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剧和以前的宰相刘罗锅,不是一个风格。
何冰的刘墉是刘墉+宋慈。
有些演绎方式和老版不同,更体现官场上的人都是带着面具生活的人,刘墉在外有一副面具,在家一副面具,在办案时才是他自己本心。
老版则更强调人物个性魅力。
个人最喜欢刘墉和秦捕头两个角色的演绎。
刘墉和所有人对戏里,和秦捕头对戏的细节最有趣。
感觉剧集在情节设计上还是注意了含蓄处理的,不是一股脑用台词讲出来。
和珅看久了也还觉得不错,毕竟老版在外形上可能不符合史实。
最不讨喜的是女性角色的剧情设计。
邓婕在老版是个女强人的形象,相对于白冰来说,新版剧本冲突更强调女性之间战争,这在邓婕试演的版本会更讨喜一些。
白冰的格格其实是想说古代女性不能参与办案,没有自己的事业,只能围绕男性转,所以才会有各种不安全感,对刘墉周围的女性警惕。
邓婕版的可能会更大气一些,因为邓婕版邓婕自己就能找事做,本身演员气质也是一流的,即使内心吃醋,也能大气的处理。
有些台词演绎设计比较生活化,有更让人入戏。
但有些台词和剧情设计有些现代感。
当然京味太浓可能也容易劝退人。
开局就把刘墉的二体现的淋淋尽致,自己都啥也不是还敢叫破匪徒凶杀,我还以为他的仆人功夫厉害,整了半天俩人都啥也不是,刘墉就这么个聪明法啊?
看到这我就弃了,何冰演了这么多年戏,演古装还是那个调调,你啥时候能超过李保田大师,去跟李保田摆个师吧,李雪健也行,还有那个皇帝,咋看咋出戏,这啥时候能到140字啊,沃德天,,,,,,,,,,,,,,,,,,,,,,,,,,,,,,,,,,,,,,,,,,,,,,,,,,,,,,逗号凑吧
这年头,观众真难。
不仅爱豆的戏难以下咽。
就连老戏骨的剧,也像抽盲盒。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部抽到的是隐藏款还是垃圾款。
前段时间。
张嘉译、沙溢、刘敏涛几大戏骨集合。
把《对你的爱很美》演成《两爹争宠记》。
再往前。
周迅、惠英红、赵雅芝王炸组合。
把《不完美的她》演成《狗血抓马母女情》。
最近,又来一部剧。
同样是强阵容,低操作。
看得人心梗病犯了——《刘墉追案》
可惜,太可惜。
原本,这是派爷下半年最期待的一部剧。
看演员阵容:何冰、李乃文、曹征、白冰……神仙打架,戏个顶个的好。
看剧情类型:喜剧、悬疑。
不免让人想到《宰相刘罗锅》和《少年包青天》这类戏说历史剧。
但没想到戏没见到,网友骂声先来了。
问题出在哪儿?
演员演技拉胯?
派爷看了几集,并没有。
就拿何冰来说。
一个片段,短短十几秒。
光凭眼神就能感受到情绪的层层递进。
皇上召见他商量一个大案子。
他刚开始想置身事外,所以装傻充愣。
但这么装不知道皇上是什么态度,他心里也慌。
于是,他耳朵里听太监的话,眼神却在偷瞄皇上。
为的是看看皇上是否生气。
知道皇上并没有生气。
他舔了舔嘴唇,松了口气。
然后决定继续装傻,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眼神看似真诚,不过频繁眨动的眼皮却出卖了他的心虚。
等到皇上被他绕得不耐烦,面露愠色。
他知道自己躲不过了,赶紧开始正经分析。
言语间,不仅是为同僚求情,更是给自己留好退路。
说完之后,还给旁边的同僚使了个眼色。
这一通下来。
聪明圆滑,颇会揣度圣意的形象,一下跃然而出。
那明明演技没问题。
怎么剧就栽了呢?
