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讨厌听到的词语就是“还行”,豆瓣评价里也有还行这一个选项。
还行,就是勉强让人接受,有少许令人不满意,但是迫于面子等问题又不好直言很差,所以在嘴边挤出两个字,还行。
当无法直接评价一个事物的好坏时,这事物已经失去了意义。
我们真的需要寻找人生的意义么,大多数人的生活轨道难道不是人生意义。
我在网上买东西时,总是选购买人数最多的,大多数人的智慧选择出来的,肯定不会错。
很轻的音乐,很重的命题。
此片是日活成立一百周年的纪念作品,改编自青野春秋的同名漫画作品。
演技派堤真一出任主演,导演福田雄一曾经指导过一系列以年轻受众为主的喜剧作品,这一次的题材仍旧沿用喜剧,却很好的掌控了影片的主题。
故事讲述了中年大叔静熊(堤真一饰)在辞职后的生活状态,已过知天命的他生活仍然没有方向,早年离婚,与17岁的女儿玲子(桥本爱饰)和老父亲一同生活,每天在家打电玩,用女儿打工的钱饮酒作乐,成天在发小宫田(生瀬胜久饰)身边蹭吃蹭喝。
40多岁,还在一家快餐店打工,甚至被20多岁的年轻人所看轻、训斥,却突然在一天决定要成为漫画家。
一方面因为没有画画经验而饱受挫折,另一方面,天性散漫的他也过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日子,处处违反社会常理的他完全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一心想过自己要的生活。
但最终,因为女儿的遭遇知道了自己人生所要承担的责任,全力以赴地踏上了自己漫画的出道之路。
整部影片的观看过程非常轻松,在明亮的画面和清单的木吉他配乐中,通过堤真一的出彩演绎,非常生动的展示了静熊这一大叔的中年危机,让人忍俊不禁却又被深深吸引。
人生到底是什么?
“你想象一下,自己剩下的寿命,就那么普通地在30岁左右结婚,生孩子,成家,迎来老年生活,在80岁左右死去,你是这样想的吗?
”几乎所有人都说自己不愿过这样的生活,但人们中的大多数却又被这种生活所束缚并视之为真理。
静熊说:一想到人生只有80年,就没兴致了。
人生,应该要有300年!
什么事情都不用着急,50岁结束义务教育,80岁成人式,150岁工作,300岁结束人生。
这样,就能通过不紧不慢的节奏,怡然自得地享受人生。
所以当你接受他的这种观念,你就能接受他在生活中的荒诞:反正我的人生长的很,何必事事抓紧,一本正经。
但这种浪漫的观点却造成了他和现实的冲突,家长、朋友、身边的人无一不用生活的准则与之对抗,影片中,这在另一外大叔身上得到了鲜明的对比,再受到屈辱也要维系工作,因为自己的身后有着家庭,需要高考的女儿和妻子需要维系生活。
亲情的羁绊只是一种,现实中,想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不是那么简单,太多的牵挂与感情让人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前进,大部分人最后选择在常理前屈服,选择在现实面前妥协。
好朋友宫田也在不经意间对静熊说:有时候,真是羡慕你啊。
但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也并不简单,有时除了需要和现实对抗之外,找到不后悔人生这件事情的本身也是一个难度,我们常常被经验和社会灌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石野沢(山田孝之饰)在影片中是一位26岁的青年,在最好的年纪却觉得干什么都没有精神,彷徨在原地不停的打转。
作为年轻的一代,时常被社会和教育灌输要去当工程师、科学家,然后一头进去,一干20年,等到发现自己不适合,却已然是人过中年,满身负担。
曾经我的实习老师告诉我说:如果有一份工作,让你能在每天早晨醒来还愿意起床,你已经比80%的人要幸福了。
人生就只有80年,没有太多的时间让你慢慢想,所有人都像拧着发条向前赶。
而这,没有人能够改变。
在做自己和现实之间,永远横着一条矛盾,影片给出的解决方案则比较诗意。
在漫画创作道路上不断遭遇失败的静熊去了按摩店,却意外发现自己的女儿玲子在店里打工,这实在是一个俗到根的桥段,但在故事里,静熊没有像其他父亲那样责骂自己的女儿,他没有这个资格,他选择了逃避。
这是我认为全剧中最出彩的地方,因为通过父亲无能以及女儿的早熟冲突,巧妙地让静熊明白了自己人生所要承担的重量,你必须为你自己的行为负责。
最后,在路上,静熊问女儿为什么要去做按摩女,17岁的女儿答复说:因为想让爸爸能够继续画漫画。
女儿的这番话终于让静熊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并不以个体单独存在,他会影响身边的人,好的一面,他可以让宫田告别自己厌恶的工薪族工作去开面包店,但也可以让自己的女儿因为自己所造成的困境而提前早熟,被迫担起养家的重责。
在现实和本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的妥协,这是人生的必经之路。
儿女的责任如此、家庭、朋友的责任也是如此。
如果你没有担负起这个责任的能力,那就不要轻易去触碰,一旦造成,无论是有意无意,你就要负责到底。
影片的结尾,静熊对远方喊:认真画漫画,他决定通过话漫画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
没有全力以赴总是轻松的,但却是自私的,现实中,人生80年,时限决定你必须要认真。
就像静熊在影片一开始喊得那样:我的人生,从现在开始!
