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总结一下格里菲斯在遇到格斯之前就是一个意气风发的美少年,鹰之团所有人都相信格里菲斯会带给他们荣耀和幸福,格里菲斯也始终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
第一次见面时,格里菲斯丝毫没有迷茫,所以他的剑可以刺穿格斯这样的佣兵之流,格斯来了之后,他开始沉浸在鹰之团目前的成就,面对佐德时甚至不惜豁出性命也要救下格斯,看黄金时代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格里菲斯经常笑,但那只是单纯的幸福的笑容,不是梦想实现后的笑容。
1.深渊深渊之神的概念可以使人联想到中世纪“二重真理”对神学的保护,它在设定上是很难自圆其说的。
如果说深渊是人类负面精神的集合,那么它就缺乏正面、积极的信息和对善的理解,因此它不是全知;如果它是全恶,它的所为就全部成为恶的,因此它不是全能。
一个既非全知、也非全能的存在,理论上也就无法操纵因果。
在一定范围内对因果施加影响是可能的,但程度多少则不好说。
有一种解释是深渊并不如传言一般,能够通过翻弄因果对世界进行有目的的操控,这也正是它必须依赖代理人的原因。
另外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人类被禁锢于逻辑,只能逻辑地思考,但神是超越逻辑的存在。
“因为荒谬,所以信仰”。
但这样的话,它的渊源就不可能止于人类精神。
2.自由与必然深渊的概念很有趣,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必然”与“自由”的二律背反。
简而言之,“一切事情都由充分的理由决定,依自然法则运行”和“人有自由意志,自由意志能决定自己如何选择”是矛盾的。
假若自然科学发展到极致:宇宙的终极大一统方程被完成,生物学最终解决了灵魂的奥妙……人类的情感和行为最终只是激素和生物本能的冲动,那么人类怎么能宣称自己拥有自由?
不自由的人又如何为自己不能根本决定的事情负责?
莱布尼茨说,磁石要有灵魂的话,它就会觉得自己指向北极是自由的,莱布尼茨强调自由意志的自发性(任意性)。
康德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理性是有边界的。
当理性开始逻辑地思考“本体”或“无限”之类概念时,就会产生悖论。
因为人的思维依赖于世界中存在的现象,这种思维在形式是“观念表象”的思维。
在观念表象的现象界中,物理规律支配一切;与此相对的是宇宙终极的形而上学本体(物自体),它虽然可以被逻辑地“思”,但是不可“知”,因为它不受规律和感官的束缚,它是自由的。
人的自由来源于物自体的自由。
康德说,“我必须止步于知识,为信仰留下空间。
”因为一旦彻底认识了自由,就会把自由异化为一种自然规律,这就是消解了自由。
因此他不仅给信仰留下了空间,也给审美、道德、人性这类自然科学无法解答的领域留下了空间。
3.关于悲剧格斯对独立与对等的追求既是格里菲斯逐渐对他另眼相看并进而引为知己的原因,也是格斯与格里菲斯一剑诀别的出发点。
卡斯嘉把格里菲斯当做神一样崇拜,甘愿为他牺牲一切,格里菲斯也就真的通过牺牲她成为了“神”,逼疯了她。
格斯离开鹰之团去寻找自己的梦想。
鹰之团覆灭之后,他才发现自己的梦想就是和昔日的伙伴并肩作战……无论深渊最后被怎样解释,这家伙的恶趣味实在是够了,最近接触的故事怎么也尽是这种思路。
但悲剧的力量在于,生命的自我肯定能够凌驾于“好坏”的价值尺度和“悲喜”的情感尺度之上,它始终要求一种对苦难的超越。
这种超越同时也是寻求自我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而是一种折磨、一种警惕、一种无休止的自我拷问和自我荼毒。
但它同样也是跨越虚无、探求自身价值源头的必经之路。
4.格里菲斯相对于格斯的“一个与命运抗争的人”, 格里菲斯经常被形容为“一个被命运俘获的人”,我认为这个对比并不十分精确。
事实上,他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在贯彻自己的意志。
格里菲斯选择了创造出连战连胜的“奇迹”,他也选择背负“奇迹”的重量。
人们需要他成为理想化的领袖,他选择按照人们的意愿去塑造自己的形象。
人心是复杂欲望的集合体,意志对各种欲望和需求做出统和与裁决,外在表达就是在物质世界做出选择。
除了格斯让他暂时忘记梦想的那一刻,我认为童年时梦想的白色城堡一直在格里菲斯的各种欲望中占据核心和支配地位。
少年兵的死亡、成堆的尸体、尊严的妥协、格斯的离去、身体的损毁、安逸生活的诱惑……这些本该对梦想造成干扰、瓦解甚至毁灭的东西,反而变成了他追求梦想的燃料和驱动力。
既不可思议,又合情合理。
无论潜在的逻辑是“我无法再回头了”,“我背负着已经死去的人们的意志”,还是“我只剩下梦想了”,这种负向驱动只能强化固有欲望,而不能无中生有。
更何况选择这种思路的,就是格里菲斯自己。
这是格里菲斯的意志,也是深渊之神的意志。
但归根结底,还是格里菲斯的意志。
他把意志贯彻到极致,在蚀上把自己和鹰之团一起奉上祭坛。
但是,格里菲斯对梦想的献祭不是从更早就开始了吗?
