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星,案子的情节弱了,但是主线人物的形象挺饱满。
支持米安定,石东升真的太偏激了。
法律的存在就是要维持社会的安定,如果人人都按照自己的善恶与价值观去制裁恶人,那么法律的地位将岌岌可危。
举个例子,一个有妻室有孩子的恶人,他被绳之于法,我们一定会想他是恶有恶报并谨记不可像他一样犯法,我们会这么想同样他的孩子也明白不能这么做,要守法。
要是地下判官去做,制裁这个恶人,那么事情的发展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或许也会说他是恶有恶报,并且拍手称快,觉得很爽,觉得世间有正义,但是对于恶人的孩子来说这是不公平的极有可能变成一场私人恩怨,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到时候变成反社会人格也是极有可能的。
除掉一个恶人,滋生另一个恶人而法律的存在就是为了防止这种事发生,法律有漏洞吗?
有,但是我们依旧要维护它,因为它的存在告诉我们这是个文明社会,法治社会。
(ps:看剧的时候真的被弹幕惊到,也是我想写这篇不算是影评的影评的原因,居然有人说让米安定赶紧死?
what?
有毒吧?
还说石东升是正义的?
what?
真的魔幻现实。
当然不排除有人是因为演员才将个人好恶带入角色,两位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演员,在剧中的演技也都很好,但是有些观众发弹幕的时候能不能过过脑子,像小孩子互骂一样,快要大结局的时候最严重,有没有搞错啊,大家都是成年人啦←_←)
黄日华与苗侨伟的再聚首,总是令人在怀旧中充满期待。
而这次期待也没有令人失望,在整年都没看到一部好的TVB剧,包括《巾帼枭雄2》也觉得差强人意时,《刑警2010》的出现,总算是让我对TVB江河日下的印象略有挽回。
想当年,年轻的黄日华和苗侨伟,一正一邪的形象深入人心;现如今,年过不惑的两人再度联手,角色迥然相异,黄日华成了反派,苗侨伟看似不恭却是个正义警察,倒让人觉得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刑警》里的案件,谈不上十分复杂十分曲折十分诡谲,却都是恰到好处的体现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悲剧,反映出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借此进一步引出stone一步步踏上魔鬼之路无法回头的悲哀。
这样的立意与先前TVB多部刑侦片都有所不同,重点并不在于警方如何费尽周折侦破一个个扑朔迷离的案件,而在于借这些案件引发两位警察对法律与制裁不同的观点和立场,引发观众切身实地的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做,引申出当今社会的一系列比较真实的矛盾所在,显得更加新颖也更加富有现实意义。
魔鬼的路,也会是由善意铺成的。
这句话不仅点明整部剧的宗旨,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普通人起到警示作用。
整部剧情节紧凑,少有拖泥带水,案件不算十分复杂但也挺有看头,关键两大男主角的表演很给力,让人觉得比较过瘾,王浩信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剧情紧凑,比读心好看。
不拖泥带水,而且有一条主线,主角也是亦正亦邪,不是救世主,苗和黄的演技真不赖。
