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闲暇之余看到了这部《养蜂人》,电影只看到一半还未来得及看完,比较触动的是开头房东老人被诈骗这一情节,与我家人的经历颇为相似,故来闲谈一下现实中让人抓耳挠腮的经历,有些琐碎,但过程都是真实的。
和电影里很相似,我爸妈住在乡下,我和大哥都在市里各自安家,爸妈不喜欢城市的压抑,更喜欢乡里乡亲相处的安逸,隔三差五给他们买些快递倒也收的开心。
进入正题,大概是在去年底,我大哥来了一通微信,说咱妈卡里钱没了你有没有花过,我心想这从何说起,于是我便拨通了我妈电话,我妈说去银行取钱卡上没钱了,然后拍照银行流水账单发给了我,扣款有十几笔,横跨了一年多,全部是支付宝扣走的,于是我便登录上我妈的支付宝,点开密密麻麻的扣款记录,写的是各种宝盒或抽奖订单,虽然商家不同,但里面几乎都是那一两个400电话,打过去全是录音没有人工,念叨一段之后就自动挂断了,被骗金额大约几千块,倒也没有伤筋动骨的地步,于是我也没想着放下工作回家,但联想到这可能要成为老人的一块心病,所以我还是想尝试解决一下,毕竟这是21世纪的文明社会。
首先我想知道是如何扣款的,于是和我爸视频着翻看我妈的手机,第一遍没发现什么,在我感觉哪里不对时,又让我爸翻了一遍app列表,中间几个app引起了我的注意,名字大概都是充电优化、某某充电、系统优化等等这样一眼看似像系统app的,点进去之后映入眼帘的是满屏的弹窗广告,就像几年前的某多多一样可怕,没有订单,什么都没有,只有各种中奖广告弹窗,几个app明显出自同一个团伙手笔,只是换了图标名字,我问我妈哪里装的这些app,我妈说是看某手某音的时候可能点到了里面的广告被安装的,联想到某多多也是点一下一步到位的出现在手机上,倒也挺正常的,然后这些app就在后台开始向老人弹各种中奖广告,填写地址领取什么的只要点一下,就会唤醒人脸支付秒付,几乎实现了无感支付(翻看老人以前的支付宝记录,有过年集五福的记录,想必是在我哥家带孙子过年时大哥一家人帮注册的吧,至于开通刷脸支付想必也有支付宝推崇刷脸支付的功劳,年轻人又怎么会想到后面会有这些变故)。
话回正题,之后我便拨通了支付宝客服,首先得到的答复是,必须由本人拨打电话,于是我和我爸打通电话,在一边教给我妈和支付宝客服沟通,当支付宝客服让我妈联系账单里的商家电话时,我在一旁连忙说,这电话没有人工,自动语音也没有任何选项,客服说那你打另一个然后张口就要念,我说想必也是一样,我妈反倒急了,别人在说话你能不能别插嘴,于是我妈又拿笔记下电话,挂了客服电话,开始打商家电话,果不其然,一样的400,一样的不知所谓的自动语音然后挂断,我妈又问我,咋弄,我说,这客服的语气让我明白,每天像你这样受骗的老人太多了,她流水线般的应答娴熟的都刺耳了,她只想也只能挂断你去接听下一位,然后一直到下班,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
于是我便开始在度娘上搜索订单里出现的关键字,果然发现大批量的老人都被类似的扣款过,大概都指向了几家“某某科技公司”,几乎可以断定是同一团队注册了一堆类似的公司,制作了一堆类似的山寨app开始到视频平台上投放广告,当老年人点击了就会一键无感安装到后台,伺机他日弹中奖广告来一步步让老人受骗,流水线作业,稳。
