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作为象征解读的练习,这样肢解一部电影难免带有过度解读的成分。
○男主角去参加前女友的party,为了拿回自己的磁带。
在party里不和任何人交流,自己跑到最安静的里屋,迷迷糊糊睡着。
●相比和人交流沟通,男主更偏好安静独处;找回了代表过去记忆的旧磁带,男主就能放松睡倒。
鼻子流血代表血腥噩梦即将开始。
○一觉醒来身陷僵尸世界,男主冷静下来后迅速封闭小楼并且逐门逐户搜索物资。
●小楼封闭,男主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的喧嚣疯狂隔绝开来;搜索物资,男主开始逐渐整顿内心,把内心疯狂的腐坏的部分封锁,找回自己的爱好和娱乐。
○末日生活步入正轨,用漆弹枪打打僵尸做娱乐,安葬去世的老夫妇,做做运动玩玩音乐,和老僵尸握握手聊聊天,噩梦也逐渐找上门来。
小猫闯入单身世界,勾引不成怒而崩之。
●看似一切步入正轨,富足的物质和精神食粮,但实际男主内心的空虚和不安都在扩大。
漆弹枪代表男主角对外界徒有其表又戏谑的反抗;和老僵尸聊天,既可以代表男主的寂寞,又可以代表男主开始正视内心僵化疯狂的一部分(男主对他说:你本以为你可以平静地走完这一生);噩梦开始,说明男主对于内心世界的稳固也没有十足的自信,对外界仍是充满恐惧;小猫代表着独特的某人或者某物让男主对外界重新燃起了好奇或是希望,但这份好奇险些让男主的小世界崩溃。
而当看到小猫和僵尸蹭腿亲昵时,男主的幻想破灭,意识到那份独特不过是邪恶外界的同谋,被欺骗的怒意涌上心头,杀小猫以图后快。
○冬天来了,色调越来越冷。
男主以为自己被感染,自杀未遂;开始出现幻听;街上的僵尸消失;男主去找老僵尸吵架,“你真无聊,你不知道开心。
”“总有一天我要离开这儿。
”男主狂敲架子鼓引回大批僵尸;听小时候的录音,男主拒绝和爸爸妈妈出门,喊叫。
●这一段实际是男主角精神旅途中的【死亡】,求死、幻觉、被世界抛弃(哪怕是疯狂的、被男主唾弃的世界)、纠结于疯狂的自己和过去的自己。
但觉醒和重生的种子也蕴藏其中,男主角站在天台瞭望即将引来幸存者;男主和老僵尸的独白也表示了走出自己小天地的渴望;引来的大批僵尸既是危险的毁灭征兆,也是重生的救赎契机。
○误伤幸存者,救活后开始大量对话。
对方不停启发男主逃出小楼,寻找避难所。
整理物资,和老僵尸温馨对话,杀掉一直锁着的僵尸一家;最后被幸存女孩说服,决定出逃;发现女孩并未被自己救活,一切都是自己的幻觉。
(作为全片最大的反转点,此处剪辑是在难当此重任)烧掉所有旧磁带,放走老僵尸。
●男主开始【重生】,外界闯入的救援者很重要,但更多只是一个征兆、一个启示,自我唤醒更为重要;杀掉内心疯狂腐化的部分,烧掉不愿放手的过去,和已被软化的僵化的自我和解,男主一切准备就绪,开始走出封闭的内心。
○烧磁带引发烟雾报警,吸引了大批僵尸冲进小楼,男主经历一番惊险终于逃到天台,利用绳索荡到对面楼上,虽然撞得懵逼但成功了,新的世界画卷展开,重生。
●过程中男主第一次正面硬刚僵尸,甚至把僵尸彻底踩在脚下从而爬到楼上,象征男主终于直面对疯狂外界的恐惧,并将其踩在脚下;曾经关押象征僵化自我的电梯间保护了男主,而焚烧过去磁带产生的烟雾也让男主安全穿过僵尸群抵达天台;逃到对面楼上摔得头破血流,堪称最直白的暗喻了:成功路上,你会头破血流。
整部电影如同标准的英雄神话旅途,世界变化——英雄启程——诱惑与危险——死亡——救援者——重生僵尸末日——小楼生活————小猫———寒冬——幸存者——逃生我们从中看到男主的重生,也能看到千千万万个所有时空英雄的重生。
而最终我们要从这个模式中意识到,我们的重生,也要经历如此的阶段。
变故、新环境、痛苦、低谷都是重生的前奏,认清这宇宙为人类写好的运行图谱,我们便可超脱于痛苦,安全走向新生。
以下是个人对这部影片的见解,如有不对的请大家一笑了之。
与其说这是一部丧尸题材的,不如说是一部励志题材的。
真正电影要描述的就是现在社会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
影片直接进入被丧尸沦陷的世界,男主角一个人独自的生活。
每天各种玩,听磁带里自己小时候的声音,做自己“想做”或者“只能做”的事情。
也可能男主角在丧尸世界之前也是过的这种生活,所以一开始看不出男主角有什么很夸张的行为和举动。
隐喻:就好比现在很多人安于现状,比如每天下了班和朋友去喝酒,聊的都是过去的话题,看的都是之前看过的电影,过着消沉的生活,沉浸其中,每天如此。
后来出现了一个女的,虽然死了,但是在男主角心里产生了幻觉,直到最后在楼顶,那女的说的最后一句话:就算我的选择是错误的,但至少我尝试过了。
隐喻:其实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不能安于现状,要去努力,要进步,抑郁症也好,拖延症也好,可就是无动于衷。
但是仍然会有个声音唤醒自己不要再这样下去了,估计大家都有过这种感觉吧。
最后男主角烧了那些磁带,着火引发了警报,丧尸冲了进来。
男主角“被迫”逃到楼顶,用飞抓荡到了对面的楼顶。
隐喻:要想前进就要做到真正的放下(这个过程是很痛苦并且需要很大决心的),逼着自己去改变自己,不对自己狠一点是不能让自己前进的。
要想改变自己的生活就要先改变自己。
另外有一点值得提一下,那个困在电梯里的“老丧尸朋友”,实际上就是男主角镜子中的自己。
