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无穷动

无穷动,Perpetual Motion

主演:洪晃,刘索拉,李勤勤,平燕妮,章含之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5

《无穷动》剧照

无穷动 剧照 NO.1无穷动 剧照 NO.2无穷动 剧照 NO.3无穷动 剧照 NO.4无穷动 剧照 NO.5无穷动 剧照 NO.6无穷动 剧照 NO.13无穷动 剧照 NO.14无穷动 剧照 NO.15无穷动 剧照 NO.16无穷动 剧照 NO.17无穷动 剧照 NO.18无穷动 剧照 NO.19无穷动 剧照 NO.20

《无穷动》剧情介绍

无穷动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大年三十的除夕夜,三个混迹于中国上流社会的成功女性——时装模特琴琴(李勤勤)、房地产经销商夜太太(平燕妮)和才貌双全的艺术家拉拉(刘索拉)——应同样是成功女性的时尚杂志出版商妞妞(洪晃)的邀请,来到她家过春节。 妞妞请客的目的是想找出哪一位是她离家出走的丈夫的情人,而众人也知所赴的是鸿门宴,所以一开始讲话时都很小心翼翼。随着她们对各自情感故事的讲述,妞妞发现谁是她丈夫的情人已经不再重要,因为某种程度上她和她们是一样的人,在成功自信的外表下,心里所藏的,是那些过去年代遗留下来的不可弥补的情感歉疚和无穷动的欲望。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圣诞原木大明奇冤野兽家族第二季闪电侠第五季麦斯卡:死灵法师潜行吧!奈亚子(新TV版)我推是反派大小姐神话任务第二季巧克力医生超市特工第三季超感猎杀第一季海上传奇玩命追逐洗发魔法二合一面具危险警告私人课程那些人们血腥姐妹会学区房72小时古寨警情星际宝贝加盖春光最短的距离是圆的2:雨和苏打水相扑男孩1941之春镇魂法师舞出我人生4社区主任吉尔莫女孩第三季

《无穷动》长篇影评

 1 ) 引以为戒,引以为戒啊

我是用快进看的,觉得是不错的片子,就是拍摄手法寒碜点儿,这些其他前辈有写。

简单总结下,四个貌似风光而内心彷徨的中年女性怎么也搞不清自己哪哪儿有问题,在四合院里耗了一天,让我们看病例,趁早引以为戒。

1,职业女性Spoiled。

老惦记自己跟美国搭界的身份,老惦记自己的高贵出身,给自己堆积了许多泡沫,可惜个人魅力跟那些的关系并不大。

多心,导致没有真正的朋友。

爱老公,却丝毫不了解他。

2,美貌模特感情无方向,不独立。

小心侍候别人的情绪,也喜欢把自己的情绪披露出来。

self-absorbed,可离开男人就无法找到自己,才一嫁再嫁,一爱再爱。

童年时的心理问题一直不作任何修复的努力。

3,富婆感情比较封闭。

自从父亲去世后节日对她就没意义了。

似乎没有什么事真正对她有意义的,抽离的人。

笑的时候很正常,一旦笑完脸挂下来,就显出了丝毫不开心的本相。

4,名文化人洒脱、永远青春、豪爽的表象下,严密地掩盖了最脆弱的内心。

她已经是发散型的人,由于过于善感,情绪奔流,仍然无法控制。

那个男人究竟怎样我们不知道,但是女性的通病似乎是到了一定等级后将男人放置在对立的位置去探讨,即使心里牵挂得要死。

男人更严重,一开始把自己当大人就会有这毛病。

这年头没有一个所谓成熟明智的人会说“我很爱他/她,我们是注定的”,所以中年人啊,你们就互相猜忌吧。

这四个人,有最佳的标签,但可惜这四张标签,跟幸福一点关系都没有。

童鞋们,我们可以跟她们一样成功,但是不要跟她们一样拎不清自己的人生到底在哪里。

至少片子里讲得分明,它不在精致舒适的小日子,不在过往的罗曼史,不在家里阁楼的珍藏,不在精心保养的容颜,也不在男人的电话里。

过往的遗憾,逝去的岁月,都纷纷翻过才是,陷在里面,思路太过拗,对人对己都没有太大的价值。

 2 ) 吓死男人

这里没有广告里卖脸霜的无暇美女,没有卖奶茶甜美微笑的青春少女,没有卖尿布或卖色拉油,辛勤炒菜换尿布的美妈。

这里有的是传统定义所有女人都应该羞于让人看见的东西,都被拍成大特写占据整个大银幕,老女人的大特写,粉饼下雕塑一般的大毛孔,皱纹,干瘪的嘴唇,大笑时候牙上还挂着个凤爪,难怪有人大呼女性主义恐怖片。

