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还不错 我觉得那个场景很HIGH就是成龙两人跑到某道场找张静初的师傅 由于黑人帅哥太挑衅某超级高的巨人跑出来耍他们俩玩 真够HIGH的顺便问一下 谁知道开头 那个家伙还在当交警的时候 拦住了一辆两个美女开的敞蓬跑车的 里面那俩美女是哪两个演员啊 脸很熟 可我就是想不起来知道的回答下谢啦
第二部和第三部相比第一部,时间都要短了很多,大约90分钟,再加上黑人嘴炮和成龙的打戏,所剩的时间其实显然不足成为一部合格的剧情片,所以导演用这个时间直接告诉观众剧情其实都可以不用看,成龙的打戏+黑人的嘴炮+舒适的爵士乐+美女构成了这部美国卖座片的基本要素。
前两部我都打了三颗星,至于这一部为什么我要打四颗星,主要原因就是这一部真的玩的更加开了,更加迎合美国观众,我想这一部电影最终归宿了他原本应该要有的样子。
(臭屁搭档组合,能干的出什么符合逻辑的事情吗?
)这部电影首先的亮点,在于开头逼着法国司机开车的对白台词,完全承认美国就是一个霸凌主义国家,并且还用枪指着司机说:你能拿我怎么样(潜台词),我觉得美国这种自我无赖的风格真的酷毙了,虽然我是纯种的中国汉族……也许会有同胞们会感觉不舒适,可能各有所好吧。
第二个亮点当然就是尺度加大了,玩的更加开,配上这部电影的爵士风格背景乐和节奏,加上黑人嘴炮,加上成龙的动作戏,感觉这部电影就像在听着一首歌曲,观众和主角透过荧屏玩嗨到了一块(当然需要开杜比音效以及HDR画质去感受)。
而且已经淡化了很多剧情,就一条线,韩大使女儿被绑架,也许导演正想告诉我们,这部戏就是让你看着玩的,而不是让你去看剧情。
相比第一部和第二部,导演的这种卖座的肯定态度,让观众玩的很舒服,没有那么遮遮掩掩的还想着用比较复杂的剧情去掩盖掉他想玩的意图,这样反而让观众对电影的定位和审美产生了模棱两可的想法。
综上,虽然卖座的警匪片套上主角各种幽默的人设已经成为一种类型片,没有什么剧情可言,已经违背了电影制作目的的初衷,但只要你改变看电影的态度,去主动迎合这类成功的卖座片,你就能玩的开心,就像一本华而不实的书,在你读的时候,你是浸在富丽堂皇的的文字中,而不是浸在沉于思考的汪洋当中。
但电影和图书毕竟是两回事,电影有画面,而这种卖座类型片,必然成为电子信息时代下越来越热的作品类型。
大哥在好莱坞的片子总和香港土产有些差别,或许是因为要分配精力在那并不熟练的英语上,导致表演总是显得火候不到。
这一点是中国人的通病,张静初也是一样。
动作戏的渐趋平庸或许是因为大哥老了,这么打下去总不是个办法,搞笑功夫是成龙赖以成功的根本,但本片中功夫寥寥无几,倒是搞笑越来越多,审讯犯人时孩子气的对骂,这样的笑料好莱坞中常见,但发生在成龙的身上还是让人有点不自在。
Chris Tucker唧唧歪歪的呱噪让人很不爽。
而且剧情实在无甚新意,以往这些硬伤都会被成龙华丽的功夫掩盖,但随着功夫成色的渐渐褪去,剧情上的不足就越发显得明显。
真田广之和成龙的关系过于轻描淡写,只是同出一个孤儿院怎么会有这么复杂的感情羁绊,而且为什么这种羁绊只是成龙一个人有。
最后在安全网上真田放开成龙的手一样显得假惺惺,如果要感动在成龙第一次伸出手救他就应该感动,要不就索性一坏到底,这种当不当,正不正的感动,完全是为了电影的发展,太过生硬。
Noémie Lenoir第一次出现倒是挺让人惊艳的,大V字领除了不该看的都看见了,法国名模的身材的确不错,露来露去尽显花瓶本身。
而至于张静初,我实在不知道她再干什么。
一直不知道这个和成龙并肩作战的饶舌鬼居然就是fifth element里面的Ruby(就是那个DJ,对着waitress吼着, i don't want one positioin, I want all positions)。
那小哥当时也是魔鬼身材啊,现在肥成了拳王阿里了。
Year Film Role Notes 1988 Roseanne Himself TV Series 1992 Hangin' with Mr. Cooper Rapper TV Series 1994 House Party 3 Johnny Booze 1995 Friday Smokey Panther Bodyguard Dead Presidents Skip 1997 The Fifth Element Ruby Rhod Money Talks Franklin Hatchett Jackie Brown Beaumont Livingston 1998 Rush Hour Detective James Carter 2001 Rush Hour 2 Detective James Carter 2001 Diary Himself TV Series 2006 African American Lives Himself TV Series 2007 Rush Hour 3 Detective James Carter 2009 Mr. S: My Life with Frank Sinatra George Jacobs
电影一贯的快节奏,叙事也比较完整搭档还是一如既往的美式幽默,一样的好色搭档还是很搞笑,幽默也有了,惊险刺激也有了,商业片的看点就是这样吧?