既然知道了公司,首先我便投诉到了工商局,印象里要几十个工作日,再后来发现黑猫投诉上竟然有其中一家公司的入驻客服,便也一并投诉了进去,过些几日,客服竟然真回复了,明人不说暗话,那十几笔订单并没有否认,可见我之前推算确实是同一伙人,但客服咬定是老人在他们公司参与的盲盒抽奖活动,我看此事有缓和,便协商说,你们那些app除了弹窗广告什么都没有,订单都没有,大家开诚布公,你把款退给我,我工商局那边也就直接撤诉了,客服便非常官面的回复说,以后请老人多注意balabala下不为例,至此我已经不想再看了,不出几日便收到了足数的十几笔退款,总算除去了老人的一大心病,不然也许她要郁郁寡欢很久。
电影里几分钟的片段,现实里我折腾了半个月,单单黑猫上面投诉其中一家公司的就有几千个记录,翻了几页都是儿女们在为老人找回损失,有哭诉的有怒骂的,当然应该还有更多的老人被骗了就沉默了,从第一笔扣款到最后一笔横跨了一年多,这些“科技公司”还在稳定运营中,他们的勤快和动力自然说明是有利可图,明目张胆程度也和电影里如出一辙,他们应该也有五险一金和年会吧。
此事已经过去一年了,如果不是看到这部电影我也早已淡忘,我妈虽然当时愤恨的卸载了支付宝,但日本排放核废水的时候,她又愉快的和一堆老人组团去超市抢盐了,在我电话极力的劝阻下,我妈不厌其烦的丢给我一句话,超市这么多人都有病,就你没病,便挂了我电话,后来听我爸说因为我的劝阻,所以她只买了一箱,其他老人都搬了好几箱,我便笑道,我妈在老人里还是聪明的。
就像电影里的老人一样,大多老人被骗都是出现了知识的盲区,希望各位年轻人尽力去引导老人安享晚年,足够耐心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能爱他们的只有你们。
(后补:近些天收到一位豆友的私聊,指责我“少编段子”,我便试图提供证据与其争论,但反被质问“吃药了没”,我并不感觉生气,只是叹气,或许更能理解了鲁迅先生放弃学医的无奈。
黑猫投诉大家可以搜我当初查阅的关键词,月光魔盒,应该能看到那几千个投诉案例,翻阅几页想必大家都能更清楚了解事情原委,手法不一,但大同小异,如果有人仍然质疑我,欢迎将我撕上某音某手,我巴不得更多的流氓公司被有关部门从灰色地带挖上来,毕竟浮在水面上的永远只有冰山一角。
)
跟预期差不多的无聊爽片啊,如果主演不是杰森斯坦森估计压根不会有啥观影量。
硬汉替无辜老妇复仇的故事。
进程过半已经猜到了这个大家都震惊不敢说出口的背景,一定就是总统儿子了……只是总统居然是如此正义之士也是万万没想到以及根本不可能的事。
要不然怎么会养出这种儿子还特地让人好好保护儿子盯着儿子。
最多也就是对他的犯罪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也不用演什么白莲花假装自己毫不知情了。
既然是动作爽片,杰森的打戏自然还是可以看看的。
只不过以一人之力去抵挡几乎整个国家的精锐,各种特种兵,各种保镖或警察……如入无人之境,甚至轻轻松松,也实在太过儿戏了。
直说想圈钱吧,偏偏还拍了部电影给我们看。
Fine.
剧情的真实度暂且不评,电影中有概念很有意思,就是“独立于体系之外的【养蜂人】组织”。
其实很多欧美动作电影都会架构一个不受政府制度限制、或拥有相当大的权利的组织来执行一些特殊任务,比如《007系列》里的IMF、《王牌特工》里的KingsMan等等,越过国际法潜入其他国家来执行暗杀或救援,或者游离于法律和制度之外负责监督政整个国家的秩序。
这类题材的电影都会去描绘这些“神秘组织”存在的必要性,因为当产生了法律与制度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只有绕开或者直接跃过法律与制度的“神秘组织”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这些问题的本质是:当公权不受制度的控制,逾越法律侵犯了私权的利益时,普通公民面对权力的强大力量该怎么办?