TVB又一部不容错过的佳作,虽然有一些无关紧要的感情戏(TVB一贯的尿性),但并不影响整个故事讲得很好,而且人物的塑造更是将其立意推到了极致。
我认为本剧最出彩之处的就是两个男主角都将自己的价值观做到了极致,石头坚持正义不计手段,但绝对不会伤害无辜的人,这点在结局他没有杀死女主角可以看到,按他的说法,他只要真的炸死了女主角,他就会完全无罪,没人奈何得了他,但他并没有这么做,甚至最后都想向MAD证明自己是对的。
而MAD最后在极限状态下,也没有选择石头的那套,始终坚守住自己的价值观,认为程序正义是绝对的。
很多人喜欢拿死亡笔记来抖机灵这部剧,我只想说在立意上这部剧比死亡笔记做的好太多了,结果主义和程序主义在这部剧里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讨论。
先说石头和夜神月的区别,石头从头到尾都在坚守自己的正义,事实上他制裁的都是有罪之人,并且无论如何都不会主观去杀害无罪之人,这点在最后结局他没有杀死女主角来脱罪这点表达的尤为明显,至于小鲜肉警察的死,那是个意外(我声明,他不是无罪,我只是从他的价值观上面去说),他并没有主观想杀死小鲜肉警察,这也是事实。
而夜神月就不一样了,杀伐果断,为了逃避追捕杀了多少无辜的人,光是一开始那帮FBI探员被屠戮,这个人坚守的早就已经不是正义了(这也让很多人一开始就没有了立场站在夜神月这边)。
再说MAD和L,这两个人都是坚持走的程序主义道路,但程序主义最容易被人诟病的点就是: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而这一点,L在故事里完全没有提及,他只作为一个程序主义的符号出现,甚至连他是什么人,都得不到了解,但是MAD就不一样,他在结局经历到了最极限的困境,眼前的人是谋杀多人的杀人犯,甚至杀了自己的下属和心爱的妻子,但是却没有任何证据入他罪,最有可能面对的就是他会逍遥法外,在这种情况下,他竟然还坚守住了自己的价值观,没有开枪打死石头,这才是一个令人无比敬佩的程序主义者的体现。
最后我想表达下个人的看法(或许很多人会不认同),我认为,成年人的世界有很多东西都不能用简单的对错来表达。
石头走的是一条崎岖的道路,为世间所不能容,但他始终没有背弃正义,他主观去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正义,尽管他毋庸置疑犯了法;MAD走的是一条简单的路,只要按部就班的做不出错,就一定不会错,至少没有人能质疑他错,但这种正义很多时候出发点并不是正义,然而结局他的坚守让人明白,这是他的正义,他的出发点就是名副其实的正义。
我觉得两个男主角都很好的坚守了自己的正义之道,坚守了自己的价值观,两个人我都非常佩服。
结尾,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看法,不认可也无妨,希望更多的是尊重,如果你看完了想喷我,能不能轻点︿( ̄︶ ̄)︿
这部剧7.7分真的低了,个人觉得这部犯罪剧9分以上没问题,因为这部剧把犯罪心理、人性剖析的非常好,这一点是我看过那么多犯罪、警匪的电视剧、电影里做的最好的。
演技更不用说,连配角的演技都相当到位了,那些变态杀手、双重人格精神病、男一男二都刻画的入木三分。
整部剧情节紧凑,短短三十集就描述了不少案件了,没有过多的感情戏,其实很多警匪片都犯了感情戏过多的毛病,这部剧没有。
剧情更是不用说了,石东升这个人物的心理变化以及对于法律、人性的思考其实是很有深度的,不是一般警匪片单一的维护社会治安那么简单。
唯一值得吐槽的就是为什么男一男二对给他们戴绿帽的女人那么好?
现实里真的没见过被戴绿帽的人还能那么好说话!
还有就是石东升的老婆老女人一个真的那么抢手吗?
真看不出来!
