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十大必看电影之一。
韩国电影真的很让人难以接受的真实。
就是那种无力的感觉。
看了好久都缓不来气。
刚和丈夫离婚准备重新出发的刘琳(柳善饰)在告别不幸婚姻后原本打算带着刚升为高中生的唯一女儿柳银雅(南宝拉饰)重新开始。
两人相依为命过着简单平静的生活。
但不幸从天而降,银雅竟然选择在自己生日的那天自杀,这也摧毁了刘琳最后的精神支柱。
某天,她通过银雅的同学赵翰(申东浩饰)知道了女儿惨死的真相:在学校遭到多名男同学的强奸,但加害者却因未成年人的身份免于受到处罚,对这一结果无法承受的银雅选择了自杀。
此后,刘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再不相信法律的她决定无论用何种方法,自己来帮女儿报这个仇,并驱使着她一步步走向无法挽回的结局。
有人说片中的复仇不“过瘾”,我却觉得这更真实。
那些畅快淋漓的复仇都是编出来取悦观众的。
现实中一个母亲能够做出的复仇能是怎样呢?
《七天》和《告白》里那样的复仇,真实生活中大概不会发生吧。
关于这样的事件,在现实中我也听别人说起过。
记得初中时曾有这么一件事---两名初一男生被开除,布告上写的是莫名其妙的“罪名”:不交作业、旷课、顶撞老师等等。
后来我听说真实原因是他们强奸了同班的一个女生,就在他们班教室里。
这案子后来怎么判的我无从了解。
但我知道中国法律规定,年满十六周岁要负完全刑事责任。
从电影中看,在韩国显然不是这样,这个年龄也许是十八周岁。
但这不重要,问题在于,那些不到年龄的人犯罪了怎么办?
谁来制裁他们?
怎样制裁?
片中没有给出答案。
我能想出的方法就是把那些犯罪者隔离起来。
少管所可能就是这个意思。
但我对把他们改造好毫无信心。
我相信有一部分人确实是“失足”,是一时冲动,“本质还是好的”“小孩子做错事总是可以原谅”。
但像这部电影里的那几个男孩,那种经过认真谋划的犯罪,并且毫无悔改之心,实在看不出有什么改变的办法。
根据休谟的看法,那些冷酷的杀人者有时恰恰是经过极端冷静的计划后才去行动的,因此不能说他们杀人是因为“没有理性”,真正出问题的是他们的感情,因为他们不能像正常人那样体会到别人的感受。
这就使改造他们变得极为困难,因为一个人的感情一经异化想要再令它回归正常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无疑是让人绝望的结论。
我们能做的也许就是阻止他们继续危害社会,而无法企图把他们改造好。
而现在的问题正是司法无法起到这样的作用,致使那些人可以逍遥法外,继续威胁别人的安全。
片中受害女孩说过一句话“为什么这种事会发生在我身上”,这是一个更复杂的问题。
固然,女孩自我保护意识不足也是一个原因,但这不是指责受害人的理由。
该指责的首先是教育的缺陷。
因为天真烂漫的小孩子对世界只有美好的幻想,而教育就是需要告诉他们有阳光的地方也有阴影,面对险恶需要学会保护自己。
在此我回想起我们的中学思想品德课本,其中面对性侵犯时的防护等内容始终语焉不详。
这就难以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认识。
教材的编纂者自以为不谈这些问题它们就不会发生了吗?
影片中那种情况可能有女孩自己“失误”的原因。
但现实中的案件却不只是这样,即使你没有做错什么,不幸也还是可能降临。
那种见神杀神、见佛杀佛的复仇片看起来当然是酣畅淋漓(如《飓风营救》)。
但如果犯罪受害者的亲属除了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复仇,而别无他法来惩治邪恶、为亲人申冤的话,那无疑将是司法体系乃至整个社会最大的悲哀。
这电影很好看啊,根据真实事件拍的,妈妈演的很好,最后把那些男孩都杀了,超级解气!
妈妈就想要一句抱歉,男孩却没有悔过之意,所以统统杀杀杀!!!