问题出在国产剧的通病——剧本烂。
故事发生于乾隆年间。
有人假传圣旨,查抄了东昌府。
府内财物被掳尽,知府蔡永昌也因此下落不明。
皇上便钦点刘墉(何冰 饰)前去东昌查案。
此番要查的,有两件事。
一是,弄清楚何人假传圣旨。
二是,知府蔡永昌现在何处。
而刘墉在查这个案时,又牵出其他案件。
剧情上,沿用的就是大案里套小案的框架。
但无论大小,都做得稀巴烂。
甚至比不上《明星大侦探》这种探案综艺有逻辑。
案件的一位重要人证。
前一晚刚给刘墉招出一些信息。
第二天一早,就在狱中暴毙。
仵作验尸,没有发现他杀迹象。
但诡异的是。
据狱卒所说,证人在临死前像是突然发了疯。
手舞足蹈,说了很多胡话。
之后,刘墉查到一批银两,让捕快们在原地看守。
结果几名捕快同时暴毙。
并且死前和上面的证人一样,疯了似的大喊大叫。
不是他杀,也查不出中毒迹象。
却齐齐死于暴疾,死前还都出现过幻象。
离奇感、惊悚感,是不是一下就出来了?
结果查来查去。
最后真凶是……毒蜂。????
派爷看到这一幕,真的都气笑了。
这就好比你搬好小板凳等着前方高能,结果出现的却是一个芭比娃娃?
而且这毒蜂未免也太高级了。
一群人,里面有捕快有民众。
毒蜂专蛰捕快,民众啥事没有。
GPS系统都没你准。
本来通过毒蜂蛰死人就离谱了。
解毒方式更是让派爷大受震撼:毒蜂的毒液可以让人产生幻觉不过遇点水就好
编剧,你还真是鬼才。
当然了,除了毒蜂这种bug外。
我们刘墉也有自己的破案方法。
看见六位壮汉抬着一位女子。
根据受力,立马识破他们抬妹子看病是假,非奸即盗是真。
但搞笑的是。
他,有且只有这一套方法。
看见出殡。
根据受力,识破村民葬父是假,棺材里有金银财宝是真。
发现犯人脚印。
根据受力,猜测此人右脚力量极大,有可能是个瘸子。
这是打算一招鲜,吃遍天啊。
关键你这一招。
确定不是学的《大宋提刑官》吗?
同样是几个草莽大汉抬一女子。
同样通过受力发现问题。
看看人家宋慈多严谨,还有三点原因甚至,连掖被角都如出一辙。
但人家宋慈那么多种尸检断案手法。
白酒浇地火烧显人形、热汤浇骨验死因、滴骨认亲、蒸骨验人尸等等。
刘墉你怎么就学了个受力小知识呢?
而且,不用这个方法还破不了案了,纯靠瞎猜。
那天,刘墉在路上遇到一烧纸钱的妇人。
见妇人丧服内穿着赤色肚兜。
无意中又得知妇人的丈夫刚死。
于是怀疑妇人不检点。
那他用什么办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呢?
半夜趴人墙角听房。
等着奸夫上门苟且。
……你这哪里是来破案的。
分明就是以断案之职,行猥琐之事。
接下来,通过妇人有奸夫,且在院子里烧纸钱。
刘墉立马断定妇人和奸夫一起谋杀了亲夫。
派爷当场蚌埠住。
这悬疑剧情跟闹着玩儿似的。
主推的悬疑线不好好做。
导演倒是给足了武打戏镜头。
硬生生让一个悬疑剧看出了奇幻感。
咋说?
你看看,这一箭把歹人射飞五米远的骚操作;
两人对打时,惊现的移形换影;
举着刀要刺不刺,非要搞的慢镜头特写;
女仵作还有些轻功在身上,一跳就跃过小土坡。
看完这些图。
再看看接下来这几张图。
是不是无缝对接?
派爷以为只有在新版武侠剧才有这种烂俗的武打镜头,谁曾想在悬疑剧也能见到。
还真是,用一部剧的时间,看完两部剧。
只是,这“两部剧”,一部蠢一部假,都烂。
因为对《刘墉追案》的失望。
有网友气得直接称:这一类戏说剧已经过了属于它的时代。
但这个观点,派爷并不赞同。
在派爷看来。
并不是戏说历史剧不适合当代人的喜好。
而是这部剧,没有达到及格线。
如《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等剧的编剧刘和平所言:“观众喜欢戏说,但我们也有个原则:人物强调戏说,但历史背景是真实的,观众会在虚构的喜剧情节下,感觉到真实的历史感,也就是说要戏好看,又要有嚼头。
”戏怎样才是好看?
