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遇到什么困难也不要怕 微笑着面对它 消除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恐惧 坚持才是胜利 加油 奥利给电影中巨石强森的角色可谓是为其本人量身打造,强森本人就来自摔跤世家,父亲和祖父都是世界摔跤名录中赫赫有名的明星选手,在电影中强森以导师身份引导新人超越自我、实现梦想,也是一种摔跤精神的发扬和传承。
道恩·强森凭借《速度与激情》系列为中国观众热捧,此次在《为家而战》中本色出演,更是让电影看点十足。
1996年出生的佛罗伦斯·珀演绎生涯里已经拥有众多不俗成绩,她凭借《麦克白夫人》荣获第30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女演员和第71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新星奖提名,斩获第20届英国独立电影奖最佳女主角奖;还参演了漫威系列电影《黑寡妇》,担纲女二号,与斯佳丽·约翰逊上演精彩打戏,被媒体冠以“二代黑寡妇”称号。
在电影《为家而战》中佛罗伦斯·珀饰演叛逆却不屈服命运的女主角佩奇,她不羁的造型与不服输的气场,也吸引到不少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此前《为家而战》曝光的预告片中,电影在讲述少女励志热血成长故事的同时,也不乏众家庭温情元素,佩奇父母亲以及哥哥始终的陪伴和支持,也是佩奇挑战不可能道路上最强大的精神力量。
电影中不少桥段和细节也充满喜剧色彩,例如佩奇和哥哥见到偶像强森时,强森毫无偶像包袱造成的巨大反差而抖出不少笑点包袱。
道恩·强森与佛罗伦斯·珀作为实力演技派同台飙戏,也为《为家而战》增添更多期待值,1月10日,让我们相约影院,一起见证励志少女圆梦之路。
雪夜刚刚看完道恩·强森上映的新片《为家而战》,感觉很失望,不值票价。
感觉失望可能是因为我对这部电影有较高的期待,总的来说我对《为家而战》的评价是太过平淡。
我们每个人花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去看一部电影一定都是有目的性的,有的是为了爽和嗨、有的是为了收获感动、有的是为了放松开心、有的是为了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升华,或者有的只是在做家务时在电视上随便放一部电影以打发时间,使自己不会那么无聊。
而我去电影院看这部《为家而战》,看完之后,我不知道自己得到了什么……就像我上面所说的,我们决定去看一部电影,都是抱有一定的目的性的,而这个目的跟电影本身的属性和特点息息相关。
《为家而战》是一部喜剧/传记/运动片,主要内容是讲述的是关于WWE(世界摔角娱乐)这项运动的故事,因此运动片是《为家而战》的核心属性。
雪夜本人对WWE并不了解,可以说是以一个纯素人的角度看的这部电影,所以我只谈电影,不谈WWE。
1、一部没有热血和激情的运动片提到运动片,你会抱有怎样的期待呢?
你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热血和激情,是那种人类追求更快、更高、更强,不断追求极限,永不止步的精神。
但看完电影《为家而战》,可能并不会给你这样的感觉。
为什么呢?
因为《为家而战》中的女主paige的冠军,看起来赢得太过容易了。
怎么个容易法呢?
首先是结果容易,不是说最后一战中她的对手不够强大,而是说电影中表现得决战的时间太短,没有较多的对抗,赢得太过突然。
这场决赛赢得既没有波折,也没有震撼,让人感觉paige仿佛就是因为她从小学习摔角,获得冠军理应如此。
那paige是否就是“天选之女”,摔角奇才,理应获得冠军呢?
让我们再来看看获得冠军的过程。
paige是首秀击败了前冠军AJ而直接夺冠的,这个也是真实人物的真实经历,这个没办法改。
那凭什么paige能够获得首秀迎战AJ的资格呢?
《为家而战》电影中给出的解释是,其他女摔角手都是模特、拉拉队员出身,只有她是真正专业的摔角手,所以选择了她。
好吧,可能现实中也确实如此,电影也不想深究,所以就采用了这样的设定。
那么仅凭从小的学习,以及丰富的经验,paige就能够夺冠了吗?
也不是,在《为家而战》中paige首先克服了3大难题:(1)paige的体力不如其他模特出身的女选手;(2)paige刚上台的时候太过朴素,无法像那些模特一样吸引观众喜欢;(3)内心不够自信,意志不够坚定。
看起来,电影《为家而战》已经给paige设定并克服了3大难题了,故事应该很精彩了吧?