2014年1月4日 子夜
梗概有,废材大叔决定做漫画家⇒多次被退稿最后好不容易要出道结果被人叫醒白日梦⇒最后依旧努力;打架男辞去便利店工作做酒保⇒看不惯欺负老实人与人打架被打⇒即使被推荐找工作也没啥结果⇒最后应温柔男邀请做了面包店店员;温柔男经常找废材聊天经常找儿子⇒儿子一直都对其不冷不淡⇒儿子妈告诉温柔男自己要结婚让其不要见儿子了⇒温柔男决定辞职开个面包店⇒最后儿子妻子回来了场景有,便利店,编辑部,酒吧,棒球场,小酒店,面包店,家中,街上,公司内桥段有,和坏孩子走到了一起,相互理解。
在大街上找占卜师占卜。
在外光鲜亮丽的人回到家或者是到了没人的时候对其生活真正不快乐的地方进行描写。
一个42岁的中年大叔,上有老下有小,每天浑浑噩噩生活,每天打游戏,持续性休息,间歇性努力。
他觉得自己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一直说要画漫画,当漫画家,却总是以“我还没有全力以赴”作为借口,迟迟不行动,要知道他画画没有一丁点的基础的,完全是零。
但他偶尔会行动,画一部投稿,结局很明显,一次次被退稿,最后一次被退稿后他去按摩店找乐子,结果,“服务”的人居然是自己的女儿。
他惊呆了,指责女儿为什么要干这种行业!
女儿说是为了支持自己画画,一旦有事家中没钱就难了,女儿十分希望看到自己的漫画出版。
这一次,这位42岁的中年大叔没有说我还没有全力以赴,而是对天吼道,静雄,努力的画画好吗?
女儿对天吼道,好啊。
自这一刻起,这个42岁的中年大叔才真正的开始全力以赴。
人生没有300年,好好规划好自己的一生,不要留遗憾。
学会活在当下,未来就来了。
找到自己真正喜爱的,就像主人公,40多岁又如何呢,努力去做就好了。
很多东西是要做的,不要不断给自己找借口。
梦想的路上,保持一颗童心,不要放弃。
很早就下了这一部电影,《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的片名让我一次次的在浏览文件夹选电影看的时候,带着一丝逃避的精神让鼠标跳过。
这多像是我这么多年来一直麻痹自己时,百试不爽的借口。
直到昨天家里停电,冬夜凌寒,万籁俱寂,我才下定决心看这部一看片名就很励志的电影。
不出意外,电影的主角静雄是一个辞职在家啃老画漫画的四十二岁猥琐大叔。
看他那个散漫的满口理想主义的样子,我一边不相信他会成为漫画家,一边又隐隐期待着他是怎么样实现这个目标的。
毕竟这是在电影里啊。
可我几乎等到了结尾,这个大叔还没正式出道。
但这并不代表这部电影不好。
也许这就是日本电影的风格,一切都是淡淡的。
没有好莱坞的特效,也没有宝莱坞的歌舞,没有国产片的狗血励志。
就像初夏的小树林,有淡淡的青草味,以及微微的虫鸣声。
主角的生活是平淡的,正常的不再正常的生活,他只不过是比他那个做工薪族的发小多了一点辞职的勇气,多了一点相信自己会实现梦想的呆气,外加一点坚持。
除此之外,他依旧像我们这些人一样,会找很多借口,会迷茫,会不知所措。
电影看完的时候,觉得意犹未尽,总想着为什么没有把大叔出道之后的事拍出来呢?