拿同样讲刘墉的《宰相刘罗锅》来说。
刘墉与和珅一正一邪,一忠一奸。
也正因为这种对照和反差,所以很容易出喜剧效果。
刘墉带着二十只箱金条出城,被和珅发现。
这可把他高兴坏了,赶紧扣留。
他美滋滋的以为自己抓住了刘墉的辫子。
没成想,此番却正好走进刘墉的陷阱。
刘墉故意装上假金条,又特地被和珅看见。
就是想闹到皇上那儿。
然后哭诉自己的金条被和珅扣押之后不翼而飞。
逼和珅倒吐二十箱黄金。
和珅吃了哑巴亏,有苦说不出。
从喜滋滋到哭唧唧,让人冷俊不禁。
但《刘墉追案》,朝堂的戏份极少。
能看出刘墉与和珅不睦,提防 富国泰。
但三人同框的戏份,寥寥无几。
笑点,则大多是通过刘墉妻管严,夫人母老虎来体现。
这种尴尬的笑点。
当然比不上《宰相刘罗锅》中和珅刘墉相爱相杀来得精彩。
戏怎样才算有嚼头?
通过君臣斡旋,针砭时弊的讲述古代官场本质。
最明显的就是和珅这个人物。
有意思的是。
无论《宰相刘罗锅》还是《铁齿铜牙纪晓岚》,他都是个奸臣形象。
不过每次一遇风波,又能完美躲过。
真是乾隆傻吗?
当然不。
乾隆哪会不知道他贪腐严重,最好溜须拍马。
但一方面,他刚好拍在马屁上,让乾隆身心舒畅。
另一方面,朝堂也需要他平衡朝臣势力。
这就是君臣之间的微妙地带。
那时的剧。
可以用嬉笑怒骂来讽刺。
可以用戏说来谈兴衰。
反观《刘墉追案》。
忠君忠臣固然可取,却少了那份尖锐和深刻。
所以说,是大家不爱看历史戏说剧了吗?
不是。
而是好本子没人在乎了。
《霸王别姬》的编剧芦苇就提过:很多制片人、导演都感叹,我们现在资金都有了,什么都有,但是就没有好剧本。
但其实有些好剧本就算出来,他们也看不明白,他们也不采用。
想要将剧快速变现,只求数量不求质量。
等到剧播出。
如果观众怪罪,再推给导演、编剧或者演员。
一部烂剧,不仅是戏骨们口碑的流失,同时也是观众对国剧失望的积累。
不要等到失望全面爆发。
等到戏骨再也无法提起观众兴致。
才想着改变。
那时,早已晚了。
是被大美女王鹤润和白冰的颜值吸引进来的。
18年拍的片子,当时的王鹤润眼眸灵动,皮肤吹弹,甚是喜欢。
白冰也挺不错的,就是因为看了这部又去看了乘风破浪的姐姐,性格低调含蓄真是可爱。
不过美人难掩这部剧剧情有些地方显得突兀,总的来说还是可以闲来观看的,主角情暖四合院里的何冰台词功夫过硬,其他的除了何冰、李乃文和曹征三人同台的搞笑套路外亮点不多。
评价三星。
整部剧的人物塑造还算是成功的,但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严重影响了这部剧的水平。
何冰老师说自己演戏更看重人物,在剧里也确实撑起了这个角色,方言的反差、清晰的逻辑、喜剧的加成都让这个人物更形象了,但似乎是过于注重人物,反而弱化了整个剧情的推动作用,情节的把控很是混乱,理解编剧突出“追案”的“追”,但讲故事讲得头重脚轻就不合适了。
富国泰落马阶段这样重要的地方一带而过,本以为刘墉回京见皇上正式调查富国泰是一个大转折,意味着富国泰一方开始倒下,刘墉可以正式查处,而富国泰具体如何落马会是是全剧的最后高潮部分,没想到却匆匆结了尾,从渐入佳境到急转直下,让人意犹未尽。
前面细小的案件一节一节,虽然一环扣一环,但由于细枝末节的问题没有交代清楚,导致疑点和漏洞过多。
全剧为凸显刘墉思维严密,逻辑清晰,抛出了很多刘墉未卜先知的情节,可有些情节的安排过于突兀,缺少铺垫,观众没有反应过来,全靠最后的结果来梳理前后线。
