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没有睡觉,解决了一部电影,《美人草》,高三的电影,现在才看。
真的很好看的。
至少感觉某些部分能够TOUCH MY HEART.初相遇,刘思蒙帮助叶星雨上了车,一起坐在破旧的公车顶上,堆满了行李,刘思蒙盯着叶星雨看了好长时间:“五团二连叶星雨。
”爬下去以后又回过来补充一句:“你知道吗,你特别好看。
不骗你”然后分开,然后,叶星雨记得了这个名字——刘思蒙。
喜欢上了刘烨,在这部片子里,痞气的样子。
过程是美好的,可以让人看到发笑。
叶星雨:刘思蒙,我来不是来吃野果的。
我是想告诉你,由于红椿坪事件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解决,我们连里秩序受到严重的影响,可你现在却躲在这个树上逃避责任,这是极端错误的,可能这是你的一贯作风吧,但身为一个知识青年,你应该有勇气站出来,接受批评,承认错误,请求同志们的原谅和帮助。
在广阔的天地中继续锻炼自己……好有时代特征啊。
也在那一天,刘思蒙对叶星雨说:可我喜欢上你了,就从你那天拿行李跑过来开始。
很喜欢,很喜欢。
只是,命运在那个雨夜画上句点。
星雨的青梅竹马的男朋友定国,回城指标,爱情,冲突。
从此以后分离,星雨回城,后来和定国在一起,过平凡的生活。
结婚,生小孩,工作,偶尔想起年轻的岁月,伤感。
接过刘思蒙的一个电话,说想见见面,结果那个雨天,她的裙子溅了一身的泥,没有勇气再走过去。
只是,见了面又能杂样呢?
年轻的时候,最爱的人,已经无比遥远。
现在她身上背负着责任。
没有办法脱掉的责任。
最后的最后,他们在桥上相遇,无言的结局。
最后的最后,屏幕上出现了他们初相遇的另一幕,另一种可能性。
刘思蒙没有帮叶星雨上车,他只是看了她一眼,然后就随着车一起离开了,驶向另一种人生,那他们从来都没有认识过。
彼此交错的情感就不会存在,星雨说不定一直会乖乖呆在定国的身边。
又是另外一种人生。
完全不同的人生。
这让我想到《蝴蝶效应》,最后的结局,男主角为了不让悲剧地再发生,回到小的时候,他们第一次相见的那一天,对小女孩狠狠地说了一句:离我远点。
那么他们之间没有交集,彼此的人生都是那么不一样。
偶尔相遇街头,也只是擦肩而过。
错过,不断地错过。
人生,就是由无数个偶然事件组成的,错过一秒种,便错过一辈子。
我们永远不知道其他的可能性,不知道其他的路会把我们引向哪一个方向。
喜欢,喜欢这部电影,还有,喜欢刘烨在这里的痞气。
当然,不仅仅是痞,呵呵,还有其他.PS,云南话有些部分听起来像四川话.呵呵,蛮有感觉的.
前天看了一部电影《美人草》,舒淇和刘烨主演的,结局与我预期的完全不同,从头至尾我也一直没有搞清楚,为何这部电影要以美人草命名,总觉得有些牵强,不过无论从故事情节还是演员演技及拍摄效果来说,这部片子还是值得一看的。
03年的影片,讲述的文革时期的故事,多少会唤醒那份怀旧感。
舒淇的星雨形象与一贯的摩登不同,装束和服装都脱不开那个时代固有的朴素和单调,但骨子流露出的小子情调注定她不属于那个圈子;刘烨扮演的刘思蒙倒是很像他一贯的风格,吊儿郎当却不失认真睿智,而且他对美、对理想的认知与《血色浪漫》中的钟跃民如出一辙。
星雨和刘思蒙应该属于一见钟情型,星雨和定国是青梅竹马型,星雨由于种种因素最终没有和思蒙修得正果,而定国不计前嫌终抱得美人归。
其实星雨不是没有机会回到刘思蒙身边的,一次他在北京办画展,偷空跑回云南,当时吓着倾盆大雨,下班后的星雨急急忙忙地换上连衣裙赴约,她的谎言并没有瞒得住定国,只是定国没有阻拦。
三个当事人都抱着赌一把的心态对待这次相约。
星雨乘出租车赶到那个路口,远远地在车窗看到撑伞的刘思蒙,酝酿了情绪,她打开车门下了车,可事情就是这么巧,一辆汽车疾驰而过,溅起的污水弄脏了她裙子的下摆。
她看着污迹斑斑的裙摆,犹豫了一会儿,又回到车上。
看电影的时候我就很担心,不停地说,你不会因为这个回去吧,别啊,别啊。
可她还是回去了,透过后窗看刘烨的影子。
如果她的裙子没有被溅脏,她会和刘思蒙私奔吗?