假期追完知否,用了两天看完了这部剧,有很多地方真的深入人心,不敢相信这是九年前的电视剧,很多地方的安排真的比一些现在的刑警剧拍的还好,没一个案件都深入人心,无论是黄日华的石东升还是苗侨伟的米安定,甚至一些小人物的刻画都很到位,我现在还记得爆炸庄和爆靓,每个人物的刻画就好像是活生生的人,不像是演员演出来的有这小细节可能按照了港剧的思路,不过总的来说是非常不错的一部刑警剧,马上就到夏天了,可以说是一部消汗剧吧,因为看完之后会非常凉快哈哈哈哈哈哈,我家小老妹被那个双重人格吓到不行,不敢自己去黑的地方,要人陪着才行,就可以看出来这部剧有多好,对很多喜欢刑侦剧的朋友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后期我觉得石东升已经有点崩溃了,不是最开始那个眼睛弯弯的内心纯良的警察了,这么长时间的冤狱和心路里程都可以看的出来 而米安定就是嘻嘻哈哈的不按套路出牌,后面许文谦一句话就解释了你说是人马座,你喜欢自由,可能他就是一个样喜欢自由的人马座吧双男主的安排非常巧妙,亦正亦邪,很有看点,就像太极的两端,没有绝对的正也没有绝对的恶,看自己怎么去想
先耐着性子看完义海豪情,之后在线看完了刑警。
一开始并不看好,觉得以TVB这两年的水平,肯定不会怎么样,但是不抱希望的结果往往会给人一些出乎意料的惊喜。
刑警绝对是一部很好的片子,在今年的警匪片中也算是数一数二的。
和很多探案剧一样,本剧也是采用单元剧方式,两三集一个案件,情节紧凑,案件很多也有现实意义,一定程度上发人深省,通过解决不同的案件同进主线剧情发展,而所有剧情也都配合主线,把主角stone的心灵扭曲过程解释的比较合理。
两位主角更是不用说了,靖哥哥和杨康83年辉煌后中年携手,两位都是老戏骨级别,演技当然不用说了,stone那种一板一眼的性格,从一个正义的警察变成一个偏执的地下判官,眼神,面部表情都还蛮到位的;mad sir也一改以前形象,饰演起一个神经兮兮的神勇干探,比较不满意的是我认为这部剧集完全可以是一部不添加任何超自然元素的传统探案剧,有没有必要让他脑子里长个脑瘤然后成了千里眼顺风耳啊?
其实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去发现那些细节的,估计是编剧实在编不下去了。
虽然两位男主都是已经中年发福满脸鱼尾纹抬头纹,虽然还是很man但是难免影响视觉美感,不过我们看的是演技,这年头港剧里能看到这么有实力的两大男演员飙戏,还有陈秀珠,宣萱,二妹姐这些配角,可看性还是胜过其他剧集多多的。
本剧比较出彩的地方是主题,两个刑警对于所谓“正义”、“公义”不同的理解,配合每个时期的个案,使作为观众的我在观看期间也不由得思考到底替天行道到底对不对。
其实如果放在个案,相信很多都会支持把那些没法绳之以法的坏蛋执行私刑,但是看了mad对正义的解释以及看到stone最后的行径,我也认同了确实不能做地下判官,因为内心的欲望是无尽的,一旦有了掌控权,就会要求更多。
stone在执行私刑的过程中渐渐地将自己不光彩的手段用在了抢回自己老婆上面,这和正义应该没关系了吧,杀死carson就更加不应该了(这里我也不满意,非要挂一两个重要角色,哎),这点柯南看的很透彻,“你杀人为了逃避法律,从那一刻起你就已经是一个杀人魔了”最后比较一下义海豪情,其实不管义海怎样受到万千宠爱,我始终认为刑警更胜一筹。
看义海的时候,一直觉得很累,晴晴写日记就不要去说了,我不是反对这种每集一个小高潮的剧集,毕竟比较吸引观众,但是我认为演戏不用很用力,这个观点同样用到巾帼枭雄上,每次看到柴九刘醒九姑娘瞪着个眼睛声嘶力竭咬牙切齿,我就觉得老兄你累不累啊。
义海里每一个人感觉都像是患了“给力”综合症,好像只有很用力很用力就是演技,但是其实有时候轻轻地说一句,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就可以解释的很好的东西,不用搞得自己满头大汗的。
刑警比起来就甚至显得“平淡”了,但是这样才显得有张有弛,平时讲话正常点,在stone被冤枉、carson被杀等特别需要激烈情感的桥段的“给力”才会特别渲染气氛。
每分钟都很给力的片子,反而就不会有高潮,其实演戏不用很给力了。
最后惋惜一下,这么好的片子,台庆的时候谁都没去参加也半个奖都没拿到,这个充分说明台庆这个东西真的很假,可以不用很去关注。
黎耀祥邓萃雯演技是很好,但是TVB把义海豪情捧上天这种厚此薄彼,也难怪黄日华气得半死……
突然发现一个人老了,还是可以这么有型。
看到苗侨伟和萱萱,就好像个成熟男人那么宠爱,有爱啊。
剧情也是不错,如果是我被冤枉入狱这么多年,不变态才怪啊!!!
