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4追完了,整体来说除了零星还算打动人的片段,大部分时间我对这部剧的观感还是如欢乐颂3一样的差。
整部剧像是一个大型的说教现场,企图说服观众遵循片中对于生活琐事所给出的“标准答案”。
但是我是不认同的。
整部剧的主干还是五美一人一件麻烦事。
蓁蓁是要面对戴维的家事;Lucy是要解决职场性骚扰带来的负面影响继而牵扯出的家事;余初晖继续是渣爹的骚扰和报复;朱喆是弟弟妹妹白眼狼的烂事儿;最后的最后,何悯鸿……作天作地……但是,这些本该出彩的剧情,展现的方式却是一次次冗长乏味的说教……余初晖对付原生家庭的拖累是说教,朱喆对待弟弟妹妹的仇视是说教,叶蓁蓁对戴维的家事惹来的麻烦是说教,众人力劝何悯鸿回头是岸也是说教……你可能想问了,难道就不能说教非得动起手来才能解决问题吗?
NO!
全片大量的剧情其实完全可以不用设计那么多台词去佐证人物的行为方式,直接去做就好了。
大量说教解释性的台词反而冲淡了人物行为方式带给观众的感受……
此外,欢乐颂4依然还在刻意脸谱化男性角色。
全片的所有男性角色,除了何悯鸿父母,都依然是非常单薄非黑即白的片面形象。
戚牧是单纯的坏,PUA何悯鸿不说,还使何悯鸿未婚先孕。
李其行是单纯的怂,不敢对走火入魔的妈妈有半点忤逆。
戴维是单纯的笨,没本事平衡好爸妈之间你死我活的争斗,却总是想要平衡父母的关系。
就连新出场的律师郭声扬也是单纯的傻,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一句话概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全片为数不多能给我留下印象的“高光时刻”可能也就是五个女孩子联手把余初晖的无赖父亲吓回老家的戏码了。
女孩子们互帮互助的友情,是第四部我认为最燃的剧情,而何悯鸿也破天荒的没有拿着自己的那套圣母准则去要求别人,反而帮了余初晖一把。
难得!
最后说说演员们的表现吧。
因为是和欢乐颂3一气呵成拍出来的作品,主角团们的表现自然和上一季不会有太大差异。
所以我们来说说在上一季里没什么发挥或者这一部才新登场的角色。
何父何母在这一季有了比较多的出场和戏份。
面对何悯鸿这个不争气的闺女,两位家长的那种无力和破碎感还是演的非常逼真的。
我看剧的时候常常深深带入爸爸妈妈那种心都操碎了的感情里。
曲哲明的“苹果脸”郭声扬律师则是一个比较矛盾的存在。
演员的表演无懈可击,郭声扬腼腆、害羞、涉世未深的性格特点都被抓的很准。
但是这个角色的人设存在着比较大的割裂性,尤其是结尾的时候忽然拉黑Lucy显得有点不符合他严谨重情面的特征。
经超的戚牧真是让我恨的牙痒痒。
这侧面也说明了经超的演技还是过硬的,能让观众看着戚牧就有生理应激反应。
当初从凌云彻认识的他,经过了东八区和欢乐颂的“恶人”角色之后,还能剩下多少观众缘,值得疑问。
总之,这一季就这么结束了。
平心而论,想通过都市剧来反映问题的初心无可指摘,但是编剧们过于傲慢的把整部剧变成了一个大型的说教现场实在是让我接受无能。
所以早就拍好待播的第五季,前景几何?
我反正是捏了一把汗……
婚姻是以情感为基础的经济契约关系。
说的真好别说,何悯鸿这样的人还真不少。
好言难劝该死的鬼。
给她爸妈气的。
这人设烦人演员演的也烦人,蠢出天际了。
以后如果还能洗白,简直要给编剧寄刀片叶蓁蓁也是圣母心爆棚,服了。
戴维这条线也很狗血只有lucy这条线的苹果脸比较可爱了,希望他们能成朱喆这么有心眼,难道不知道自己硬伤是学历?