想了想,也许就是不把故事说完,大叔的未来才有万千可能吧。
总之,是一部值得多回味的电影。
只是我还没有更好的文笔来写这一篇影评。
废柴静雄帮了金发小子然后带小子去看棒球然后叫“赞助人”来请吃饭,席间真是脑补BL剧情20页:赞助人就是默默爱着废柴几十年嘛,表面温柔的关怀小子就业问题,但心下当然是占有欲之交锋啦。
饭后酒醉的静雄挂在小子身上回家去,躺倒在了地板上小子就坐在他身旁一边抽烟……哎哟哟不行了我已经一边脑补H(当然是年下攻)一边笑到满地打滚了~~~
没有完整看过本片,看过两个关于本片的自媒体了解了这个电影的大致情节,感觉男主简直就是另一个自己。
我刚刚迈入中年的门槛,而生活中的失败同男主相比,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也没有工作,用网文来追逐自己的文学梦,所以我认为自己应当最能够体会男主的境遇和心情了,如果让现在我的来评价男主的想法就是,如标题所言的那句话。
男主想成为有名的漫画家,但是漫画家有多少,其中有名的有多少?
我想成为不错的网文写手,至少我很清楚,在网文行业,拿业界大咖起点网举例,网文创作者有数百万,但是每月收入达到两万的也就数百人,多么低的概率。
而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是这样,各行各业、才能、财富、天资等都是金字塔的结构,最多的人集中在下部,顶尖的人就那么几个,鲜花掌声与目光都集中在顶点的那一小部分人,其他的人都自然而然地被忽略了,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
是的,谁想要按部就班的生活呢?
谁想过平庸无奇的人生呢?
大家都盯着塔尖的人,想要跻身其中,但是又能如何呢?
金字塔终究不会因为大家的想法和愿望就成为头重脚轻的结构,也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得到回报,最多的人终其一生都在底部活着,默默无闻的度过一生。
电影是以盈利的基准的,这部电影的卖点之一就是共鸣,它讲的不是一个大家都幻想的成功者的故事,而是一个会让无法实现梦想的大部分人产生共鸣的普通人的故事,电影的最后给出了一个看似乐观的结尾,但是其实不需要多说,我们应该都知道,男主之后的努力同样会是无用功。
我们同情男主,期望男主能够成功,其实从某方面来说,就是同情我们自己,也期望自己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但我们终究不得不面对现实。
看看周围的人,那些每天清早起来清扫马路却拿着微薄工资的清洁工,那些在工厂里工作从早到晚的工人,饭馆里的端盘子的服务员,偏远农村里劳作一年还不如大城市里上一个月班收入的老农,他们呢?
有谁在意他们的想法,有谁顾虑他们的感受?
对那些人来说,连做梦的力气恐怕都没有了。
将世俗意义的成功作为标准,并且为之努力,从某种程度而言,这是所谓的政治正确,为了自己的那遥不可及的梦想,执着而不放弃,看起来感人但是也只能在电影中感人罢了。
想想如果自己电影中的女儿,你会愿意为了你的父亲梦想来出卖自己的肉体吗?
如果我是导演,我倒希望男主最后说的话是努力工作,而不是努力画漫画,梦想当然可以继续,但是终究要建立在实际的基础之上,如果男主没有女儿孑然一身,老父亲有退休金,那么倒是可以在养活自己的基础上放肆追求自己的梦想,但是既然有了女儿,那么就不该那么任性了,人既然在这个是世界上为人,那么终究要承担自己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扮演好自己应当扮演的角色。
人生有80年,最悲惨的时候还远远未到呢,干嘛要急着死?
这是一部从细节打动我的电影,忘了有多久没看过这样一部电影了,简单平凡但是直击我心。
一事无成的42岁大叔,一脸没长大的傻样,却比大部分人勇敢。
四十不惑的年纪,大部分人都在安身立命寻求稳定,他却偏要去找自己的人生新方向,想来真是好笑,明明没有天赋才能连女儿都要问他一句“你会画画吗”,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突然想当漫画家,并且在红白游戏机,蹭饭,伪店长,伪教练中慢慢地干巴爹。
其实我都分不清到最后他是不是真的有被女儿触动,下定决心变个样,但是烂泥扶不上墙的他还真是实在呢!
