of their lives. I am impressed by the cuts like twins, those things ll kill you, Renee, no problem, cousins(both) and Champagne though actually not so clear about what exactly the stories are. But maybe we just don’t need to understand everything I think like there is no answer to our lives and no need. Anyway, I will go back to watch it again in some time to get to know more maybe.
贾木许还是适合拍短片
还行。不过我不大喜欢这种短篇电影
5分,必须的。扯淡电影,竟然有两段扯到了特斯拉。
弃了~
小品式的杂烩电影,里面有我喜欢的好几位摇滚巨星。
我没看懂!!!!但我爱咖啡和香烟!!!
66/100.Jim绝对是最会体验生活的导演之一,通篇是11个小故事由看似没有意义的对白组成,甚至每一个故事都没有想表达什么,加起来说的都是人们的日常。通篇黑白镜头不太行,本来应该凸显细节的黑白画片反而掩盖了太多细节。看完后我赶紧尝试了一下coffee+cigarette的组合。
差劲,还死装死装的
Kate的故事最好,Renee最惊艳 and Bill is a bug...结尾两armory的爷爷也可爱!
用eva的话说,话痨片。我操我突然发现这片子的豆瓣简介还是我当年写的呢!!!
…和对话一样无聊
what are you fucking talking about?
黑白影像,以咖啡和香烟为主题,串起十一个故事,人人都需要情感宣泄口。PS:cate一人分饰两角,性格迥异
2008/07/21including: 1. strange to meet you; 2. twins; 3. somewhere in california; 4. those things'll kill ya; 5. renee; 6. no problem; 7.
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大巧若拙,贾木许的一切深思似乎都来源于生活的缝隙中,看似各自为政的小情节逐渐叠加情绪,最后收在一段怅然若失的暮年中戛然而止,鸡同鸭讲和言不由衷被展现自洽传神,于此,世界中在烟灰和咖啡渍中迎来了终点,而我,只需要一段一分半钟的偷闲。
十一则短片 十一段对话 色调黑白 黑色代表咖啡 白色代表香烟 另一种的咖啡伴侣 好似人与人的关系 有和谐 有矛盾 “加多一点咖啡吗” “再来一根烟吗” 无往不利的开场白 也是维持对话继续进行的题引 而通过对话既可以紧密联系 也可以化解矛盾 论话唠的力量 最喜欢Cate女王的部分 一人分饰两角 双面伊人
too addictive to addict.
我刚反应过来 原来话不投机半句多这件事会发生在任何语言情境下,不一定是我的口语问题哈....
so intriguing hahaha。賈木許的固定鏡頭真的很讚,話癆呀。昆丁肯定有學到一些(Mr Pink)。iggy pop那個太逗了。不過為什麼賈木許這麼喜歡拍這種,怎麼說,群像片?(《列車》《地球》···)他好喜歡elvis。。Graceland
weird, and gr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