不有心补一下短板吗
文|林艾米(amylin_writer)
《欢乐颂4》剧照在世人眼中,圆滑经常被认为是贬义词。
其实,圆滑并不是贬义词,被称为“圆滑”的人,通常擅于察言观色,在人情世故方面做得很到位,在职场中能讨上司、同事的欢心,更有利于职业发展。
所以,关键在于圆滑的出发点是否是正向的。
高尔基曾经说过:“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电视剧《欢乐颂4》中,余初晖的家庭环境特殊,造就了她独有的为人处事的方法,不了解她的人会认为她特别圆滑。
其实,余初晖这个圆滑的特质,使她的职业发展道路越走越宽,事业蒸蒸日上,而且还倍受上司和同事们的喜欢。
这其中也透露出职场人需要学习的职场生存法则,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建议先关注,再慢慢看,以防不小心手滑找不到了。
01 真正圆滑又有能力的人,往往很“实在”余初晖是上海交大毕业的高材生,为了能在上海扎根落脚,她毕业后就找了一份收入一般但安稳的工作,在一家大型国企从事业做技术。
以她的能力水平,工作轻松就能搞定,虽然收入不高,但却是一个铁饭碗。
余初晖和几个要好的同事都是技术控,大家经常会钻研一些新方面的研究。
后来,余初晖发现同事的新研究经常被领导占为己有,同事们为了这份安稳的工作,不想得罪领导,都选择息事宁人。
《欢乐颂4》剧照余初晖是一个不愿吃亏的人,她为同事们打抱不平,决定好好治治这位无良上司。
她用了圆滑的手段,不仅帮同事们保住了专利权,同时还在外谋到了优质新工作,而且还为同事们从无良上司这里拿到了经济补偿,实现了多赢。
《欢乐颂4》剧照余初晖内在是“实在”的人,她只是用圆滑作为一种手段,她的初心是为同事们的自身利益着想,所以她能获得同事们的好感和信任。
虽然她通过同事们的专利,也为自己谋得了优质新工作,但得到的利益比精明算计来得要好。
两位同事能离开原公司,从无良上司那里拿到经济补偿,然后到创业公司大展拳脚,也全靠余初晖的出谋划策。
余初晖也没有在三人小团队中抢功,在创业公司项目组中,她也是三人团队中薪水最低的那个,她也只是拿了与她实力相匹配的薪水。
《欢乐颂4》剧照“实在”的人,为人正直,不唯利是图。
与人相处时,“实在”的人,能收获更好的人缘,能被更多的机遇青睐。
“实在”,是一个人最大的“圆滑”。
懂得“实在”做人,心中都有大智慧。
02 内心的方正,需要外在的圆滑来保护余初晖为了能在上海安家,让妈妈过上好日子,她内心非常渴望赚更多钱。
工作中她也曾想过转做销售,这样可以有更多的业绩收入,但是由于没有相关经验,要转型还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余初晖还是做着自己擅长的技术工作。
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
”新公司的金总需要一位懂技术的人来做市场推广工作,这样可以在开拓新客户时,更专业的为潜在客户做好演示,同时还能解答潜在客户的技术问题,促进成交。
金总来找负责技术的李总,看有没有适合的人选。
《欢乐颂4》剧照李总在之前面试余初晖三人小团队时,就对余初晖的为人处事和口才印象深刻,李总就向金总推荐了余初晖。
金总对余初晖的情况做了了解以后,也很欣赏,于是就请李总当说客,想让余初晖转到市场营销部门。
余初晖从李总这里得知消息以后,内心自然是很开心,因为她原本也想做销售的工作。
但是,她转头一想,她没有任何销售工作的经验,直接转过去,收入肯定不会高,这和她想做销售工作提高收入的初衷是不一致的。
所以,余初晖开始了圆滑的谈判,她表明了自己钟爱技术,不想放掉手中的技术工作,但她也想帮公司出力,一来一回地更让两位老总感受到她强大的沟通能力,更不愿放手了。
《欢乐颂4》剧照后来,金总答应余初晖,让她保留技术工作,同时在市场部做兼职,拿两份工资,如果促成交易的话,还可以拿提成。
余初晖看似圆滑,但实际上是在保护自己现有利益的情况下,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
哪一位职场人不想多赚钱呢?