导演通过电影中总统女士的儿子玩弄权力所体现的公权力腐败,抛出了这个隐含又深邃的问题,并且其实已经通过养蜂人的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需要通过理想主义的手段来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
养蜂人对于公权力的约束展现出了导演理想中的权力架构:建立一个独立于法律和制度之外的组织来监督和矫正整个国家的秩序很多人觉得影片的剧情经不起考究,一个人怎么可能杀了那么多武装的敌人,如果说在仓库里通过地形解决了三个雇佣兵是因为养蜂人的惊人战斗力还有逻辑可循,那么在总统别墅里一路杀到顶楼绝对是没有任何现实逻辑的爽片剧情。
看待这个问题要看切入的角度是什么,如果是从杰森.斯坦森电影的经典一人独战复仇的角度看,这次战斗设计确实有很多欠缺合理性的地方。
但是,从深层的象征角度看,养蜂人作为赋予了力量的私权,是一个能够对抗公权的象征,其一路杀敌的过程则是通过理想主义手段解决公权力问题的具体展现。
对于养蜂人以一敌多的力量的实现过程的诠释仅仅是次要,详细具体的战术细节只是手段,是工具,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呈现给观众一个拥有力量能够对抗公权的私权形象。
因此即便经过艺术化处理的对抗过程充满了戏剧性,即便养蜂人已经失去了人类的战力合理性,但是从象征理想主义手段的角度来看,这种艺术化处理恰恰是合理的。
养蜂人的个体形象是对追求公平正义意志的体现,电影通过养蜂人“执法过程”的展示,呈现出导演所架构的一个理想主义的权力秩序的运作方式以及其可能产生的问题,即通过建立一个独立于法律和制度之外的组织来监督和矫正整个国家的秩序。
个人英雄主义只是《养蜂人》的外表,它内在真正想表达的则是导演对于权力、制度、法律的思考。
《养蜂人》。
6分。
大卫·阿耶导演,杰森·斯坦森主演作品。
略遗憾的是,杰森·斯坦森的系列片还是有所欠缺,比如《玩命快递》系列,比如《敢死队》系列,前者时间太早,没能赶上新媒体时代的流量,而后者他不是唯一男主。
这一点基努的疾速系列就要个人风格化太多。
故事其实都大体接近,这是好莱坞套路,但动作爽片的好处就是让人放松。
一个必须要了解的前提是“养蜂人”是个独立的可怕的小组织,它存在的唯一使命就是监督和维护系统,甚至可以直接换掉“头儿”。
这基本就是一个“超级英雄”的设定。
杰森饰演的养蜂人帕克租了一个老太太的谷仓养蜂,日子非常宁静。
不幸的是,老太遭遇黑势力诈骗,甚至连她代管的慈善基金的账户都被洗劫一空。
老太开枪自杀。
帕克无法忍受这些不良组织,于是开启了他直捣黄龙的复仇。
没啥好说的,这类片足够简单,杰森·斯坦森自己腻不腻我不知道,但我肯定是不腻的,我希望他继续打下去。
《养蜂人》这部电影不在我的看片计划里,临时起意,收获的却是满满的惊喜,我也很开心能去电影院看到这部电影。
我生活里看了非常多的电影,我也非常珍惜我看的每部电影作品,关键不在数量多少,在于电影不同题材带给我精神世界不一样的满足感,有些需要我认真去看,代表着对好电影的学习,电影丰富了我的灵魂,有些需要看几遍去鉴赏它,挖掘好电影的细节,几遍斗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也有些是娱乐为主,主打一个压抑现实生活的发泄,也就是所谓的爽片。
杰森斯坦森是爽片类型的代表人物,也是我去看他电影的理由。
这部电影带来的体验确实拉满,杰森的打戏干脆利落、酣畅淋漓,尤其是结尾的大战特过瘾,电影院的音效必须好评,加大了打戏的体验感,不过我最喜欢的就是专属于杰森斯坦森的正义必胜,现实是残酷的,比我们想象的要更黑暗,我这段时间也看了很多作品像《三大队》、《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等等,心里一直憋股劲,感谢电影《养蜂人》带给我的发泄,这世上的很多恶无法被惩罚,但电影是最好的造梦机,是这个黑暗世界留给我们的一丝喘息。
杰森饰演的克莱代表着即使是个人微薄的力量,我,即是这个不存在公道的世界全部公道和正义的化身,黑暗注定不是光明的对手。
邪不压正确实是童话,是奇迹,但你还是要有一颗相信正义的心,有邪不压正的勇气和信念,哪怕它是无法实现的,但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说不定呢?