最后老丧尸被放出去了,也就意味着男主角把自己从自己的“牢笼”里放出去了。
隐喻:社会上很多人不能成功,不能进步,自己每天沉浸于无动于衷的生活,日积月累对自己每天的厌恶感越来越重。
意识到了吗,意识到了的话,自己还是把自己从自己思维的牢笼里解放出去吧。
男主角看着漫无边际的楼顶,前途是什么谁都不知道,但是他尝试过了,也可能最后还是会被丧尸吃掉,也可能翻过几个楼顶是另一个景象。
不管别人的看法,也不管之前发生过什么,放下没有必要的负担,积极的对待自己的人生。
谢谢大家。
从乔治罗梅罗的《活死人》系列开始,丧尸就成为了恐怖电影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虽然没有任何上天入地的超能力,几乎和我们正常人类区别不大。
但从“恐怖谷”理论的角度来看,正是这种高度的相似成为了人类对丧尸产生恐惧的原因。
我想,几乎每一个看过丧尸片的人都曾设想过,如果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中爆发了丧尸危机,我们会怎么做。
估计大多数人想到的也跟电影里的常见套路差不多:抄起一件趁手的武器,小心翼翼的寻找生存资源,遇见丧尸就一顿猛干(对抗丧尸第一定律:只有爆头他们才会死),然后遇到几个伙伴,大家一起结伴同行,在末世中一边对抗丧尸,一边对抗其他心怀不轨的生存者。
这种想法是美好的,然而,如果真遇到丧尸危机,你会发现这些电影里的套路都不好使,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别说拿武器砍活蹦乱跳的丧尸了,就算让你拿着斧子去砍一动不动的树,你都很有可能砍不了几下。
那么,真实情况下面对丧尸我们要怎么做呢?
法国电影《黑夜吞噬世界》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范本。
社恐青年萨姆在来到朋友的公寓后,意外的发现朋友正在开聚会,为了躲清净,他自己呆在一个小房间里,然后迷迷糊糊就睡了过去,等他一觉醒来时突然发现,门外的世界已经成了充满丧尸的末世。
这是一个经典的丧尸电影开局套路,照着正常套路,萨姆下一步就该开始自己的打怪升级之旅了,但大家也都知道,有社交恐惧症的人都是怂货。
于是,萨姆果断的遵循了“猥琐发育不要浪”的指导方针,死守公寓大楼,并且在大楼内进行探索,搜刮生存资源,在大楼顶部用各种容器接雨水,对于有危险的房间一律锁门标记。
可以说,这才是最贴近现实世界的做法,不但是对于丧尸,这种做法也同样适用于各种突发性危机。
在外部环境出现突发状况的时候,冒然走出家门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因为在危机初期,把自己暴露在空旷环境中是非常危险的,即使没有丧尸这种虚构的危险物种,神经紧张的路人也会为了交通工具和生存资源等而对你发动突然袭击。
所以,片中萨姆的做法就非常正确,给自己制造一个封闭安全的环境,然后尽可能的搜集生存资源,并且对一切物资进行分类,有计划的使用。
当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你需要做的就是一边观察外面世界的变化,一边祈祷在食物用尽之前,会有政府和军队出现。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持自己不会因为孤独而崩溃。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我玩过的一款游戏《漫漫长夜》。
在那款游戏中,玩家扮演的角色由于坠机而落到了茫茫的加拿大北部雪原,在冰天雪地之中,玩家需要一边对抗各路野生动物的疯狂袭击,一边搜集生存资源努力的活下去。
那款游戏和这部电影可以说是非常的相似,都需要在外部环境变得极其糟糕的条件下制造一个落脚点,然后努力的活下去,而二者也都面对着一个最大的敌人,这个敌人就是孤独。
其实很多时候,人类需要面对的最大的敌人就是人类自己,因为我们是由情感的动物,在生存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还要满足精神需求,如果精神需求长期无法满足,那么孤独所产生的抑郁与发疯就会让人自己走向灭亡。
在影片的中后段,前期很稳的萨姆有过几次作死的表现,比如出门找猫、跟丧尸谈心、阳台上开演唱会、死而复生的幻觉等等,这一切行为的原因都是因为太过孤独。
世界在一夕之间突然改变,你每天都见面的家人朋友同事消失不见、现代人赖以生存的电力供应也中断、为了保护自己还不能发出什么大的声响,这些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一种巨大的折磨。
有人说,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法国人就算是拍丧尸片,也非常的文艺。
的确,作为一部有着“丧尸”这个极具冲突意义的元素的电影,《黑夜吞噬世界》显得太过于文艺,全片并没有多少与丧尸斗智斗勇、拼死搏杀的场面,大部分的镜头都是主角萨姆一个人的独角戏。
但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这不就是最贴合现实的丧尸片吗?