但是,赚钱也不能当冤大头,所以她这样合情合理的表达,非但没有让两位老总觉得她圆滑,反而觉得她具有当销售的潜质,是个人才。
在职场中,内心正直,外在表现也耿直的话,很容易得罪领导。
所以,圆滑不一定就是不好。
相反,内心的方正更需要外在的圆滑来保护,老好人只会被欺负,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开心地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同时获得自己应得的利益。
03 处事圆滑的人,能撑得起大场面余初晖获得了市场部的兼职工作,金总要求她熟悉各产品资料后,向大家做一个演示演讲,如果顺利通过,就可以投入到正式的工作中,也就是可以为潜在客户演讲了,客户签约后,她就能拿到相应的提成。
余初晖在公司中是新入职不久的新人,没什么根基,销售工作也没有工作经验,要给公司各部门的资深人士做演讲示范,这是一大考验,搞不好就会得罪人,从而失去市场部的这份得来不易的兼职工作,那她增加的收入也就又会泡汤,所以她非常重视这次演讲。
在演示演讲当天,余初晖用形象的日常生活中的比喻,来形容不同人群对信息的不同理解,把自己要演讲的部分分成了四部分,分别针对公司不同部门的人群口味。
她让大家根据需求,自行安排要听哪部分的内容,既节约了大家的时间,还能收到针对性的客观评价。
《欢乐颂4》剧照余初晖的做法很圆滑,但却是非常重要的职场生存法则,她能给所有人都留足面子,同时她也能得到大家的倾佩。
她既能好好地游走于公司各部门,又能管控好自己,不危害别人的利益。
在职场中,圆滑的人不死板,知道在适当的时候懂进退,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护自己,才能在来日施展自己的抱负。
圆滑的人能做到对所有事情拿捏自如,这样的人升职、加薪的速度永远都比普通人快。
-END-带你发现更多美好,分享经验,为你赋能,欢迎关注注: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我无比的爱这个电视剧,这种爱甚至超过了欢乐颂1和2,1.2在我看来更像是理想中的五个女孩的故事,我会很清楚自己在看情景剧。
每个人都是一段一段的故事。
而3.4不同,每一个人物更加饱满真实,每一个事例也更贴合现实。
我甚至在这部剧里开始学起了为人情世故的处理方式。
看3的时候就说过“爱上张佳宁这个演员,爱上余初晖这个角色”。
不过太爱就会寻到更多的瑕疵。。。
首先甭管是谁,每个人的台词都非得拽两句生僻的成语,这一点放在何悯鸿身上一点都不为过,可当所有人都搞这一套的时候,会很明显得感受到这所有的台词都是一个人写的,整的文绉绉的有点子装。
第二点我很想吐槽江疏影。。。
她剧中的职业与我密切相关,我会不停得思考这些关于生化实验的剧情合不合理,事实是展现出来的部分非常粗糙,而且她演的真的不贴切哇,有点浮于表面,没有展现一个科研工作者该有的样子。
目前我认为她的代表作仅《三十而已》。
再就是谁安排了戴维这么油腻的一个男的啊?!
他展现出来的除了装就是狂妄自大,真的没有任何好感。。。
而且窦骁天天整油条也真的感觉很不帅,救命!