如果是这样后面的故事会怎样,两个相恋的人被相思苦苦煎熬了数十年,现在走到一起还会找到当年的感觉吗?
当年的爱情经过了时光的冲刷,依旧如新吗?
星雨究竟担心什么才没有去找刘思蒙,仅仅怕弄脏的裙摆打破昔日爱人的完美印象吗?
这个细节以后一直未被提起,哪怕几近花甲,定国去世,两人重续前缘,刘思蒙也没有提及。
这个细节成了一个谜,或许也是这部电影的亮点。
2005年12月某日。
现在我要说的是吕乐的[美人草]。
看完片子以后我看过几个网络上的评论,说这是青春烂片。
我看片的时候什么都没觉得,听见舒淇的声音让我记起[北京乐与路]里的那个女孩。
刘烨的气质跟那个环境是融合的。
看到卫红大出血的那个场景,我想到了[活着]。
我想象着被毛竹弄断动脉,想象着哪个更加惨烈。
故事总是这样,人生总是这样,刘思蒙的出现彻底颠覆了叶星雨的生活状态,但是也许只是瞬间,与一辈子比起来是很渺小的,但是不微不足道。
那个瞬间的拥有是要一辈子来铭记的,这也许就是真正的爱情。
故事有些许的牵强,也许后面的几个时间的大跳跃让人感觉时间的迅速。
刘思蒙似乎太执着了,隐去了他那么多年的等待,到最后只有一个铁路桥上不太比直的身体,有些银色的双鬓。
也许时间是这样老的,老的没有声息。
但是听起来不舒服。
多年前的铁路桥,过路的和尚说,有缘是缘,无缘也是缘,有情是情,无情也是情。
我不明白。
他们用大半生的时间去弄明白了,再相遇的时候亦是多年以后,然而你等到的是那个他/她么。
也许你眷恋的只是那一年的他/她。
当然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个答案,给他们俩。
也给我们的爱情。
想起《巴尔扎克与小裁缝》,知青背景,两个男人一个女人,想没有故事都难。
一出场那会儿的刘烨和《血色浪漫》里一个样, “咱们这就算是认识了”同一句话认识了两个不同的女人,造就两个一样的故事。
不知道周小白会不会对张海洋说一句海洋,我回来了。
最后的重逢烨那人过半生的沧桑神态跟《一个女人的史诗》最后忒一样了 透过那饱经世事的眼神看到只有就这样吧 感觉不会再爱了 再多遗憾再多爱恨 到最后的最后竟然不如不遇见?