我想,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不是对丧尸的“观察”而是对人的“观察”。
我们可以抵御住恶劣的外部环境对我们的冲击,但却抵御不了自己内心中孤独的攻击。
在现今这个时代,我们又一万种娱乐的方式,我们有一万种拥抱世界的方式,微博、微信、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参加聚会、参加展览.......我们总是能让自己时刻与他人连接在一起,时刻活在集体之中,但却很少有时间去断掉一切跟外部世界的连接,真正沉静下来面对自我,面对孤独。
当所有的一切突然乱套之后,早已习惯了将情感交与他人的我们,会有勇气去面对孤独的自己吗?
《黑夜吞噬世界》,这个“黑夜”并不是太阳下山之后的黑夜,而是人内心深处,面对孤独时的“黑夜”。
我建议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经常性的独处一下,离开一切现代设备去体会一下内心的孤独,这倒不是希望大家成为人群中孤僻的那一个,而是希望大家能在突发事件来临时,能比其他人更晚一些心里崩溃。
(本评论有剧透慎入)看懂了,蛮喜欢这个调调。
最后他把莎拉救活并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仅仅是男主精神暂时崩溃时的幻想,其实一开始素未谋面的莎拉已经被他用散弹枪轰死了。
奔着看血浆刺激的人就放过这片子吧不适合你。
这片只是借着丧尸的外壳,探讨了关于人类的孤独,关于成为一座孤岛能否精神自洽地安然生活下去。
和别的丧尸片相比,这片非常的干净克制,不为猎奇而猎奇,不表现自相残杀不刻意挖掘我们内心深处的黑暗。
未死之躯,孤独地生存着孤独地探寻出路,该坚守大厦还是出去寻觅希望呢,男主自开脑洞借莎拉之口解出了答案。
同类型丧尸片里大多是丧尸成群出现,人类为之抗争的电影,这部让我想起16年的一部片子《末世孤行》,那部影片里丧尸出现的部分更少,有时候甚至只是声音,这部里面更多的讲的是男主心里以为世界上只剩他一个,而丧尸是一个群体。
讲实话,这片子大多是男主如何在丧尸世界生存的故事,因为大多是一个人,让人很容易想到孤独这个主题。
一夜醒来,发现前一夜派对的现场变成丧尸横行,了解现状以后,最开始付诸的是行动,计划每天的日期和食物,清理生活现场。
一直到季节变迁。
后来行动已成为日常,导演开始表现他的思想:巨大的空虚。
他会思考满街的丧尸,自己会不会是不正常的?
只有他是这种状态,他还试图一枪崩了自己。
意外发现一只猫,冒着生命危险想要抱回家,他渴望交流。
哪怕是和一只猫、一个没有行动力的丧尸。
过年的时候,有一天七点多走在街道上,可能是假期的缘故,左右望了望,路上没人,车还没到,巨大的空无感,鬼扯蛋的心里想象后面会扑过来丧尸,感觉男主现在就是这种感觉乘以一百万倍。
看着日益减少的食物,他陷入过纠结。
洗个热水澡也要心惊胆战,睡不好一个安稳觉,随时举枪。
直到莎拉出现。
我想她会这么想,一定是因为她的家人,她相机里可爱的孩子和恩爱的丈夫,她心存希望。
结果无外乎拜拜牺牲或者一个人坚持等死。
他烧掉一开始引他去派对的磁带,跳跃到了隔壁。
导演最后一个镜头定格,很安静,不知道是希望还是持续的绝望。
在微博上看过这种热门,如果给你一千万,你要在山里呆一年,没有网络没有和外界的交流,你可以吗?