他一路为了梦想献上自由、身体、自尊和凡人的幸福,无药可救的殉道者。
尽管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并不能说他是被命运俘获。
格里菲斯意志自律性的运行方式几乎一贯就是痛苦的——当他的本能让他寻求依靠时,他选择独自承担;当他的内心需要他对外呼救时,他选择忍耐;当他的潜意识催促他逃避的时候,他选择不顾一切地前进。
在这种痛苦的选择中,他不断寻求着内心声音的方向,通过不断放弃良好的自我感觉,包括自己的自尊感、自我纯洁感甚至无辜感,来排除一切妨碍他悉心倾听的噪音。
他像一个被囚禁于虚无深渊的罪犯,毅然决然地承担着万事皆休的恐惧和绝无希望的沮丧,去急切地迎向自己内心的灵魂之光。
最后,他也终于彻底明白了自己想要的白色城堡究竟意味着什么。
他的自律是忠诚于内心认定的法则,而不是服从外在的伦理道德。
他可以为了梦想而妥协,但绝不会对外界环境屈服。
即使在最迫不得已和身不由己的情况下,他也不会放任命运的洪流把自己卷回或者推得更远。
他用自己的意志对命运进行了选择,并应当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格里菲斯一脸的娘样,这是我对本片最不满的部分。
俩人基情无限,我对这种设置也是无爱,但是也不反对。
片子战斗的气场太强大了,动作很实在,打斗很血腥。
我早知道这漫画,但是没看原著,因为不喜欢这画风。
但是偶然看了剧场版,被深深吸引了。
2D和3D的结合也很好。
技术上,就算是无懈可击了吧。
情节上,除了格斯的出场显得太老套了点,其他没喷点。
刺杀、报复刺杀,格斯的抑郁让本片有了内涵。
片子看完觉得讲述的东西有点少,意犹未尽。
可能两部剧场版的长度综合一下会觉得过瘾一点。
津与格里菲斯这对曾经肝胆相照的好友,即便以当年的眼光来看,二人之间也洋溢着强烈的腐气。
但归根究底,一切仍然 建立在男子气概之上,无论基情如何四射,读者也会首先忆起他们是最好的战略家和战术家,最好的搭档。
根据现阶段愈发庞 大的故事架构来看,黄金年代部分充其量只能算是这部巨作的开头,连基本的世界观都没有介绍。
然而,它却足够奠定『剑风 传奇』在数代读者心目中的不朽地位。
津和格里菲斯在对方生命中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不过有些事情于我们普通人道理也是一样——那些为你留下深刻烙印、乃 至影响了你的兴趣偏好人生志向行为准则的人,往往并没能与你朝夕相处,而是尘封在你的记忆里。
不过他们同你一起走过的 岁月,着实是太过刻骨铭心。
尤其是格里菲斯这样注定孤独的少年王者,有再坚强的羽翼庇护也难免会发抖,暗暗会希望万一 落下来,下面会有个不仅关心他而且真正理解他的人,能够强大到足以接住他。
所以他会羡慕津的伟岸、纯粹与随心所欲;这 样极致的爱放到完美若艺术品的白鹰身上,渐渐就会演化成狂热的占有欲;他本身就试图掌控并凌驾一切,何况津身上又有那 么多他所欠缺的东西。
情感大致分为三类,崇拜、迷恋与蔑视,各自都有着正面与负面的意义。
我们嫉妒或崇拜强大得难以企及的事物,蔑视或 同情弱小得完全不想去触碰的事物,但唯有“迷恋”与我们相近的事物。
愈是迷恋,就愈不能屈于下风;愈是迷恋不成,就愈要 摧毁对方的一切珍重;然而正因为不惜以摧毁来平衡业已扭曲的心绪,才愈能体会自己的迷恋之深重。
因此即便献祭掉一手组 建的鹰之团中那些从幼年起便并肩作战的战友,格里菲斯也舍不得毁掉真正令他精神崩溃的津,哪怕那着了魔的毁灭欲在胸腔 中燃烧得无比热烈——因为我迷恋你,所以想操控你;既然你要挣扎,便回不到过去,因此我只能祈求你生不如死匍匐在地。
