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本身来讲《弹道》并不是很强。
警匪片,最主要是要营造一个紧张的气氛,但是《弹道》的节奏有点散,并没有到达作者想要的有张有驰的效果。
两场追击的戏都拍得平庸。
从人物塑造来讲,阿雄不够本尊一半无耻,女副手过于漂亮,如果不想加个婚外恋,大可不必。
坏蛋里面,方正北演的不错,所以阿雄就明显弱了。
柯俊雄本人就亦正亦邪,演黑社会驾轻就熟。
尤其是亲手打人那场,很是传神。
任达华和张孝全都很脸谱化,没有任何惊喜,因此影片也没有什么悬念。
廖启智演的陈二同有亮点,但是刻画的不够,退伍军人和可怜虫的反复过程显得有点生硬。
所以,如果不是有个3.15的真实事件在那里,这个片子本身是个二流的警匪片。
但是,无论如何,电影创作者可以拿敏感题材进行创作,证明了创作者的勇气和当地政治环境的实际宽松。
有了这个片子,我们就无法真正嘲笑台湾的失败。
同样,这部片子在内地的公映也不代表我们的优越。
想起以前一个前苏联的笑话,美国人说:我们很自由,可以骂总统。
苏联人说:那有什么,我们也可以骂你们总统!
感觉还不错,没有什么大风大浪,但是情节还是能让人集中精力看下去,对权力的诠释算是比较到位了,任达华演的不错,就是戏份少了点。
对于香港电影来说,虽然也有“东方好莱坞”之称,可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地域、政治和历史的原因,香港电影在政治片和战争片两个领域相对显得平淡。
战争片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许鞍华和吴宇森的有关战争题材作品背景大多只能安排在越南或其它地域展开。
而对于政治片而言,香港相对开明的民主氛围却未造就大量出色的政治片出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香港商业电影发达的情况下,追求“尽皆过火,尽是癫狂” 的氛围下难以容下有深度的影片,这也是香港难逃“文化沙漠”的恶评的原因之一。
虽有类似张坚庭的《港督最后一任保镖》和邱礼涛《等候董建华发落》等政治题材的佳作问世,前者却因蓄意的恶搞和低级趣味评价不高,后者也因过于“曲高”的题材而应者甚少。
不过,相对于台湾电影部门的严格的审查,香港的电影拍摄氛围相对还是比较宽松的。
所以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近几年有关于台湾政治的最好的电影竟然都是香港影人拍就的。
一部是1997年麦当雄拍摄的《黑金》,而另外一部就是这部早已在2008底就在香港上映、但直到2010年4月才莫名其妙的被引进公映的刘国昌的《弹•道》。
如果说麦当雄的《黑金》以揭示台湾政治背后的金钱交易为卖点的话,这一部《弹•道》则是不折不扣的以政治热点话题为噱头。
影片非常明显就是以发生在2004年台湾大选前夕的“三•一九枪击案”为背景,虽然剧中人物做了“避讳”处理,可是剧中的主要人物的身份特征都与当时的情形不谋而合。
不过,作为一部电影,影片还是在真实的背景之下虚构了台湾警方的几位有正义的警察的形象,以凸显电影的冲突感和美丑、善恶对比。
整部影片很难说有一个中心人物,虽然开始和结束都是以徐瑜昌警员的独白为主,可是影片本身就是围绕两条线索进行:一条是围绕大选的两派、主要是吴立雄一派所进行的阴谋策划与付诸实施,另一条就是警方对于枪击案前后的变化之下的人物的选择和结局的描绘。
应该说,影片在还是比较优秀的做到了轻重有序,前半部分有关枪击案的设置步步相扣,直到大选结局;而后半部分的警察在枪击案之后的遭遇也张力十足,让观众有触目惊心之感。