特么的全部都是禽兽,法律有特么屁用,关了几年出来继续强奸其他人,当时看这个电影的时候真的超级气愤,对于强奸罪,真的判得太轻,你放他们一条生路,关三年,五年。
让他们改过自新,但是毁的是受害者的一生
整个片子给人的感觉就是压抑、无力。
对未成年违法犯罪的纵容,让人感到愤怒。
孩子收到威胁的短信,无知地走进恶魔的房间,让人心痛。
妈妈看到视频,有无数机会交给警察去调查,却偏要手持证据去找对方质问,让人又气又恨。
每一次妈妈被打倒在地,都在控诉着自己的无力,一个女人失去了孩子,哪怕内心充满了悲痛,依旧是无力。
结尾发现始作俑者就是妈妈被蒙蔽后放过的男孩,让人愤恨升级。
如果这是真实故事,那现实真的太憋屈了。
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惩罚的反思,应该扩展延伸开来,司法机关应该更加多层面地考虑对罪犯的惩罚,区分真心悔改、能够加以教育和以欺凌他人为乐、内心真正冷漠自私的罪犯。
在这方面下功夫,不仅仅是对罪犯负责,也是对受害者及其他社会成员负责。
2015.7.18
这世上不存在感同身受【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从密阳事件的44人次☞降低到3人次;并不是近年来的校园欺凌事件突然增多了,而是现今的曝光手段更先进了……【论持有一台,永不联网的计算机/移动终端的重要性】陈老师只有一个【塑料姐妹花】你曾帮助过的人、曾帮助过你的人,江湖救急时,是对你显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姿态,试过就知道……
看完后最直接的感受是,妈妈不从小教导孩子防范意识,然后是,法律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公正。
可以说我看完了并没有觉得是一部多么好的电影,很普通,剧中小女孩真的太不懂的保护自己了,一个人上屋顶,太单纯了,而她妈妈也没有教导她安全意识,真的不要把别人想的那么好啊,不管怎样都要好好保护自己,特别是女孩子👧🏿。
然后她的那个朋友,我想打人了,操他爹,你的朋友👬在被别人轮奸,你在旁边看着都不敢出声?
如果是你被别人轮奸了,你会多害怕😱,多希望有人来救你。
另外我觉得这个学校也很有问题,设一个顶楼,并且还不锁上,是在邀请别人跳楼吗和犯罪吗?
不过那个小女孩那么低的防范意识,哪怕不是在楼顶也会是在别的地方。
或者说,她一开始就不要招惹那种人啊,你的朋友已经提醒过你了,你怎么不听啊,看起来就不像好人的人。
也许我不该这么偏激,错的是那些人渣,原地爆炸的人渣,操,你们轮奸了一个那么单纯善良的女生,还拍视频来刺激她,威胁她,还要再次侮辱她,你们该死,死甚至不够,你们该下地狱,为什么你们生而为人???
看完片子真的很愤怒,愤怒💢于小女孩的单纯,妈妈没有给她竖立安全意识,法律对于未成年人轮奸判的过于轻,气愤于那些该下地狱的畜生,操。
很不爽,很气愤。
只能说,法律只是一种形式,像警察👮♀️一样,并没有那么公正,那么为人民服务,我们每个人都是脆弱的,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让这个社会的阴暗面伤害到我们。
人性本恶。
近来新闻频频出现猥亵幼童,青少年性教育之类的文章,就来看看。
这部电影,蛋糕那里真是感人,不哭,妈妈,母亲却哭的歇斯底里。
虽然母亲复仇计划看起来很傻逼,但是在那种情况下,拿刀去杀显得异常真实,精心筹备的复仇计划不是平凡母亲做的,她都够绝望了,只想杀光那些滚蛋为女儿报仇。
女孩子一次次被伤害,虽然看起来也很傻逼,但已经被伤害的情境下,她只想秘密不被揭穿,尽可能保留可能的自尊,不告诉任何人,此时理性并不能主导她,只有担忧和恐惧。
唯有那个什么用都没有的警察,让人不得不吐槽。
总得来说,整个影片有些傻逼,但给人的真实感却很高。
演员的张力还是很不错的,也反映了韩国现实社会中的一些问题,根据真实的案件改编这种悲剧的上演,个人的确应该得到严惩,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法律却往往有它照耀不到的阴暗角落。
但是韩国电影可贵之处在于不论韩国的现实社会如何,在电影中总是能够具有完整深刻的自省和批判精神。
实际上无论是在哪个国家女性仍然不被很多男性尊重。
涉及性侵等歧视侮辱女性的话题,很多男性仍然表面冠冕堂皇,背地里认为女性在两性关系中低人一等。
实际上,女性在长达几百年的男全社会中一直处于性与爱的匮乏之中,男权社会中女性总是沦为侍女甚至玩物,即使如今女性各方面能力得到社会认可,仍不乏普信下头男从性层面上对女性进行凌辱。
女性往往在自爱,守贞与性欲的生理觉醒之间难以两全。
而洁身自好遇上一个真正爱你的人并托付终身的传统女孩却往往又往往因为单纯在爱情中显得有些过于卑微和恋爱脑
