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女孩

Girl,梦女芭蕾(港),芭蕾少女梦(台)

主演:维克托·波尔斯特,阿里耶·沃索尔特,奥利弗·博达特,蒂伊门·戈瓦尔茨,卡特简·达门,瓦伦提金·达恩斯,克里斯·泰斯,安吉洛·提森,艾莉西亚·德佩克

类型:电影地区:比利时,荷兰语言:法语,弗拉芒语,英语年份:2018

《女孩》剧照

女孩 剧照 NO.1女孩 剧照 NO.2女孩 剧照 NO.3女孩 剧照 NO.4女孩 剧照 NO.5女孩 剧照 NO.6女孩 剧照 NO.13女孩 剧照 NO.14女孩 剧照 NO.15女孩 剧照 NO.16女孩 剧照 NO.17女孩 剧照 NO.18女孩 剧照 NO.19女孩 剧照 NO.20

《女孩》剧情介绍

女孩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主角 Lara 于15岁之「老龄」才加入芭蕾舞班。由于较其他女孩迟起步,她每日下尽苦功,甚至练到脚尖破皮流血亦不肯歇息。 Lara 的梦想不只是成为芭蕾舞蹈员——她还想成为一个女孩。是的,「他」原是家中的长子,名叫 Victor……犹幸爸爸一直在旁鼓励﹑陪她接受荷尔蒙治疗,全心全意支持她完成梦想。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黑色钻石她的母亲谎言×谎言哈特的战争大人物第一季江塘集中营致命契约外星人事件幸福转身你与偶像光之美少女♪自由公园与游憩第四季笑之大学九月怀胎尸骨无存2向涟苍士献上纯洁入侵者们的晚餐恋爱局中局倾城宠妃生死边沿留级之王2一个和四个FirstClass野马分鬃不嫁则已酒国之王纳纳克的信仰之旅爱尔兰之愿妈妈去做头发了发酵吧,创业菌

《女孩》长篇影评

 1 ) 包裹着温柔的暴力

芭蕾等古典艺术在男权视角下出生成熟,正如身在其中的舞者编舞师以及观众。

我想说,如果你爱舞蹈,那么根本不必放弃自己的身体,不论它是何种形态。

你可以创造自己的舞蹈艺术,自己的舞团,不用遵守芭蕾的规则—就算现在还只有很少的观众能理解和欣赏。

电影是如此私人的事情,音乐也是,生活也是,性别亦是。

想成为女人的男孩戴上耳环穿上高跟鞋,不想被束缚的女孩减去长发素面朝天球鞋走天下。

包装在外面的东西是这个符号社会给我们的桎梏,很多时候,我们盲目地心甘情愿地愿意带上这些桎梏—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办法,也可能是因为我们不够勇敢。

同时更是因为,我们看不到自己是谁。

所以,很欣赏导演的客观视角和平静叙述。

剧本和台词闪着生活之光,但这一切在最后的暴力之前戛然而止。

暴力只能解决表面的问题。

当导演采取暴力的方式去处理冲突时,真实的真正残酷也随之被强行掩饰和“解决”了—— 这一点反而绝对不真实,也是一种绝对的逃避。

ta真正需要做的,并不是去除那一个东西,而是面对它—如同面对生活的无情冷酷,如同正视自己的独特。

因为,只有面对,才能找到并带着真正的爱与激情走出它。

要做到这一点,当然需要更大的能量。

电影最后看似给出美丽平静开放的结局,我们不知道ta是否真的放弃了舞蹈,是否有好好地养好身体做了手术;更不知道ta 是否有在好好面对生活照顾好自己后,继续用自己独特的身体条件独特的人生感受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舞蹈。

反而,在那场暴力之后,导演放弃了解决任何实质性问题,对这类人群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理解—只是给出一个穿着高跟鞋微笑的美丽结局。

通过割除它,ta似乎轻松地逃离了生活抛出的问题;也或许ta没有逃离,这些问题依然困扰着ta, 而ta却依然像之前一样,以这样平静的笑容掩饰自己的伤痛,直到更大暴力的来临…原谅我无法理解这样的结局。

原谅我无法理解,高跟鞋的声音能否代表任何身份。

ta 好像就这样,平静地顺从芭蕾这种古典艺术给出的性别与身材限制,平静又压抑地接受了这个符号社会给ta的桎梏。

高跟鞋很伤脚,穿着它走不远跑不动,女人们都知道。

 2 ) 女孩(Girl,2018)

1、在奇幻文學與童話故事中,有許多的「變身」故事,莊子的魚化大鵬鳥,或安徒生的美人魚都是例子。

如果變身從「成長的隱喻」成為「成長的事實」,事情又會怎麼樣呢?