导演刘国昌对于这种政治题材的影片也算是驾轻就熟,《雷洛传》虽是典型的商业套路在内,却也显示了这位导演对于政治和历史题材的把握能力颇为出色。
应该说,刘国昌一直是一位比较有社会责任感的导演,从其赖以出名的《童党》再到《围•城》,无不体现了这位导演对于社会底层和青少年集体的关注。
这次涉足比较敏感的台湾大选题材,还是比较流畅的把自己的想法表达的非常清晰,再加上电影后半部分娱乐色彩较浓的正邪与善恶的对决的戏份,整部影片倒是保持了一定的深度和可看性,在政治片大多被诟病“沉闷”的影坛,也属难能可贵。
台湾的“三•一九枪击案”至今未有真相,这部影片也只是代表了一部分人的一种猜测而已。
时至今日,当年的风光无限的阿扁业已沦为阶下囚已多日,按照台湾的法律体系,这种已经结案的案子想要翻案似乎是遥遥无期了,真相也许也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看到,也许永远看不到。
不过,对于整部影片所反映出来的这种结论,已经得到很多人的认可。
影片在台湾上映之后,据称有80%的观影者对于影片中的表达表示认可。
这也是政治影片的一个威力所在,有可能推动更多的人来反思社会、政治和真相。
在好莱坞,有关肯尼迪遇刺案和尼克松的“水门事件”的影片已经拍摄了很多,但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新的作品推出,来探讨这些事件本身的真相和背后所存在的价值。
遗憾的是,台湾的民主号称“全民民主”,却也因民主的过度泛滥造成民主的暴政。
本片中,编导没有对这场选举表明明确的立场和态度,刘国昌也只是冷静的按照自己的想象和结论来引导影片的发展。
不过,在细节之外,还是可以看到一些影片本身的倾向所在。
影片中疯狂的人群冲击另一候选人田正的候选总部以及枪击事件发生之后的极度混乱局势,还有那些声竭力嘶的所谓“为了台湾”的地下电台的年轻人,无形中在整个政治布局中充当了愚昧无知而可怜的被利用者的角色。
这些自诩“为台湾民主奋斗”的人在剧中吴立雄的老婆(暗指吴老太婆)的金钱暗示和方正北的政治赌盘下注的细节下变得可怜可悲。
在“黑金政治”盛行的台湾,民主可能还只是一个表面而已,虽然民众获得表达的自由度大大增强,可是无形中却成为政客的棋子和牺牲品。
影片最后的是一个典型的俯拍镜头,摄像机在示威游行的拥挤和愤怒的民众头上缓缓掠过,带有些许的悲悯色彩,仿佛是上苍在悲哀的看着这一幕闹剧的发生……作为一部政治色彩浓厚的电影,影片对于影片中故事的真相已经有了一个明显的安排。
因此,在悬念上就显得稍差一些。
作为一部商业色彩依旧浓厚的影片,影片还是安排了大量的警匪冲突的场景出现,一方面虽使得影片的观赏性大大增强,却也无意中使得影片的深刻性打了一些折扣。
影片中,几乎所有参与事件的人都死于非命,来证明政治阴谋的残忍和黑暗,颇能触动人心,恰恰与香港影片的一贯“疯狂”的风格比较一致,却也无形中显得过于戏剧化。
尤其是安排的任达华饰演的孙学仁这一角色的儿子患有重病的细节,则又显得过于刻意,颇有煽情和制造悲情的之嫌。
从整部影片来说,作为正义化身的徐瑜昌这一角色担当了完全的正面形象,演员表现也算中规中矩。
不过影片最为出色的当时反派方正北和陈二同,尤其是廖启智饰演的陈二同这一角色,无愧于“钻石男配角”的称号,可谓整部影片发挥最为出色者。
3.19那两颗子弹说明了台湾的荒谬,但能拍这部片子说明台湾还没荒谬到极点。
不过,抛开背景只谈电影本身的话,很一般,程式化的东西不少,导致看片的最大乐趣成了对号入座,不过要是让大闷锅那帮咖来演会更乐呵。
“不挺蓝、不挺绿,只挺我爸爸”的胡婷婷。。。
那一口曼妙的伦敦郊区口音国语,连中枪姿势都那么销魂,啧啧。
戴利忍不赖,看了半天才认出来。