社会上从来不缺少坏人,欺骗,背叛,玩弄,总是存在的而洁身自好而又独立坚强的成长,总好过不断试错一身狼狈。
我们无法改变别人内心的看法,想法以及行为,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让自己更加强大性抑或爱的关系中,男性从来不存在那种先入为主的优越性,只有尊重自己,保护自己的女孩,才会为人尊重和保护。
任何时候,不要陷入虚假的爱情,也许在你看来请非虚构,于他而言就是荡然无存。
爱,需要的是两情相悦和风雨同舟。
而不是荷尔蒙上头你侬我侬。
爱,是一曲唱和呼应的交响,而不是独角戏般的黯然神伤。
风吹过大海,我爱过你只是现而今,遥远的爱情飘落在四季,走过了东西,来了又离去却依旧杳无音信。
很多人说为什么女孩第一次深入虎穴毫无提防之心,却不曾想到她只是个情窦初开的懵懂少女;会说女孩为何第二次还会深入虎穴,而不选择拿着证据向法律求助,却不知道此时的她以被恐惧与仇恨笼罩,早已失去理智;很多人会说“妈妈”既然已经拿到证据为何不选择报警,却不知道她经历了天理难容的不公正的法律判决、丧女之痛;会说为何最后警官开枪打死了作为受害者之一的就“妈妈”,却不知于情不该如此于法他却必须那么做的无奈。
这一幕幕的情节看似荒谬却又是如此的合情合理。
对于那些在怀疑她们母女智商、怀疑剧透荒谬的人,我只能说你只会站在你自己的角度片面地看待问题,我以我只会过滤掉你的评论。
看完头皮发麻,真想提着刀进去剁了那些人渣。
第二次那些人渣叫小女孩去的时候,还拍下了视频。
最惨烈的就是把美好撕碎。
看着小女孩屈辱的拉着琴,靠靠靠靠靠靠靠,我真TM崩溃。
这世界上的人渣怎么能贱到这种程度。
小女孩不应该被威胁,不应该被视频吓到。
为什么第二次要去,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
人渣,真应该被极刑处死。
小女孩没有学会好好保护自己。
这应该是她自身家庭教育的缺失。
这个世界,坏人太多了,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
不要害怕被威胁,因为只会有更糟糕的事情。
每个人活着不容易,一定保护好自己。
这个妈妈是一个拿刀会手抖,报复也会害怕的妈妈,是一个柔弱的妈妈。
也是一个生活中真实的妈妈,没有看到痛快的复仇,只看到一个妈妈痛苦煎熬的杀人。
或许这样的才更真实,这个妈妈和大多数一样,都只是普通人,都是想要好好生活的良民,可能连杀猪杀鸡都没见过。
这样的人,拿起刀去杀人,肯定不会像武侠电视剧那样刀法爽快的杀人。
法律无法制裁那些人渣,那就只有自己行动了。
如果把第二次的证据交到警察手里,如果人渣们得到应有的惩罚。
这位妈妈不会采取这么极端的办法。
我们要学会保护美好,我们善良是留给同样善良的人,不是留给人渣。
人渣应该受到因果报应。
这部电影,这一类的电影,这些真实发生的事情,真的很让人心塞。
这些场景,细节,看的人窒息,这种痛苦,这种想杀掉那群人渣的愤怒。
这个世界上有比眼泪更重要的事。
从人渣们的话来看,这些人渣犯事应该是很多次了,应该是伤害过很多女孩了。
并且这些人渣并不是什么有背景的人,从他们的家长和居住环境来看,可能都只是家境略穷的人,这样的人没钱没关系没背景,但是,法律的天平竟然是倾向他们的,这也是人渣猖狂的原因。
从警察法庭来看,法律并不能保护弱者,并不能伸张正义。
警察的女儿,都害怕出庭作证。
所以,整个社会大背景就是这样,就是这样的吃人的大背景。
再来看女孩和妈妈,女孩很显然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居然第二次被威胁就去了。
女孩的妈妈也是弱势方。
女孩的家庭,学校,没有教会女孩如何保护自己,这也是大社会背景的悲剧。
这样的母女,活在这样的社会,悲剧的发生是必然。
即使女孩没有喜欢混混男生,即使女孩没有去天台给男生送巧克力,即使没有一开始的悲剧导火线。
悲剧依旧会发生,可能造成悲剧的人会不一样。
[比如某东方王某哲事件]吃人的社会背景,弱势群体发生悲剧是必然的。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这样的悲剧不要重复发生。
小女孩,噢,我们,都应该学会辨别是非,远离混混人渣,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和别人去偏远黑暗地方约会。
在第二次被威胁的时候,果断把视频发给警察,这可是证据,能让无罪释放的人渣判刑的。
即使被发到网上,不要害怕,选择远离这座城市。
相信即使有人看到了这些不堪的视频,大多数人都是为小女孩惋惜痛心的。
女生出远门,身上一定带一些防身的东西,防狼棍,刀等等。
如果陌生人花言巧语找你帮忙,不要相信,别人真有什么大事,不会找一个单独的女子帮忙,况且,一个女生能有什么本事帮大忙?