这样故事虽然看很多 而且电影中还有不知多少个“几年以后”这样让人嫌弃的所谓让观众自己去想其实是导演不知道如何表现造成的断片 但加上知青背景 加上刘烨舒淇 还是怎么都让人觉得还是不错的 最后那一幕虽然已想到 但还是觉得蛮刺人
定国说每次只要有那个人的消息,星雨就会失神,他总也怕她会离开不再回来了。
其实他心底是明白的,她不会离开,这个女人早已被生活困得牢牢的了,就象那年她溜索去了江的那一头,交付了一颗心却把人带回了他的身边。
她早就选好了以后的路,就算那时刘思蒙没有对她误会她也一定不会留下来,她与卫红不同,她不会为了一个男人留在那个不属于她的地方,这是她自己的选择,与命运无关。
她应该会常常失神,就似在死水一般的生活中偶被微风吹起的涟漪,心念一动就荡了开去,复又成了一潭死水。
见到了她的波澜又如何,她还不是依旧在那里,走不掉,逃不脱。
片子最后的假设是个败笔,正因为彼此遇见了才成就了这些人完整的一生,死去的和依然活着的,爱着的与恨着的。
这种如果当初的假设本就是不成立的,就象小郭跟湘玉说的,“哪来那么多的如果当初,缘分是什么,上天给了你机会,这是缘,你利用了这机会,这是分,二个条件是缺一不可的”。
所以既然老天给了这个机会,这二人又牢牢抓住了,为什么要假设不曾有过,为什么又要后悔。
即使不能在一起,可爱过了难道还不够。
人生不总是这样吗,一个陪在身边一辈子,一个留在心底抹不掉。
如果是个悲剧的话会更符合全片的基调,结局略显俗套。
舒淇与大师三十年不变的容貌妆容也又些过于离奇。
过高的温度下,空气扭曲焦灼,让镜头与画面变得廉价(不过想到吕乐导演所说,想要让画面粗糙到底,不刻意追求摄影美学,也就能理解了)。
而因为时间跨度过长,转场也直接粗糙(除了由歌曲串联的生产-哺乳-合唱-辅导功课这段比较顺畅)。
除此之外,都挺喜欢。
介绍信稽查人员随时开枪,知青间械斗家常便饭,女生回城的代价是奉上肉体…这样的片子在当时能过审也甚是有趣。
仔细一查,这竟然是导演早年间唯一上映了的电影。
在此之前的知青片大多没能过审。
果然在禁片的边缘试探,hhh。
小细节很真实。
刘思蒙出场总时长仅有30多分钟,但靠他别样的魅力抓住了观众的心——需要乘坐缆索才能到达的林间小屋,在树顶上潇洒自如地讨论恐龙化石,被星雨连扇巴掌时压抑而深遂的眼眸,雨夜中被围殴时的痛苦与嘶吼…他叛逆独特到彷佛不属于那个矜持刻板的年代。
定国你知道自己输在哪儿了吗?
在纯朴的乡间,女人哪儿能拒绝得了这样一位受过良好教育、文艺浪漫、帅气痴情、花言巧语的坏男人呢?
满嘴纪律与仁义道德且相貌平平的定国实在是没有太强的竞争力呀。
本以为星雨被泥水溅起浸湿的裙角预示着二人的命运。
就此天涯两隔,一别两宽也不失美好。
但兜兜转转的重聚,或许是为了与前篇台词对照吧——“有缘是缘,无缘也是缘”。
我不喜欢那个年代是因为我不喜欢活得太热烈,而作为知青的那一代人他们都把自己的理想、梦想化作动力,在穷乡僻壤的地方充满激情的活着。
每个时代都有爱情。
落后的年代,爱情出现的方式和形式却不一定墨守陈规。
就像影片的结尾,如果他在看到她的时候,并没有心动,那他们也就没有纠缠半生的爱情。
事实上。
他看见了她就喜欢上了她,所以他好心的帮助她上了车。
生命中会出现的人太多,我们也没有那个能力去辨别谁是命中注定。
于是她一如既往的活着,也以为自己可以这样一如既往。
但是,命运被改写时,那个执笔的人是自己。
青梅竹马的男朋友,十几年的感情。
稳定得让人以为这就是一辈子。
不。
一辈子的时间太长,长得估计不到谁就突然的闯进自己生活了。
刘思蒙在下车的时候还不忘说上一句:“你看起来特别好看!