我大概会学习像男主一样按部就班的计划生活吧,取经了,虽然片子没什么内容kkk
一直很反感写所谓的影评或者激烈的讨论一部电影,实在伪技术流的知识分子夸夸其谈让人厌恶。
只想说说丧尸,说说那些让人按耐不住的寂寞与孤独。
我经常会想,好的电影作品究竟是什么。
3星的作品我可以乐不可支的看完,4星的作品值得回味反复的去看。
那完美的5星作品呢。
电影可以有一百种手法,可以有一千种题材,可以有一万种情节。
但或许,所有的这些都只是为了阐述人类的某一种情感,甚至只是为了那么一瞬间的一个微妙的情绪。
无论是跨越了千年岁月去往过去还是未来,无论是模糊了现实或者虚幻让我神晕目炫,真正优秀的作品一定构造了一个世界,一段时间,一种中国称之为境的东西,凶狠的把我拉进作者情感的漩涡中,在我的心中燃起那么一丢丢火苗,一撮哪怕全世界的大雨都无法熄灭的火苗。
人是多么的孤独啊。
经常感觉这个蔚蓝的星球只剩下我一个人。
但遗憾的是,我并不是唯一的幸存者。
只是我和你的距离,隔了很多丧尸,隔了很多个高耸的屋顶。
你不想过来,我不敢过去。
越是在热闹的地方,越是感觉到自己的格格不入。
我的心渴望一个人,推开我心里的门,可是当这个人出现在门口时,我并不能保证,我不会伤害你。
当你走了,又只剩我一个人的时候,我又会幻想如果有你的种种可能。
我自以为是的按部就班,自以为是的选择最稳妥最安全的做法。
才知道,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丧尸,是孤独。
丧尸可以吃掉一切,但它吃不掉孤独。
命运赋予一个人的行动范围往往是那么的有限,我们好像是自由的,无数的毒鸡汤告诉我们生命无极限,每天都会遇见更好的自我。
其实呢,命运只给了一间小小的屋子,一堆望不到头的丧尸。
你必须按照它的规则来,你必须如履薄冰的试探。
是忍受着寂寞安全的龟缩在小小的角落,还是耐不住心中的寂寞去探索诱人的未知。
人生真的好孤独,耐不住的时候只能和自己说说话,哪怕心里的自己是另一只丧尸。
或许有一天他会吃掉你,或许有一天你会丢下他,去寻找那些刺痛你的但是你心中真正向往的温暖。
给各位强烈安利一下这部新僵尸片,一开始我其实是冲着设计的不错的海报来的,看了不少评论和仅仅6.2的评分后期待已经很低了,但事实上我觉得真的很不错最为僵尸片,血腥、暴力、枪战、吓人之类的都没达到,冲着僵尸片来看的确不咋地但是看到后面却发现这其实是一部披着僵尸外衣的心理或者文艺电影——气氛寒冷寂静而缓慢,但是一点也不枯燥,剧情非常饱满,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从一时对幸存的喜悦、到对死亡的恐惧,从对陪伴的苛求、到放弃希望,从不愿改变、到勇于一搏,无不直击男主心灵男主的演技也是非常不错的,看到有人抱怨男主刮了胡子不帅了,但是我个人感觉在胡子没了以后男主的面部表情被展现的更好,更能体现那种绝望本片的隐喻也很多,如电梯里的僵尸映射男主自己被困牢笼,猫的放弃定所映射遇到的女性,而最后男主逃生时的合唱OST也非常应景,加上烟雾缭绕的背景更增加了宗教欺负总之,感受非常好,6.2低了
按惯例我当然是来喷的。
三星而已,不能更多。
其实主题还是可行的,表现一个人的孤独与寂寞,心路历程很明晰自然。
然而——这男主实在是太能作死了。
而作为一个逻辑派观众,我看着实在是不舒服。
1、男主参加前妻的派对,是为了拿回智障儿子的录音带(电影中没有明确线索,这个判断靠推理)。
先不说为什么是录音带而不是视频或录像带,也不说男主作为一个法国架子鼓手居然不喜欢派对,还不说前妻故意不给录音带非要把一个相处很不融洽的前夫留在自己派对上,单说男主因为流鼻血就坐在沙发上一觉睡到天亮,期间外面大闹天宫也没能吵醒他,我只能说这房间隔音真好。
2、然后男主醒来,发现屋里空无一人,满是血迹,就开始寻找,然后发现丧尸。
男主的反应还是很快的,这里点个赞,不点就没机会了,因为这是男主全片唯一的亮点。
其实这里也是有问题的,因为男主只要向窗外看一眼,就会明白当前情况,不过可以勉强理解为思维盲区,毕竟屋里太多血迹,吸引了他的全部注意。
3、男主把丧尸堵在门外,然后坐下冷静地思考:我是谁,我在哪儿,发生了什么。
当他搞清楚后,然后掏出手机,噢,对不起,男主没有手机。
男主整个影片中没有一次使用手机,整幢楼也没有一部电话。
这个故事应该发生在1900年前后,因为1914年电话在法国已经普及到千人8台左右。
嗯,话说法国经济真不错,楼下汽车的普及率倒是挺高。
^_*4、既然导演不允许男主使用通讯工具,男主无聊只好洗地,是真的洗地。
虽然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洗地,但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洗地。
这时楼下开了二枪,差点干掉男主。
然后男主空手拆下钢管,打破了楼层!
我以后再也不喷我大中华是豆腐渣工程了。
然后男主入手散弹枪一把,子弹数颗。
5、一枪在手,天下我有。
男主出了装,就直接去了一楼。
但是男主本来是在七楼。。。
枪是在六楼,他是怎么很放心的直接下到一楼呢?
就不怕被丧尸前后夹击么?