在这个剧之前没看过TVB相似风格的剧,因为从看过的港剧来看,一般是娱乐性质上,而这部戏则是侧重讨论一个问题——法律总有漏洞,总有各种原因不能绳之于法的人,那么究竟该不该找一个代表来替天行道?
这个问题虽不能算老生常谈,但也不新鲜了。
至少当年死亡笔记就曾涉及到这个问题。
如果从理性的角度说,答案应该很明确,替天行道实质是将审判权交予某个个体,其公平、正义完全要靠这个个体自身的素质、自控性等来决定,对现代社会来说,那就和封建帝王制相似,是历史的倒退。
而法律存在的漏洞固然无穷无尽,甚至有些人一时凌驾于法律之上,但这只是法律走向完善过程中一时的缺陷,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积累,法律是不断向完善的方向发展的。
依靠法律才是能最大限度保证每个个体生存空间的途径。
但是法律的发展完善需要时间,在此过程中会不断牺牲一些个体的利益,以此为代价来推动法律的完善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从整体的角度来看,这是合理的。
但是从个体的角度看则是不合理的。
特别是从某些个体的角度来看,替天行道的途径比法律公平。
这时,就会产生情与理的矛盾。
而从影像创作的角度来讲,创造人物形象是叙事的基础,因此,影视作品创作实际上做的事就是将个体放大。
于是,潜在的矛盾就更为清晰。
从观众的角度来看,一般情况下,感性是占上风的。
而且影像的表达容易把观众引入到情境中去,通过某种程度的角色带入,与个体特别是出于弱者地位的个体出现共鸣。
于是就切身地感受到了情之动人与理之冷酷。
这也就是情理问题经常成为影视编剧座上客的原因。
另一方面,纠结在情与理之间的人物形象也是编剧常常青睐的对象。
总之,影像是诱导人趋向感性的的艺术创作。
具体到这部电视剧,编剧为了将前述的问题在剧中做合理的讨论,做了大量的铺垫。
关于两位男主的设定。
打破了当下一般警匪剧前辈带后辈的模式,采用了同期入职的搭档这样势均力敌的设置。
而且为石东升极端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合理的背景和发展过程。
即使最后证明他的极端思想是错误的方向是错误的,也尽量时期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来看合情合理。
从石东升入狱前看着被强奸的女子坠楼自杀,而罪犯被无罪释放,加上自己坐冤狱,就奠定了他认为法律不公的思想基础。
后来仇大虎事件明明凶手就在眼前却无能为力,一怒之下将其开枪击毙又伪装现场嫁祸给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人,以自己的方式惩治了凶犯,石东升从中尝到了甜头。
交通肇事的案件因为同情身为受害者失去亲人而复仇的刘燕玲,竟然为其毁灭证据。
他的逻辑是刘燕玲先是受害者,因而开车撞死害死她儿子的凶手是一种合理的因果,而撞死其他人的行为是对交通肇事者是合理的惩罚,而刘燕玲就如补天的女娲,是替天行道。
到影射开膛手杰克案件的双重人格杀人案中,石东升又借机挑唆Tracy的人格杀死丁远浩,因为他认为无论是哪个人格主导杀人,杀了人就该偿命。