如果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更不需要帮。
以上都是从女生的角度出发,探讨保护自己。
从一个社会大背景出发,什么未成年保护法等等让那些社会垃圾逍遥法外。
法律的不作为,社会的恶势力。
只有健全法律体系,增加法律威慑力度,有效处理社会负能量,这样的悲剧才能得到有效解决,才能不让悲剧重复。
女孩妈妈你打人手势太差了,杀人手势更差不过运气还行丫。你女儿那样了你应该搬家找心理医生你怎么还叫她继续去上课呢?很多地方都有问题的电影,应该可以拍的好拍的很不到位
很多人说蠢,其实就是太天真,太善良,这个世界上,善良是有罪的,特别是女人,所以女人都该有颗黑心肠~才能让这个世界如愿。黑心肠……别人会怕,就算你再好,再好的女人,都是一样的评价,为什么我们还要好?电影里妈妈的反应很正常,先相信了法律,后来相信人性,最后,到死,她才什么都不信。
还看过韩国漫画《清道夫k》
我就想问孩子他爸是干啥吃的
到底是法律还是哪个把她逼成这个样子的
题材不错
挺真实的 就是复仇的部分有点使不上劲的感觉 可能现实就是这样无奈~
还以为是《告白》的感觉呢,结果只是无差别杀人,最后还留了2没死……真是憋屈
题材很深刻,发挥正常的话绝对能够震撼人心加赚人眼泪,遗憾的是剧本完全失控,想要演绎高逼格,结果力不从心,将受害人凄惨的遭遇很大程度上演变成自己作死,无论是女儿的软弱愚昧还是妈妈的丧失理智,都让人为之着急、暴躁,全篇看毕最突出的感觉是手很痒,很想抓住无知的导演和编剧怒抽二十个耳光。
人間不值得x3。
一方面確實感受到了真實和苦痛 另外一方面從故事性的角度來說 媽媽復仇的部份又沒拍好 綜合起來就無法打高分
真不知道该埋怨编剧被真实事件束缚住了思维,还是所有人都有问题,比如剪辑关键时刻就刻意避开了,就像毛片里射精的高潮被剪掉一样。比如叙事的切入点和心理刻画以及几位主演的演技都是那种近来韩国电影最俗烂的路子,不错的题材就这么被浪费了,影片唯一的看点就是消费真实惨案的噱头。★★
我只是来看柳善的
我了个大槽 看的憋屈死了 妈妈 你看过告白吗 你智商快上线好吗
从头到尾,最震撼的画面是女儿裸体拉大提琴的画面……心疼源自真实事件改编,片子本身真的没有打动我。
故事的走向符合逻辑,根据真实案例改编,这才是触发底限的悲哀。最恐怖的不是怪物和鬼,最可怕的是人心,是什么让这些未成年的孩子丧心病狂的如此习以为常?法律并没能惩罚很多人性的恶与伪善,不再哭泣的妈妈凌驾于法律之上,共情错了吗?
不算好电影,但够真实。
且不说这件事本身的悲剧和妈妈复仇的情节,看到冰箱里“妈妈别哭“ 就泪崩了。丧偶式婚姻也是一种罪。
好题材被拍成了法制节目的“案情解说”
剧情过于朴实,没有惊喜~ 一颗星给某些拍摄得不错的场景,两颗星给女主角声嘶力竭的哭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