感觉出租司机算是一个比较出彩的点,比较让人意外的一个角色看了结尾的拍摄花絮,还是蛮有意思啦成龙算是一个时代的灵魂了,好多电影作品都是和家里人一起看过的,经典
最近开始在没看完的前提下就敢盖棺定论了,不知道是不是电影越看越多长了胆气。
对于这第三部,我只能说如果是十年前的我,会很喜欢。
听说最后还会有波兰斯基亮相,可惜我撑不到了。
张静初的初场表演让我彻底放弃了希望。
那真的是在“表演”。
距离第二部五六年了,成龙更老了,身材有点发福,脸上的皱纹也愈加明显,所以动作戏持续减少,这个真的可以理解。
但是一脸的正义凛然,又圣母的要命,看起来爽快感太欠缺了。
黑人也有点老态,但还是一如既往的好色如命,啰嗦恶心。
张静初真是毫无存在感啊。
剧情就不讨论了,世界上最大的犯罪组织三合会搞不定两个警察,也是醉了,剧情合理度太低,但是好歹还有几个桥段不错。
第一个就是在华人武馆,孙明明的大脚和超高的身高,将两个人抡着转,挺有创意的。
在俱乐部里面,一个华裔女杀手虽然出现的很突兀,但是用扇子飞刀做武器,这个还是很少见的,很妩媚哦。
在舞台表演现场,那群靓女身材很好哦,歌曲很动听,女主身材没的说啊。
最后就是埃菲尔铁塔大战,继续前两部的风格,两个人又是高空坠落,这次用的是法国国旗做简易降落伞。
打斗场面很少的,成龙也放弃了杂耍式的打斗,跟真田广之拼起了日本刀。
当然了,这部电影看起来很郁闷的,最后救真田广之被反扔下楼,结果第二次救他,真的圣母的一塌糊涂,不是傻子就是脑残。
怪不得像死侍这样的会大卖,苦大仇深正义爆棚的超人蝙蝠侠票房不如人意。
我看电影就是为了放松,有这样的情节,真的感觉很糟糕。
文/狐狸梦见乌鸦《尖峰时刻3》是一部让人轻松愉快的电影,可是在狐狸看片过程中却心中略有不快。
并不是说本片笑料生硬,剧情老套,本片依旧是历来《尖峰时刻》系列的老套路,这里指的是一些影片之外的故事。
但是说狐狸节外生枝也好,说陈词滥调也罢,有几点个人认为的欠妥之处不吐不快。
既然已经说了本片继承了《尖峰时刻》系列的一贯作风,还是那些耍宝风格,一场电影下来,笑场不断,毫无冷场,是一部放松心情的必备娱乐大片。
而且我们还是会看到这对一老一少,一黑一黄的乌龙警探组合大玩他们的看家本领,一个摆开罗圈腿上窜下跳带玩命,一个甩开腮帮子满嘴跑火车。
这些经典的招式都是上个世纪80年代《致命武器》系列玩剩下来的,没想到到了现在还是如此受用,屡试不爽。
不过,热闹归热闹,在乱哄哄的飞车+飞人之余,片中还是少了一些我们熟悉的东西——大哥的功夫。
在本片中,大哥虽然跑来跑去,飞身上房非常卖力,而且还在美国电影中首次一展歌喉。
但说实话,本片中大哥已经不再“打”了。
记得李连杰在拍完《霍元甲》后表示,自己不再拍武术片了,在以后的电影里我们也的确看不到昔日黄飞鸿的“佛山无影脚”了,大多数动作场面都是依靠枪械、飞车辅助完成,关键时刻才小试拳脚(《游侠》)。
成龙大哥亦是如此,虽说大哥已年过半百,但是也还没到“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地步,在《宝贝计划》里几下牛刀小试也宣告自己并不倚老卖老。
而在《尖峰时刻3》中,大哥真的没有在露两下,就连最后一帮小弟们都交给“大嘴黑哥”来处理,与真田小队长的大对决也只是耍了几下“花刀”,无疑让我们这班功夫影迷略有失望。
其实之前也料到在这样一部电影中大哥不会多打几下,但也没想到竟然真只“打了几下”。
在本片中,大哥已从“功夫明星”转变为“动作演员”,飞车追贼,枪战火拼样样拿手,唯独不见了最拿手的“kongfu”。