这里女人的年龄,在传统的影视剧里,她们就几个角色:老妈子,欺负媳妇恶婆婆,老母亲,老太后,慈祥奶奶等类似角色。

可是这个电影里,这个年龄的女人却不是以上任何一个角色出现。

她们只是老去的少女,她们像小女孩一样的开玩笑,玩游戏,唱儿歌,回想自己的爸爸,妈妈,回想小时候的家庭生活,回想自己的男朋友,前夫,一个又一个的情人。

老女人一脸凹凸,阴影里抽着烟,可她还被唤着童年的名字:妞妞。

这是一群活过的老女士,她们不是一蹦出来就是谁的妈,谁的奶奶,谁家的老奶妈,谁的恶婆婆,她们是曾经活过的人,从小女孩,到四十岁更年期的老少女。

和所有男人一样经历过文革,改革开放,经历过性,她们还幸运地海外云游过,她们还幸运的拥有很多东西,金钱,小狗狗,四合院,她们曾是小女孩,是性感的少女,也是妻子,情人,还是商人,老板,艺术家!

但在世俗眼里,她们无奈都只有一个样子,老女人!

还是被丈夫抛弃的老女人。

但是影片最后,几个女人犹如大佬一样昂首阔步走在大道上的时候,我仿佛感到:对!

老女人!

茁壮地存在着的老女人!!

这是几个活过的女人的故事,她们这样的形象出现在影视剧里,是少见的。

可是在现实的世界,有千千万万的她们,茁壮地走在大道上,她们的经历和感觉,都懒得告诉你。

 3 ) 女人的悲歌

  三个女人一台戏。

女人是喜欢说话的高级动物。

女人聚集在一起,除了象男人一样可以啃鸡爪、喝茶、打麻将、抽烟、看电视外,还可以聊天,聊只有女人之间才会聊的体己话儿,聊只有女人之间才会聊的私密语儿,聊男人,聊孩子,聊婆婆,聊媳妇,聊情人,聊情敌,聊得天花乱坠,聊得口吐白沫,聊得昏昏欲睡,聊得两眼放光,聊得热泪横流,聊得开怀大笑,聊得痛不欲生。

  没办法,谁让她们是女人呢?

聊天说话就是女人的天性。

而电影《无穷动》恰恰抓住了女人的这个天性,并通过一部电影让女人的这个天性得到了绝无仅有的完美体现。

  故事里正式出场的只有七个女人、一只小狗、一只小鸟和两只鸡。

整个故事就象室内剧一样,只发生在洪晃所饰演的妞妞家里。

真正参与谈话的只有四位女人——妞妞和她的三个女朋友拉拉、夜太太、琴琴,也是她摆下的鸿门宴所需要查找的给自己的老公发“黄色”电子邮件的情敌。

还有三个女人,一个是张妈,只负责开门和倒茶;一个是保姆,只负责抱着小狗来妞妞家拜过年后即转身离去;一个是茶馆送饭的服务员,她也只是给四位女主角端上一盘“菊花招手”之后就悄然隐退了。

而那只小鸟,只是用来将镜头转移到妞妞家的阁楼,抓住与否并不重要;那两只鸡,也很快成为四位女主角津津乐道的美食。

  所以,《无穷动》注定只是一部用来把女人的聊天发挥到极致、表现到极致的电影,聊天是它的精华,聊天是它必须出彩、也只能靠聊天来出彩的东西。

而聊天又靠什么呢?

