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成文,岂料越写越多,遂仍以文章格式发布,但非常口语化,权当消遣,不必推敲。
游戏改编电影总是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制片方喜欢凭直觉改编那些电影化游戏,觉得这种项目选取的都是着重叙事、画面精美、充满奇观场面的3A级作品,跟类型电影的属性契合度高,因此可行性大。
实则不然,这样的项目反而改编难度最高,所谓越像越难改,没有好导演、好编剧、好演员的话建议趁早罢手。
这里牵扯出另一个深层问题:游戏领域的3A级电影化叙事游戏,跟好莱坞大片一样是高度工业化模式化的产物。
但游戏开发流程跟电影制作大不相同,3A级电影化游戏不可能将所有重心放在剧作上,制作组还得操心关卡设计、互动机制、玩法构建甚至引擎优化等等一大堆东西,所以往往倾向于借鉴那些久经历史考验的剧本模板,编剧的重要性也比电影要低得多得多(但也有例外,比如顽皮狗那位和丑闻缠身的克里斯·阿瓦隆等,不过他们名气更多是策划人的身份赢得),而且开发游戏剧本也绝不是跟写电影剧本一样顺畅地从头写到尾即可,都是要结合关卡设计和玩法系统不断打碎重组的,哪怕是电影化游戏也是一样。
更极端的形态是会变成《黑暗之魂》那样高度碎片化的隐性叙事,因此也就不再算电影化游戏了。
就目前的经验而言,电影化游戏的剧本模板均来自于好莱坞工业代表的类型电影,是那些经历了漫长时间检验,被不断锤炼证明过的最为成熟的剧本模板,换种说法也就是最老套、陈旧的那种类型叙事模式:以旅程结构为基础(公路片、动作冒险片、正邪二元对立,一切元素都必须简明扼要),以单一视角集中展现人物的冒险成长过程。
这种故事放在游戏界依旧是比较新鲜的,因为互动机制的存在,表达方式大为不同,玩家感受故事的体验也就与看电影有着天壤之别了,自然赋予了如此老套的模板以新的生命力。
同时制作方又不用太考虑叙事节奏的编排(节奏掌握在玩家手中),而叙事节奏是类型电影的命脉,节奏出了问题电影基本就废了。
但游戏界反而自动避免了这样的难题。
此外,这类套路单一陈旧的故事,跟各式各样的关卡设计都有着良好的兼容度,市场前景也很明朗,所以目前仍旧是3A级游戏最稳妥的开发方向——当然也难免带来不少叙事失调的问题。
但如果又把这些老套的故事模板重新拿回电影界,那不就成反向田忌赛马了吗?
就拿《神秘海域》来说,2007年在PS平台推出第一部时,游戏界只有一个明显的竞品——《古墓丽影》,并且劳拉的冒险故事那时候还没有高度电影化,因此《神秘海域》经过两代的开发直接跃升为游戏界超级IP,也顺带让顽皮狗一飞冲天。
但本质上,内森·德雷克的故事跟劳拉一样,无非就是偷天陷阱加夺宝奇兵,现在又拿回到电影界,竞品可就不止《古墓丽影》一家了,还有《印第安纳琼斯》《国家宝藏》以及更早期的那些偷盗/夺宝片,比如法国的一些经典黑白片等等。
总之高超的和低劣的对手全都有,无论选择何种影像叙事风格,面前都会摆着好几座大山,这种情况下,你得有多大本事才能比肩那些珠玉呢?
枯燥无聊已经是对其最好的褒奖了。
而且《神秘海域》这种2007年的游戏剧本,放到现在的游戏界都显得有些过时了——否则电影化后重启的《古墓丽影》三部曲也不至于在市场表现上那么挣扎——何况再变回电影。
若一门心思要把游戏变成电影,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强调互动的视听语言转化为强调叙事的视听语言。
故事在游戏中充其量只是一种资源,资源就意味着可以替代,只要关卡和玩法出色,没有故事都会不影响作品质量(任天堂)。
但故事放在类型电影里,那就是毫无疑问的主体,是根基。
但同样的故事,在去掉手柄、去掉互动后,视听方面没有更新的创意,不假思索碌碌无为地重述一遍,作为当年已切身进入过的玩家又能复现多少代入感?