2、女孩(Girl,2018)和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2015)相比,在醫療背景與社會接受度都有顯著的進步,如果說導致丹麥女孩死亡悲劇的因素是外在不成熟的醫療技術,那麼,該片令人同情的悲劇性命運,則是來自於未成熟年齡下的焦慮心態。

確實,時間對於這些想轉變性別的青春期孩子而言,感到特別的壓迫,尤其這個孩子的理想是成為「女」、「芭蕾舞者」,這兩項是故事主人公的願望,也都獲得了外界極大的支持,然而對於青春期的主人公而言,身體的發展及訓練、手術的風險與修復,是迫在眉睫卻不能並進的雙軌。

背離親緣(Far from the Tree: Parents, Children and the Search for Identity,2012)下冊,跨性別:多數跨性別領域的專家都謹守「哈利班傑明準則(Harry Benjamin Standard)」,要求病人在動手術或採用荷爾蒙療法前,先以想成為的性別生活最少一年,並接受一整年的心理治療,且由兩位醫護人員(一位是醫師)建議接受醫療流程。

雖然有人抱怨浪費時間,認為陷入絕望的人越早轉換就能或早獲得幸福,但這些安全措施旨在避免有人在手術後後悔,也能保護醫療人員免於背負法律責任。

經確認為女性的原生男性可能不只需要動閹割手術和陰道成形術……其中,乙狀結腸移植法……這個方法侵入性較強,費用較高,還可能導致黏液滲入陰道。

……若家人支持,跨性別兒童在進入青春期前,可以使用賀爾蒙阻斷劑抑制青春期發育,免去轉換性別時的某些生理麻煩。

這種療法在女孩十歲、男孩十二歲就能開始使用。

……此種療法能有效替跨性別孩子的家庭爭取時間,如果孩子確定為跨性別者,阻斷劑能避免他們步入「錯誤的青春期」,未來也能省去許多手術。

……催促兒童轉換性別,將導致他們在精神上或醫療上終身受困,的確是可怕的錯誤;然而強迫性別認同堅定的孩子按照原先的生理性別發育,未來即使耗費巨資,經過層層痛苦的手術,也無法重建出符合自我認同的身體,這一樣是大有問題。

3、中庸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以「天命」的角度看,人活著本就有許多的限制,其中,最大的限制是身體。

莊子逍遙遊中「乘天地之正」的「正」,說文解釋「從止,一以止。

古文正,從一足」,腳趾所無法跨越的,就是身體。

可是,除了按天命率性而活外,人是有調整(修)的能力的。

沒有醫療支持時,以往認為該調整的是心理,有了醫療的支持,現在認為可調整的是生理,與此同時,人們似乎一不小心就會忘卻心理調適仍然是必須的。

4、導演讓觀眾看到身心分離的悲劇,可是現代社會中的人誰不是活在馬克斯所說的異化中?

5、孩子的霸凌不算霸凌,在這部電影中有這樣一個奇妙的環節,發生於孩子們一起過夜的場景中。

在班級同學的身上,我們發現排拒和接納兩者矛盾的發生,事實上人們承認或認同難受的事實時,都不免有這樣的反應,比如地球是圓的、空間是扭曲的。

 3 ) 很好看的一部

真的是非常好看的一部电影,没有过多的对话,没有痛哭流涕,没有歇斯底里,没有悲天悯人,没有自我怜悯,lara不喜欢大吵大闹,他也不会大哭大笑,他不满意的时候不会说话,不会歇斯底里,不高兴的时候他不会闹脾气,外表的温和在欺瞒身边的人,可是在屏幕外你强烈的感觉到了他的不安,他的隐忍,他的勇敢,和强大。