对于小人物的塑造,个性鲜明,就秦朗、贺子枫、刘喜儿来说,秦朗爱憎分明,讲兄弟情义,却也有迷失自我,暗藏情愫的一面;贺子枫带着一点小傲气,笨拙地为爱付出,却自始至终秉承正义,甚至有保家卫国战死沙场的抱负;刘喜儿憨厚可爱,胖子的外形却一点不失稳重,善良讨人喜。
这些小人物推动着剧情的发展,唯独秋梦南这个角色的设定欠缺了不少,她本应该是一个敢爱敢恨,有追求,有侠士气概的仵作,但是感情线的加入,婉儿格格的添油加醋,又让她显得柔弱单薄,所以最后导致她和贺子枫看起来成为了两路人,其实我的理解里,这两个人是一路人,都有自己的忠肝义胆和抱负,贺子枫不透露刘墉行踪的正直,梦南为父报仇的决心,他们有自己骨子里正义的支撑,大的方向是一致的。
如果前期不给梦南过多与刘墉、婉儿格格的情节,而是强化她专心向刘墉学习分析案情,为父报仇的急切,逐步追求公平正义,或许最后的结局改为同刘墉进京继续办案,与贺子枫共同实现保家卫国的理想,也未尝不可。
刘墉作为主角的睿智与诙谐是剧里的一大看点,反派人物的塑造显得相对较弱,小人物的个性虽然鲜明但各有不足,剧情的节奏感把握得并不好。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部剧没有流量明星,主角演技都在线,剧本还算得上精彩,或许在如今鱼龙混杂的国产剧里,也是一部不错的剧吧。
该剧五星评分最多给两星,一星给何冰老师,一星给历史题材。
该剧的优点:一,开头几集节奏紧凑,剧情不拖沓,人物形象刻画细腻。
二,何冰老师的演技是这部剧的门面所在,要不是何冰老师演技精湛,这部剧应该很早就凉凉了。
该剧的缺点:一,整个案情的布局和思路混乱,很多地方都是强行推进,细节问题太多,反面人物说死就死,活下来的李尔多后面根本就没有提过,十三衙门也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富国泰如何处置也没有交代。
二,剧情中加入了很多尴尬的聊天和无意义的事情,强行给男女配对,后面又只剩下一些轻描淡写,喜儿对七彩的感情太牵强,后面的剧集里直接提都不提了,真不知道编剧的剧本有没有审核。
三,剧集里面出现了现代人穿着羽绒服的穿帮镜头,这都现如今的电视剧中真是最低智商的错误,也不知道审片人在干啥。
四,后二十集的思路越来越不清晰,突然就跳跃出很多不知道的人物,场景和事件,例如在登州的那几集,莫名的就出现了很多新人,新地方,让观众看得一脸懵。
五,最后两集草草收尾,44集刘墉去了东昌府,然后最后一集突然就直接把富国泰抓了,地下炼银厂的事情再没有说明,国丈,六王爷,皇上的心理和态度也都没有展现,让观众觉得有头无尾。
六,该剧定义为喜剧,不知道喜从何来?
刘喜儿的憨厚和贺子枫的直男强行尴尬凑喜剧,牵强的有些过分了。
总结,很好的一个题材,很好的何冰老师主演,结果编剧和导演成了如此之作,真心觉得有些遗憾和不满。
一开头的强盗抬人案,我第一时间想起了何冰当年的《大宋提刑官》太平县令吴淼水案,去的路上也遇到一伙强盗,手法和这个一样。
关键是宋慈智商在线,知道智取,刘墉则是逞匹夫之勇第一集就差点交代了,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主仆二人,正面硬刚几个大汉。
这刘墉刘这点智力?
关键被救下来的那个女孩,人家全家进京经商带那么多珠宝首饰,案子破了,强盗抓住了,财物不还给人家嘛?