当然只能靠语言、语气和表情。

这让人想到老舍的话剧《茶馆》,场景也只是在一间茶馆,出彩的也是一群人的热聊。

只不过,在《茶馆》里聊天的是一帮忧国忧民的爷们儿,而在《无穷动》中,聊天的主角却是四位基本处于上流社会、衣食无忧的小资女人。

  我不清楚电影为什么叫《无穷动》?

也不知道“无穷动”到底意味着什么?

只是觉得四个女人演的这出戏还算不错,语言精彩现代,语气绘声绘色,表演入木三分。

而且,由于妞妞已经有言在先要通过这次活动把幕后情敌揪将出来,因此,贯穿整部电影的还有悬念,有一种阴森的冷。

而这种悬念一直到结束也没有完全揭开,因为,得知妞妞的老公与一位年方十八的小姐共同车祸身亡后,聊天的四个女人中,琴琴突然放声大哭,拉拉则突然精神错乱。

  聊天结束,精神错乱的拉拉想必已经被送往医院,而另外三位女人则旁若无人、晃晃悠悠地行走在宽阔的大街上。

没人知道她们在想些什么,没人知道她们是喜悦还是悲伤,更没人知道她们的未来。

  这就是《无穷动》,一部靠聊天取胜的《无穷动》,一部充满悬念的《无穷动》,一部画面与场景简单到无法拍剧照的《无穷动》,一部属于女人也属于男人的《无穷动》,一部挺有特色、挺有思想也挺好看的《无穷动》。

 4 ) 四合院的女人心事

成功的时尚杂志出版人妞妞无意中发现了丈夫的婚外情,于是她将三个最让她怀疑的女性朋友邀请到家里过春节。

当这个三个女朋友推开四合院深红色的大门后,仿佛进入到她们自己尘封已久的青春岁月一般,回忆和现实交织的复杂情绪成为春节中她们无法释怀的情绪。

《无穷动》的故事背景不再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北京城,仅仅只有一座四合院。

既没有交待四合院的位置,也渲染四合院的历史。

只是将故事放进这个封闭的空间内:一座遗世独立的房子,没有城市的喧嚣和拥挤,只有安静、独立和隔绝之感。

导演将四个女人之间充满了猜疑和欲望的故事放在这样一个看似封闭空间中,却时时刻刻在营造丰富的画外空间。

比如,在交待3个女朋友与妞妞丈夫的交往,用充满层次感的潜台词蜻蜓点水般点到为止。

而最具画面感的妞妞和丈夫初相识的情景,却是用妞妞讲述展现。

妞妞深吸了几口烟,然后用略带调侃的语气,将当时的场景细节一一描绘。

机位几乎固定在妞妞身上不变,从淡淡的青烟中,以及妞妞讲述停顿中的眼神,观众渐渐体会到这个女人的深情。

当妞妞带着朋友参观四合院顶层的藏书之处时,四合院的历史和这个家族的历史已经定格在那些落灰的古籍中。

精致、细腻的镜头语言,把画外空间渐渐聚拢到这个封闭的四合院中。

北京四合院是中国合院建筑的典型代表,它所代表的盛世辉煌,已经在新世纪中被无耐了重新建构,其身份和地位已经从符合化文化价值中褪色,进而似有永远退出历史舞台之势。

影片中的这个四合院,安静却难免死寂。

当现代性的焦虑与不安植入传统、静止的场景空间中,不合时宜之感尤为明显。

正如传统的家庭观念早已无法满足和超度现代性的欲望一般,四合院所代表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已然需要重新定义、甚至全然颠覆。

“无穷动”一词本是匈牙利小提琴家、作曲家诺瓦契克的一首小提琴名曲。

全曲用急速的跳弓弹奏,情绪跳跃,充满了生活欢快、积极的基调。

作为一种音乐体裁名称,代表着从头到尾贯穿急速节奏的一种音乐乐曲名称。

影片《无穷动》借用音乐中“无穷动”这一术语,将一个试图挣脱传统局限的欲望之心放在古板、封闭的四合院中,以强调出跳跃与静止,开放与闭合的矛盾,这也是影片中最具有张力的部分。