电影里几次我都有去拥抱他的冲动,想给他力量,几次想对着他说你真美,真的又美又惊艳。

这就是这部电影的力量和强大之处。

不做作不可以不过分不用力,但却能把一个人物强大的感染力渲染出来,传递出来,我觉得是厉害的。

看完之后很是感动,很多时候很多情绪过多的语言也没办法诠释,lara不说话,但是他的快乐和强颜欢笑我们都看得到,都心疼,都感受得到。

导演演员都好牛掰

 4 ) 自记,字数超了

以芭蕾作为切入点很好,用男性的身体来练习女舞者的足尖技巧,而给自己带来了痛苦和她为了成为女性而忍受的身心疼痛相互映照。

当其他人可以享受闲暇时她不得不继续进行大量练习以打破身体带来的阻碍,大量的独自练习场面也说明了这只能是她一个人的对抗,而她的对话镜头大多画框都只框住她自己,也说明了外人无法给她提供帮助。

而影像的先天优势在这部电影里也发挥得很好,无需特别的描画,仅仅是拍摄下来,就能感受到她男性身体的力量感,这种无法割离开的身份,不是一把剪刀就可以剪掉的了。

而最后剪除的长镜头,镜头始终比拉娜本人的动作缓慢,直到她进入房间才缓缓跟上她,并且让她背对镜头完成了这场戏,这似乎是说观众无法再通过镜头来深入她内心的感受,这种身体上的疼痛是因为更大的心理疼痛凝练而成,感同身受在这一刻不再可能。

另外戏剧冲突不选择常见的外界对她的反复伤害而推动剧情,更多的是她个人的内心痛苦的渐进而推动,唯一一次外界伤害是被女孩们要求看看雕,但能感觉到女孩们或许不是出自完全的排外和恶意,剧作手法和拍摄所呈现的都指向了人物的内心,比较统一。

最后她的女性面貌,是在经历了所有痛苦之后才能呈现。

另外后面就没有心理指导的戏了,对于更加弱势的跨性别群体,通常的心理指导很难起到多少作用。

更不用提对一个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讲,通常的情感也不再适用,她不仅不知道自己喜欢男孩还是女孩,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喜欢男孩还是女孩,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已经艰难,还要面对更多其他的迷惑,这实在是过于复杂的考验,更不用提她还只是十几岁的孩子。

最后这部电影有大量的对镜子和镜像的应用,有一些是拉娜对自己男性身体的审视,以芭蕾舞作为切入点的巧妙也又一次呈现出来,舞者需要用镜子来纠正自己的动作,而拉娜则凝视着自己无法纠正的躯体越来越绝望。

在最后镜像模糊或许说明了她未来更多的不确定和迷惑,以及可能面临的更多伤害。

最最后,父亲虽然一直支持她,但根本还是把她当男孩,每一次进她的卧室都不敲门,这对她又是一种无形的伤害。

 5 ) 美的包容

她是个幸运的女孩儿吧,不对,应该说她是个幸运的人。

我们实质上没有任何权力去定义一个人,因为我们不是创造人的人。

影片呈现的社会包容性给予一种希望,这不同于单纯的(不可复制的)艺术呈现,这是一种可复制的技术上的包容。

有点像Standards of Care for the Health of Transsexual的教学片,影片通过trans群体可能面对的不同社会关系,如家庭关系(父亲)、社会关系(心理咨询师、医生、老师等),展现了普世价值语境下,我们每个人如何做好一个人。

虽然其中仍不免一些“规训”的观点,如父亲和医生讲的“应该”或“不应该”如何,但作为一个性别铁幕之下的东方人,Lara确实帮我更好地理解了SOC中地很多观点和技术支持。

举例来说,如阶梯性或者说最小伤害原则,有关transsexual文献中,这是一个经常被提及或者建议的原则,如使用激素或者声音改变。

影片中医生给予激素治疗、对于手术的讨论以及心理咨询师的支持,都不难看出这个原则的体现。

技术人员和家人于性别认同中要做的不是审判,而是技术、情感上的支持,如心理咨询师和父亲直接采用支持技术,表达“你就是个女孩”。

最后说一句,看到有豆友评价,影片在刻意地渲染一些苦难,我只想说,相对于国内的trans群体,那点事是白玉微瑕吧,Lara就是tm生活在理想国。

 6 ) 清晰可见

好的影片评判有很多种而大部分能出彩的则是导演深知在什么戏段里面能够让观众感受到什么信息的把控能力本片即是如此,纵使能感觉画面上是以摄影为主导但不妨碍本片故事以及每一场戏与戏给到人的感受力,厉害的则是根本就不需要过大的外部戏剧冲突来填充剧本的空洞因为题材以及场的设计本身就充满了冲突,需要的是补抓一位极佳的演员在空间中的一切情绪呈现出来就能击破观众。