不懂,反正男主就很安全的下到了一楼,发现大门没关,男主很机智的关上门,把丧尸堵在门外,然后开始找吃的。。。
他找到一罐豆子,用叉子当场就吃了起来,吃的狼吞虎咽,又香又甜。
话说我不明白男主为什么会这么饿。
他昨晚来参加派对,这种社交派对一般都是吃过晚饭来的,期间只喝酒水吃点心,而现在是第二天醒来没多久,也就是说,男主不过少吃了一顿早饭而已,哥经常不吃早饭,还不是感觉萌萌的。
事实上现在应该拿枪有计划的逐步清除楼里的丧尸,不然万一丧尸较多,一起冲下来,把男主堵在一楼屋里,必死无疑。
6、男主用完早餐后,终于开始清除安全区域了。
他先进了一个四口之家,被户主袭击,这里我又要喷了,这丧尸只会伸头咬脖子,也不会用手抓,典型的战五渣,所以男主很轻松的逃跑了。
接着男主推开一扇有洗衣机挡着的门,进入了一个音乐发烧友的屋里,找了一把彩弹枪,和一副耳机。
然后我惊呆了,男主居然坐在床上听起耳机来了!!!
在这个随时都可能有丧尸扑出来的地方,他听起耳机了!
这门是从里面堵上的啊!
屋里肯定有人的啊!
架子鼓上的格子布你还没掀开看呢!
你就把耳朵堵上了啊?
然而这屋里没丧尸。。。
嗯,这是密室杀人事件。
于是男主很愉快地听了十几秒音乐,一根毛都没掉。
作死一。
7、然后男主看到了电梯,男主看见了电梯里的丧尸。
男主没有开枪。
男主用皮带系上电梯门,把这个老丧尸养起来了。。。
在后面的很长时间里,这个老丧尸不幸地成为了男主的伴侣。。。
先不说男主的口味有多重,从理智的角度出发,这电梯间就不能用了。
事实上,电梯间做为除楼梯外的另一条通道,是很重要的,而且后来男主也确实用到了电梯间。
而且男主后来还多次伸头试图亲吻老丧尸,距离近到只要老丧尸伸手拉他一下,就能咬下他鼻子来。
作死二。
8、然后男主把楼层清了一遍,白天没事做,开始放乐响,疯狂敲击架子鼓,把全小区的丧尸都招来了。。。
一般有点智商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都知道隐蔽自己吧?
更别说男主因为踩碎玻璃杯而被户主丧尸壁咚过。
完全无法理解男主的行为,作死三。
可能只有法国人,才能把情感发泄置于自身安危之上吧。
9、然后男主开始用瞄准镜打丧尸彩弹。。。
你不觉得把瞄准镜拆下来,安到散弹枪上或是单独使用更好么?
而且男主只看丧尸,从不用瞄准镜观察周边环境,找找食品储放点,撤退路线,其他幸存者什么的。
做事毫无远见。
死人的尸体臭了,男主没有抛弃,放到睡袋里,再放到床上,把那屋里封了当老两口的坟墓。
倒是很人文,但是你不知道尸体腐烂会产生瘟疫么?
后来停水停电了,停电是没办法的,但水是可以提前储蓄的,男主没有做。
男主还练跑步,你食品很多么?
不懂得节省粮食啊。
10、男主发现楼下有只猫,于是男主从楼里跑出来,冒着生命危险去救那只猫。。。
当然男主肯定会被丧尸追,当然男主肯定死不了。
而死不了的唯一原因是,电影才过半,导演不让他死。
试想一个正常人这么做,是不是死定了?
毕竟楼下来了一大帮欣赏男主音乐会的丧尸,尸口密度相当高;而男主枪都不带;楼下大门还不锁。
这三种情况中任何一种都可以让配角死上三五个。
而且话说回来,就算救回猫,你知道那猫有没有感染?
就算没有感染,你知道它身上有没有携带病毒?
毕竟那只猫在它女主人的血腿边蹭来蹭去。
作死四。
也就是从这里开始,我的心态开始转变,从期待男主怎样活下来,变成看他怎么把自己弄死。
毕竟正常人早死了几遍了。
然而男主用枪抵着自己下巴睡觉都没死,我也是无奈。
11、男主还是无聊,看观众走了,又敲架子鼓,再次引来一帮丧尸。
也不知道他哪来的自信,毕竟一楼的门他从来都没有加固过。
他把丧尸引来,说明他根本不想出去;他不想出去,却从不来去加固一楼的防护。
后来夜里好容易来了个妹子,却被他一枪打死了。
多好的妹子啊!
在这种绝境中,一个漂亮妹子的作用有多大,你懂的。
何况还是一个能飞檐走壁的妹子,就这么没了。
其实这种事倒不能怪谁,毕竟男主前阵子做过梦,心里有阴影;而从妹子的角度来说,当然不敢轻易相信一个陌生男人,万一是坏人,被抓住当XX就麻烦了。
所以两人都没错,只是单纯的倒霉。
既然已经发现了,与其后悔,还不如趁热……噢,不对,男主虽然错过了一个关键的空投,但有失必有得,他获得了与死者交谈的能力。
^_^!12、然后男主决定离开这里,临走前他把老丧尸放了出来,而老丧尸居然不咬他!!!
老丧尸居然不咬他!!
老丧尸居然不咬他!
等等,我的脑子有点乱,我想静静。。。
老丧尸居然不咬他!
好吧,这点我实在解释不了,有请高人吧。
果然主角怎么作死都是可以的,老丧尸跟他走了一路,最后乖乖从他身边走过回了家,就是不咬他。
13、男主把录音带倒进浴池烧掉,产生的烟雾触发了报警器,于是丧尸被声音吸引,推倒了大门,冲了进来。
暂停。
我先理下思路。
先说烧录音带这事,录音带是塑料造品,烧起来是很难灭掉的,浴缸旁边还有浴帘呢,他不在旁边看着,引发火灾怎么办?