因而,当影片最后,3个女人昂扬的走在都市未修葺完善的马路上时,洒脱和释放之感尤为轻快。

宁瀛在视听语言上的探索,在这部影片中显得更为极致,封闭空间的塑造为一。

导演常常采用空间真实和内心真实相悖的表现手法。

当4个女人欲说还休、假情假意的交流时,用各种镜头语言强调出空间的真实感。

而真情流露的时候,画面效果则表现的虚幻、不真实。

在影片中少有抒情的段落中,拉拉站在窗前喃喃自语回忆自己的初恋。

她忧伤的站在窗前,和玻璃倒影出的四合院融合在一起,似有若无、亦幻亦真的影调。

她用略带着忏悔和哀伤的语气,对着老宅诉说着那段逝去的真情。

手似弹拨着琴弦,仿佛掠过无情的岁月。

当摄影机跳出室内,试图拉伸画内空间时,却将这个从室外延伸到室内的空间表现的更为平面,没有纵深感,利用层叠、虚实关系来塑造出复杂的空间,而这一画面效果有意将视线混乱,故意将这一空间关系错乱、难分彼此。

导演正是用这样迷离的画面表达拉拉的情绪。

影片中锋利的话语,也难以掩饰导演对行将落幕的传统文化的伤感之情。

在宁瀛的电影中,时间和空间不可能完全线性叙述,只用利用蒙太奇手法,将发生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的事情剪辑在一起,从而创造出与现实生活接近的空间感受和情感体验。

相对于蒙太奇的剪辑方式,长镜头更加有利于还原生活本来的面貌,记录下完整的生活形态。

长镜头之下的城市风貌,流动感强、表征丰富、空间层次明显,可以较全面的表现城市形态。

宁瀛的“北京三部曲”中,就很擅长利用长镜头表述北京的地方性。

纪录下一个从乡土气息浓郁、皇城特征明显的北京到新旧交替到趋于雷同的城市变化。

《无穷动》的短平快的手法、封闭空间的塑造,同样也在诉说这个现代化进程中都市变迁。

“北京三部曲”的一开始都有一个对北京全貌的一个全景式的描写。

《找乐》中对于生活常态的速写;《民警故事》中人物也成为北京街景的一部分;《夏日暖洋洋》中俯拍的拥挤的十字路口,嘈杂、喧嚣。

这种全景式的描写,导演擅长使用国画中的长卷的方式:横移、跟拍、长镜头,创作出与人眼观看方式接近的视觉效果。

按照林奇的说法,每个城市都有某种程度的“形象性”,它们对解读一个城市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在宁瀛镜头中,北京其形象性相当凝练和概括,她更加注重生活质感、生活气息的捕捉和营造,而不仅仅止于符号意义明显的形象性的展现和视觉上的猎奇感。

而《无穷动》中,则放弃了对北京全景式的展现。

在这些影片中,交通工具的演变与城市节奏的变化和地方性之间建立起一种关系,丰富了视听上对于都市化进程的读解,也是导演捕捉和营造生活质感的方法。

这是独具匠心的设计。

北京城不再是一个静止的北京,而是一个介入人物命运的力量,影响着人物的发展(张英进)。

导演对于北京城市的把握不是宏观式的俯览众生,而是实践体验式的方法,通过“行走”、“穿行”来获得自身对于城市的体验。

在时间的消逝中感受空间变化的意义。

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体验着现实的焦虑。

他们自身的体验是片段和破碎的,正因为缺乏自上而下的宏观把握能力,对周遭的空间无法企及,从而丧失了安全感。

从韩头到冯德的精神焦虑的递增,正是这种失重感的升级。

 5 ) 女人,生之为女人——难得的好片!