最莫名其妙的是,张孝全说个“您”“爷们”再加几个无比僵硬的儿话音,居然还能被听出是北京人,我X,你丫XXXX吧。。。
这电影配的这帮港不港、台不台的CAST,看得很莫名。
阿扁一定说是国共合谋。
绿营的最大贡献就是给天朝做了最好的反面教材,天朝可以指着他们对屁民说:“看这就是德先生,多可怕。
”
之所以看这部电影,多半是我想看曾恺玹,但是她的戏不多,不过还好,这部电影,对我来说还不是太失望。
其实,我看了之后,想到的是我多年前看的一部由威尔.史密斯主演的全民公敌,那是一部关于情报,政治和个人隐私 的片子,有时候,很害怕电影的世界,一个没有个人隐私的世界会怎么样。
就像弹道里面所说的那样,一个高端政压迫下的社会将会怎么样,我们人间的正义如果受到了胁迫,有谁去高举正义的大旗。
电影里讲的不多,只用了一个希望,随后想想,也只有希望 这词可以完结。
世界,无论在哪里,香港也好,台湾也好,都是一个江湖,有人出来做恶,有人主持正义,有人为了利益以权谋私,有人为了金钱以身试法,有人受迫而难以自拔,有人却身处险境,有多少人可以回头,没有人知道,死了多少人,也没有人知道。
这就是江湖,成王败寇,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换旧人,但不变的是这个世界那浑圆的天理。
当然,有些人隐居世下,简单的活着,这个世界总有一些有正义的地方,有人坚信,所以他们努力。
刑侦组组长徐瑜昌(张孝全)带领手下侦查 一起枪支改造案,抓获了黑帮老大庞天南(柯俊雄)之子。
时值政府大选,庞天南又参加了黑帮选举赌盘。
总统候选人吴立雄(沈孟生)的部下方正北(张国柱)找上门,答应搭救庞天南的儿子,条件是要他暗杀一个人。
另一方面,由于庞天南一案的政治背景,刑侦局长官孙学仁(任达华)接到调查局局长的命令,要其停止对该案的调查。
庞天南找来越南杀手(林家栋),并联络枪贩(戴立忍)制造了一把打不死人的改造枪。
孙学仁和徐瑜昌暗中监视庞天南,发现了庞买通了一个暗花,但不能确定暗杀对象究竟是吴立雄还是另一个候选人田正(王道)。
终于,枪击案发生,吴立雄中枪。
徐瑜昌等人追击凶手,却不想同事(张翰)惨死于杀手手下,同时一切的线索都被警方以搜查的名义清理殆尽。
就在此时,警方公布了一个叫陈二同(廖启智)的凶手,然而这个陈二同的台北中年男人根本就不是一开始追踪的那个越南杀手。
检察院成立了一个调查枪击案的专案组,并由孙学仁担任组长。
一方面让徐瑜昌追查陈二同下落,另一方面却渐渐陷入政府的威逼利诱之中,徐瑜昌从香港带回最关键的证人陈二同,与杀手决斗杀死枪手,此时的孙学仁已经判若两人,两位张孝全手下被杀,任达华儿子生病不能输血,方正北以血库来威胁任达华,任达华接船时杀了陈二同,让张孝全离开。
新闻发布说陈二同畏罪自杀。
方正北安排庞氏父子到日本,被灭口。
任达华升官,张孝全找他说有陈二同录音,任达华要开枪杀张孝全时被灭口。
方正北也被总统灭口找车撞死。
最后张孝全面对现实。
警员徐瑜昌(张孝全 饰)为调查一宗黑枪案件,只身犯险将黑帮人物庞天南之子捉拿。
时值民选的最后阶段,调查局方正北与庞天南达成交易:庞天南出人行刺候选人来换回儿子无罪开释。
黄营候选人吴志雄在民调中被对手田正远远甩开,普通的宣传战已无法挽回局势,但一则更大的阴谋早已在暗中筹划……庞天南义子金水(林家栋 饰)由越南返回担任杀手,但是他得到的两颗子弹却并无致命的药量,于此同时,失业退伍军人陈二同(廖启智 饰)因生计所迫,收钱在刺杀行动中扮顶罪羔羊。
吴志雄在亲民巡游时计划正式启动,金水枪击吴志雄使田正阵营陷入不利局面。
这场自导自演的枪击竞选秀牵涉高层利益,令负责此案的孙学仁(任达华 饰)警官与徐瑜昌倍感黑幕重重……©豆瓣
这个世界,还有好人吗…?