漫生活的记录者我森真的是老了!
肌肉仍然在,在我眼里也依然还是那么帅,打戏的看头吗,嗯,就那样吧。
相对于自己的老去,我更不愿意看到曾经喜欢的人物老去,那种不能接受的程度,太难受了。
故事是个一如既往的美式烂故事。
一个老太太被诈骗集团骗走了所有积蓄,这个老太太是我森一生中唯一对他好的人,然后,复仇就开始了。
好死不死的是,我森是大美国这个大蜂巢的上一代养蜂人,简单讲就是特工中的特工,还肩负着铲除不合格的蜂王的职责。
复仇的方式极其简单粗暴,就这么一步步打上门去,生干。
这一代的女养蜂人简直就是个找死的神经病,果然,一个照面,就嘎了!
让我不得不怀疑到底是我森天赋异禀还是此疯女实在太菜。
离谱的剧情在后面,诈骗集团的最大头目居然是女总统的儿子,女总统有个类似竹马的老情人,已经做到了FBI的头,就为了此生得不到的梦中情人,甘愿辞去职务守在这个渣男身边。
我森一定要杀渣男,老竹马各种周旋保护渣男。
然后就是我森基本凭冷兵器或者干脆没有武器现抢武器各种大杀四方!
最后,最大的料爆出来,渣男搞钱是为了给自己老母竞选总统,老母亲惊呆了,被渣儿劫持,眼瞅着渣儿被一枪爆头。
我森最后潜水逃走,很有点致敬他某部电影的影子。
老太太的警察女儿最后还是选择放走了他,没有把自己所谓的正义坚持到底。
看这架势,养蜂人颇有点会有续集的意思,毕竟,我森还是制片人啊。
但是,我实在想说,这样的片子,连基本的肾上腺素的刺激都不够。
我森毕竟快60了,有些动作非不想做,实在是做不到了。
想当年,他从缆车上跳到滑翔伞上,从悬崖监狱跳到海里,是多么的让人心驰神往啊!
动作男神的老去,是一种更大的悲哀。
比如说Jackie Chan,比如说阿汤哥,现在,是我的男神,杰森斯坦森……
这个片他没有达到杰森斯坦森的之前的作品的7分及格线是个5分的东西非常平淡虽有爆炸但整体平淡就算最终的boss是美国女总统的儿子最后开放式结尾估计下一部就看养蜂人的票房了杰森斯坦森拿手好戏是什么打斗,灵利的打斗很爽的商业的元素以上都没有反而像一部养老的作品就像极速追杀4伸冤人3近期的这几部都不爽反而很平淡导致的就是一点看头都没有所以这部电影一点都不推荐
你别说,斯坦森这个新爽片虽然在豆瓣上只有6.1,但我却非常喜欢。
除了快节奏的爽,更让我感兴趣就是这部纯商业动作片的,工业铁锈的独特魅力。
斯坦森作为“工蜂”其实就是美国铁锈带所代表的,工业精神的“大祭司”。
超出既有法律体系的唯一理由,不过是作为从现代国家的工业子宫中诞生的美利坚,本身就是工业的子嗣,更不要说围绕着这些工业王国,所构建起来的一切律法,都必须是工业祭祀的祷词。
当律法败坏了它的信仰,那么律法就丧失了它的一切神圣性。
那个被诈骗母亲的FBI女儿和同事,就是这个除了“形式”而不再具备一切神圣性的——空虚律法的代表。
更有趣的是,这个丧失了工业精神的律法的运作,是由一个黑人和西班牙来推动的。
我甚至揣测这是一个借助“政治正确设定”,而对美国移民文化的一种揶揄。
尽量想要融入美国梦的移民们,离斯坦森所代表的,那个工业神圣性的,神王般的英雄气质,已经十万八千里了。
我并不觉得这是简单的红脖子或者百人至上主义。
在养蜂人里,那个女性的精英总统,那个民主党般的“类希拉里”形象,以及她的“类拜登儿子”的臆想,才是那个真正统治者美国话语权的——白人精英。
所以当丹佛企业以“数据挖掘”的形象构造了总统的儿子——科技的权力。
这个科技的权力,其实是Meta、Google、Microsoft、Apple一同构建的那个矫揉造作的“不作恶”的虚伪背后真正的——“数据之恶”。
花哨而平和的着装,冥想、滑板、花里胡哨的多元化—元宇宙,以及那个退休的FBI局长想要躲避的,所谓虚拟世界的——毒品。
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当斯坦森杀死了现役“beekeeper”(一个同样花里胡哨热带多元化疯癫对工业质朴的背叛者,这种杀马特式的花里胡哨,甚至贯穿了所有杀手的形象),走进养蜂人的秘密基地,我们能看到一切顶尖技术所依赖的工业形象却是——60年代的。
工业祭司们的鼎盛时代,那个阿波罗登上月亮的时代,那个底特律的汽车仍然是美国工业的战马的时代……。
那是美国最辉煌的时代不是吗?