女人生来是缺乏安全感的。

从出生的那刻起注定了女人对于父亲,对于兄长,对于未来出现在身边每一个男人的依赖。

每个女人的童年都会留有灰色的记忆。

即使成年之后,这个女人拥有权力,拥有物质,拥有美貌,拥有精神,可是童年的灰色记忆总是在梦中一遍遍的折磨她。

好像拉拉在电影中的独白,“没有了你,家也没了。

”好像夜太太看似平淡实则惊人的一句“自从父亲死后,过年对我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又好像勤勤会一遍遍念叨家中父母的争吵。

每个人都有童年阴影。

越成长,童年的阴影对自己的纠缠越甚。

妞妞的婚姻不过是导演的的引子吧,导演想讲述的也不仅仅只是探讨男女两性之间畸形的爱。

这部片子上映期是2006年,但我可以说十年之后中国的中年女性的心灵场景应该正如影片那样。

充斥着谎言,欺骗,惶恐,独白,不安全。

谎言来自两性,来自最亲的密友。

惶恐,不安全感来自现实的欺骗与被欺骗,来自童年的阴影。

女性始终是弱势群体。

现代女性的脆弱绝对深藏坚强的外表之下,那看妞妞的地位,你看夜太太的奢华与自信,你看勤勤的夸张,你再看拉拉的超脱。

可终究谁也敌不过心中的那个梦,终究谁也敌不过被别人的一次欺骗。。。

所以勤勤大哭,她爱的那个男人啊,没等到,又死了。

所以拉拉疯了,她年轻时纯洁的爱人啊,身边却还有个18岁的姑娘。

大年初一,除去拉拉的三个贵妇依旧行走在北京阳光普照下的街头。

现实的阴霾,梦境的灰暗都将被阳光蒸发。

日子还是要过,绝望也好,忐忑也罢,还是要穿起貂皮大衣,摆着屁股,昂着头,不时的跳着小碎步,展现作为一个现代女性的骄傲与韧性!

ps:有人说这部片子不具美感,本人却有不同的观点。

洪晃,刘索拉,章含之,这些人的名字就等同于“中国女性美”。

她们每个人都代表了中国女性的精神生活之巅。

所以,看这部电影,如果你想看美女就算了;想要为女性呐喊算了;想要看她们抡着胳膊厮打也算了。

因为宁瀛导演就是通过一面镜子把中年女性的现实生活折射给大家看。

不夸张,不离奇,这,就是生活。

 6 ) 《无穷动》永远有姑娘18岁。

最近都很少写影评了。

写点东西,过几年看看。

无意间了解了洪晃。

《无穷动》只有一个场景,冬季的四合院,没有标配白鸽哨。

萧瑟与凋零包裹着富有内涵,书籍堆满阁楼的四合院。

就像四十多岁的女人,青春不再,内里却内涵底蕴丰厚。

没有年轻女性初入社会时的青涩,有的是对生活的调侃,与直面生活敢于“捉奸在床”,直面生活的勇气。

然而自己苦心劳心费神,却仅是一场笑话罢了。

就像一个段子说的,没有姑娘永远18岁,但年年有姑娘18岁。

哪怕再回忆,最初的悸动都会逝去,取而代之的生活鸡毛。

生活的美妙之处不也就正在于此吗?

有果必有因;有外象自有根源;有面子当然有里子。

盘根错节,交相辉映。

让你想说又不可说。

四个平凡的女人。

主角没有光环。

真正的生活剖开了给人看而已。

人到四十的腰粗膀圆大肚腩,不动声色藏巧于拙的岁月沉淀。

印象最深的是四合院和那台老式彩色电视机,像极了我幼时。

日立电视机,导台九个键。

零几年中部限电供应东部,很多家电流只能带起来一个发着微弱暖光的泡子,它还能看。

大院里有棵合欢树,春夏开一树粉色的花💐。

夏天还有妈妈种的夜来香,夜晚开花🌼香气扑鼻。

他们都陪伴我走过了童年。

还有以后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如果严肃点用最简单的话影评的话那就是冷静、审视的过人生吧。

如果一定要加上一句话,那就是给他加点甜。

主题曲刘索拉的《一天过去了》不错,推荐。

该小记用《鹧鸪天 合欢树》结尾。

贴切。

独立丛林喧闹中,此身不与众身同。

盈盈粉扇枝头满,淡淡清香一日穷。

天尚在,梦何逢,晨来舒展夜成封。

合欢纵换苦情去,可似当初那刻浓?