作为长期浸泡在类型片里的观众而言又能有多少新鲜感呢?
《毁灭战士》《刺客信条》《杀手47》《马克斯·佩恩》《魔兽》……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认不清这样的事实而导致惨败。
而相对评价还行的朱莉版《古墓丽影》、吉伦哈尔版《波斯王子》和《寂静岭》三部,放在同类型里真的又有多么优秀扎实吗?
只是当年游戏改编电影还没那么成熟,只要不学乌维·鲍尔那样彻底摆烂,只要能到及格线,观众(玩家)们还是看在新鲜感上愿意宽大为怀,以资鼓励。
至于《生化危机》电影系列,我想只有无脑崇拜奇观的人才会认可那样的“魔改”,《新生化危机》更是“魔改”成了一个笑话。
就说这次的《神秘海域》,技术表现上当然是无可指摘的,但是这样的偷盗夺宝大冒险在电影界实在是太烂大街了。
要论还原度,内森·德雷克和苏利文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尤其是沃尔伯格,实在太不像苏利文了,彩蛋里蓄上胡子更显可笑。
但你说改编不一定非得百分百还原,那这个新的形象个性要能可圈可点也行啊,结果却还没有游戏里的原型人物有趣。
克洛伊形象也有所改变,依旧不如游戏里性感机智,但总体还算能让人接受。
艾莲娜没出场,之前总觉得是个遗憾,现在看来倒不如说是庆幸。
扮演山姆的年轻演员是帅的,举手投足也很有可看性,比游戏里的魅力要多一些。
看罢这个荷兰弟版的内森,我倒更想看看山姆的故事(可以不依照《神海4》)。
另外电影里的内森好像表现得很忌惮杀人,印象中就开了一次枪,反而少了一些作为系列玩家的恶趣味,甚至连敌人开枪的次数都不多了——《神秘海域》除了动作冒险元素外,第三人称射击也很重要吧。
整部影片的动作戏表现平平,之前看谁说的还说有成龙电影的味道……可别黑成龙了。
塌方规模比不上游戏不说,动作设计的想象力也不到位。
两场重头戏,一个运输机大战,从沙漠改到了海面,拍的还算流畅,但依旧缺乏创造力,不是说换个场景就能有新意的。
玩过游戏的人看罢很可能不以为然,没玩游戏的人会下意识对比同类电影中的相似桥段,比如《碟中谍》就有好几次高空作业情节,甚至十多年前的爆米花动作片《天龙特攻队》都还比它更眼花缭乱一些。
结尾直升机挂着古代大船来回飞,我幻想着船上的人在天空中互射大炮肯定也很有趣,结果最后只开了一炮,多数时间就是两架直升机追逐穿梭,调度不可谓不乏力,船上的打斗也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结果影片唯二两个让我有点激动的地方,一个是片头的PlayStation厂牌动画,一个是游戏主旋律的响起,跟正片一点关系都没有。
游戏改编电影真是一项难做的生意,要比小说、漫画改编难得多了,因为它的原型样本是跟电影高度相似的、同样以视听美学为表达基础的电子游戏。
然而还是那句话,电子游戏因为互动的存在,呈现形式上看似与电影有很多共同点,但叙事上的感知体验其实差异巨大,手柄赋予了玩家从生理维度亲身进入世界的幻觉,这一点是超越电影的。
如果不承认这样的差异,不想尽办法抹平这样的鸿沟,绝对做不出好的游戏改编电影。
我想,针对游戏改编电影这类项目而言,要么就不要拘泥于3A级电影化游戏,而是尝试改编一些高度风格化的独立游戏,比如《伊迪丝·芬奇的记忆》《奥伯拉丁的回归》甚至《邪恶冥刻》等等,或许至少在视听风格上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要么就不要拍游戏作品内的故事,而是拍游戏玩家或以玩游戏为题材的故事,比如我心中最出色的游戏改编电影——《头号玩家》——就是这样的路子。
PS:《地平线:西之绝境》发售没几天,风头就彻底被《艾尔登法环》盖过了。
《神秘海域》在国内档期本就尴尬,几天后《新蝙蝠侠》一上映也会就此消失……这就是索尼今年的宿命吗?