”这样的男人太容易打动女人了。
而袁定国的平淡和迟钝的确让人没什么兴趣。
叶星雨给他吃的蛋糕、对他说的“我惦记你”都没有得到该有的回应,他就像个木头。
或许,以为不变的除了叶星雨还有他——袁定国。
情感的产生往往是很微妙的,所以当刘思蒙拿着回城表让叶星雨填时她扑进了他怀里。
她把初夜给了他,这是让袁定国始料不及的。
爱情就是让人猜不透。
原本以为这场爱情会惊天动地一发不可收拾,结果……一句谎言、一个骗局就闪电式的彻底毁灭了刚刚开始的情愫。
他们分开。
唯一留作纪念的是那个嘴唇的木雕。
也因为那个木雕,证明了叶星雨对刘思蒙的爱是没有被切断的。
记得他们在桥上遇到僧人,刘思蒙问了情缘的问题。
僧人答:“有缘也是缘,无缘也是缘;有情也是情,无情也是情。
” 什么是缘?
他们在车上的相遇便是缘。
什么是情?
叶星雨因为裙子上的污泥而返回没有去见刘思蒙就是情。
缘注定他们相遇,情偏要他们分开。
时代洪流中的他们,终因自身的渺小随波逐流;感情,是他们唯一可以镇守的中流砥柱。
时代变了。
爱情可以混合多种因素,生活彻底解放了思想。
我们不再需要到边远的地方接受改造,也不会为了回家去争那张回城的证明。
是不是因为这样,我们就错过了些什么?
《美人草》这个名字对女性是很有吸引力的,至少我在看电影之前,一直对这个有着动人名字的植物有所期待,但是一直到看完全片,也丝毫不关植物的事。
豆瓣前面的几篇影评中有一片提到了美人草的寓意:在金沙江两岸代表完全相反的意思,一是定情,一是分手。
是小说原作者的说法,应是可靠的。
但是既然关于美人草的情节没有出现在电影里,却仍然用来做了电影的片名,我想导演的意图大概是,既代表定情也代表分手的美人草,同时具备了有情与无情的含义,正如电影中的点题之语:有缘是缘,无缘亦是缘,有情是情,无情亦是情。
只是这个弯也绕得太大了一点。
主人公的爱情,包括两人之间爱情的主要阻力,都充满了那个时代特有的色彩,人人高喊着革命口号,爱情要打着革命友谊的旗号,少年们无处释放的荷尔蒙只能转换成暴力,所以五连的那些男孩子们为了一次纠纷总是孜孜不倦地策划械斗,不教训刘思蒙誓不罢休,这样有些执拗甚至荒谬地小题大做,也就不是难么难理解了。
两人在铁轨上遇见一个护送麻风病人的高僧,刘思蒙急切地叫住高僧问道:“大师,你看我们两个有没有情缘?
”站在面前的男孩飞扬跳脱,潇洒不羁,女孩目光含情但又忧虑重重,却是一样地希望指点。
面对为情所困的痴男怨女,我相信大师一眼便已看到了这对小儿女的将来,给了答案,但是不过十几岁,未经历人事的刘思蒙哪里会懂得其中深意。
其实刘思蒙想问的是两人会不会有结果,而佛家向来通透:一切终将成空,何必非要结果?
所以大师不会给出实质性的指点,爱或者不爱?
而真正陷入情爱的人是否真的需要这样的指点?
敬小慎微,循规蹈矩如叶星雨,也会在刘思蒙给她送申请回城的表格是,突兀地抱住了她,释放并点燃了彼此被压抑的情欲。
甜蜜的爱情才刚刚开始,就被袁定国的离间计破坏了。
但其实这样的离间计使得并不高明,明眼人一看便知端的,何况刘思蒙那么聪明的人?
袁定国是叶星雨的男朋友,他的传讯岂可轻信?
那个雨夜挨了打,叶星雨冲出来哭喊着阻止众人,他却仍然以为是叶星雨骗了他。
即便陷入爱情的心总是格外脆弱,他当时被愤怒和伤害冲昏了头脑,但这其间的点点曲折,又何须几十年才能看透?
他对叶星雨是否当真就到刻骨铭心的程度?