 7 ) 无穷动 | 千禧年mind fuck和女性主义路线

有些朋友会问我对于女性主义的看法,我一般会说不太懂。

为了观光洪晃口中的mind fuck名场面,我看了此片,导演说这片子是女性主义,我虽然是个女的,但我只能说我确实不太懂女性主义。

故事是洪晃演的妞妞为了抓小三,请了三个女性朋友来家里吃年夜饭的鸿门宴故事,里面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四个出身高干子弟、北京胡同长大、有钱有闲精神空虚的女的,大年三十没事做,凑在一起,一晚上聊的除了男人(包括情人丈夫和父亲),没别的了。

片子的优点很明显,音乐很好(credit to 刘索拉),李勤勤的演技很好,洪晃mind fuck那段台词写的不错(演的就谈不上很好了),对有那么点知识和有那么点钱的女性刻画都还挺准确的,充分展现了他们风趣生动且不刻板的一面;片子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除了男人和女人,他们真没什么可聊的,从这一点来讲就显然不够符合现在流行的女性主义。

我想这片子评分不够高的一大原因一定是因为里面所谓的女性主义批判性没怎么扎眼,四个女的,就连家境最差的琴琴,在北京都是住大院(不是大杂院),八十年代就能出国,嫁外国丈夫。

四个女人在一起,既没有批判时代,也没有批判某个人,更没有批判某一类人,显然是日子过得非常富足,除了孤单寂寞,童年阴影没法治愈外没什么缺的了。

作为一个无知识分子,我不搞任何主义,但凡要搞主义,就不能中庸,这点道理我还是懂的。

Again,虽然我不懂女性主义,但中庸的缺点我也很明白的,温和而不突出,平缓而不极端,中庸的人搞不了革命,代表不了主义,能以女权主义走红的博主,都得是经得起十年如一日互联网“提纯”的主儿。

如果够有钱,可以拿着父母家的钱,结着两头婚,和夫家谈小孩冠姓权;如果够有势,可以和网文小说一样,干着欺男霸女的生意,打着去父留子的主意;如果够奋斗,可以和某些博主一样,靠着离婚发家致富,互联网找到人生第二春的事业。

这么说来,我不够红,沾不到女性主义的流量,可能就是因为我太中庸了。

我想导演宁瀛大概也是温和派的,不过二十年前的女权主义还是亚文化,当时女性解放运动,处于一个十字路口,一边是商业主义消费化解构,另一边是被父权夫权奴役,所以电影拍的是红色家庭出生成功女性私下的真实生活面貌,就显得尤为客观且中庸了。

北京胡同里的高干四合院虽然有古书、有古董家具、有舒适的暖气和空调设施,但这些都是她们生活中的背景,无所谓,就连带莲花的瓷盘也只是个漂满烟头的烟灰缸罢了,可能都不如领袖胸章和50年代唱片好玩。

婚姻也差不多,四十几岁性欲减退后男的也没那么重要了,一早上醒来丈夫在或不在,是开启一天的关键吗?

哪儿过年就更无所谓了,年初一在女性朋友家的沙发上醒来反倒别有一番滋味。

我这几年感触尤深,有人问我已婚、已育、年过三十对我有没有什么改变,我一直觉得没有传说中那么大,难道结个婚,生个孩子,虚长几岁,我就不是我了?

电影的结尾我很喜欢,刘索拉演的拉拉疯了,其他三个女的趾高气扬,内心空虚地走在大年初一空无一人的北京大街上,两旁是拆迁的工程,背后是新式的楼房,到底哪个女的和妞妞的老公有一腿?

大年三十死于车祸的四十岁丈夫和18岁小姑娘发生了什么?

此时已无人care。

洪晃应该很喜欢结尾音乐,刘索拉的《一天过去了》,洪晃的播客《晃然大悟》中开头的音乐也用了这一段。

洪晃的播客有一集讲婚姻观,被网友喷过,我想她们这批人二十年前的女性主义就已经这么中庸了,那二十年后还能指望她们精进到哪儿去呢?

总之,搞革命不能靠mind fuck,也不能靠中庸,不是吗?