我虽然非常讨厌何悯鸿这样的人,但是在4的结尾把她描述的众叛亲离,千夫所指是我觉得很膈应的。
编剧明明想展现的女性互帮互助,最后反倒搞了小团体,把何悯鸿写得蠢得无可救药。
如果现实如此何悯鸿是不可能继续住着的,而剧情却安排她一会儿一个理由又留在欢乐颂,这种关系的塑造很生硬,不流畅!
第4部风格变了啊,5个女孩叽叽喳喳个个能说会道,在一众演技派大拿电影质感的故事片里注定不能出圈,那就改换方向进攻美剧的戏谑高潮迭起!!!
以前觉得22楼里有幸福小孩也有不幸家庭的小孩,凑成一个五花八门的拼盘,那种在家族里身份卑微被亲戚甚至是至亲欺负的女孩子,离我们的生活甚远。
然,并不是。
阿初的妈妈当了一辈子苦媳妇,在婆家当牛做马受尽婆家的虐待和娘家的轻视,尝尽了生活的苦,却也早已认命。
失空交错,当何悯鸿执迷不悟为了爱情ALL IN 的时候,谁又会想到多年以后她会不会就是阿初妈妈的影子。
但是想一想艺术本是源于生活,又有多少家庭在关起门的日子里能够做到不惨一丝杂质?
细思极恐!
男尊女卑的思想也许根植在这片土地上,也许你只需抬一抬头就能看到新时代的阳光下它的各种变身?
所以,很佩服阿初拥有这样的勇气和力量,能够把妈妈彻底从烂泥中拔起,不留情面地斩断过去。
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永远最深,原生家庭的背负往往就是一生。
幸福小孩拥有的是与生俱来的底气,这是一份对人世间美好的坚定的相信,哪怕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挫折,他们强大的内心也足以导航人生之路。
而那些在不休不止的争吵、暴力、贫瘠中成长起来的小孩,他们总是会怀疑自己,是我错了吗?
真的应该是这样的吗?
天平的两端总在摇摇晃晃,要判别复杂的家庭是非对错,对于普通的小孩而言,真是太太太难了。
或许,哪怕是上帝,也只会摸一摸胡须叹一口气。
而我们都只是普通小孩。
祝愿所有的普通小孩都能拥有明朗的前程。
近年来关注于女性群体的剧愈发内卷,关注的视角也逐渐深入,不管是从女生到母亲身份的转变还是从家庭转入职场的角度等等,可以说百花齐放,话题有广向深入转变等等,但我依旧觉得时代下的女性群像刻画依旧有它不可替代的地位。
个人观点里:最普适的内容最有价值。
虽然聚焦于大城市的生活背景稍有偏颇,但必须说这是大势所趋,之前看过一份报告,现在的毕业生毕业后大多数都会选择到经济发展更好的城市,北上广深苏杭成为首选,“大城市打工人”好像成为了时代青年的代名词。
随之而来“社交孤独症”“打工人压力大”“996”“007”“职场pu!a”成为这类人群的热门形容词,这也是我看这剧时一个很大的体会,积累的生活情绪无处释放,反而是在剧里感人物所感,怒人物所怒,不管是将人物看成是自己吐槽生活的化身也好,还是对现实的另一种还击也罢,自己的情绪都在其中得到了发泄,可以说这种情绪价值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安慰。
而且在五美身上我能找到一份难得的投契与共情,很自然的能融入其中,在她们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在她们的人生经历中找到一丝参考,于我而言五美更像是身边可以给予建议的姐妹。
虽然我没有叶蓁蓁有钱有家室、没有朱姐人情通达、没有lucy颜值高、没有余初晖的通透、甚至没有何悯鸿敢,但不尽相同的人有着差不多的职场经历,也是我对这一季话题认可的原因。