但是这也不是大哥有意而为之,细想本片的剧情,轮到大哥动手的情节还真的没几场,就连最后Boss战,对方都是自己曾经相依为命的好兄弟,也难怪大哥施展不开,剧情的需要也真的印证了那句老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除了剧本原因,我们只能在大哥那位黑搭档身上找折了。
先前预告片中,“Cris Tucker”的字样出现在“Jackie chan”之前就让狐狸很是不爽。
果然这次此人凭着一张“臭嘴”在台下赚了“两千万+20%提成”的第一片酬,在台上也抢了大哥的风头,可谓“双赢”。
但是他个人的“双赢”也没有换来影片在票房和评论界的“双赢”,其实连“单赢”都算不上,而且评论界的一片砖头大都是冲着此君而拍的。
虽说克里斯·塔克从《尖峰时刻》第一集一直唠叨到了第三集,可是前两部还有大哥的功夫为自己撑出一片天,而在本集中已“不打”的大哥的风光已被“三寸不烂之舌”盖过大半,就连二人一同出镜的时候,也是这张嘴在大倒脏水,而大哥更多时候则是在一旁充当看客和和事佬。
一般在传统功夫片中拳脚的威力要比枪械更致命,而在本片中真正的致命武器确实“嘴上功夫”。
但谁让本片是美国电影呢,片中克里斯·塔克虽然大拍中国人马屁,但是从骨子里透出的还是那熟悉的美国文化,在电影院中的本土观众们,对成龙的笑是一种“礼貌的笑”,而对克里斯·塔克的笑才算上“内心的笑”。
但是,本片的最大缺点还是出在这张嘴上,本片的一些动作场面还是很有创意和搞笑,但是这张嘴吐出来的还是上个世纪的笑话,那个“YOU”和“MI”的谐音笑话在80年代《加菲猫》动画片中早已领教,其他一些更是老调重弹。
这一点也就说明这位黑哥为什么不如他的同名明星——克里斯·洛克了,看看后者主演的《临时特工》,你就会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嘴上功夫”。
(详见《《临时特工》:不一样的动作喜剧》)而本片比较成功的一点就是,成龙和克里斯·塔克开始“互相学习”了。
片中,大哥不只一次在克里斯·塔克面前耍嘴皮子,而塔克同学在连珠炮之后也不忘秀几下花拳绣腿。
归根到底,本片的一些毛病不在演员身上,真正的原因则出在主创人员本身。
本来,像这样的警探组合在如今的好莱坞已不再吃香,《尖峰时刻》前两部大火的原因无非是靠着“饶舌耍宝”+“功夫无敌”这两样法宝。
而在本片中,由于剧本和编导的安排,两样法宝缺一,不见了新鲜的“kongfu”,剩下的只有美国佬熟悉的饶舌文化,自然在娱乐效果上大打折扣,(狐狸比较喜欢的《临时特工》未红的原因大概也在于除了“饶舌将”克里斯·洛克执掌门户之外,还缺少一个强有力的卖点),布莱恩·雷特纳在相继搞臭了《沉默羔羊》第三集和《X战警》第三集后,连自己的原创也不放过,也许他真该闭门好好想想问题了。
如果要拍第四集的话,最好把这哥俩弄到非洲去面对野兽和土著,这样两样法宝就都能用上了。
IMDB评分: 6.4/10狐狸评分:观赏性:★★★★娱乐性:★★★★回味性:★★总 评:★★★☆
《尖峰时刻3》(2007)《尖峰时刻》(Rush Hour)是1998年由成龙和克里斯·塔克(Chris Tucker)联合主演的喜剧动作电影,之后又陆续推出了系列的续集《尖峰时刻2》(Rush Hour 2)、《尖峰时刻3》(Rush Hour 3),并将在2020年迎来第四部《尖峰时刻4》(Rush Hour 4);该系列不仅是成龙真正意义上第一次担任外国电影的男主角的台阶,也是中西文化之间的一种交流和融合。
本文将细数《尖峰时刻》三部曲中的隐藏的所有彩蛋,如有缺漏欢迎补充。
《尖峰时刻》1. 克里斯·塔克饰演的卡特(Carter)有一句台词为:“Which one of y'all hit me?”(你们谁打的我?
