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方之歌
彼方のうた,Following the sound,彼方的歌(港),彼方之声(台)
导演:杉田协士
主演:小川杏,中村优子,真岛秀和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3
简介:聆听可告诉我们什么?凭一卷录音带,少女希望破解逝者未曾解释的秘密。踽踽而行中,偶然与想像开辟蹊径:与莫名相遇的中年女子成莫逆之交,默默关心曾交错的父女;治愈者能否也自愈?心事在电车的行驶、美术班课堂、书店工作细碎、吃茶店聚会中暗流。温暖怡然的色调,点到即止的对白,杉田协士(《春原的牧童笛》)让女主角继续游走于平常..详细 >
#HKIFF48 正方形的神奇电影,可用于学习日本礼貌用语100句。邻座的爷爷睡了90分钟。
6.0 相比上作,退步了
➕ 永远想拍一部这样的电影,所有的对话,行为,情绪都被溶解在类似回忆的场域联结。听觉与视觉的平衡延续了下来,我当然相信杉田协士是一位自然主义者,用轻描的方式藏去可见的悲伤
没找到咖啡店的路痴女孩,邂逅了做出美味蛋包饭的私厨。一镜到底的短片拍摄里,思考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一句话。看到给宝宝喂鲷鱼感受美好,聆听耳机里河流的声音治愈回忆。美术班的拍摄与放映中,生活不断被品味和重现。吃茶店的欢聚与交谈中,心事不断被抚慰和咀嚼。一盘美味的煎蛋,也会是幸福的彼方。
(1100)适合发呆的日常电影。静态的人物,动态的空间。简单的对话和微妙的动作表情牵动着人物间的联系,密闭和开阔,遥远又紧密。河流的声音绵延缠绕,驻立在街角聆听风声,影像融入生活。固定机位下的人物富有距离感,不真实地沉默静止在生活之中,流淌着自然的环境音。我们仿佛也陷入思考与情绪,跟着角色共同呼吸。关系的构建颠覆空间的限制,在视觉和听觉的创作下被无限放大。很有风格的电影。
平静中的平静,心无杂念地倾听外界之声流入心经。
无法进入。
78/100 #GiornateDegliAutori2023# 开场就出现了黑川幸则和《春原》都取过景的KINO-koya,对社区人际交流的主题上有一定延续。像《春原的竖笛》一样,人物似乎在疫情期间存在着巨大的隐痛和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而电影则呈现在日常的交流对话或精密构建的时刻中进行疗愈,同时人们拍摄、看电影,观察他人,聆听声音,杉田协士更加强调了这些动作。
5.5/10。比杉田协士上部《春原的竖笛》无聊许多,对声音的探寻和对情感的捕捉也不如《塞壬拓扑学》。两对不同的女性在不同时空坐在同一位置,这个彩蛋般的设置蛮妙的。
【8.3/10】
#80th Venezia#Giornate degli Autori 更加合理也更加完整的声音收集思路:跟随声音的脚步探索空间,从而实现对时间/记忆的追索。承继《有块石头》中散漫而悠长的踱步,但完全是走向哲理与思辨的对面——世俗的伤痛需要沉静的心绪、微小的动作及无言的回望去抚慰——来自生活的苦楚也只能深耕生活本身体味。一次远离撕心裂肺的伤痕叙事,提供了捕捉瞬时灵感、进入生活潜流的切口。小川杏真的很适合这样的角色。
4。
全程不知所云 日语低下(需要借助画外音)的信息和情绪传达效率显露无遗 如果谁都像滨口龙介能捕捉日常生活的隐秘和灵感 滨口本人的作品看起来就不会那么神奇了
豆瓣什么狗系统不让我标看过,已看。一部很难评的作品,故事平淡几乎没节奏起伏让我旁边的观众睡得很香跑得很快,卡饭点看完感觉人很饿。
HKIFF 48' 《欢乐时光》以后,就有大量把无聊当有趣的电影,本片尤甚。镜头僵硬,念白唐突,无甚看点。
女主角以外部观察者的身份,观察着电影里的一切,同时,也被我们注视着,给人两种偷窥欲的快感
情绪没给到我
…结尾的拥抱倒确实是有力量的
-。用水的声音寻找一条曾经听过的河流,淡淡地奋力,又钝又锋的剪辑,就是不让人物掉下眼泪来的电影。
什么东西……