这样的背叛与伤害并不是出于恨,只是强烈到极致的爱而已。
津强得坦荡,而格里菲斯贱得伟大,所以这是强者对强者的终极 表达,无愧为日漫对男性友谊的最佳书写。
我偶尔会觉得《剑风传奇》和《美国往事》其实有着完全一样的人物架构,格里菲斯、津与卡斯嘉,对应过去就是麦克 斯、诺德斯与黛博拉。
不过《剑风传奇》其实是比《美国往事》光明得多的,你可以从中看到磊落的黑侠逐步撂倒阴险的白 鹰,女战神心智虽失常,却也没背叛自己;然而曼哈顿大桥下,血雨腥风纵横半个世纪,自视甚高的猛士在命运前匍匐在地, 年少时的情谊无踪无影,一生的痛楚与懊悔伴着大烟消散,只余下扭曲的眷恋与挂念,尘封在参议员富丽堂皇的办公室里。
三浦说他早在动笔之初就构思好了津和格里菲斯的最终命运,照现在的趋势来看,短时间内我们还无法读到这个“最终”。
但种种迹象表明,这个结局势必将震撼得超出所有人的预料。
所有人都以为格里菲斯会继续沿着那条生产过无数人气角色的流 水线走下去,成就霸业后撒手人寰,不料他转身就将鹰之团献了血祭,坠入魔道;所有人都以为他会沿着魔道越走越深自此万 劫不复,不料他却以无比耀眼的“光之鹰”形象再生,成为了救世主,重新夺取了他想要的政权,扛住了外敌入侵,建造了无与 伦比的“千年鹰之帝国”。
作者再度将光环加诸在格里菲斯身上,于是读者也迷惑了。
所有人曾经都无比相信格里菲斯必将为血 祭鹰之团付出代价,但当白鹰的旗帜再度飘扬于战场,仍能再度唤起黄金年代时的热血沸腾。
这还会是一个复仇的故事吗?
津 真得下得了手吗?
随着故事线越拖越长,一切都不确定了。
相信三浦会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按:去年给漫画杂志写得,原文一万多字,其实没写好…现在节选一部分放上来。
其实这部分写得也很不好,自觉像是中学生日记,好想给自己差评。
《剑风传奇 黄金时代篇1:霸王之卵》是根据日本已故漫画家三浦建太郎同名漫画《剑风传奇》的黄金时代篇改编的动画电影,整个黄金时代篇被拍成了三部剧场版,本片是第一部,也是黄金时代的开篇作品。
本片的导演洼冈俊之,知名动画编剧大河内一楼负责改编,充满史诗感的配乐则归功于动画配乐大师鹭巣诗郎和音乐人平泽进。
本片上映于2012年。
三浦建太郎的这部漫画,实在是具有太大的魅力了,漫画以杰出的人设,残酷的剧情发展和写实的战斗闻名。
本片讲述了男格斯和格里菲斯相遇,鹰之团走向辉煌,直到伯爵之死为止,这部分剧情还没有体现出整个黄金时代篇最大最震撼之处,但作为整个黄金时代篇,格外重要。
本片在打斗部分,非常好还原了原著漫画的硬派感觉,不过原著那种写实感却没有表现出来,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开篇美好,而残酷未到来。
8.5分。
没看过原作,偶然看到下了下来,看完发现还是可以的,够血腥,百度了一下内容简介,作者想表达的主题还挺深刻的打算看一下TV版,认识下这部作品总体,格里菲斯,搞基还是搞女人啊
一开始只是因为名字我没有看懂,是纯英文的,所以点进去看了一下,没想到就这样被三浦老师给圈粉了。
先说一下剧情,对于我这样一个不喜欢战争题材的女生应该已经比较温和了,作为格里菲斯的脑残粉,在看剧的过程当中不断的暂停截图,暂停截图……咳咳,话说回来,总体来说,对于我这个比较喜欢扣细节的,一帧一帧的去看的时候,三浦老师的画风和他的细节都非常棒。
当然剧情也是很不错的,特别是看到中段的时候,格斯因为错杀了一个小孩,眼中的那种情绪表达,包括分镜头的推进都非常棒,细节党一本满足~~~而且在后来格斯去找格里菲斯的时候,卡思嘉追上来拦住了格斯,然后听完公主殿下对格里菲斯讲的话之后,卡思嘉还小小的傲娇了一下的表情也非常棒了!