),致敬的是1954年黑泽明(Akira Kurosawa)的经典电影《七武士》(七人の侍),里面就有一个桥段为一个喝醉酒的武士被打后,说出了同样的台词。
《尖峰时刻》(1998)
Shichinin no samurai (1954)2. 当卡特射击克里斯·潘(Chris Penn)客串的克莱夫(Clive)的车并让其停下时,他跳起了类似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所常跳的标志性舞蹈,事实上在这三部《尖峰时刻》里,卡特曾数次模仿迈克尔·杰克逊,如在《尖峰时刻2》里献唱了其的经典歌曲“Don't Stop 'Til You Get Enough”。
《尖峰时刻》(1998)
《尖峰时刻2》(2001)3. 影片中有一幕是成龙饰演的李督察(Lee)被卡特带到好莱坞中国剧院(Grauman's Chinese Theater),事实上,在2013年,成龙在此举行了按手印仪式,成为继吴宇森后第二位在广场留下手印的华人明星。
《尖峰时刻》(1998)
除了手印,成龙还留下了他标志性的大鼻子印4. 而在好莱坞中国剧院,卡特让李参观约翰·韦恩(John Wayne)的足迹,而成龙之前在与欧文·威尔逊(Owen Wilson)合演的动作喜剧片《上海正午》(Shanghai Noon)中饰演的角色,就有明显的模仿约翰·韦恩的桥段。
《尖峰时刻》(1998)
《上海正午》(2000)《尖峰时刻2》5. 在一次节目中,克里斯·塔克曾经提到过,有一次他在香港拍摄电影时,许多香港本地人错将他认成NBA球星科比·布莱恩特(Kobe Bryant),所以在《尖峰时刻2》中,可以看到有一幕,一个香港老奶奶对他说:“走开点,科比。
”(Move aside, Kobe.)
《尖峰时刻2》(2001)6. 在《尖峰时刻2》结尾,在机场里有一个男士举着一块写有“Freitag”的牌子,这里指的是影片的制片人詹姆斯·弗雷塔格(James M. Freitag)。
《尖峰时刻2》(2001)7. 成龙最喜欢的数字是32,影片中有一幕,李将嘴中的手榴弹吐出时,炸弹落到了赌盘中的32号位置并爆炸。
《尖峰时刻2》(2001)8. 在《尖峰时刻3》中,卡特在飞机上点了一份鱼丸冻(Gefilte fish),同样在《尖峰时刻2》的结尾花絮部分,卡特同样点了一份鱼丸冻,但因为多次说不出其英文名的发音而导致最终没有出现在正片里。
《尖峰时刻2》(2001)《尖峰时刻3》9. 当李和卡特第一次上了伊万·阿达勒(Yvan Attal)客串的出租车司机乔治(George)的车时,乔治对卡特说他们连打篮球也不是欧洲人的对手了,这里暗指的是2006年的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Basketball World Cup)中,美国梦之队以6分的差距输给了希腊队。
《尖峰时刻3》(2007)10. 在塔楼上的打斗桥段中,真田广之(Hiroyuki Sanada)饰演的健治(Kenji)用的是一把中国剑,而李用的则是一把日本武士刀。
《尖峰时刻3》(2007)11. 在中国武术道场的场景中,道场中央挂着一幅画像,画像中的人为霍元甲,清末著名爱国武术家。
《尖峰时刻3》(2007)
霍元甲12. 在赌场时卡特坐在由诺米·勒努瓦(Noémie Lenoir)饰演的吉纳维芙(Genevieve)旁边时,卡特介绍自己时用到的句型,很明显是模仿著名的小说虚构人物,代号“007”的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的口头禅。
《尖峰时刻3》(2007)
《007之诺博士》(Dr. No)(1962)13. 卡特在一家餐厅里看的电影是法国字幕版的《夺宝奇兵2》(Indiana Jones and the Temple of Doom)。
《尖峰时刻3》(2007)
Indiana Jones and the Temple of Doom (1984)14. 卡特在更衣室时说道他叫“Bubbles”,实际上“Bubbles”也是迈克尔·杰克逊的宠物猩猩的名字,这显然又是克里斯·塔克在电影中与迈克尔·杰克逊之间的又一个关联。
《尖峰时刻3》(2007)
迈克尔·杰克逊和他的宠物黑猩猩15. 当卡特威胁由马克斯·冯·叙多夫(Max von Sydow)饰演的雷纳德(Reynard)时,他说道图书馆以及与鼠为友的桥段,这是致敬斯蒂芬·金(Stephen King)的两部小说《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绿里奇迹》(The Green Mile)中的桥段,而这两本小说最终都被弗兰克·德拉邦特(Frank Darabont)改编为同名电影。
《尖峰时刻3》(2007)
《肖申克的救赎》、《绿里奇迹》结语《尖峰时刻》三部曲不仅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新的台阶,也是20世纪以来,成龙顺利融入好莱坞,成为华人明星的招牌的重要一步;影片质量虽然逐渐有所下降,但凭借着成龙的龙式动作以及克里斯·塔克的喜剧表演,《尖峰时刻》在双男主动作喜剧领域有着自己的闪光点和亮点;2020年的《尖峰时刻4》面临的不仅是世界政治格局的改变,还有两位男主的票房号召力的日渐下降;究竟片方会如何让这个系列复活,注入新鲜血液,以及这个系列的最终走向会去何方,让我们拭目以待。
《尖峰时刻4》即将来袭?!