并没有!
为什么呢?
(1)因为电影并没有展现出paige为了克服难题,所作出的努力,加强体力和意志力的镜头太少,仿佛paige下定了决心之后,以前做不到的事就突然可以做到了;(2)paige在盲目模仿别人之后,选择了做自己,但电影也没有表现做回自己的paige为什么会受到观众的喜欢;
(3)而关于paige决心和意志的变化,电影也没有表现出paige的动机和改变的契机。
从前面的故事,我们并不能感受到paige对于摔角事业的强烈的热爱,或者是想要通过摔角改变家庭现状的强烈愿望(“为家而战”),反而是她的弟弟对摔角更执着。
所以,整部电影看下来,给人的感受就是,一个从13岁开始练习摔角,但说不上有多热爱和执着的女孩儿,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做出了改变,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鼓励,就顺理成章的获得了冠军。
仿佛她就是“天选之女”,胜利来得太过容易。
冠军不该这么容易获得,从来如此,冠军之所以能够成为冠军,是因为他做到了其它人做不到的事。
哪怕她是天生的摔角手,有天赋,但她也会在其他方面遇到各种问题,克服很多第一次遇到的困难,在努力战胜这些困难之后,才能获得成功。
那有人说运动片即使没有波折,也可以有其他的看点啊。
这部电影没有着重刻画夺冠的困难与波折,可能是为了轻松的氛围,以做成一个喜剧?
2、一部不怎么搞笑的喜剧片在我看来,《为家而战》全片只有两大笑点,一处是paige的爸妈在和亲家吃饭时候的表现,这样表现的人真的太少见了;
另一处是巨石在给paige姐弟打气时的话语,然而这个地方我一开始还没有get到,只感觉巨石的表现太夸张太突兀了,不太理解。
直到后来我才理解了,这可能就是WWE中的表演方式和风格。
所以,如果你是抱着看一部喜剧片来看《为家而战》的,我猜你一定会失望。
3、一部不怎么励志的传记片传记片是改编自历史或现实中的真人真事的电影。
从传记片中,我们一般是希望能够收获一些知识、产生一些共鸣、获得一些启示。
因为电影中表现的是真人真事,对我们的生活会更有参考价值。
所以总的来说,一句话,我们看传记片,是希望能励志;而励志,也是传记片的优势和特点。
不过《为家而战》作为传记片来说并不怎么励志,原因就如同我在第1点中说的那样。
对于《为家而战》中的paige来说,冠军来得太过容易。
这对于我们普通观众来说没什么参考价值和可操作的地方,因为电影中paige能够得冠,可能只是天生的。
按照我上面的分析,《为家而战》电影本身可能没什么看点,那如果是冲着巨石去看电影的粉丝呢?
4、一部巨石打酱油的电影
巨石在《为家而战》中的戏份非常少,仅有的几次出现在:(1)paige姐弟小时候看电视上巨石夺冠;(2)与paige姐弟初次见面,并为他们打气;(3)paige决赛前通知她比赛的消息,并与她的家人通话给她打气;(4)paige获得冠军后,与教练相视一笑。
可以说巨石的角色在《为家而战》中很重要,是一个对于paige来说神一般的信仰般的存在。
只是巨石的戏份非常少,加起来可能还不到10分钟,冲着看巨石去的观众,难免会失望。
雪夜上一次在电影院看运动片看的是《绝杀慕尼黑》,当时就感觉热血沸腾的,从那以后,我就非常期待能够在电影院的大银幕上看我们《中国女排》的故事了。
而这部《为家而战》,总的来说运动片的要素基本都有,只是过于平淡,没有什么亮点。
《为家而战》算不上是烂片,我给它打6分,属于可以一看,但不值得去电影院看的电影。
所以我说,如果您打算去电影院看《为家而战》,不如等半个月去支持《中国女排》吧!
如果您近期想看类似的运动片,雪夜推荐您看《摔角王》、《洛奇》系列、《奎迪》系列、《铁拳》或者我们国产的功夫片都可以。
AJ Lee与Paige是不亚于女子四骑士的wwe女子摔角革命的先行者,但可惜本片还是着重于家庭亲情,并没有探讨women's division的改革,Paige与三位花瓶的冲突也只是以她们的和解草草收尾。
18:07Paige进入wwe前,电视上AJ Lee便已成为divas champion时间线有误,且会造成一种AJ Lee从Paige进入WWE到主秀期间一直是冠军的误解(你以为谁都是roman reigns可以把腰带焊在身上超过1000天啊?