PPS:《神海4》和独立DLC《失落的遗迹》当初基本上是硬着头皮打通的,剧情真的乏善可陈,玩法也不再新颖,所以根本没有白金的想法,奖杯数少得可怜。
总之玩前三代时那种精妙的感觉已经没有了,无非就是画面确实很棒,2016年的游戏画面放到现在也不过时(下面三张都是实机画面)。
最近还在考虑要不要入手《德雷克合集》PS5升级版,想着入手了也不大会玩了,就很犹豫。
也不知道这个系列顽皮狗以后还会不会做,以后很可能就是德雷克家族下一代的故事了。
电影讲述了荷兰豆边找哥哥,边寻宝的故事。
如果没玩过游戏的话,整部剧的剧情还是蛮紧凑的,以动作、冒险为主线,没有什么感情戏,这点蛮好的。
但如果你玩过游戏或者是看过别人玩过这个系列的游戏,这部剧只能说索然无味,与以往的冒险剧差不多,甚至还要平淡些。
省去了好多好多的情节。
让荷兰豆演男主,总感觉欠缺了点啥。
荷兰豆还是比较适合演Peter Parker。
孤儿院长大的哥俩,对探险寻宝感兴趣,偷画被抓,哥哥山姆为了不坐牢逃跑,与弟弟奈特只有明信片联系。
长大后,苏利找奈特入伙寻找当年受蒙卡塔尔家族资助的麦哲伦黄金的下落,称在寻找船长日记时认识他哥哥,但就此失联。
依据笔记,他们找钥匙,在一个拍卖会上偷了一把,另一把在苏利朋友克洛伊手上。
在巴塞罗那他们找到了松树教堂,一个地上,两个地下寻找密室,期间地下的差点被淹死,相互信任钥匙合一,找到四个装盐的罐子,里面有一张地图,克洛伊拿走其实也受雇于蒙塔卡里。
蒙塔卡里父亲要捐赠财产,儿子杀掉父亲,雇佣黑女找宝藏。
两人混上飞机去了菲律宾,偷走地图,黑女杀掉蒙塔卡里。
奈特火烤明信片得到哥哥的暗示,两把钥匙是罗盘交汇处就是地点,写个假坐标把克洛伊骗去,自己找到秘密地点碰到苏利,发现两艘古船,上面有黄金宝藏。
黑女也找到了这里,苏利装了一书包金子。
黑女用直升机把两艘船拉走,大战交火后一艘损毁,一艘沉入海底,为了救奈特苏利扔掉了书包,奈特兜里装了三块金子逃了出来。
彩蛋暗示哥哥没有死。
Sam三入博物馆盗窃,警察带他回福利院打包行李,无看管下自己收拾,轻易跳船逃跑。
甚至Nathan进去道别,惜别半天,警察只在外面叫了一声快点,头都不探一下。
这是警察抓人办案,还是妈妈叫人吃饭。
Nathan初遇Sullivan,被拿走手链。
去他住所,撞了下门童,获得钥匙。
哪怕你说是前台我还更容易接受点,门童有什么必要把客人房门钥匙天天揣在兜里么。
两人被水淹,Sullivan上面和Braddock搏斗,最后关头砸碎玻璃打开通道。
然后呢,Braddock人呢,是任务完成NPC自动消退么。
然后当Chloe拿走地图,Braddock又大摇大摆的出现在Moncada面前,说没有黄金但有地图,而且知道在谁手里。
这么看来没戏份的时候,你一定偷看monitor了。
上飞机,Moncada前脚刚嘱咐完,这是我的宝贝,你们可看好了,别给我磕了碰了,后脚两人就藏进后备箱。
怎么躲过众人的,怎么打开车门,怎么藏进去的,都留给观众想象。
那好,下回你再拍部电影,在银行门前说我们准备抢银行,下个镜头就在家数钱,多easy。
另外你明明是去深山老林、泥沼浅滩寻宝,带个跑车是啥意思。
知道自己命不久了,多看一眼是一眼么。
Nathan找到古船,山洞形状和地图上一模一样。
是的,这几百年过去了,水位都没涨,全球气候变暖不存在的。
驱船入内,水底荧光涡流,跳下潜泳向前,发现别有洞天,正兴奋间,Braddock追至,一船人直接开到古船旁,你们不是从一个入口进的吧?
