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岩井俊二参与的片子,我总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他细腻的台词和极富质感的画面,恨的是他总是能窥探人心底原本尘封的情绪……看着小广在纸上用力地写下那两个字,心疼地不可名状。
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紧握什么时候该放手,只能走在路上,慢慢寻找究竟。
然而在这样的半途戛然而止,只是不想让你看见后半程她一个人走得多么艰辛。
从札幌到东京的距离,是人在北海道的他们无论如何也丈量不出来的,就像小广学不会像修一样念出halfway。
那么也就无从诉说这究竟是开始、中点、或者结束。
修说:“我可没有成为你的回忆”,我多么想告诉他,请用尽全力在一起,无论是未来多么耀眼的你,还是恳求着临行之前把那“四公升”留给她的小广,因为她选择成全你,是因为相信你还会回来身边。
可是未来呢?
说不清道不明。
要用多少时间验证你们是爱着的,又要用多少爱来留住一个人的心……等待和距离并不可怕,如果你留下,我们相互依偎,如果你走了,我把爱藏在心底。
时间不会停下脚步等着我们长大,那些可以牵着手骑脚踏车,可以玩笑打闹任性撒娇,挤在一张桌子上看书学习的日子总是偷偷就溜走了。
当生活向你献出一朵玫瑰,必将先走上一段荆棘,手里的刺,是为了耕种心灵花园的充要条件。
在一切尚未完全成为回忆之前,去用心体味它的美好,哪怕前路漫漫呢……
刚才看了日本电影——前路漫漫,很单纯的以爱情为主导,感觉又是一部静的电影,刚开始看的时候,哈哈大笑,女主角跟死党在校医室聊天假装告白的时候不知道男主角就在他旁边,在她假装告白的时候其实已经告白了。
后来又给看哭了,因为,女主角做下决定让男主角去东京,晚上女孩在操场上哭,男孩儿陪她。
怎么说呢,又是一部因为距离问题而拍的电影,男主角纠结,女主角也纠结,最后的结果只是女主角把男主角送上火车的镜头,将来要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真的是前路漫漫。
突然想起了他们,高1的选择,离开,去异地,高3,回京。
前路漫漫,修告别了小广踏上了自己的征途。
就从此刻,没有分手的分手停在了初恋的那个夏天,但是,还好他们是微笑的。
学生的青涩爱情总是那么的纯美,好像总能从那里找回从前的自己。
那时候的爱情简单、透明,不掺杂一丝的杂质。
我爱你,我就希望你陪着我;但是如果为了我放弃你的梦想,我又会自责,因为我希望你快乐,他们就是这么简单的爱着。
也许是刚因现实和BF分手的缘故,我把大家所认为的开始理解成了结束。
是的,前路漫漫,只是开始,但是仅是开始就注定会结束。
童话故事的美好是所有人的向往,正因为美好而且是现实中很难遇到的,所以人们才会感动。
我到认为这部片子不仅表达的是爱情,更反映了一些左右爱情的东西,譬如现实。
爱情,妙不可言。
可是爱情只是你人生成长的陪衬,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都应该好好的想想这个问题。
片中体育老师给修的回答很平淡但是很真实,在我们人生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放弃某些东西,这就需要我们拥有更大的勇气。
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你走的道路还是由自己选择。
在爱情里,男人从不瞻前顾后,喜欢就去追,不计后果。
现在想来女人还是理性一点,当断则断,不要开始没结局的爱情。
修说:我们不会成为记忆,我们要永远在一起。
可是,永远到底有多远呢?
你不知道,小广也不知道。
我们还是都不要知道,就将故事的美好停在离别的画面,微笑的分手吧!
时光荏苒,斩断人心。
再过十年回来看看,一笑而过,只当是风景。
看风景的人没变,变的是看风景的心情。
再见,那个没有结局的结局。
再见,初恋那个夏天。
再见,童话。
【PS.如果觉得本文有用,请不惜浪费时间点下“有用”,谢谢您的支持。
】
周末看了北川悦吏子和岩井俊二合作的新片《Half Way》,喜欢那样的筱崎修。
女主角小广太作,最有趣是一开头的隐告白,在保健室里小广头顶着冷冻毛巾躺在床上傻笑着说梦到修跟她告白了,正巧修也因流鼻血来到保健室,听着小广的花痴他不知所措的“诶?