当川普吟诵起“MAGA”咒语的时候,而好莱坞召唤来的就只能是“beekeeper”。
这就是我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
斯坦森必须是“超人”的,实际上说他是“超人的”都是一种侮辱,他本身就是一种阿甘本式的神圣人,而不是人。
一个不存在的“宾我”,则必然是一个不能成为“人”的主我——一个beekeeper。
斯坦森只能是净化的拟人。
就像战场中不存在“杀人”一样,斯坦森必须成为一个“beekeeper”才能使自己的行动不存在任何法律语义内的——杀人。
但很可惜,这部片子到了最后却“熄火”了。
别误会,我并不认为净化“不良的蜂后”才是“正确的”。
实际上整个影片中从原FBI局长到美国总统,beekeeper似乎并不会破坏作为蜂巢架构的体制象征。
我反而觉得净化兰普曼扮演的女FBI,才是一种更为纯粹的意志。
因为斯坦森的“祭祀行动”虽然是由诈骗与自杀所触发的,但完成这个行动的根本意志却并不来源于此。
维护蜂巢的决心,更戏剧化的“极值表述”反而是对任何失去作用的、懦弱却仍然想要执行的,一切法则的无情漠视。
所以,我能想象到的最有趣的戏剧张力,就是在女FBI彻底堵死了斯坦森杀死哈切森(女总统的儿子)一切可能性之后的,一种无情的判断。
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的场面,那么仅仅“爽”的戏剧效果就会被充满张力的撕裂,斯坦森最后的离开,才会被赋予一种更为纯粹的——牺牲。
所以,拯救美国之路的铁与血,在斯坦森这个纯粹“爽”的新片里,真是有趣的拉开了一种帷幕啊……😛
比预期的要好看一丢丢,而且这片也做到了爽片要有爽片的样儿。
人狠话不多,从头打到尾,没有啰里八嗦的废话,也没有各种装13的鸡汤,知道观众喜欢看什么,所以就给观众拍什么。
在此,必须严肃的强调:任何电影必须清楚自己的定位。
是街边货就要做好街边货的样子,就比如街边的串串烧烤之类的,也会很流行,也有很多人愿意排着队去吃,所以就别老奢望着有一天能成为米其林大餐。
某些电影(对,说的就是你们《007无暇赴死》《碟中谍7》等等)明明定位就是爽片,非要各种磨磨叽叽的加buff,以为自己端着演就显得逼格很高似的。
到目前为止也只有维伦纽瓦可以把商业爆米花电影,提升为高质量的文艺范儿。
所以,再次强调:爽片要有爽片的样儿!