与后作亲密几乎一致的叙事结构“重复的呈现角色的生活空间逐渐做出变化”不过更喜欢本片直观对身体这一大元素的不断放大,从开头在私密空间厕所撕开包裹这一下我们就能感受到直观的生理疼痛引发情绪,而本片几乎每一场戏都做到对该主题的传述。

所以直到最后那个意料之外的决定才能让我们引发如此震裂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痛感。

关于主题导演找到了真切关心lgbt的核心“身体认可=性别认可?

”在这个点上不断的让主角内耗,而最后的决定更是把当下所谓的“骄傲”撕成碎片

 7 ) 《女孩》我想吻你,但我拥有男儿身!

今天推荐一部比利时影片,主要讲述一个男孩变成女孩的过程,明明身体结构是男孩,但心理就是个女孩,有想爱的人了却不敢爱,被暴力,被歧视,她只好拿起剪刀剪掉下体...片名:《女孩》一部高评分的比利时影片,她被誉为18年荧屏上最美的女孩,她的生理特征是男孩,但她的心理却是个女孩,她被歧视,被暴力,在接纳不了自己的生理特征时,她毫不犹豫的拿起冰块和剪刀...这部跨性别影片只有震撼和钦佩。

在校时,老师会当众问同学,如果不同意L在女更衣室的话,可以反馈,L本来微笑的脸庞立刻凝固住了。

她已经融入了女孩的世界,但她还是有男性的生理结构。

她有个很爱她且毫无条件支持她的老爸,还有一个很可爱的弟弟,在她送弟弟上学的时候,老师笑着问,你是他的姐姐吗?

L听见后,笑开了花,被认可的幸福感来得太突然,她都掩饰不住自己的喜悦。

她做梦都想成为一个女孩!

为了不让男性特征凸显,她服用大量的药片,在下体缠很多胶带,导致下体发炎,让身体不适,她都不在乎。

她只想尽快的手术,让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女孩,而不是让灵魂守住一个不适宜的躯体!

她无助,一次次的讨厌着这幅不属于自己的身体。

当老爸说,你是很多人的榜样时,她哭着说,她只想成为女孩,而不是别人的榜样!

老爸说,你就是女孩!

和女孩待在一起时,女孩们会集体攻击她,让她脱掉裤子,虽然她有千百万个不愿意,但还是被迫脱下了裤子。

她的委屈无人诉说,她只想尽快的摆脱下体带给她的伤害。

世人习惯了用性别来定义一切,但是她的性别不需要任何人来定义。

她把所有的愤怒融合在了舞蹈中,一次次的汗流浃背,一次次的自我折磨,仿佛肉体的痛苦并不是真的痛,没人认可她,才是真正的痛。

脱掉鞋子,她的脚已经流血了,痛苦已经如此的明显的,但是她还是坦然面对,因为只有痛苦,她才能成为真正的女孩,这也暗示着这条路的不易!

在检查身体的时候,医生告诫她需要休息,不要再用胶带缠下体,但是她太想成为女孩了。

在和一个男孩接吻时,她跑了出去,她接纳不了自己的身体结构,老爸一直安慰她,不管喜欢男孩,女孩都可以,只要你愿意就好。

他是一个完美的父亲,在L变性这件事上,他无条件的付出支持,只为让L开心快乐。

影片的最后,L笑脸送走父亲之后,她迅速的拿出冰块和剪刀,毫不犹豫的剪掉了下体。

和躯体抗拒的心灵终于解放了,她成为了女孩,真正的女孩。

当她走出隧道,迎接光明的那一刻,她的自信光彩夺目。

她终于成为了自己想成为的人!