)。
事实上Paige进入wwe为2012年,而AJ Lee主秀首次夺冠为2013年6月,且四天之后Paige也夺得了第一任NXT女子冠军。
42:12'WWE can put you on the main roster, but only the fans can keep you there's.'wwe你难道忘记了正派roman reigns被全场嘘还要硬捧的尴尬场景吗?
82:23出现在后台的Big Show和莫西干发型的Sheamus,但是当时的Sheamus还只是普通的短发。
影片中The Rock桥段之后便是女子冠军赛,但实际上The Rock出场在WM30开场,而女子冠军赛是当晚的的倒数第二场比赛,他们俩之间还隔了5场比赛。
最后一场戏是Paige上主秀的首秀,但与原版相比,本片作了很多改编反倒显得画蛇添足,例如Paige并没有怯场promo也没有问题,比赛开始前观众便已在呼喊Paige的名字,这些改编也使角色扁平化。
(本场比赛见BV1V84y1D7Ap)如果说Florence Pugh虽然外形与气质都不像Paige,但暂且可以通过出场时间与演技弥补,那么Zelina Vega饰演的AJ Lee可真是太出戏了!
个人观点,不喜欢可以咬我,但是不能打我怎么说呢,我不是专业的影评人,至于今天去看这场电影纯粹就是脑子一抽(看到有强森),不知道为什么全场就我一个人,不过也无所谓就当包场了,这部电影一个半小时,在当时我看来前一小时二十分钟都是废话(个人观点,不喜你咬我),就最后一小段好看,后来离场了,仔细想一想前面的时间用了大幅的文笔来描述一些主角的经历就说为了最后骗一波眼泪,编剧确实黑厉害啊。
最近连续加班,想着下班看个电影放松一下,拿着万达影城的会员卡,19点的电影19.99块,所以我都不挑电影的,刚好今天的是部喜剧《为家而战》,不错。
进了电影院就我一人,又要包场看电影的节奏,真的是要过年了,周日晚上的电影院人也少的这么可怜了。
这部电影于2020年1月10日上映,改编自英国职业摔角运动员佩奇的实故事,道恩·强森主演,估计大部分去看这部电影的观众都是冲着强森去的,说实话我也有这个成分,话不多说,先来张帅照欣赏下。
电影简介:扎克和拉雅的梦想,还有他们父母的梦想就是有一天他们能够以专业选手的身份去美国参加WWE比赛,就像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巨石”强森一样。
而在伦敦,WWE教练Hutch Morgan联系到了扎克和拉雅,并且给了他们两个参加WWE选拔赛的机会,在那里,他们第一次遇见了道恩·强森,还从道恩·强森那里得到了一些建议,“不要成为下一个我,要成为下一个你自己!
”拉雅被告知必须要改名字,她选择了佩奇这个名字。
在选拔赛之后,Hutch Morgan只邀请佩奇来佛罗里达州加入WWE,却没要扎克。
佩奇去了佛罗里达州,扎克只能留在家里。
佩奇不太能适应美国的环境和WWE队友,并且觉得自己永远无法在职业摔跤上获得成功,她已经开始考虑要放弃了,但一个家庭危机又把比瑞奇一家凝聚到了一起。
现在,佩奇有了新的目标和决心,她回到美国,并且最终得到了一个正式加入WWE的机会,向冠军发起冲击。
(不想剧透太多,此处是百度简介)如果与近几年同类型的电影《摔跤吧!