所有这些问题,如果放在游戏里,都不是问题,但放在电影里就是问题。
这就是着重互动体验,和着重剧情设置的差别。
至于一把钥匙开八百把锁,和无限起重重量的直升机,甚至都排不上前。
冒险片多数都走喜剧路线很大程度是,插科打诨能让逻辑上的不合理被最大限度的忽略和原谅,而观众也多会自我安慰,只是轻松一笑罢了,何必认真。
所以会有所谓的爆米花电影。
本片基本上就是标准制式的爆米花电影,你不会觉得多不好,也不会觉得多好,没事看看可以打发时间,看完之后没多久也就忘了。
1.我心里这个电影有7.5分。
电影看得少,我不太执着新意。
我觉得故事讲的还是可以。
欢乐。
新蝙蝠侠就看得我昏昏欲睡😂。
月球陨落看得我全程吐槽😂。
至少这个故事像达芬奇密码,国家宝藏,古墓丽影的混合体,挺好玩的。
2.直升机吊起了一艘双桅帆船😂,乍一看我就觉得不合理,但我不想用直觉来判断自己不了解的领域的事,否则可能会陷入狭隘和偏见,所以我去查了一下。
我能搜到的现在的大型运输直升机米26,自重28吨,载重28吨,和片中类似的双螺旋桨最大的载重16吨,自重11吨,本片中飞机仅保留了驾驶仓,只剩一个骨架减轻自重,但那也难以达到85吨的载重量,何况船里面还有金子。
所以这里确实不严谨,也许是我没搜到更先进的机型。
看来我直觉没毛病,但这个不严谨也不影响我的观感。
电影中的维多利亚号
现实生活中的维多利亚号复制品
维多利亚号参数,自重85吨3.我个人看电影喜欢文戏,所以倒没觉得多啰嗦。
文戏矛盾主要集中在背叛和信任的话题。
看到苏利文爱才如命,都快钻到钱眼里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信他,什么时候不能信。
只见他一边说我谁也不信,一边把自己手机给内森(我前男友从不准我碰他手机),或者把自己宝贝儿的十字架给内森,不知道是为了创造傲娇打脸的喜剧效果,还是他就是挺分裂一人。
一切的高潮积累到最后苏利文选择扔了金子救内森,也是挺有意思,只是觉得人活到这个岁数,还没有彻底黑化,也不知道良心什么时候上线,我看不明白他的处事原则,挺怪的。
现实生活里,早几年我根本不敢和这种人打交道,但现在,必须面对也没法,那和这种人打交道,我会随时提防他反水。
4.看到苏利文给内森系领带,像父亲给自己儿子上第一堂课,还是有点感动。
不知道内森的知识储备,运动天赋是哪里来的,我也想学,学不来😂。
另外百度说美国没有孤儿院,内森和汤姆住的孤儿院看着还挺好的。
不知道现实生活里,美国孤儿没领养之前都在哪儿,冷冻休眠了吗?