她始终坚信她是女孩,她的父亲也坚信自己的儿子就是女孩,他们的这份坚信和认同,就已经击败了顽固的世俗。

她只想做自己,真正意义上的自己,而不是被性别束缚,被别人评判。

整部影片看下来,不会很煽情,反而是有一种力量感,是那种告诉我们化茧成蝶的故事。

这部影片的特别之处就在于,L自始至终都对自己的身份有着清晰的认知,别人的评价,打击改变不了她的决心。

不管是跨性别还是txl,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我们都会遭遇最痛苦的磨合期,甚至是别人的歧视和嘲笑,和这些相比,我们只需保持住做自己的初心即可。

当你昂首挺胸,面对身后的一切时,你会发现,生活不需要观众,只需要做自己就好。

性别认同障碍,本身就是一场与自己的撕扯,生理是一方,心理是一方,身体被两方拉扯,不管偏向哪一段,都会痛苦!

愿我们都温柔,善良的活着!

读者互动:当你不认同自己的身体结构时,你会想干嘛?

文章出自公众号“les拉拉百合电影社区”回复第一集,可看上千部拉片,一个专注于推荐les影片的号主

 8 ) 。

电影大多在几个场景里重复,家,医院,练舞室,练舞室的厕所。

家里面有两个样子的她,一个是站在镜子前的她,一个是面对爸爸和弟弟的她。

她真的有一个好好好好的爸爸,我甚至想象不出来他还有办法可以做得更好,所以只有在爸爸和弟弟前,她才笑得最真心。

爸爸从内心到言行都在将她作为女性对待,医生团队永远耐心小心对待她的身体和心理,练舞室的老师真心帮助,不断鼓励她的梦想。

但是所有这些加起来都还不够可以让她开心多过难过,亲戚和弟弟偶尔无心又大声地把她指作“他”,练舞室的同学对她偶尔的讨论,但最重要的是自己看着镜子时对自己的审视。

我能感同身受她的大多数惶恐,甚至那群练舞的朋友逼迫到墙角用各种“正当”理由逼她给她们看裸体时她的颤抖和强颜欢笑我也真的知道。

并且一定还有注射荷尔蒙导致的心理变化是我难以想象的。

她的生活全都指望着那一场手术,在此之前她都是行尸走肉。

爸爸和医生都问过她有没有喜欢的人,她说不愿意用现在的身体做任何事,可是荷尔蒙带来的反应是自发性的,对性和爱的需求挡不住,去找那个男生只带来了更多矛盾。

她打那个急救电话的时候就让我全身一颤,猜到她想要干什么,想着为什么不能再等等,或者再和医生商讨。

不过我们其实都应该知道也体会过,在个体层面的讨论,生命和健康并不一直是最重要的东西。

其实我们应该意识到,自我审视一定是被社会凝视与规劝的结果,如果没有人意识到她下身的凸起以及胸部的平坦让她less than a woman,那么她还会甘愿感染也要把下身缠紧,以及做出最后那样的选择吗?

不过可能这又要涉及一系列社会问题。

好久以前在豆瓣看了一场关于MTF影响生理性别女性权益的讨论,大家摆出社会学的各种理论长篇大论,可是真是我见过最暴力的讨论。

爸爸和Lara演得都太好了。

 9 ) The true heroism of transgender

It's a painful process, and the girl suffers a lot.But, you cannot blame the surroundings: her father fully supports her, her ballet teacher fully supports her, nevertheless, things go wrong.This negates the idea that we would have been happy, if it were not for the external imposition of patriarchy and binarial logic constraining us to gender identity. In their experience, the distortion, pervertion, suffering, which is inscribed into human sexuality as such comes out, they are, as it were, sex at its purest, sex at its most antagonist.Cisgenders are constantly bombarded by the social-constructionist message, using Judith Butler's term. Yet, it becomes essentialist as transgender people often express their longing to "live authentically as my best self".Of course, gender is symbolically contructed. It is, in some sense, a choice. One's gender identity is not biologically determined. However, authentic free choice, by definition, as we learnt from Kant Schelling etc., at its most radical, is always experienced as a neccessity. The choice's already happened, which means it's an unconscious choice. That's for me a very simple Freudian solution of "is it socialconstructionism or determinism?". It's a free determinism, from the standpoint of one's conscious ego. It is determined, but at a deeper level, you are responsible for it.