三部曲中 卡特的人物形象塑造让人印象深刻 从一开始觉得他不正经 到每次都期待有他的画面 这个黑人兄弟在三部电影中是越来越讨人喜欢了 有着伶俐的口才 大胆真实的性格 猥琐又可爱的黄色搭讪技巧 都让人忍俊不禁;而双人组的设定也让人感慨万分 从一开始的互相嫌弃不喜欢对方到后面互相的学习对方 吵架后迎合对方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人与人交往的过程是互相付出 交心 ——夏大良 成龙进军好莱坞前期的电影,没啥烧脑度,过程看着爽快,打斗戏酣畅淋漓,真枪实弹。
女性角色刻画略过单薄,或许是早期好莱坞电影的通病,但是都挺有性魅力的。
素容从小女孩成长为少女让人惊叹,但是她人格的成长却停滞不前,虽然有武打动作(尖2),但是作用仅仅是调节气氛。
讽刺法国警察和美国人的剧情特别有意思,让人影响深刻,欢笑之余不免反思历史问题。
总之笑点足、诚意够,情感戏略微欠缺,一部不错的爆米花电影。
——多多
现在对这种片都不怎么感冒了
作为一部动作喜剧,动作已经不剩什么了,笑料也越来越生硬,总的来看,本片以其情节之粗糙、结构之断裂终结了这一系列。
法国人民是怎么同意这对基佬在埃菲尔铁塔上造反糟蹋法国国旗的
看到第三部。理解了美国人视角是如何看这个世界。两个主角,工作打架玩命救险全是中国人干,还被鄙视成3rd world ugly身高不如史努比,因为态度太正啥好处也捞不着。泡妞休假耍帅偶尔抖个机灵全是美国人,结果不是捡钱就是捞到女人亲热。法国人是他们嘴上的朋友,没过命的交情,也从没尊重过。美国人想做轻松还拿大头的事,中国人给他们卖命,其他只是听吆喝的小弟,这就是美国人的世界观,原来多少年前就是这样了。他们知道不知道自己很烂?当然知道,第一集就写了。那又怎么样,家里底子厚,又走运走惯了。谁能抗拒当老大的福利呢,至于真理正义,哥从来都没当真的。
幕后花絮总比正片精彩。I am not ur brother? The stuff we been through? Rush hour Rush hour2?这句最搞笑。
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2013.12.24想看Edi2023.03.18看了HK。三十岁已经没了才来看。张静初在那是和HK几个大佬关系不错也在HK拍电影还搞出来这么一部拿到了推荐申请了优才和HK护照结果后来把路走窄了真的可惜。Jackie成的好电影看一部少一部尽管还是经常推出新(烂)片。依然是华人帮会的故事,法国司机抱怨米国只会带来战争。
张静初英文讲蛮好的嘛。。
一如既往的搞笑 居然有张静初我到现在才发现
巴黎的警察系统都被三合会渗透了?
在香港就绝对毒药了
这个系列拍不下去了……
我发誓再也不把时间浪费在这种片子上。
大哥永远能给我带来快乐~
第一部反派英国人,暴徒全是中国人。第二部反派、暴徒全是华人、中国人。第三部反派日本人。而美国人都是拯救世界的英雄,呵呵,狗屁
波兰斯基好可爱...
客串的马克斯冯西多跟波兰斯基以及篮球运动员孙明明同志……工藤夕贵是真老了,又一部普通的成龙电影
爱死Chris Tucker 了
成龙你···
真尼玛没任何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