而且不是停电了么?
男主天天夜里点蜡烛的,怎么报警器还能响?
报警器一响,丧尸就能破门,男主敲了二次鼓,怎么没有丧尸破门?
看来这报警器的喇叭还是专门装在大门里面的。
14、男主听到丧尸砸门,就专门跑下去看。
是的,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什么都做不了,就是下去看看。
看见丧尸破门进来了,他也不走,等了几秒钟,丧尸来到楼梯了,他才开始跑。
不是,你第一次看见丧尸时,反应比这快多了啊?
其实那一次才是最难反应过来的啊?
而且男主不是转身就跑,而是边开枪边退,我也是服了,楼下进来这么多丧尸,你打得过来么?
第一个丧尸跌了一跤,都能追上他。
然后打死一个,被第二个女丧尸扑倒,这女丧尸也是客气,抱着男主腿不咬,非要咬脖子,被男主二秒后打死。
男主打死身上的丧尸后,不是爬起来就跑,而是躺在地上装弹。。。
你是真的想要用双发散弹清全场啊?
结果被第三个丧尸一扑,枪也丢了。
然后躲进电梯,丧尸们纷纷伸手摸他。
对,是摸。
没有抓,没有拉,因为男主不能死,丧尸被强行降智商。
于是男主就很轻松的从丧尸手中爬了上去,爬的过程中,男主曾经用手抓在电梯铁门框上,丧尸也不咬他的手。
于是男主毫发无伤的从普通人可能死了好几次的丧尸堆里爬回去了。
七楼一片烟雾弥漫,男主很机智的从丧尸堆里溜了过去。
看来他知道这些丧尸没有嗅觉,视觉也很差,我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的,电影里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丧尸在这种环境下对近在身边的活人看不见嗅不到。
反正我只看出丧尸听觉很好,会被声音吸引。
话说你向远处丢个东西把它们引开不好么?
一定要贴身过?
你开隐身挂了吧?
男主终于到了顶层,他不关门。。。
从他第一次去顶层时可以看到,顶层是有门的。
丧尸一般是不会开门的,男主多次利用门挡住丧尸,但他这次就是不关门。
然后他成功的跑到了对面楼,对面楼顶连成片,更容易存活。
这段是本剧最后的高潮部分,但糟点太多,除了让我觉得男主在开挂,并没有什么情感冲动。
这个影片告诉我们,不作死就不会死,但如果你是主角,那么作死也不会死。
可能有人不服了:我觉得男主做的很好啊?
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啊?
你是不是鸡蛋里挑骨头啊?
那么我来告诉你,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
1、进入一间安全的房间,把门窗加固堵上,给自己营造一个喘息的机会,至少要保证你有一至二小时的时间缓冲。
2、第一件事是掏出手机,与亲友取得联系,然后报警(不管有没有用),查看新闻,初步了解情况。
半小时之内完成。
3、半小时后,情绪冷静下来,准备武器,枪械没用,声音太大,打死一个,引来一群,冷兵器最好。
长度要超过一米,因为一般人无法做到一击致命,长武器可以让你在攻击后有躲闪的时间。
4、然后一个一个引过来清理,可以用柜子冰箱洗衣机桌子什么的围成一个障碍墙,高度到肩膀,强度到二三个丧尸推不倒就行了。
然后搬个凳子站上面用长兵器的距离优势挨个爆头就完事了。
占领制高点是兵家不二法门,可以使你战斗力轻松翻倍。
5、然后确保清理干净一块区域,再清理另一块,逐步扩大安全范围。
而不是像男主那样拿把枪直接跑去一楼。
6、把一楼有用的东西搬上来,把门窗全堵死,楼梯也堵死。
彻底放弃一楼,如果需要就利用二楼阳台的绳索或木楼梯进出。
因为丧尸会撞门但不会爬墙。
入口下方用绳子在小腿高的位置拦成几道绊马索,人知道跨过去,丧尸会被绊,能争取爬楼的时间。
7、收集所有食物、药品、可燃物,把所有电器的电池全部充满电,所有的容器全都装满水。
先吃容易腐烂的食物。
8、设置三道警戒线,楼下各入口处为第一道,楼内主要活动区域第二道,夜里休息区域设第三道。
把瓶瓶罐罐用线串上,一碰就响就行。
9、保持安静,多观察,少惹事。
比男主活的要容易多了。
其实这男主也是够了,他用鼓声把丧尸引到楼下,用根长棍子绑上尖菜刀站二楼阳台慢慢戳,一天不要多,能戳死十个,一个月也把这片的丧尸清干净了。
生存难度太低,只能表现出男主的二逼,完全体现不出男主的孤独。
末世片二星,文艺片四星,平均一下,我给三星。
--一时兴起随便写的东西,居然有这么多回复,认真写的反而没人看。。。
从回复看,不懂装懂的人还是挺多的,那就多说几句吧,关于丧尸题材的欣赏角度。
如果让大家把丧尸题材的电影归类的话,百分百都会归到恐怖片的范畴里。
那么什么是恐怖?