 10 ) 2018大银幕最美的“女孩”

如果要在2018年的电影中选一部最让我难忘的处女作,那我会毫不犹豫的脱口而出这部《女孩》,尽管还有两个月这一年才会结束,但我依然可以肯定,不会再有哪部处女作能超越《女孩》给我带来的观感。

这部早在今年五月就亮相戛纳电影节的比利时电影,在当时可以用惊艳四座来形容它映后的反响,各国媒体不但异口同声的夸赞这部电影,更有豆友戏称这部电影的导演,年轻帅气的卢卡斯.霍德特,会成为下一个戛纳电影节的“亲儿子”。

最终,这部电影也不负众望的摘得了戛纳影展中“一种关注”单元的最佳表演和金摄影机最佳处女作两项大奖。

在上个月刚刚结束的多伦多电影节上,我有幸在这部电影的北美首映礼上观看了影片,也绝对相信了戛纳电影节上它收货的赞美,绝非浪得虚名。

导演与主演亮相戛纳电影节电影的名字是《女孩》,但影片的主人公却是一个男儿身,主人公的名字是Lara,她是一个酷爱芭蕾舞的孩子,虽然她的生理特征是男性,但她的心理,却始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孩子。

由于她对于芭蕾的热爱,她要尽可能的保持身体线条的纤细才能跳好女生的动作,因此她不但要服用雌性激素,还要在每次练习舞蹈的时候,把男生的性器官用胶带缠住。

除了一个青春期孩子日常的学习生活外,Lara平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练习芭蕾,以及定期去医生那里领取雌性激素并查询何时可以进行变性手术。

随着一天天的成长,Lara要面对的,是每时每刻如何抵抗自己变得更加男性话的身躯,因为她太想完成能让自己和老师都满意的芭蕾动作;尽管爸爸和家人都给予了Lara最大程度的理解和关心,但为了跳好芭蕾舞,Lara还是要不断的与自己的身躯以及心灵抗争。

最终,为了能够真正以女儿身跳芭蕾,Lara还是做出了年轻人在偏执的时候会做出的傻事…

男儿身女儿心的Lara可以说,这部电影所塑造的主人公,是今年大银幕上最幸福也是最“不幸”的人。

她的幸与不幸都来自于她对于自己身份的认知。

她是幸运的,因为她内心无比坚定的相信自己是个女孩,这份属性的认同,有着无比珍贵也无法取代的意义;这份认同,是完全源自她最原始的心底,由内至外,不需要别人的评判。

然而,她又是“不幸”的,因为她的身躯毕竟保有男孩的特征,因此她就不能完全的享有女生在舞蹈时那种得天独厚的自由。

她的幸与不幸,还自于她对于芭蕾舞如同痴迷一般的爱恋。

她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一个可以让自己深爱到忘却一切痛苦的梦想,对于这个梦想的强烈追求,已经上升为一种无比强大的信念。

这个信念,强大到一切都可以为之让步,也强大到让她可以克服所有阻碍,甚至不惜用最原始的手段克服生理的障碍,即便那种痛,让人无法言表。

可恰恰就是她要承受的这份痛苦,也让我们看到了她的“不幸”,男儿的身躯,需要她比芭蕾舞队的同龄人(无论男女),付出更多的努力,克服更多的困难;她不但要承受用更多胶带缠裹脚趾、并跳折脚趾的疼痛,还要面对寝室里女生们对他男性身躯的好奇与嘲弄。

然而,她的这份不幸,也恰好源自她这份近乎偏执的信念。

为芭蕾不惜一切的主人公作为自己的处女座,导演卢卡斯.霍德特在整部影片中没有半点怯场的意思。

在交代故事的时候,他将主人公生活的诸多片段串联在一起,让观众跟随镜头,感受主人公面对自己身体时的矛盾和挣扎,虽然电影中有很多值得人感慨,甚至情绪崩溃的地方,但导演却都在最恰当的时候收住情绪,从不让人感到滥情或煽情,这份冷静与克制,对于一个新人导演,十分难能可贵。