哪有那么多的热血,醉一场,哭一场,遭遇一个什么变故然后整个人突然就大换血,我反正是不信的。
我喜欢堤真一的真实,少不了的借口,慢慢消磨的时光。
每天忙忙碌碌的我们,会不会有一天在下班路上,侧过头望向镜子里自己油乎乎的脸,问一句,这就是我要的生活?
80年的人生交给你,你要如何支配?
大概前二十多年大多数人拿到手里的剧本都是相似的,然后顺从地长大,融入集体,成为了一个叫做大多数的人。
无法逃避的卑微与平庸,最后感叹一句为人的悲哀,所以生濑胜久坐在这个长不大的大叔旁边,望着一个什么地方,不可抑制地说出了一句“有时候,真是羡慕你呀”,听着还真有点儿心酸。
大叔好似到最后都还是那样一副样子,但是身边人却或多或少受了他的影响(尽管生瀬胜久的儿子是因为不想自己爸爸变成他那个样,哈哈哈)开始变得不一样,可以说因为他,生瀬胜久,山田孝之以及小编辑都打破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开始寻求更多的可能。
其实我也想遇到这样一个人,不正经,不传统,不争气但是会给你打开一扇窗,带给你勇气,关于人生还有那么多种可能性,为什么一定要变成大多数人的样子?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电影里面不时点缀木吉他的旋律,回回转转伴随着许多小情绪,一点点遗憾,一点点无奈,一点点惊讶,一点点欢乐,一点点心酸,一点点感动,最后还有一点点的期待,是不是还有续集啊喂!
我还等着呢!
说好的300年呀,我要开始变身了!!
「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俺はまだ本気出してないだけ (2013) 一部笑中有泪的片子。
主角是个42岁的大叔,没有正经职业,梦想当漫画家,却因为一直想不到好的选题不能出道。
仗着自己年纪大在超市里当了个“店长”,实际上是在啃老啃小。
还在上学的女儿要在课余时间打好几份工,老父亲也对他不抱希望,只想让他安安稳稳的找个工作。
这大概是很多人的状态吧,心里有一片自己的“领地”,不想安于现状,却又没办法潇洒摆脱,只能在两者之间自我挣扎。
我最喜欢的一个情节是,大叔在纠结自己是要安稳下来工作,还是继续漫画家的梦想时,脑洞出来许多不同时期的人格,大家聚在一起开会讨论这个问题。
32岁的自己,是个工薪族,穿西装打领带。
认为不应该画漫画,找个正经职业,在空余的时间画画就够了。
26岁的自己,是个带有悲剧文艺色彩的吉他青年,爆炸头,装酷的墨镜,抱着吉他唱着“我们只是,生不逢时”,也劝42岁的自己不要画漫画了。
17岁的自己,是个梳着夸张发型的中二暴走族,认为画漫画没意思,应该做一些更帅气的事情。
轮到42岁的自己发表意见时,他抬起头说:“我还是想画漫画。
”这时候8岁的自己,带着学生帽,背着小书包,蹦蹦跳跳的跑过来,对着42岁的大叔竖起了大拇指。
最后大叔醒来,决定要继续画漫画。
这不就是人生吗。
从懵懂纯真的年纪,到了什么也不怕,只想改变世界的青春期。
然后慢慢涉足大人的世界,怀着一颗无奈又充满梦想的心。
随着岁月的种种侵蚀,将内心的波澜深埋起来,只剩下柴米油盐酱醋茶。
然而最终决定大叔未来的,还是42岁的,现在的,自己。
我想说的就是这点,不管过去到底是什么样子,真正能够决定未来的,只有此时此刻的自己。
过去经历的种种创伤,总爱拿他们当借口,由于过去受到了伤害,所以无法摆脱即使焦虑不安的现态,因为害怕跨出的那一步,会比过去更糟糕。
事实上,它们只是已经过去的时间,并不是决定将来走向的重要因素。
你要相信此时此刻的自己,现在的你,有权利做真正想做的事情,有权利让自己获得幸福。
8岁的大叔竖起大拇指的那一刻,就是在告诉我们:绕了一圈,还是要回到最初的原点,去追寻最真实的自己。
电影的结尾,大叔马上可以出道了,却因为换了新编辑不认可他的作品遗憾而终。
但我觉得这不是一个悲剧的结尾,也并不是一定要出道才算圆满,圆满的是大叔终于不再犹豫,不再挣扎,找到了自己心里真正想要的东西。
而大叔的改变也影响了身边的人。
在超市认识的为了生活而被迫工作的26岁年轻人,开始穿起了正装去面试;前妻带着儿子去组建新家庭的离婚工薪族大叔,因为儿子说过喜欢吃面包,打算辞掉工作开一家面包。
大叔的女儿对他说:”我不知道你当漫画家会怎么样,不过你可以当当看。
“全片我最喜欢的两句台词:“现在考虑未来的话,就无法活在当下了。
对于未来怕都怕的要死呢。
”“已经来了吧!