5.苏利文心也大,竟然信任一个领带都系不好的毛头小子。
让他独立解决拍卖会电路系统问题,自己都不留后手,也不过问,还傻傻真去弄只猫。
让弄只猫还弄布偶猫,布偶猫很贵的。
有钱人呀。
6.我不喜欢内森偷人家手链的设定。
也不喜欢苏利文一边教育内森不要偷东西,一边自己也用非法手段获得自己想要的,这件事是一百步笑五十步。
这种非正义性的掠夺行为,让我觉得基调很不好。
杀手里昂虽然是杀手,他还是不杀孩子妇女,有自己的坚持,主角团里则都是唯利是图的人,和搭档合作只是因为需要搭档的能力,用完随时可以抛弃,这种感觉太怪了。
就像迟卉的伪人里也是,男主作为雇佣杀手,杀人杀得理直气壮,全无道德谴责,也没有付一丁点代价,基调就让人不舒服。
难道西方人脑回路就觉得掠夺和弱肉强食是无可指摘的吗?
7.女反派那个背练的太漂亮了,相比之下,女二的胳膊都相形见绌了。
女反派的发型很有辨识度,像带了一个白色发网。
而她的老板(这个演员)更有味道,除了为财弑父,不懂他咋就这么不得民心。
真想知道女反派是用了什么手段,让男反派所有手下都反水了。
人家几百年的大家族说没就没了。
8.好久没玩游戏了,最爱解谜游戏。
作为全平台玩家,看到这个真是心痒难耐。
活着好累啊。
还是感谢这样的童话,造了一个梦给我喘息的机会。
山姆和内特从小在孤儿院长大,都沉迷于寻找宝藏,后山姆被逐出院,两人约好再见。
内特长大后,山姆从未回来,一天苏利自称山姆朋友,邀请内特一起寻找麦哲伦藏起的黄金,过程中还有同伴克罗伊,内特发挥了重大作用,也得知山姆其实被蒙卡达枪杀。
布雷多克和克罗伊被蒙卡达雇佣尾随内特寻找黄金的。
内特终于找到两船黄金,但被跟随的布雷克多截获并运走,过程中苏利和内特互相帮助没有放弃彼此,终于逃生。
蒙卡达准备捐赠所有财产,儿子不同意,儿子杀了老子。
为了寻找黄金线索,美女记得逞。
在逃生关键时刻,苏利终于放弃黄金选择了内特,最终收获了信任也收获了黄金。
他们有点瞧不起我的智商啊。
槽点简单罗列:1.高空飞机处于敞开状态,人为什么不会直接飞出去?
一个简简单单的绳子就可以抓住,手都没被勒流血,而且居然还可以枪战2.钥匙就是两个十字架,这插进去扭一扭,那再插进去扭一扭就打开了,没看出这钥匙哪里厉害,非要说的话可能是比一般十字架华丽一点?
粗一点?
纯金打造?
我找两个粗棍棍去撬锁不香嘛3.(涉及剧透)谜底的关键有三个物品,通过钥匙找到的地图,两把钥匙,山姆留下的明信片,以上三个物品山姆都知道,他指引主角去拿钥匙,他去过藏地图的教堂,他知道如何用钥匙和地图找到正确的宝藏坐标,那么就说明他曾经都得到过这三样东西,那为什么他自己不找?
别问,问就是为了给荷兰弟铺路的工具人罢了4.(涉及剧透)宝藏在一个漂亮的度假村附近(这么说的原因是不远处有施工船,说明这里并非人迹罕至),主角开着小快艇没有任何装备,晃悠悠就找到了一个无比显眼巨大的山洞,几百年了没人发现过这个洞?
两艘“两千年历史”的船就那么大大咧咧摆在那里,哇哦,真的好“神秘”的海域,更可笑的是,这两艘船上面正好有一个洞,几百年了没人等过岛找到这个洞?