就是事关生死。
如果丧尸没有直接或间接杀人的能力,那么不管它长得再吓人,力量再强大,都不足以称为恐怖片,最多算是悬疑或惊悚。
因此,丧尸题材的核心就是【生存】。
不论哪一个导演来拍,都必须如此。
所以能表现出【生存】的丧尸片,才是一部及格的电影。
如果想要升华,拍出人性,也必须通过与【生存】的对比,才能反衬出精神层面的珍贵。
比如:丧尸来袭,大家措手不及,主角冲上去抵抗,给同伴争取逃脱的时间,这是勇敢。
丧尸来袭,大家措手不及,主角把同伴推上去抵抗,给自己争取逃脱的时间,这是自私。
丧尸被困着,主角把同伴推进去喂丧尸,这是陷害。
丧尸被困着,主角无聊自己跑进去喂丧尸,这是SB。。。
主角冲进丧尸群,牺牲自己,拯救了全人类,这是英雄。
主角冲进丧尸群,牺牲自己,拯救了家人,这是父亲。
主角冲进丧尸群,牺牲自己,拯救了同伴,这是义气。
主角冲进丧尸群,牺牲自己,拯救了一只狗,这是SB。。。
勇敢、卑鄙、陷害、英雄,都是人物刻画,不是影片的缺点;而出现SB行为,尤其是出现在主角身上,一定是编剧和导演的问题了,除非导演本来就想把主角拍成一个SB。
我们如何来评价一个人是英雄还是SB?
很简单,我们会自然的对他承受的风险和可能的收益做一个对比。
如果风险是大概率死亡,收益是拯救他人,那么值得,即使救出来的概论很小,他也是英雄;如果风险是大概率死亡,收益是小概率救只狗,除了小动保会赞扬他,所有人(也包括小动保)都会觉得他是SB。
因此,即使导演想要表现出人性的光辉,他也必须把握【生存】这个核心,【生存】越是艰难,越能反衬出人性的光辉。
否则一不小心就把英雄拍成了SB。
把握不了【生存】,就别碰丧尸题材。
反观这部电影里的男主,很多时间都像个SB,这是导演把【寂寞】看得太重,太过想要升华主题,导致轻易就超过了【生存】核心,与正常人认知不同,这叫主次不分。
如果让我来表达的话,前几天是不会寂寞的,因为面临着生存的压力,绝不会让他第一天就去敲架子鼓,而让他做出取舍。
比如为了生存,他不得不烧掉书籍磁带来取暖之类。
女孩是个高潮,我会让她与主角相遇相伴,然后为了保护主角被丧尸咬伤,主角不得不开枪打死她,得到再失去,比从未得到更悲伤,这样等回忆时才会更加寂寞。
让寂寞与生存不断碰撞,让男主在其中不断取舍,开始是生存压倒寂寞,后来主角越来越寂寞,虽然可以活下来,但了无乐趣,随着时间和事件的推进,寂寞一点点压倒了生存,男主最终选择自杀。
这样是不是更加深刻?
这部剧真是烂剧,有些水友还是见识太少了,拿着破烂当宝贝。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年轻人从睡梦中醒来,周围的人全变成了僵尸,他只好将自己隔离在一间公寓里,所幸,公寓里有充足的食物,生活用品,甚至还有一些乐器,男主在这间屋子中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渐渐感到孤独。
他和锁在电梯中的老僵尸对话。
拿食物吸引公寓外的流浪猫,敲打乐器发泄情绪。
电影中有两段情节令我印象深刻。
第一段,是一天夜里,他听到门外有声响,开了一枪,打开房门,看见一个女孩,女孩中了枪,倒在地上,呼吸急促,胸膛起伏,望着年轻人,男孩赶忙将女孩儿抱到床上,将子弹取出,第二天,女孩醒了,她说自己想去寻找新的避难所,男孩答应了,推开女孩休息的房间,却看见一具尸体躺在床上,躯干已经腐烂,原来女孩早已死去,一切都是孤独幻想。
另一段令我印象深刻的情节,是影片结尾,男孩被僵尸追赶,取来女孩的攀爬装备,冒险跳往另一座屋顶。
男孩奋力爬上屋顶后,看见屋顶大大小小的烟囱。
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这些烟囱,而是我的脑补-取水装置,其余幸存者的取水装置,这样隐喻男孩从一座孤岛跳上另一座孤岛,会不会更有趣。
总而言之,一部谈论孤独的电影,与僵尸结合,确实能制造出强烈的反差,至于观者买不买账,则全凭个人喜好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一部丧尸片,还比较新的,enmmm,个人觉得名字很浪漫,《黑夜吞噬世界》,虽然它的内里很孤独很冷清,但最后八成是个朦胧的好结局吧。
我们的男主角萨姆,呆在热闹的派对中却能显得如此格格不入,也是个羞涩的小可怜吧,enmmm,来前女友家拿磁带本来就超尴尬了,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人,前女友的一句话“为什么不在这里交些新朋友”,恰恰就证明了萨姆的孤僻。
不过呢,正是在房间里流鼻血并不小心睡着,才使得他刚好躲过了那场残忍血腥的丧尸屠杀。
睡醒个大天亮,天哪,这外面一片狼藉,到处的血迹,发生了什么呢?