这女孩即便不是大户人家,即便家道中落,有了这些钱随便投靠一个亲戚不行吗?
即便没有亲戚,也用不着去刘府当丫鬟啊。
总的来说,剧情有点俗套,古装刑侦这这么点套路,玩不出别的花样了,刘墉的经典形象应该是李保田那样的,何冰即使也是很厉害的演员,奈何剧本不行,国家一级演员也撑不起来啊。
这和何冰的之前的大宋提刑官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整部剧给人的质感,花里胡哨的,明明好多实力派演员,总是给人一种表情做作略显浮夸的感觉。
可能是导演的调度有问题。
个人觉得这部剧目前只值六分。
何冰和几个老戏骨撑起的一部剧。
剧情还是不够严谨,台词口误也不少,记得好像是在32集中,居然提到5公里...处汇合。
我以为自己看错了,回退再看确实BUG。
何冰的演技让我看完了整部剧。
不得不说,没了何冰这部剧......就不好说了。
不过比起那些青春偶像剧好了不少,可能是我老了。
又或者对国产剧的要求太高了。
勿喷,仅仅是个人愚见。
包馄饨的时候,为了打发时间,不怎么看电视的我打开了这个剧。
以为有刘冰,肯定差不了。
因为对刘冰印象还是是不错的。
可是看了半集就觉得看不下去了,注水也太严重了吧,前几集根本都没什么内容,都是咋咋呼呼的,刘庸,格格,王爷,就没个正常人。
为什么那个格格要塑造成这种样子啊,国产剧里的就不能有个思维正常,谈吐正常的女性吗,就知道胡绞蛮缠。
反正看了一集多点赶紧换了,实在辣眼睛。
老戏骨也接这样的烂剧,无语!
说起“刘罗锅”这个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以他为原型的影视作品也屡见不鲜,最近,又出了一部《刘墉追案》。
看演员阵容,集合了何冰、白冰、黄海冰等一众实力派演员,戏个顶个的好,简直是神仙打架。
看题材类型,融合了悬疑、探案、权谋、喜剧等诸多元素,成了不少观众年度最期待的古装剧之一。
开播后,这部剧也不负众望,首播当天,就创下了收视第一的好成绩,然而几集过后就高开低走,没有达到观众预期。
有观众吐槽,打着破案剧的名号,强行拍搞笑剧,风格不伦不类,可惜了何冰的演技,这部剧究竟如何,我们来说道说道。
1剧情故事发生于乾隆年间,开始就是一个惊天大案,有人假传圣旨,查抄了东昌府,府内财物被掳尽,知府蔡永昌下落不明。
乾隆震怒,责令山东巡抚富国泰彻查此案、缉拿真凶,富国泰办案不力,查了一个月都毫无进展。
乾隆传召刘墉前往山东,并派富国泰、和珅一同去往山东辅助,给了他们20天的时间查破此案。
刘墉还未踏入山东境内就遭到埋伏,被土匪拿刀挟持,来人名叫胡江,他的哥哥被富国泰安上假传圣旨的罪名,含冤入狱。
得知刘墉是办案的钦差之后,土匪被说服,一行人继续上路,但到了东昌之后,怪事接连发生。
先是案件的一位重要人证,前一晚刚给刘墉招出一些信息,第二天一早就在狱中暴毙,仵作验尸,没有发现他杀迹象。
但据狱卒所说,证人在临死前像是突然发了疯,手舞足蹈,说了很多胡话,死法相当诡异。
之后,刘墉查到一批银两,让捕快们在原地看守,结果几名捕快同时暴毙,死前和前面那名证人一样,疯了似的大喊大叫。
接着,和珅进京向乾隆汇报案情时,把责任都推到刘墉头上,导致刘墉连降数级,被贬为东昌知府……
显然,案件并不简单,背后牵涉到宫里的势力,树大根深、盘根错节,与富国泰、和珅脱不了干系。
刘墉在查这个案时,又牵出其他案件,剧情上,沿用的就是大案里套小案的框架,刘墉只有逐一突破,才能接近真相。
《刘墉追案》的定位是古装探案轻喜剧,与其他的探案剧相比,剧情节奏并不算快,但胜在轻松明快。