打工人+职场小白这些相似的标签将我们关联;职场饭局、老板的画饼、职场绯闻和种种对女性职场的限制让我与角色共情,在大城市里很多时候自己都是一个人,偶尔和朋友吐槽沟通但毕竟彼此有自己的生活,面对生活和职场的无措,总是会有迷茫与无助,企图在别人的经历中找到一些借鉴和帮助,可能有时候像朱姐说的,听到建议不一定能做到,但也寥寥慰藉心中的不安,再不济也在她们的经历中学会了些如何看透老板的“话中话”,这也是我认为这种群像剧很有意义的原因。
还有就是关于女性问题的内容,虽然看起来女性的话语权逐渐在走高,但现实生活中类似于性别歧视、对女性设定玻璃天花板以及一些女性恶意的情况依旧存在,依旧需要持续的发声去被看到,我也喜欢剧中人物处理相关问题的态度,直视深渊才能成长,面对魔鬼才能让魔鬼无所遁形,面对压迫像余初晖一样正面维权才是硬道理;对于性别偏见还沾沾自喜的人,就应该像叶蓁蓁一样不仅是实力打脸,也要怼回去建立边界,“恶”有时候是因为放纵而变成了隐形的规矩被默认,如果人人反抗环境也只会变得越来越好,这也是给予现实和大众的一些反思吧
好久不看电视剧的我偶然打开视频app,无意中看到欢乐颂5开播了,点开第一集才发现剧情好像和我看的上一部欢乐颂接不上,仔细回忆,才想起来自己不知什么时候看过欢乐颂3,还记得当时看完第三部最后一集对第四部的期待,这才缓过来神,第四部还没看呢,不知是剧出得快,还是自己太陷于工作,好久不曾关注这些影视剧了。
打开第四部第一集后,还是熟悉的人物,熟悉的故事,好开心,终于又有值得追的剧了。
虽然从第三部开始豆瓣上评分就不高,但是我个人还是很喜欢这个系列剧,而且我觉得比第一二部好看。
从与现实的贴近性以及对个人成长,应对生活、社会和世界的有用性上来讲,我更推荐新人马饰演的欢乐颂3-5。
从人设和性格上可以说是第三部比前两部更接近现实生活中可能会存在的人物,且性格上像是前两部人物性格的重新组合,且化繁就简,人物背景、故事更有信服力。
比如说类比安迪在剧中定位,相比安迪的霸道总裁却身世奇特人设,Lucy职场性骚扰受害者的人设就更贴近现实。
虽然新人物也有一些槽点,比如对准科学家叶蓁蓁的科研工作描述的很少,让人误以为科研工作者都很闲,很多时间都花在朋友杂事和个人感情上了。
再比如说余初晖实实在在的努力展示不多,净口头表示了,投机取巧却办成了很多事情,让人怀疑现实中运气真的会眷顾一个人这么多吗,是不是不努力也会在很多事情上成功。
但是依然挡不住我很喜欢它,甚至觉得超过了对原班人马出演的前两部。
它真的聚焦了年轻人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原生家庭,重男轻女,家暴,职场性骚扰,性别歧视,职场竞争,职场规划,个人感情观,感情PUA等等,五个姑娘应对各种麻烦事的思考和处理过程教会我很多为人处事、变聪明智慧、拎得清的道理和方法。
除了去有风的地方,它是我喜欢的第二大剧,不同于前者的轻松温暖治愈,后者现实赤裸励志。
如果你想暂时忘掉充满烦恼的现实,治愈自己,那就去看去有风的地方吧,如果说你想要学会些什么东西,继续武装自己和现实战斗,那就去看欢乐颂3、4、5吧。
它们都是我在情绪低谷、emo时会想到的剧,剧里的人物和他们的经历故事会给我很多能量,激励我振作、调整,重新出发。
聚焦22楼多位女性,反映社会最真实最广泛问题。
并不存在什么大女主爽文,反而更能映射出社会中坚不可摧的一些诟病。
只想说这是被误解最大,严重低估的片子,也是最好的欢乐颂!!!这才是意义所在!!!导演和编剧真的很棒,将现实展现的淋漓尽致,我想这就是辩手所说的:“永远无法与女性感同身受”,在这部片子里剖析的完完全全!!!网友给出的差评,无法理解,不管是内容还是质量都是毋庸置疑的,是我看过最具价值的片子,会支持!!对于何闵鸿的争议,只是说明角色塑造成功,剧中何的角色是单纯,心直口快,书香气,认死理,没有丝毫社会经历的小白,这不正是被一些男性PUA的最佳人选吗?