石东升在实行他个人的审判的同时,尽管他认为惩治了凶手,却忽略的某些人的利益。
最可怕的是他用他的“审判”谋取私利。
这一点在写石东升感情线方面比较明显。
他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打击前期的男友。
如果说办案过程中他的“审判”的替天行道,那生活中更像是公报私仇。
这是他所谓的公义就不存在了。
在这一方面更显示了如果“审判”的权力在个体手中,就会变成为其服务的工具。
(待续)
一開始一直覺得,《刑警2010》的宣傳賣點僅僅在於兩虎近30年之後的重聚首。
對於這種近似于一種情意結式的虛幻賣點,實在是沒有辦法引起我的共鳴。
兩位阿叔自然是有型有款,但鑒於《富貴門》之後的綜合征,讓我對一班“叔叔阿姨集體拍拖”產生了一種近乎恐懼的觀感,因此,對於這部戲,初初也僅限於讓我極度不感冒的“兩位阿叔聯手破案”而已。
因此,無論雜誌或者論壇如何推薦,身邊的好友如何稱讚,我都一直沒有動過要看這戲的念頭——況且,如今港產刑偵劇的質量每況愈下,這是不爭的事實。
決定要看是因為對《法證3》的失望,因為失望,所以幾乎飢渴地想找另外一個替代品。
於是在竟是有點不情願的情況下,選擇了《刑警》。
關於案件,一開始就聽說裏面的很多案例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
稍稍百度一下,就可以知道灶底藏尸案、Hello Kitty 藏尸案等等臭名昭著、令人髮指的變態案件,注重的不是破案的技術手段,而是案件本身。
因為案件的犯案者通常都是經歷過人生的重大變故而人性扭曲的,於是自然而然地產生一種壓抑而驚悚的氛圍,揮之不去。
果然,世間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人心。
港劇裏面的確很久很久沒有出現過這種“重口味”情節了,通常都是法證、或者讀心甚至通靈等等充滿噱頭的刑偵劇,過度強調手段,於是令刑偵一脈在港產劇裡的光芒日漸埋沒。
全劇貫穿著罪與罰、規與矩、公理與正義的深刻探討。
十五年的冤獄,令Stone 的心態漸漸扭曲,法律的漏洞、執法與審判之間的灰色地帶讓他痛苦得幾近瘋狂。
當他第一次手執左輪手槍殺死害自己坐了十五年冤獄的始作俑者之時,復仇的快感、執行私刑的刺激感、淩駕於法律之上的優越感都已經然他無法自拔。
於是他一次又一次地踩過界。
玫瑰花殺人狂案件,他認為兇手抵死,就偽造指正兇手證據;交通肇事案,他認為兇手跟他一樣在警惡懲奸,就暗中幫兇手毀滅證據。
如果說這些案件上他還懂得“適可而止”的話,那麼到了烹尸案的時候,他就已經自我膨脹到了一個沒有人可以遏制的地步,設局讓幾個嫌疑人自相殘殺,幾乎搞出人命;到了後山藏尸案,他乾脆親自動手,解決了罪犯。
跟著爲了掩飾罪行,他殺了一個又一個,人命累累。
一個“地下判官”到一個“殺人魔頭”,那一道界,他終究還是踩了過去。
人性的嬗變,讓人齒寒。
在這個過程中,Mad 實際上從來沒有放棄過他。
畢竟,十五年前的冤獄,如果沒有他的證供,Stone 也不會被那麼輕易地入罪。
於是他一直心懷歉疚,一開始選擇無條件相信,到後來,則是竭力想拉回好友,阻止他繼續泥足深陷。
Mad 說,沒有證據我們警察做不了事。
Stone 說,警察的職責是有效防止罪案發生,如果等有人遇害了才做事,這算什麽?