”,然后被小广突然激动丢出的毛巾吓的连滚带爬跑出保健室……这段笑死我了,好可爱!
据说这部电影是没有台词的,只有北川悦吏子写的一本薄薄的小说,差不多就是一个故事梗概吧,剩下的全凭演员们自由发挥。
电影中四处弥漫的青春的味道,1989年出生的冈田将生和1991年出生的北乃绮作为男女主角,表现的很生活,很自然,不禁让人感觉:诶!
这就是我所喜欢的。
电影的拍摄地北海道小樽,就是岩井俊二拍《情书》的地方,修和小广骑自行车的小路,也是藤井树骑自行车的那条路。
冬日里冷冰冰的北海道,因为有阳光和初恋,变得更加有活力了。
这部是我今年在豆瓣里第二部给五颗星的电影,也是今年第二次看流泪的电影在五月份的时候就看见时光网介绍这部片子了,但是总觉得不适合我这么一把年纪的人看,都快27岁的人了还去看人家17岁时候初恋的故事,况且人家打着岩井俊二的牌子,很大众的喂直到,今天又翻到这张电影海报,突然觉得似曾相识,想明白了这倒影在水里的蓝天跟四年前在绍兴的风则江上看到的何其相似,于是忍不住把它下载下来看掉。
如果岩井俊二每部片子都有一种属于它自己的颜色的话,《情书》是白,《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是绿,《前路漫漫》则是蓝。
白就白得纯白,绿就绿得碧绿,蓝则蓝它个湛蓝,就像岩井俊二讲的故事,那么纯粹。
虽然这不是岩井俊二导演的电影,但岩井俊二的痕迹那么重。
深秋的天是很高,很蓝,而云又压得很低,浮游着好像触手可及,树叶黄得也够格点缀这个莫奈的画一样的季节。
于是,岩井俊二可能觉得该有一个美美的故事配秋天这个自然神作。
我佩服的是岩井俊二能把屏幕前人的心搞得很干净。
作为一部纯爱片来讲,电影的几乎每帧画面都可以拿来做桌面。
跟《情书》一样,这部片子的外景地选择了北海道的小樽市,感谢北川阿姨,我们又看见了绝美的蓝天、静谧的小城街景和讲述着一个故事一样静静地淌着的河流。
在北川悦吏子和岩井俊二的电影哲学里,一定是美就要美得纯粹,美得让人透不过气。
17岁的初恋与其用“青涩”来形容倒不如用“透明”。
小广与筱崎修高中毕业前的17岁爱情的全部都只是撒撒小娇,生生小气,打打小闹,他们的爱情就像过家家,却又那么认真——在成人世界了我想大概没这么认真、这么纯粹的爱情了。
小广要爱则就是“只要靠近他半径二十五米之内,我就会晕乎乎的,简直像是出了毛病。
”;小广要生气则马上作跳河状;小广要吃醋则看见筱崎修帮女老师修车都立马瘪嘴走人;小广要想念则不管筱崎修是否忙于看书都得给他打电话闲聊;小广要真正懂得了爱一个人则拉着筱崎修去求老师帮他去早稻田大学,哪怕离开她。
小广17岁的爱情是那么可爱,简直让人嫉妒。
17岁就该是这样的。
真的没有理由去阻止中学生早恋,如果你是老师,看过这部片子还觉得中学生早恋是可耻的,那你的人格是非常可耻的。
北乃纪伊的表演真的很赞,91年出生的人不知道这算不算本色出演,不是的话那太厉害了。
说她演得太假,我觉得不客观嘛。
还要说的是与电影同名的片尾曲《Halfway》,从莉莉周走出来后Salyu的声线还是沙哑得很有爆发力,又配上音乐制作人小林武史,然后是北川悦吏子自己写的词,那么一切就无可挑剔了。
要如何缅怀17岁呢?
除了赞美它、嫉妒它还能怎么地!