另外,更难得的是,导演将这样一部LGBT题材的电影,拍出了一份内核平静如水、不卑不亢的特质;毕竟以trans-gender(变性人)为主人公的电影,都多少会从这个人群受到的不公以及自我在权益上的抗争做文章,最近的例子就是去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普通女人》;然而这部《女孩》恰恰没有这样做,它更加纯粹,更加简单,影片的主人公自始至终都对自己的身份有着无比清晰的认知,她无需别人的肯定,也从不在意别人的评价,这也就使这部电影顿时充满了一份超凡脱俗的气质。

导演的颜值真的没谁了之前提到,这部电影在今年戛纳电影节取得了“一种关注”单元的最佳表演奖,这个奖项颁给这部电影的主演维克多.博斯特,绝对实至名归。

这个小男孩真的是这个角色最佳的人选,或者说,正是这个小演员精准透彻的演出,才让这部电影焕发出它独一无二的魅力。

维克多尚未发育完全的身躯本就纤瘦,再加上他白皙精致的脸部线条,都为他诠释这个角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除去外形的优势,维克多的表演也是十分生动,在动作和神态上,他不但把一个“女儿心”在青春期的害羞与腼腆呈现出来,还把“男儿身”带来困难时,这个角色本身的坚强和任性演绎的细致入微。

小主演是全片最让人欣喜的发现我印象尤为深刻的两处:一处是主人公Lara由于脚趾被过度包裹并用力跳舞受到极大损害时,她要在舞蹈教室强忍住所有疼痛继续跳舞的神态和举止,明明已经疼到满头大汗,她依然在踟蹰着默默擦汗,并不断呼气,此刻她充满坚韧和恐惧眼神微颤,让人顿时心生怜悯。

第二处是电影的结尾,在经历了诸多痛苦之后的Lara,自信优雅的行走于地下通道间,你能从她轻轻上扬的嘴角和微微昂起的头颅间,感受到一份经历风雨之后的洒脱和自信,说实话,这个镜头可以列为2018最美的镜头之一。

最后,我真的要点名表扬这部电影里的爸爸,他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我见过最善解人意、对孩子报以最大温柔与理解的父亲。

电影中的爸爸,可能是今年最让人暖心的爸爸无论片中的小主人公Lara做出怎样的决定,爸爸这个角色在影片中都一如既往的支持,他不但跟Lara 一同见医生、咨询手术的事宜,还总在Lara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

如果这世界上所有LGBT人群的家人都如同这位爸爸一般,那这个世界绝对可以美好数百万倍。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

《女孩》短评

资料馆版本剪了半小时?233333

6分钟前
  • 安小安
  • 还行

@PYIFF 2018 这部有个很大的特点,是主角的痛苦更多来自其内心的压抑:对自己身体极度憎恶,加上面对他人关心时封闭自我。这和传统T故事“被周遭环境欺压歧视而带来负面影响”给人的感觉很不一样。芭蕾很难,变性也很难,如果两者都想要但又不愿寻求帮助,难以调和是必然的

10分钟前
  • Virgil
  • 还行

个人要遭多少罪,来纠正上帝犯下的错误。感动于他追求梦想的勇气。

15分钟前
  • PSYCHO Q
  • 较差

冷静到不像此类题材的电影 从一次次揭下胶带的隐隐作痛到最后置死地的剧烈疼痛 边缘人物的自我认同要历经多少身心的残害 局外人能体会的不过冰山一角 少年很美 多数对白听不太懂也似乎不影响观感

18分钟前
  • silent_island
  • 推荐

主动的疼痛,和《小家伙》的被动是两个世界,因为分处社会的两极,虽然这位了不起的父亲只是位出租车司机(毕竟高福利国家?),单就这个人设在我心里是碾压CMBYN的。ps演得真好,很长时间里我都宁愿相信是个女孩儿演的!