如果是,以他的性格,没有人可以拦得住他回城后去找她。
电影对刘思蒙日后的际遇没有多作交代,只言片语间透露出他出国了,成了画家。
比之叶星雨的平淡人生,这一条路显然要煊赫得多。
刘思蒙这样一个人物,注定了是要远走高飞。
不知他的际遇是否和时代有关,也不知他在面对选择时,是否也有无奈,但可以肯定的是,趁着对叶星雨余怒未息,爱情被有意地抛弃了。
而叶星雨呢?
有美丽女孩的矜持和骄傲,被误解亦不多做解释:那样全心全意待你,不顾一切地把第一次给了你,怎可这般疑我?
她只是去找了小孩,要他转告刘思蒙:“我要走了。
”照顾父亲的责任虽是那样轻描淡写地被提起,但远比看上去要沉重得多。
当陷入热恋,她也许有一刹那的逃离,想着与刘思蒙厮守在湿热的雨林里,负疚地享受着爱情也是可以的,但当有契机破坏了这爱情,让她能够回去侍奉父亲尽孝,刚好是自己一开始想要的结果,有什么理由拒绝?
年轻气盛的孩子,很容易因为许多其他因素放弃爱情,比如刘思蒙之于前途,叶星雨之于责任。
我想她一开始便知和刘思蒙不会有任何结果,她的献身,有飞蛾扑火的意味:燃烧一次,而后归于平淡吧。
自此后平淡的岁月,两人再无交集。
几年后,袁定国回来找她,两人结婚了,电影里节奏很快,一笔带过,就仿似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过。
只是两人都轻估了激情的影响力。
十余年后,刘思蒙还是不能忘怀初恋,而接到电话的叶星雨再一次为爱疯狂了:马上回家,换了最漂亮的裙子去见他。
只是下车时,车轮溅起的水花打湿了裙边,贴着小腿,沾满泥泞,狼狈不堪的她又折了回去。
激情毕竟是脆弱的。
回到家,丈夫和女儿都已睡下,她轻轻地握住丈夫的手,说:“定国,我回来了。
”关于袁定国这个人物,很多人不喜欢,觉得他是讨厌的第三者,破坏别人感情的卑鄙小人。
从两情相悦这个角度来说,他算是第三者,但从先来后到的角度,刘思蒙才是第三者,所以施点手段,击退第三者保卫自己的爱情并没有什么错。
他临死前才对叶星雨吐露是自己传假信,让他们生了嫌隙,他说:“我觉得只有我能给你幸福。
”叶星雨还是淡淡地笑了笑,什么都没说。
其实她和刘思蒙早就知道了。
袁定国是对的,只有他能给叶星雨幸福,世俗的,平淡的幸福。
叶星雨一定非常清楚这一点,只是没有料到呵,一次燃烧后余烬的轻烟,竟幽幽袅袅地伴随了余生。
几十年后,两人宿命地在铁轨上重逢了,高僧带着三个人再次走了过去,不再是头面蒙得严严实实的麻风病人了。
两人无言,没有必要再叫住高僧了,几十年前的那几句偈语,经过了几十年的思念,终于懂了。
正如《红楼梦曲.枉凝眉》中唱道的: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结尾处设想若当年刘思蒙一年之差没把包扔下来迫使司机停车,那么两人就不会因为这段无情也是情的情缘郁郁一生了。
人到暮年,面对遗憾,不免感叹:早知春梦终成空,何若当初不相逢?
但若是当年的刘思蒙和叶星雨,凭着青春期的无畏,还是会选择遇见彼此的。
6‘19’‘摇镜:刘烨和舒淇互相看着对方,错身而过,一个赶车,一个捡行李。
刘烨怦然心动了吧,有点小坏小伙的意思。
6’53:刘烨二话不说的拿过舒淇的行李,╮(╯▽╰)╭。
事儿成了。
8‘58’远景:一辆红色的客车行在葱葱郁郁的山路上,那色彩对比,真美。
刘思蒙和定国的区别:刘思蒙第一次见到叶星雨就是当面夸她长得好看;而当叶星雨说她惦记定国的时候,定国毫不表示地转移了话题。
卫红说:“也就敢我这么夸你。
袁定国敢对你这么说吗?
那帮男生会这么跟你说吗?