看看人家《速度与激情》系列,虽然越拍越烂,但是别人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知道观众想看什么,于是就拍什么,没有那么多杂七杂八的鸡汤给你喝。
最后,希望大家都提高警惕,远离电诈,散会。
这种爆米花式的动作片只能看个场景特效,让人觉得过瘾就行了。
否则故事剧情、人物心理、电影主题等等一切都经不起推敲,因为太简单粗暴了,不合理到有些离谱,没有营养,没有震撼、思考,只有单纯的视觉爽感。
不过也只是单纯想看动作片打斗罢了。。
..........................................................
好爽,養蜜蜂的比養狗的更兇,前五分鐘簡直反詐騙宣傳片。蜂巢那個組織大概早就想解決掉現役蜂刑者了,從破爛事脫身還處理了麻煩員工,賺爛,什麼時候拍個前傳續集之類的(敲碗)
简单粗暴,剧情倒也是完整,只是这个养蜂人组织感觉现任是个傻子,完全不够杰森斯坦森打或装逼,这装逼的最高境界不是秘密潜入,而是从正门突入还要闹得人尽皆知,怕的就是你们不知道,要得就是个知道又奈我何的节目效果。
节奏还是可以的,但故事还是太老套了。诈骗遇上了不好惹的人,那结果可想而知。不过,好莱坞的故事没有什么不敢想的,既然拍了就往大了去拍,什么诈骗集团太小儿科,背后的背景你往大了去想。
太爽了。要的就是结果正义,正是因为有蛀虫的存在,让程序正义成为违法者的遮羞布,让正义不但迟到甚至不到。正义本来就不应该迟到,我们真的需要养蜂人计划,这就是当代国侠。希望这种电影以后能成为中国电影的下限
动作过瘾,打坏人没顾忌,但故事非常直白简单,女警的设置毫无用处。
典型的三幕剧,以警官的行径给观众交代并串联了起来,第一幕郭达易如反掌地烧毁了分部,正想着故事怎么继续,没想到最终敌人直指总理儿子,郭达一路开挂。同时借用弑王蜂的象征将郭达这一人物动机的目的性从小的(为房东太太报仇)上升至大的(维持国家稳定),当然这一借代有些许错位,因为矛盾并没有指向总统本人,本质上仍是传统的共和党的价值取向。许久不见的动作戏居然在这部里看爽了,旁边的大叔看得直乐呵。
感觉杰森斯坦森在跟你睡觉之前也会先表演一段徒手拆枪(枪自带)。
我要为这个暴击的这个犯罪主题给个高分
加了料的爆米花电影,看得真爽,不要细想任何逻辑,比如,这个人怎么这么厉害等等,还是挺好看的。
杰森的动作依旧如此凌厉,单枪匹马,神挡杀神,太猛了!女主的身材真是要命,这就是正宗梨型身材吧。剧情上简单到极点,基本不用动什么脑子,爽就完了,但老美敢于开总统的玩笑,这点实在是为片子加分不少。在目前的剧荒期,能有这样一部爽片,真是令人精神一振,给五星,推荐!
原来老美也来这套——皇帝最终还是好的,做坏事的是臣子儿子。(杰森哥还是辣么帅!)
强烈要求出续集作系列 孤注一掷版的John Wick 疾速追杀有多雅 这电影就有多俗 一路杀到尾没有废话 血腥场面点到为止 和郭达其他类似电影很像 又能被导演玩出新花样 这也许才是反诈电影的正确打开方式 毕竟搞诈骗的最后都死了
看杰森装逼就是比另外两个光头顺眼,毕竟他不会做那种油腻的笑容,薯片爆米花虽然没营养,但真的好吃啊
简单粗暴,后劲全无。不是不能拍爽片,但如果主角连一个像样的危机都遇不到,动作片的乐趣就少了一大半。
杰森斯坦森真的帅啊
Imdb6.4分好像是过誉了,剧情没有短板,但逻辑上有瑕疵,表演算过得去,当暴力片看还可以吧。
烂的清新脱俗
The Beekeeper整体给人的感觉再熟悉不过,故事略显轻飘,难以被认真对待,但又十分爽快,使观影体验相当不错;看起来,Jason Statham又回到了他最熟悉的B级动作片领域。
4星半。硬核反诈宣传片。to bee or not to bee的谐音梗值得多加半颗星。
打戏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