 8 ) 北京妞儿们的真实故事

看了大家的一些评论,没有说到我心坎儿上的。

于是就让我这个北京小妞,老说说这些北京老妞儿们故事的感受。

我很喜欢这片子,里面有这浓浓的北京味道,从语言、建筑、装修、字画、色调……统统的都是北京的原汁原味,起码我心中的北京就是这个味儿。

她们的调侃、幽默和讽刺也让我大笑,平日里大家也是如此调侃的。

我祖上虽然不是什么书香门第,但在北京这个环境下,在八大学院这片儿长大的我,超级喜欢看书。

也看过洪晃的那本《我的非正常生活》,了解她对于北京的那种情感。

谁家没有几十个毛主席像章呢?

小时候那些都是相当宝贝的!

老唱片我家也有,我也条大绳儿,北京最常见的鸟,就是麻雀。

四合院的色调就是那个样子,比较暗,厚重的感觉和北京的文化一个样儿。

在来说说他们对男人的调侃。

这个一直没出现的“George”只有一张照片,带着眼镜的儒雅男人,“弱智”这个英文名字其实并不是讽刺男人的,我个人认为并没有太大的讽刺意味,就和“黑麻杆”一样,一个只属于某人某时代的代号。

mind fack,这词儿用的妙。

中国男人的含蓄就在这里,这也是讨好全世界女人的制胜法宝。

女人都喜欢浪漫不是吗,知道假模假式也还是喜欢,好的就这口儿,乐意!

有些人想聊德国哲学、意大利电影、法国革命还不知道怎么聊呢!

这不是扯淡,这是文化内涵,你学了吗?

你以为学习很容易啊?

说勤勤,演得挺出彩儿的,那种脆弱神经的紧张劲儿,非常到位。

出了冲儿,让她讲故事那段最感人,一开始很搞笑,后来是辛酸,再后来完全的真情流露,整个故事也是从这个位置,从笑转型为哭的。

我也哭了……后来讲妹妹,讲爸爸,讲那些过往,很真实,过去的日子就是那样的,过去的人也是那样的,随着她的回忆,哦,应该是她们的回忆让我们看到了过去70年代生活。

从她身上看到很多中国女性两面性的挣扎。

得知妞妞老公死了,她哭,其实是触景生情,她是哭自己,哭他的日本老公。

说拉拉,脸画的超级白,有点儿像个游魂。

写信她的可能性最大,但这不是重点。

妞妞直接问她的时候,她回答得很清楚,对她来讲,没有明确的界限,她不受世俗的控制,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后来就跟她们3个一直脱离,没去阁楼,也不看电视。

自顾自的回忆、沉醉,直到疯掉……很多细节的东西是要靠自己去体味的,在北京政治历史文化的背景下才会如此的有张力,也难怪很多人看不懂,这毕竟是小众电影,不是谁都能看得懂的。

最后三个女人走在大路上,一切都变得明亮了,那是大年初一,一切都是新的了。

这意味着,无论我们的过去是如何的无奈、灰暗,但依然要去生活,依然要继续的前进,路很宽也还长。

 9 ) 鱼和她的自行车

有人说《无穷动》女权,男人看了坐不住。

要我说哪有哇?

除了妞妞谈她跟老公认识那段,说得比较绝(精彩!

哈哈),其他时候,几个人到中年的女人挺可怜的真的,有什么呢?

几个老女朋友,停不了的猜忌,要说女权,也是女人一辈子没完没了的跟自己个儿较真儿。

前两天在图书馆翻杂志看到对这部电影一则评论,笔者是位男士。

文中提到,女权主义者说:女人就像是水里的鱼,男人就像是陆地上的自行车,而鱼根本不需要自行车。

而西方又曾有婚介所打出“鱼在寻找他的自行车”的招牌。

我这才明白,为什么一直在找的陈丹燕的《独自狂舞》,竟变成了《鱼和她的自行车》。

控制我们的更多时候是欲望而非需要,于是,不论鱼还是自行车,或许都可以独自生存的很好,但恰巧,让我们遇见了,原来这世上还有另一种好,凡夫俗子多半不会放弃这种“美丽的”邂逅。

 10 ) 无氏家族

继《无极》之后,无氏家族又有弄瓦之喜,添一千金---《无穷动》。

一想到在这部片子上花了十块钱买了中凯的正版,我就觉得一股无明业火腾腾地按捺不住。

十块钱啊!