最后悄咪咪吹爆一下格里菲斯~~~溜了溜了,总之剑风传奇已经是我看的三浦老师入坑作了,没想到我还真的挺喜欢的,画风超级超级超级棒!
虽然主要还是因为格里菲斯的颜值啦~这是怎样一个美人儿啊~~~(被格斯和卡思嘉拖走)啊啊啊~~~吹爆格里菲斯~~~~
迅雷上发现有点播,迫不及待翻出来看。
配乐依旧很赞。
可是看到那画面,感觉怪怪的。
兴许是动画版看了太多遍,所以不太习惯这CG(是叫CG吗?
俺不懂这些技术)的感觉。
反正虽然感觉画面很精细,连格斯围巾的阴影都细腻的展现,草原森林,甚至有3D的感觉。
但是本人更喜欢动画版那种浓重的感觉。
尤其是对砍的画面,缺少动画版的震撼。
还有人物的脸部,总是看起来不那么顺眼。。。
配音也是,格里夫斯与格斯的声音感觉都太温柔了。
难道真是动画版在我脑中的烙印太深?
反正感觉不如。
剧情的省略就不说了,剧场版时间所限,内容当然不可能和漫画,TV版那么丰满。
不知道第一次接触剑风的朋友看时啥感觉。
反正对于我这种十几年的粉丝,影响不大。
剧场版的优点也是有的。
很多细节方面改进的更符合常理。
比如格斯暗杀的情节,旧版本中格斯的脸就用个帽子遮挡,而且那帽子连个固定都没有,这暗杀也太高调了,很容易被认出来啊,剧场版中加了个口罩,更符合常理。
还有和老牛的对战,人物比例,以及格斯挨打程度的设定都更合理。
无论如何,剧场版中把几条主线都包括了,这样应该就不会像动画版那样,缺少了主线而无法继续画下去。
至少能期待着动画和漫画的同步连载。
对吾等粉丝,真乃一大福音。
最后,希望3P大神在不降低作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连载速度,让吾等在有生之年能欣赏到更多的精彩!
从大学时代看过TV版,也过了10多年了哦。
这次的剧场版依然只截取了黄金时代,其实我更想看黑暗时代啦~~故事总体保持完整,画面效果非常华丽,色调上尽管略偏向暖色调,但毕竟是黄金时代嘛~~唯一不满的就是“太干净”了,缺少那种“脏脏”的风尘感,期待下一集!
偶然的情况观看了《剑风传奇 黄金时代篇Ⅰ:霸王之卵》,若用一个字来评价该剧场版,那就是:爽!
作为一个对原著漫画剧情没有丝毫了解的人来说,看完该片之后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新鲜而刺激,2D画风与3DCG的融合,感觉是目前印象中最好的,很期待“黄金时代篇”的后两部作品,希望能从这三部曲中获得电影制作之外、故事本身寓意的收获。
口味有点重。。。
较为无聊
感觉不如3d成人动画流畅😨
吐了
没看过原著,但第一部第二部一口气连着看下来好通顺,只能眼巴巴等第三部出来了。
看完TV版,剧场版可以快进跳过了。
以后要是剧场版都照这个水平做下去是不错
删了太多重要剧情,有些支离破碎,3D也不太理想。格斯加入鹰之团第一战及后来的欢迎仪式不应该删,那是建立信任之战,没这一段就无法理解后来鹰之团全军覆没时的悲壮。
从头至尾红果果的基情,虽然是不是美攻强受还没分晓,但这剧情实在是很腐。画面质量不错,尤其是背景,但3D战争场面稍显粗糙。还没怎么展开就结束了,只能看后续了。
流云。剧场版都用3D来画了,镜头比2D壮大、动态得多,不过不够细致,开场攻城战就非常低成本的廉价感。不过新时代新技术,整体比TV旧作优胜好多。现在市场好似比以往小得多,电影版都拆成一个小时的连续剧形式,感觉不够过瘾就播完了。
如果再有上大荧幕的机会,请拍拍前篇和后篇吧,黄金时代这一章已经看烂了。
音乐是亮点,背景做得不错
心中五味杂陈。。。怎么说呢?还是漫画好些吧~
出第二部了 第三部也上映?太黑了
半端じゃない臨場感。作为一个非原作厨来说,这种程度的映像化已经满足了
80分钟的确太短了...
第一季片段合集,画质美化了
满满的期待。可能是由于剧场版的容量有限。将格斯的出生仅仅用梦魇的形式披露是为不满。
这画风……恕我不能直视,格里菲斯是好看,可现在这种红唇卖萌是怎么回事?!原作的狂放野性吞噬一切的气势呢?上哪里去了!
妈的,格里菲斯长得真TM媚啊!欺骗感情混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