22分钟前
  • Mumu
  • 推荐

看完了👋🏻很无趣 程度就是一个变性人现在我面前 然后说“我很难过” 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说 高潮也非常平淡 矛盾也没爆发出来 芭蕾舞也就是一个“爱好” 没有什么更高的寄托感 演员演技也撑不起来 男主全程的微微笑很可爱 不过什么也表现不出来 如果从外界表现“难” 偏偏父亲又很愿意去理解 小男友也没啥对他性别的提及 脱裤子那件事也没有什么铺垫(比如班上同学之前就很感兴趣他器官?)很突兀的感觉从自身表现的话男主角从头到尾什么也没改变 演技也不行 感觉不出来太多 有点低低低低低低低配的《黑天鹅》的感觉👋🏻多半⭐给剪🐔的结尾 吓我一跳直接退出去了 不过如果男主演技好点情绪再出来一点前面的一个小时四十分钟的绝望难过表现出来这个结尾还蛮好的

27分钟前
  • Xxx
  • 较差

不能闪躲的“俗套”才是最残酷的,姿态可以克制自如,但是矛盾只能靠“暴力”来解决。包括最“俗套”的观鸟戏和激情戏,都旨在揭露身体不能卸载的羞耻感。更残酷的是,现实生活中在性别间的徘徊者,很难拥有如此潇洒明亮的结尾,我愿意将它的“刻意”解读为“善良”。

30分钟前
  • vvVv
  • 推荐

没有节奏感 剧本信息量太小 导致只能一遍遍拍重复性场景或是没什么内容的流水账镜头 看不到张力 无论是事件上的还是情绪上的

34分钟前
  • momo
  • 较差

真正拍出了整个变性过程中主角的煎熬,对于情欲的试探,面对同性时的自卑···泳池底被女孩们踩到代表着社会中随时都能被他人的冷眼与好奇心所伤害,可Lara能做的也只有自我挣扎,这是最让人伤心的地方。观影时的每一秒我的身体都能感知到疼痛···车厢里她将头靠在窗影中一位男士的肩膀上,这一幕静好到令人难以忘怀。

39分钟前
  • 未沙丈雅
  • 还行

相当的,不适! 分数虚高一星之。

43分钟前
  • 口儿木目
  • 很差

那么好的一个题材,硬生生被“伪纪录片”这种死妈拍法给毁了!!!

45分钟前
  • 凶兆
  • 还行

#资料馆留影#2018年的戛纳佳作,看完后很震撼,这种感觉类似于去年的《普通女人》,同是跨性别的话题,但都没有停留在变性这个点上,而是向着人生走的更远,从当下欧洲社会的大环境出发,关心边缘人的普通生活,关于成长和蜕变,从人生的角度看,变性也只不过是人生中无数选择的一种,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也不必戴着有色眼镜观看,如同青春期的迷茫痛苦,无论经历了什么,一切都会过去的。而你除了向前走,需要的只是耐心等待,等待成为更好的自己。

47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同性恋,恶心

52分钟前
  • 只因你太美
  • 很差

影片最大的力量來自故事本身。

57分钟前
  • 阿蕭
  • 还行

因为海报好看才去看的,结果真的不错,是我的菜。爸爸对Lara说,你很勇敢,你会成为很多人的榜样。她说我不想成为榜样,我只想当一个女孩。女孩永远是女孩。

58分钟前
  • 唐小万
  • 推荐

身为男人却渴望成为女人 又是梳小辫 又是穿女装 最后着急变性自宫了 但是你能说这种勇气是可嘉的吗?

1小时前
  • 天冰大果
  • 很差

“有些事情是没法改变的” 第一次看到如此切实的讲述变性细节和心路历程的片子:初期注射荷尔蒙和服药,手术切除阴茎和全部海绵体,并用一部分阴茎做成阴蒂,然后尽量让阴道够深…最主要的:治疗无法逆转。今年的欧洲电影奖该片提名了最佳男主,难道不应该是女主吗?=。=

1小时前
  • 影志
  • 推荐

不认同本片价值观。亲人支持你,社会接纳你,医生成全你,你却因为自己的心理负担给身边的人造成这么大的麻烦,最后那个微笑是自信?明明是任性!镜头的使用也有重复与拖沓之嫌。给表演加一星。

1小时前
  • 核蛋Klakt
  • 还行

对不起实在看不下去

1小时前
  • 世纪末之诗
  • 很差

一个原本可以拍好的题材拍成了流水账,最后剪JJ真是蠢到家...打耳洞都知道要消毒,剪JJ就直接拿剪刀咔嚓,编剧的智商是有什么问题?

1小时前
  • 小野喵子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