我可以买两部D5影片了,但是居然只换来了一部《无穷动》。

连转卖下家都找不到人,说三折勉强可以考虑。

顺气,顺气。

宽容,宽容。

应该这么说,在中国女导演拍部电影不容易,比男导演艰辛多了。

张艺谋拍部电影下来,三四个月穿一双军用胶鞋,不洗不换顺便捂点豆腐剧组改善生活。

冯小刚拍片脖子上青筋暴露扯着嗓子骂人,要不是靠那口霸王龙的牙,根本无法降服一干神道怪物使拍摄顺利进行。

所以,宁瀛拍《无穷动》不容易,首先得表扬这种精神,鼓励这种尝试。

在这个态度之下,才能继续顺流而骂。

宣传上说,《无穷动》是女权电影。

相信这种说法的话,恭喜您!

您获得了传说中的“智障”荣誉称号。

看评论,说什么一帮女人说脏话,抽香烟,羞辱男人,所以这是女权。

按照这种逻辑的话,《无穷动》只是浅表女权。

要真女权了,里面的女演员应该都蓄上胡子,站着撒尿---男人能做的,她们都能做么。

要我说,《无穷动》是宁瀛拍摄的一部反映中年女性状态电影,宁瀛试图把本片拍成先锋电影,但是操作失误。

看上去不先锋也不试验,更像是几个闺蜜玩DV,自娱自乐的产物。

因此,这种东西在自己家客厅放映,在女性私人会所里放映,我没一点意见。

但是拿出来卖,还收我十块,那就是恐吓和敲诈了。

还要说是女权主义题材的电影,那就是强行授予我称号了。

《无穷动》不好看,情节很烂。

宁导设计了一个推动:大年三十,洪晃发现了自己老公出墙了,而且墙外那人就在自己的几个闺蜜之中。

所以就宴请了三个女友,希望审出来是谁。

如果都按这条线走,影片还是比较抓人的。

看看中年女人之间怎么勾心斗角,顺带往事如烟一把也是好片。

但是,这片子不是按照这个路数走的。

宁瀛活活把电影拍成了电视,等于是把洪晃在旅游卫视的午夜场成人TALK SHOW搬到了电影屏幕上。

最令我上火的是,居然是按照某个大纲来,生硬无比。

可能宁瀛在拍摄前自己弄了个大纲,ABCD,要表现中年女人对于性、爱情、婚姻、死亡的看法。

于是,四个女人就在客厅-饭厅-卧室分别举行了三次会议,一次一个主题,由洪晃主持。

我看了二十多年电影,就没见过那么笨的手法!

糟糕的是,洪晃作为女一号,出过书,搞过杂志,主持过节目,但是她毕竟不是演员。

整部影片中,她的表现非常糟糕,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在做戏。

有几次简直能把我乐疯了---她上过很多次电视,所以对镜头的位置非常敏感。

只要镜头扫过她,不管她是不是那个镜头的焦点,她的嘴角立即反射性的提起来,准备摆微笑的POSE。

这样一来,我对镜头的移动和位置非常清楚。

这部片子其实有六个演员,第六个就是摄影机。

唯一的亮点就是四个人吃凤爪的一场,宁瀛体现出了一个恐怖片导演应有的素质,将这漫长的一幕拍得异常真实而狰狞:一群年华已逝的女人,张嘴大嚼,一系列的嘴部特写,异常生动生猛,让我几乎得了女性恐惧症。

就这段表现了点女性生命中真实的一面,真实到残忍,觉得得有点意思。

影片拖沓到你难以想象的程度,如果把空镜头和一动不动的特写镜头都去掉,片长能压缩到45分钟。

这片子估计投资不超过50万,拍摄周期不超过一周。

就一个外场戏,其他的全是在一个四合院里,三个场景三间房。

估计上映一周就能回本,一个月就能赚3倍利。

可怜了我那十元人民币和一个多小时私人时间。

《无穷动》短评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

6分钟前
  • 北京秀才
  • 还行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

10分钟前
  • 还行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15分钟前
  • 发条橙
  • 较差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

20分钟前
  • 你都如何回忆我
  • 较差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

25分钟前
  • 大时代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