怎么可能,现在这年纪还有这样的爱情。
刚刚看了《前路漫漫》。
我都不记得这是什么时候下载的电影了,我只知道它在我的电脑里存在了很长的时间,因为一直没有兴趣,所以一直就没有打开来看看。
原来这是一部日本的电影,故事里无非就是一个高中的女生一直暗恋一个男生却没有勇气跟他说。
但是出于一次意外,很戏剧性的那个男生向她“告白”了。
我上网查了一下,原来这是在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拍的——小樽,是当年柏原崇拍过一部电影的曾经的取景地。
拍摄的手法也很special,用的是索尼的CineAlta HDW-F900摄像机拍摄,没有特定的东西固定,完全由摄像师自由发挥式的捕捉演员的一举一动,听说整部电影里面没有特定的台词,全部都是演员自由发挥。
所以整部电影看起来也十分的日常化,很随性。
我不太喜欢用这些术语来形容一部电影,毕竟我也不是专业的。
况且这是一部我觉得看了以后就活在我心里的一部电影,它就像被赋予了生命一般,不光是为了讲述一个故事而存在一样,不光是由那些术语组成的一部电影,它更像是给人在长大了经历了许多许多违背了自己的意愿的事情以后突然回味起这种叫做单纯的情感。
学校室内体育馆,田径场,医务室,在化学实验室里吹泡泡,在临近毕业离开学校之际把所有有回忆的地方通通装进相机里,认识你之前只想在路上停车等你经过,在一起后就变成在路上骑车你追我赶了。。
男生想报远离本地的东京的大学,这让女生跟他闹了别扭。
似乎,在我们高中时期的恋爱总是会有这些东西阻挡着我们爱情进行下去,成绩,父母,老师,升学。
日本的青春电影里面似乎总少不了男女主角坐在一片草地上或者是麦草上,但是这始终不能影响我喜欢上了这里面的一幕——他们为了报考学校的问题在河边的草地上吵了起来,女生为了逼男生亲口说出他想报的学校不惜跨过了河边的铁链想吓唬男生。
最后男女主角背靠背坐在了草地上,不能说唯美,只能说心为止悸动。
我反反复复看了起码有十遍的地方是当女生知道了男生为了她而放弃了去东京的想法后他们一起骑车逛校园逛田径场逛到了那条河边。
女生突然发现两部手机放在一起然后说话手机就会像麦克风一样说话有一连串的回音。
然后男生叫女生说我们一起说我喜欢你,女生装没有听见调皮的问你说什么什么什么什么啊?
男生略带羞涩的说我喜欢你我喜欢你喜欢你,到最后“别闹了”的意思的一个“啊”。
我说不上是什么吸引了我,也许是他们在玩闹中流露出来的那个年纪才会有的笑容吧,真挚不带有一点瑕疵。
备考为了不影响对方说好互相不见面不电话联系,可是还是忍不住打了电话瞎聊,一起抬头看天说着牛在天上飞的蠢话,感受的风吹到脸上,这让我想起了另外一部日本电影《恋空》;书法老师的点拨解开了女生的心结;到最后女生怀着一颗年轻而又冲动的心拉着男生冲到老师办公室要求老师让男生报考东京的大学并得到允许和支持。
最终还是要分开。
“你说我们之间的浓度是多少,几比几?
”“一公升比五公升,你是一公升,我是五公升。
”“那现在把那剩下的四公升给我吧!
”“啊,纪念!
”“别拍!
我又不是要纪念的,我们是要继续的啊。
”一起看书。
“啊 下一个问题 ‘途中’!
”“嗯。。。
” “从H开始。
” “在哪结束?
” “Y。
” “嗯。。。
我不知道”“harufu uei!” “harufu uei ?这不是half way嘛?
” “不对。
是读 harufu uei!
” “读hafu 不读 haruhu !” “但是harufu听来来更新奇嘛!
姑且就读成harufu uei吧!