我的将来!
我现在不就活在绝妙的将来?
”没错,决定将来的,永远不是过去的种种,就是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中年梦想》每个日本人,都有一颗成为漫画家的心;每个日本人,都有一颗摆脱上班族的心;每个日本人,都有一颗被压抑桎梏的心;不要说“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毕竟人生足足300年!
又是一部日本人气漫画改编影片,描述人物应该也是生活中漫画者本身,所谓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所以没有陌生感,又可以刺激本土阅读者的基本情愫,大卖无疑!
不过42岁了,还有几人可以勇敢转身,拿起画笔呢?
42岁,再度开始,难道人生真有300年?
一日十计,或许真有!
加油吧,作者!
加油吧,观者!
链接影片源出漫画:青野春秋的漫画,《我还没有全力以赴》从2005年开始在《月刊IKKI》上连载。
主人公大黑静雄是一个一边追求成为漫画家的梦想,一边打工,一边玩足球游戏的中年男性。
故事主要描述了静雄失意的日常生活,用从女儿铃子那里借到的钱饮酒,被一起在快餐店打工的年轻人戏称为“店长”等。
有点像颓废中年版的《食梦者》。
漫画单行本已经推出4卷,大结局第5卷2012年秋季发售。
青野春秋是一位主要在小学馆发售的青年杂志《月刊IKKI》上活动的漫画家。
他的作品一般讲述的都是不中用的中年男人的失意人生。
他2001年时以椎名春良为笔名创作的作品荣获得第45届千叶彻弥奖(青年组)优秀新人奖,但是最终却没有在杂志上刊登。
2005年以一篇《走马灯》获得第17届IKKI奖,这才终于正式出道。
从此便开始在《月刊IKKI》上发表作品。
(注意,电影版中,有意将出版社“小学馆”改装成“中学馆”)青野春秋的新作,《梦子酱》于2014年8月27日发售发售。
这次不是中年大叔了,主人公是一位28岁的女性,名叫松田梦子,14年来她一直过的是闭门不出的生活。
为了结束这种生活,改变自己,梦子决定出去旅行,故事整体氛围非常宁静治愈。
单行本中除收录了在幻冬舍plus发表的第1-6话之外,还收录了4话最新绘制的故事。
流于表面、消费中年的鸡汤电影。日料店老板是漫画家蛭子能収,亮点。
2013.12.24
堤真一的演技是真赞,不过整部电影可能过于隐忍了。
分4次看完。。我不能理解大叔到了40岁不顾女儿,执意追求梦想的心
后期再用心一点,可以拍的更好
桥本爱已残
然而并没有什么好看。
日式夸张风看不来
40岁的人生虽然重来不了,但40岁的梦想是还是可以重新来过的~
只希望片子更有内容一点
感觉福田雄一的冷和二不太适合表现这么严肃现实的题材啊......
不作死就不会死。
被营销号忽悠过来的,看完后发现日本中年和中国中年没啥共性,也没法共情。中年真不是在河边吼两嗓子就过去了的。
平庸到无法忍受
卢瑟永远是卢瑟 这让我想到一个人
迟钝...
人生啊...我只是不想认命而已....
不算燃也不算催泪,题材明明可以拍得更动人。
我妈总说若是我全力以赴没啥是做不成的,但到现在我大概也没有全力以赴过
有画漫画的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