萦绕在我脑海的台词。
片子里开了不止一枪,第一枪,开在大街闹市中,却根本误打误撞;但是它让很多盲目的人相信了阴谋的存在和对武力充满恐惧;于是某些人可以顺理成章的代表人 民,代表正义。
最后一枪,开在片子的末尾,击碎了一个父亲的噩梦。
不会有人怪责一个本性善良的父亲吧,他对儿子说过:你是最重要的事情…同样作为一个父亲,我觉得我会做 出一个一样的选择,管他善恶,他信守了对孩子的誓言而已。
只是自私一些,为了孩子,为了教育他“客人来要招待”的妈妈…也许,也许还有第三枪,在拉起的帷幕之后,没有人看到,没有人听到…这一枪,却凝聚了整部电影的精华。
因为那个血红的疮口,让几乎所有人丢了性命,只保住 了大老板一个人的前途。
2008年的电影,一直拖到现在才可以看到—沈孟生演的吴立雄,令人一眼就看出是在暗指那一位正深陷牢狱的“前总统”大老板—这不是简简单单的档期问题, 这也跟好人是不是可以赢坏人的命题有关。
每一个人都像阿昌说的一样在爬一口上不去,下不来的枯井,一直掌控着一切的方正北,到最后才发现自己上面的毒蛇老早就咬到了他的喉咙。
什么都是好蒙蔽的,但是人的眼睛最难被遮盖—因为他有脑子,总有一天会看清。
政治的确是最肮脏的,但是不是只有台湾才会玩政治闹剧—我甚至觉得台湾人有很奢侈的东西:选票,不会因为害怕被玩,我们可以觉得这个世间没有好人,民主只是玩笑。
你今天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 为自己的理想投出一票是最重要的。
影响了自己,你就改变了世界。
黄衫军上路了,红衫军上路了…子弹,挡不住前进的人。
只要走下去,就会有路的。
他们说道。
借用网络间很流行的一段话(大概是这么讲的)当你代表人民的希望,人民选择你,当你背弃人民的希望,人民背弃你,有选择真好,没有选择,你就是个P。
此致,吉尔吉斯斯坦人民,泰国人民,俄罗斯人民,伊朗人民,缅甸人民,台湾人民,香港泛民联盟,全世界走在大街上的人民;当然,也包括,曾经,现在,和将 来会走上街头的我们,你们,他们。
杂记:早上看的首映,诺大一场就我一个人,算是30块看包场了…很遗憾,云集了沈孟生,柯俊雄,张国柱,黄仲昆,廖启智,戴立忍,林家栋…的电影 竟然这么冷场反而未来警察都还有不少人看早场。
张孝全留胡子比小白脸爷们儿,他的北京腔憋的也不错,曾恺玹就出镜这么几次还不如换个新人。
电影说的不是故事,是寓言,刘国昌的写实风格一直如此犀利。
其实,更多时候我喜欢的是——莫谈国事随便谈政治无异于玩儿火自焚(其实我很好奇这部电影都能通过审批)所以,对于弹道这部电影,剧情对于关心政治的同学来说,肯定已经被剧透了……So,我就不说剧情,只说电影剧情老套,好淫总是会因为亲人(朋友,兄弟……)而被坏淫玩弄于鼓掌之间……然后,然后作为一个既定事实的结局,剧情走向没什么意思,比较乱,很多事情发生的都太突然了。
不能用Black社会那一套来弄ZZ……而且,电影既然名字是《弹道》,但是少了某华裔科学家的鉴定,你这个弹道究竟是什么意思?!