”也许从一开场就涉及到了这场爱情的本省——敢不敢?
法国那部著名的电影《两小无猜》,翻译的这个片名有失本质,原片名类似于love me,dare or not?
这段时间很喜欢徐佳莹的那首《你敢不敢》,是的,爱情需要勇气,况且是那个上山下乡的知青年代,况且是那个不敢正视感情的年代,况且是那个政治上的激进扼杀情感的表达的年代,况且是那个没有正确的理性而是非不分的年代,况且是那个很多人不敢说实话的年代!
——所以,你敢不敢说爱我?
林山这个人物的设定有些妙的,一开始星雨就提到他,然后说关禁闭,后来出场方式是那种“先闻其声再见其人”式的——他唱着《林海雪原》从顺山倒的树干上滑了出来。
狂放不羁的性格。
26‘32’‘那偷钱的小孩看见林山他们,抬头恶狠狠地说了一句:“老子不知道。
“,靠!
阿姨被你秒到了好么!!!
小小年纪就这么霸气,也是,饭都吃不上,饿着肚子,所谓赤脚的不拍穿鞋的,老子有的是胆儿!
28’25”:我真的很爱这种两个男生动手,坏小子的那个因为见着了自己喜欢的姑娘,立马把暴脾气压下去了。
小说里,电影里,坏小子总要栽在好姑娘手里的,一个人总是另一个人的债嘛。
30‘23’‘:这里我好想替星雨说一句:“袁定国,你敢为我打架,却不敢说你想我!?
”43’:星雨一通有模有样的教育,刘思蒙嗯嗯嗯这,哎,我也喜欢这段,这是被小言坑的不浅啊。
好爱那个“狗屁”啊,帅死我了萌死我了,“我早晚是洪椿坪的老大!
”瞧着之气,有出息!
卫红死了。
成长的路上最怕这个,玩伴里,没有准备的,有人先一步离开我们了,有人脱队了生疏了,有人反目了,最后我们就只剩下自己了。。。。。
1:5’9‘’:袁定国这种男人,总要在失去的时候才会重申自己的位置,但是,之前的胸有成竹之前的把握统统被击碎了,泄愤又算什么出息。
1:08‘40“:起初的那场架,星雨护着定国;现在这场架,星雨护着刘思蒙。
刘思蒙和星雨被二连的人给设计了,感情也就是那么回事,总要伤身伤心的,当初却是自己上杆子要揽上的。
1:12’14‘’:那个”几年以后“的转场字幕简直煞风景到极处,之前那场表决的戏拍的很有水准。
你直接转到下场,人们也会看明白,况且还是个不确定的”几年“,你说故事有这么说的么?
你有个确切的数字那还好点,现在太画蛇添足了。
舒淇真的是会演戏的。
有那种特殊的灵气。
同事说:”你整天这么唱,傻不傻啊,应该要为自己考虑了。
“多年过去了,结婚生子,她本来就是个安分的人,日子熬着熬着就更安分了。
1:20‘15”刘思蒙回来了,她在柜子里找衣服换上,像当初一样,她又被勾了魂去了,女为悦己者容,非我所愿。
星雨换了衣服,衣服被污水溅脏了,她没信心再去见刘思蒙了。
想起当初看颐和园的时候,对于最后一幕久久不能释怀,我们曾心存怨念的,我们曾念念不忘的,我们曾余情未了的,我们曾在心底一遍遍怀念的,真正绕回那个圈子的原点了,却觉得一切不过尔尔,那么,那些岁月折磨我们的到底又算是什么?
星雨,当初在上山的教室你,你都敢了,为什么现在不敢了?
家庭成了道德的束缚?
《两小无猜》的男主角从家庭里挣脱了出来,上演了一幕“上帝我也去他的”,简直浪漫主义到极致。
而星雨,我们就要被困在现实主义的牢笼里了,翅膀早已不能飞翔了,连奔跑也不能够了。
把一个人骗进婚姻里好玩吗?
袁定国的爱是爱,只是太狭隘,他不后悔?
不自责?