爸爸》相比,两者都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并且都是体育运动,都比较励志。
说点这部电影的优点吧,《为家而战》108分钟比前者短大概半个小时的时长,情节不拖沓,比较紧凑。
其次,《为家而战》有强森,哈哈,虽然只是客串,但是真的好帅,里面也有很多美女,颜值身材实力并存,原本以为只是花瓶,没想到也很能打。
最后再说一条,《为家而战》实际是有两条线,一条是佩奇通过自己的努力并且在大家的帮助下,最终拿到了WWE冠军的励志故事,就算是有天赋同样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才能走上巅峰;另一条则是,哥哥扎克经过自己努力最终发现自己只是千万个人中的平凡一个,并且不再自暴自弃,不再嫉妒埋怨妹妹抢了他实现梦想的机会,接受自己的平凡,在能力范围内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我特别喜欢这张宣传图片,因为不止有这个家庭的成员,不止有吸眼球的强森,还有教练Hutch Morgan。
佩奇除了自身的天赋和努力之外,与教练的严格要求也密不可分,并且对佩奇语重心长的描述为什么不选她哥哥的原因,就是不想让扎克成为下一个自己,非但不能走上颠覆拿到冠军,还会遭遇妻离子散的下场,还不如让扎克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努力过好自己的一生。
佩奇的妈妈因为和佩奇的父亲是在人生最低落的时候被摔角拯救,所以摔角不仅是他们的经济来源,更是精神支柱。
这种情况必然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一对子女,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儿女身上,像极了中国的父母们。
但是妈妈在佩奇想要离开美国的时候,没有决绝的反对,而且尊重了佩奇的选择,这也让佩奇最终知道,自己不只是为了家庭而战,更是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战,更加用尽全力去训练。
扎克,从小就对摔角很痴迷,但是因为自身天赋不够,后天的努力也只能让他成为一个优秀的选手和教练,不足以登上冠军的领奖台。
也曾一度陷入自我怀疑,惹是生非,甚至在比赛中伤害自己的妹妹佩奇,但最后终于能够走出泥潭,继续自己的生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并且在佩奇争夺冠军的时候给予安慰和鼓励,一个好哥哥的形象再次出现在屏幕上,足以令观者为之心头一暖。
结尾时,佩奇站在舞台上说的那句自我表白。
这一刻,她就是怪胎、另类、局外人和没有归属感的那群人的代名词。
让我想到朋友圈里看到越来越多说自己得了抑郁症的人,其实很想安慰,又担心突然的安慰给对方带来更多的是打扰和不经意间的伤害。
只想告诉你们,坚持吃药,多和亲人朋友交流,都会好起来的。
能站在顶端、站在聚光灯下的人万里也许也挑不到一个,我们作为普通人更应该在有限的天赋和梦想之间,找到自己的价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不要强求,因为上帝为你安排了更适合你的路。
无论做什么,请全力以赴的付出努力,做最优秀的自己。
电影最后有一个彩蛋,可以看到几个演员挑得不错,神似原型一家人但颜值都高一档。
花19.99块电影票的我,此时会给这边电影4星,唯一让我失望的是,写的是喜剧,但是全程却哭了几次,由于电影院空荡荡的,我也无法判断其他人什么反映……
不知道怎么回事,看这样一部片子也看得被眼泪冲刷。
这是真实故事改编,是为平凡人生的闪光故事。
当你自己自己为什么而战的时候,当你做回自己的时候,你才能爆发出无限潜力来。
最初,这个叫佩奇(电影的字幕就这么翻译的)的女孩,懵逼被选上了参赛候选人,但她并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何而来。
后来在受尽磨练之后看到自己有多弱的时候,她已经打算放弃了,但后来当她看清这就是她自己的梦想,她不仅是要为家人而战,更是为自己而战的时候,她终于找回了她自己的信念,发挥出了强大的潜能。
然而,在她的哥哥身上看到的就是另外一种人生版本,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要成为冠军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要走的路,有时候你无法强求,是因为老天为你安排了更适合你的路。
看到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并好好珍惜,那也能够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
在成功之前,会有许多的阻碍,在逼你退出,告诉你你不行。
但是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只有自己知道,跟别人怎么看,并无瓜葛。
重要的是,你是否愿意为了自己的梦想,全力以赴去付出努力。
(小剧透,不爱勿看)看完《为家而战》之后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不要成为下一个我,而是成为第一个你自己”。
女主刚开始从事“摔角”比赛是为了家,可这个“家”里不包括自己,后来经过一些磨练之后才是真正的为了自己,为了那个“有我的家”而战斗,这里的转变很感动。
“摔角”比赛是巨石的成名处,但这部电影却不是围绕他的年少成名展开的,但却另我喜欢并了解了“摔角”,就像是那对夫妻,从刚开始的局促变成投入(我也是,刚看到主角一家,我认为这太难以想象,但后来我跟那个妈妈一样想着说“对,打她!