直升飞机还刚好可以非常顺利的把船在上空从洞里吊出来5.老套的患难见真情,当大家以为主角为了朋友放弃了无限黄金的时候,来一个小小的反转,嗨嗨嗨,其实我还有黄金~我了解到剧情是为了找黄金的那1秒,我就知道结局是这样6.一个庞大的富有的古老的家族,两个继承人全部被一个雇佣来的女的干掉了,我不是说歧视女性(我就是女性),但是我觉得这两个人死的过于草率了一点,真难为这个家族居然活了几百年没被干掉真不容易哈哈哈7.全电影有两位女性戏很多,女一当反派曾经被主角团背叛,现在背叛了雇佣她的有钱家族;女二无限背叛主角团;主角团男一背叛了男二的哥哥,还想背叛男二;男二号倒是还不错浅浅背叛了一下女二。
我直接笑死,别叫《神秘海域》,没看出哪里神秘,我想了个更好的名字:《夺宝叛徒》怎么样,这才叫切题当然,看电影嘛,还是不要带脑子看比较好,排除以上大的槽点,一些小槽点几乎可以忽略哈哈哈,荷兰弟还是帅的,特效还是不错的,动作戏还是很好的,看一看消遣一下也还是可以的
我玩过《神秘海域4》,但是全片看下来几乎没有能让我激动的地方,三分之二的内容看的人昏昏欲睡,只有结尾的飞船大战很有创意,勉强加一分。
游戏改编的电影除了老生化危机以外基本都是这个德性,这些个导演不知道是不长记性还是从一开始就没想着拍出高质量的大片,总之这片子的剧情可以说小学生都写的出来,毫无惊喜。
几年前定下主角的时候就觉得荷兰弟不适合这个角色,看完以后我还是这样认为,相信玩过游戏的人都有同感吧;然后男二和女主也是莫名其妙的人设,毫无人格魅力。
价值64亿线索的钥匙,拍卖会300万价格,现场安保只有5人;团队组建一定要先抢一波钥匙,然后对方两句话“给你钥匙你也找不到,因为你傻”而放弃;既然达成合作关系,基本信任没有,没关系,那就谈价值,谈感情是几个意思?
咋们只认识几天?
为什么钥匙不是顺时针就是同时逆时针?
它就不可以是一左一右,或者一右一左?
为什么钥匙在下水道,为什么在地下酒吧,为什么餐厅墙上贴瓷砖就那几个字不贴,为什么这玻璃砸不烂,汽车玻璃一撞就碎,为什么要用装盐的罐子,500多年,好吧,这都不重要,为什么要用4盐罐子,最后在碎裂的中间翻出地图???
那4个罐子有什么意义。。。
飞机上,给了多个镜头给降落伞,然后开车冲出,问荷兰弟,“你没降落伞?
嘿嘿,我也没有!
哈哈!
此刻我是真的想起了王宝强。。。
”在酒店,为什么穿浴袍要扯到肩膀下?
坐下后自己都回上去了,这是几个意思?
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什么两人开始找答案,突然说去睡了,我以为这是有什么问题,结果,真的睡了,导演逗我吗?
就是玩。
为什么他们居然睡一张床??
反派从头到尾身上一直被施放了智商减益BUFF。。。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神秘海域 (2022)6.02022 / 美国 / 动作 冒险 / 鲁本·弗雷斯彻 / 汤姆·霍兰德 马克·沃尔伯格只要这部电影有荷兰弟参与也绝对不会差,因为他不是什么演员,他是影帝,他是未来的奥斯卡金球奖,甚至可以这么说是奥斯卡终身影帝的获得者,这就是我们的汤姆赫兰德,我们的蜘蛛侠第三代传人,不管怎么样,他也是蜘蛛侠里面颜值最帅的,身高最矮的,但是能力是最强的神秘海域也把荷兰弟拍的特别好看
-
這裡的影片中是記錄下一個二千年前後時期的歌手怎麽以一首歌紅遍全球在講她的生平因為歌首首歌聲動人,感人心弦,像是在講大家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