对于戚来说何还有她背后的家庭,更是最佳!综上说述,部分网友是否对于“恋爱脑”的理解有偏差呢,“PUA”是精神控制不能与“恋爱脑”划等号。
恋爱脑确实是为了爱情奋不顾身,但不是建立在欺骗,恶意诱导的基础上。
好看!
比前两部都好看。
人物更丰满了,情节更有新意了。
一直有冲突吸引着你看下去。
符合人设没有蹦,这点就非常难得了。
让我有反思230427零点看完最后一集,下一季预告更劲爆啊!
太tmd期待了!
比看灌篮高手还期待。
本以为第四季最后一集不可能把前面所有的坑都填上,以为草草用何悯鸿的事做个结束就玩完了,没想到是留到了下一季。
这些内容够一个季了。
每个女的都有自己的烦恼要面对,下一季每个烦恼都升级了。
怕字数超了,就写这里了。
最后lucy给何悯鸿父母出主意,说是简单粗暴。
我暂停了,想一想有什么办法:结论是没有。
被精神控制了的人,你跟她再怎么摆事实讲道理都没有用。
尤其是何悯鸿这种家庭,不是说她家庭不好,正相反,因为家境还不错,父母培养出她这样的孩子兼职就是坏人眼中的羔羊,被精神控制最好的对象。
难怪有些父母宁可培养个坏孩子至少不被欺负,也不想培养的孩子成为乖乖女被人买了还帮忙数钱。
原来齐木打的是这个主意,还以为他就是单纯骗个女的当老婆省下保姆费用,还给她生孩子,孩子跟是他控制何悯鸿的手段,再说了何悯鸿长的不错。
我是没想到他都算计到她父母那里去了,厉害啊。
我之前只想到齐木本身有个痴呆的老妈,现在为了绑住何悯鸿,就搞大他的肚子,虽然是为了找个免费的劳动力,但她在她怀孕期间不能干活,齐木岂不是还要花更多时间经历来照顾两个人他怎么做到的?
原来答案就在何悯鸿父母那里!
这就是他的算计。
软的不行只能来硬的,果然这就是lucy的办法。
我后面没在坚持这办法是因为这只是短期的解决办法,何悯鸿是个成人,没人能阻止她要做的事。
其实再何悯鸿父母第一次找上齐木家的时候,何悯鸿爸爸关上门那一刻我就想到,碰到这样被精神控制的女儿最好的办法就是狠下心当没生过这女儿。
否则连自己都要被拉下水的。
最后何悯鸿父母还是没能阻止她回去。
经过这一战她就更笃定自己的选择,以为自己为爱放弃亲情多么伟大,看不清自己一直被骗的事实。
可惜了,看预告,解救她的方法是让她的前任现身说法。
我觉得这招叶蓁蓁之前提到过啊,她说她只能想到这种出钱的解决办法。
前面有伏笔,何悯鸿的房租是先付的,好像是一季度然后再重新签。
所以就算她父母不给她钱她也有的住。
想想,她回去也应该是去齐木家里不会会拿宿舍了,那预告怎么有她在宿舍?
为了找她们兴师问罪?
大骂一通然后还是接着住齐木家?