怎么可能,否则病床上哪来的那番坦白和忏悔?
守着一个不爱你的人,心里憋屈,还没法说出口,这份爱,酸,苦,涩到自己的心揪在一块,时时不能舒畅起来。
可,星雨陪上了半辈子,袁定过也陪上了自己的一生。
谁欠谁的,算不清的。
没有几个人是跟真爱走进婚姻的,也没有几个人能相爱到老的。
我时常在想,婚姻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1:18‘20“:二十九年前,赶不上那辆载满了人的客车,星雨遇上了刘思蒙;现在,舒适的客车上,她满怀心思的回来了,车子绕的还是那条蜿蜒的山路。
蛮喜欢扮演林山的那个演员——陈创,演技很好,学院派的,应该属于特型演员吧,但总觉得只要给他一个机会,他也会像林永健一样的,会惊艳的。
1:13’15‘’:“是定国让你来的吧?
“星雨这个人心里明镜似的,当初他骗了刘思蒙,让星雨离开了洪椿坪,现在他还回来了,他用自己的死把星雨还回来了。
这出戏的结构是很好的。
最后那两场戏是什么意思?
当年的那个说”有缘是缘,无缘也是缘“的和尚和三个麻风病人又从他们身边经过。
然后闪回到他们的初见,刘思蒙没有帮星雨登上车。
如果这里换成古装片,导演是不是要把”车“换成”船“?
——百年修得同船渡!!
有缘也要荒废了岁月(被人,被政治),无缘的总归无缘?
呵,又是一幕不能让我释怀的结尾了!
我喜欢刘烨。
这部电影里,阳光土气的傻男孩,青春逼人。
身上的霸气痞气与纯真善良,让人不由自主地喜欢。
也难怪片中的叶星雨会为了青春无敌的刘思蒙拒绝了青梅竹马的袁定国。
舒淇演的叶星雨看起来蛮舒服的,两条小辫子晃来晃去,白衬衫,深蓝色的裤子,干净。
故事发生在特殊的年代。
很古怪,我曾一度很喜欢伤痕文学。
所以,对那个时代的电影,也有了兴趣。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不想描述。
对袁定国这个人极度鄙视。
觉得爱一个人,最该为其做的,不是让其幸福,因为你根本不知道怎样对方才会觉得幸福,而应该是给其自由选择生活的权利。
生活磨平了人的棱角。
中年时,星雨没有办法去见刘思蒙,尽管搭上了出租车,还是找了借口在最后逃开了。
毕竟两人都回不去了。
就像曼桢对世钧说,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沉重。
片尾,两个人再次相遇。
结束。
回忆潮水一般。
奔跑的叶星雨,坐在公车上的刘思蒙。
那一片美人草。
我不喜欢舒淇。。。
三角恋
多好的时代背景,只拍出这样的庸作。刘烨这点戏份拿影帝真是无语。
蛮青涩的爱情故事,整片的画面都很文艺,但故事叙述还是缺点火候,还有失败的造型,岁月变迁人物造型毫无沧桑感可言。
看了10分钟就觉得是好片,虽然是猜得到结局的那种;但最后十几分钟太缺乏美感了,大概在拍摄和剧本方面还需要台湾大师指点吧。
很好的故事
我波哥在雲南要能撈著個舒淇這樣的妞兒。。大概也就寫不出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了吧。。
其实遇见和不遇见怎么会差那么多 下一秒 你 还是我
我挺喜欢这里面的刘烨和舒淇。最后舒淇没有现身——爱情,过去了,就真的是过去了。
第一次看是太喜欢舒淇。第二次简直看不下去。
让爱情错过的岂止是年华呢
年代感十足
知青时之长情事,且看舒淇村姑范。
美人草,定情,还是分手?!
不错
我常在想,今后与我共度余生,相敬如宾的人,或许不是让我能怦然心动的人。但是这样的生活,平淡,安定。
2.0 不清不楚,哪怕最后給楚了再一次選擇又如何呢?
又虐待了自己一个多小时。
还ok,但舒淇没有大陆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