”[害羞]态度反转)。
我个人感觉这部电影有大概有四条线,妹妹的成名之路,哥哥的梦想追逐,父母之间的自我救赎还有“摔角”运动爱好者的发展壮大。
在看“摔角”的一个选拔赛,看着部分感觉天赋”这东西怎么说呢,有固然好,凭借天赋把那些没有“天赋”的人PK下去我没意见。
但真的会有靠“色相”的非专业人士,或者本就不爱好这件东西的人得到了那些为实现梦想拼命追求人的机会,但因为大众得需要,牺牲了事物本应要求具备的东西去迎合大众。
没办法,人爱看,就应该安排上。
但感觉还是不公平,说白话的说,替那些有实力的人谋不平吧。
(这是题外话,电影里的人并不是“出卖色相”,也是很努力坚持的)。
[/cp]
首先科普一下摔角,这项在中国不为人知的体育娱乐运动在美国、日本、墨西哥发展最为火爆,在美国,世界最大的摔角联盟WWE是与NFL,NBA齐名的美国三大体育节目之一,前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和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都曾在WWE节目中表演,甚至特朗普在剧情中一度收购了wwe,成为了wwe的老板
中国人最为熟知的选手有:the rock便是速度与激情的主演之一巨石强森
在银河护卫队中饰演毁灭者德拉克斯的巴蒂斯坦
主演了大黄蜂的约翰塞纳(中文极好,之后会上映他和成龙拍的电影)
中国本土的摔角运动刚刚兴起不久,几个联盟还处于萌芽状态,之前wwe曾来中国招过摔角手,姚明也去支持了下活动。
一句话解释何为摔角,摔角就是有剧情和角色设定的围绕摔跤格斗的一系列表演。
很多人不喜欢它是因为它是“假的”,你如果说摔角 is fake,都是在假打,那我想告诉你,他们是一群用生命在”假打”的战士。
摔角的危险系数比任何一项真实的格斗比赛都要高。
电影同样是表演,为什么摔角手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回到电影主题电影的英文名叫《fight with my family》,翻译成中文最初我以为是和家人作战(因为看过新闻paige和自己母亲打过一场血腥的硬核赛),摔迷将其翻译为与家人并肩作战,官方翻译为为家而战。
电影主题就是生长在一个摔角手家庭从小被称作怪胎的英国小女孩在家人的支持下一步步成为了WWE 最年轻的divas champion的故事,一个老套的家庭励志故事。
相比于口碑甚高的摔角王,这部电影更为轻松,较少谈及摔角手的伤病、中年危机、职业受歧视等问题。
而是更多表达了家人之间的并肩奋战,主角等一众摔角手为梦想的拼搏,主角哥哥失败后的自我救赎等励志的内容,并且穿插着强森,sheamus,miz,bigshow客串的小彩蛋,整部电影最后在paige夺冠的皆大欢喜中结束。
然而在电影的欢喜之后,paige的真实人生格调却比摔角王电影里还要沉重压抑。
摔角王 (2008)8.32008 / 美国 法国 / 剧情 传记 运动 /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 / 米基·洛克 玛丽莎·托梅现实中的paige比电影里更好看一些,是我印象最深的两个女性摔角手之一(另一个是AJ LEE,电影最后被paige打败的那位,话说电影里找的AJ太丑了吧。。
),现实中的她也比电影中更为怪胎,一个复杂得让我不好评价的“坏”女孩。
在白人之中都显得惨白的皮肤,漆黑的头发,浓重的眼妆,总是向后甩着头发,对观众吐舌头。
她的爸爸曾因酗酒偷窃入狱,妈妈年轻时是个沉迷于毒品的流浪者,哥哥因落选wwe的选拔而酗酒滋事入狱,她少年时曾和自己的母亲打过硬核摔角比赛(使用图钉,铁椅,灯管等工具,较正常比赛更为血腥),曾坦言自己是一名双性恋,18岁怀孕人流后,终身不能再孕。
22岁成为了最年轻的wwe女郎冠军(现实中她wwe夺冠之前是nxt的女子冠军,已经小有名气了,promo也没电影中那么差),和AJ Lee开启了wwe的女子摔角革命(在她们之前wwe不重视女子选手,她们上场表演时间极短,且多是出卖色相摔角技术极差的的花瓶),打开了女子在摔角届获得了与男子选手一样地位的大门。
夺冠后,paige与大她十多岁的wwe帅气的摔角手阿尔伯特德里奥相恋,事业爱情双丰收的她仿佛被上天眷顾一般。
而以后发生的事,都是电影没拍,也没发拍的故事。
以后paige又出惊人之举,在男朋友比赛时向男友单膝下跪求婚,后两人订婚。
然而,paige遭遇了每个摔角手无法避免的噩梦——伤病,在养伤时一次艳照的泄露彻底毁了她的人生。
大量paige的多年前的自拍裸体照片视频被黑客窃取并发布在社交媒体上,其中竟然还有和wwe两名男性摔角手的3p视频。
之后paige精神几近崩溃,曾尝试自杀,9次被警察问话,3次被逮捕,两次被送进精神病院。
下图为一年后paige首次对该事件的回应
未婚夫最初选择陪她度过难关,但最后还是分手,并在交往了新的女友后多次在社交媒体上对paige冷嘲热讽,上述进监狱等数据也由他提供,并嘲讽paige的哥哥是个loser......