那就更容易内齐木控制了。
齐木回家崩溃那一刻我是理解的。
本来好好的保姆照顾老妈。
现在一时半会找不到人照顾,工作也不好安排,要是丢了工作那就更惨了。
太难了。
余辉初的问题是他老爸,预告里好像她有人给她介绍男朋友但好像知道了她的家庭情况被说闲话。
朱哲她那老弟怎么能那么无耻说那些话还不脸红。
自己没本事还怪被惯坏养废了。
他是不是去她酒店闹了。
朱哲升职不顺太难了,学历就算了,还有职场女性的锅,怕结婚生子没时间精力所以不敢给她重要职位。
叶蓁蓁那一对嘛。
lucy这有点意思。
有个能当自己女儿的妹妹,以后她找男朋友就难了。
这个我在知乎上看过。
很无耻的父母。
自己想生就生,生下来了知道自己养不了就丢给大的。
拖累大的一辈子。
我实在不知道他们脑子里想的是什么。
大的如果是女儿估计是重男轻女的早已理解。
但想生趁早啊,别跟我说政策放开了才想生。
就没考虑高龄产妇的风险吗?
自己精力不济还能照顾得了孩子?
孩子有能当爷爷奶奶的父母她心理能不有点问题?
我随便一想就这么些问题难搞啊,他们生孩子前都不过脑子的吗?
还是一味滴指望大女儿。。。
那就太无耻了
《欢乐颂4》终于看完了。
虽然本剧上架有爱情类,但剧里没有爱情,只有生活真象,看得很浓重。
叶蓁蓁在单位只想搞好研究,可是被人造谣绯闻,只得把自己变成骄横的富二代才压下重妖。
她只想和戴维开开心心的在一起,又不得不被戴维的父母算计利用。
我希望女儿和她一样,简单快乐做自己想做的事,做个幸福的小孩。
可是我们又怎么能像她的父母那样富有呢。
生活呀。
朱喆一个独立的人,背负着弟弟妹妹的压榨,还能干出番事业。
她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呀。
可生活中又有多少像她那样,努力却没有得到好结果的人呢。
我希望女儿如朱喆身怀技能,经历苦难还满怀阳光。
在二十二楼她就是一个知心大姐,进退有度。
露西,更现代的女孩,经历了苦难,还是积极上进。
面对父母生二胎,她不能理解,她不知道如何与父母相处,工作忙,父母需要帮助,她选择了经济帮助,却被父母不理解,说成是“指望不上”。
被男朋友认为是“冷血”而拉黑她。
这是个现实的社会现象,工作、父母都需要你的时候,真得会出现两难。
社会一方面要求子女多照顾父母,可是工作让你不得不加班加点,一有松懈就可能被下岗。
只能提倡相互理解吧。
我身边也有这样的例子,我父母就反对孩子为了自己的事业远在他乡,而不照顾父母。
可是孩子如果在身边啃老,你们又如何对待。
70后是很尴尬的一代人。
余初辉是个拎得青的人,她的经历让她有更多的戒备心。
她是善良的她不想伤害别人而选择不谈男朋友。
能把合作伙伴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
令人佩服。
在身在泥潭里,还是没有放弃积极的生活。
还把母亲从泥潭中拉出来,她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
被那么多人误解。
她却依然面带微笑。
何悯鸿,从善良的家庭长成起来,善良被别人利用还不自知。
是她父母教育的失败。
我也很害怕你会成为那样的父母。
教育孩子是个大问题,我们不想让她们看到黑暗,她们却被黑暗吞噬。
看着戚牧一步步控制何悯鸿,让她心甘情愿的为他做牛做马。
心里不是个滋味。
我害怕我会像何悯鸿的父母教出一个太善良的女儿。
如果我也拎不清一下分析。
没有父母、朋友的阻拦,何悯鸿和戚牧能走到幸福的一边?
爱情让人变傻,愿意牺牲自己保全别人,何悯鸿是不是很伟大。
什么是爱情?
爱情就是相互喜欢,什么是婚姻?
婚姻除了爱还有要其他,比如金钱、地位、家庭背景、思想观念,社会舆论……两个人能走进婚姻并能开长地久真得不易。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