当然,我不排除这是由于某些总所周知的原因造成的……其实很多引进电影都完蛋于这个原因不知道故事主角看了这部电影会有什么感觉呢……最后,胡婷婷还是不要演电影了,你身材好,但是太不上镜了,丑死了……
[0002] 弹道据说这部电影放映以后,台湾有三四成以上的人认同电影中讲述的就是真实的历史。
所以对我来讲,这是一部还挺期待的电影,但是看过以后不仅仅失望,也意识到自己的智慧不比对岸同胞高多少。
电影真正的名字是《弹。
道》,两颗子弹引发的故事,引领着不同的人和道路,这或许是导演的本意。
所以,和CSI里面的弹道分析其实没有什么关系,也和华裔李神探没什么关系。
本来应该是个非常好非常戏剧化的故事,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导演让情节断续得很厉害,仿佛老片子一样多次出现“黑幕”来切换场景,即使故事的完整性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
后半部分,曾恺玹的出现让电影变成偶像剧了,幸好导演没有安排她和年轻警察的激情戏什么的。
虽然挂着主演的名号,任达华用一贯的老酷哥模式打着酱油。
他也做了影帝了,但是在《岁月神偷》里占了大便宜,要不是吴君如实在太出色撑着他,也轮不到他做影帝。
也特别不喜欢他在颁奖礼上说的大实话,那么多亲戚价,显得他真的很高尚似的。
出色的人物是张国柱,原来这个的老帅哥是张震的老爸啊,最好的形容词就是“风度翩翩,老奸巨滑”,难怪这个世界上选的总统总理们越来越多俊男美女,有张好脸的政治人物实在是太先入为主了。
在P民时代,看看帅哥美女是唯一的娱乐了,不让他们占领更多的电视画面,实在说不过去。
沈孟生的模仿能力真不错,神似扁哥,以后台湾要是拍个传记片,不妨考虑让他出马。
林家栋,唉,依旧惨不忍睹,扶不起的阿斗就算给他再多机会也枉然啊。
智叔的演出中规中矩,他凭着《证人》获奖,我觉得也有些勉为其难,对他多年表现的一个褒奖吧。
一直觉得他是非常出色的演员,尤其是在一些电视剧里,但是在大萤幕上,不知道是不是太珍惜每一秒出境的机会,他会稍稍有些夸张和脸谱化。
不过,这次听不出有配音,难道他的普通话和闽南语都那么好?
曾恺玹,我心仪的大美女啊,为了增加一个女性的角色在里面,导演和她,都不容易。
绝好的题材,绝好的班底,但是缺了那个班霸,云泥之别
配乐很好的传达了政治的阴鸷、黑暗和荒诞。
导演很大胆,可惜不好看。。。
哪个政客没有点不干净的事,擦得干净才行。更重要的,在其位,谋其政。
奈何明月照沟渠
阿扁好强大:天不行天理,人也不认命。
抛开319的噱头,这电影真tmd的烂,从剧情剪辑到演员台词,蹩脚拖沓,比黑金差了几条街,,敏感题材拍不好还不如不拍,隔靴搔痒,导演何必呢, 给50分,算捧场了。。
台湾的政治远不这样的。
根据“3·19”事件改编,本身故事便没什么惊喜,加上节奏的紊乱……实在是一般!
暗讽的好
收尾很烂,但是很喜欢张孝全的表演。
弄了一锅好料,炖了一锅烂汤。个人不推荐。
港不港,台不台,看的很痛苦,故事很老套,而且前面也太平庸了,结局忽然来一句“虽然坏透了,但还是有希望”,要吐了,最后为什么那些坏人会挂,也没人交代。。
2010-5-14 20:54:16 5/6.8(27)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林家栋非常棒。
烂片
一个不小心,还以为在看的是火龙对决
大部分时间都充斥着红黄衫在街上叫嚷着虚无的口号 看得我头疼 完全浪费了任蜀黍的潇洒和温存
很台湾
严重影射陈水扁的台湾政治讽刺片,以当年的选战枪击案为主线,试图揭示当年的真相。据说《弹道》在台湾上映后,全岛调查显示80%民众相信电影里给出的解释,而“官方说法”则被看成了迷惑大众的一个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