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aff PE 岩井俊二映后交流 / 虽然堵后台拿到了导演的签名,但狗莓拿塞还是只能看在音乐的份上打四星。本片在音乐上甚至可以说过于丰富了,几乎全部被配乐塞满。风格也非常混搭,有街头音乐人粗糙但鲜活的演绎,也有弦乐非常工整的长线条伴奏,带一点经典现代派的技法。还有点题的童声合唱Kyrie(虽然不清楚是不是哪部弥撒里的垂怜经)。而且大提琴的独奏和女主的歌声这两种独立的元素,在最后海边那场戏里还惊喜地搭配在一起。而且我很喜欢女主一头一尾在雪地里哼的那个调子,可惜在ost里没找到(问导演为什么喜欢雪,回答说因为喜欢北海道)。音乐上确实很用心,但其他部分都有点离谱。剧情和人物要么是没展开要么是很狗血,大地震最终还是服务于导演标志性的黑深残设定下的少女感。感觉再多一个小时也不能有什么本质的进步。
莫名很爱这个故事。女主的气质和歌声都很美很灵。松村北斗带着点脆弱的渣感太迷人了,完全是无论在下雪的小镇还是夏日的神社一眼就会爱上的类型… 很喜欢几个小细节,翻唱的柠檬干花金盏花都很好听,ナちゃん的头像居然是纳兹,江口洋介和北斗的同框也很有意思。
@⭐️ “四个遭受着不同痛苦的年轻人相互拯救的13年”的概念本身是感人的,但这部电影并不感人。自然灾害、表达障碍、孤苦伶仃、无家可归……这些词汇象征着许多“理所当然”的悲伤,但这不能作为对它们省略描写的理由。明显感到岩井不舍得删减Kyrie唱歌的片段,却在每个角色个人阴影的描写上囫囵吞枣,导致我在看完后印象最为深刻的是Ikko的假发和Kyrie的沙哑嗓子,而不是假发和歌声背后让人心痛的故事。//不知道已经是第几次听岩井俊二讲替身故事了,真的腻了。
あなたが、ここにいるから。
十五年前我看 360p 的岩井俊二,十五年后看 1080p 的岩井俊二。
siff26 没看过几部导演的作品 收到这张票的时候真的很开心 但看得我龇牙咧嘴的 做作且油腻 女主有刘浩存混合小松菜奈的感觉 当然看得出来她更想cos后者 但演技很差劲 如果说下午的花与爱丽丝让我觉得岩井俊二是很会捕捉青春感觉的导演 晚上Kyrie就让我滤镜彻底碎了
这个剧情和叙事说实话完全不是我的type,松村北斗的颜都救不了我的感官,女主姐姐的人设真的接受无能,女主与世俗格格不入的感觉倒还能理解,3.11大地震的那一段拍摄立即感觉到了导演的主题用意(导演在见面会果然提到了)虽然说可能是伤痛文学,但还是接受不了过于离谱和狗血的疯啊!加一星仅为岩井俊二过硬的拍摄手法和镜头,不得不说即使不吃女主演员的风格,每一帧画面都堪称绝美啊,尤其是在上影节的大屏幕上看…导演求求了能不能整一些普通大众的剧本🤣
整部影片足足有三小时,讲述了女主在童年时经历了大地震并且失去了亲人之后,整个内心的重建过程。其实在观影前,我对这部作品的期待值并没有那么的高,因为深知自己已经成长到不会再为此类在迷失中寻找自我的青春片所打动。但看后依然觉得,啊,尽管如此,这就是岩井俊二多年来的风格啊,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我喜欢的导演,依旧活跃在他热爱的领域,依旧用着代表他自己的独特的风格,这样就够了。无论是导演还是作家,我不认为为了寻求所谓的成长而去改变自己的风格是一件正确的事。因为爱他们的人,爱的就是那个调调,那个令人无法戒掉的味道。以及,我在抢票时真的完全不知道今天有映后见面会。所以,当导演忽然空降现场,我惊喜到几乎心跳停止。往年最讨厌的美琪,今年我爱您。
就想吐槽那个骂儒弱男宝的高评和20多个点赞,请问你们看的是哪部电影?哪来的前赴后继爱上男主剧情?更恶心的是明明女主姐姐是为找自己家人死于311震灾,是怎么编出甘愿为男宝死掉的剧情的?
强说3个小时的愁,也没首好听的歌。
我爱的从未是岩井俊二。我爱的是破碎中的自由,是摇曳中的绚丽;是凌乱下的温情,是痛苦下的轻盈。
不想再看神经病故事了。看得出来女主应该不是专业演员,全程好像在演两个智障。
这部让我知道——准时进场可以比迟到更折磨人,因为即使看完全片都无法消化它的凌乱。
hkaff PE 岩井俊二映后交流 / 虽然堵后台拿到了导演的签名,但狗莓拿塞还是只能看在音乐的份上打四星。本片在音乐上甚至可以说过于丰富了,几乎全部被配乐塞满。风格也非常混搭,有街头音乐人粗糙但鲜活的演绎,也有弦乐非常工整的长线条伴奏,带一点经典现代派的技法。还有点题的童声合唱Kyrie(虽然不清楚是不是哪部弥撒里的垂怜经)。而且大提琴的独奏和女主的歌声这两种独立的元素,在最后海边那场戏里还惊喜地搭配在一起。而且我很喜欢女主一头一尾在雪地里哼的那个调子,可惜在ost里没找到(问导演为什么喜欢雪,回答说因为喜欢北海道)。音乐上确实很用心,但其他部分都有点离谱。剧情和人物要么是没展开要么是很狗血,大地震最终还是服务于导演标志性的黑深残设定下的少女感。感觉再多一个小时也不能有什么本质的进步。
【2.8】纯正的青春伤痛文学用多线叙事隔开情感的发力点从而契合上311情节中的伤痛完成一次共振。一般都认为歌声是内心声音向外的抒发,主角只能唱歌的设定将其日常化,流行歌的路演乃至创作的重复演唱好似散乱而埋没的真心,而MV式的怪异角度、造型呈现和动线的摄影才有了代替歌声表达内心的作用。好朴素的同演员两角色,缺乏表演状态的变化却以这种延续向他人表明了断裂的悲伤。
3.5 岩井一往的风格,过时了但不觉得烂
要画面,有画面。要剧情,有画面。
5/10这拍的能让人共情?女主那个鸭子桑,坚持用的原声?女主姐妹都演的那么矫情,神经质可还好?女二的铃还是好看…海啸整段过家家,怎么让人代入?只有结尾是岩井俊二的保留特色了突然觉得给个韩国导演拍这个故事,爆发力会强太多
懦弱男宝啥时候能戒掉「女的前赴后继爱上自己、给自己生个孩子、甘愿为自己死掉、再轻拍着自己的背满心柔情地原谅哭泣的内疚的自己」的这种幻想几部曲?
你最近感动是什么时候? 是你看你的电影呀!时代的草根,一直都很有生命力,プロにならないじゃダメ?他还是忘不了跳芭蕾的女高中生呢。
很难共情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