而在《为家而战》北美上映的当天,据传外网有人再次上传了paige的多部视频。
随着时间流逝,paige也慢慢从中走出,伤愈回归擂台。
她很紧张的对观众说出一句“did you miss me?”观众以如雷般的呼声回应,该画面收录进2018年wwe十大经典镜头中。
一切看似要重新变好,而没过几个月,paige再一次现场秀中被对手误伤,经诊断颈椎损伤严重,再上擂台可能有生命危险,医生宣布她的摔角职业生涯就此结束。
随后,paige宣布退役。
她是个坏女孩,却也让我感到心疼。
12岁开始摔角,以获得wwe女郎冠军为梦想,22岁获得wwe女郎冠军,25岁因伤退役,永远远离了她与家人并肩作战的擂台。
注:部分图片源于摔角网,侵删。
因为是同事给了免费试映票,就去看了,没有看过预告片,也没有任何预先知识,完全的素人观众……作为传记电影大概是非常忠实事实的吧,毕竟人家一个90后尚在人世,也不好随便乱改对不对。
但是纯粹从故事的角度来看则基本是不及格的。
最开始介绍背景的第一幕拖拖拉拉讲了40分钟,一度让我十分疑惑主角究竟是哥哥还是妹妹还是说导演要玩双主角线。
前期哥哥的戏份和刻画都很充足,但后劲却十分不足,特别是在下定决定重新认真教导小孩子们后,遇上的唯一阻碍就是被小混混瞪了一眼?
没有冲突没有张力啊!
妹妹这边去集训之后本来眼看是要上正轨的,几个金发妞一看就很bitch显然是要暗中作恶了……然而事实却是女主角各种看不起模特/舞蹈演员出身的金发妞,但跑步体能却都不如人家?!
人家模特也很努力的哦!
还有女主角认为金发妞背后说她坏话,到头来却是她自己“以最坏的恶意在揣测他人”……所以到底谁是bitch啊?!
所以看到教练劝退女主角的时候,作为观众的我真心无法唤起同情和共鸣:明明你体力也不行人际关系也不行果然混不下去真的回家比较好呢……找不到坚持的理由啊。
从一时退缩的挫折中恢复过来再次集训之后,女主角就一路风卷残云一直打到了冠军……然后故事就结束了……所以整个故事归纳起来大概就是“一个摔角世家出身的小姑娘,天生有摔角天赋(虽然体力不行?
),13岁出道,然后被选中参加WWE,虽然训练中有一些主要都是个人因素的小问题,但终于还是成为了冠军”……一点都不波澜壮阔,一点都不跌宕起伏……所以呢,这也许是一部忠实的传记电影,但遗憾的是,并非每个人的传记都是一个好故事。
英国人特别盛产这类怪异但是又充满温情的作品,比如著名的《僵尸肖恩》、《热血警探》,从这部电影崭露头角的导演埃德加·赖特现在已经晋身好莱坞手握实权的制片人、编剧和导演,演出这部电影的西蒙·佩吉也成为能够跟汤姆·克鲁斯一同出演《碟中谍》系列的著名英伦演员。
之所以先提到他们,是因为《僵尸肖恩》的另一位主演尼克·弗罗斯特在《为家而战》中就出演了那个硬核且暴躁的父亲。
还有一个应该是巧合的部分,《为家而战》里饰演女主角佩吉哥哥的杰克·劳登,面容酷肖西蒙·佩吉,也算是弥补了这对搭档很久没能同时出现在一部电影中的遗憾。
回到电影本身,《为家而战》的故事内核真实但又有些俗套,来自英国小镇的怪胎少女佩吉从小受父母影响走上摔跤台,一直以成为世界冠军为梦想,但是追梦过程中,必然要面对诸多问题,比如引领她的父母、特别是哥哥居然意外落选,就此一蹶不振,而她在远隔重洋的摔跤台上也因为怪异的外型,饱受争议,最终她需要在家庭的温暖鼓励下,振作起来,战胜强大的对手。
体育励志类型的电影大多跑不出这个剧情框架和逻辑。
但是正如片名所说,《为家而战》,以家庭为后盾,并且明白家庭的熏陶和期盼不应该成为她的束缚,而是成为她前进道路上的动力,才是佩吉最终勇敢站上摔跤台的原因。
影片中有两段很有深意的对话。
一段是初次抵达美国,在摔跤场后台意外邂逅偶像巨石强森,两兄妹迫不及待地提了一大堆愚蠢的问题,强森语速如电,用地道的美式俚语俗语讽刺了这两个小屁孩,但是最后,强森还是给出他个人最中肯的建议:“不要成为下一个我,要成为第一个你自己!