门外楼梯上坐着的妹子,猛地扑过来要给他来个“亲密接触”,吓死个乖乖咯。
这是丧尸末日了吗?
冷静地看看周围,四散的丧尸,惊慌的活人,本能够完美逃走的三口之家,一瞬间就被围在里车里,看不见具体情况,也能想出个一二来。
不得不说,萨姆真的很奇妙,居然能淡然得擦着地板,明明知道自己是这孤楼里的幸存者,一点也不着急的样子,很让人迷惑。
突然出现的枪声,被打穿的地板,原来呀,楼下的老头亲手打死了被感染的老伴,又吞枪自杀,看那个房间里的温馨装饰,因为有爱才忍受不了独自苟活吧。
对于萨姆淡定地关闭一楼的大门,个人深受感动,喜欢这么机智的主角,毕竟很多丧尸片里的笨蛋都是因为没有关门而被吃掉的。
搜刮老头房间里的食物补给,端起猎枪,逐一打开每层楼的房间并查看有无丧尸和搜集食物,可以说是末日丧尸生存的标准模板了。
萨姆的一人独居生活很惬意嘛,听歌、射击、架子鼓、跑步,每天的生活都被安排得丰富多彩,差点误以为是一个小资生活的文艺片了。
不过呢,当被丧尸分食的噩梦,当怀着小猫的喵的出现,当被划伤流血的伤口出现时,不断出现的幻听、幻视,都让萨姆变得很暴躁、很低落、很颓废,坐在楼梯上和困在电梯里的丧尸大爷唠嗑,那眼睛哪,跟一潭死水一般。
被萨姆误伤的姑娘,给萨姆的生活带来一丝新鲜变化,感觉整个人有了生机,但试图向莎拉解释电梯里的丧尸并没有恶意的样子,看起来好神经质。
“跳跃”,逃离这孤楼才是正确的选择,留下来的只会被孤独压倒,迷茫挣扎下,原来都是萨姆的一场臆想。
笑得温柔的莎拉并没有好起来,也没有人和萨姆讲过话,事实上莎拉也早已死在了床上。
萨姆烧掉那些过去留念的磁带,更是把困在电梯里的老头放了出来,这就好像是把他自己对于留在这个楼里的最后一点念想打破,正式面对未知的未来。
好像是为了证明莎拉所言,一大波的丧尸就破门而入了,哇哦,这恐怕是全片活动量最大的地方了。
死里逃生,荡到了对面的那幢楼,努力攀爬,遥遥望去,都是楼顶,下一个新出路在哪里呢?
萨姆是否打败了孤独呢?
我不得而知,只朦胧觉得会是个好结果吧。
有时候打败你的呀,不是丧尸,而是那漫长的孤独,可能是环境的冷清,也可能是自我的封闭,反而推开那扇长久未开的大门,会有美好在等你的。
屌丝版《我是传奇》,像宅男生活一样单调。
宅男与丧尸。
全靠快进。
R U KIDDING ME???
什么论七八糟,反正我这种要看紧张剧情的是接受不了,前面百分之八十基本在耗时间,在房间唱歌运动,耍耍枪。后面突然神经病然后就自己作死,逃离的原公寓,又戛然而止。不知要表达什么,浪费时间。
对孤独的描绘让我能够忽略那些bug 并不是丧尸片 是一个文艺片
剧本不错,不过稍显平淡了点。男主角的颜值让我支撑看完这部别致的文艺僵尸片~
史上最小清新的恐怖片,而且还是丧尸恐怖片,真的谁能想到导演会把一个僵尸片拍成这样哈哈哈哈。前半段我一直在默默想,妈呀和男主谈恋爱尤其是同居也太幸福了吧生活能力太全了而且审美还这么好👍 Farahani美炸了。每次看到她都再次被她的眉眼惊呆。😭 怎么说,还蛮喜欢这种刻意不去满足genre expectation的片子。虽然核很薄,但我个人觉得无所谓。漫威电影一样薄。都是消磨时间而已。电影本来也不都需要论点。
励志的恐怖片?
又是丧尸片。。。不好看。
一部无法让人集中心思去观摩的丧失电影。
人说到底还是群居动物,还是需要倾述、沟通的。孤独早晚会逼得人去寻找同类。
苦中作乐,人生孤岛,太难过了。越来越倾向于喜欢这种小格局的丧尸电影。
太无聊了吧……
好喜欢。丧尸片迷表示好喜欢。男主真善良,素味平生都不忍心抛尸,要好好的把老两口的腐尸安放起来,装扮得整整齐齐。这真是很法国。总是喜欢,房子真好看,所有装饰色调都是那么法国。
主角智商不及我系列。
孤独使人无所畏惧?
法国小文艺僵尸片,你要说这拍的是鲁滨逊也没多大问题啊……那段幻觉戏份很好。隐喻嘛也很简单:一个人的孤独生活足够让你活下去,但终究还是想要出去到更大的世界中。就是真的挺无聊的……
一个人的独角戏,比丧尸更可怕的是内心的孤独和焦虑
#22nd BIFAN# 还不错的法式僵尸片(但是说英语……)。蛮写实的,逻辑上也很说得过去。后面那段内心外化实在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