兩個人,似乎都有道理,兩個人,從各自的角度出發,都沒有錯。
我有時會想,如果Stone 生在古代,生在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的草莽江湖,他一定是一個令人敬仰的大俠。
但可惜,他生在現代法治社會,所以他的一切做法,以暴易暴,最終同樣逃脫不了法律的制裁。
全劇中有一個鏡頭反複出現,就是Stone在自己的房間,盯著貼在牆上的泰美斯女神的海報,滿臉的心嚮往之。
不難估到,此刻的他完全當做自己是一個神,一個擁有決斷他所認為的罪犯生與死的至高無上的權力。
然而,泰美斯女神蒙住雙眼,仍掩飾不住的悲憫,卻讓我們看見一個註定的悲劇。
這是Stone 的悲劇,某程度上也是法律的悲劇。
最後在天臺上,亦是Mad 與Stone 最後的較量。
Stone故意設了一個局,製造一個天大的誤會讓Mad以為自己殺了他的未婚妻,並且一切都物證無據,煙消雲散。
為的就是激出Mad心中的魔鬼,讓他明白他跟他,其實都一樣,只要Mad殺了自己,那麼就證明,到最後,還是他勝利了——在切膚之痛下,唯有手中的搶,才是王道。
這個情節讓我想起了《七宗罪》的最後一宗——殺戮。
竟然是讓案件的執法者殺了自己,最後完成無懈可擊的“七宗罪”。
但是Mad沒有這麼做,在極度的憤怒、矛盾近乎失控的情緒下,他仍然沒有私自解決Stone,只是朝著空地連開數槍,最後昏倒在Stone身邊。
Mad的昏迷,與其說是腦瘤作祟,不如說是情與理的糾纏碰撞。
但這畢竟是戲。
現實中有幾個人可以做到如此高智商高情商無人知曉。
但所有人都知道的是,任何一部法律都有漏洞,有漏洞,就有不公平、不公正存在,就有人逍遙法外,就有人含冤莫白。
法律之下,是罪與罰的拉鋸。
到最後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沒有完美的法律就如同沒有完整的人性一樣。
但是當一個人自以為可以淩駕於法律之上,玩弄他人的生命于鼓掌之間——哪怕那是一個罪人,那麼,他人性的缺失,又該以何來彌補呢?
漫画演技,童话剧情,过家家式的国配,开玩笑似的断案方法。
有时候tvb的编剧让人摸不着头脑,忽然给你一个出乎意料的主线大转折大部分时候人性变化太过生硬,大出乎意料搭上许多小俗套。但是看tvb片的时候还是蛮享受的,毕竟剧情和演员使他们的中坚力量,一年到头不停地编剧情也很厉害了,但是为啥每个tvb破案片都有人格分裂,连环变态强奸杀手-。-
案子不吸引人 黄日华 一声叹息 不行了喂
不太喜欢
魔鬼之路,是可以由善意铺成的。苗僑偉和黃日華演技自不必說,案件也不錯,算是一部中規中矩的劇情片。
黄日华真的老了,三哥还是那么帅,剧情一泻千里
看完了,十五年冤狱只是引子,而遇到的案子一个赛一个的儿戏(虽童年阴影是小孩那案和眼睛那案但对这个剧名没有一点印象很奇怪)。主线更多是围绕stone怎么一步步成为“地下判官”,但有很多地方其实有bug啊:madsir第一个发现但只跟carson说,却等carson死了才跟文诗讲,多文诗帮忙不是能更快阻止stone错下去吗;阿君比kim更相信stone犯罪这点看着让人发笑,kim对stone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信任支点。删删减减了很多感想,只能说黄日华演出了黑化之后的疯狂,综合来说就两星吧。
现在的TVB警匪片越来越重口味。胡定欣惊艳。剑走偏锋比中规中矩更吸引我。
Mad Sir查案手法好浮夸,Stone的女儿缺心少肺吗咋这么喜欢蹿倒亲妈和野男人好呢...Canson死得太匆忙了(怨念)
结尾有没有仓促了点。
3.5有點老港劇的意思,訂單是結局太坑爹了。黃日華喪心病狂的樣子居然有當年天龍八部的趕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和死亡笔记一样,幼稚真的是很要命的,法律再大漏洞,比起个人判断来,偏颇也是小的,真有救世主?最后也是灾难
也就是3星,为了三哥加一星
案情越来越离谱,凶手随便猜猜就能猜出来,而且长个脑瘤就能千里眼顺风耳,这福利太好也未免太扯了吧!
TVB的刑侦剧已经过了巅峰期了。
郭靖和杨康都很给力啊啊啊!! 这部里宣萱不出彩,小定还不错的。
又一部混乱的后半段。
苗侨伟!!!
一开始挺好的,后来就有点扭曲了!不过人世间这些惨剧到底有没有公正去制裁他们呢……我们总说人在做天在看,可是那些做尽坏事的畜生不是依然逍遥法外..........
黄日华你也太不会保养了吧,全程2个大眼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