”Half way=前路漫漫。
就是因为走到了半路,才会发现前路漫漫。
我无限的惧怕'被留下'这个词所以我总是先走六年以前我并不知道去北京是否就意味着纸醉金迷光怪陆离的繁华我只是不喜欢被留下的感觉两年以前我并不知道来美国是否就意味着推翻乏味的生活迈向新的旅程我只是不想被留下现在我准备着动身去纽约当我发现的时候我已经停不下来了我随着自己的心愿把那些人一次次的留下看着冈田似乎在他身上找到了自己那个我从来不敢轻易回忆的年少的自己我的十七岁太疯狂以至于现在的我完全疯狂不起来我其实不想说什么没有安全感这种话题因为我从未体会过什么是安全感我每天都在想不要收集多余的东西不要买太多的家具不要谈认真的感情我要把负荷减到最低我知道我带不走的原来我一直不停的想逃离看起来随时能够打包走人很潇洒也很有勇气其实是什么也不想负责不想被牵绊的感觉达到了一种强迫症的地步我也曾经想过像北乃一样有勇气说:你不要去东京即使心里想了千百遍还是从未说出口如果我是北乃我会说你要去东京是吧我要去巴黎再见
压低的云 河岸地 青草间并行的单车可以蒙上眼睛告白 可以头挨着头躺在落叶里可以在河堤迈开舞步 可以一同在黄昏色的网球场 笑或者哭于是沉默寡言的戴着围巾的男孩 和率性的摇晃短发的女孩让人注目 让人在缓慢的钢琴里看他们缓慢的讲故事有关爱与梦想 永远都是千回百转的事情有关青春 永远都是在半路 面前有数不清的风景我们拉手看看 可以吗 嗯北海道的小城 遥远的东京 相隔很远哦不过还是去吧 要学习很多知识 积累很多经验 然后再回来守护你最后 噗的一声 电车慢慢驶远有人喜欢这样的节奏 有人觉得很闷不过蜷着身子 一边想想以前的事 一边看 就不会很烦躁了年轻的时光 怎么看都是耀眼的那个乱乱头发围巾围得很好看的修 原来就是重力小丑里的春呐怪不得很眼熟
首先是 剧透:整部电影连一个亲吻的镜头也没有 从头到尾都是淡淡的 故事很简单很老套,咳,那个经典 就连到达了结局 都让人有点不敢相信 啊 这就是结局了啊 景色也是普普通通的生活中很容易看到的那些 河堤,洒满冬季阳光的落地窗 连台词也是日剧中常见的 我不太欣赏的那种 婆婆妈妈的永远说不清楚的一点都不干脆的拖沓 还好不温不火的剧情很适合我这种过着死人心电图般生活的宅女 有点太完美的男主角 有点太任性的女主角 男女生都穿着好看的制服 但没有甜腻的情话 只是高中生之间的那种小打小闹 当然 有感染力的文字 杀手锏是伤感的结局就算男女主角好看到不食人间烟火 情节气氛萌到翻 我也只是在看到小广送筱崎坐上去东京的火车时 眼泪突然喷薄而出 但脑海里只有一个想法 我要吃寿司 时值中秋 我也只是做着 去饭堂打了饭 平静地把青菜里的塑料绳挑出来然后继续大口地吃着 等等之类宅女应该做的事总之 无论如何 对于一个即将本科毕业 面临不知道几十几百万毕业大军的威胁 这种时光真是奢侈到让人羞愧 但是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做着这种事情 好呐 就算是宅女 我也是一个很容易将无聊的想法上升到感悟人生这种层面的宅女 就算中秋一个人过也要 元气!
哦也 不过 我倒是很有理由相信 吸引人的文字 -_,-# 到底哪里吸引人了 情节的起伏跌宕才是硬道理 哇哈哈 刚得知闺蜜就在我不远处的大学城 我的心开始从明朗到兴奋到几近雀跃了哦也 老娘要出去玩 老娘不要闷在宿舍 嗯!