”
这段话其实已经点名了佩吉全部的困境,同时也是整部电影的中心。
佩吉最初开始涉足摔跤只是因为父亲报名参赛需要一个小女孩,可以说她成为女摔跤手的最大原因就是家庭的影响。
这一点,在我要说的第二段对话里可以表现出来。
文斯·沃恩饰演的教练在询问佩吉为什么想要成为摔跤手时,佩吉很理所应当地告诉教练“我从13岁开始摔跤,我全家都摔跤!
”教练连续问了她三遍,佩吉也用同样的话回答了三遍,但是在这个过程里,她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信念是否被家庭绑架。
正是从这个时刻开始,角色人物的内心世界完全袒露给观众,其实她只是一个渴望被爱,却又害怕接触外部世界的,胆小的女孩。
用张牙舞爪的暴力包装自己,逼迫自己相信来自家庭的影响是对的,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摔跤手。
这并不是真正的“为家而战”,直到最后,她能够遵循自己的内心,走上摔跤场,她才真正成长为一个战无不胜的冠军!
而她的行为也同时影响了她那位因为落选而意志消沉的哥哥!
家庭,是保护孩子健康成长的港湾,但是它绝不是一个人逃避世界的避难所,终究我们都需要勇敢地面对世界的挑战,成长起来,去做保护自己家庭的勇士!
喜欢看克制的“爱”,但下次请多一点糖
「One Last Kiss」剧本和现实的穿插非常非常好,戏剧和电影的情节和真实的我们活的现实。海边的假期如耳边的一首歌,爱是耳边的歌曲。今后的日子里海浪扑上石子滩的声音还将不断回响。那些澎湃的短暂真实。你感受到活着的时刻。就着自己的垃圾俄语和讯飞听见勉勉强强看完了,看完的感觉和她们回程路上的心境如此相似。
丰富的感情流动 不管是群像还是两个老师的塑造 假期结束了 戏剧结束了 但会永远记得这个夏天和你的眼睛颜色
只喜欢穿年上西装的那一段戏,好美好美
两位女主很有化学反应!姐姐到最后好宠
“他决定永远记住这个夏天,用手捧起这一切曾发生的片刻将它们封进草莓酒瓶中,别让任何一个记忆从指缝间溜走,那样夏天就是你的了,无论未来发生什么 它都将永远属于你...”细腻的剧本让这句“台词”更加贴切,两个人的性张力在每一场合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好喜欢最后的机场告别吻,小心翼翼又热情奔放,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喜欢,开放式结局也算是俄罗斯社会的happy ending了,毕竟生活的可能性大过体制的死气,我可太喜欢Tanya这样明媚的女性了,Maria的知性是多少人恋姐的答案,诚意满满的小成本电影,非常喜欢!
“假期转瞬即逝,而你眼睛的颜色让我领悟到真实的滋味”
克制又勇敢。主创们很厉害~
草莓酒
俩人之间的克制与隐忍真的是太绝了。
情感处理得克制冷静,大片的留白让人浮想无限。这一天结束了,夏天结束了,有些事发生了,有些事没发生,都叫人抓狂。非常好的be美学。
假期结束之后你还会记得我眼睛的颜色吗?
那个夏天会是永远属于你的。
intimac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climax
这个结尾多加一星,太触动我了,大哭特哭。。
挺浪费时间
最悲伤的事情,假期结束了。
好细腻的电影
两位老师化学反应太好了☺️
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