既不像《大宋提刑官》那样严肃沉重,也不像《宰相刘罗锅》那样过于轻松,它介于二者之间,大抵就像是70%的探案+30%的喜剧。
2人设提起刘墉,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李保田老师在《宰相刘罗锅》中饰演的刘墉,与和珅的一系列斗智斗勇。
《刘墉追案》和《宰相刘罗锅》虽然讲的都是刘墉的故事,但剧情上没有丝毫关系,人设也大不相同。
何冰饰演的刘墉,保留了李保田版的聪明、耿直,但多了一丝普通人的狡黠与思量,也多了一些外露的随性幽默,更加“接地气”。
不过,“怕老婆”这个设定,倒是万年不变,不管是李保田的刘墉,还是何冰的刘墉,都是个怕老婆的主。
白冰扮演的刘墉夫人金婉儿,出身尊贵,是王府的格格,发起脾气来连亲爹六王爷都招架不住,剧中的笑点大多是通过她来体现。
《刘墉追案》中,同样有着和珅一角,曹征版和珅比王刚版和珅,多了一点假严肃和一板一眼,但内在还是谄媚的、滑稽的。
李乃文饰演的富国泰,是目前隐藏最深的角色,历史上的山东贪污大案,就是他一手制造的,在剧中也有了一些蛛丝马迹。
值得一提的是,《刘墉追案》中多了一个有意思的女性角色,王鹤润饰演的女仵作秋梦南,围绕她增加了不少探案戏份。
3演技都说翻拍必毁经典,很大原因就在于经典角色太难超越,刘墉这个角色更是如此,珠玉在前,想超越太难。
但何冰再次证明,“老戏骨”的称号不是白来的,开头的一个片段,短短十几秒,光凭眼神就能感受到情绪的层层递进。
皇上召见刘墉商量案子,刚开始他想置身事外,所以装傻充愣,但又怕惹怒皇帝,所以一边听听太监的话,一边偷偷看皇上的脸色。
知道皇上没有生气后,他舔了舔嘴唇,松了口气。
然后决定继续装傻,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眼神看似真诚,频繁眨动的眼皮却出卖了他的心虚。
等到皇上被他绕得不耐烦,面露愠色,他知道自己躲不过了,赶紧开始正经分析,言语间不仅为同僚求情,更是给自己留好退路。
说完之后,还给旁边的同僚使了个眼色,这一通下来,聪明圆滑、颇会揣度圣意的形象,一下跃然而出。
4不足剧情、人设、演技都没问题,那为什么这部剧还会被观众吐槽呢?
问题出在了细节和感情戏上。
不少观众反应,剧中的“探案”过程不严谨,比如前面提到的多人离奇死亡,竟然是被毒蜂蛰的。
毒蜂在一群人当中,专挑了几名捕快来蛰,民众什么事都没有,解毒的方式也难以让人信服:遇点水就好了。
比如刘墉掌握的独门破案秘笈:受气,根据受力识破女子看病是假,暗藏玄机是真;
根据受力识破村民葬父是假,棺材里有金银财宝是真;根据受力,猜测犯人右脚力量极大,有可能是个瘸子。
几个案子都是通过“受力小知识”侦破的,况且这一招还是学的《大宋提刑官》。
也有不少观众吐槽剧中的感情戏,明明是探案剧,却多了不少莫名其妙的感情戏,与主线剧情关联度不大,纯粹是为了“注水”。
比如大内侍卫贺子枫喜欢女仵作秋梦南,秋梦南却对师父刘墉芳心暗许,成了一段狗血的三角恋。
比如刘墉对夫人金婉儿死心塌地,夫人却有一个青梅竹马贺子枫,每次对刘墉都是冷眼相对,对贺子枫却一脸娇羞。
5最后就目前播出的剧集而言,《刘墉追案》虽然在探案部分有一些细节上的不严谨,但案件的整体布局以及对官场形态的呈现上,都是合格的。
如果你抱着“下一部《大宋提刑官》”的预期来,那可能要失望,如果把它当成一部轻喜探案剧,还是可以一看。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