就让这篇傻逼狗屎无聊废话像放纸船一样飘荡在同样无聊的因特网海洋中吧吧吧吧吧
今天临晨终于把期待已久的《Halfway》看完了。
虽然自己向来对纯爱片毫无抵抗力,但不得不说这部电影让我觉得和以前所看过的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至少在看的过程中,并没有被立马狠狠打动。
一个简单的故事、现实的情形,和其他纯爱片一样,有舒服的音乐以及河堤的美景。
单车、少年、校服、还有男女方各自美好的朋友。
不可否认这部完全用手拿摄像机跟拍的拍摄手法实在给予电影不一样的感觉,但我还是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现在分析了太多的广告还有各类媒体的表现形式,对一些定式都没有办法在那么投入了呢。
但是真正让我觉得被打动,反而是电影放完后的片尾曲部分。
听着Salyu的声音,看着手写的字幕还有被简化的男女主角的形状,才突然觉得心中的一份若有所失。
然后电影的情节突然在脑海中重现起来,居然莫名的都非常清晰。
真是种其妙的感觉。
再自然不过的对话,男女生的打闹,女孩子的任性和强词夺理,还有男孩子的一小点坏和内心的细致温柔,好像都那么的熟悉,就好像也成了自己的回忆一样。
纯爱片往往追求的是一种怀旧的情绪,构造出一种近乎完美的小时代然后让看的人莫名的觉得自己的过去也应该是如此。
然而,电影所塑造的并不是真实的过去和现在。
虽说这样的手法说穿了有点叫人沮丧,但有时候喧嚣的生活让我们忘记简单的情感的时候,这样的设定却又是很有治愈力的。
纯爱片总是让人去甘愿沉沦,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的,反正现实的压力总不会让人沉沦在某种慵懒的情绪里过久。
得不到的美好最叫人心疼,就好像我们逝去的青春永远都不会再完整。
因为别人的美好让我们进行比较,然后许多的遗憾因此蔓延开来。
最后想说,小廣这样的女生,应该是所有青春期男生的梦中情人吧。
我是男生也会喜欢她的。
(虽然我无论怎样都喜欢不起来北乃Kie...)
演员很漂亮。。不过这对白也太没营养了吧。。什么电影啊。。
越看越难过,姐姐我没机会早恋就罢了,青春期的尾巴上好不容易谈一次恋爱,连撒娇的机会都没有,竟别人跟我撒娇了搞得老娘每天像大妈一样,真想也有个人我能对他说“不想你去东京”
不喜欢那个女生,哈哈
这电影,我对它期望过高。青涩过头。我已经过了那个青涩的年代了。节奏慢死了。唯一可取的就是日本青春爱情片一贯的画面质感。
男孩啊女孩啊
怎么可以这么美好呢?细细碎碎的少女心再次被点燃了。我高中时代为什么就没遇见像冈田将生这样的男孩呢——可以牵着手骑单车,可以并肩躺在河堤上,可以一起在自习室看书,可以共同为了升学的事情烦恼……怎么就没遇见呢!
摇晃的镜头与熟悉的街道让我闻到恍若隔世的青草气味,沦陷在这样的光影中满眼都是相仿的少年青涩。
过程有些无聊~
看了半小时实在看不下去了。突然醒悟过来,原来现在还在面临升学问题的已经是90后了,怪不得怪不得。岩井俊二大叔已经赶紧要服务下一代了。
两人都太可怕了
我觉得女主很无理取闹
只有那个结尾而已
唯一喜欢的是他们可以每天骑自行车上学放学。可是,主题是什么。。?本来是要看仲里依纱的,可是,女二,你是来打酱油的么
我真的老了,现在看这种只觉得矫揉造作……
太美好了!!!刚刚好的85分钟,耀眼得快要溢出来的北乃きい和岡田將生
确实外景是漂亮的。那些红黄相间的枫叶,阳光,河边青青草的坡道。细碎的情节也不是完全没有萌点。医务室里乌龙般的预备告白,和真正被告白后高兴到骑车都不稳,差点掉到河里。但是,总觉得主题在哪里呢。另外,如果我的女朋友这么傲娇……就算她长的像野田妹也不可原谅啊。
烂片一部,可惜了这些名字了,我怀疑这是不是北川悦吏子的少年往事自传体啊,把一个如此简单的故事拖沓成那样~唯一记住的就是女主角骑的单车很漂亮~那些没完没了的岩井俊二标签式的逆光拍摄啊,腻了~失败,不求进取的失败
多得一颗星给俩个主人公,细节的塑造格外让人心动,哑然失笑,画面是美好了,却还是少了些什么。
介绍说冈田的告白是突兀的,可是没想到真的那么突兀,而且女生的反应很囧~对他的感情的铺垫近乎0啊,理所当然告白的应该是北乃,因为有着她暗恋他的线索~短短一段挑明所报志愿的话用得着两个人三次站位的变化吗?!Nari不适合演老师,没有说服性而且看着别扭……第三颗星纯粹因两人外形很搭==
适合消磨时光的青春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